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导语: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也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西安的作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参考。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1亲爱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吗你想“五一”、“国庆节”和爸爸、妈妈来西安旅游吗告诉你吧,来西安旅游,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不信,你先听我说说,游名胜古迹西安。
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叫做长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国古代12个朝代的首都;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这里出发;它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我们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特别多。一进西安,你就会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城墙的历史,已经有630多年。它高12米,宽度比高度还厚3—6米,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城墙把古城分为城里、城外两个部分。城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钟楼,还有鼓楼和碑林博物馆;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国目前最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碑林博物馆,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里面有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个,上面有隶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法,可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杰作,游名胜古迹西安。热爱书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里看一看!
再说城外的大雁塔。凡是来西安的人,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可是当年唐朝皇上为了保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经书和舍利子,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至今已经有1355年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精彩的没给你介绍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哪里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马俑,他们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个个的方阵,好威武啊!凡是来过我们国家的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的***,都去那里参观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和女儿,还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马俑一起照过像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在我们西安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黄帝陵、秦始皇陵、法门寺、武则天墓、杨贵妃墓等等。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黄帝陵墓共70多处。
我们西安不但古迹多,而且交通也很发达。到西安来,不管你坐飞机、坐火车都非常方便。我们的火车站就在市内,飞机场离市内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市内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车、出租车满街都是,有一环路、二环路、高架桥、立交桥,还有绕城高速公路。总之,不管你去那里,保证方便。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2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墙了。西安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城墙,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城墙之一。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修建起来了,但它依然是那么宏伟。
一进南门,看到的便是一个瓮城。大家都听说过“瓮中捉鳖”吧。瓮城,就是把敌军赶进一个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范围内,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这使敌人无还手之力。走近瓮城,看到的是一块块已经老旧的砖头,但是瓮城依然屹立着,我心里暗暗赞叹着古人的智慧。我站在瓮城里,想象着当年数万大军进了城,手上拿着各种兵器,但被城上扔下来的弓箭或石头随便宰割的时候,我心里一震,这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接着,我们走上了城墙。城墙上十分宽阔,可以并排走两辆车那么宽,但地上的砖石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坑坑洼洼。我们突然瞧见了有借自行车的地方,于是骑上了自行车,在城墙上飞驰。此时正值黄昏,我们迎着太阳骑去,看着一轮红日慢慢地从形态各异的房子中间落下。余晖洒在城墙上,城墙变得闪闪发光,光芒照到了云上,本就美丽的云更是蒙上了一层橙色的薄雾。听着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情特别的舒畅。
西安城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战争的残酷,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摸着城墙上的砖块,虽然它们已经老旧,甚至有些残破不全,但它们身上闪着亮丽的光芒,我仿佛又看见了当年千千万万匹马,千千万万个人从中经过的场景。我心里升起一种由衷的自豪,这一切,都是华夏子孙的杰作,都是值得敬佩的。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3在五年级的课文中,学到了秦兵马俑,当时我非常好奇:秦兵马俑真的会这么壮观吗今天我终于见识了秦兵马俑的庐山真面目。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东边临潼的骊山脚下,兵马俑博物馆就在秦始皇陵的旁边。一进入一号坑的展览大厅,我不由得“哇”了一声。站在观看台上俯视,一队队的兵俑和马俑齐刷刷地屹立在坑道中,好壮观呀!军人们眼睛闪闪发光,炯炯有神,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他们一手拿着兵器,一手紧握拳头,好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正准备听从将军的号令,上战场与敌人搏斗呢。
