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出自什么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八卦出自什么书,第1张

 八卦出自《周易》,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在后世多应用于占卜、风水等领域。在《周易》中,“八卦”是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而成的一套系统,也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可以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八卦互相搭配可演变成六十四卦,从而可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的意思

 八卦一般指《周易》中的卦象或卦象系统,是古人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八卦互相搭配可以变成六十四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方面。先天八卦图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太极和无极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本体“道”。

学算卦入门可以看的书如下:

1、《命谱》;本书探讨古代的众多命理和算命原理。是研究命例的良好教材。

2、《千里命稿》;本书是民国占卜大师韦千里的函授教材。循序渐进、纲目明确、确立了论命的步骤。因为是教材,所以没有深入的学术价值。

3、《子平真诠》;本书侧重研究八字的格局成败。对八字学的哲学原理亦有贡献。探讨八字的层次和成败,本书是鼻祖和唯一的范本。

4、《中国古代算命术》;本书是改革开放以后,洪教授对古代算命术的鸟瞰式介绍。对了解算命术本身有价值。特点是用现代的语言描述。

5、《命理约言》;本书初步涉及到论命的步骤和基本原理。善于归纳总结和抽离原理。对命理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出了贡献。因为一直藏于深宫,所以不为人知。

6、《滴天髓》;原文精炼,哲学味道浓厚。经过任铁樵的注释,应用于实际论命。本书侧重研究八字的强弱、旺衰、调候、流通等角度。是一本具有哲学高度的书。

7、《麻衣神相》;为北宋人李和弟子陈抟所撰,是古代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奇特的相术著作,因为人面本前世道德所表,知其像,懂人生的吉凶祸福。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生而定终身,但能从长相上侦破命运的某种密码、其"奇"也就在于此。

8、《穷通宝鉴》;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本书去粗取精、言简意明、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受到广大命理学者青睐,成为命理学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

算卦的意义

1、趋吉避凶:通过生辰八字分析,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不顺甚至有灾祸,什么时候有喜事有财运。大凶之年要静观其变,所有重要的活动,大的投资、大的举措都要停止;大吉之年则立马采取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取得成功;平运之年,安居乐业,平平淡淡。

2、把握机遇:通过对命局分析,结合大运流年的运行变化,可以预知何时有机遇,何时有陷阱。这就可以准确把握机遇避开陷阱,让人生多一些顺利。

3、发现不足:通过八字用神与忌神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性格方面的优点与缺点,如此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自己,扬长避短。

《连山》、《坤乾》、《初经》、《齐母》、《本蓍》、《洪范》、《三坟书》、《周髀算经》

《龟书》

备注:《坤乾》:《礼记·礼运》篇引用了一段孔子的话:“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吾以是观之。”句中的“坤乾”绝非乾坤一词的倒置,也不能等同于“阴阳”,而是指以坤卦、乾卦为代表的卦书。

╮(╯_╰)╭你要是写小说什么的用的话像什么《山河社稷图》、《乾坤日月图》《龙序图》《吞日皓月图》什么的名字也感觉棒棒哒虽然这几个名字是我编的

清代的古书、牛角占卜卦以及灵书图形,可能可以在一些古书店或古董店中找到。此外,您也可以寻找一些古籍书店或文化古物市场,这些地方通常有出售古籍和古物的相关物品。在网络上,您也可以尝试搜索一些古董购物网站或线上拍卖平台,可能会有相关的物品上架出售。请注意,这些物品可能相对稀少且价值较高,因此您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资源。

  首先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对周易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记住64卦,但是八卦经卦必须懂的而且它的表象要懂的,天干地支要知道的,以及现代年月日和以前以天干地支表达的换算要知道的,五行生克必须知道的等,这些基础知道了以后,可以看一下现代人写的书,说白了除了加了极少的自己的讲解和经验以外,大多数就是古人书籍的翻版,邵伟华的,秦伦诗的都不错,能明白六爻是怎么回事,能装挂了,建议你看古代人的书,首推增删卜易,是教科版的书,而后看卜筮正宗提纲似的。等这些书你娴熟了,就不需要我告诉你看什么书了。

黄帝

《周易》周文王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董仲舒:通晓《周易》,擅用易之阴阳五行说解释灾异之事

