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珂》三本古书是什么?一起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陈若珂》三本古书是什么?一起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第1张

三大古籍是什么?一起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下为大家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的文化从古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传播。虽然几次面临灭绝的危险,但还是挺过来了。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在此,精选三部来自古代文化的精彩书籍,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

《山海经》。全书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海经》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荒四经》,另一类是《海内经》和《海外四经》。总的来说,《海内四经》记载了古代中国腹地的山川宝藏,保存了大量神话素材和珍奇动物,对后世影响很大。遗憾的是,《山海经》这本书写的时候,图文并茂,里面各种动物神仙的是全书的重点,文字只是补充说明。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丢失,只留下文字记录。但是因为里面记载的东西太过神秘,专家说《山海经》是一本伪书,里面的内容根本不可信。

《山海经》。中国古代有三部影响很大的名著叫《经》。第一个是《黄帝内经》,第二个是《易经》,第三个是《道德经》,也叫《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理论的早期经典,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内经》。首先,它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再者,也是养生宝典;最后是一本关于生活的百科全书。所记载的知识是一套全新的独立于西医的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学者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受到了众多西医学者的推崇。

《内经》。相传古代有三部预言未来的奇书,《黄帝内经》、《易经》、《连山》,合称“三变”。都是用“卦”的形式来揭示宇宙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后来《归藏》和《周易》都丢了,只剩下《连山》,也就是《归藏》,是周文王的姬昌做的。主要分为《周易》和《易经》。就是这么神奇的一本书,秦汉以来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不过,《经》既然能写成书,肯定有它的道理。我们没能解读出来,这是我们自己应该反思的问题。

以上三本合称为三大古籍。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它们感兴趣,因为它们缺乏实用性。虽然以今天的手段,这三部奇书不会失传,但它们都尘封在网络和书籍中,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和他们已经丢失的事实有什么区别?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肯定是被誉为万经之首,群经之王的《易经》了。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他,诸子百家思想受他启发,没有哪一家之言能够脱离它的范畴。可惜现代人都把易经当做算命的书,是封建迷信。很少有人知道,易经阐述的是天地间的六十四种法则,只要我们按照这六十四种法则去办事,就会生活的很幸福。

易经是四五五经群经之首,包含宇宙万物自然规律世间万物之象,中华文化之智慧源泉。

一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一个知道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都要经过生、长、收、藏,四个过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个时间段都有自身的特点。在每个时间段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把事情做到极致,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潜龙勿用的阶段,就应该埋头苦干;该你养精蓄锐时,也别着急出人头地。尽人事,听天命。

然后,我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多读国学经典方面的书籍,像 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史记、菜根谭等国学方面的图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根本是生命智慧,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魅力。

最后,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静下心来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现在的年轻人本末倒置,容易焦虑、浮躁、有信息焦虑症,盲目的学习跟风西方文化,崇洋媚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树的树根,树根浇灌好了,树才会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发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并不代表着我们要夜郎自大、唯吾独尊,我们依然需要怀揣着兼容并蓄、包容开放、和而不同的心态,让其他民族文化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注入活水。

 逍遥游 ………………………… 《庄子》

  秋 水 ………………………… 《庄子》

  更 法 ……………………… 《商君书》

  劝 学 ………………………… 《荀子》

  天 论 ………………………… 《荀子》

  五 蠹 ……………………… 《韩非子》

  《孝经》四章…………………… 《孝经》

  邲之战 ……………………… 《公羊传》

  礼 运 ………………………… 《礼记》

  中 庸 ………………………… 《礼记》

  大 学 ………………………… 《礼记》

  察 今 …………………… 《吕氏春秋》

  上古天真论 ……………… 《黄帝内经》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触詟说赵太后 ……………… 《战国策》

  离 骚 ………………………… ﹝战国﹞屈原

  谏逐客书 …………………… ﹝秦﹞李斯

  过秦论 …………………… ﹝西汉﹞贾谊

  论贵粟疏 ………………… ﹝西汉﹞晁错[1]

举贤良对策 …………… ﹝西汉﹞董仲舒

  越王句践世家 ………… ﹝西汉﹞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西汉﹞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序 ……… ﹝西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 ﹝西汉﹞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序…………… ﹝东汉﹞班固

