历朝历代对《论语》的评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历朝历代对《论语》的评价,第1张

1、西汉匡衡

“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旨,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译文:我听说六经的圣人是统驭天地之心,在善与恶的回归,明吉凶的区别,通过人的正道,如果不违背本性的原因。所以研究六经的宗旨,那人天的道理就可以和,草木昆虫可育,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原则。和《论语》、《孝经》圣人的言论行为的关键应该研究它的意思。

2、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译文:《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所说的话。论,同类,有伦理的。对,叙述了,叙述自己所想说的。

3、北宋邢昺《论语集解序·疏》

“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

译文:直接说说话,他叙述说说话,散语言就可以通,所以这个评论先生的话,说的好的话了。”“用这封信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吧;圆转无穷,所以说轮了。

4、宋末元初何异孙《十一经问对》

“《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译文:《论语》有学生记住老师的话的人,有孔子回答学生问,有学生从相应的,又有当时的人互相说的,有我对你问的,有老师学生回答你的问题,都是以讨论文学,所以称之为《论语》。

5、清代李元度

“论语所言之义理,精且粹矣。即以文论,非诸经所能及也。易、诗、书、礼、春秋之文,各造其极,亦各不相谋,而简括处终不及论语。论语之文,能以数语抵人千百言,如太和元气,如化工之肖物,各无遁形。”

译文:《论语》所说的义理,精且完美了。就在文论,不是所有经所能达到的。《易经》、《诗》、《书》、礼、春秋的文章,各造它的极限,也是各不相谋,而简括处始终赶不上论语。

《论语》的文章,能用几句话到人千百说,如太和元气,如大自然的模仿物,他们没有隐藏自己。

--论语

今文《论语》、古文《论语》和《论语》注释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论争,形成两个学派,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清代后期。秦代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几濒毁灭,幸存的儒生坚守儒家衣冠和礼仪,依靠口耳相传,传述他们的经书。汉初开书禁,搜求和写录古籍,立官学传授;整理出写本。这些写本都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当时的简笔字)书写,称今文经。后来,又出现了一部分用战国时代通行的篆文书写的经籍,称古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不只是书写的字体不同,篇章文句和文字训释也有差异。汉代传经重视师法门户,于是形成对立的学派。

汉代流传的《论语》,也有今文和古文之分。

今文《论语》有两家,鲁人所传者称《鲁论》,齐人所传者称《齐论》。

《鲁论》凡20篇,《齐论》凡22篇。《齐论》多出的两篇,《汉书艺文志》自注曰:“多《问王》、《知道》”;学者们又怀疑“问王”为“问玉”之误。不过这两篇今皆不存,是非已很难稽考。魏何晏《论语集解序》说:“《齐论》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现在我们只能知道《齐论》的训释之词较《鲁论》多。

古文《论语》只有一家,据说是和古文《尚书》一同为鲁恭王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这事和古文《尚书》一样真伪难辨,我们可以不再管前人的这些纠缠不清的笔墨官司。《汉书艺文志》记“《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有两《子张》”。古文《论语》简称《古论》,篇名比《鲁论》多一篇,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古论》的文字与《鲁论》、《齐论》也有四百多字不同。《鲁论》、《齐论》最初各有师传,相信《古论》的人较少。

我们现在流传的版本,不是《鲁论》,不是《齐论》,也不是《古论》,而是《张侯论》。

张侯,指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他先传《鲁论》,又讲习《齐论》,把这两个版本融合为一,篇目以《鲁论》为根据,称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他的这个本子为一般儒生所尊奉,便通行天下。东汉灵帝时代刻熹平石经,用的就是《张侯论》。

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魏何晏又以郑玄注为本,作《论语集解》,这就是通行的宋本《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版本。

《论语》内容丰富而文字简约,这为注释和讲解留下发挥的天地,古代解释《论语》的书达三千余种,下面择其最主要的略作叙录。

《汉书艺文志》记汉人传授《论语》12家、229篇;《隋书经籍志》补记汉时周威、包咸为《张侯论》作章句,马融作训诂。但这些注释已经全部亡佚。东汉末年郑玄作的《论语注》,现残存一部分,尚可看到《齐论》、《鲁论》、《古论》的一些面貌。

