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华夏古籍
八大华夏古籍:
《道德经》 在美国,如要研究东方伦理,必须进修中国的《道德经》;不少宗教人士对它更有浓厚的兴趣。
《三字经》 1989年10月,《三字经》英译本已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向世界各国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它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周易》 17世纪的时候就传入了欧洲,著名的计算机二进制就是根据《周易》的二机律发明的。
《菜根谭》 这本书一直被日本人奉为集儒、道、佛教思想为一体的经典佳作。
《孙子兵法》 世界各国的企业家都把它看作指导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经营战略的重要准则。
《唐诗》 近年来风靡世界,西方研究唐诗的专著目前已逾百种。
《三国志》 日本人认为,仔细阅读“三国”,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红楼梦》 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部,现在再度入选。已有日、英、法、德、意、荷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俄等多种译文。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_文学创作 (lamsrscn)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作者:文学创作来源:文学创作发表于:2022-11-07阅读:115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先秦文学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 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口”、“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它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3《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 就是"上古的史书"。《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的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4《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如史籍所载《夏殷春秋》《百国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今传本《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炼,但又因为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在能见到的,有《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前者以叙事为主, 后两者以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合称"春秋三传"。
5《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在思想内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国语》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 21 卷,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之《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的。
7《战国策》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整理并取名《战国策》,至此成为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受到它的影响,《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
8《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水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9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论语》中单人的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则基本上是对话体。《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10荀子和《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赵国人。《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各篇内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门人弟子所记。
11《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仪礼》的文章选集,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老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传世本《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后世又称之为《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奠基之作。《老子》以“道”为核心,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相较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先秦王官之学“六经”之外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基本性格的两部著作。
13庄子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 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出入。
14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韩非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5墨子和《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的言行录,为其弟子及墨家后学所记。《墨子》虽不重文采,整体风格为“意显而语质”,但是在对话体的结构中,每一篇都首尾完备,条理明晰,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在记述有情节有人物的历史故事时,能通过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营造出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效果。
16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春秋末年兵家孙武及其弟子门人所著。《孙子》虽是实用的兵书,可它的散文艺术却不容忽视。其文字简练,多用 排比句进行铺叙,用生动、通俗的比喻解说用兵之道,力求委曲详尽,明晓易懂。
17《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周易》除《易传》之外,还包括《易经》。《易经》部分,除卦名、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易传》部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之为《易大传》,包括《彖》 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又称《十翼》。《史记》 认为《易传》出自孔子之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易传》当为战国晚期儒者所作。
18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流放汉北期间。面对国家的衰弱,面对楚怀王的 软弱与多变,遭放逐而失意的屈原难平心中的忧愤之情,遂以“离骚”为诗题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抒情长诗。全诗共 375 句,2456 字,可分为八个部分。《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 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现在很多人没事的时候都喜欢看会小说,不知道大家对上古第一奇书《山海经》怎么看?大家没事的时候有没有翻过两页?在《山海经》中有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各种出现在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妖和神魔,还有一片遗失的大陆。
《山海经》被清代才子纪晓岚说这本书中写的全是一些荒诞鬼怪之说,不可信。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本书中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一些地理以及天文方面的知识,在《山海经》中描述最多的就是各种神奇的动物,在《山海经》中出现的很多具有通天彻地或者长相怪异身躯高达的动物。
由于这本书中纪录了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景象,所以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研究这本书,也许这个世界真的不像是我们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如果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还会有人将这本书写出来?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就像现代人写小说一样?
巧合的是中国的《山海经》中纪录的一些神奇的动物,在国外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史书典籍中也有清晰明确的记载,在汉武帝时期,东方朔曾在汉武帝身边看到过这样一个生物,这种生物跟《山海经》中纪录的一样,当时这个动物是由蕃属国进献来的。
东方朔曾对《山海经》有过研究,认为这种神奇的动物就是《山海经》中纪录的某种人们不知道的动物,他也因此判定《山海经》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得来的,在欧洲的一些史料中记载过一种半人半马的生物,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生物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一次两次重复出现可以是巧合,但是出现的次数多了还真是巧合吗?有专门研究《山海经》的专家曾表示:也许《山海经》中纪录的世界是一个遗失的异世界,在那个异世界中有《山海经》纪录的一切,只不过后来这片异世界已经遗失了,我们再也寻找不到关于异世界的蛛丝马迹。
上面这些只是专家做出的一个推断,毕竟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任何事情的出现都能用科学来解释,毕竟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我们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说不定这个世界真的像辰东小说《圣墟》中描写的一样,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折叠空间!