  苏武传 …………………… ﹝东汉﹞班固

  张骞传 …………………… ﹝东汉﹞班固

  论衡自纪篇……………… ﹝东汉﹞王充

  说文解字叙 ……………… ﹝东汉﹞许慎

  刺世疾邪赋 ……………… ﹝东汉﹞赵壹

  典论论文……………… ﹝三国魏﹞曹丕

孟子》百度网盘最新全集下载

w+ l( W; b! k7 Q

《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王汝涛著 岳麓书社,2005年版。8 h8 d( H' l x

《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 荣新江主编b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 孟宪实著 齐鲁书社,2004年版。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学黄正建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5李孝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7O

《西域通史》 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佛教史稿》 汤用彤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代美学史》 吴功正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8 b- C& u Z4 1 q) J% o1

《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 梁鸿飞 赵跃飞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q+ }+ S4 ]- s+ c/ m; D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李彬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传统文化纵览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4、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

  6、中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中国戏剧

  8、中国建筑

  还有一些:http://baikebaiducom/view/40254htm

  传统道德观:

  一、国家思想:

  吴起与魏王泛舟江河,魏王夸说山河之险,固若金汤。吴起历举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险和亡国之痛,说:国家强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险。有德,天下归心,无德,舟内之人皆为寇仇。

  《盐铁论》:“以道德为城,以仁义为郭”,又曰:“以道德为胄,以仁义为剑”。《左传》晋。“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无私积,死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器备,忠于公室。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代先贤懂得思想的对立统一是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先秦时期,中国形成了“和”与“同”的概念。同是简单的同一,而和则是集合了许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统一。以音乐为例,必须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才能组成乐曲。“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书》“惟德动天,无远不届。”

  《管子》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季梁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君应当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政权才能巩固。当权者“命在养民”。

  楚国令尹子文说:“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政权得失关键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诚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实,以为民先。

  2.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扰民,而且要爱民;而爱民如子,国家理财以养民为本,爱养民力;

  3统治者要平易近人,亲民爱民。

  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仁政论,仁义论,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仁政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害相连,忧乐相通,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

  《礼记》提倡“明德,亲民,止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即引导,率先;政,谓法制禁令;齐,所以统一思想。引导人民遵守法令,不服从则处以刑罚;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苟免于刑。但人民不见善,就无法从不善转变为善。以德引导人民,以礼节划一,人民就会知耻并不断追求善行。

  朱熹:主张为政以德。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礼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者”。是讲统治者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养民为本的方法,使民从不善至于至善。

  人的吉凶祸福是人自己的事,与天地鬼神没能关系。“吉凶由人”,“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古代无神论者驳斥了祷祝、咒术、和卜筮等迷信思想。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齐君生病,是由于“纵欲厌私”和“斩刈民力”的结果,祈祷也是无用的。他说,虽有“善祝”,也抵挡不住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诅咒,“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也有损。……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三、民本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为邦本。

  中国历代都相信君权神授,商纣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阳,老百姓说:“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表现出人民愿与之同归于尽的强烈反抗情绪。西周建国后,总结商朝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天命以民心为转移,“天惟时求民主”,上帝关心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什么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管子》中对民有认识,“分而视之则愚,合而视之则圣”。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神论思想。春秋时代,人们认识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亲,惟德是依。”

  “天道远,人道迩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虐待老百姓的“有为而治”是恶政;他警告当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后汉马衍《车铭》:“乘车必护轮,治国必爱民;车无轮安处,国无民谁与?”

  四、伦理观念:

  《管子》中,就有让人民“仓廪实”、“衣食足”,才能发展生产,富强国家,而想让人民遵守道德规范,就要让他们衣食无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中国传统思想,都注重伦理和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希望把人培养成君子贤人,由个人的修身,达到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以个人道德品质为基础的“德治”。

  认仁以为先,功利为后,以仁义制万事。

  德是一种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礼是制度品节,礼者,理也,亦言礼之属于天理。克己复礼,就是克服战胜自身的私欲,恢复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这个礼或天理,就是伦理道德。对当权贵富人者说,一是要节欲,而不是纵欲,事无巨细,要谨察,“一念之萌,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为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而扩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拨乱反正,正人心,明纪纲。克字,就是杀贼工夫,杀人欲之贼。

