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三国演义的明代刊本有多少种
自从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流传之广,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这大概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从形态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分为三种
1《三国通俗演义》
2《三国志传》
3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
其中以毛宗岗父子的版本最为突出,有《第一才子书》之称,近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氏的评语,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加上少量注释,成为一个较好的通行本。但是,由于受过去的研究水平的限制,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技术性错误",包括人物错误、地理错误、职官错误、历法错误和其他类型的错误。尽管如此,它至今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
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出版社又进行了整理,但其中具有学术价值的并不多,其中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理本三国演义》受到学术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至今最好的版本。校正书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并以《校理一览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术性错误",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校正意见,说明校正依据;同时,针对读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处进行注释,深入浅出,给人以新知。
关于我国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版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明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即“罗本”,由民间长期流传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编成的。早在唐末,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李义山《骄儿诗》即云:“或谑张飞胡(大胡子),或笑邓艾吃(口吃)。”到了北宋,出现了专讲三国分立故事的说话人。元朝又出现了许多搬演三国故事的杂剧,并且出现了一部《三国志平话》,这部平话从黄巾起义开始讲到西晋的统一,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历史资料,编撰出《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通俗演义一问世,便出现许多刊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加以修改,使小说的文字内容更加完整,称为“第一才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120回本的《三国演义》。毛本一出现,罗本反而湮没无闻了。
《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亦称“罗本”、“嘉靖本”。这是公众认为最接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原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创作之一,也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南北朝时,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已采用了不少民间传说故事。据晚唐李商隐《骄儿时》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知,三国故事在晚唐已流行于民间。苏轼《东坡志林》说:「涂巷小儿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在北宋都城汴梁,已有民间艺人说演具有「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故事。金元杂剧搬演三国史事者至少有三十多种。元代英宗至治年间(一三二一 -- 一三二三)有建安虞氏刊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凡上中下三卷,后来的《三国演义》,在此书中已粗具规模。
罗贯中(约一三三○ -- 约一四○○)就正是在上述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博采正史、杂史、传记、佚闻,并联系他丰富的生活经验,才写成不朽的《三国演义》,后刊印于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罗氏此书问世后,新刊本纷纷出现,均以罗本为主,只做了些考证、批评、文字增删和回目卷数的整理工作,内容无甚改动。《三国志演义》,60卷,120回,通常所称“毛本”。是目前最通行的版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罗本作了较大的修改,附上评语,加以刊印,共七十五万言,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其师金圣叹称为「第一才子书」。
要了解三国风云,除了史书,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历代不同的版本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三国演义》自诞生以来,其以恢弘的气势,宏大的场景,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及生动感人的人物描写,赢得历代藏书家和刻书家的青睐,也受到普通读者的热烈欢迎。目前,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形成了一个庞大体系。仅现存明代刊本就有30余种,清代刊本70余种,各种版本之间,源流之复杂堪称古代小说之最。一部《三国演义》,无数种版本,这便构成了了解、研究并传播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70年前,郑振铎即发表《〈三国演义〉的演化》和《罗贯中及其著作》,提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其作者为罗贯中。此说一直延续了许多年。1995年,学者张志和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明书林黄正甫刊〈三国志传〉》版本。这个版本虽曾收入孙楷第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但从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张志和先生将《明书林黄正甫刊〈三国志传〉》与嘉靖壬午本《三国通俗演义》进行了对勘,得出结论,这个原刻于福建的嘉靖黄刊坊刻本至少比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早20年,这个本子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早于明代其他《三国志传》的“最初整理写定”本和各种《三国演义》刊本的祖本。同时,张先生的结论对作者是否为罗贯中提出了质疑。
其实,在庞大的《三国演义》版本体系中,影响最大的是嘉靖元年本(即俗称“罗本”)和毛纶、毛宗岗评改本(即“毛本”)。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沿用的是这两个体系。
据研究者调查,在现存的明代版本中,存世最多的要算万历至天启年间的各种《三国志传》本,世称“俗本”。根据比较,研究者认为,这些版本虽晚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但其所宗祖本刊刻的年代要早于嘉靖壬午,也就是说流传于世的《三国志传》本应早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有研究者认为,《三国志平话》刻本出现40年之后罗贯中才开始创作《三国志传》,而后其他各种志传刻本都以罗著为宗,因此可以断定《三国志平话》刻本要早于志传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在各种志传本基础上产生的。
近年来,国外一些《三国演义》学者研究成果颇丰。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学者魏安对现存《三国演义》各种版本进行细致研究,包括先后考查了26种不同的非毛评版本,其中包括被认为刊行年代可能早于其他版本的上海图书馆所藏残页,及西班牙爱思哥利亚修道院图书馆藏嘉靖二十七年叶逢春本《三国志传》,卷端书名《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史传》等。魏安通过研究认为,元末明初,罗贯中写成原本《三国演义》,经过流传,演化为现存各种版本的共同祖本:元祖本。其正文为10卷,卷首有总歌。后元祖本分化为AB系统的祖本和CD系统的祖本,分别在明中叶刊行。
总之,《三国演义》版本繁多,源流复杂,各种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尚有许多问题尚待澄清。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第一,通史专著不谈,关于明史的断代史专著推荐以下几种:
《明史》(2册)汤纲,南炳文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明史新编》傅衣凌 主编 杨国桢、陈支平著(人民出版社);现在新版改名为《中国历史 明史》
《晚明史》(2册)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关于南明史的资料与论著,有以下几种:
《南明史》(14册) 钱海岳 (中华书局)
《南明史略》 谢国桢 (上海人民), 此书未见新印。
《南明史:1644-1662》 (美)司徒琳 (上海书店)
《南明史》 顾诚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三,关于清朝前期的史料暂不谈,说一下有关论著:
最著名的是孟森先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
比较早的专著有周远廉的《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清朝兴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两部著作。
最近看到一本《清代前史》,没有阅读过。
第四,关于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
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参考资料:
当然有,我们都知道统治者通常都会将不同于自己政见的书籍、舆论封杀,其实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情况。统治者都希望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永乐大典就像上面网友说的那样子曾经封杀过很多书籍。最明显的要数《四库全书》了。中学课本上都写了,乾隆派遣大臣编修《四库全书》曾经寻找过《永乐大典》希望成为其借鉴,可是在最后却找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于是他们便到民间去寻访借书抄录,与此同时文字狱不是大兴么?然后就可以找借口将不符合清朝人的口味的书封杀,将以明代年号纪年的书封杀。后来《四库全书》成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它的弊端就是毁了很多书,改了很多书,就致使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书或者现代的书失真,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写的,这我们都知道,但是《红》原始稿是手抄本,有人从藏书的人那里借走原稿,有的进行抄录,有的就直接不还了,在抄录的过程中又发生错误,众所周知的通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就产生了书籍的错误和损毁。
由此中国古代著作在明朝,清朝遭到过损毁,以致现在的著作有些不是当时的真品,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不仅是藏书者的照顾不周,也是阅书者保护书籍的意识薄弱所造成的。
本文2023-08-07 09:39: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