《隋书经籍志》记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均曾撰《论语》义说,这些也已经亡佚。《论语集解》撰者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凯五人,“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这个注释本集孔安国、包咸、周威、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汉魏各家古注,是现存最古的注本。梁皇侃为《集解》又作《论语义疏》,再集魏晋数十家之说为何晏《集解》申说,唐代传入日本,为日人所推重。

宋邢昺为何晏《集解》作新疏(《四库全书》作《论语正义》),邢疏“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详于章句训诂和名器事物,“其荟萃群言,创通大义,已为程朱开其先路矣”(《郑堂读书记》)。宋人编《十三经注疏》,所收《论语》即题为“何晏集解”、“邢昺正义”,合称《论语注疏》,通行至今。

南宋朱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四书”,为之集注。其中,《论语章句集注》训诂、义理并重,也较为通俗易解。朱注是明清两代科举用书,为读书人所本,影响很大,但理学气味较浓。清人毛奇龄《论语集求篇》专为驳斥朱熹《章句》之作。该书旁征博引,资料宏富,于礼仪、军制、方名、象数、文体、词例,反复推勘,以证朱注之谬;但其中也有些地方强生枝节,半是半非,甚至有立论不足为据者。参读时须加辨别。

清人注疏中影响最大的是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他认为:皇疏“多涉清玄,于宫室衣服诸礼,阙而不言”,而邢疏“又本皇氏,别为之疏,依文衍义,益无足取”。(《后序》)他打破汉学宋学的门户之见,不守一家之言,广泛征引,择善而从,力求实事求是,折中大体得当。刘氏于道光八年(1828)开始著述此书,1855年于书将垂成时病故,由其子刘恭冕继续写,于同治四年(1865)全书写定,前后历时三十八年。这部书集前人注疏之大成,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近人杨树达撰《论语疏证》,汇集三国以前古籍中与《论语》有关资料,排比于《论语》原文章句之下,间下己意以为按语。主旨是以事例为证,疏解《论语》古义,考订是非,解释疑滞,发明孔子学说。引书约70种。陈寅恪《序》称:“乃自来诂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径,树一新楷模也。”

近人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是集古今《论语》注疏大成的名作,引录典籍680种,取舍谨严,博而不滥,凡120万言,体例周备,疏解详明,便于披阅。

近人钱穆诠释《论语》的专著《论语新解》,以篇次为序,对原文注释、解析、串讲并白话试译,不乏新见,在港台及海外较流行。

近人杨伯峻撰《论语译注》,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余论四部分,并附《论语辞典》,是当代较好的白话译本,流传广泛,但仍有一些阙误。

展开全部

我给你提供几个版本的简介,任你挑选使用:

一、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孔子(公元前552 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二、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马融简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三、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kY-QdE0洱吧管理休闲网_ze+A2g7Z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四、论语》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

孔子(公元前552 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在早年还是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分熟悉。孔子天资聪颖,又极为谦虚好学,故而学识日进。到30 岁左右,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对以前的文化、思想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结合春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对一系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创建了儒家学派。

孔子早年曾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都能恪尽职守。因鲁国内乱,一度旅居齐国。后仍回鲁国收徒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年过50 以后,一度被鲁国国君委以官职,做到司寇,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他希望加强国君权威,削弱卿大夫权力,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矛盾,最终被迫弃官离开鲁国。这段做官的时问,大约不超出五年。此后,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各国,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曾在卫国、陈国停留了较长时间。然而,他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也没有找到贤明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般只是被供养起来装点门面,还有很多时候备受冷遇和迫害。在这段时间里,孔子坚持不懈地进行治学和教育,与弟子们反复探讨人生、社会的重大问题,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言论。在公元前484 年,经过大约14 年的流浪生涯之后,孔子终于重返鲁国,将余生的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古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教材定本。晚年的孔子在鲁国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仍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生活上也迭遭不幸,独子孔鲤和两个重要弟子颜渊、子路都先他而死。公元前479 年,孔子病逝于家中。鲁哀公专门写了悼词马融简介,弟子们为孔子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守孝三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顺畅通过,也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孔子的学生概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总的来说,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它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俭等等。但在他看来,这些名目属于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份剥削、压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他又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动感到不满,希望恢复西周时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敢承认:社会政治制度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损益,进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于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问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从总体上说,孔子是尊重理性、否定迷信的,这一特点对数千年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被贵族垄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来培养从政人才,对随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72 人。这批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由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同时,他们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孔子通过四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方面教出许多优秀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经验。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指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知识的来源,求知的态度和手段,孔子都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论语》一书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它并不是孔子亲手所写,而是在孔子去世以后,由他的学生们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其中主要记我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汉书·艺文志》概括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按照班固的说法,《论语》的“论”是论纂之意,“语”是语言之意,“论语”即指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成书。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说法,今天看来还是班固的话比较贴切。