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孟喜遵父命习《易》,为汉代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孟喜以阴阳说《易》,以此推算气候的变化,判断人事的吉凶,为“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章句》已失传,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议》中。

焦延寿:西汉易学家,字赣,梁国(今河南商丘)人。家贫寒,曾因好学而得到梁王资助。学成之后,为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元帝时为三老。政绩优异,专攻易学,曾从孟喜学《易》,自称得孟喜真传,后传之与京房。其说长于灾变,注重易象,以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著有《易林》十六卷,《易林变占》十六卷。

京房:(前77—前37) 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东郡顿邱(河南清丰西南)人。曾学《易》于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元帝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后立为博士。因弹劾中书令石显等专权,被捕下狱处死,年仅四十一岁。其易学理论,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其主要成就有:1、八宫卦说,把六十四卦分别纳入了八宫。2、世应、飞伏说。3、纳甲说,将八宫卦配以十天干,各爻分别配以十二地支。4、五行说。以五行学说解卦,包括五星配卦、五行爻位、五行生克、八卦休旺等。5、卦气说,以消息卦和杂卦的关系,解释气候反常现象,演讲灾变。6、阴阳二气说,以阴阳二气的变易,用来解释卦象和爻象。其著作颇丰,今只传《京氏易传》三卷,其余皆已失传。

郑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东南)人,东汉末年经学、易学大师。博通经学精于天文历法。少而好学,不乐为官。游学十余年,复归乡里,聚徒讲学,弟子众多。后因党锢事被禁,便潜心著述。其著述以诠释古今经文为主,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现仅存《易纬注》,其余已失传。其易学的主要观点有:1、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力图揭示卦辞和爻辞之间的内在联系。2、以五行解释《周易》,将“大衍之数”看成是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

管辂(209-256年),三国时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辂之术筮与“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认为“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子孔明,谥曰忠武,琅琊阳都(今山东济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始从之,帮刘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于成都,拜其为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后主刘禅,被 封为武乡侯。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所传其通晓黄帝之兵家八阵法,并根据伏羲八卦和古代兵法,推演成八阵图。其军事思想、用兵之道,多与《周易》相通。著有《诸葛亮集》。

王弼:(226—249) 三国魏山(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魏晋易学易理学派代表。官至尚书郎。幼而聪慧,少年得志,即享盛名。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穷微论》、《易变》、《周易大衍论》,前两种尚存。王弼解《易》,力排象数,注重义理,使《易》回归到孔子义理派的轨道,史上有“王弼扫象”之说。其易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的阐发,排斥汉易的卜筮之说,提出“得意忘象,忘象取义”和理论,强调《周易》的哲理思想。二是用玄学观点解易,其基本命题是“天间万物皆以无为本”,认为自然无为、动息则静,将太极观玄学化,反对以太极为原初物质的观点。王弼的易学理论对后来易学研究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孔颖达:(574—648) 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字仲达,亦作冲达。冲远。少聪敏,强记博文,通晓经学。陏大业初,举“明经”,授国子博士。唐代时,历任文学舘学士,国子祭洒等职。曾奉唐太宗之命,与颜师古等人编定《五经正义》。其主撰的《周易正义》至今仍为最完善的注本。其著“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虽说采用的是王弼注本,又纠正了王弼“得意忘象”的主张,认为物象和义理应该是统一的,义象兼采,易理备包有无,提出“乾坤二元论”,宣扬以阴阳二气为核心的世界观。

李鼎祚:生卒年不详,资州盘石县(今属四川)人。唐代经学家,历官左拾遗、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他勤于读书,精于经学,尤通象数占学,著有《周易集解》、《连珠明镜式经》。他的易学观点,发挥了汉唐元气阴阳说,否定王弼以玄学解易,认为易学讲的是天象,提出“元气絪緼”说,用以解释“一阴一阳谓之道”及天地万物的形成。他认为,《周易》是儒、释、道的理论基础,是治国、平家、修身的正术。他是提倡汉易象数的代表人物。

