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粥的历史故事吗?也及它们典故: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谁能告诉我粥的历史故事吗?也及它们典故:谢谢,第1张

1、范仲淹食粥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米,来做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和一些腌菜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那个留守的儿子要回到家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

2、吃粥

北宋时期潮州地方先贤吴复古很重视粥的养生作用,说白粥可以“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吴复古是揭阳县蓬州郡人(今属汕头市),和苏东坡一家交好,做过皇帝的老师。吴复古喝粥养生的理论,在潮州地区影响很大,喝粥的传统也就从那时一直保持了下来。

这其中和潮州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北方人、广府人习惯以干饭充饥,喝粥只是补充,而潮州人则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们的主食。这样的饮食习惯也让潮州人对粥的制作穷尽技巧、精益求精,好喝养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并发扬光大的。

扩展资料:

喝粥的益处:

1、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2、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3、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4、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5、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粥

-潮州白粥

-范仲淹食粥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

                              宋·苏 轼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寒芦港》

刀鱼,南通最名贵的江鲜,又称刀鲚,毛鲚,鮆鱼。属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和鮰鱼并誉为“长江四鲜”。因其特别的鲜嫩、上市早、入市短,位列四鲜之首。 《山海经》、《尔雅翼》等古籍皆有记载:鮆鱼,长头而狭薄,其腹背如刀,故以为名。刀鱼体长约15-30厘米,宽约两指,重约3—4两,雌大雄小,生长缓慢,一年生长仅约一两。外观从头部到尾端逐渐变细,腹部圆润多脂,上颌长,鱼鳃鲜红似血,鱼眼细小如黑菜籽,头背脊浅蓝色,体侧一抹微黄,腹部灰白,侧鳍、腹鳍清黄,尾鳍边缘色黑,鳞片银白闪亮,整体狭长扁平似刀。

“春潮迷雾出刀鱼”。每年农历2-3月时,春来水暖,产卵时节,在大海漂泊以久的刀鱼,再也按耐不住基因里对家的思念,迫不及待的踏上寻乡的归途。成群的鱼队结伴逆流,沿着千年的记忆,乘风破浪,昼夜奔波。鱼队浩浩荡荡,逐戏于万里波浪中。柔和的江水慢慢涤去了游子的满身风霜,粗粝的机体逐渐变得柔嫩丰润,沉暗的鳞片重新闪烁出银色的光芒。数日之间粗硬的海刀悄悄出落得清癯修长,华丽转身为优雅的“白圭夫子’’江刀。

已见杨花扑扑飞,鮆鱼江上正鲜肥。

早知甘美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宋·梅尧臣《邵考功遗鮆鱼及鮆酱》

白鹭相送,杨柳相迎,桃花抚媚,江水温柔,回家的路是如此浪漫美好。刀鱼们怀着激昂的心情日夜兼程一路西进,仅十余天就可穿越上千公里,回到各自的家园。

然而,看似浪漫的归途却暗藏凶险。那个用尽优美词汇赞美刀鱼的人类,舌尖的乡思同样蠢蠢欲动。从南通向西直至洞庭湖的千里江水中,无数的渔网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贪婪的渔民为了利益疯狂打捞,老饕们摩拳擦掌准备抢赏这一年一度的盛宴。历经千辛洄游的刀鱼群,以他们最美的姿态,回到千万年的生育之地,却迎头遭到一次次围剿。刀鱼性刚且烈,遇网拼死挣扎,可惜体小力弱,鱼死网不破,终被作为美味和颜面端上餐桌,换来老饕们”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的满足的感叹。

刀鱼狭小娇嫩,清洗时要小心翼翼,不可损坏其白圭夫子的形象,也不可破环其鲜嫩的特色。以两支竹筷从鱼鳃处插入鱼肚,卷出内脏和鳃。鱼鳞不必去除,因其含有大量的脂肪,加工后会化为鱼油增加鲜味。