由语录体的编纂特点所决定,《论语》的体例并不严格。一般说一条就是一章,集章成篇。全书共20 篇,约500 章,每篇各章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由首章首句中取两字作为整篇标题。全书共约12 万字,平均每章字数在24 字左右,最短的章节不到10 字,最长的也不过300 多字。

通观全书,其论述方式并不完整、系统,感想随事而发,显得比较零星、散乱。然而另一方面,《论语》也显示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魁力,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来评价,《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

关于《论语》的编著年代,史料中没有明文记载,我们只能通过研究原文加以推断。今本《论语》篇幅不多,却有不少章节互相重复,有些字句完全相同,有些增减一两字,有些详略有差而意思一致。对此只能作出一个结论:孔子的言论在当时各弟子皆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故有重复出现。

也就是说:《论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编著的。再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论语》中有些篇章是孔子弟子所写,有些篇章则出于他再传弟子之手,其中包括曾参、子张、子夏、闵子骞的学生。自唐朝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是曾参的学生,其说大体可从。因为曾参是孔子最年轻的学生,而《论语》中时间最晚的材料,就是曾参临死时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说的一段话。另外《论语》中提到曾参皆尊为“子”,有关曾参的记事也比孔子其它弟子为多。从曾参和孟敬子的生活年代来推断,《论语》的最后成书时间大约是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 年左右。

《论语》流传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版本。《鲁论语》是鲁人所传,共20篇,我们今天所见《论语》的篇目即由此而定。《齐论语》为齐人所传,共22 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古论语》是汉武帝末年在曲阜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21 篇,篇目基本与《鲁论语》相同,只将《鲁论语》最后一篇《尧曰》中“子张问”以下一段单独分篇。这三种本子除篇数不同外,在章次、文字、解说上都有出入。西汉后期大臣张禹先学《鲁论语》、又学《齐论语》,对两个版本择善而从,篇目以《鲁论语》为主,编成一个修订本。张禹曾为汉成帝担任师傅,后封安昌侯,官位尊显,所以他的修订本很快流行于世,时称“张侯论”。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又在“张侯论”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为《论语》作注,从而保存了汉代《论语》版本异同的一些资料。郑玄注今已散佚,甘肃敦煌和新疆均曾出土唐代手抄的残本。三国时人何晏汇集汉魏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是现在所见最早的完整注本。

汉代以下,学者对论语进行注解、研究的著作不断增多。据今人杨伯峻估计,古往今来有关论语的研究著作,可能多达三千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除何晏《集解》外,还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汇集了魏晋时期儒者的新解说。此书在唐以后亡佚,清代乾隆年间才由日本重新传回并行世。北宋邢昺在何晏《集解》基础上作《疏》,为清代编纂《十三经注疏》时所采用。南宋朱熹作《论语集注》,其治学方法与汉唐诸儒不同,轻名物训诂而重义理分析,为宋儒治《论语》的集大成著作,影响元、明数百年。清代考据学兴起,刘宝楠《论语正义》集中反映了清人对《论语》的校勘研究成果,学术价值较高,为本世纪30 年代上海世界书局编印《诸子集成》所收。近人程树德《论语集解》、杨树达《论语疏证》,继续用考证方法研究《论语》,材料搜讨甚勤,皆有重要参考价值。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则较早对《论语》的通俗化进行尝试,注释简明扼要,附有白话文翻译和内容评述,做到了雅俗共赏,这可为一般读者阅读《论语》提供参考。