  五、义利之辨

  义利关系,是伦理道德哲学的价值观念。儒家重义轻利,但对国家的公来讲,要讲功利,造福于民;而对个体而言,不能光讲利,更要讲义。义利之别,就是要分别得天理人欲,公私、邪正。义利之分,是天理人欲、公与私之别。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属于天理之公。

  义,是天理之所宜。义者,宜也,根于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义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办事,即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处分。一事当前,是理当如此,就当做,合乎天理仁义的分寸。自天子至于庶人,人人得本其仁义之心而处万事,谨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义之财利。《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左氏传》齐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晏子不受。人问曰:“富者,人所欲也,何为不受?” 晏子对曰:“无功之赏,不义之富,祸之媒也。”东北某**站的一位普通下岗妇女,面对五百万大奖,且**不记名不挂失,能毅然将**归还原主,这就是仁义之心,是义举。较之那些贪渎诈骗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国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欲之私。利,生于物质与我的关系之中,属于人欲之私。何心隐:“人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欲,反对纵欲。有的主张义利并重。人欲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讲利,计较利害,就不好;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孔子要求“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制。譬如有白金遗道上,君子认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则以为利而据为己有。

  重义轻利说。朱熹认为,“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天下成万事本于一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义者此心之制之谓也。”“极言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君子之学,不能专在利害上计较,应注重正义、明道。

  六、尚俭:

  朱熹:反对穷奢极欲,认为应该奢不违礼,俭不失中。主张以道为乐,处贫泰然,以不足为足,无不足则富贵与贫贱处之一也。

  俭而有度为德。

  以道为乐,乐天知命,天理为乐。

  朱熹:他认为君子在富贵与贫贱之间的选择取舍,要合乎仁这个标准。“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于道不当富贵,则应视富贵如浮云,无动于衷,即使富贵找来也不要;反之,于义当贫贱,则应安贫乐贱,处贫贱而不去。

  《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做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民物贱用物,民乃安……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剥,其角美者身见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礼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

  七、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维护等级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将存天理具体体现在家族内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和君臣(个人与国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上。

  三纲:纲,网上大绳也。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此相适应的是忠、孝、节等伦理道德规范。

  甲.父为子纲 是三纲五常的基础。宗法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父亲是一家之长,是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者,子女对父亲要绝对服从;父亲有过,子女也只能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说,父母不听劝反而鞭打儿子,可谓劳苦,亦不就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毫无怨言地去尽孝道。与父为子纲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便是孝。孝悌为仁之本,作为父为子纲的核心。这个仁是爱的意思,行爱自孝悌始。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仁事,亲亲是第一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则孝悌是第一池,仁民是第二池,爱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国,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倡导孝道。他在《示俗》中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晓谕兄弟争财产事》中,写道:“劝谕士民务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顺、柔恭,必无犯上作乱之事。

  乙.君为臣纲

  是三纲之首,从中央到地主,构成了王权的机构。王权是父权的扩大,君主被称为国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称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会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具有最高的权威。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是移孝为忠,将对父母的孝,扩大到对君主的忠。与君为臣纲相对应的的道德规范便是忠。

  所谓忠,其一就是尽自己的心,尽心尽力,克尽一切私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二,忠是诚实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为规范推广,用于待人处事,则是忠恕。“推己及人为恕”,推测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为妻纲

  人之大伦,夫妇居一。朱熹主张妇女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他反对不 嫁娶礼仪办婚事的“引伴为妻”,规定不得“聚集男女,昼夜混杂。”他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说,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验地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素质或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此四端者,就是没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个人。例:路见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并非与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亲朋中邀取好名声,更不是害怕遭受处分。可见人皆有仁爱之心。

  朱熹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道德项目,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及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仁——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爱之理。朱熹认为,人的仁义理智信的五常,根源于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发为恻隐。“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于心的爱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与万物,便是天地之德显示诸仁,人与万物生生不绝,显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与物中。人与物,都是天地之用。爱由心生。去私欲,做到不违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于德。仁是天地之生气,人之所以为人,其气则天地之气,仁是一种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种,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与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是一块血肉罢了。仁是本体,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现为爱人爱物的宽容大度。

  仁包含义、理、智三者,仁为四德(仁、义、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于人的本性之中,虽未表现出来,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统义、礼、智。能仁则后三者(义、礼、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体现为“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还体现在“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义、礼智等政治道德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

