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弓竟然是比弓箭出现更早的远程武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弹弓竟然是比弓箭出现更早的远程武器?,第1张

弹弓竟然是比弓箭出现更早的远程武器?

中国传统的弹弓是和弓箭用的弓一样的,只是弓箭的弦是一根直绷绷的线,而弹弓的弦正中间加装了一个可以包裹弹丸的皮兜。

这种弹弓相比树杈形制的弓身弹力更大,弦也能拉得更开,威力自然要大得多。与现代弹弓使用皮筋作为动力不同的是,这种弓形弹弓与弓箭所用的弓一样,是以弓片形变储能释放作为动力来源。         而且,与一般人所认为的弓弦需要弹性不同,弓片作为动力来源时,弓弦是绝对不能有任何弹性的。弓弦如果有弹性,则会降低弓的效能。所以清代传下来的弓形弹弓的弓弦甚至要用的硬质竹条。

中国传统弓形弹弓

这种传统弓形弹弓在发射弹丸的时候,姿势与射箭差别不大。只不过如果是射箭,开弓时箭头已经超过了弓柄,箭是在持弓手的前方。古代把拉满弓的标准定为触镞,就是持弓手的手指伸出去要碰到箭镞。这么一来箭是不可能伤到持弓手的。

所以在发射弹弓的时候,拉弦手撒放的一瞬间需要将持弓手向外翻腕,把弓把翻开,为弹丸让出弹道。这样就不会打到自己的手了。流传至今的清代《弹弓谱》中,概括射弹弓的要领《八法歌》是这样记载的:“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持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 

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记载了弹弓起源:音曰  :「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这里记载弩来源于弓,而弓又来源于弹弓。这说明弹弓的出现甚至早于弓箭。

《弹歌》则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即是“肉”字。大意是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神农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不过说弓箭来源于弹弓倒是有一定道理的。相对于箭矢制作的复杂性,早期原始人最早用石子做弹丸来发射显然更加方便和容易。而考古界也发现了实物出土。

在西安半坡村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以及安阳殷墟当中,考古工作者都发现了不少石球陶球,推测它们就是作为弹弓弹射的弹丸之用。

大小形状于早年售卖的弹丸几乎一样。甚至东汉王符写有《潜夫论•浮侈篇》记载:“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或取好土作丸,卖之夫弹。”

这说明了在汉代,就已经有人在卖弹丸。而甲骨文中弹弓的弹字,也形象的描绘了一把准备发射弹丸的弓形弹弓的形象。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左氏春秋传》也有弹弓的记载:“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之后晋灵公因肆意伤人取乐的作死行为,导致他被手下的臣子杀死另立新君。可以算是一把弹弓引起的血案。

在《战国策》里,有一段谏臣庄辛劝诫楚襄王的话:“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黄雀)颈为招。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这段话的意思是:“黄雀不知道那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把它的脖子当着靶子,将在十仞的空中射杀自己。顷刻之间,就落在他们手里。”这段描述虽然是劝谏楚襄王不要只顾享乐而忘记忧患。但是其中描述也可以看到,即便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子王孙们也用弹弓打黄雀给自己加餐。

班超出使西域

其实,弹弓在古代也并非是打鸟作为娱乐狩猎的工具,也曾一度是古代军队的配备,《汉记》载:“班超使于外,愿将三十六人,以为蒿矢弹丸之用。”说明弓矢与弹丸曾并用于战争,是最初的武器装备之一。

元代蒙古人占领中原后甚至禁用弹弓。《元史•顺帝纪二》:“禁弹弓、弩箭、袖箭。”但是显然弹弓并没有因此失传。不但清代还有《弹弓谱》,即便现在在云南的乡下还有竹片做的弹弓在使用。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朋友们来说,一把弹弓不知承包了多少童年回忆:“V”字形树杈系上一根皮筋,皮筋中间有一块包裹弹丸的皮块。手拿这样一只简单弹弓的孩子,就可以欢快地飞跑在漫天遍野里“打弹弓”。还有些小时爱打弹弓的孩子,也因弹弓与体育结缘,成为了创造中国参加奥运会新历史的体育英雄。一把小弹弓,承载多少还提梦。

而放在群众们喜闻乐见的野史评书小说里,“弹弓”也常成为重量级道具。比如《西游记》里那位战斗力直追孙悟空的二郎神,杀手锏就是“打弹弓”。“大闹天宫”时与他杀得天昏地暗的孙悟空,就被他的弹弓“打个蝤踵”。猖狂到家的九头虫,也被二郎神的弹弓打掉一个脑袋。

在古代贵公子们的游猎活动里,“弹弓”也是不可少的重要装备。《三言二拍》里的崔衙内,就带着名贵的“水磨角靶弹弓”外出游猎。元朝画家赵雍的《挟弹游骑图》上,就刻画了一位手持弹弓纵马猎鸟的权贵形象,公认中国画历史上的不朽经典。

不过说起古代“弹弓”,很多现代“玩弹弓”的朋友们也会奇怪:古代没有皮筋橡胶材料,又拿什么做“弹弓”呢?其实,只要看看《挟弹游骑图》就知道,古代的弹弓,通常都和弓形状类似。以汉代典籍《说苑》的形容说“弹之状如弓”。不同的是“弹弓”的弓弦中间有个兜,用来装弹丸。

