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文系学些什么?和高中语文相似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大学中文系学些什么?和高中语文相似吗?,第1张

我是学中文的

大学中文系上课肯定和高中不同,一般会生动很多,深很多,也难很多,不是高中那么刻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但肯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嗯,大学中文系一般是有语言和文学两个方向,北大有三个(下面那个单子上看得到),还有一个古籍整理专业(你也可忽略)

语言专业可以忽略,可能枯燥一点,不过你可以不学

文学专业差不多和语文很像,但是绝对非常自由,非常有意思,天天读小说读到爆……

理科生一般大学不招入中文专业,少数几个学校招生(例如北大)

这样招生的学校里是可以理转文的

不招生的可能困难一点

如果你想学中文,我建议你学文,因为中文需要博大精深的知识,尤其是文科方面的,想要学好中文至少要很懂历史和哲学,还要懂很多其他文科学科,高中不学文基础打不牢很难学好的说……

不是所有的院校中文都好,而且很多学校就业不一定好,所以你慎重考虑下

附上北大中文系的课程和书单(你可以直接跳过语言学部分看文学部分,非常有意思)

语言学

1,美国结构语言学 (American linguistics)

参考书目:Hockett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Sapir 《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oomfield《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实验语音学 (phonetics)

参考书目: 吴宗济 林茂灿 《实验语音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PB邓斯 EN平森著 曹剑芬 任宏谟 译

《言语链——听和说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

3、汉语音韵学

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耿振声 《音韵通讲》, 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 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

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

4、汉语史(上)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何九盈《音韵丛稿》(版本原文未注明)

下面的著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

上古: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

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

龚煌诚 ,《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作藩 ,《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

中古: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好将邵、李两家对比阅读)

张渭毅,《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近代: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5、汉语史(下)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向熹,《简明汉语史》(语法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太辰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与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绍年,《马氏文通研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6、《切韵》导读

参考书目: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现代汉语

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8、古代汉语

参考书目: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9、汉语和汉语研究

参考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吕叔湘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

教育出版社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大学

出版社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

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

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王理嘉等(编著),《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0、汉语方言学

参考书目: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1983第二版。

《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2年出版,

1989第二版。两版均为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

《汉语方言词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4年出版

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1995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第二版

《昌黎方言志》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著

1960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

《汉语方言学导论》 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2000年第

第二版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王福堂著,语文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2005 年已出修订本

《汉语方言学》 [李如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汉语方言地理学》 贺登崧著,石汝杰、岩田礼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11、语言学概论

参考书目:

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语文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理论语言学

参考书目: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文学类

中国当代文学

教材: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 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著)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1900~1937)》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唐弢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研究著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心灵的探寻》 《1948天地玄黄》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漫说文化》

李欧梵:《上海摩登》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陈平原 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金介甫:《沈从文传》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的导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作品:

《古文观止》

《天下才子必读书》

《文选》

《诗经》《楚辞》

沈德潜、《古诗源》 中华书局

《唐诗别裁集》

马茂元 《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钱钟书 《宋诗选注》

张鸣《宋诗选》

汪辟疆《唐人小说》

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西厢记》《牡丹亭》、四大名著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参考书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史

教材: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参考书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教程》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

以及大量西方(文学)理论原著,从柏拉图往下,直到福柯、德里达等

文学原理

教材: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

参考书目: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还有小说理论著作,如: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略萨: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卡尔维诺《千年文学备忘录》

安伯托·艾柯《优游小说林》

张大春:《小说稗类》

曹文轩:《小说门》

西方文学史

教材: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

参考书目: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三卷)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

东方文学史:

教材:郁龙余:《东方文学史》

参考书目:季羡林:《简明东方文学史》

栾文华:《东方现代文学史》

季羡林、刘安武:《东方文学史》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概论

教材:

《民间文学教程》 段宝林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民俗研究》 王 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作品选》 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献

几本实用的工具书:

《辞源》,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古汉语知识词典》,中华书局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

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黄山书社

全系必修:

《论语》导读

教材: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孙钦善《论语注译》,巴蜀书社

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

其余参见李零《丧家狗》P28-P50

《孟子导读》

教材: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

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

中文工具书

教材:

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朱天俊、陈宏天《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

教材:

参考书: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有插图本)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

教材:

参考书: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北京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书局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

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建人民

文献专业必修:

文字学

教材: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参考书: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音韵学

教材: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做作业必备)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做作业必备)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

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印书馆

训诂学

教材:

参考书:

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辽宁教育出版社

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

《汉小学四种》,巴蜀书社

王引之《经传释词》,江苏古籍出版社

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

目录学

教材:

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致忠《三目类序释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又名《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之洞、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云南人民出版社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

版本学

教材: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参考书: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

叶德辉《书林清话》,中华书局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凤凰出版社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又名《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姚伯岳《中国图书版本学》(原名《版本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典藏编》,齐鲁书社

孙毓修等《中国雕版源流史+中国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致忠《古书版本鉴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校勘学

教材: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

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

王叔岷《斠雠学》,中华书局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齐鲁书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又名《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

张元济《校史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 中华书局

日本中国学

教材:无

参考书: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江西人民出版社

严绍璗《日本的中国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

王晓平《日本中国学述闻》,中华书局

李庆《日本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葛兆光《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严绍璗等《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浙江人民出版社

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中华书局

《东洋学の系谱》

文献学史

教材: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你好,我也是跨专业考研,目标是北大的古典文献学

北大没有提供明确的参考书目

下面是我查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你,你才大二,时间不是太紧,如果能好好看看这些书的话,应该对你复习也有很大帮助。

我是在当当网上买的书,都挺便宜的,最少也得打75折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

现当代文学书目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民间文学书目

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王娟《民俗学概论》

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书目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董学文《文学原理》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

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

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

文艺学书目

董学文《文学原理》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文艺美学书目

胡经之《文艺美学》

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现代汉语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郭锡良《古代汉语》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古代汉语书目

郭锡良《古代汉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

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古文字学书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

郭锡良《古代汉语》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语言学书目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

郭锡良《古代汉语》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

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

古典文献书目

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

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陈垣《校勘学释例》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

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

郭锡良《古代汉语》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汉语中词的兼类与活用的联系和区别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而现在语法界对词的转换的处理方法不统一。例如:在“(诸葛)亮身率军攻祁山”句中,“军”充当宾语,是“军队”的意思,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属名词类;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句中,“军”带补语“细柳”,是“驻扎”的意思,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又属动词类,对此有人认为“‘军’兼属名词、动词两类”,应把它作“兼类”讲,不应作“活用词”讲;有人认为“‘军细柳’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属兼类”。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兼类”和“活用”两个概念的理解。前者认为一个词只要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就属“兼类”,不要有“活用”的说法;后者认为一个词只要改变了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的作用,就是“活用”,不需要有“兼类”的说法。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都没有对“兼类”和“活用”作出科学的解释。我主张古汉语中词的“兼类”和“活用”应二者兼而有之。

  为什么要“兼类”和“活用”二者兼而有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词的“活用”,什么是词的“兼类”的问题。

  什么样是词的活用呢?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的语法属性去用词叫本用,反之,叫活用。张世禄教授给“活用”这样定义:“有些词往往在实际的语法结构中临时充当别的成分,和它们经常的用法不合的,这叫‘词的活用’。”(《古代汉语》)廖序东教授给“活用”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词偶尔改变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所起的作用,这就叫词的活用。”(《文言语法分析》)这两位教授对词的活用下的定义都强调“临时”或“偶尔”。这就说明词类的活用实际是词在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词类的活用,属于语法学的范围,不能算是兼类。例如:名词,其语法特点是:可以自由用作主语、宾语;可以用作名词谓语,但不能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它的前面可加名词、数量词、形容词,但不能加副词。“人”这个词,被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是它的经常“职务”,因此它是名词; 至于“人”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这句中的“人”,不是作主语,也不是用作宾语、定语,而是作“立”的状语,意思是“像人似的”。这是它的临时“职务”。这个作用和意义 ,离开了这个具体的句子,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是名词作状语,这是它临时取得了作状语的作用,是词的活用,而不能说“人”是兼类词。

