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霹雳散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秋疟指南》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45 用药禁忌 5 《丸散膏丹集成》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急救痧症全集》卷下 61 方名 62 霹雳散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7 《温病条辨》卷一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用药禁忌 8 《古方选注》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86 各家论述 9 《良朋汇集》卷四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幼科发挥》卷二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活人书》卷十六 111 方名 112 霹雳散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主治 11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17 附注 12 《圣惠》卷九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证类本草》卷十引《孙兆口诀》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霍乱论》卷下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46 用药禁忌 15 《伤寒全生集》卷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56 附注 16 《育婴秘诀》卷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活幼心书》卷下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霹雳散 1 拼音
pī lì sǎn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霹雳散21 处方
附子(一枚)
22 炮制烧为灰,存性为末。
23 功能主治治阴胜隔阳伤寒,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是也。
2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蜜水调下而愈。此逼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而汗出乃愈。
25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31 方名
霹雳散
32 组成香附子6两(去毛),川乌头2两(炮,去皮,尖),石灰2两(油炒)。
33 主治妇人经脉妄行,血崩不止。
3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食前每服2钱,烧秤锤淬酒调下。
3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4 《秋疟指南》卷二 41 方名霹雳散
42 组成生大黄1钱,黄芩3钱,吴萸1钱。
43 主治痢症胀闭,有宿食,发呕。
4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水2碗,煎至1碗,先服半碗,得快利即勿服;如不快利再服1次。
45 用药禁忌此药只可服3次,不可多服。
5 《丸散膏丹集成》 51 方名霹雳散
52 组成麝香4分,生香附1钱8分,硫黄5分,肉桂8分,母丁香1钱4分。
53 主治寒凝腹痛。
5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次1分,开水送服。
55 制备方法除麝香、硫黄另研外,余药共研和匀。
6 《急救痧症全集》卷下 61 方名霹雳散
62 霹雳散的别名通关散
63 组成北细辛5钱,生半夏半钱,皂角半钱,鹅不食草2钱,茅山术2钱,灯心灰2钱。
64 主治痧毒闭结,七窍不通,经脉阻滞,吐泻不出,胀满绞闷;及中风、中恶、中气、中暑、一切昏仆不省人事者。
6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临用以灯草1段,蘸少许,刺搐鼻孔中。即嚏。
66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瓶收封固。
7 《温病条辨》卷一 71 方名霹雳散
72 组成桂枝6两,公丁香4两,草果2两,川椒5两(炒),小茴香4两(炒),薤白4两,良姜3两,吴茱萸4两,五灵脂2两,降香5两,乌药3两,干姜3两,石菖蒲2两,防己3两,槟榔2两,荜澄茄5两,附子3两,细辛2两,青木香4两,薏仁5两,雄黄5钱。
73 主治中燥吐泻腹痛,甚则四肢厥逆,转筋,腿痛,肢麻,起卧不安,烦躁不宁;再甚则六脉全无,阴毒发斑,疝瘕;一切凝寒固冷积聚。
7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开水和服,大人每服3钱,病重者5钱;小人减半。再病甚重者,连服数次,以痛止厥回,或泻止筋不转为度。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76 用药禁忌寒轻者,不可多服;寒重者,不可少服,以愈为度。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