刀鱼做法有清蒸、红烧、油炸,风干腌制。清蒸最好,可以保持刀鱼原汁原味的鲜美。刀鱼洗净整齐摆盆,撒少许料酒,盐,葱姜,也可加入少量猪油,有助提香。饭店大厨更讲究,猪油涂抹鱼身,再用猪网油把鱼整个包起来,水先烧开,将备好的鱼放入,蒸5分钟出屉。清蒸出的刀鱼色泽洁白、鱼肉细腻、猪油和鱼鳞都已化开,汤汁浓郁微红,鱼香扑鼻。被美食家李渔赞为"春馔妙物",附有食评:“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清代刘庸诗云:"未熟香淳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道出了刀鱼列为“春馔第一鲜品”的绝对实力。

刀鱼刺多,可这对善于吃鱼的南通人根本不算个事。以筷夹住鱼头将鱼轻轻提起,或用筷从鱼头下顺着鱼骨轻轻一撸,鱼肉滑下,基本无刺。但也不要大意,鱼肉入口,唇舌细抿,剔出芒刺。有吃鱼高手,将鱼夹住,直接从鱼头抿至鱼尾,肉去骨留,鱼骨完整清晰如标本。行家都知道刀鱼鼻最鲜美,有小孩在桌时,大人会将鱼头夹下给小孩吮吸鱼鼻,一来味鲜,二来无刺。刀鱼极鲜美,食后唇齿留香,回味余久。据说江阴刀较南通刀更鲜,想来与洄游后体内盐分逐步降低有关,有缘也可去品尝比较一下。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

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宋·陆 游 《花下小酌》

作为南通的家乡美味,味美的刀鱼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刀鱼就含有184克蛋白质和46克脂肪,另外还含有磷、铁、钙、锌、镁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无愧于“春馔第一鲜品”的赞誉。但其价格也是“春馔第一豪”,基本在5、6千一斤的样子,一般老百姓自己都舍不得吃的。

刀鱼如此豪的身价怎么会是本地人共同的乡思呢?贵,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前刀鱼可是很常见的鱼类,文人墨客吃的是情怀,老百姓喜欢就是单纯喜欢它的美味又经济,不像现在都是吃的面子。以前每年明前,大量的鱼上市,价格也就几毛几块,老百姓随便吃,做面汤下面、包饺子、风干、腌制都行。记得20多年前,清明前去江边玩时,我还和家人、好友在马鞍山的梅林春晓吃过两次刀鱼。坐在那背山面水的亭台楼阁里,品着刚出水的江鲜,望江水滔滔,小船悠悠,感叹人生夫复何求,真是潇洒惬意,关键是还很便宜。但现在因为环境污染、产卵地被破坏以及过度捕捞,刀鱼数量急剧下降,鱼价飙升。据资料记载,长江沿岸刀鱼产量1973年3750吨,1983年370吨,2012年12吨。40年产量剧降了310倍,价格应声而飙,涨了1万倍。平常人家是真吃不起了。好在刀鱼的时令性很强,“清明前鱼骨软如棉,清明后鱼骨梗似铁。”明后的尾刀口感不好,大家都不爱吃,虽然价格较明前是天差地别,也鲜有人问津。也因此逃过一劫的刀鱼能在排卵后顺利返归大海,得以保留了物种,不至完全灭绝。而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封江10年,严禁捕捞,如此之下,定有希望恢复之前鱼类生态。

人有南北之分,鱼也有江海湖之别。江刀之外有海刀、湖刀、塘刀。其实就是刀鱼的前生今世之别。海刀是刀鱼在海里时的状态,头尾发红、背青黑、身材细长。塘刀外观与海刀相似,不过是洄游到钱塘江的刀鱼。湖刀则是洄游后进入长江支流湖泊定居的刀鱼,拥有一双黑色的“大眼睛”,鱼身单薄。此三种刀鱼周身鳞片发白,光泽度不佳,肉质粗、材。价格也与江刀有天壤之别。所以有“单刀”对“三刀”之说。单刀指江刀,常说的刀鱼也是默认为江刀。

万里长江第一刀,烟花三月弄春潮。

桃红柳绿迎归客,笋短鱼肥紫燕娇。

            江东九路 《江刀》

江刀不易,长江不易,待休生养息十年后,必将鱼肥虾美,诸君再聚南通,畅饮花露烧,品尝明前刀。

周秦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

  周秦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我们现有的粮食品种(除若干外来品种外)当时已基本具备,所不同的是现在是以稻、麦为主,而当时则主要以各种杂粮为主,其中有些品种现已失传。古籍中,人们常将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统称“五谷”,但所指往往略有区别。这些农作物品种主要包括稷、黍、麦、菽、稻等等。

