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失传的古书都被发现、找到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如果所有失传的古书都被发现、找到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第1张

不会。除非《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内》《白外》《中藏经》比较完整出土可能会对现代中医治疗思维产生有限影响以外,其他内容基本只会改变医学史研究了。毕竟目前能留下来的书,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

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也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只是神话传话或文学创作的。

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其相关的101处遗址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残存着,现在急需开发保护。

华胥国,传说中虚拟的理想国度,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华胥氏作为华胥国的女首领,“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追求治世强国,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复兴华胥国的辉煌,于是有了”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而后天下大治“的典故。

《列子·黄帝》中黄帝梦游华胥的典故,自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流传以来,又经西汉刘安《淮南子》、东晋张湛的《注语》,把黄帝塑造成了一个有美好理想追求的人物,以浪漫的精神表现出来。“梦游”成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的用语。唐代诗人李商隐“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即是此意。

从现代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为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

华胥国位于今蓝田县华胥镇,《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日渚。”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华胥是以母权制为代表的前伏羲时代的人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陕西蓝田保留有华胥的遗迹,并有蓝田猿人的发现,二者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体现,并有着内在的联系,以二者为代表的蓝田文化,在中华文化源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胥遗迹

华胥陵

华胥陵也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华胥陵是华胥氏死后安寝的陵地,它北枕骊山,南临灞水,隔河与白鹿原相望,是一块纯阳的风水宝地。华胥陵原周长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米。陵区古柏参天,钟鼓高悬,殿宇祭台雄伟,常年祭祀不断。

据许多史书记载,中国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华胥国,且有遗址存在。据《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境内华胥陵”。明·清七部《蓝田县志》均载“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氏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故居。”《陕西通志》中说:“羲母(风华胥)陵在蓝田县北35里”。《蓝田县志》中说:“蓝田县内有华胥氏陵,史称三皇故居”。根据这些记载,华胥陵遗址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

华胥陵周围分布着许多同华胥氏与之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阿氏村(娲氏村)、女娲堡、补天台、人宗庙、磨合山、华胥窖、画卦台等。伏羲创建《八卦》时的“画卦台”;雷家庄相传是当年“雷泽”的所在地;传说“华胥窑”是华胥氏履大人迹后,感虹而生伏羲女娲的窑洞;“毓先桥、毓圣桥”相传是华胥氏在妊娠伏羲和女娲时所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通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的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四个字,左右两边分别是“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代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有“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这些都是十分珍贵人文遗址与实物。也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录。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冢,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地。

文学作品中的华胥国

黄帝神游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列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因为黄帝的这个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华胥国一词具有了三层意义。第一,被视为远古盛世的象征。如晚唐诗人曹唐,在《圣帝击壤歌四十声》诗中,对唐尧盛世予以热情歌颂,对华胥国那种朴素、安逸、衣食富足而又道德高尚的太素之乡,寄予深切的企盼。其中有句曰:“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第二,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烦恼的乐土。如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这几句是说,只有沉醉于酒,才能不再去想追名逐利,才能充分享受风花雪月。第三,作为清美之梦的代称。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是说自己怀念美丽的情人却无法相见,只能在梦里与之重逢了。无论是哪种意义,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华胥国也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的是一个孤儿叫寄儿,生来愚蠢,不识一字,替人家做苦力为生,后来又签字画押,被土财主雇去放牛,穿着破布袄,晚上睡在草房里。

一个道人看中了寄儿的道骨,想带他出家,寄儿不愿意,于是道人就传授了寄儿一句五字真言,就是“婆珊婆演底”,说是睡觉前将这五字真言念上一百遍,就可以夜夜快活。寄儿遵照道人的嘱咐,睡觉前整整念了一百遍,然后入睡,在梦里进入了华胥国,在华胥国里,寄儿献万言长策,被任命为著作郎,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上任。从此以后,寄儿白天劳苦,晚上就念“婆珊婆演底”进入梦中华胥国,饮美酒,享佳肴,看歌舞。被招为驸马后,又因消除玄菟、乐浪两个邻国的威胁,立了大功,被封为黑甜乡侯,富贵到了极点。到后来寄儿在放牛时发现了一窖金银,献给土财主,被土财主收为养子,开始享受富裕生活,五字真言也不念了。但从此以后,白天和晚上开始颠倒过来,白天享富贵,晚上做恶梦。原来传授五字真言的道人又来了,他向寄儿讲明了其中的道理:白天享富贵的,晚上就要做恶梦;白天劳苦的,晚上就进华胥国享受富贵。