  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表现是恻隐;火神曰礼,则敬之礼也,表现为恭敬;金神曰义,则宜之理也,表现为羞恶;水神曰智,则别之理也,表现为明断是非;土神曰信,则实有之理也,表现为忠信。

  义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适宜,恰当;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义。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所谓天理之节文,即礼即理也;二是作为人事之仪则,具伦理规范的意义;礼则为谦逊,合乎仁的仪式礼节。

  智,即明断见识;智则为明辨。能分清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就是智。

  信,约信也,即守信、诚实的意思,信便是真个有仁义礼智,不是虚假的。好学则智。智者见于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谓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为心也,未发由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体,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来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则五常成为超社会超时空的永恒存在的东西了。

  戊.五伦

  朱熹把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即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五品等级,是人世的大伦,人不能改变,也不能超越,五伦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人为的。

  与五伦对应的,是亲、义、别、序、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于人心之本然,非后来所强加的。

  在五伦之中,君臣、父子两伦最重要,是天之经,地之义,因此在五常中,仁义也最重要,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五伦既是天经地义,但因为气禀所偏,人欲所昏,固有的伦理,却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们,启迪人们固有的伦理之心,于是先王立学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乱其伦而后已。设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义礼智之性,也使人不乱人伦之理。古代听讼之断,必以人伦为重,以人伦为善恶是非和量刑的准绳。

  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以及由这种伦理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价值观,我们要继承其超时代、超因果的绝对性合理内核。道德精神是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选择的,作这种选择,需要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履行道德义务。从伦理道德中升华出一种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无私无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等等,就是我们民族的道德正气。这种道德正气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我们要重视人格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正气,这也是新伦理、新道德发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历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春秋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竹书纪年

  汉纪

  后汉纪

  大唐创业起居注

  顺宗实录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外记

  皇王大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资治通鉴纲目

  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资治通鉴补

  大事记

  大事记续编

  元史续编

  续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通鉴辑览

  明实录

  国榷

  康熙起居注

  东华录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西夏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三朝北盟会编

  蜀鉴

  绎史

  平定三逆方略

  亲征朔漠方略

  逸周书

  东观汉纪

  建康实录

  古史

  路史

  契丹国志

  大金国志

  南宋书

  春秋别典

  藏书

  续藏书

  尚史

  国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渚宫旧事

  东观奏记

  历代小史

  边略

  荆驼逸史

  弇山堂别集

  明季稗史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华阳国志

  蛮书

  南唐书

  南唐书

  压海

  安南志略

  倭变事略

  蒙古秘史

  蒙古源流

  十国春秋

  国初群雄事略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十驾斋养新录

  晏子春秋

  列女传

  高士传

  安禄山事迹

  朱子年谱

  金陀粹编

  名臣碑传琬琰集

  京口耆旧传

  唐才子传

  元朝名臣事略

  东林列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

  碑传集

  畴人传

  王荆公年谱考略

  隋书经籍志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

  直斋书录解题

  文渊阁书目

  千顷堂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禁书总目四种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经义考

  集古录

  金石录

  籀史

  隶释

  隶续

  史通

  读通鉴论

  考信录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考异

  孩余丛考

  文史通义

  风俗通义

  唐六典

  麟台故事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续通典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辑稿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类苑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明会典

  大清会典

  登科记考

  历代职官表

  翰林志

  唐律疏义

  唐大诏令集

  宋大诏令集

  宋刑统

  盐铁论

  包孝肃公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历代兵制

  武备志

  语言

  史籀篇

  三苍

  急就篇

  尔雅

  小尔雅

  释名

  方言

  说文解字

  广雅

  尔雅注

  尔雅疏

  字林

  五篇

  经典释文

  一切经音义

  说文解字系传

  尔雅翼

  埤雅

  类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汉隶字源

  六书故

  助语辞

  通雅

  正字通

  六书通

  字汇

  骈雅

  康熙字典

  尔雅义疏

  广雅疏证

  尔雅正义

  恒言录

  通俗编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释例

  说文通训定声

  草字汇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小学钩沉

  助字辨略

  虚字说

  读书杂志

  经籍纂诂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古书疑义举例

  马氏文通

  名原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唐宋百孔六帖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古今事文类聚

