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尽天地,却算不到人心,刘伯温的人生是怎样的?
天地洪流,雨月苍茫。一呼一吸扰动凡心,人间气云蒸霞蔚,你看,是众生。众生如我,我如众生。有人在的时候就有神。巫傩手里的摇铃振荡,邪气的面具下发出鬼魅的语调,火影跳跃、牲灵的血气弥漫,投掷向篝火里的龟壳皲裂出纹路,那是神的旨意,远古的信民顺着龟壳指示的方向一路迁徙,繁衍生息。
先民的信仰野性嚣张,神是巨兽一样的精怪,大力蛮荒,需要献祭最珍贵的事物才能换得庇佑。饥寒饱暖的日子里,只有神能调和这种不确定性。于是,在每一个不安定的日子里,那些能预见未知的人成了凡夫心里最看得见的神。浙南一隅,青山绿水间,伯温于世,经天纬地,旷世传扬。长于自然间,自与这万物生灵有着不一样的连接。星空、气象、山脉、水源,天地与人合一,刘伯温望山望的是江山社稷,望水望的是百姓苍生。明是道家衣,实是儒子心,一心妄做帝王师,奈何帝王心似铁。懂得阴阳又如何,知晓天机又怎样,是劫数便是劫数。
江山易主
十四世纪中期,中国大地上撕扯着各种各样的力量。月满则亏,忽必烈打下的蒙元王朝疆土大而无力、摇摇欲坠,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运动呼唤着下一个王朝霸主。1360年,50岁的刘伯温认定32岁的朱元璋,大明江山缓缓拉开序幕。伴随朱元璋的伊始,刘基的定位角色就十分尴尬,不文不武,非亲非信。刘基入朱元璋麾下,审时度势,出良谋抵贼寇。朱元璋自比刘邦,喻伯温为张良。出生学堂的神童刘伯温成为半文半巫的谋士,观星象,占堪舆,以术引政,作别他所遗憾的元朝故旧,仿若重生,把新兴的希望投入这个呱呱坠地的帝国。
外道内儒
1336年,刘伯温被元朝政府授封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相当于县长助理。仕途期间:''政严而有惠爱,小民自以为得慈父'',但''豪右数欲陷之'',于1340年回到家乡。后虽再次为官,却只是愈发对当时的元王朝失望。刘基心有韬略,在不遇朱元璋赏识之前,却只是普通一人,哀叹时也,命也。也是天赋异禀,刘基暮年发迹,如姜尚老朽挂帅为大周挂帅出征,刘伯温以阴阳术数为剑,剑指大明王朝的兴荣衰败。
1367年,朱元璋任命刘基为。天象有异,此星象预示天下有祸,兵戈相向。时年大旱,刘基为民请命,平反冤假错案,朱元璋允诺。此举仿若感动上苍,大雨得到感召,甘霖从天而降。刘基趁此良机,奏请制定法例,严明律令,严禁滥杀无辜,保护平民利益。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
朱元璋农民起义称帝,第一步就是平息舆论的争议,向世人编纂君权神授的天命,而刘伯温呼风唤雨的能力,作为活神仙的人物设定,更加向天下人证明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有神助,天命不可违。刘伯温是有野心的,他想做官,甚至意图为帝王师,而不仅仅是谋士、文人。他用术法掩盖儒子之心,位居言官之首,善于劝谏,严明法纪,不徇私情。外道内儒,含义理之学,用严谨客观的哲学思想时时刻刻地紧盯朝纲,为江山社稷,为百姓康宁。
儒家争千秋不争一时。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严苛的例律和残暴的统治只会更快地重复迭代的命运。朱元璋曾言:''刘伯温在时,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不从。''刘伯温应该早就预见了屠龙少年终为恶龙的故事,他既然看得出宇宙万象,怎看不出朱元璋杀心。
算得尽天地,算不到人心刘伯温始终是站在天地人和的角度推演未来,医人者难自医,他的术法里独独漏了为自己推演的未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斗转星移,万物乾坤。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亦缺。
