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穴位可以治疗痛经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针灸扎穴位可以治疗痛经吗?,第1张

有些女孩在来月经的时候,会发生痛经,而痛经让很多女孩都感觉特别的不舒服,痛经女孩需要掌握一些缓解痛经毛病的方法,这样才可以减少身体不适感,治疗女孩经期痛经的方法很多,针灸就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痛经方法,有痛经的妹纸可以尝试下。

1、痛经的针灸治疗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

基本治疗

取穴:以任脉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主穴可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兼有经色紫红或者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或者胀痛明显者加太冲;兼有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者加归来;兼有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肾俞、太溪、脾俞。

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针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按: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中极可通调冲任之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次_、十七椎均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经验处方

针灸至阴穴治疗痛经疗效亦佳。运用本法的时间是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针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针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针治手法以捻转为主,提插要轻。寒者加艾条悬灸,出针时按其孔。热实者不加灸,出针时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

按:至阴穴具有通经脉、理下焦、调整胞宫的作用,是治疗妇女胞宫疾病的特效穴。用针灸至阴之法治疗痛经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能基本痊愈。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

2、缓解痛经的方法

1、禁甜辣,饮食清淡:

痛经一般是正常现象,月经过后会突然消失。即使看上去痛经和饮食关系微妙,但是月经时饮食清淡,避开辛辣是首选之处。饮食方面控制很简单,多吃水果蔬菜就可以。

2、维生素片:

月经期间痛经可以服用适量的维生素片,首选是含钙,剂量低的维生素。换个角度,摄入一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也是可以的

3、避开咖啡:

咖啡素有提神之效,但是月经期间,特别是伴随痛经现象时千万不要喝咖啡,奶茶之类也最好避开。这样做是避免体内雌性激素的过度分泌,减**科病的隐患。

4、避开冷水:

月经痛经期间不要接触冷水,冷空调之类就更不用说了。同理可言,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

5、合理休息:

痛经期间多休息,休息期间注意保持身体温暖,不要着凉。以后再月经来临前几天可以适当进行热运动,减少月经期间痛经的几率

6、腹部热水袋:

可以在腹部放置一个热水袋,用毛毯之类的轻薄物品盖上,保持肚子部分的温暖

7、止痛药:

如果实在太痛了,神仙也无回天之力了,只能找医师拿点专门的止痛药,一般半小时内会有明显缓解的效果。

 针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是中医上常用的一种治疗调理方法,通过调理人体穴位来缓解疾病,可以起到活淤化血、强筋健骨、止痛排淤的效果,有些遭受痛经的女性也想利用针灸来治疗的,那例假期能针灸治疗痛经吗

例假期能针灸治疗痛经吗

 痛经可以采取针灸治疗,针灸穴位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有效的缓解痛经的现象。针灸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湿凝滞,针灸关元穴、中极穴、水道穴、归来穴等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的现象,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医嘱和建议。

 对于针灸,痛经的朋友们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等确诊之后再进行针灸治疗法比较保险,平时的时候应该多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月经的时候不要同房或者洗澡,避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针灸一般治疗痛经发作时,针主穴和配穴,如果还是疼痛不止,加大配穴针灸。

 除了针灸,我们在月经期间,如果出现痛经症状,可以喝姜糖水或是红糖水,有驱寒减痛的效果,女性月经期间,往往比较怕冷,如果是冬天可以贴几片暖宫贴在腹部,多烤一下火,少活动,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用益母草泡脚,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女生每月一次的月经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出现痛经这种症状,我们应该在平时注意调养,多运动,少吃辛辣食物。养成每天泡脚的好习惯,身体棒了,自然就不会被疾病所困扰。

针灸治痛经一般要多久

 一般需要在月经的前一周的开始针灸,然后进行三个月经周期的针灸才能调理好。但是痛经针灸具体的恢复时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毕竟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针灸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此外有些痛经的病情比较轻微,有些比较严重,不同的病情程度对于痛经的治疗时间也是有影响的,相比而言,严重的痛经患者可能针灸的时间要长一些。

 如果是原发性的痛经,也就是说因为女性的子宫发育不良导致的痛经,这种痛经做针灸的效果并不好,需要到医院检查,根据具体的原因做手术治疗。建议女性到正规的,有资质的医院来做针灸,避免出现副作用。

 总的来说,针灸治疗痛经所需要时间并不确定,主要是因为每个女性的身体情况不同,痛经的严重程度,以及引起痛经的原因不同。女性在月经期间可以多喝一些红糖水,注意腹部保暖,如果痛经严重的话,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

许多女性常有痛经的困扰,有的人会痛到在地上打滚,有的人则隐忍让它过去,有些人则必需靠吃止痛药才能度过,但是,等到下一次月经再来时,痛经的问题却再度发生。中医师表示,针灸对于原发性痛经可有效改善,但须搭配饮食、作息的改变,才能缓解。至于继发性痛经,针灸三阴交、血海、中极、关元等穴位,对痛经也有缓解作用。