  玉海

  永乐大典

  唐类函

  渊鉴类函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古今图书集成

  声类

  切韵

  唐韵

  韵镜

  广韵

  集韵

  礼部韵略

  切韵指掌图

  七音略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中原音韵

  蒙古字韵

  五方元音

  音学五书

  古韵标准

  六书音均表

  诗声类

  说文声类

  切韵考

  修辞鉴衡

  文学

  诗经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楚辞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楚辞集注

  文选

  古诗源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古谣谚

  文苑英华

  古文观止

  乾坤正气集

  古文辞类纂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赋汇

  四六法海

  骈体文钞

  六朝文絮

  全唐诗

  箧中集

  河岳英灵集

  唐音统签

  唐诗品汇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万首唐人绝句

  全唐文

  唐宋八大家文钞

  西昆酬唱集

  瀛奎律髓

  千家诗

  千家诗选

  宋诗钞

  宋诗别裁集

  江湖集

  古文关键

  宋文鉴

  全辽文

  中州集

  全金诗

  金文最

  元诗别裁集

  元文类

  明文衡

  明文海

  明文在

  列朝诗集

  明诗综

  明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清诗铎

  晚晴簃诗汇

  清文汇

  皇朝经世文编

  敦煌曲子词集

  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花间集

  四印斋所刻词

  强村丛书

  全宋词

  宋六十名家词

  全金元词

  全清词钞

  花庵词选

  绝妙好词

  词综

  词选

  宋四家词选

  孤本元明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元曲选外编

  六十种曲

  盛明杂剧

  古本戏曲丛刊

  杂剧三集

  全元散曲

  贾长沙集

  司马文园集

  扬侍郎集

  孔北海集

  魏武帝集

  王侍中集

  魏文帝集

  曹子建集

  阮步兵集

  嵇中散集

  张司空集

  左太冲集

  陆士衡集

  陆士龙集

  刘中山集

  郭弘农集

  靖节先生集

  颜光禄集

  谢康乐集

  鲍参军集

  谢宣城集

  沈隐侯集

  江文通集

  何水部集

  阴常侍集

  徐孝穆集

  庾子山集

  卢武阳集

  薛司隶集

  王无功文集

  杜审言诗集

  寒山子诗集

  王子安集

  盈川集

  幽忧子集

  骆宾王集

  沈佺期集

  宋之问集

  陈伯玉文集

  曲江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崔颢集

  储光羲集

  李颀集

  王昌龄集

  高常侍集

  岑嘉州集

  李遐叔文集

  萧茂挺文集

  元次山集

  郎士元集

  钱考公集

  韩君平集

  刘随州集

  韦苏州集

  华阳集

  翰苑集

  昌黎先生集

  河东先生集

  刘宾客文集

  王建诗集

  张司业集

  皇甫持正文集

  李文公文集

  玉川子诗集

  孟东野诗集

  长江集

  李长吉文集

  元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司空文明诗集

  戴叔伦集

  卢户部诗集

  李益集

  常建诗集

  洪度集

  张承吉文集

  追昔游集

  朱庆余诗集

  刘叉诗集

  曹邺诗集

  丁卯集

  樊川文集

  李义山集

  温庭筠诗集

  文薮

  甫里集

  姚少监诗集

  孙樵集

  鱼玄机集

  司空表圣文集

  香奁集

  唐风集

  甲乙集

  浣花集

  河东集

  小畜集

  林和靖诗集

  范文正公集

  苏学士集

  宛陵集

  欧阳文忠集

  嘉佑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元丰类稿

  临川集

  广陵集

  东坡全集

  栾城集

  山谷集

  后山集

  柯山集

  淮海集

  鸡肋集

  斜川集

  简斋集

  岳忠武王文集

  于湖居士文集