五、《论语》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人类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读得最多最熟的书恐怕就是《论语》了。现在,人类终于迈进了一个新世纪的门槛。但如何去面对20世纪的强盗给我们留下的千疮百孔? 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 《论语》辑录了孔子的主要观点如政治观点、教育观点、经济思想等等。还辑录了孔子对一些人和事的评价。

《论语》总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三章。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作的记录,有一部分没有问,就是记下孔子的言论,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弟子们回答别人的言论。

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1、《论语集解》,作者:程树德。

 内容简介:《论语集释》书分两辑,第一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

 2、《论语疏证》,作者:杨树达。

 内容简介:《论语疏证》这本书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3、《论语新解》,作者:钱穆。

 内容简介:《论语新解》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

 4、《论语译注》,作者:杨伯峻。

 内容简介:《论语译注》是杨伯峻的研究心得,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

 5、《论语集解》,作者:何晏。

 内容简介:何晏等人所撰的《论语集解》,是书首创古籍注释中的集解一体,较为集中地保存了《论语》的汉魏古注。书成后,一直流传不废。

“钱”,大概是指“钱中书或钱穆”。

“朱”,当是指“朱熹”。

[朱注]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译出来当是:对待某事的失败而言,要尽可能地多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尽可能地不埋怨同事;当你做到了不埋怨同事,那么你和同事就会很容易认可你而跟随你一同工作。所以我人不应该动不动就埋怨同事。

[钱解] 责己厚,责人薄,可以无怨尤。诚能严於自治,亦复无暇责人。旧解此怨为人怨己,亦通。译出来就是:如果在反省自己的功夫上能够做得认真彻底一些,对待同事不去求全责备,那就可以收到少犯错误而带来悔恨的效果。如果真地能够以此而严格地自律,也就没有时间去挑剔别人的毛病了。朱熹等人的注释,将“怨”字解释为“同事之间的埋怨”了。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

乐:是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朋:通凤,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已万数,故已为朋党字。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

译文:

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的目标而乐在其中!

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子才有的境界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一个人孝顺长辈,听命兄长;而犯上做乱这样的事,是很难发生在这种人的身上;不好冒犯长辈的人,而做出扰乱常规之事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着重于根本的原则,根本的原则确立了,而令世人效仿的大道也就产生了,孝顺长辈,听命兄长,此二者,即为人之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擅长花言巧语,奉承他人的人,这种人很少有仁义道德的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都会用三条原则来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较对!

第一,与人共事有没有不忠的方面?

第二,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的方面?

第三,师长传给我的道法真理有没有在生活中印证实践?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君王做事的态度要谨慎而有信用,节约每一项开支,关爱他人,役使百姓时,应在农闲的季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学人弟子们回到家里,对长辈要孝顺,出来在社会上行走要尊重年长于自己的同仁,言行谨慎而守信用,以广大的爱心去爱护其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贤人。以上几条如果能够做到,还有多余的精力的话,则应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指贤男,第二个贤指贤妇。易色:和悦的态度。

贤夫贤妇持以和悦的态度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刻意学习过为人处事之道,我确认为他是一定学习过的。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君子不持重自尊,则失去威信。所学即鄙陋识浅。注重忠义礼信的培养,没有任何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也不要惧怕过错,要勇于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的对待自己身后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影响,看看以前的先辈圣贤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经常这样的去提醒,比较,效仿,人民的道德修养可以自然笃厚。”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先生到了一个国家,必定闻听这个国家的内政,这种权力是先生自己要求得来的,还是国君主动给予先生的呢?”