走近跟前细看,兵马俑真是栩栩如生。更为神奇的是,人俑的面孔也都各不相同。额头的皱纹流畅自然,发冠的质感令人称奇。头发和胡子纹理精致,千姿百态。盔甲上的铁钉和铜片雕刻细腻,战袍上的褶皱动感十足,连战靴的底下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
我原来一直认为,秦兵马俑就是那种泥土的颜色。可看了博物馆的介绍,真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兵马俑在出土以前,居然都是彩色的!人俑的脸和手都是肉色的,嘴唇带点粉红色,头上的发冠五颜六色,而身上的盔甲则是乌黑的底色点缀着大红。可惜呀,兵马俑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出土时接触空气,几分钟就氧化了,才变成了现在这种灰不溜秋的色调。
秦兵马俑刚出土时也没有现在的气势,而是一堆堆的陶俑碎片。经过考古专家的辛勤劳作,一片片的拼对和组装,才使得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步兵俑和马俑基本上恢复了原状,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气势磅礴的阵势。据说,到现在还有好多碎片没有拼对、组装起来呢!二号坑还没有全部开挖,三号坑是兵马俑的指挥所,相当于现在的司令部。据说一号坑可能是右军,二号坑大概是中军,应该还有一个和一号坑类似的左军,目前还没有发现。我想象着秦军声势浩大、奋勇杀敌的情景,内心十分感动。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号称“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先不说那华丽的车身和惟妙惟肖的驭手(驾车人),单说那马头上的缨子和牵马的缰绳,就会叫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缨子是用极细的铜丝做成的,铜丝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缰绳由细铜丝环环相扣,至今连专家都还没有找到环扣的接缝。
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震撼。秦兵马俑,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4西安是我们陕西的省会城市,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建都。西安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像小雁塔、大雁塔、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大明宫。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
一进西安城,你就可以看见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墙,城墙距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墙高达十二米,厚度达到了六米,城墙分为内城墙和外城墙,内城墙里著名的就是钟楼,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城墙有大雁塔、小雁塔。
你们知道大雁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当年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唐朝皇帝专门为他修建了大雁塔,这个大雁塔是专门用来珍藏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玄奘专门坐在这里面翻译佛经。
碑林博物馆在市中心旁边,里面可神奇了,它距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里面有许多长廊和凉亭,还有许多名画,这些名画,都出自我国明代大画家之手,热爱画画的小朋友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给你介绍精彩的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那里面有千军万马,十分壮观,各个栩栩如生,有的佩戴铠甲,手拿武器,似乎即将奔赴战场,有的目视前方,神情凝重,似乎思念家乡……
除了上面这些,我们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武则天墓,法门寺,王宝钏寒窑等。
西安的交通也比较发达,不论你是坐飞机、火车、地铁,还是自驾游都可以,从飞机场到市中心三十多分钟就到了。
我给你介绍了这么多,你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请你到西安来,你还可以让我当你的导游呢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5峰耸立,从远处看宛如武则天仰卧大地,因此有“睡美人”之称。乾陵最有名的还是“无字碑”。“无字碑”高63米,重99吨,碑上面是没有字的。据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没有刻字。此外,还有司马道翁仲、六十一宾王像等。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原为无漏寺,是唐高宗李治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修建的,取名“慈恩寺”。唐代诗人岑参曾在《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赞扬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感到骄傲、自豪!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6西安在以前是秦朝、汉朝、唐朝等八个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碑林、城隍庙等,附近有:兵马俑、华清池、烽火台等。也有很多很多不可不尝的美食,如: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等。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有名的观光胜地
去年,我去西安,参观过兵马俑。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一共有两万多平方米,八千多件陶俑、四百多匹陶马、一百多辆战车和十几万件兵器。俑人和俑马的大小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形象也很逼真。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士兵们排着队,有方队、有长队。我感觉非常神奇,壮观。因为兵马俑很出名,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参观,挤得展厅水泄不通。而兵马俑里的士兵,有拿着矛的'、有拿着盾的、也有拿着弓箭的,也有一些马,有的给人骑、有的拉马车,有四匹拉一辆、有两匹拉一辆。这些士兵是护卫秦始皇的墓的,体现了秦朝时期的强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秦始皇的陵墓工程非常宏大,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这就看出秦始皇是个多么残暴的皇帝。
我同时也游览了大雁塔,大雁塔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建于公元652年,是一座阁式砖塔,一共有七层,塔身是方形锥体状。大雁塔相传是唐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在这里待了十几年研究和翻译佛经。大雁塔里还陈设有唐僧的塑像、高大的香炉、释迦摩尼如来佛的一双大脚印。我爬到顶层往下一看,四周特别壮观。周围环境非常美丽,有喷泉和古人的雕塑,是古城西安的象征,中外的游人非常多。