  什么叫词的兼类呢?“如果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那就是词的兼类。”(《中学语文教师手册•古代汉语》243页)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词的兼类和活用不同,活用属临时用为某类,兼类属经常用为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兼类和活用有着很大的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就变成了兼类了。吕叔湘先生说:“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尔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46至47页)兼类的词由于在实际语法结构中多次“活用”,以至经常化而把它们的“变性”固定下来,这往往就是词义的引申转变,但是词义的引申转变和“词类活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词义的引申转变,是使语言中形成“同词异义”的现象,产生大量的“多义词”,这属于词汇学、词义学范围。“词性活用”则是实际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所以是属于语法学的范围。

  活用可以发展为兼类,而兼类词,当其中某一类用法在历史中消亡了,这样兼类词就变成了单类词。例如“衣”现在属名词,而在先秦,它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衣”在《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四部书中使用的情况如下表:

  书 名 名 词 动 词 合 计

  《论 语》 8 5 13

  《孟 子》 4 9 13

  《荀 子》 40 9 49

  《韩非子》 50 22 72

  合 计 102 45 147

  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如“友”,在《论语》中出现19次,其中作名词用7次,作动词用12次。“军”,在《左传》中出现42次,其中作名词22次,作动词20次。由于这些词在现代汉语里都是名词,所以当看到“乘肥马,衣轻裘”(《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晋军函陵,春军汜南”(《左传》),就自然而然将它们看作词类活用;而古代它们本属兼类。我们读秦汉时的代的古籍,深感词类活用的情况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词类活用的确较现代为多,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古代属兼类词,发展到后来成了单类词。而古代汉语语法书大部分将其视为词活用。中学语文教材,在注释时将兼类词全部注释为活用,这就使学生感到古代词类活用很多,形成古代汉语“词无定类”感觉。对于那些本属兼类的词,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属活用的临时义,而在古代它们属常用义,“像夏雨雨人”的“雨”,往往容易看成是活用,其实在古代“雨”是兼类词,名词义、动词义都是常用义。而教材编写者是以今度古,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综上所述,兼类和活用两种提法并存的理由:一、只取“活用”或只取“兼类”的提法,不符合汉语语言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兼类”不仅古代汉语中有,现代汉语中也有。只不过古代汉语中的“兼类”比现代汉语更多罢了。而我们承认现代汉语中的“兼类”,却不承认古代汉语中的“兼类”,显然是主观臆断,忽视了语言源和流的关系。二、只取“活用”或只取“兼类”的提法,混淆了词汇学和词义学与语法学的概念,因为兼类属于词汇学和词义学的范畴,词的活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三、“活用”和“兼类”是互不包含的两个定义,如果只取其一,均有不能涵盖的部分。四、只取一种提法不利于文言文的教学。因为词类转换是古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只取“活用”的提法,那么活用的词就太多了,学生会望而生畏;如果只取“兼类”的提法,似乎造成词无定类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么怎么样区分词的“活用”和“兼类”呢?

  一、 看其出现的频率高不高。

  词的兼类和活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偶尔”转类,后者是“经常”转类。因此,兼类的词已被人们约定俗成,有社会性,在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它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目”字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20次,其中用作动词的6次;“名”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37次,其中用作动词的15次;近二分之一;“轻” 字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9次,其中用作动词的就有6次。活用的词,从整体上来说,是常见的现象,但就某一具体的词来说,只是偶尔用作别类词。例如“臣”本是名词,在“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语哉!”(《史记•苏秦列传》)句中的两个“臣”不属本用,也不是兼类,而属活用。“臣人”,“臣”后带有宾语“人”“臣人”是名词用为使动,使人来臣;“臣于人”,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是被人所臣的意思。所以在古汉语中词的转类出现频率的高低是区别兼类和活用的重要条件。

  二、看辞书义项收没收。

  兼类词由于它们经常用作几类词,因此它们所兼类的几个词类的义项,大都被辞书列为义项。例如:“雨”“亲”“枕”等兼类词的几个义项,在辞典中都可以查到。而活用的词,它活用的这个义项,因其是临时赋予的,其意思主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辞典一般都不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所以辞典中是否查到这个词作别类词的义项可以作为区别兼类和活用词的主要依据和简便方法。