这个故事是是根据《列子》中的故事改编的,又加入了黄粱梦故事中的细节。《列子》中有一篇讲黄帝即位十五年后,白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游华胥国。华胥国里没有君主,一切都是自然状态,老百姓都没有嗜欲,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恶,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和谐,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爱憎,无利无害,因而也没有争斗,没有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那个国家的人都没有恐惧,甚至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样的一个国家简直比天堂还美好。后人就用“华胥国”来指美得不能再美的梦境。《列子》中的另一篇故事讲的是周朝有一个富翁,有很大的一份家业,天天想着家业,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弄得身心俱疲,而到了夜晚,一入睡就做梦,梦见自己给人家当奴仆,累得要死,还要受主人的辱骂和鞭打,痛苦得在梦中叫唤,一直到天亮。而这个富翁使用的一个老奴仆,年老体衰,还要整天地劳作,但是一到晚上就梦见自己成为国王,大权独揽,吃喝玩乐,要啥有啥,快乐无比。当有人对这个奴仆如此辛劳表示同情时,这个仆人说:“人生百年,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我白天为奴仆,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就成了君王,其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那个富翁为晚上梦中的辛劳而烦恼,他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你白天是富翁,享受富贵,晚上做梦自然就要劳苦,这是自然的规律。你想白天黑夜都享受,怎么可能呢?”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生物电说 1 拼音

jīng luò shēng wù diàn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channel bioelectricity

3 注解

经络生物电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实验发现,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线路通过的地方组织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电位降低,甚至达于零。创伤和骨折病例测定中的结果与上述现象一致。故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电的通路,从组织器官发出的电流,依其强度和量,沿着特殊导电通路行走,纵横交叉,遍布全身。身体任何组织均可导电,故经络通路导电介质呈多样性。它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于神经系统。

古籍中的经络生物电说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头面部〕巅∶足太阳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俱经络二。)手少阳别于巅。(经络三。)足少阳之筋,交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皮部

曰善,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论》篇。自夫经络之见也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七《经络论》。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皮部论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之脉,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部有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灵枢本输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

《脉理求真》:[卷三]汪昂订十二经脉歌

《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 《孟子》 《吕氏春秋》 《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这些成书均是在秦朝之前,都属于先秦古籍

分类的话:

经传类:

诗经

尚书

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周礼

周易(包括《易传》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小学类:尔雅

(二)史书类

逸周书

国语

战国策

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

世本

子书类:

儒家:

论语

曾子

子思子

孝经

孟子

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文子、列子、鹗冠子

法家:

慎子

申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名家:

邓析子

尹文子

公孙龙子

纵横家: 鬼谷子

杂家:

尸子

吕氏春秋

其他:

鬻子

管子

晏子春秋

(四)诗赋类

楚辞

(五)兵书类

司马法

六韬

孙子

吴子

尉缭子

(六)术数类

甘石星经

连山

归藏

山海经(郭璞注)

(七)方技类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甲乙经

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本《汉书·艺文志》看看,里面有记载。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基础部分

 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24。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3。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2。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第2版),毛以林,人民军医出版社,9787509144893。

 5、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彭坚,人卫,9787117185745。

  内经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225。

 2、黄帝内经素问(新版梅花本),人卫,9787117153317。

 3、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郭蔼春,人卫,9787117171175。

 4、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二版,上下册),山东中医学院,人卫,9787117110785。

 5、灵枢经校释(第二版),河北医学院,人卫,9787117108409。

 6、灵枢经(校勘本),刘衡如,人卫,9787117170741。

 7、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157。

 二、古代注本

 1、类经(中医典籍丛刊),张介宾,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2517。

 2、黄帝内经太素(中医典籍丛刊),杨上善,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3170。

 3、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吴昆,学苑,9787507740752。

 4、内经知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李中梓,人卫,9787117086271。

 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汪昂,中国中医药,9787513230957。

 6、素问直解(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高士宗,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3264。

 7、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马莳,学苑,9787507728606。

 8、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607。(所有陈修园相关著作,可用《陈修园医学全书》代替。)

 三、现代注解

 1、内经(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人卫,9787117072335。

 2、黄帝内经集解:素问·灵枢(套装共2册),龙伯坚,天津科学技术,9787530833919。

 3、素问三识,胡天雄、多纪元简、多纪元坚,中国中医药,9787513202732。

 4、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9787807104261。

 5、黄帝内经类编,王新华,上海辞书,9787532637829。

 6、内经精义(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周信有,中国中医药,9787513210270。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陈明,学苑,9787507726497。

 2、王洪图黄帝内经临证发挥,翟双庆,人卫,9787117074605。

 3、难经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人卫,9787117171960。

 4、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方药中,人卫,9787117088565。

 5、五运六气三十二讲,柳少逸,中国中医药,9787513224727。

  伤寒论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伤寒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钱超尘等整理,人卫,9787117067249。

 2、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人卫,9787117171021。

 3、伤寒论(医道传承丛书),邱浩重校,学苑,9787507741735。

 二、古代注本

 1、伤寒论条辨,方有执,学苑,9787507734027。

 2、尚论篇,喻嘉言,学苑,9787507733716。

 3、伤寒来苏集,柯琴,中国中医药,9787800896781。

 4、伤寒论后条辨·读伤寒论赘余,程应旄,中国中医药,9787802317581。

 5、伤寒贯珠集,尤在泾,中国中医药,9787802314573。

 6、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上册),吴谦,人卫,9787117076333。

 三、现代注解

 1、李培生医书四种,李培生,人卫,9787117117463。

 2、伤寒论译释(第四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9787532399291。

 3、伤寒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第二版),李培生等,人卫,9787117072328。