  李清照集

  石湖诗集

  诚斋集

  东莱集

  梅溪集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龙川文集

  水心先生文集

  沧浪集

  龙洲集

  后村大全集

  湖山类稿

  石屏诗集

  文山先生全集

  滹南遗老集

  遗山集

  湛然居士集

  牧庵集

  道园学古录

  雁门集

  东维子集

  铁崖先生古乐府

  揭文安公全集

  宋文宪公全集

  诚意伯文集

  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

  逊志斋集

  怀麓堂集

  空同集

  何大复先生集

  六如居士全集

  升庵集

  荆川文集

  沧溟先生全集

  震川先生文集

  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续稿

  袁中郎全集

  隐秀轩集

  陈忠裕公全集

  张苍水集

  夏节愍全集

  顾亭林诗文集

  初学集 有学集

  梅村家藏稿

  壮悔堂集

  西河合集

  笠翁一家言

  吕晚村文集

  陈迦陵诗文词全集

  曝书亭集

  渔洋山人精华录

  魏叔子集

  湖海集

  方望溪先生全集

  鲒崎亭集

  敬业堂集

  小仓山房集

  忠雅堂集

  瓯北集

  惜抱轩全集

  文木山房集

  定盦全集

  春在堂全书

  金荃词

  浣花词

  南唐二主词

  阳春集

  乐章集

  六一词

  张子野词

  珠玉词

  小山词

  东坡乐府

  山谷琴趣外篇

  淮海词

  东山词

  片玉词

  芦川词

  石林词

  漱玉词

  无住词

  放翁词

  于湖词

  稼轩长短句

  龙川词

  龙洲词

  白石道人歌曲

  后村长短句

  梦窗词

  梅溪词

  断肠词

  竹山词

  须溪词

  苹洲渔笛谱

  山中白云词

  花外集

  遗山乐府

  天籁集

  湘真阁江篱槛词

  梅村词

  鼓棹集

  曝书亭词

  纳兰词

  道授堂词

  衍波词

  茗柯词

  半塘定稿

  东篱乐府

  酸斋乐府

  小山乐府

  云庄乐府

  梦符散曲

  甜斋乐府

  花影集

  四声猿

  墨憨斋定本传奇

  笠翁十种曲

  古柏堂戏曲集

  吟风阁杂剧

  关汉卿戏曲集

  汤显祖集

  文心雕龙

  诗品

  本事诗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冷斋夜话

  石林诗话

  岁寒堂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

  风月堂诗话

  环溪诗话

  文则

  文章精义

  诚斋诗话

  沧浪诗话

  诗林广记

  诗人玉屑

  后村诗话

  词源

  滹南诗话

  四溟诗话

  艺苑卮言

  曲律

  唐音癸签

  诗薮

  姜斋诗话

  原诗

  带经堂诗话

  五代诗话

  历代诗话

  说诗晬语

  词苑丛谈

  论文偶记

  随园诗话

  瓯北诗话

  白雨斋诗话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

  清诗话

  清诗话续编

  词话丛编

  博物志

  拾遗记

  搜神记

  搜神后记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续齐谐记

  颜氏家训

  隋唐嘉话

  集异记

  朝野佥载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因话录

  酉阳杂俎

  剧谈录

  云溪友议

  传奇

  封氏闻见记

  唐摭言

  唐宋传奇集

  太平广记

  归田录

  东坡志林

  夷坚志

  容斋随笔

  醉翁谈录

  老学庵笔记

  鹤林玉露

  齐东野语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西湖游览志

  少室山房笔丛

  万历野获编

  帝京景物略

  古今谭概

  情史类略

  陶庵梦忆

  池北偶谈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春在堂随笔

  清朝野史大观

  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隋炀帝艳史

  杨家府演义

  西游记

  西游补

  封神演义

  金瓶梅词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新列国志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今古奇观

