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谁撰写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方言》是谁撰写的?,第1张

杨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今属四川省)。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杨雄一生,官职一直低微,他历汉成帝、哀帝、平帝而“三世不从官”。新莽时,以三朝耆老的资历“转为大夫”,地位略有上升,但并不参与国事。杨雄曾校书天禄阁,晚年仍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政治上不得志,终在郁闷中辞世。

在我国,调查方言有悠久的传统。远在周代,中央王朝每年八月都要派使者坐着轻车到各地去调查民风、民谣和方言,并把调查结果报告给天子,然后藏于王室。周代的方言调查,是与采诗的工作同时进行。遭遇秦火,《诗》因可以讽诵记忆,故能保全,而方言材料却只能着于竹帛,因此没有留于后世。杨雄调查方言和撰写《方言》一书,也是为了继承这个中断已久的古老传统。

东阳江两岸,素来是“看云山何须图画,听鸟歌不用笙簧”的歌山画水之地。在这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化乐土中,不知萌生了多少五音相喧、七彩纷呈的民间文艺之花。就说东阳民歌的数量之多,质量之佳,流传之广,实可谓“奇葩朵朵放光华,香飘寻常百姓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去农村采风时,有位民歌手为了显示东阳民歌的绚丽多姿,他随口用数字加以开列:《一匹绸》、《二姑娘相思》、《三番十二郎》、《四季调》、《五更歌》、《六勿亲》、《七朵花》、《八洞神仙》、《九连环》、《十杯酒》等,足以说明民歌之多。在洋洋大观的民歌当中,经过乐家的慧眼识珠,加工提高,光在省级以上专刊发表的有《韭菜歌》、《盼姑娘》、《亲家母》、《凤仙花》、《牧牛山歌》、《探亲洞房》、《什么东西送小妹》、《养猪娘》、《姑嫂观灯》、《丰收莲花》等二十几首。其中曾参加省汇演获奖的有《牧牛山歌》、《探亲洞房》、《十二月花名》等。特别是《韭菜歌》、《盼姑娘》、《亲家母》三首歌,1956年由浙江民间歌舞团合唱队排练后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这土色土味、独具芬馨的东阳民歌在京城轰然打响。其中《韭菜歌》得到中国音协主席的首肯和赞扬,说它“质扑、真情而含蓄”。《盼姑娘》由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莘在会刊上撰文美评:“改编者加上第二声部挑担时那‘咯吱咯吱’的声音衬托,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用方言演唱的《亲家母》,虽然外地人听不懂,但通过形象生动的表演动作,两个亲家母的一番矛盾冲突后重归于好的戏剧性情节,观众却全然意会,拍手称好。

意思就是说在陕西的榆林市有米脂县和绥德县这么两个县城,米脂有貂蝉,绥德有吕布,前者盛产美女(陕北方言“婆姨”即为“女子”之意),而后者则好汉辈出(“汉”即“汉子”),后来就流传下这句民谣。意思就是,娶妻要娶米脂的姑娘。嫁人要选绥德的汉子。

  四川方言的

  跛(bai 一声)子进医院——治脚(自觉)

  癞蛤宝吃豇豆儿——悬吊吊的

  驼背子滚阳沟——七拱八翘 )

  坟园里头撒花椒——麻鬼

  老鼠别手枪——打猫儿心肠

  白市驿的板鸭——干绷

  干胡豆下酒——展牙巴劲

  豆芽上蒸笼——蜷起脚脚受气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丁丁猫儿(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

  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

  乌龟骂王八----彼此彼此

  脱裤子打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脱了裤子上吊——死不要脸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刘和尚打锣——撇撇撇

  阎王爷长麻子——鬼点子多

  乌龟打屁-----冲壳子

  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

  半空挂口袋——装风(疯)

  半夜吃桃子——拣倒粑的捏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擀面棒吹火——窃不通

  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翘

  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

  细娃儿穿西装——大套

  菜园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解放碑上的钟——群众观点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叫花子守马路——坐倒找钱

  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

  落雨天不带伞——精灵(经淋)

  驼子淋雨——背时(湿)

  洋马儿(自行车)下坡——不睬(踩)

  菠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半天云挂口袋——装疯(风)

  对着窗口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篾条穿豆腐——登了

  稀饭泡米汤——清(亲)上加清(亲)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擀面棒吹火-一窍不通

  一挑砂锅滚下崖——没有一个好的

  龙灯的脑壳——随你耍

  矮子过河——淹(安)了心

  虾子过河-牵须(谦虚)

  三十晚上的案板-不得空

  冬水田种麦子-怪栽(哉)

  刷子掉毛——有板有眼

  驼背子仰起睡——两头不落实

  狗屎做鞭——闻也闻不得,舞也舞不得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马屁股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堂屋里头推车——进退两难

  蚂蚁上磨盘——条条是道

  和尚的脑壳——没发(法)

  哑巴吃黄连——说不出来的苦

  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栽缝的脑壳——挡针(当真)

  铁匠的围腰——尽是眼(近视眼)

  大爷的胡子——不理

  自行车下坡——不踩

  老婆子打粉——不嫩(论)

  老婆子打呵欠——一望无牙(涯)

  书生打架——为笔(未必)

  两爷子打架——胡斗(胡豆)

  阎王吃胡豆——鬼炒(吵)

  大老爷挨屁股——冤枉

  两娘母推磨——妈添(天)

  癞子打伞——无发(法)无天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茅厕里捡帕子——揩(开)不得口

  灵房子走路——怪屋(物)

  肚脐眼打屁——腰(妖)气

  香香棍(烧香剩下的竹签)搭桥——难过

  头上生疮,脚下流脓——坏透顶了

  蛮端公丢刀——有凶

  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穿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土地老汉卖房子——神(乘)不住了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耗子钻书箱——咬文嚼字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爬称钩——自称

  苍蝇衔称砣——嘴硬

  飞机上弹琴——高调

  癞疙宝打呵欠——口气大

  狗逮耗子——多管闲事

  胸口上挂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儿媳妇哭老公公——懒心无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抱鸡婆打摆子——又扑又颤

  青蜞蚂穿套裤——绷绷扯扯的

  蚊子吃菩萨——认错了人

  叫化子摆围鼓——穷作乐

  侯宝斋看告示——凶!凶!凶!