1、 铁冠子张中
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打天下跟随左右的两大''国师'',一是铁冠子张中;另一个是刘伯温。朱元璋内心酝酿清理门户,将郭子兴重要将领邵荣处决。
就此事,他分别向两位活神仙占卦问卜。张中回应:国中大臣有变;刘伯温给的判词更加具体是:六七月间,举兵用事,不利先动,当候土木顺行,金星出现则可。
朱元璋根据两位先生给出的预言,认定邵荣叛变一事为真,开始小心提防。一次,朱元璋赴外阅兵,大风平地而起,把朱元璋的衣服和大旗吹的纷乱。朱元璋眉头一蹙,疑窦丛生,更换衣服,迅速命手下改道返城。果真邵荣、赵继祖伏击城门,只等朱元璋一行经过,天命不该绝,暗杀结果落空。
于临川温泉幕源张村,屡试不第,放逐自我,玩世不恭。机缘巧合,遇得真人,习得,观云望气,预言祸福,铁口直断。明太祖十分欣赏他的才能。每次用兵出征以前,他总能观察气色预测福祸。他曾预言朱允文殉国以及明朝历史命运。而后功成身退,不知所终。传说张中在京城居住多年,某日城中居民见其无故投水。皇上命手下严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却四下寻找无果。第二年潼关报明:某时,铁冠道人张中执杖出关。校对日期发现,当日正是张中投水之日。
比起刘伯温在朝为官的日子,张中更像是骑青牛四处闲游的老子,闲云野鹤,逍遥自在。说道即道,张中的心是放下了苍生的, 他的道行是远高于刘伯温,看破了这凡尘的规律,凡尘不过如此,皆在算度以内,张中比刘伯温更不留恋什么。而刘伯温是儒道之心,生生不息的是恒爱万物的情义,刘伯温是万法归宗,而张中已经跳出万法之外了。伯温在家乡惶惶不可终日,饮汤药而亡之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起幕僚张中,术法真是奇异,道行更高的张中好像更早地看见了什么,选择舍弃帝王家,保全自己的逍遥精神。
2、 斩断龙脉定乾坤
刘伯温为了大明的江山,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手为君四方斩龙脉。延绵中华大地的三条龙脉被斩断两条,除东北方向的长白山龙脉侥幸尚存,其余两条龙脉均没有幸免。故此中国西北和东南方向再没帝王出世。
刘伯温首斩大西北这条龙脉。不久之后,刘伯温夜观天象,发现东南方向星有异相,他再次离京南下,掐指一算,无锡一山脉未来会出一帝三王36大臣72武将。刘伯温决定斩断此龙脉。斩断东南这条龙脉的同时也斩断了大明的龙脉,寿命受损,也葬送了大明王朝300年的江山。刘伯温享年64岁。
刘伯温为朱氏江山所做至极,眼前的统治安宁,后世的子孙太平。他是人世间的奇才,敢于天地斗法,敢叫龙脉断绝。他身上极富斗争主义精神,挑战人间的权贵,挑战自然的气韵。一生精彩,却悲剧地死于精通阴阳术法;一生慷慨,也壮丽地青史留名,后世难忘。
江山不是谁家的江山,山会变,水会变,人会变,没有永生永世的龙袍太子。或许这是刘伯温的桎梏,时代给与的桎梏,久读圣贤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刘伯温给自己上的枷锁。有趣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网上也流传着诸多关于刘伯温预言的篇章,满文皆是对瘟疫的预判,网上信之者众。
刘伯温是他所在时代需要的高人。战争年代,兵荒马乱,人的心是憔悴黯然的,只是图个安家乐业,时代下的每个人都是暗疮血泪。刘伯温博爱宽厚,又能掐会算,懂得市民方术。对统治阶级而言,刘伯温的存在是定海神针,是出海巨轮的压舱石,一切可能发生的困难都不会比刘伯温的预言更可怕了,所以将士们,就放心出征吧!