西安的名胜古迹非常多,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的文明。
介绍西安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7在天山的第二高峰博格达雪峰的山腰,有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就是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
天池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5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49平方千米。天池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湖泊。
天池湖水清澈碧透,四周群山环抱,青峦拔翠,幽谷深壑,湖滨绿草如茵。这里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盛夏,戈壁酷暑难熬,而天池却空气清新,凉爽宜人。七八月份,夜晚房间还要生火取暖,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绝景。
天池,俗称“海子”,古称“瑶池”。称“瑶池”,首推《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传说是西王母(活动在新疆地区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的女酋长)与穆天子欢宴的瑶台仙境。据《穆天子传》、《竹书记年》、《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相传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周朝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姬满,命御造父,驾八骏,率六师,放咨西来,最后游至西王母之邦,会见了西王母。西王母在风景秀丽的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一行。在举筋奏乐之间,西王母与穆天子应酬唱和,热情洋溢。周穆王赠给西王母白圭玄璧,及大批中原特产、锦绸美绢。王母再拜受之,并酬以当地的瑰宝奇珍。据史籍记载,周穆王赠给西王母的物品中,就有丝帛150丈,丝绫450丈。而西域的白玉壁玉在中原则视为宝石,《穆天子传》有穆王“取玉三乘”,“载玉万只”之说。说明3000年前,西域与中原已有交往。在此期间,西王母请周穆王历游瑶池及西王母国的山川名胜。游览瑶池时,穆王登山立石为碑,书“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以志此行,并植槐树留念。临别时,穆天子依依不舍,正是“相逢一握手,喜极泪沾衣”。西王母欢饮再三,对穆天子千叮万嘱: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美好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骚容诗人的丝丝遐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为此事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时光流逝了几千年,“瑶池”之名至今举世盛传,并被看作“人间仙境”。著名小说《西游记》,把瑶池描写成神仙云集,举行蟠桃宴会的圣地,给这一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蒙上了一层迷人的神奇色彩。
“天池”一名则来自清乾隆四十八年,新疆都统明亮到博格达峰天池题“神池浩渺,天镜浮空”石碑。天池是“天镜”、“神池”二词,分别取首尾二字而来。
天池的自然景色,既具有峨眉之秀,又具有华山之雄,同时还有别具一格的美:山峰秀丽雄伟,瀑布跌宕多姿,云雾变幻莫测,气候凉爽宜人,如站在银波粼粼的天池岸边环顾四周,群峰环抱,云杉参天,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自开篇至“娼妇盘龙金屈膝”,铺写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寻欢作乐、穷奢极欲的生活情景。首句展现长安大街深巷纵横交错的平面图,接着描绘街景:香车宝马,络绎下绝,有的驶入公主第宅,有的奔向王侯之家。
“承朝日”、“带晚霞”,表明这些车马,从朝至暮,川流不息。接着写皇官、官府的华美建筑:在花、鸟、蜂、蝶、游丝、绿树点缀的喧闹春光里,千门、银台、复道、双阙、画阁、金茎,以及“交窗作合欢”、“连甍垂凤翼”的特写镜头连续闪现,令人眼花缭乱。
而这,正是统治集团上层人物活动的大舞台。接下去,集中笔墨描状豪门歌儿舞女的生活和心境。憎绣孤鸾,自帖双燕,表现这些“笼中鸟”也有自己的爱情追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则是追求恋爱自由的坚决誓言,成为历代传诵的名句。
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以娼家为中心,写各色特殊人物的夜生活,妙在先以掌弹劾的御史和掌刑法的廷尉门庭冷落作陪衬,然后描写从杜陵到渭城、从南陌到北里,整个长安,在夜幕笼罩下变成颠狂、放荡的游乐场。
那些目无法纪的王孙公子,或“挟弹飞鹰”,或“探丸借客”,邀钓身带宝剑的侠客“共宿娼家”。娼家燕歌赵舞,花天酒地,招来的贵客远不止此。翠幰没堤,红尘暗天,各类声势显赫的人物都向这里聚集;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家金吾千骑来”,连禁卫军的军官们也成群结队,来此寻欢!
全诗长达六十八句,以多姿多彩的笔触勾勒出京城长安的全貌。抑扬起伏,悉谐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既体现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又暴露了长安这座繁华都市肌体中的脓疮。
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不仅左思的《咏史(济济京城内)》、唐大宗的《帝京篇》无法比拟,就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和王勃的《临高台》,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也略逊一筹,可说是初唐划时代的力作。难怪胡应磷极口称赞:“七言长体,极于此矣!”
历史资料显示,基督教于635年传播到唐朝的首都长安。当时来华的传教士阿罗本属于基督教景教,被东正教视为异端。但在中国,它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朝廷出资在长安建立了一座名为波斯神庙的神庙,后来更名为大秦神庙。
什么是基督教
基督教在唐代被称为景教。由于唐初几位皇帝支持景教的传播,景教一度兴盛。古籍上说“庙宇遍布百城”和“十法流淌”。据说唐朝著名将领郭子怡也是景教的信徒。
景教在中国传播210年后,在唐武宗的“会昌灭佛运动”中受到沉重打击。2000多名牧师被驱逐,京郊寺庙被摧毁,京郊的传播也被禁止。随后在唐朝后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再次打击了在中国大陆消失的景教。
基督教是什么时候传入的
直到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西征,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景教才再次在中国复兴,但它与唐代的景教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当时,许多京派被并入蒙古军队。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蒙古官兵也信仰京教。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在西征期间也引入了罗马天主教。它是基督教的另一个分支,通常被称为“耶里科维奇宗教”,带有景教。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伊犁科文宗教也随之消亡。