  说岳全传

  醒世姻缘传

  豆棚闲话

  好逑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镜花缘

  西厢记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琵琶记

  宝剑记

  浣纱记

  鸣凤记

  红梅记

  牡丹亭

  玉簪记

  东郭记

  清忠谱

  十五贯

  长生殿

  桃花扇

  雷峰塔

  哲学

  易经

  管子

  论语

  中庸

  孟子

  荀子

  易传

  孝经

  大学

  老子

  庄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墨子

  墨经

  公孙龙子

  法经

  慎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吕氏春秋

  黄帝四经

  淮南子

  新语

  新书

  春秋繁露

  法言

  太玄

  周易参同契

  白虎通义

  新论

  论衡

  申鉴

  昌言

  理惑论

  太平经

  人物志

  周易略例

  老子指略

  傅子

  抱朴子

  肇论

  弘明集

  高僧传

  真诰

  颜氏家训

  中说

  摩诃止观

  金狮子章

  原人论

  坛经

  广弘明集

  续高僧传

  阴符经疏

  坐忘论

  无能子

  化书

  皇极经世

  太极图说

  通书

  正蒙

  梦溪笔谈

  二程集

  知言

  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

  伊洛渊源录

  近思录

  陈亮集

  习学记言

  北溪字义

  大学衍义

  黄氏日抄

  陆九渊集

  慈湖遗书

  鲁斋遗书

  传习录

  困知记

  雅述

  焚书与续焚书

  刘子全书

  正教真诠

  朱舜水全集

  陈确集

  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

  物理小识

  东西均

  日知录

  周易外传

  尚书引义

  读四书大全说

  张子正蒙注

  无何集

  潜书

  四存编

  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科学技术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中藏经

  脉经

  肘后备急方

  刘涓子鬼遗方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外台秘要

  银海精微

  经效产宝

  颅卤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

  本草衍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幼幼新书

  小儿药证直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儒门事亲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医学发明

  医学启源

  济生方

  妇人大全良方

  洗冤集录

  针灸资生经

  十四经发挥

  世医得效方

  卫生宝鉴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证治要诀

  医学正传

  濒湖脉学

  医学入门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普济方

  赤水玄珠

  温疫论

  证治准绳

  景岳全书

  医贯

  济阴纲目

  针灸大成

  外科正宗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活幼心法

  本草经疏

  口齿类要

  名医类案

  医宗必读

  霉疮秘录

  审视遥函

  医门法律

  石室秘录

  辨证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幼科铁镜

  达生篇

  四诊抉微

  金匮要略心典

  胎产心法

  医学心悟

  外科全生集

  医宗金鉴

  幼幼集成

  串雅内外篇

  疡医大全

  兰台轨范

  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论

  续名医类案

  温病条辨

  沈氏尊生书

  伤科补要

  笔花医镜

  医门棒喝

  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女科

  医林改错

  理沦骈文

  中西医书汇通五种

  厘正按摩要术

  血证论

  重楼玉钥

  衷中参西录

  伤寒来苏集

  周髀算经

  孙子算经

  数术记遗

  九章算术

  海岛算经

  五经算术

  五曹算经

  张丘建算经

  缀术

  缉古算经

  夏侯阳算经

  数书九章

  杨辉算法

  算学启蒙

  四元玉鉴

  测圆海镜

  益古演段

  算法统宗

  算经十书

  天官书

  浑天仪注

  玄象诗

  步天歌

  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南方草木状

  竹谱

  齐民要术

  茶经

  耒耜经

  司牧安骥集

  四时纂要

  桐谱

  洛阳牡丹记

  荔枝谱

  芍药谱

  蚕书

  菊谱

  农书

  橘录

  全芳备祖

  兰谱

  菌谱

  种艺必用 种艺必用补遗

  农桑辑要

  农书

  农桑衣食撮要

  种树书

  救荒本草

  便民图纂

  甘薯疏

  农政全书

  沈氏农书

  学圃杂疏

  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群芳谱

  补农书

  花镜

  广群芳谱

  豳风广义

  授时通考

  农圃便览

  三农记

  养耕集

  植物名实图考

  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水经注

  水道提纲

  洛阳伽蓝记

  括地志

  大唐西域记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通鉴地理通释

  长春真人西游记

  河源记

  徐霞客游记

  河防一览

  天下郡国利病书

  海国闻见录

  职方外记

  考工记

  云林石谱

  营造法式

  梦溪笔谈

  梓人遗制

  天工开物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物理小识

关于文化经典的书籍有很多,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中国文化常识》、《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导读》、《中国文化经典》、《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是2007年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殷旵。与现代汉语相比,传统经典中的文言文被赋之以韵与律、平与仄、修辞与文采,读起来如沐春雨,陶冶情操,启迪悟性,培植内力。

2、《中国文化常识》:是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3、《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导读》:是2008年龙门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枫宇,刘昆庸,黄玉銮。

4、《中国文化经典》:是2006年浙江古籍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子。本书主要通过对我国古典文化介绍,解读,增加读者对国学、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5、《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人教版课标高中语文的选修教材,主要从历代文化经典论著中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既展示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以及历史、伦理、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又反映思想的流变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常识

-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化经典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