陈抟:(约871—989) 毫州真源(今安徽毫县)人,字图南,宁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自号扶摇子。是易学图书派的创始人。后唐长兴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修道。先在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据《宋史》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其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以图解《易》,所提出的易学图式,包括象和数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传之易图有:龙图、太极图、无极图等,使象数易学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李之才:(?—1043) 宋初易学家,字挺之,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宋史》作青社)人。其性朴率自信,倜党不群。天圣八年中进士,初为参军共城令,后为泽州金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其易得穆修所传,属陈抟图书学派,后传之于邵雍。其易学著作已失传,今保存的只有《卦变图》,一是卦变反对图,一是六十四卦相生图。他开创了宋代卦变研究的先河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谥康节,祖藉河籍范阳,少时随父邵占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晚年定居洛阳。少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宋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不读,始为学,则坚苦刻历,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才数年。”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以“物理性命之学”。终身不为官,以研易为业,“探赜索隐,妙司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自得者”(《宋史》),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其学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易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故改名,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筑书堂于庐山莲花峰下,取故乡“濂溪”为名,后人称之为“濂溪先生”。历任县主薄、县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军等职,多为刑狱之官,政绩卓著。从政之余,“汲汲于传道授业”,程颢、程颐均是其弟子。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其《易》得穆修所传,“后学自有所见”,他参照道家的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绘制了一个新的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将道家和道教的无极观念引入于儒家的解易系统,建立了一个以易学为核心,融宇宙观、方法论、自然观、认识论以及伦理道德融这一体的、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易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易说》等,后有编入《周子全书》。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十九岁登进士弟,曾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为官不过十年,其余四十年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音律均有研究,精于易学,“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影响极大。其易学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批判地吸收了各家的观点,自成体系。著有《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易学启蒙》等。在《周易本义》中首次将《河图》、《洛书》等九张易图公诸于世,确立了河洛之学,功不可抹。

蔡元定:(公元1135-1198)南宋律学家、易学家,字季通,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师事朱熹,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精识博闻。其易学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除受邵雍数学影响外,又继承和发展了刘牧图书学派的河洛之学,成为元明清象数派的主要理论依据。他与朱熹合著《易学启蒙》,实为在朱熹指导下,由蔡元定成书。《启蒙》认为,《周易》中的象数来源于河洛,河洛之数的演变,形成八卦、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数又出于“自然之理”。其易著还有《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京原辨》等

张理:元代清江(今江西庐陵)人,字仲纯。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为福州儒学提举。张理一生博览群书,尤精于易学。兼取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学说。他以解“龙图三变”而闻名。认为,第一变是“龙图未合之数”,共五十五数,上二十五是天数,偶天垂象也;下三十是地数,形地之象。第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第三变而成龙图。按其说,龙图之变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图相重,即为五行生成图,刘牧称之为《洛书》;二是两图相交,即为“九宫图”,刘牧称之为《河图》。张理以图解《易》对后来的易学发展影响很大。著有《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