8 《古方选注》 81 方名霹雳散
82 组成雄黄5分,人言4分,冰片5分,生山栀20枚,牛黄5分,急性子1钱,生绿豆180粒,雌黄5分。
83 功效涌吐风痰,泄浊阴。
84 主治阳狂,痴癫。
8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先将绿豆冷水洗,去皮,同余药各生晒干为末。大人用7分,1516岁者用4分。或粉面糕饼令其食,少倾吐出顽痰为妙。晚以稀粥补之。
86 各家论述明系痴癫是藏病,多由肝经风痰随气上逆于心,迷乱神明,故宜涌而吐之。生黄砒不及炼白砒,燥烈纯热,劫痰善吐,但炼砒毒能伤人,故必重用生绿豆以解其毒。然有服之其毒内攻而不吐者,又必以食物如粉面糕饼鼓动胃气,则无有不吐者矣。山栀轻扬上浮,急性子下气透骨,是即栀子豉汤激而行之,相助以吐。雄黄入肝之阳分,杀精辟鬼;雌黄入肝之阴分,祛风杀虫。牛黄入肝藏引风外出;冰片入骨髓搜风可尽。刚猛毒药,无微不入,胸中即有固结顽痰,亦必倒仓吐出,其神明得以归舍而清矣。
9 《良朋汇集》卷四 91 方名霹雳散
92 组成黄芩(炒)2钱,荆芥(炒)2钱。
93 主治血出崩漏,行经不止。
9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黄酒4两同盛碗内,先将铜称锤1个,用枣木柴烧通红,淬入药碗内,酒滚,乘热服。
9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0 《幼科发挥》卷二 101 方名霹雳散
102 组成踯躅花1分半,雄黄3分,麝香少许。
103 主治小儿中恶、眩仆、四肢厥冷,两手握拳,不能喘息。
10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用灯心3寸长,蘸少许,插入鼻孔。得嚏即醒。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1 《活人书》卷十六 111 方名霹雳散
112 霹雳散的别名黑散子、霹雳煎
113 组成附子1枚(及半两者,炮熟,用冷灰焙之,去皮脐,为粗末),真腊茶1大钱(细研)。
114 主治阴盛格阳,身冷,烦躁,面青唇黑,腹痛,大便自利,脉沉细欲绝。
115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服用水1盏,煎6分,临熟入蜜半匙,放温冷服之。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愈。
116 制备方法上同和,分作2服。
117 附注黑散子(《普济方》卷一三五)、霹雳煎(《准绳·类方》卷五)。
12 《圣惠》卷九 121 方名霹雳散
122 组成大黑附子1枚(入急火内烧,唯存心少多,在临出火时便用瓷器合盖,不令去却烟焰)。
123 主治伤寒2日,头痛,腰脊强硬,憎寒壮热,遍身疼痛。
12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汗出立愈。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3 《证类本草》卷十引《孙兆口诀》 131 方名霹雳散
132 组成附子1枚(烧为灰存性)。
133 主治阴盛隔阳伤寒,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者。
13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蜜水调下,为1服而愈。此逼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而汗出乃愈。
13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4 《霍乱论》卷下 141 方名霹雳散
142 组成附子(浓甘草汤煎去毒)3两,吴茱萸(泡去第1次汁盐水微炒)3两,丝瓜络(烧酒洗)5两,陈伏龙肝2两(烧酒1小杯收干),木瓜(络石屯7钱煎汁炒干)1两5钱,丁香(蒸晒)1两。
143 主治阳虚中寒、腹痛吐泻,转筋肢冷,汗淋,苔白,不渴,脉微欲绝者。
14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外以醋半酒杯,盐1钱5分,藕肉1两5钱,煎滚,瓦上炙存性研,每服加3厘,每病止须用半服,参汤下。
145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分作19服。
146 用药禁忌确系寒证,此散固佳,若未辨阴阳,极宜审慎,勿轻试也。
15 《伤寒全生集》卷四 151 方名霹雳散
152 组成熟附子、人参、甘草、白术、干姜、细茶1撮。
153 主治阴极发烦躁,阴极似阳,身热面赤,烦躁不能饮水,脉沉细或伏绝。
15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水煎,入蜜2匙,麝香少许调,顿冷服下。须臾汗出,得睡躁止乃愈。
155 加减烦躁欲坐卧泥水井中者,阴盛故也,加辰砂、远志、茯神;面赤者,下虚故也,加葱白9茎;身热者,里寒故也,加桂枝;泻不止,加炒白术、人参;呕吐不止,加姜汁、半夏、陈皮、丁香;腹痛,加砂仁、吴茱萸、木香,甚不止,加乳、没;虚寒气逆上,加沉香、苏子;有痰,加半夏、橘红;无脉,加猪胆汁1匙调服。
156 附注药后如不得睡无汗,复加烦躁不安,身热下利不止,脉不出者,死。
16 《育婴秘诀》卷二 161 方名霹雳散
162 组成牙皂3分,细辛5钱,川芎5钱,白芷5钱,羊踯躅花1分半,雄黄2分,麝香少许。
163 主治卒中恶死者。
16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灯心草3寸长,蘸点鼻内,喷嚏为验。