紧张、情绪不稳定、生活作息紊乱、月经期间剧烈活动、工作繁重劳动等,有可能引起痛经。

中医师廖婉绒表示,痛经是指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的小腹疼痛,并且伴随身体其他不适症状,已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一般多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行经第一天,也有延至2-3天或是月经干净后才不痛。

痛经分再种:原发性、续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骨盆腔内的生殖系统没有明显病变、没有器质性原因所引起的痛经。是一种找不出原因的经痛,可能与子宫颈狭窄、子宫位置过度后屈等因素有关。此外,紧张,情绪不稳定、生活作息紊乱、月经期间剧烈活动、工作繁重劳动、受寒或过食冰冷寒凉之物、体质虚弱等因素,造成疼痛的耐受力下降,也易引起经痛加剧。

原发性痛经常见于18-24岁女性,尤其是未婚和未生育过的女性。症状是下腹痉挛性疼痛或阵痛,最剧烈的疼痛常发生在经期第一天,疼痛很少超过两、三天,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即出现,以后逐渐加重,但是在结婚生育后常会减轻,甚至痊愈。

由于古代的科技并没有多发达,并且女性的地位也不像现在这样平等,所以在这方面也是特别简陋的。在原始社会时,女性会使用干草和树叶,奴隶时期使用兽皮或树皮,到了封建社会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丝绸以及织布,这时候就出现了比较正规的卫生巾,叫月事条,是将草木灰装到布条里,中间厚厚的,两头比较尖尖,用绳子系在腰间就可以。

但是古代的条件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除了一些大户人家,很多人吃饭都是问题。所以很多女性都是营养不良的,她们的月经量也是比较少的,持续时间也会很短。在痛经的时候很多人都由于家境的贫寒会一直忍着,但一些大户人家则会请一些女大夫来调理和针灸,来减轻这些疼痛。

其实中药调理是非常有用的,很多调理方法直到现在都还在用。不得不说我们的中医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古时候的人也是非常的聪明,可以在有限的条件里制作出需要的月事带。即使在今天,这些月事带也是很有研究意义的。

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月经期,我们都要好好地呵护我们健康,在姨妈期间清洁卫生是月经是很重要的。在月经期间,会排出经血,这时候为了避免女孩子身体受凉,可能会在经期不洗澡。

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经血排出后如果不及时清洗,可能会造成阴道内的细菌滋生,非常不利于女性健康。最好是在晚上的时候,用温水进行清洗,并且最好两三天内就洗一次澡,这样不仅有助于健康,还能更好的防止异味。

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称为。学称“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无盆腔器质性变,多为功能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盆腔器质性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宫内异物等所致的痛经。以下仅讨论原发性痛经。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 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方药]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2寒凝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手足欠温;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方药]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3湿热瘀结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减。

4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 空坠不适;,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八珍益母汤加减。

5肝肾不足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方药] 滋肾养肝止痛。调肝汤加减。

经验方

1温经散寒汤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 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胡芦巴6克,五灵脂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适应证] 寒凝血瘀之痛经。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下同)。

2热性痛经方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生地黄12克,红籐30克,败酱草20克,川楝子10克,炒五灵脂12克,炙乳香、没药各5克。

[适应证] 气滞热郁之痛经。经行腹痛,往往于经行第一天腹痛甚剧,或见血块落下则痛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3化膜汤

[药物组成] 血竭末(另吞)3克,生蒲黄(包煎)15克,五灵脂10克,生山楂9克,12克,青皮6克,赤芍9克,大黄炭、炮姜炭各45克,参三七末(分吞)3克。

[适应证] 膜样痛经。

4痛经汤

[药物组成] 钩籐15克,牡丹皮、丹参、赤芍、五灵脂各10克,肉桂(后下)5克,广木香6~9克,延胡索12~15克,川断、杜仲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10克。

5调经止痛汤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9克,香附12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枸杞子15克。

[适应证] 少女痛经。

适宜技术

1体针

(1)以合谷;三阴交为主穴,留针15~20分钟,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夹血块者加血海;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太冲、行间;肝郁者加太冲、气海、内关;者加、脾俞、血海;肝肾不足者加关元、肝俞、肾俞。经期每日一次,非经期每周2~3次,连用3个周期。

(2)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太冲、合谷。重 用泻法,寒证加灸,留针15分钟。

(3)取穴:中极、地机、次髎。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寒凝胞中者加水道、关元;湿热下注者加曲泉、阳陵泉;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肝肾虚损者加肾俞、肝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法。

(4)取穴:17椎下、l棘突下。针法:直刺 15寸左右,留针15~20分钟。

2电针

可选中极、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足三里等穴。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通以疏密波或连续波,电量以中度 为宜,每次通电约15~,每日1~2次。于经前3日施治,至疼痛缓解为止。

3耳针

(1)取穴:子宫、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肾。手法:刺后留针20~,留针期间可间隔做慢而有力的顺向捻转几次。

(2)取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缘中、神门、艇角。配穴:交感、肝、肾、皮质下。针法:于经前一周开始治疗,每日一次,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治疗至月经干净。

