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要把两个皇帝起名为拓跋宏(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北魏为什么要把两个皇帝起名为拓跋宏(弘)?,第1张

北魏时期,拓跋弘和拓跋宏都是皇帝,但他们被起名为拓跋弘和拓跋宏的原因并不是相同的。

拓跋弘,是北魏的献文帝,他的名字“弘”取自于他的汉名。据历史记载,拓跋弘是北魏的第一个汉化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包括将鲜卑族改为汉族、实行科举制度等。为了表示对汉族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他选择了“弘”作为自己的名字,以示自己的决心和信仰。

而拓跋宏,是北魏的孝文帝,他的名字“宏”并不是他本来就有的名字,而是他在即位后为了避讳而改的。据历史记载,拓跋宏是北魏的第二个汉化皇帝,他对汉族文化也十分推崇,但他的汉化政策并不像拓跋弘那样激进。他选择“宏”作为自己的名字,也是为了表示对汉族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总的来说,北魏时期,皇帝起名为拓跋弘和拓跋宏,都是为了表达对汉族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但具体原因不同。

一、始于康熙

满清的避讳,始自于康熙年间。顺治朝世祖福临当朝时,“不令天下避讳”,但到了康熙

帝玄烨登基后,避讳制度骤然严格起来。当时的避讳用字主要有两个方面:

1、康熙皇帝的名字

朝廷规定:以“元”字代替“玄”字,以“煜”字代替“烨”字。“烨”字不常用,“玄”字却是个常用字。当时写字刻书,均严格地执行以“元”代“玄”的规定,如《老子》一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被改为“元之又元,众妙之门”。

红学界公认与《红楼梦》创作几乎同时的《儒林外史》,描写王冕放牛,遇见两个“穿元色直襟”衣服的人,“元色”就是“玄色”,亦即黑色。《千字文》开头的“天地玄黄”改成了“天地元黄”,中药铺里的“玄参”,也被改成了“元参”,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玄帝、玄宫、玄机、玄门、玄女、玄神、玄真、玄天、玄论等词,都相应改为“元”字。

2、涉及到“虏”、“胡”、“戎”、“蛮”、“夷狄”等汉人称呼少数民族的蔑称,一律在避讳之列

朝廷修书或大臣奏本时,金朝时的“金贼”,必须改写成“金人”,辽朝时的“虏将”,相应改写为“辽将”,宋朝时的“胡虏之地”,也只能写成“异地”。

二、雍乾之世,避讳至严

满清避讳制度执行的最为酷烈的是雍正乾隆年间,“雍乾之世,避讳至严”。

为避雍正的名字胤祯,雍正兄弟名字中的“胤”字,一律改为“允”字:著名诗人王士祯,死后十年,还被改名为王士正,后又钦命再改为王士桢。就连明朝的亡国崇祯皇帝,也被改为不可理解的“崇正皇帝”;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居然被改为莫名其妙的赵匡允;天下的地名,凡涉及讳字的,一律相应改动,如真定、真阳、真宁,都相应被改为正定、正阳、正宁。

乾隆皇帝比起乃父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是个避讳狂。不仅他自己的名字弘历要避讳,他的父亲、祖父的名字也要避讳,他的儿子的名字还要避讳,最莫名其妙的是,就连死了上千年的历史上的皇帝名字还要避讳,弄的普天下摇唇鼓舌者苦不堪言。

修《四库全书》时,因为没有避讳汉武帝刘彻的名字,乾隆亲自对四库馆臣严加痛斥,严令更改;他钟爱的嫡长子、皇位继承人荣亲王永琏夭亡,朝廷专门颁旨规定避讳“琏”字;他的第八个儿子仪慎亲王永璇,因刊刻《高宗圣训》,“误书庙讳,罢王俸三年”,遭到严谴。

三、文字狱

雍正、乾隆两朝,利用避讳制度,大搞文字狱,史不绝书。

乾隆四十四年王锡候篡改《康熙字典》为《字贯》案,本人被斩立决,子孙七人被判监斩候,妻子媳妇被赐给功臣为家奴。同年,冯王孙著《五经简咏》“不避庙讳”案,乾隆皇帝钦命“照大逆凌迟”处死,“以正人心而神法纪”。也是这一年,一个卖药糊口的老百姓智天豹,谎称遇到神仙显圣,传授《本朝万年历》一部,要献给皇上,邀求富贵,结果拍马拍到了老虎屁股,落得个被腰斩的悲惨下场。

乾隆四十五年,小商人刘莪将《圣讳实录》印刷贩卖给应试的童生,以谋升斗,养家糊口,刊印中不慎将“庙讳”及“御名”“全体写刊”,结果也被斩首了事。同年,一个年老多病的生员吴英,写了一通《上陈时务策》,迭用“弘”字未避,被“照大逆罪凌迟处死,子侄五人被判斩监候,妻妾及年幼子孙十余人被赏予功臣为奴。

此外,还有乾隆二十二年彭家屏《大彭统记》案,乾隆三十二年齐周华诗文案,乾隆四十四年石卓槐《芥圃诗抄》案,乾隆四十六年吴碧峰刊刻《孝经对问》案,本人都被朝廷砍了脑袋,亲属株连者也均被严惩。

