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成书状况,《管子》一书的作者是管仲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管子》的成书状况,《管子》一书的作者是管仲吗?,第1张

《管子》一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淮南子说:齐桓公之时,天子卑弱,语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中国之不绝如线。齐国之地,东负海而北障河,地狭由少而多智巧。桓公忧中国之患,苦夷狄之乱,欲以存亡继绝,崇天子之位,广文武之业,故管子书生焉。可见管子一书是为适应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套治国强民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措施。

战国时韩非描述了《管子》成书原因。他说:今境内皆言治,藏管商之法者,家有之。可见《管子》书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言治,即治国强民的办法。《史记,管晏列传》中也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司马迁也反映了当时流传《管子》书情况。

关于《管子》一书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管子》在汉代以前成书已毫无争议。《汉书,艺文志》考证引:晋傅玄说:管子之书,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至少说明《管子》书不全是管仲所作。到唐宗时期,怀疑不是管仲所作的人日益增多。如唐颖达认为:轻重篇是后人所加;苏辙认为:该书多由韩之言,非管子之正;叶适认为:书为战国末期法家之流的作品。

近人胡适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说,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些儒家的议论,和一些道家的议论,还有几多夹七夹八的话,并作一书……今定此书为伪造的,证据甚多。梁启超则认为此书未尝为伪。

《管子》一书就其内容来说确实纯驳不一,故后人认为是伪托作品。近年来,我国管子学者从管仲辅佐齐桓公的身世经验结合《管子》一书内容,整体考察认为《管子》属管仲所作。认为:《管子》内容虽然庞杂,但杂而不乱,恰恰同管仲为相的工作内容相统一。《管子》书具有国家管理实践的公文风格,确有诸多文体的特性。因此,有的篇目属他个人所作,有的属别人代笔记录。

不论《管子》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作者是全部托名或部分托名,书的内容都是反映了管仲的思想。

《管子》[1]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2]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3]《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4],《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5],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6]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7][8]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管子,一般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

评价:

一代能臣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

人品思考

至于管仲的人品,春秋里面说到,鲍叔牙跟他做生意,他要获利多,理由是有老母要供养,据说还当过逃兵,后来位居相位,纳妾甚多,名为代替君主承担恶名。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独特想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才过德的人。

但是,对于豪杰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为人处事上面,正如曹操说,唯才是举,尾生、许由注定不能平定天下就是因为这个理由,因为没有必要苛责小节。

儒家评价

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道:”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恒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历史上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诸葛亮相蜀,使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二人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而且居功至伟。

现存《管子》一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校阅宫廷所藏古籍中有关文献,“共得五百六十四篇”。他校删重复,定为九十六篇。不久又佚散十篇,仅留八十六篇。此书的体裁分为问答和叙述两种方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