  三、 看是否读破。

  前人把用本义、按本音读出的字,叫如字;用改变一个字的读音表示其他意义或词性的转变的读音,叫读破。古代汉语中读破,绝大多数是把原来读为平声或上声的字变为去声。由于有些词,尤其是名词,经常转类为动词,也就经常要读破,因此兼类词,尤其是名词兼属动词,多数是多音词,辞书中大都把它们列为多音多义词。例如“语”,本来是名词,读“yǔ”,但有时用作动词,读“yù”。如《鸿门宴》中“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中的“语”就是一例。“王”当名词用时读wáng,当动词用时读wàng。名词活用动词,尽管也有人主张在朗读时采用破读的方法,但由于它们是“偶然”转类,这类词,字词典都不会列为多音多义词。因此,在转类的词中,凡是辞书中列为多音多义词,都是兼类词;但不能说,在转类的词中,凡是辞书中没有列为多音多义词,都不是兼类词。因为有许多古书中注明的“读破”词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保留下来,辞书也无法将其注为多音多义词。

  四、 看有没有派生词义的能力。

  兼类词往往有固定的词义,因此,它就具有按词义引申规律派生新义的能力。如“履”以“踩踏”为基本义,又派生出“实行”、“执行”等义,如“处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中的“履”就是“实行”的意思。而活用的名词的临时义则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派生新义的能力。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中词的“兼类”和“活用”并存,不但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可能

  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论文

  引言

  心理动词是动词里很有特点的一个小类。吕叔湘明确地把心理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此后,学者对心理动词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动词的判定、分类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对其他的动词小类,心理动词研究仍显薄弱。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落后于现代汉语,且研究方法滞后。笔者不揣鄙陋,就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一些想法求教于方家。

  二、心理动词的判定及分类

  心理动词判定问题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判定标准,概括来说可分为三种:(1)意义标准,如黄伯荣、廖序东等;(2)形式标准,如周有斌、邵敬敏等;(3)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标准,如王红斌等。一方面,由于单一依据意义标准或形式标准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牵涉语法问题,而且和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心理动词研究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动词表示情感、意向、认知、感觉、思维等方面的活动或状态,心理动词原则上都是及物的。

  心理动词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个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妒”等,该类动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行为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行为,如“猜”、“测”、“悉”等,该类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依据情绪的特点,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如“怜”、“怨”、“厌”、“惋惜”等为负面心理动词,表达心理负担意义;如“爱”、“喜”、“敬重”等为正面心理动词,表达积极的心理意义。动作心理动词可分为思维和感知两类。

  三、心理动词的研究方法

  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所见主要有李启文、陈克炯、刘青等几篇,与其重要的词类地位并不相称。现在的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陈旧,还停留在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状语、补语等的描写上;研究内容狭窄,主要是专书、专题的描写和统计上。鉴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

  (一)心理动词及物性研究

  汉语中的一些词的组合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动词也是这样。及物性是施事通过行为对受事的影响,及物性事件的典型形态句法是“施事+受事”。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其内部也不是匀质的,有的及物性高,有的及物性低。从抽象层面看,及物性是一个语法原型,构成一个及物性的连续统。越靠近原型,及物性越强,反之及物性就越弱。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心理动词的认识。心理动词及物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动词能否带宾语。如“怒”、“悲”在上古汉语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

  (1)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中忠也。(《荀子·臣道》)

  (2)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庄子·徐无鬼》)

  而现代汉语里,“怒”、“悲”变成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怒”、“悲”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情态特征逐渐增强,最终从动词转变为形容词。

  二是心理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强弱。有些心理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宾语类型丰富;有些心理动词常不带宾语,且宾语类型较单一。以《世说新语》“知”、“安”为例,“知”作心理动词共99见,其中带宾语85见,带宾语比重占86%;“安”6见,带宾语只有2例,带宾语比重占33%,如:

  (3)由是知之。(《世说新语·文学》)

  (4)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Y,-T孰愈”(《世说新语·品藻》)

  (5)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

  (6)岳于是始知必不免。(《世说新语·仇隙》)