这些犯人多数是潦倒书生、小商小贩、市井贫民,根本不存在什么“大不敬”的念头,更谈不上犯上作乱,而乾隆皇帝却无限夸大其严重性,滥杀无辜,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恐慌气氛,以维系皇权的至高无上。

由于乾隆奉行的极为严酷的文化政策,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极大的破坏,乾隆朝篡修的《四库全书》,好多文章因避讳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所以鲁迅先生愤怒地指出,“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从讳例数量上分析,有清一代,共一百八十四例,康雍乾三代就占了一百七十例,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强。

三代统治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八年,由于执行严酷的避讳制度,给中国文化史造成了一场浩劫。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体鉴定古籍年代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湿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六家文选字体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清代刻本繁多,综而观之,大致有如下特点:清代刻本以康熙为界,其字体变化分作两个时期,康熙以前是明万历后的风格,字体长方,横细竖粗。

猜你感兴趣:

1珠宝鉴定真伪的方法与技巧

2星月菩提辨别真伪的方法与技巧

3古瓷鉴别真伪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4哥窑鉴别真伪的技巧与秘诀

5鉴别红糖真伪的技巧与秘诀有哪些

乾隆皇帝为儿子取名的辈分的确都是“永”字,十五阿哥自然也不能例外,之所以嘉亲王“永”后来换成了“颙”(yong),那因为嘉亲王升级成了嘉庆帝,而这就是避讳!避讳可是大有学问的,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悟友们就发现问题了——都是臣子们避皇帝讳,哪有皇帝避臣子的讳?而且避讳还是同音!别说还真有!

皇帝避讳臣下(兄弟)的起源

宋朝之前的皇帝继位,避讳不避辈分,而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都单名。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避讳也就包括了辈分,所以他的弟弟赵匡义就改成赵光义,赵匡美就改成赵光美。而且书写赵匡胤的名字时,必须将“匡”字写成“辅”字,“胤”字少一笔。至于“匡”为什么写成“辅”字?福垊猜想应该取同义吧。匡扶,匡辅嘛。后来赵光义也当皇帝了,赵光美也就改成了赵廷美。福垊需要说一句的是,赵光美改名了,赵光义也该名了,改成了赵炅。以后宋朝有个惯例,那就是皇帝继位必改名,改名必去掉辈分,这就是皇帝避讳兄弟们的由来。

清朝皇帝避讳三步走——越来越厚道

清朝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到了康熙皇帝时,他不仅引入汉人取名的辈分,而且兄弟名字偏旁还都一样。这点是向朱元璋学习的,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五行轮回,而康熙的后代则跳出了五行轮回。

第一步、学习宋太祖好榜样——你们都给朕改。四阿哥雍亲王雍正胤禛继位后,“胤”字成了他的专属,其他的兄弟“胤”字,统统改成“允”字。八阿哥一万个不服,也得老老实实改成“允”字。

第二步、皇帝也是亲兄弟——咱们谁都别改。四阿哥(又是四阿哥)宝亲王弘历继位后,兄弟们的“弘”字继续用。这个跟南北朝南朝皇帝、五代皇帝等不改兄弟的辈分。其实这是乾隆学习宋太祖的好榜样,不过这个宋太祖可是南朝刘宋太祖哦。其实,乾隆还是避讳的,他的避讳方式就是辈分用字少一笔(一说,“弘”字臣下要写成“宏”字,这大概也是嘉庆创新的一个根源吧),名字用字改成他字。而其他帝王则名字少一笔。

第三步、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避字不避音。皇帝避讳(去掉辈分)并改名始于北宋真宗皇帝,这样很厚道不难为兄弟宗室(远房)。清仁宗大概也突出标出自己的“仁”——厚道。兄弟们,朕爱你们。辈分,你们不用改,朕改。

清仁宗改字的讲究

“永”字过于常用,他主动改成了“颙”。这个“颙”字可是很讲究的一个字。“颙”是什么意思呢?大头、大、和气严肃、仰慕等很多意思。大头是亮点,头是老大,大头就大老大。大老大自然就是皇帝了,很吉利吧。

皇帝改辈分是嘉庆皇帝一个创新,这个创新在避讳上避字不避音。不过,他这个很厚道的创新只被他的儿子清宣宗所学习,道光帝将绵宁改为旻宁。道光帝后来的皇帝延续的是乾隆规则,兄弟们都不用改辈分。像清文宗(咸丰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清恭(宪)宗(宣统帝,庙号未被承认),都是学习清高宗(乾隆帝)的好榜样。书写中对皇帝和父母名讳缺笔少划在古代都是常态,唐朝人写李世民三个字,除了李这个姓不避讳外,“世”和“民”都是少一笔。不过,福垊想说的是李世民他自己是不避讳自己的名讳的,福垊记得他的真迹中都没有缺笔少划的字(但涉及到他的父亲和祖先还是要缺笔少划的)。

古代的避讳制度是非常落后的,把我们优美的汉字肢解成奇怪的样子。皇帝、长辈们看到这些“残疾”汉字竟然开心,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