对普通民众而言,皇帝已经是神了,是天命,是我等小民难以企及的高度,能辅佐皇上称神的肯定是不一般,我们的幸福就记挂在他身上了。甚至到了现在,在遇到新冠肺炎这样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疾病的时候,普通民众的目光依然选择信赖号称刘伯温的预言。人心多难猜,皇上的心和百姓的心都是很难安宁的,刘伯温是别人心头的良药,是治愈的药方。术法虽强,也不敌人心。人心变了,药就变成了毒。
江南细雨一只,屋檐上落下了一滴雨,恰好晕湿了青苔。青田镇子里,热热闹闹地挂起刘伯温故居的牌子,游客熙攘,连街边摆摊的算命先生都比其他地方的更加有仙气。人群挤闹着寻访刘伯温在这里的痕迹。伯温还在,你看,就是那滴雨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百姓最喜欢的两大谋士是诸葛亮和刘伯温。相传这对双子星座不但足智多谋,精通兵略,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所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几乎成了神人。
下面,就来看一则和刘伯温有关的奇闻趣事。
在浙江金华武义县西南部有一个古村,它原本偏僻毫无名气可言。然而,它经过一个人改造后,竟然变得远近闻名,长年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很多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也时常来考察探秘。一个小小的古村为什么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这个古村名叫“俞源古村”,也叫“俞源太极星象村”,这个俞源古村之所以“古”,是因为它始建于南宋。据史书记载,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时已天边黑,寻找投宿人家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出现神奇一幕,竟被地上的紫藤缠绕起来。
俞义又惊又喜,觉得这里一定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大胆地做出决定——就地安葬父亲。随后,以忠孝著称的俞义在墓边搭起木屋当起了“守墓人”。再后来,俞义和与当地的一个姑娘结果成了百年之好,其子孙后代也就沿袭开来了,至今已有30多代。
然而,俞源村山好水好风景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旱涝和火灾不断,为此,村里人很是苦恼,却又无计可施。
俞源古村俞义的第五代孙俞涞和刘伯温在一起求过学,属于交往甚密的同窗好友。俞涞很欣赏和佩服刘伯温的超级才干。后来,听说协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刘伯温为了“避祸”而辞官归隐家乡时,俞涞主动上门去拜访刘伯温,并且请求他帮忙“改造”一下家乡的风水,以达到消除灾难的目的。
见是昔日同窗好友,刘伯温也就没有拒绝。公元1349年,刘伯温随俞涞来到现场,通过仔细勘察后,他对俞源古村赞不绝口,原来他发现俞源古村四周有十一道山岗环绕,“灵瑞”之气环绕,是一块举世罕见的风水宝地。然而,因为村中的溪流太直太“硬”,又把瑞气都带走了,因此,急震改造。
刘伯温于是设计把村口溪流改为曲溪。具体来说就是,把原来从村庄东南方流入的山溪,改为东西方向横穿村子,直至村西山脚,复折向北至村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
S形的溪流与四周环山使得整个古村出现了大变样——形成巨大的太极图,S形溪流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界限,把田野分割成“太极两仪”。而太极图置于村北口子上,挡住北方的寒冷空气和“邪气”,形成一座“气坝”,防止村庄祥瑞之气外泄,留住了村中的瑞气。
除了改造溪水的流向,刘伯温还对村里的建筑做了设计规划,八卦形排列着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整体按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的方位排列。更为巧妙的是,位于西方“白虎”之首“奎”宿的俞氏宗祠恰好建在北斗星的“斗”内。
历时3年时间,改造工程完成,结果是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从此俞源古村不但再无旱涝和火灾之祸。而且村泰民富,富甲一方,村里高官贵人层出不穷,自明以降,出现尚书、大夫、抚台、知县、进士、举人等293多人,画家、书法家、医术家不计其数,被认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俞源古村因为有神算子刘伯温的“画龙点晴”,人才辈出,富甲一方,其名声自然也就越来越响,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专家来古村参观和探索。
近代科学家研究后,给出了俞源古村改造后无旱涝和火灾的原因。原来,俞源古村在地形四面环山,仅有北面一个小缺口,整个村庄就像一只口小肚大的瓶子,一条小溪从瓶颈处笔直地流出村外。雨季时,每当大雨过后,山上的水纷纷涌入小溪,溪水流量陡然增加,由于出口狭小,溪道笔直,溪水下泄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瓶颈处就会滞留大量溪水,进而造成漫溢,形成涝灾。
而刘伯温巧妙地利用地形,把山溪改成S形,增长溪道长度,溪道容积加大,缓解了压力,可使溪水下泄速度减缓。同时,村里还有 “七星神塘”, 分别位于村内的上菜园、大菜园、六峰堂、水碓塘边、下田、上泉、下泉,呈北斗星状分布,组成“天罡引二十八宿”的布局,这七口池塘起到旱时救旱、涝时蓄水、火灾时救火作用。
因此,近700年来该村再未发生过一次自然灾害也不足为奇了。
关于俞氏家族人才辈出之谜,专家却无法解释。而俞氏家族的长者却自曝个人玄机和奥秘,原因很简单:俞氏宗祠恰好坐落于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所组成的七星"斗魁"之内,而"魁星"又称为文昌星。"天上星、地上祠、福佑人",地显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是俞源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之奥妙所在。
如果你现在走进俞源古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刘伯温的留下来的痕迹——太极图。古村目前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就有395幢之多,建筑各种装饰中,太极图极为常见,足足有400处之多。
俞源古村众多名胜古迹中,还有一座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圆梦胜地——洞主庙。该庙因每年正月十三和六月二十六日两次盛大庙会而远近闻名。
每年正月十三是“圆梦节”,白天,村里要组织民间文娱活动,期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晚上,民众纷纷进入洞主庙席地而卧,希望能做上一个好梦。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村里百姓要杀猪宰羊到洞主庙祭拜,以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村里还要请剧团演三日四夜古装戏,习惯地称作“六月戏”。
奇怪的是,每年演戏期间,即使是久旱未雨的天气,俞源古村也总是要下雨,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而据悉,象这样的未解之谜,俞源古村多达三十多个。比如说:该村“商坐楼”边有口井称“气象井”,天晴水清见底,井水变浑浊定要下雨;而古建筑“声远堂”桁条上九条木雕鲤鱼更会随气候变化而变色……
这些都有待相关专家进一步考证和探究真相,以破解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末解之谜。
刘伯温又叫刘基,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士。因为在明初混战中为朱元璋定鼎天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刘伯温又被称为明初的第一谋士,朱元璋也一直称其为军师。
在关于朱元璋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而关于刘伯温求雨的故事也是在民间到处流传,那么我们知道三国时诸葛亮能够呼风唤雨,那么刘伯温到底能不能呼风唤雨呢?