是。
华夏古籍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华夏古籍出版社是正版。华夏古籍出版社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
大多数人对夏朝比较熟悉,对其他文明古国只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分清楚夏商周,甚至尧舜禹,但对古埃及王朝更替如何、两河流域有多少城邦、古印度有多少诸侯,分不清楚。 于是在这种笼统性的认识下,出现了两拨半吊子: 半吊子剑宗认为,夏朝没有出土的最直接的证据性文献,也就是说甲骨文里没有什么对夏朝的记载,所以夏朝是不存在的。而对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乃至古希腊,他们并不了解,只是简单地将其笼统地视为一个朝代或者一个整体。于是很严肃而装逼地宣布,四大文明古国是假的,中国开始于商朝,是晚晚的,落后落后滴。半吊子气宗认为,夏朝是有考古实物的,不但夏朝有,五帝时代也有。所以中国不但早早地,而且伟大伟大滴,中国的文明是黄帝、或者尧舜禹肇始的。
实际上,不单是中国,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都有类似的后世文献存在,但考古遗迹无法完全完全对得上号、或者记载文献出现于几千年后导致无法全部可信的朝代。譬如埃及第一王朝的著名法老美尼斯,这么屌炸天的人物。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名册石碑上居然都没有他……如果偏激一些说,美尼斯是可能埃及第十九王朝瞎编出来的。这就跟中国的三皇五帝的情况差不多,商朝人没有记载三皇五帝,周朝人却记载了,似乎就成了瞎编了。其实到底是不是瞎编的,谁也无法定论,所以就只能是争议了。而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甚至还只有考古遗迹,没有一丁点文献记载。大伙都半斤八两。夏朝存在不存在,不影响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来回答你吧 希望采纳哦
盘古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六朝里 大概是东汉末年到隋朝之间吧 在之前的古籍中不曾出现
至于女娲 伏羲 最早能的记载淮南子`览冥篇 出自西汉 但是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不过山海经出处无法考证,是记载先秦的古籍书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至于是人是神,无从考证
如果从这些野史正史中来找答案 不用说中国的创世神自然就是盘古但是从文献的时间记载
他的记载出现略晚没有女娲和伏羲的记载早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
华胥氏也可以说,乃华夏之根、人类共祖当时是母系氏族女人的天下
道教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 不过黄帝这个人物也只是个传说
可以肯定地是道教是从老子开始兴起老子称为道祖
女娲伏羲三皇五帝之说应该属于最早期的神系
而玉皇大帝是从道教兴起后才存在的道教之前的古籍中并无玉皇大帝的记载
从道家的角度来讲他应该属于仙而非神简单的说神是先天的存在,仙是后天的养成
佛教我印象中是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创建的大概3000多年前东汉传入我国
佛的本意是觉悟,觉者 似乎佛教中不存在神这么一说吧
基督教本身是分化出来的历史也就2000年左右 前身是犹太人创立的加进去大概5000年左右
具体时间无法考证了吧国外历史我不太懂基督创世神耶和华
最后总结我个人觉得女娲伏羲黄帝这些在历史中应该是存在过得当时是氏族部落的各大首领
不过文献都把它们记载成了神而且中国经过连连征战改朝换代相信不少有价值的东西都飞回湮
灭,秦始皇焚书坑儒先秦很多重要的古籍都早已遗失
至于佛教个人觉得神话色彩比较少哲学理论偏多的宗教而且他们
不反科学佛教没有创世神他们的创世说接近宇宙观更有科学考证的价值
至于基督教我本人看过圣经记载的完全没有科学可言
基督创世说很完整从头记录到尾 而中国的创世说很零散
本文2023-08-07 08:38: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