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竹叶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竹叶简介,第1张

《中医大辞典》·竹叶竹叶为中药名,出自出《名医别录》。来源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等的叶。性味归经甘、淡,寒。入心、胃经。功能主治功在清热除烦,凉心止惊。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儿惊痫,热淋、茎中涩痛。用法用量煎服:6~9g。运用竹之初生嫩叶卷而未放者,名竹卷心,又名竹心、竹针,具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功效,多用于暑热烦渴及温病神昏谵语等症。《辞典》·竹叶出处《别录》拼音名ZhúYè别名淡竹叶(《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鲜者入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状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性味甘淡,寒。①《别录》:"味辛平,大寒。"②《药性论》:"味甘,无毒。"③《履巉巖本草》:"苦,甘,微寒,无毒。"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归经入心、肺、胆、胃经。①《滇南本草》:"入肺。"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④《药品化义》:"入心、肺、肌三经。"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

详见百科词条:竹叶 [ 最后修订于2016/3/30 13:18:49 共168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导语:《诗经》中有许多植物,这些植物主要负责诗歌的起兴作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中的植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周南篇

乔木——出自《国风·周南·汉广》

乔木,意义有三,如下:

1高大的树木,

2形容故国或故里,

3木本植物之一。

《汉广》中“南有乔木”中乔木是高大的树木。

相关链接:

①译为高大的树木:周永年《又和题》(其一):“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张羽《赵魏公竹枝歌》:“全盛须臾那可伦,百年乔木易成尘。”

张宇初《晚霁》:“乔木欣向荣,阴雪明孤巘。”

②译为故国或故里:《论衡》:“观乔木,知旧都。”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蒌——出自《国风·周南·汉广》

蒌,意义有二,如下:

1蒌蒿 ,又称“白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水滨,高四五尺,

2蒌叶 ,一种缠绕的胡椒。在东南亚,人们当刺激性的咀嚼物用。

《汉广》中“言刈其蒌”中蒌是白蒿。

相关链接:

①译为白蒿:苏轼《惠祟春江晚景二首》: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②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萎蒿“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 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

桃。

条枚——出自《国风·周南·汝坟》

条:植物的细长枝,《说文》中有“条,小枝也。”

枚:树干。《说文》中有“干也,可为杖。”

《汝坟》:“伐其条枚。”说法有二,如下:

一说山楸树,一说树干。

相关链接:

朱熹 集传:“枝曰条,榦曰枚。”

钱起 《南溪春耕》:“荷蓑趣南迳,戴胜鸣条枚。”

图为楸树,不知是否与山楸是一个东西,先放上。

芣苢——出自《国风·周南·芣苢》

《芣苢》中:“采采芣苢”,芣苢指车前草。

车前草,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意向中有多子的意味,可能因为穗状花序结籽较多。

相关链接:

①《尔雅》︰苡,马舄。马舄,车前。

②陆玑《诗疏》︰此草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

③《本草纲目》:王旻《山居录》,有种车前剪苗食法,则昔人常以为蔬矣。今野人犹采食之。

桃——《诗经·周南·桃夭》

《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是指桃花,在此处喻新娘的年轻娇美。

桃花在古诗中意象颇多,(以下资料参考老榆树_yhgek)

其一:美人。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有言:“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比如唐朝李白在《中山孺子妾歌》中有一句“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即是以桃花言美人。

其二:青春易逝。因为桃花花期短暂,凋零时乱红飘落,因而被赋予了“青春易逝”的意味。

比如李贺的《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绚美而悲凉,充满了对生命的感叹。

其三:品德不佳。桃花妖艳,不同于梅花,菊花,荷花的冰清玉洁,高洁清雅,因而会有粗俗之意。比如李商隐《嘲桃》“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即是对桃花的一种否定,桃花有时还会投射青楼女子。

其四:男子高尚的美德。《史记》中《李将军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说李广讷言敏行。

相关链接:

1、桃花味甘、辛,性微温,有活血悦肤、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

2、桃在民俗生活中生命意义的象征与表现。①桃的“子繁而易植”因孕育生命而有了生育的象征,喻指婚姻。②,受先民“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人们赋予桃镇鬼避邪的作用。③桃的食用和养生功能,让人们意识到了桃在益寿延年,使桃具有长寿的象征意义。(参考来自“桃花”词条)

巻耳——《诗经·周南·巻耳》

“采采卷耳”中巻耳是指苍耳,又名葈耳,胡苔木,羊带来,耳珰草,古名葹。在《神农本草经》即“苔木耳”。

苍耳植株常结实繁多,会黏附在牲畜的皮毛之上,随动物迁徙而四处传播,且生长不择土性,干燥潮湿地区均可生长,传入中土后在中国大量繁殖滋长,成了难防治的杂草,因而在《离骚》、《九思》都用苍耳比喻小人。

《九思·哀岁》:“椒瑛兮湟污,葈耳兮充房。”,《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卷耳》是以女性口吻写思念征夫的一首诗,这其中的卷耳没有代指小人的意思。

(以上参考《草木零落,美人迟暮》)

当然,楼主有点疑惑。潘富俊提及的苍耳是菊科,而百度中的卷耳是石竹科、卷耳属多年生疏丛草本= ̄ω ̄=。求指教咩。

相关链接

①春秋战国之前,经由羊毛或牛羊交易从边疆传入中土。

②《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亦主猘狗毒。"