首先我们来看刘伯温,有史料记载,刘伯温曾经有两次求雨的过程,一次是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江南地区大旱,朱元璋问计于刘伯温,刘伯温就说是因为牢狱中关押了很多蒙冤的犯人,于是朱元璋派刘伯温去查有没有冤假错案,刘伯温就去调查,并最终释放了一些蒙冤的人。果然没有几天,天上就下起了大雨,刘伯温趁此机会向朱元璋建议制定法律;
另一件事是在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还是因为金陵地区大旱,于是朱元璋又找来刘伯温让他求雨,刘伯温向朱元璋建议是因为战争中死亡的兵士家属需要抚恤,同时修筑南京城的工匠也还有很多暴尸荒野,所以朱元璋采纳他的建议,抚恤了将士,同时掩埋了工匠的尸首。但是这一次并没有求到雨。
从中我们看出刘伯温并不是能够呼风唤雨,而是他利用天象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来刘伯温懂天文地理,星象占卜,但是他并不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而是为了达到劝诫朱元璋的目的,所以对自己的一个神化,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也能够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这也是封建统治时期,很多人惯用的手法,如今看来也就能够理解了。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刘伯温一般指刘基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1、袁天罡(573年一645年4月),俗作“袁天罡”,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隋时为资官令,唐武德年间为蜀郡火井县县令。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贞观八年(634年),在其请求下,唐太宗复任他为火井县县令。
2、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扩展资料
1、刘基故居
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
2、袁天罡相关记载
据天宫院的材料介绍说,袁天罡相传为隋文帝杨坚之子,生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初。因皇后独孤氏杀其母,抱给袁家抚养,后拜峨眉山智仁法师学功,下山路遇李淳风之父李播以及药王孙思邈,学得数术、医术、相术,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风水相术大师。
后隋炀帝留用时,恨其不仁,被进士刘文静推荐给唐王李渊,成为唐朝开国军师之一。高祖武德初年任邛州火井(今四川邛崃火井镇)县令。贞观初年,奉太宗命令测王气由长安入蜀。后游历江湖,成为享有盛名的风水大师和天文学家。
-袁天罡
-刘基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玄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涌现出了很多料事如神的神人,比如周文王、袁天罡等等,但是自古以来“天机不可泄露”,盘点一下历史上三位泄露天机的人,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第一位严君平
严君平,又叫庄君平,生于汉武帝时期,喜好黄老,擅长用占卜耆龟给人看相,曾提前二十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泄露了天机,不过之后的严君平却无病无灾,没有遭到天谴,最终活到了九十多岁,得以善终,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长寿之人。
第二位,袁天罡和李淳风
袁天罡和李淳风生于唐朝时期,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袁天罡则擅长根据风声风向判断吉凶,还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后来唐太宗请他们二人推测唐朝的运数,结果李淳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足足推算出了唐朝两千年以后的国运,更不用说武则天未来会登基称帝的事情,正在这个时候,幸亏袁天罡及时推了李淳风的背,以“天机不可再泄”制止了他,才有了后来的《推背图》。《推背图》是中华道家预言领域的第一奇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唐朝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汇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最终这两个莫测高深的人都得到了善终。
第三位、刘伯温
刘伯温生于明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军事和演算。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开创了明朝,统一了天下。不幸的是,刘伯温后来遭到朱元璋的忌惮,被下了毒药,病死于家乡。如果不算上这样的人为原因,刘伯温也可以说最后是善终,之前没有遭受其他的灾难。
上面这三位是有真正本事的人,还能提前知晓天机,公开预言后甚至不怕遭到天谴,最终得以善终。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
本文2023-08-07 10:01: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