一、《归藏》易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坤乾》的关系 记载了不同于《周易》的易占书《归藏》的权威文献是《周礼》。《周礼·春官宗伯》言“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有六十有四”。这就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它们的共性在于:三者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迄止三国时,人们对《连山》、《归藏》有确凿证据的了解,仅仅如此而矣。至于流传的《连》、《归》用七、八,以不变为占等,不过是后人依据《左传》、《国语》中的“遇艮之八”、“贞屯悔豫皆八也”等筮例而作出的一种推测,至于汉人称《连山》为夏易、《归藏》为殷易、黄帝易,更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揣度,于史无据。排除了南宋王应麟误将他人注语“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当作《山海经》正文辑入类书《玉海》而不能计外,《周礼》也是最早记载《归藏》的文献。大家知道《周礼》是西汉时晚出的古文经,它出自战国至秦时吸取了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追求“大一统”的儒者之手。因此其所称引的《归藏》必出现在先秦时。《礼记·礼运》篇引用了一段孔子的话:“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吾以是观之。”句中的“坤乾”绝非乾坤一词的倒置,也不能等同于“阴阳”,而是指以坤卦、乾卦为代表的卦书。孔子是说:“我为了考察殷代制度,所以去了宋国(殷人后裔所立国),但找不到足够的根据,只得到了殷代流传下来的《坤乾》卦书。”殷代的卦占之法可由此书得知。 春秋时孔子所得《坤乾》卦书是否就是《周礼》所称的《归藏》呢?史无明文言之。但按:(一)孔子由《坤乾》以观殷之道,可知该书所传承的卦占法历史悠久,当为宋人的祖宗殷人发明;(二)二者先后都流传于中原地区,看来春秋时宋国流行的《坤乾》与战国时《周礼》所称的《归藏》当有渊源关系,按照传统音韵学来分析,“归藏”很明显是“坤乾”的音转,所以前者很可能是后者的祖本。 二、西汉人不知有《归藏》,东汉人因《周礼》才知“三易”与《归藏》之名 西汉刘向、歆父子曾奉诏对朝廷所藏图书进行过一次全面地清查校理,在此基础上刘歆于哀帝时(仅距王莽代汉10年左右)编著出了朝廷藏书目录《七略》,除了未曾献上的民间藏书、朝廷的法律规范之文书、编目后才入藏之新书这三种情况外,西汉朝廷藏书,《七略》网罗殆尽。此书虽不存,但东汉班固以其为底本,作了少量增补和归类调整(班一一注明了)后,编写成《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此书至今完整无缺,成为后人考察西汉图书存亡最有说服力的根据。《汉志》著录了《周易》等多种筮书、龟书、杂占书,却未收录《连山》、《归藏》;故后代学者普遍认为《连山》、《归藏》汉代已亡。当然也有人以《连山》、《归藏》虽未入录但西汉时民间尚存为辩。然而奇怪的是,西汉易学名家辈出、著作纷呈,却未见一人留下过一句所引《归藏》之文。笔者仔细清查过所能见到的各种汉代古籍和各种索引、引得,却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西汉学者无一人称呼过《归藏》,似乎根本不知道有“三易”之名;东汉虽有少数学者如杜子春、桓谭、王充、郑玄等引称过《归藏》之名,却仍未能征引一句《归藏》之文,且能称《归藏》名者,都是古文经学者。下至三国末仍未见有一句《归藏》之语被人征引。这是何缘故呢?窃以为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周礼》一书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密切相关。 查《周礼》一书本名《周官》,据《汉书·景十三王传》、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隋书·经籍志》等书的记载:西汉河间献王以重金购得“先秦旧籍”《周官》古文经后,献给了朝廷。朝廷一直将其深藏于秘府,正如古文经大师马融在《周官传》中所言“五家之儒莫得见焉”。直到百余年后刘向、歆校书编目,《周官》才被《七略》著录,但除极少数可出入“中秘”者外,人们仍无从得见。直到王莽当政,《周官》才更名《周礼》、置博士授业,其内容才被公开。东汉初刘歆弟子杜子春,设私校传《周礼》之学,此后郑兴、卫宏、贾逵、马融、郑玄等竟相研习,其中多人为《周礼》作训诂,从而《周礼》才盛行于东汉古文经学派中。笔者认为:东汉人是因习古文经《周礼》而传“三易之说”和称引《归藏》之名的,西汉人无缘得睹《周礼》,故不知有《归藏》之名。可作为佐证的现象是:西汉人频繁征引《周易》及其《传》,通常只称“《易》曰”。假如当时《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并行于世,他们怕不能把《周易》及其《传》文径呼为《易》了。 