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电脑用什么字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台湾人电脑用什么字体?,第1张

绝大部分用的是繁体字。

繁体字也是文化的传承

  从2008年起,联合国所有中文文书将只使用简体字,取消现行简繁并行的方式。但受访的民众有高达664%不知道有这回事,而有652%的民众不担心国际上全面使用简体字后会让台湾更加边缘化。其中最不担心台湾边缘化的年龄层同样出现在19岁以下的受访者。

  这个结果到底是显示台湾民众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或者是不在乎台湾边缘化?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也许同样也印证了台湾民众国际观有待加强。

  民调数字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繁体字的维护。台湾学者同样希望联合国莫让繁体字在国际舞台上消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简明勇向本报强调,联合国接受中国大陆的提议,全面使用简体字,这是形势比人强。目前世界上使用简体字的人数比使用繁体字的人多出很多,也是事实。

  然而繁体字不只是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不该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逻辑。简明勇说:“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古籍是用简体字写的,还是繁体字?”

  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谭克(Roderich Ptak)也持相同意见。不久前,谭克对《中国时报》说:“简体字历史只有几十年,中华文化却有几千年历史,汉学研究专题和项目的年代,都在简体字发明之前。”

  也有正在学中文的德国学生提到,刚开始学简体字会很高兴,因为笔画少,比繁体字简单省事。但后来发现,很多字太相像,还有很多字明明是同一个字,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例如面包的“面”、繁体字原是“面”,以麦字为边旁;简化了以后,与颜面的“面”是同一个字,在记忆上反而对外国学生产生困扰。

  同样的问题也在韩国出现。韩国首尔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康齐,日前就在《朝鲜日报》上发表评论,建议韩国政府应该同时敎导简体汉字和传统汉字(意义近似于繁体字)。学简体字当然是为了方便一般民众与中国大陆交流,而传统汉字则是理解朝鲜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

http://wwwzhongwenzixiu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933&page=1

民国元年(1914年)四川大汉军政府铸 大汉银币,币值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四种。一元正面中央是秋海棠花饰,环围“四川银币”,外有“军政府造”、“壹圆”,左右分列四瓣花星,背面中央篆文“汉”,旁围十八星,外有“中华民国元年”和四瓣花星。

一元以正面“四川银币”的字体大小分为两种版别,大字版尤以背面纪年中“国”字小一点划为罕见。

有一种五角错版,纪年文字“元”字误成“无”字。

几个特殊的版别比较值钱。 普通的版式也就值个200

民国很短,民国很乱,我们对民国就有种莫名情怀,像恋爱一样,从吸引,到着迷,最后成为个人思维的一部分。

民国生活当时无疑是十分开放的,随之而来的是商业美术设计、出版业和印刷业的鼎盛。那个时期的设计形态丰富,表现内容多样,充满了冒险。尤其是民国时期的美术字,可以算是中国现代字体的“复兴时期”,无论是创意、形态或是笔划细节,都将一个个方块汉字发挥出新的组合变化,充满各种可能性。

1912-1949年民国时期,中国正是东西文化加强交流的起步阶段。所以当时的文化、服饰、建筑风格都具有非常独特的概念,民国风就是特指这一时期相较独特的风格。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平面设计的发端~

那时的设计师大多为绘画者,属于身兼多职的杂家。因出于历史漩涡的复杂背景,不可避免受到日本视觉文化与西方艺术风格双重影响,不过我们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粗暴总结有4种风格:

文人封面

在蓬勃的出版业及其书刊市场,这一时期文人、作家、翻译家等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书刊封面、版式以及插画等环节的设计之中,成为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在民国时期的特殊现象。在封面设计方面五花八门,各种派别都有,各种题材都有,各种技法都有,印象的、抽象的、立体的,不一而足。