  李家碾的茶铺————各说各

  铜炊壶烧开水泡茶————好喝

  茶壶里头装汤圆————有货倒不出来

  茶壶里头下挂面————难捞

  茶铺搬家————另起炉灶

泰兴民谣“凉月子巴巴”的几个考证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流传了很多的“民谣”、“童谣”、包括“谶言”。一些重大的历史谶言,正史、国史里或有记载,但更多的民间童谣、民谣,往往是由老百姓口口相传,难见于典籍。

童谣、民谣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传唱爱情,有的记录了当地风俗习惯,有人用于儿童启蒙教育,比如流传于我泰兴地区,特别是泰兴东部一些乡镇的“凉月子巴巴”这一童谣,就是用于儿童启蒙教育性质的儿歌。

对于这首童谣,笔者小时候听长辈们传唱最多,每逢月圆之夜,父亲或奶奶在月光下,对我们说唱着这首童谣,这种记忆伴随了我的童年。所以对“凉月子巴巴”这首童谣,笔者有异乎寻常的情感,每每读到、碰到这首童谣时,仿佛又回到了父亲的肩头,回到月光姣洁、树影婆娑乡间夜晚,还有笔者早已亡故多年的奶奶……

工作之后,偶尔也常听人说起这首童谣,但笔者发现即便在泰兴不同地区,这首童谣也有不同的版本,如笔者儿时听到的版本为:

凉月子巴巴,

照见佤格枷(音),

佤枷有个累累(音),

它偷吾的豆豆……

泰兴作曲家金冬景先生编成歌曲的版本为:

凉月子巴巴,

照见他家,

照见佤家,

照见家家。

家家少了姐姐,

家家多了娃娃……

照见佤家,照见家家。

他家有个驴子,

偷吃佤家豆子,

拿棒呀打它打它,

告诉呀姐姐(音假假)……

姐姐把手摇摇,

给我一块糍粑

没有机会碰到金老师,笔者估计金版的“凉月子巴巴”,是经过金老师文字加工的“巴巴”歌,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凉月子巴巴”。

比较奇怪的是,几个月之前笔者发现,“凉月子巴巴”这首民谣,不但泰兴地区流传甚广,在三泰地区,甚至距离泰兴上百公里的南通地区,也流传了这样一首民谣,但童谣的“谣名”,与泰兴略有变化,变成“亮月子巴巴”,可童谣的内容大至相类,文本如下:

亮月子、亮巴巴,

亮月子照我家,

梳油头、戴桂花,

娘呢心里乐开了花……

笔者认为南通地区流传“亮月子巴巴”,从地理、人文上也不难理解,因为泰兴与南通同处苏中,一首好听的儿歌,完全可以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到处传唱,是从泰兴流行到南通,还是从南通流行向泰兴,笔者没有确切证据,所以难下结论。好在这首儿歌,不像中国民歌《茉莉花》一样出名,否则泰兴与南通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笔墨官司。

泰兴与南通地区都流传有“凉月子巴巴”民谣,从地理上还可以解释,但一年之前笔者碰到了另一起“凉月子巴巴”事件,这一事件可能是许多泰兴人闻所未闻,笔者认为此一起“凉月子巴巴”童谣事件中:

一、在地理上很难解释,因为此地为湖南省长沙市,与江苏省泰兴市相隔上千公里,此地居然也流传了一首谣名一样,内容相类的“凉月子巴巴”歌。

二、从人文上很难解释,因为泰兴历代县志里没有提到,泰兴人与湖南长沙有什么关联。

笔者发湖南省长沙市流传有“凉月子巴巴童谣”经过是:2009年8月左右,笔者在家里收看湖南卫视的一个节目,主持人著名的相声演员大兵,他在节目中突然提到一首长沙民谣——凉月子巴巴。当时笔者十分惊讶,因为据我所知,“凉月子巴巴”这首儿歌,是一首我从小唱到大的儿歌,这首儿歌什么时候从江苏省泰兴市,跑到湖南省长沙市去了?

大兵在电视里说唱出了凉月子巴巴的歌词:

凉月子巴巴,

照见枷枷……

内容特别类于笔者儿时传唱的“凉月子巴巴”内容。

那一瞬时,我的思维超出了传统的知识范围,想像着这首传说中的童谣,在江苏、泰兴、长沙、湖南之间可能的关联。后来收看湖南卫视《血色湘西》的连续剧,笔者又发现,湖南的方言如:称“屈原diadia”,“嚎殇”(家里人死亡之后的哭礼),称小孩子为“恶(音)儿”等。与江苏省泰兴市的地方方言发音完全一样。

中国各地的民间方言、民谣、童谣,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历史化石,这里面潜含了太多太多的,文字的历史记载不出来的历史信息。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的历史被文字记载下来的,不足真实存在的万万分之一。江苏省泰兴市“凉月子巴巴”这一首天真无邪童谣里,可能隐含了古代泰兴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移民信息,但笔者考史能力有限,对这部分历史,还只能处于想像状态,希望哪一位专家、学者,可为我解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