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礼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如果是夫子要求来的,或者先生要求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观察这个人的志向是否随顺父意;父亲去世了以后,观察这个人的行为是否脱离了原来父亲在世时的行为;如果父亲去世三年来,并没有改变于父亲在世时的志向,这个人就是个真正的孝子。”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说过的话才能去认真实行;恭敬别人的时候要符合于礼,这样可以避免随意乱恭敬而带来耻辱。(因为言行方面经过以上层层的过虑,而让自己成为‘言有宗,事有旨’的人。)

因为接触的都是有修养的人,自己也就成为受人尊敬有修养的人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追求饮食上的享受,不会追求居住上的安逸,勤快的做事,谨慎地言行,又能虚心向有道的贤者请教指正,这样的人可谓是好学之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奉承讨好别人,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但不如贫穷而能乐于守道,富足而好守礼的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玉牙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精益求精’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你已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的意思,” (举一反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看不透我,担心我看不透别人。”

===============================================================================================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治理国家的君主以“德”来教化民众,处治政务,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处在一定的位置,而其它贤者皆如众星般的拥护在左右。

提示:与学尔的‘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可以使人入邪道的作品’

注:《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思:做容讲《说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参考注释

齐:比肩、类齐、相类、整治之义。

刑:刑罚、对人生部分或全部的自由权利度进行控制等手段之义。

格者:格除、格斗、杜绝、修正之义。

译文:

治世之道如果以政法来规范民众,以刑罚来管束民众,民众会因避免刑法加身但不懂礼义廉耻。

治世之道如果以道德来教化民众,以礼义来约束民众,民众会知道哪些事情是为人所不耻的,以此而入正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下学习的志向,

三十岁时成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四十岁时对这个世间的所有现象不再迷惑,

五十岁时知道天命(了解天,地,人的和谐互动)

六十岁时达自然忘我之境(这个我都没有了,任何语言都不能左右,牵引“我”,所以耳顺)

七十岁时达无我之境(“我”都没有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为,但却不违背规矩法则)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孟孙: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与驾车的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樊迟给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们。”

(这里没有发现愚孝的思想,要按礼来侍奉父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①孟武伯:姓孟孙,名彘,“武”是谥号,孟懿子的儿子。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不要让做父母的为孩子尽是操心担优,如果有什么忧心之事那就是人总会不可避免的生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所谓孝子,以为只要能供养父母衣食就算是孝了。至于犬马畜生,也有人圈养着,如果没有恭敬之心去对待父母,那么和饲养犬马畜生有什么分别呢?

提示:

在为政篇安插孝论,是告诉为政者要以做父母的心境来对待百姓,关心百姓的疾苦,也要以做子女的心境来对待百姓,为百姓着想,尊敬百姓。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能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顺的面色是非常难的。有事情的时候,后辈儿女去帮着做;有美食的时候,请长辈先食用,难道这样就是孝了吗?(只做到以上这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必须是内心里真正的敬爱父母长辈,侍奉父母时面上颜色和顺,这样才算是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也不表示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好像很愚笨的样子。退下后观察他私下里的表现,亦可以自由的发挥,颜回并不愚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先观察他的所做所为,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原因,再然后观察他怀着何等样的居心目的,经过这样的审察,人还有什么可以掩盖隐藏的呢?人还有什么是能够隐藏的呢?

提示:此处所述类同于《金刚经》所讲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

提示

这句应该和上句是一个整句。君子应该是成器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常说“太不成器了”。这里的不器就是不要像一个器物那样的死板,学过的知识再去回顾的时候,会有新发现,会有新的感悟,这样永远是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境界里,今天是精美的琏瑚之器,明天就是超出‘琏瑚之器’的其它更优秀的器物。因此时刻都处在一个不断的自我超越之境,所以君子不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君子不应该像器物那样的死板,应从各种角度都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孔子说:“先付之于行动,而后再说话。(避免言出不能践,失君子之风。)”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注重大局不注重私情,小人注重私情不注重大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而不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会被文字表面的字意所蒙蔽;只知道空想而不学习实践,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弯路,会陷入危险之境。”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如果一个人不秉持自守中庸之道,而过份的驳斥那些异端,这样也会危害到自己的操守,如此则偏离了中道。

(就好比一个人举手打了别人,自己的手也会痛。道理是一样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译文:

孔子说:“由啊,现在教给你智慧之道,对于知道的事情,就持知道的态度,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就持不知道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勿已勿人,这就是智慧之道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即颛孙师(前503-),字子张,孔门弟子之一。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干禄:求禄位;求仕进。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为官之道。孔子说:“多听闻,不知道的方面先搁起来,知道的也要谨慎的说,这样就能减少过失;多观察,有危险的事先放在一边,其它没有危险的事也要谨慎的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时减少过失,做事时减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年)。