吉祥如意

为了摆脱西方控制、发展民族的愿望,如何抵制洋货,通过实业救国,实现民主共和,更得讲究托物言志~

所以啊,什么“福”“禄”“寿”“喜”“财”都是最爱用的设计主旨,譬如“鹿”谐音“禄”,“蝠”谐音“福”,都是常见的小儿科。

风情美女

提起民国的印象,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个穿着旗袍的风情美女。

或妖丽、或清纯、或魅惑、或甜美,柳叶眉、樱桃嘴、悬胆鼻子、杏仁眼,印在各种烟酒、日用品、月份牌里,利用美女诱惑,诱发对商品好感,刺激购买欲望。

字体很粗

早期标志中的文字设计简单,常直接将传统的隶书、正楷、篆书等书法字体作为标志的字体使用。

后来发现字体特性不够用了,不能表达商品的特性,而且印刷、文字排版不是很方便。就开始倾心黑体的丰富变化,在笔画结构处理学习日本黑体字设计技巧,使字体的笔画具有浑厚粗重、庄严醒目、仪式感强的特点。

中国文字,不管是手写还是印刷,自古以来都是纵向自上而下书

写或排印的(只有自右向左的楹联横批和匾额等极少数例外)。现在

通行的方式则

是以自左向右的横排方式为主。追溯这一变化的起源时,

有人注意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杂志。

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3期上发表了钱玄同写给陈独秀的一

封公开信,提出:“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

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

知看横行较易于直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

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文写

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为了阐述和推行汉字“横行”的主张,钱玄同后来又曾多次在

《新青年》上发表公开信,以引起广泛关注。陈独秀也曾表示赞同,

但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有掀起更大的波澜,《新青年》杂志本身也守

着老规矩,版面上汉字依然是一期一期地竖排着。

其实,在钱玄同呼吁推行汉字横行方式的时候,《科学》杂志已

经实干两年多了。该刊在创刊号的“例言”中对此有一项专门的说明:

本杂志印法,旁行上左,并用西文句读点之,以便插写算术及物

理化学诸程式,非故好新奇,读者谅之。

当时最能标新立异的《新青年》,讨论一番没干成。大概是因为

几千年的历史惯性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科学》杂志在实际施行的

时候,还要声明一下“非故好新奇”,而是因为外国人的数学算式、

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都是自左向右横行的,牵就于此,我们不

得不改为“横行”,希望得到国人谅解。结果呢?由科学刊物带头,

愈来愈多的出版物实行“竖改横”,刊物、专著、课本、报纸……终

有“横行”者居多的局面。

戈公振先生著有《中国报学史》一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我

国报刊历史的著作。该书说到《科学》杂志时,在很少的介绍文字中

却特意提到它是横排的,在全书中涉及于此者,独此一家而已。

中国古籍中基本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最早的断句方法是用空白

表示,汉朝时有了“句读”(这里读为“逗”),用“·”表示,此

法沿续两千余年,无所改进。鸦片战争以后,受西风影响,曾出现过

几个采用标点符号的方案,但并未真正推开。

至《科学》创刊,在实施汉字横排的同时,全面采用了西式标点。

时在新文化运动初涌之时,并与胡适颇有些关系。

《科学》酝酿于1914年6月。胡适在当年7月29日的日记中,给自

己规定了一套标点符号,并与科学社的朋友做过交流。《科学》杂志

上采用西式标点之后,可能受到过一些责难。为对此进行辩护和做进

一步的宣传,胡适于1915年8月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刊载

于《科学》的第2卷第1期上,在编者按中写着:“胡君适有鉴乎文字

符号之不容缓也,因为是文,以投本报。同人既喜其能补本报凡例之

不及,且足以答海内外见难之辞。”

胡适在这篇论文中提出设定标点符号10种,可归纳为下表。

符号名称 横排方式 竖排方式

住号 。 。

豆号 , ,

分号 ; △

冒号 : :

问号 ? ?

诧号 ! !

括号 () ()

引号 “”和‘’ “”和‘’

不尽号 …… ……

线号 —— /

这与现在我们所采用的方案已相差无几了。

不管是汉字横排,还是引用西文标点,都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创举,

应该为之特书一笔的。

(摘自《科学旧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