  (1)周秦时期中国主要的粮食品种

  稷,就是今天的小米,俗称谷子,是一种耐干旱易成活作物,在中国早期旱作农业中,曾占据重要位置,是当时人民的主要食粮。古人一直将它视为五谷之长。《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于是乎,教民稼穑者便被称之为后稷,社稷也就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稷的良种称粱,而黄粱更是粱中上品。

黍,即大黄米。它状似小米,色黄而粘,是制作粘食的主要材料。它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稷,因此黍稷常常并提。黍的籽粒又称粟,后来粟成为粮食的通称。

麦,古代麦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突出。麦有大麦与小麦之分,古称大麦为麰(音谋)。

菽,豆类总称。《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豆类作主食,不易消化,因此是庶民的食物。

麻,即大麻子实,因多食伤人腹胃,因此也是穷人充饥的口粮。如今麻子早已退出人的主食行列,成为牲畜的饲料。

稻,起源于我国南方,在湖南道县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有人工栽培痕迹的稻种,将我国的水稻种植史上推到万年以上。在距今七千余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则发现了大量的稻种和稻壳,说明在我国南方,自古就以稻米为主食。稻在中原地区种植较晚,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原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主食了。

菰米,又称雕胡米、安胡米,是一种非常有特色且名气较大的主食。它是水生草本植物茭笋的子实,菰米色黑,故杜甫诗中有“波飘菰米沉云黑” 的诗句。菰米原为野生,《西京杂记》卷五载:“会稽人顾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每有嬴储” 。用菰米作做饭俗称雕胡饭,芳香甘滑,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西汉枚乘在《七发》中描写贵族美食时有“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的句子,说明此米滑软性粘,但入口即散。王维的“香饭青菰米”,李白的“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杜甫的“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无不反映出这些大诗人对雕胡饭的情有独钟。菰米的加工方法也很奇特,先将菰米装入皮口袋,与舂成碎块的瓷片混合,在板上反复揉搓,使谷壳脱落,这种加工方法即或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宋代以后,菰米饭越来越少,原因是菰米产量低,成熟期不一致,籽实又易脱落,收获比较困难。野生的茭笋被黑粉菌寄生后,便不再开花结子,而是长出菌瘿,即今天的茭白,滋味鲜美。因此后世农民皆改种茭白,并当做蔬菜食用,从而导致了菰米的绝迹,而今天的人们也只能从古人的诗词中去领略雕胡饭的美味了。

  (2)周秦时期的菜肴

  我国先秦时期的菜肴按烹调方法可分六类:

炙品

  这一时期,即使随着陶器的发明人们饮食方式变得越发多样,但人们在烹制肉食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仍然以烧烤为主。炮、燔、炙、炰都属烧烤,所不同的是,炮、燔讲究大火烧,如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烤全羊;炙讲究小火烤,如今天的烤羊肉串。炰则指用泥将猎物包裹起来扔到火中烧食。炙品在先秦肉食中占有重要一席。《诗经》中关于炙肉的吟咏很多,如:“有兔斯首,炰之燔之”,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等等,讲的都是这种食俗。当时作炙品的原料很多,除牛、猪、羊外,还有各种野味。这时的人们已经懂得调味,经调料浸泡后,五味已入的炙品香味更加可口。此外,吃的时候还可佐以各种酱汁,而这种酱往往也是由肉作成的。炙类食品明清以后逐渐减少,而炒炖等加工工艺成为烹调主流。今天的烤鸭、烤乳猪、烤全羊等都是古代炙品的滥殇。

  以肉类为主料制成的肉酱。至迟在夏商时就已经出现了。周代制醢的方法是,先把肉晒干,然后切烂捶碎,拌入粱曲、盐、酒,装入翁中,酿制百日方可食用。醢在先秦一般不单食,而是作为一种作料。用豆盛放在席上,吃炙肉、脯、脍等食品时佐之。