4灸法

取关元、气海、曲骨、上髎、三阴交,每次取3穴,于经前3日用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日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各型痛经。

5针灸合用

(1)选穴:中极、三阴交(双)、地机(双);配穴:夹血块者加血海(双);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双);肝郁者加太冲(双);气血虚者加足三里(双);肝肾虚损者加关元。先予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其间,除太冲外,余穴均用温针灸两壮。

(2)以气海、三阴交、脾俞、肝俞、关元、中极为主穴,以地机、合谷、血海、行间、次髎穴、照海为配穴。每次取主、配穴各两个,在经前2~3天开始针灸,然后再针灸2~3次为一个疗程;每次加灸关元、中极穴。

6推拿

以气海、关元、中极、气冲、公孙、三阴交、次醪、命门为基本穴位,辨证取穴为八髎、肝俞、膈俞、地机、曲泉、脾俞、胃俞、肾俞至命门一线,手法用一指禅、揉、摩、擦、拿等,平均治疗20~30分钟。

药物穴位注射

1取三阴交(双),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每穴注入药液一毫升。气滞血瘀可配太冲;寒湿凝滞配内关;气血虚弱配足三里;肝肾不足配内关。

2取双侧三阴交、内关穴,隔日注射一次,每次每穴位注射5%当归注射液一毫升,共4毫升。于月经前后10天内使用。适用于血虚、血瘀型痛经。

取耳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子宫、卵巢,于月经来前3~5天,用籽或小磁珠压穴,每天按揉数次,以止痛;疼痛较重者可用埋针法。气滞血瘀可加肝、神门;痰湿凝滞加三焦、腹;气血虚弱加心、脾;肝肾亏损加肝、肾。

敷脐疗法

1神阙为冲任经气汇聚之地,且渗透力强。可选用当归、川芎、吴茱萸等研为细末,加白酒和凡士林调为糊状,于经前3天敷脐部,经至敷关元穴,可,祛寒止痛。

2山楂、乳香、没药、葛根、穿山甲、川厚朴各100克,白芍150克,甘草、桂枝各30克,细辛挥发油、鸡矢籐挥发油、冰片各适量。制法:先将山楂、葛根、白芍、甘草水煎两次,煎液浓缩成稠状,混入溶于95%乙醇溶液的乳香、没药液,烘干后与穿山甲、川厚朴、桂枝共研细末,再加入适量的细辛挥发油、鸡矢籐挥发油、冰片,充分混合,过100目筛,贮藏备用。经前3~5天用温水洗擦脐部后,取上药02~025克,气滞血瘀者用食醋调糊,寒湿凝滞者用姜汁或酒调糊。敷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待经来痛止或经期第3天去药,适用各种痛经。

热熨法

1食盐、葱白各250克,生姜125克。上药共炒热,装布袋熨下腹部,药凉后可再炒热再熨,每日数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虚寒为主的痛经。

2香附12克,延胡10克,桂枝8克,官桂8克,木香6克,鸡血籐20克。气滞血瘀型加桃仁12克,赤芍10克;寒湿凝滞型加茴香12克,蒲黄6克。制法:将药物捣烂、炒热后外敷贴丹田穴(气滞血瘀加关元、命门穴;寒湿凝滞加八髎、肚脐),以不烫皮肤为度,药凉后可炒热再敷。

3艾叶60克,食盐30克。熨热后敷贴关元穴。

发疱法

月经前10天,以底径一厘米之艾炷一枚置附片中心,点燃后置中极穴上,艾炷燃尽更换。如过热人,将附片提起数秒后再放下,至灸处皮肤红晕直径达5厘米以上、中央微泛白透明时停用,敷以消毒敷料,胶布固定。数小时后灸处即起水疱,由小而大,直径可达1~2厘米,水疱待自行吸收。适用于虚寒性痛经。

1 针灸可以治痛经吗

针灸能治痛经。

分期治疗痛经,主要为分疼痛发作期以及间歇期施行针灸治疗。如果是痛经疼痛发作期,则取穴位置是关元、三阴交、地机和十七椎。如是寒湿凝滞,则需要取穴加灸水道。气滞血瘀需要针灸加合谷和太冲。气血不足主要针灸的穴位是加血海、脾俞和足三里。然后,痛经间歇期应取穴取太溪(双)。最后,根据以上方法治疗,如果一周后仍未改善,可以继续下一周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针感的传导,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综上述所述,如果痛经,有针对性的进行针灸是可以缓解的女性疼痛的。

2 痛经是什么原因 1、原发性

有一半的妇女都有痛经,但他们都有原发性的,大概是 50%,这是一个生理性的。月经出现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说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来月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而已。也就是说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

2、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身体虚弱

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3 痛经的注意事项

1、平时要勤加锻炼,但在月经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做运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等,女性在经期做运动容易发生经血过多,使痛经反复发作。

2、要注意情绪的疏导,精神不宜过于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如果过于疼痛,要及早就医,过于容忍疼痛其实对身体没什么好处。

4、有其他妇科疾病应该及早诊治,以免造成并发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