基督教
直到6世纪初,葡萄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十六世纪中旬,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领澳门后,牧师也进入了澳门。1582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他的教义,甚至吸引了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加入教会。
清朝初年,清政府重视传教士,推动天主教的传播。康熙皇帝在全国28个城市建立了天主教会,有11万信徒。
秦汉集大成
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先秦长期积累,到秦汉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体系,取得了诸多领先世界的辉煌成就。
《算数书》是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它是西汉数学家张苍、耿奉昌等人在秦火残留的“九数”遗文基础上删补而成,与古希腊《几何原本》交相辉映。
汉朝有三家编制历法,落下闳等编制《太初历》,刘歆将其改为《三统历谱》,刘洪制《乾象历》。东汉张衡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灵宪》等。
中国最早以“地理”命名的著述是《汉书·地理志》,它开辟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
东汉的《四月民令》记载了农耕方法、时令等,《尔雅》把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淮南子·主术训》总结了先秦环保政策。
秦汉是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系列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导引图》、《难经》,在临床治疗方面,东汉后期出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医圣”张仲景,外科方面,神医华佗堪称代表。
秦汉时期人们物理知识日渐丰富,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淮南万毕术》和东汉王充的《论衡》包含有较多的力、声、光、电等知识。
《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著作,作者是东汉炼丹家魏伯阳。
汉朝出现伟大发明——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分离中的融合
古代科学兴衰与王朝的更替并无必然联系,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又进入割据和纷争的年代,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却在这时期取得长足进步。
北魏贾思勰所作农书《齐民要术》是农业科技的百科全书,他吸取前人成就,总结和发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包括农桑、林业、畜牧、养鱼等各方面约11万字。
北魏郦道元写成《水经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水利科技成就,也是一部古代地理学名著。
魏晋时,古代数学进入理论奠基的新时期。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和赵爽的《周髀算经注》总结了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世界领先达千年之久,祖冲之的《缀术》已失传,魏晋南北朝还出现了《孙子算经》和《张丘建算经》。
著名晋代炼丹家葛洪是炼丹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总结了汉魏时的炼丹成就,写出了《抱朴子》。
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特征是文献整理,出现了第一部脉诊专著王叔和的《脉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本草学的归纳总结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以及对《伤寒杂病论》和《难经》的整理、注释。
五.盛世的繁荣
隋唐五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但总的说来,唐代的科技成就与强盛帝国的浩大声威相比,尚不能说是相称。
唐代农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栽培的勃兴。陆羽的《茶经》是对唐以前种茶经验的系统总结,是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后世称陆羽为“茶圣”。
唐代生物学家对动植物形态仔细观察,苏敬等编纂《新修本草》是我国早期的动植物形态图谱,唐代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也有细致观察与描述,收在段成式《酉阳杂俎》和刘恂《岭表录异》中。
随着全国统一,对编纂全国和地方区域地理著作需求日益增长,虞茂的《区宇图志》等最为人称道,贾耽的手绘单幅全国地图《海内华夷图》也颇负盛名。樊绰的《蛮书》可以看出人们认识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窦叔蒙在《海涛志》中对潮汐成因作出了解释,可见当时地理知识已到相当高的水平,玄奘的传世之作《大唐西域记》记述了沿途的山川、地形、土壤、水利、交通、农产等,在当时堪称举世无双的地理著作。
隋唐之际王孝通的《缉古算经》首次解三次方程,唐李淳风编纂从《九章算术》到《缉古算经》共十部,作为算学馆教材,史称《算经十书》,是中国古代数学奠基时期的总结。
隋唐时出现了许多杏林巨著,流传较广的方书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王焘《外台秘要》40卷。在药物学方面,出现了政府组织人力集体编写的《新修本草》。
中国练丹术在唐朝达到高潮,“长生丹药”盛行于世,理论上,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于世,炼丹著作层出不穷,梅彪所著《石药尔雅》中收录不少能治疗疾病的化学药品,到宋代,丹药经检验收入本草典籍,炼丹术后来日益衰落,十二、三世纪传入欧洲,另外,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
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早期多印佛教经文。
六.科技高峰
宋朝的声威远逊于唐代,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却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高峰,有人说,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着重科学技术方面。
宋代雕版印刷对后世影响很大,今日盛行宋体与仿宋体即为明证,宋代相继出现铜版印刷、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最重要的发明。
宋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宋代地理学取得突出进步,地志的编写风行全国,《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全国总志相继问世,郡县志更是不胜枚举。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传世地图中,“淳化天下图”、“华夷图”、“禹迹图”都各有千秋。中国最早的印刷地图是程大昌的《禹贡山川地理图》。
宋代是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水稻品种专志《禾谱》,作者是北宋曾安仁,宋代最有名的农学著作是陈的《陈农书》。