 4、李克绍医学文集,李克绍等,山东科学技术,9787533142483。

 5、伤寒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熊曼琪等,人卫,9787117138680。

 6、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人卫,9787117096126。

 7、伤寒论求是(修订版),陈亦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47810019。

 8、伤寒新解与六经九分应用法(中医师承学堂),张再良,中国中医药,9787513211826。

 9、名老中医带教录,巫君玉,人卫,9787117165006。

 10、寒温统一论,万友生,中国中医药,9787513235846。

 11、伤寒常变论,何毅,中国中医药,9787802310063。

 12、伤寒论集解,聂惠民等,学苑,9787507718881。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许叔微医案集按,赵兰才,华夏出版社,9787508067230。

 2、经方实验录,曹颖甫,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9921。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人卫,9787117131551。

 4、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等,学苑,9787507712575。

 5、名医经方验案,聂惠民,人卫,9787117108430。

  金匮要略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何任等,人卫,

 2、金匮要略校注,何任,人卫,9787117171953。

 3、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梁永宣,学苑,9787507734324。

 二、古代注本

 1、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见伤寒论部分

 2、金匮要略心典,尤怡,中医中医药,9787800890161。

 3、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584。

 4、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03409。

 三、现代注解

 1、王维川金匮心释,王渭川,中国中医药,9787513236393。

 2、金匮篇解,程门雪等,人卫,9787117155038。

 3、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陈纪藩,人卫,9787117142229。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重订补注《南雅堂医案》,马昆等,人民军医,9787509130933。

 2、张聿青医案,张乃修,人卫,9787117076142。

 2、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陈明,学苑,9787507710595。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同伤寒论部分)

  温病学部分

 一、古代著作

 1、温疫论,吴有性,人卫,9787117086622。

 2、温热论·湿热论,叶桂、薛雪,人卫,9787117086615。

 3、温热经纬,王孟英,人卫,9787117067218。

 4、温热条辨,吴鞠通,人卫,9787117067201。

 5、伤寒温疫条辨(市面缺货)

 6、时病论,雷丰,人卫,9787117086776。(缺货则:中国中医药,9787513203487。)

 7、六因条辨,陆廷珍,人卫,9787117095785。

 8、三订通俗伤寒论,俞根初,中医古籍,9787801740427。

 9、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王孟英,中国中医药,9787802315129。

 二、现代著作

 1、温病源流论,刘祖贻等,人民军医,9787509173244。

 2、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增订本),张文选,9787506788380。

 3、叶案发微,俞岳真,中国中医药,9787513220248。

 4、叶天士诊治大全(修订本),陈克正,中国中医药,9787513213974。

 三、医案及其他著作

 1、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苏礼等整理,9787117076159。

 2、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北京科学技术,9787530468265。

 3、温病名方验案说评,陈明,学苑,9787507717822。

 4、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潘华信,江苏科学技术,9787553721958。

;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特殊结构说 1 拼音

jīng luò tè shū jié gòu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special structure of channel

3 注解

经络特殊结构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特殊的结构系统。朝鲜金风汉在《关于经络实态的研究》一文中,报告他发现了经络的实态:经穴是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区别的硬度较软的卵圆形结构物,它存在于表皮下及其他各种组织上,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所包绕。此结构物的大小和形态各自不同。有的经穴有几个这种结构物集合而成。经脉则由细管状结构物的捆束而形成;它的断面为圆形或卵圆形。经脉的直径为20μm~50μm左有,它的壁面由一层很薄的膜所形成。其内容不包含血球及其他有形成分。经脉中的每一个管状物,个个都是被结缔组织包起来的,并且经脉本身也被结缔组织包裹着,经脉和各个经穴被许多经脉管状物联结著。经脉的各段各节的管状结构物,几乎都一般粗。经脉虽软,但却给人以内容充实的触感,经脉上分布著的毛细血管比起其它各种组织上的血管丰富。管状结构物中完全没有许旺(Schwann)氏细胞。一般来说,其直径比神经轴索粗一些,其它各种形态学上的性质也与神经不相同,这种管状结构物,在其分布状态和组织学上的性质也与淋巴管有所区别,而且它还不进入区域淋巴结,同时在区域淋巴结的近位或远位上的管状结构物中观察不到淋巴球。该结构至今尚未见到国内外其他学者所证实。

古籍中的经络特殊结构说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头面部〕巅∶足太阳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俱经络二。)手少阳别于巅。(经络三。)足少阳之筋,交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皮部

》卷二第一下篇。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前说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病。次说皮部十二络之以十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皮部论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之脉,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部有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灵枢本输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

《脉理求真》:[卷三]汪昂订十二经脉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