③经济价值: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作麻袋、麻绳。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苍耳子可做猪的精饲料。

荇菜——《国风·周南·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的荇菜别名水荷叶,睡菜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化学成分主要有:叶含芸香甙,莕菜还含熊果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槲皮素-35-巢菜糖甙,β-谷甾醇,β-香树脂醇,槲皮素。

荇菜,从药用价值来说,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唐本草》中记载有: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从精神意蕴上来说,荇菜是洁的象征,《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因为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存在的低档往往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

宋书功先生在《诗经情诗正解》中对荇菜有着这样一番解读,因为叶子在古代是女性崇拜的象征(具体请看我在芣苢补充中的叙述),植物的种子又善繁殖,因而荇菜在稳重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荇菜表达着一个男子求妻生子的`愿望,表明了一个男子的执着、纯情、对一位女子的深爱。

相关链接

①《本草纲目》“叶茎一二寸,有一缺口而形如马蹄者,莼也。叶似莼而稍锐长者,荇也。”

蘩——《诗经·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中的蘩即是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楼主曾在《周南·汉广》中的“言刈其蒌”中介绍过蒿,现在来更为具体地展开论述一下。

《左传》隐公三年曰:“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横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可见白蒿在古代祭祀中的重要作用。

《本草纲目·释名》:“白蒿有水陆两种,《尔雅》通谓之蘩,以其易繁衍也。曰蘩,皤蒿,即今陆生艾蒿也,辛熏不美;曰蘩,由胡,即今生水生蒌蒿也,辛香而美。”可知蒌蒿香美可食。

白蒿的药用价值: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采蘩》是反映人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主要叙写为了采办祭祀所需的用来燎烧的蒿草,女子大费周章地去寻找和采办的经过和完成祭祀过程的辛劳。

之前有吧友反应楼主找的蒌蒿的图看起来像是空心菜,于是楼主这次特别机智地找了张清楚的图。

《辞典》:莱菔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áiFú别名荚、芦萉(《尔雅》),芦菔、荠根(《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唐本草》,萝卜(孟诜),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本草图经》),土酥(《蔬食谱》),葖子(《癸辛杂识》),萝白(《广州植物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厚,肉质、大小、色泽、形状不一。茎租壮,具纵纹及沟,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叶丛生,成琴形羽状分裂,长达30厘米,疏生祖毛;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长12~24厘米,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三角状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端锐,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茎上部的叶渐小,叶片矩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萼片4,线状长椭圆形,绿色,外面带淡紫色;花瓣4,倒卵状楔形,具长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红色3雄蕊4强;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长角果圆柱形,肉质,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先端具较长的尖喙。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直径约3毫米,红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化学成份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龙胆酸、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鲜根含甲硫醇775毫克%、维生素C近20毫克%,因不含草酸,是钙的良好来源。含锰041毫克%,硼约7毫克%(干重)。又含莱菔甙。药理作用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有血清时,活力降低一半;亦能抗真菌。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克/公斤或腹腔注射2克/公斤,皆无毒性,对兔皮下注射1克/公斤仅有轻微、短暂之毒性反应。另据报

详见百科词条:莱菔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25:27 共323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的藤茎·《中医大辞典》·奶浆藤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通光散之别名。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通关藤。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藤茎。分布云南、贵州等地。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1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3疔疮肿毒。4近试用于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及淋巴网状细胞瘤等。用法用量煎服:9~15g。运用通光散叶:鲜叶捣敷治疔疮肿毒。化学成分藤茎含苦味甾体脂苷,其主要苷元为通光素(Tenacissigenin)及通光藤苷元(Tenacigenin)。药理作用苦味甾体酯苷能对抗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痉挛,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给麻醉犬静注,可见短暂的轻度降压。总苷对小鼠有止咳作用,在体外能抑菌。萝藦科植物萝藦的全草或根·《中医大辞典》·奶浆藤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萝藦之别名。别名白环藤、羊角菜、婆婆针线包、奶浆藤。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萝藦Metaplexisjaponica(Thunb)Mak的全草或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补气益精,通乳消肿解毒。1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煎服:6~15g。2治丹毒,疮肿,蛇、虫咬伤。捣烂敷。药理作用本品含酯型苷,从中分得萝蘼苷元、肉珊瑚苷元、去酰牛皮消苷元、夜来香素(pergularin)等。茎所含孕烯类苷的水解产物有洋地黄毒糖、苯甲酰热马酮等。

详见百科词条:奶浆藤 [ 最后修订于2016/1/21 13:40:22 共71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我国古人常用萱草象征母爱。

 2、在中国,代表母亲、母爱的花卉就是萱草,萱草出现在中国古籍记载中已有3000多年历史,作为代表母亲的意象符号也有千余年历史。

 在1934年,美国首次发行了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安静地看着花瓶中一束美丽的康乃馨(香石竹),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变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

 3、在台湾地区,羽扇豆是母爱的象征,鲁冰花的正式名叫羽扇豆,鲁冰花这个名字更具有艺术气息一些,不然歌曲变成“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羽扇豆”就非常具有乡土气息了。

 4、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5、萱草,在中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中国的母亲之花。

 6、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的花,十分艳丽,非常适合供人观赏,它的花蕾叫金针,所以也叫金针蕾。在母亲节,子女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