宋代出现许多动植物专谱,著名的有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范成天《梅谱》等,苏颂的《本草图经》是现有最早的动植物形态专著,宋代还出现了人体解剖形态图,吴简《欧希范五胜图》。
宋代医学全面发展,两宋有药物学著作80余部,以唐《新修本草》为底本,编成《开宝重定本草》等书,除官修本草外,四川出现两本重要本草著作,一是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一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者是继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之后本草学的第三次重大总结。另外,宋慈的《洗冕集录》代表了当时世界法医学的最高水平,也是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北宋成书的《河防通议》对黄河水势作出了系统总结,沈括《梦溪笔谈》首次讨论了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11世纪上半叶贾宪著《黄帝九章算经细草》是北宋最重要的数学著作,秦九韶的《数学九章》是南宋最杰出的数学著作。杨辉是南宋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元以前传世著作最多的数学家。
沈括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26卷,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兵器、水利、动植物及医药等许多领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本人则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宋政权高度重视农桑生产,著名的蚕桑著作有《耕织图》和《蚕书》。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籍中最早的一部建筑技术专著,为北宋李诫编修,它以图样和文字记录了宋代建筑的修造法规,佐以宋代实物,可知宋代建筑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七.恢宏气象
元朝加强了中华各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同欧亚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的四大传统科学体系: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和农学,都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元代连同两宋、辽、西夏、金各代统称宋元时期,这400来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世界科技史上灿烂的篇章。
金元时期数学大师李冶完善了天元学(一元代数学),撰成《测圆海镜》,提出了简捷的列方程程序,天元术超过了同时期数学发达的印度和阿拉伯,李冶还写了深入浅出的《益古演段》,时人称之为“学者之指南”。元代数学大师朱世杰,有两部著作《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创造了解高次方程组的方法,朱世杰达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造了简仪、仰仪等天文仪器,编写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他的一生洋溢着度越千古、巧思绝人的智慧。
金元时期医学最具影响者,当属“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学术思想核心是“火热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张从正认为一切疾病均由外邪侵入;李杲认为一切疾病均由脾胃虚损所致,著有《内外伤辨感论》等书;朱震亨在元明医界影响颇大,著有《局方发挥》等书。
元代在中国农学史上留下了3部重要的书:一部是主管农桑水利的中央机构大司农主持编写的《农桑辑要》;另外两部是地方官王祯所撰《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朱思本是元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的《舆地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余响不绝
朱明王朝采取思想禁锢,八股取仕政策,宋元时高度发达的天文学、数学等传统学科都出现了中衰现象。明中叶以后,一些才识卓越的知识分子仍在科学技术上作出了贡献。总的说来,明代科技是传统科技体系的尾声,缺少蒸蒸日上的活力。
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和巩珍分别著有《瀛涯胜览》、《星槎揽胜》、《西洋番国志》,记述沿途30多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和风土人性,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域外地理知识。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写《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记载农业、纺织、化工、机械等多种工艺技术,并附图123幅,是一部关于利用人力开发自然的“技术权威著作”(达尔文语),在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不朽的地理名著。《游记》记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内容,尤其是对岩溶地貌及类型的描述和成因探求,最具科学性和代表性。
罗洪先据朱思本《舆地图》缩绘增广而成的《广舆图》是一部集全国总图、各省分图以及边图、河图、漕图和专题地图于一册的综合性地图集,支配明清地图制作200多年。
明末,《园治》、《长物志》两部造园著作问世,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的营建原理和做法。著名的苏州园林之留园、拙政园、上海豫园、无锡拙政园都是明代园林。
明代出现大量兵书,重要的有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焦玉的《火龙经》、郑若曾的《筹海图编》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兵器特别是火器的使用情况,反映了明代兵器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茅元仪的《武备志》,全书采历代兵书2000余种,是继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之后又一集大成的军事百科全书。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系统总结了中国的农田水利技术,还首次介绍了由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水利技术。还曾翻译过影响很大的《几何原本》,与人合译《泰西水法》,是明末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明代药物学的代表人物是李时珍,他的著作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全书150万字,载药1892种,附方11096则,有图1109幅,既是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博物学巨著。
元中叶以后,中国数学急剧衰落,明朝,随着珠算术的普及,出现了一批珠算著作,著名的有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九.暮鼓晨钟