而在没有橡胶材料的古代,制作弹丸也有特殊材料。虽然古代弹弓“状如弓”,但材料的“讲究”还是不同。以《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典籍记载,古代想造一张弓,就要用到“干、角、胶、筋、丝、漆”六种材料,每一种材料都要从木材、牛角、牛筋、鱼肠等材料里取材,不但要精益求精,还要反复炼制。春秋战国的生产力条件下,想要制造一张良弓,往往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相比之下,“很像弓”的“弹弓”,制作原理和良弓类似,差别就是没这么复杂:弹弓的弓身,往往用竹子和木材制作,普通的弹弓用竹子,贵族公子专用的弹弓,往往会从上好木材里取材。比如宋代“很会玩”的宋徽宗,就喜欢用名贵的檀香木造弹弓。另外还有产自南方的“荔枝木”和“贝枝木”,也都用来制作弹弓弓身。至于弹弓所用的弹丸,普通的都是用泥土和石头来制作,名贵的弹弓,则主要用金银铜材质弹丸,还有贵族用珠宝做弹丸。

最重要的则是弓弦,古代的良弓弓弦,往往都要用蚕丝、牛筋、鱼胶等材料反复加工提炼。弹弓弓弦的材料则简单,一般都是用竹子。比如白居易的诗文里就提到,“会稽竹”是制作弓弦的上好材料,或者也可用竹笋做材料。制作良弓时常用的鱼胶,也常用来续接弓弦。

总的来说,无论选材还是制作,古代的弹弓都要比弓差一个档次,杀伤力当然也要差很多。不过论起用场来,“弹弓”除了游乐,也是从来不少。普通的弹弓,最初时就是民间农民用来驱赶群鸟保护庄稼的用具,制作精良的弹弓,作战时也有“偷袭”效果,还常在武侠小说里成为凶悍的“暗器”,放在“神器”云集的《西游记》《封神演义》里也常露脸。而在军事领域,看似“打不远”的弹弓,也常有“作战奇效”。

比如汉朝年间,传奇英雄班超率领三十六勇士重开西域时,他们就随身带着弹弓弹丸,作为杀敌的利器。唐宋年间的城市夜间巡逻里,巡逻者也常带着弹弓,以《唐六典》记载,只要发现可疑人士,巡逻者可以向他发问,只要问三声不应,就可以用弹弓向他射击。堪称古代版的“巡逻章程”。

甚至古代的镖师们,也把弹弓当做战斗神器。武侠小说里的一些场面,放在古代现实打斗里也毫不夸张:清代镖师们用的弹弓,有的拉力达到了“四力”,甚至有人能一次发射四五颗弹丸,名曰“连珠弹”。哪怕遇到“大敌围攻,亦无所虑”。

当然,古人“玩弹弓”最多的场所,还是游乐领域。除了进山打猎外,古代年轻人还喜欢在集市上打弹弓,甚至以“打弹弓”来赌斗。有时弹弓也常用在占卜领域,供一些人卜问吉凶。比如脍炙人口的唐诗里,就有许多“手持黄金丸”“金丸落飞鸟”的描述,弹丸呼啸的一幕,成了多少古代“二货青年”们的生活日常。

弹弓应该是出现在黄帝-春秋时期,开始的材料是竹子和泥。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远古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即是“肉”字。它大意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它来源很古,是可信的。

1、抛射兵器:弓、弩、箭、矢、铳。

2、长兵器:戈、矛、枪、棍、棒、挝、殳、杵、杆、杖、钯、把头、铲、斧、钺、戟、槊、叉、镋、钩、大刀、大镰。

3、短兵器:剑、刀、鞭、金间、钩、镰、锤、链、尺、拐、哨子棍、环(圈)、轮。

4、奇门兵刃:三尖两刃刀、橛、点穴针、扭子、匕首、鸳鸯钺、三节棍、盾牌、判官笔、状元笔、阴阳锐、铁尺。

5、暗器:飞剑、飞刀、飞镖、镖刀、梅花针、飞针、飞刺、飞铊、飞抓、飞铙、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装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弹弓、飞蝗石、铁莲花、铁鸳鸯、如意珠、流星锤、铁拳、龙须钩、绳镖、罗汉钱、喷筒、龙吒、梅吒、血滴子等。

扩展资料:

中国兵器的发展历程

开始青铜冶铸后,这时候兵器的主要材质就开始变成了青铜的。我们称这个时期的兵器为青铜时代的兵器。人们懂得了金属的冶炼后,这时候军队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质也改为钢铁做的了,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的兵器。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掠夺战争日益频繁,便逐渐形成了用于作战的兵器和武艺。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进,有了少量青铜兵器。至商代,军队使用青铜兵器已较普遍,而且兵器种类增多,质量大有提高。

1953年,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铜矛头、铜勾、铜戚、铜刀、铜斧、铜簇等项。另外,在山东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铜钺、铜头玉矛、铜戈。

西周兵器进一步多样化,这个时期长兵有:戈、戟、 钺、矛、斧等。短兵则有刀、剑等。这些兵器多为铜质,质地精良坚利。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石制工具时代进入到使用金属器具的时代;青铜兵器的使用,使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价段,并发挥其无比威力。

-兵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