  (7)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

  (8)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世说新语·德行》)

  (9)一坐成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世说新语·文学》)

  (10)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知”的宾语类型有体词性宾语,如名词(3)、代词(4)、偏正l生名词词组(5);谓诃性宾语,如偏正性动词词组(6)、并列词组(7);小句宾语,如(8)。“安”所带宾语类型简单,只有名词—类,如(9)、(10)。

  (二)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若干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义位聚合而成的系统。将分散、零星的个案研究纳入相应的聚合群中,加以系统地考察,能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陈克炯将“怜”系、“怨”系、“厌”系、“忧”系和“惧”系均看作同义义场。陈先生发现各系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存在不匀质的现象,除了与各系词义所反映的心理负担轻重的不同有某种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各系对不同宾语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别。

  为此,我们调查了《世说新语》里12个表“忧怕”义的心理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统计情况见表l。

  一方面,“忧怕”类动词内部的使用频率也不平衡。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分别是“忧”、“患”和“恐”,共43例,次之是“惧”、“畏”和“惮”3个,共18例,这6个动词共占“忧怕”类动词91%,即《世说新语》“忧怕”义主要由“忧”、“患”、“恐”、“惧”、“畏”和“惮”这6个动词承担。另一方面,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带宾语的比例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如“忧”使用次数最多,带宾语比例为53%,而“恐”少于“忧”,带宾语比例却为86%,使用频率与带宾语的能力并不是正相关的。据此可以认为表“忧怕”义的动词在组合功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语义场内部并不是匀质的。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到其他义的心理动词语义场的研究之中。

  (三)心理动词的量级问题

  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量级的差别。如《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所带的程度副词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甚、大、了无、深、殊、雅相、绝、至、雅、弥、横、殊自、深相、真、奇。这些词内部也存在级的差别,大致可分为“极”类和“甚”类。“极”类有殊、殊自、绝、至、横、奇共6个,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甚”类有甚、大、了无、深、雅相、雅、弥、深相、真共9个,表示程度超过一般但未达到极点。同一心理动词用表1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其表达的程度量自然不同。“极”类副词的程度量要高于“甚”类副词,如:

  (11)a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世说新语·方正》)

  b.族人大怒,便举棵掷其面。(《世说新语·雅量》)

  (12)a.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藏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b.左右宜深慎此!(《世说新语·假谲》)上面各组a句均使用的是“极”类程度副词.b句使用的是“甚”类程度副词。每组的a句的情绪量要高于b句。

  (四)心理动词的过程结构表达

  动词的过程结构与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与语言的“体”表达有密切关系。郭锐系统分析了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认为动词的过程结构就是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组织。根据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类。郭先生认为前限结构的动词多为心理动词。这一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汉语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颇有见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动词过程表达使用的助词“着”、“了”和“过”在上古和中古汉语还没出现;二是古代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主要是由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已”、“既”、“方”、“正”等副词或置于谓语动词之后的“毕”、“竞”、“讫”、“已”、“罢”等半虚化动词来表达。

  (13)吾以君为垦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国语·晋语四》)

  (14)君子垦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15)想芏,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16)暗自想罢,不觉大喜,因此就有些不甚防备。(《七剑十三侠·第七十七回》)

  上举(13)、(14)例分别为副词“已”、“既”用于心理动词之前表时态,(15)、(16)例分别为半虚化动词“毕”和“罢”用于心理动词之后表时态。

  (五)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

  认知与心理动词密切相关,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李明从“叙实性”角度分析了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问题,引申路线是:言说—认为—以为。在这个过程中,词义一步步打上主观性的烙印,预设义逐步融入词汇的理眭意义,最终成为词语的常用意义。

  心理动词的语法化也是主观化的过程,高增霞认为“怕”的语法化历程是:害怕—担心—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我们认为,除了“怕”以外,其他“害怕”类心理动词也具有类似的语法化过程。如“恐怕”最初只是一个心理动词,在使用过程中主观性增强,逐渐成为副词。根据调查发现,“恐怕”较早出现在文献里的时代是唐代,为“害怕”意义,明清时期逐渐演化出表情态的副词用法。其语法化过程是:心理动词一心理动词/副词—副词。在这个过程中,“恐怕”的动词义逐渐减弱,主观义逐渐增强,主观义最终基本取代动词义,“恐怕”的词性就由动词转变为副词。