明末清初,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然而中国只被动地接受了零星科学知识,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潮水般涌入,逐渐改变了中国对世界的看法。
清代是印刷术集大成的时期,雕版、活字印刷都有重大成就。《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木活字印书,刻成大小活字25万个。《古今图书集成》是历史上最大规模一次铜活字印书。清代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继王祯《木活字印书法》以后又一部讲述印刷的专书。
清代农书种类很多,大都涉及纺织,其中《棉花图》是中国古代棉业成就的集大成者,记录了清中叶以前棉作和棉织生产技术的经验。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长盛不衰,清代赵学敏的《火戏略》、《帝京岁时纪胜》分别记叙了制作、燃放盒子灯的状况。
明清之际吴有性所著医书《温疫论》逼近现代传染病理论体系,清代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治疗温病的专家,即“温病学派”,代表著作有叶桂《温热论》等,另外,清代医家从人体解剖学角度对前人错误进行批评,如姚德豫《洗冕录解》、王清任《医林改错》。
清光绪年间在永定河成立的河工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水利教育机构。清代完成的重要水利典籍有傅泽洪和郑元庆的《行水金鉴》、黎世序和俞正燮的《续行水金鉴》,对历代水利文献作了系统总结。
康熙爱好数学,御定《数理精蕴》53卷,全面系统介绍当时传入的西方数学知识,乾嘉时期,掀起整理中国古典数学的高潮,李潢的《九章算术细草图说》,沈钦斐和罗士琳分别作的《四元玉鉴细算》都是有分量的古算书注释著作。清中叶中国数学的开创性工作有年希尧的《视学》,论述了透视学和画法几何;焦循的《里堂学算记》明确了基本运算律;李锐《李氏算学遗书》在中国首次讨论了“开方说”,清末出现数学大师李善兰,是中国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学的开拓者;华蘅芳,写出《行素轩算稿》,是清末数学夜空中的明星,李、华二人都翻译了大量西方数学名著。
吴其的《植物名实图考》分38卷,1714种植物,1800幅图,成为收载植物种类最多的著作,代表中国传统植物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植物学由附属于农学,医药学而最终走向独立。
清代是传统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过渡的时期,清末曾利用西方先进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经纬度实测,康熙还曾亲自领导地图测绘工作,中外合作,绘成享誉中外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乾隆主持绘成乾隆内府舆图,成为后世编绘地图的重要依据,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以地理论述为主的世界地理著作,为近代中国地理学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就在大清帝国沉迷于“天朝大国”的虚骄心态固步自封时,欧洲的社会革命、产业革命正方兴未艾。在清朝前期200年里,欧洲完成了以牛顿力学体系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又实现了以蒸汽动力为核心的近代技术革命。两次鸦片战争所显示的先进与落后的强烈反差,使中国的开明人士不得不对西方科技与器物另眼相看,东方睡狮渐渐睁开了双眼。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黄帝陵,位于陕西中部的黄陵县。
问祖师爷:真正的黄帝陵墓在哪里?这仍然是一个时代的谜
世界上有五个龙脉,其中两个在国外,另外三个在中国,形成了北部的龙脉,中部的龙脉和南部的龙脉。黄帝陵属于南方的龙脉,在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黄帝陵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座古墓,被称为“世界第一陵”。
黄帝陵从黄帝崩葬在乔杉开始,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汉武帝堆土封陵祭祀黄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历代各族人民的不断交流、承认和融合,黄帝陵已经成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文化象征,中华民族的民族象征,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清朝末年,1908年国联派专人扫荡黄帝陵,陵前明朝是为了推翻满清政权;1937年清明节,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共两党为了驱逐外敌,在黄帝陵前共同牺牲了黄帝陵;1946年,台湾省著名人士组织“台湾光复贡品团”,专程前往黄帝陵表达民族情怀和回归祖国的情怀。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后,两地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和何厚铧先生亲自为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题词,并于1998年和2000年站在轩辕寺,用这种古老的祭祖方式安慰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在黄帝陵前进行虔诚的祭祀,向祖先起誓,是一种习俗或传统。让祖先们见证发生的一切,尝试着给祖先们解释一些东西。也许,你什么都不用说,你什么都不用说。
据史料记载,祭祀黄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于霞”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沿袭了以前为黄帝祭祀的活动。据《高涵地记》记载,早在秦末,刘邦在沛公时,曾“拜黄帝”。汉朝建立后,刘邦向天下发函——“我很尊重神社。今天神的祭品和山河之神的祭品,都是照原样供奉,各取当时的礼庙。”。
公元前110年冬(元丰元年),汉武帝率十万大军北游,归来后专程到乔杉祭奠黄帝之墓。这也是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第一次来黄陵拜帝。
位于陕西乔杉的黄帝陵早就被人们所认可,没有人发表过不同的意见。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使得黄帝陵的选址成为历史之谜。
其实黄帝陵是个衣冠冢。说到底是后人为了怀念他而建造的纪念建筑,而不是真正的陵墓。黄帝陵也很有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地方修建的。在我国丰富的历史记录中,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记录,可以从学术的角度找出最早的黄陵在哪里。
但是站在异地的思路上,拿必要的资料是不够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此外,关于如何处理一些民间依恋的传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开中国陵墓历史上的第一个谜团。
自古以来,黄帝铸鼎炼丹之地就有很多比赛。陕西富平、安徽黄山、河南灵宝、浙江缙云都有铸鼎炼丹的传说。铸造丁塬、鼎湖山、景山也是到处跑,各个地方的基础也很“足”。
有些网友可能想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对比了一下各地的传说,发现到处乱跑的不是朱定远,而是黄帝。他“挖山开路,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住处”(《史记》),周游世界,到处炼丹。灵丹妙药不是巧克力。炼制仙丹是不是显得太廉价了?