译文

国君哀公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使民众信服?”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人的地位在邪枉者之上,这样民众就会信服;推举邪枉者的地位在正真人之上,这样民众就不会信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提示:

看到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发现孔子此时的回答,是对以上几条的总结。即论语劝孝善的同时,影射国君也要以孝善的心境来对待国家的子民。这就是为政之道了。

注释:

季康子(?—前468)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姓季孙,名肥,康为其谥号。鲁国大夫,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要想使人民尊敬君主,忠于国家,该怎样劝导他们呢?”孔子回答说:“君临天下人民的时候易庄严持重,人民自然就会尊敬君主,国家提偿孝慈,人民自然对国家忠诚;推举天下大善之人事,从而能教化那些不行善的人民,这样就是对人民的劝导了。”

此处对应《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某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事政治事业呢?”孔子回答说:“书(经)上有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之道实施在政事上。(以孝悌之道对待百姓民众)这就是为政之道的最高境界。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从事政治事业呢?”

提示:

这一章更加确定“以百姓之心为心。”有人说孔子“求官不成云云”,那实在是不了解孔子,读不懂《论语》的缘故。即道德经第一章云"徼"之辈。《道德经》第一章: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即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不知道他怎么在这世上安身处世。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少了重要的部件车子怎么行走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可以知道当今的礼法制度吗?”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法制度,在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法制度,在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如果现在继续接着周朝的礼法制度承载下去,即使百代之久,也是可以被世人所知道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该你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奉承讨好。见到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弱。

===============================================================================================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皇室等级的编舞乐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犯上做乱的事他都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呢?”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的意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私人庙堂里呢?”(有违于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乐:礼崩乐坏;指奴隶社会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受仁义道德的规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释

林放 字子丘,春秋时期鲁国清河(今属山东)人,为比干27世孙,传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为孔子得意门生。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很大啊!就一般的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治办丧事来说,与其仪式上办理得很妥善完备,不如内心悲痛,哀悼死者。”�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如:从随也,从随即随从也。《说文解字》

译文:

孔子说:“边地国家的君王之治,不随着华夏文化之亡而亡。”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祭泰山,是天子诸候之礼,季氏以陪臣而祭泰山,是不符合礼的。冉有是孔子的弟子,当时在季氏那里作官。后因助季氏聚敛财富,大量搜刮民脂,孔子不再认他做弟子,详见‘先进第十一’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林放,字子邱,以知礼著称。曾向孔子问礼之本。

译文:

季氏去泰山祭祀。孔子问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啊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非礼之祭的。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与人有什么争执,如果有了争执,必定是射箭之类的礼仪竟技!君子射箭之前要相互先作揖礼让而再升堂竟技比赛,下堂而后也要以饮酒来相互祝贺,这种竟技之争是君子之争也。”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译文

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恰到好处的笑,令少女更显美丽;漂亮眼睛的眼波流动之间,素颜更显绚丽动人。这是指的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先将图画大致的形状勾勒好,并且辅以色彩,然后用素粉做最后的饱满润色。”子夏略有所悟的又问:“ 素粉居于结构与色彩的后面,就好像礼居于道德仁义的后面一个道理?那么礼这种行为规范也只有在心里种有仁义道德的种子以后才能自律吗?”孔子回答说:“给我启发的人是子夏(商)也,从现在起可以与子夏谈论《诗》了。”

此处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相对应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提示:

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应该是与老子的“道”相对应的。即为人处世之道,先知而后修,有所修持而固守。人人若能以此道而修持,即达无为而无不为之治。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徵:证明。

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讲述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没有足以证明我的论述的资料;殷朝的礼,我能讲述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没有足以证明我的论述的资料。由于历史资料不充足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贤人不足的缘故。如果各项资料充足的话,我就可以证实当时的政教文明了。”

“语可论者”——《论语》之名义

陈科华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本其名义到底所指为何,自汉代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有:

(1)班固:《汉书·艺文志》: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2)刘向:《别录》:

“《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

(3)刘熙:《释名·释典艺》: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4)何异孙:《十一经问对》:

“《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以上诸说中,今人多持《汉书·艺文志》的观点。但笔者认为,除第(4)种观点不能赞同之外,其余看法其实是可以兼容的。

《艺文志》关于《论语》之名义的解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界定了《论语》所记之“语”的范围。其中既有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又包括了时人、弟子之间的言语,但这些言语又必须为孔子所“接闻”即间接为孔子所知。不过,以此而言,《论语》中有些言论发生于孔子没后,但大多与对孔子的评价相关,故“接闻”之语似可作更加宽泛的理解,即为孔子间接所知、或与孔子相关之语。二是指出了《论语》作为一个文本所产生的过程。由于孔子的学生众多,且他们与孔子的交流并不是在同一时空场所进行的,因而发生“弟子各有所记”的情况是很自然的,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有七十二伴随登堂入室的弟子,便会有七十二种不同的《论语》。这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确认和证明“各有所记”之文本的真实性?如果不能确认这一点,则《论语》作为一种文本的权威性就无法得以保障,从而也就无法产生“圣人之言”的“可畏”性影响。所以,孔子没后,其门人之间的相互“辑而论纂”不仅是事实,而且这一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这一点可以从“孔子死后,儒为分八”的历史事实中得到佐证,而儒学这种分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孔子门人之间在文本上的各有所本是密切相关的。到西汉时,就有《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本子流行。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今所本之《论语》应该视为战国至东汉期间儒家后学所达成的一种有关夫子言行记载的文本共识。而且,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汉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没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专制,欲达成《论语》这样的文本共识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今所本之《论语》是东汉学者郑玄将《古论语》与《张侯论》合二为一的产物,而《张侯论》则恰恰是西汉末年的安昌侯张禹合《鲁论》与《齐论》的结果。

《汉书·艺文志》关于《论语》的上述说明为我们理解《论语》之名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线索。首先,从《论语》作为文本共识的产生过程来看,《论语》之“论”是指“辑而论纂”而言,这种“辑而论纂”也相当于佛教文献史上的佛经集结。换言之,“论”之为词具有反映《论语》作为文本的产生方式的意义在内,有讨论、论断(如政治家张禹的《张侯论》,学者郑玄的《论语》)的意思。“论语”之义,也就是指一种经过讨论而为不断扩大的孔子后学所认可的有关孔子言语的文本。

其次,正因为《论语》是经过讨论而达成的一种文本共识,那么也就意味着“论语”之“语”作为一种言语本身就具有了一种学术认同的基础,从而也就具有一种与一般的日常话语不同的意蕴。所谓学术认同,在这里是指对于《论语》之为孔子的言语集的真实性表示赞同与认可。孔子的弟子虽“各有所记”,“所记”之中必有出入与差异,甚至出现你有我无、我有你无的情况,但是经过讨论,大家对于《论语》文本中的内容持有一种基本的确信,即“这些话确是孔子说过的”,是可以得到证明的,作为《论语》文本的读者是无论如何不能怀疑孔子所言的真理性。

第三,对一种文本的认同除了学术认同以外,还内在包含了文化认同的因素。所谓文化认同在这里是指根据什么标准去确认某一话语为孔子所说,而其它则不是孔子所言。因为,尽管《论语》作为一种“语”由于是经过“论”而产生的,它之为孔子之言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孔子一生说过的话而论,肯定不止我们所看到的《论语》那样少,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只有《论语》中的内容才是可以证实的孔子言论呢?肯定不是。有些话虽为孔子所言,且可以得到证实,但不一定载入了文本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儒家后学编纂《论语》文本的过程中,除了对于材料的真实性予以确证之外,还把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融入其中,甚至还抱有一种建构“圣言之言”文本的理想。这就是说,凡是不符合他们所理解的孔子思想的言论,不管它是否为孔子所言,概不收入;或者凡有损于“圣人之言”形象的,尽管确为孔子所言,也不予以收录。这种文化思想的认同标准应该是《论语》文本在数量上很少的根本原因所在。我认为,正是《论语》文本形式上的这一特征表明:“论语”之“论”不仅意味着一种文本内容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论语》作为一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