羹 藿

  用肉、菜煮成的浓汁。一般而言,用肉类煮成的浓汁叫臛,用蔬菜熬成的浓汁叫羹,而用肉、菜混煮而成的浓汁叫羹。羹是在陶器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一种食品,它是先秦时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礼记内则》中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庶人无等。” 不同的是,老百姓吃的大都是以野菜之类烹制的藜藿之羹。

  脍 是指切成薄片细丝的生肉加入调料拌制而成的食品。这是古人最常采用的食鱼方法。当然其他肉类只要新鲜细嫩也可作脍。如《礼内则》中即有“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 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脍成为贵族席上的珍味,于是也就有了“脍炙人口”的成语。脍的现称也叫“生鲜”或“生鱼片”,作为传统食俗的一种,它仍保留在人们的食谱中,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在赫哲族,人们常常用生鱼片招待客人。生鱼片赫哲语称“塔拉卡”,多用个大、肉厚的鳇鱼、胖头、草根及鲟鱼等为原料制成。做生鱼片时,先从鱼骨上剔下两块肉,细切成丝,再将它从鱼皮上片下。然后,拌以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丝、粉丝、粉皮,再调上辣椒油、醋、酱油、食盐等等,就可以食用了。

脯、腊

  脯、腊是古人对干肉的统称。也是人们为保存暂时吃不完的肉类而采取的一种科学的加工方法。腊指大块肉(小动物则整只)加盐风干而成;脯则专指切成小块的风干肉。如果把干肉捶击松散,加上桂、姜等调料,则称为腶,腶,即是今天肉松的前身。

菹 齑

  菹是指切得很碎的腌菜。先秦时的蔬菜以从野外采集来的野菜为主。加工方法除了煮食或作羹外,主要是腌制成菹。这一点与现在的泡菜相似。腌菜在当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食品。主要类型有韭菹、昌本(菖蒲根)、菁菹(蔓菁)、茆菹(凫葵)等。

  一种通过发酵法制成的鱼。其做法是:将鱼用盐、调料、蒸熟的米粉等抹好后放入瓮中,密封,发酵后食用。鲊在现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保存。侗族地区的腌酸鱼,就是这种食俗的余音。鲊的发酵期长短不一,一般至少要一年,长的要十余年,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纯正。

汉代饮食文化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首先应归功于汉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西指的是西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诸国的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法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葡萄、石榴、芝麻、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蒜、大葱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传入我国的。这些蔬果香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菜篮子,由于香料佐料的增多,烹调方法也丰富起来。比如烤制的胡饼,即今天的芝麻烧饼,汉代以后在中国开始流行。再如炸油饼,最初也是胡食。

  豆腐的诞生,是我国东汉时期饮食业的又一重大发明。这项发明,在中国乃至于世界饮食文化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大豆、黑豆等营养丰富但又难于消化的豆类食品的加工,找到了一条捷径,使其变成一种价廉物美、易于消化的美味佳肴。中国也成为世界各国豆腐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人们的饮食以蔬谷为主,优质蛋白非常缺乏,而豆腐及豆制品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豆腐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淮南王刘安。南宋朱熹有诗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说:“世传豆腐本淮南王术。”淮南王刘安是位美食家,曾有《淮南王食目》、《淮南王食经》等食谱传世。野史传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召集的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明的。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东汉时中国人已经会做豆腐的事实已为考古发现所证明。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发现了大面积的画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此后豆腐制作术向四方迅速传播,日本人认为日本的豆腐制作法是唐代高僧东渡日本时带去的。鉴真也由此成为日本豆制品行业的祖师爷,而西方各国也都承认这一技术是从东方传入的。

  汉以前烹调用的油都是动物的脂肪,古时人们将有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脂,将无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膏。与膏相比,脂凝固得要比膏更坚实。我国植物油的问世大约始于西汉,早期主要有奈实油、杏实油和芝麻油,但还相当稀少。自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日渐增加,产量也不断攀升,烹调菜肴和炸制食品已经比较多的使用植物油了。隋唐五代时,植物油在市场上可以随便买到,甚至出现了走街穿巷的卖油郎。植物油成为烹调用油的主力,饮食品种也随之丰富起来。

面条,年糕,元宵传说都与汉武帝有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