所谓长生不老药,是言过其实。其实黄帝应该和他的医生团队一起发明了中药药丸、药膏等中成药。当药丸第一次被发明时,人们赋予它们夸张的效果,并把它们浪漫化为酏剂。到现在,病人还说吃了神药之后吃了仙丹。
很明显,炼仙丹其实是一个发明药丸的传说,包括黄山版、灵宝版、缙云版。先说黄山版。黄帝黄山炼丹的传说很有名。黄山以黄帝命名。它最初被称为虎山,但由于炼金术的传说,唐玄宗把它改成了黄山。相传,轩辕黄帝、容、傅秋功三人来到虎山炼丹,就住在山顶的石屋内。他们在蔡尧溪的深谷中挖掘草药,用洗衣溪的泉水清洗,在阳光下晒干,然后用药物研钵捣碎。然后,从丹井里取水,放入在炼丹平台上竖立的炼丹炉中,熬制草药炼丹。(目前提到的地方都是黄山景区,现实中是存在的。根据黄山的说法,这里的丹药不涉及金属,比如朱砂,而是中草药制成的药丸。
再看看浙江缙云县,据说黄帝是受崆峒山仙光成子和黄山仙容成子的指示,然后南巡缙云,在仙都鼎湖峰炼丹。当时缙云县饥荒,浮肿。黄帝用丁炼丹,药还没做出来,就是膏药的状态。病人吃了黄帝炼制的膏药,药治好了。大定后来压出了一个鼎湖山。唐朝时,白居易用“黄帝不能带标准回去,崔伟独云。有时风激鼎湖波,晴天散如雨滴”来形容鼎湖景,现在是夏衔戏剧的皇家外景。
根据河南灵宝的传说,黄帝到灵宝游玩时,发现当地人经常生病,瘟疫猖獗。于是黄帝想起了以前昆仑山的炼丹术,在灵宝铸了一个大鼎,炼制仙丹,治疗当地人的疾病。既然在昆仑山炼成仙丹,灵宝应该不是第一个铸鼎的地方,鼎也成了“批”品。各地铸鼎炼丹都是黄帝教的。
可能有网友认为青铜珍贵,黄帝时代不可能批量铸造丁。黄帝时代,距今约4500年,出土的青铜器很少,但有可能铸造的鼎可以是陶制鼎,而不是青铜鼎。丁涛在新石器时代被广泛出土,大规模生产不成问题。
黄帝时代有没有药丸药膏出现的记载?《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出现了中医药丸。书中记载了13个方剂,其中9个是中药,包括丸剂、散剂、膏剂、丸剂、药酒等,表明中成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海经·Xi·山景》中有一篇关于白玉膏的记载,原文是:
“丹水灭焉,西刘著在齐泽,含白玉。有玉糊,其原是熬汤,黄帝是菜是菜,它是生宇轩”。
人吃玉显然有点夸张。黄帝吃的玉糊,大概是白药膏。
陕西阜平和河南灵宝都叫黄帝炼丹,天界人大在阜平
现代胶贴也是中成药
就文物而言,新石器时代的药丸暂时没有出土。
青铜鼎是黄帝发明的吗?《史记·道史》中“首阳山青铜”作为“天地人”鼎,是青铜鼎。古籍记载的“天地人”三丁,在黄山、缙云、灵宝的传说中并没有出现。“天地”大定,阜平县自称。阜平县认为,文献记载的铸鼎位于今陕西省Xi附近的三原、阜平、阎良交界处。不仅有鼎湖,还有三丁村、竹丁村、卧龙村、盘龙村、华龙堡等等。在这里,不仅黄帝、大禹铸鼎,汉武四鼎、武则天也再造了九鼎记录。
我们把思绪带回黄帝时代。黄帝走遍中国,教人用鼎制药,留下了铸鼎炼丹的传说。鼎原本是供人们食用的炊具,加上炼制药物的功效,它更显得重要和神圣。在青铜技术刚刚发明的时代,黄帝命令人们用珍贵的青铜制作三个大罐子,象征天地。大鼎铸造后,黄帝崩毁,各地立碑立寺纪念,声称黄帝在此铸造鼎成功后升天。
日本古建筑汲取了中华建筑风格,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从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到公元895年(唐建宁一年)的264年间,日本为学习中国文化工艺和政策制度等,向大唐派遣了19次党团。狮子本公司当时对促进日本社会发展、促进中日文化友好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狮子本公司为日本带来了文学化、音乐舞蹈、科学技术、法令制度等,现在也在日本广泛传播。其中建筑设计的影响最深。日本的古都国家建筑总体上是唐代的风格,其中混杂着许多寺庙、佛堂等独特的日式特征,在唐代的古籍和古籍中可以找到几乎相似的模板。
有唐朝余韵,也有本土特色,日本古代建筑怎么能窃取师大党的独创性风格?