三、王充、郑玄、桓谭等东汉人见过《归藏》吗 如上述,东汉人因习《周礼》而知“三易”之说和《归藏》之名。杜子春称《归藏》名(见郑玄注《周礼·太卜》文),自在情理中。又如师从过古文经学者班彪的王充,曾在《论衡》书的《正说》、《谢短》两篇中,均提到《易》有三家和《连山》、《归藏》的归属问题。恰恰在这两篇中王充分别提到了《周礼》六典与《周官》之法,足见王充是据《周礼》言“三易”及《连山》、《归藏》的。然而郑玄在上举《礼记·礼运》篇引孔子言其之宋而得“坤乾”时注曰:“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乍看后一句,似可诠释为:殷代阴阳之书存在至今的有《归藏》。依此释,郑玄见过当时尚存的《归藏》易。其实,郑玄并未见过《归藏》,故他既不敢言《归藏》就是殷易《坤乾》,也不敢说《归藏》是由《坤乾》增删而成。他故意模糊其辞:用可包罗星象、龟筮、择日、形法、杂占等等在内的几乎与数术书同义的“阴阳之书”来把《坤乾》、《归藏》纳入同一类中。因此,郑注的后一句,似应诠释为:保存了《坤乾》那种殷代阴阳之义的书有《归藏》。由此看,郑玄只肯定了《归藏》对《坤乾》有继承关系,并不能说明当时有《归藏》存在。考虑到郑玄曾遍注《周易》与《易纬》,却未见引过一句《归藏》文。可见,“其书存者有《归藏》”,当以后一种诠释为当。 最使人诧异的是:两汉之际的学者桓谭之书《新论》中有这样三句话:“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其第一句话不过是照引《周礼》之文。但从第二句、第三句看,桓谭似乎仔细阅读过当时藏在兰台、太卜的《连山》易与《归藏》易。据《后汉书》中的《桓谭传》与《王莽传》记载:谭在西汉“哀平间位不过郎”,王莽居摄和新莽时,他先后升迁为谏大夫和掌乐大夫(相当于西汉太乐令)。入东汉后,由于桓谭批评、反对当时朝野盛行的神学图谶说,故而仕途坎坷,不断碰壁,只做过“议郎”、“六安郡丞”之类的小官,最后被贬出京。在东汉时,他根本没有入兰台、太卜查阅国家藏书的资格。他能入兰台、太卜,当在王莽朝任掌乐大夫时。因为太史、太卜、掌乐大夫(太乐令)同为太常(主管文化礼仪、教育的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属官,兰台藏书正归太史所管。近水楼台不难得月。故《新论》所言兰台、太卜藏易书之事,必在西京之时。然而在此约十年前,刘歆校书编目,太史令尹咸分校数术书。兰台、太卜之藏书正在其列。若此二处藏有《连山》、《归藏》,刘歆、尹咸作为校书当事人岂有不知之理?《七略》及其改编本《汉志》焉能不载?笔者一点也不怀疑桓谭会凭空编造,谭是一个有气节的学者,其言之凿凿,又不象“戏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来只能作如下解释:《连》、《归》究竟有何内容,当时大家都不得而知。谭又笃信新问世的古经《周礼》的“三易”之说。于是他便把当时兰台、太卜所藏的一种有8万字、一种有4300字的、皆是以64卦为载体的非《周易》的筮书——例如,录入《汉志·数术略·蓍龟类》中的《大衍筮》、《大次杂易》或录入《六艺略·易类》中的《古杂》80篇中的某些篇章——推定其为《连山》《归藏》而与刘歆相异。这种做法正符合其本传所说,谭“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辨析疑异”的学术个性。况且上引的三句话,均出自《新论·正经》篇。所谓“正经”,即订正经书也。据此篇名即可见谭必认为当时列为官学的“经书”也有误漏之处,需要订正。当时《周易》两篇,另有七种共十篇《传》均被尊之为经,而这与《周礼》之“三易”说并不相符。于是谭从国家藏书中找出了另外两种被视为杂占的书尊之为《连山》、《归藏》而补全“三易”之数,这是一项重大的“正经”工作,谭是完全有可能这么做的。可惜,桓子《新论》除个别章、句外,全书早在五代时就已亡佚了,我们无从得知其认定《连山》、《归藏》之理由了。然而《汉志》的作者班固,则应该非常理解和熟悉桓子《新论》的。据桓谭本传记载,班固曾奉章帝诏续补过《新论》。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并撰《汉书》,他至少对汉代兰台太卜是否收藏过《连山》、《归藏》是了解的。然而班固宁可“三易”缺二,也不在其所著《汉志》中补入谭所指的《连山》与《归藏》易。可见,汉兰台太卜藏有《连山》《归藏》之说,只是桓谭个人标新立异之见,是不足为据的。

它是中国算术的一种。一般来说,铁版神数都有一个叫“考时定刻”的过程,据业铁版神数者所说,那是因为客人提供的时间只是一个大概,并不是真正的出生时间,铁版业者要将客人的出生时间推至一时辰有八刻、一刻有十五分的精细度,才可达致最精确的推断。 铁版业者会打出一些条文,然后问客人是否正确。经过一轮验证,完成“考时定刻”的程序后,铁版业者便会开始打出其他条文,一般包括一些六亲情形及不同岁数的条文等。所有条文经排列整理后,就成为一份铁版神数的命书。

以前认为是宋代的邵康节所著,但至今仍没有确实证据,到了清朝,一名名叫铁卜子的道士,以一种神数为人算名,其术在当时大为盛行一时,人人趋之若鹜,立时成为一种名气极大、但又充满神秘感的术数。铁版神数中的“铁版”,意思是“铁卜子版本”的神奇术数的意思。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