1 高中语文文言文怎么学

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因此,要真正学好现代文,就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老一辈作家、学者如鲁迅、茅盾、钱钟书、梁实秋等人都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语言简洁准确、典雅传神。鲁迅先生从年轻时就大量阅读和研究古代小说,这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茅盾背诵《红楼梦》的功力历来为人称道;钱钟书首先是一代学者,学贯中西,尤以国学见长,其次才是作家。世人只知有《围城》,而不知有《管锥编》;梁实秋深谙古典,博览经史子集,体现在其散文作品中,不仅是语言的古雅淳厚,收放自如,还有用典之信手拈来,曲尽其妙。梁氏读书之广与运用之活实在令人叹服。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文言文呢?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2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其实高中文言文并不难。我认为只是老师讲文言文的某些词词性或句式是在这样的词句出现之后,所以会比较散乱。不适合集中记忆。高中文言文重在重点字词翻译、句式判断和句义翻译。只要你掌握到一些特殊用词的用法,就很容易攻克。

大学教材中有一本《古代汉语》,我当初文言文水平一般,看了两遍,归纳记忆,文言文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有条件,建议你可以看看。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告诉我,我可以把我的重点归纳打给你。

之后,你可以选择性阅读一些古文。高中文言文多出自《左传》《国语》之类的,你可以找这些书来看。

语文课讲文言文的时候,多多少少要听一点,既能够学到新知识,又可以考察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何乐而不为之。

加油,祝你早日战胜文言文。

3 高中的古文该怎么学啊

我是学中文的。以我个人学文言文的经验,学文言文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才好说其他的。

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方面的,如果你的老师讲课讲的非常好,那对你培养兴趣是极为有利的,如果老师讲课不够精彩,自己也可以培养兴趣。文言文最大的难度就是时代久远,不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当你真正读懂了时,会觉得很有道理,很有收获,毕竟是经历时间考验了的东西。

找准自己的兴趣所在点,比如你如果喜欢辩论,可以去看孟子的散文,喜欢自由自在可以去看庄子老子的散文,为人温和中庸可以看论语,对历史感兴趣可以看史记,喜欢华丽的风格可以去看骈文或赋,喜欢诗词可以读读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喜欢小说可以看看明清小说…………

个人觉得培养兴趣可以从背诗词和看小说入手,诗词朗朗上口,篇幅短小,背出来会很有成就感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增加文采;而古文小说基本上跟白话文没有太大的差别,很容易懂。

读古文的书最好是买一些比较权威的出版社的,比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现在很多出版物的质量良莠不齐,作为初学者要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别买那些乱七八糟的出版社出版的书,错误太多了。

学古文是必需的,背诵可以培养你的语感。课本里要求背的一定要背到,不要求背的要熟读。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理解一些基本的古汉语语法,比如什么是使动什么是意动的。最后当然还要理解全文的意思了~

每天记一点背一点,不间断,高三时会有收获的!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4 高中的文言文怎么学

一、学习的障碍首先来自心态。文言文的特点是相对枯燥,接受起来的确有点生疏,我相信你缺少的是学习它的兴趣,而不在于学习内容本身。

二、当我们对某一学科缺少兴趣的时候,就不愿在上面花时间和精力。从你的提问来看,你是一个罗辑性很强表达能力也不错的学生,所以首先要克服的是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只有你真的喜欢上它,它才会带给你学习的乐趣。

三、其实,文言文的学习是有规律的,看似晦涩的语言其实是一个浓缩很多精华的好文章,有些常用词的意义是相通的,每篇文章中都有些好的句段,我们有多少经典的名言是出自这些古人的手笔啊,所以先爱上它,再多一份用心,你就会学好。另外,文言文的学习还是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这并不比理科的学习难,只要及时消化,理解性记忆更好些。

四、既然学习相对有难度,建议你在学习文言文前先做下预习,先按自己的思路猜一猜意思,再对照注解看看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很有意思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