唐朝使节带来的唐朝风格
在本公司派遣开始的贞观年间,唐代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唐代的城市建设持续发展。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集体建筑物是首都长安城。当时中国建筑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长安市的建设表明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正在逐渐完善。长安市内以中轴线对称排列的布局形式对日本建筑设计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次来长安的狮子当事人对这个大国的雄伟都城更加感到震惊。不仅是日本平圣经,平安庆的设计建设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狮子本公司在大唐堂堂多次拜会统治者,举行朝拜和宴会的地方大部分是在唐代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市大明宫举行。派遣本公司200多年的人熟悉长安城,特别是大明宫的风格特征。在长安城派遣使节期间,师的日本画家们惊叹于唐代绝妙的建筑风格,全心全意临摹各种建筑图纸,并把他们像宝贝一样带到日本。这个模仿的建筑设计图有很多宫殿、佛堂、寺庙、塔等建筑物,图纸中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施工方法对当时日本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发展只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日本狮子党回国后建造的寺院
唐朝统治数百年来,从日本派遣的狮子当事人不断吸收中国的建筑技术,为了改善当时日本的居住环境,回国促进了整个国家建筑设计水平的发展。由于唐朝狮子、造船技术及定位技术的不足,长安的海洋中牺牲了很多人。尽管如此,许多日本工匠仍然怀着对中国优秀建筑水平和文化遗产的无限憧憬和热情漂洋过海。
为了一眼就能看到长安建筑的美丽风采,正在研究先进的建筑设计工艺和建设方法。来自日本的本公司对日本建筑业晋升和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多亏回国的狮子党,日本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等领域少走很多弯路,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建筑产业和建筑内在的文化发展。当时不仅对日本建筑物,对日本以后的建筑物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和推进效果。
建筑设计的交流融合。中国建筑设计界有句话说,要研究中国当代的建筑类型,不能错过日本。一位建筑师为大型古董居民社区设计了唐朝风格的塔,很多人看到后感叹,感叹日本佛塔是如何搬到中国的。不得不说,当代建筑和日本建筑有很大的共性。
这种共性是多维的。唐朝作为当时东方的中心,日本的建筑风格自然受到唐朝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公元6世纪中期,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国内,还带走了唐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包括唐代的建筑结构方法和施工技术、地区布局、城市总体规划等,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英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帕特里克詹金斯写了关于:的文章。“我们研究日本古代建筑时,可以看到,正如很多建筑艺术史著作所述,日本建筑深受当代文化的影响。
日本白凤时代以后,受唐朝的影响,佛教盛行,掀起了佛教建筑高潮。其中包括法兴寺、法隆寺、四大天王寺等。这些佛教建筑讲究的手法与仁东烨装饰风格和唐代木秋的手法相似。此后,在国家时代,日本建筑界逐渐形成统一的唐代风格,呈现出向中国唐代建筑鲜明特征和日本本土化特征转变的趋势。例如,日本宫殿建筑的屋顶结构形式大部分模仿唐朝时期中国风格的屋檐屋顶,形式比较单一,以休山顶等结构为主,屋檐上添加日本独有的新元素是唐朝风格和日本本土风格融合的典型例子。
“融合当代风格的天朝破风结构”
日本国家时代以后,沿袭了用毛笔庙连接的唐代木质建筑设计,但与唐代传统建筑不同,直接暴露了木质结构,不使用复杂的工艺过程、建筑技巧装饰房子,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简单朴素,接近自然。这与当代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在日本皇室的宫殿里,皇室贵族想要表达的也是崇拜自然的简单朴素的居住思想。“日本对美”的代表作桂利宫是简洁明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桂利宫的御运门是用面团编织而成的,高度比较低的建筑物,有竹子栅栏连接。宫殿内建筑物的天花板大部分由竹木结构、草修补或树皮修补等材料组成,建筑物的墙壁上没有太多油漆和奢华的装饰。整个宫殿都以自然为主的材料作为主要装饰材料,展现了皇室贵族的端庄、清贵和与自然和谐共生。
都江堰(Dujiang Dam)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名字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过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历史事件
李冰创建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修建成灌马路
成都到灌县公路于1913年动工,从灌县一端建成2公里"示范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为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办,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创办合资企业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叠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县境叠溪发生75级地震,山岩崩塌,横断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断流45天后,干流小海子溃决,积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时许,洪水进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约每秒102万立方米,冲毁都江堰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澜索桥。内、外江水汇成一片,汪洋无际。16个乡镇受灾,毁农田1000公顷,死亡5000余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万余立方米木材、1000多吨煤炭及药材漂没无遗,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桥梁、碾磨冲毁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在万人以上。�
黄炎培都江堰办学
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定城东郊丰都庙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庆职业学校校长陆叔昂来灌县购置水田、耕牛、农具,为教学实习准备条件。1944年2月,"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开学,由沈肃文任校长,黄炎培偕夫人姚维钧到灌县主持开学典礼,并亲为学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校训。学校提倡"手脑并用"的学风,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养。学校建立董事会,黄炎培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10月交由灌县地方接办。�
林森主持都江堰开水典礼
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及灌区14县官员齐集都江堰举行开水典礼,典礼由当时正住在灌县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开堰前先在伏龙观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顶礼膜拜。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乘轿直赴二王庙祭祀李二郎。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又转赴都江堰鱼嘴,在鞭炮和万众欢呼声中,亲视开堰放水。冯玉祥捐资建亭
1941、1942、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数次在灌县、青城山居留。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冯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宫。1945年8月11日晨,当他听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当即捐资在真武宫侧建亭,取名"闻胜",并撰书刻碑一通立于亭中。
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国家水利部主办,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举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9个使团到会祝贺并参加庆典活动,与会人士缅怀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盛赞都江堰灌区由50年代的灌溉19万多公顷发展到67万多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纪念活动期间,与会人士观看了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仪式及砍杩槎放水活动。
主要景观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
本文2023-08-07 08:55: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