16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7 《活幼心书》卷下 171 方名霹雳散
172 组成猪牙皂角3钱,细辛2钱,川芎2钱,白芷2钱,踯躅1钱半。
173 主治急慢惊风,不省人事。
174 霹雳散的用法用量每以少许,用大灯心3寸长,蘸点鼻内。得喷嚏为验。
17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76 附注本方药物不可焙,焙则不应。
古籍中的霹雳散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三伤寒门(上)]证候冷脉细,烦躁不饮水,此阴盛格阳也。《活人书》以霹雳散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许氏云∶不甚
《证治准绳·伤寒》:[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烦躁(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活人用霹雳散)又有邪气在表而躁烦者(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
《吴鞠通医案》:[卷五]中燥钱)青橘叶(三钱)半夏(五钱)苡仁(五钱)接服霹雳散。十七日复诊病稍减,脉仍紧,去∶楂炭橘叶及川椒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烦躁(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活人用霹雳散)又有邪气在表而躁烦者(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
《伤寒证治准绳》:[卷四]阴毒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猴子七 1 拼音
hóu zǐ qī
2 注解
猴子七
此药为忍冬科植物穿心莛莲子蔗(Triosteum himalayanum)的根茎。因其根茎略似猴形,具其叶形奇特,两面有毛,形如一只只小猴子,“猴子七”由此得名。又因其茎贯穿叶间,外观叶一层层地生于茎上,于是又有“三层楼”之别名。
穿心莲子蔗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刺状刚毛和腺毛。茎直立。叶5—7对,对生,对生二叶基部连合,茎贯穿其中,十分具有观赏价值。穗状花序顶生,花冠上部黄绿色.喉部带紫色。核果卵形。4—5月开花,6—7月结果。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1500~2500米的沟谷林下或山坡草丛中。
该药具有利尿消肿、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注:同属植物莲子蔗(T pinnatifidum)、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根茎亦可作“猴子七“入药。
莲子蔗与上种的区别为:叶3—4对,对生叶基部不连合(茎不贯穿其中),叶羽状分裂。分布于宋洛、大巖屋、红坪、大九湖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2100米的山坡或沟谷。根亦称“猴子七”或“天王七”。
蓼科植物珠芽蓼(见蝎子七)的根茎亦称“猴子七”。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 化毒丹草5分。功能主治:《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猴子疳。用法用量:加灯草20寸,水煎服。《治痧要略》
生肌散治疔角,疮疡,核瘤,鼻痔,鼠疮。杨梅结毒成癞点、猴子。用法用量:用水煎,洗患处。《良朋汇集》卷五引刘
更多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 化毒丹
草5分。功能主治:《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猴子疳。用法用量:加灯草20寸,水煎服。《治痧要略》
生肌散治疔角,疮疡,核瘤,鼻痔,鼠疮。杨梅结毒成癞点、猴子。用法用量:用水煎,洗患处。《良朋汇集》卷五引刘
更多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猴子七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疣门主方
自己立于檐下,迎著雷以手抹去瘊子,口中默念∶雷打猴子快走,念七遍,抹七遍,向天井外抹即自落。《疡医大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千日疮门主方自落,并不痛楚。又方(杜秘)治身上忽生竖头肉,肉猴子并斑痣。新锻石堿(各等分)烧酒泡一时即可用,每周
《幼科推拿秘书》:卷五·幼科药方肥疮方枯白矾(三钱)香附子(三钱)煎水洗即脱。治猴子疮方天雨鸣雷时。有疮者。不与人知。自己立于檐下。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儿科]疳疮、疳积、诸疮丹毒《惠直堂方》卷三方名药酒组成白梅花肉(泡淡)5钱,红花2两,苍术2两,生地1两5钱,当归2两,核桃白肉1斤。主治痔漏脓血淋漓。用法用量入老酒1斗,浸7日。早、晚送服斑龙灵龟化痔丸,亦可独饮。《解围元薮》卷四方名药酒组成石六轴子4两,乌蛇1条,当归4两,甘草8两。主治36种危恶大风。用法用量每早饮1杯。制备方法先以水6碗,煮甘草汁3碗,方入烧酒1斤,并3味药,隔汤煮3炷香,埋地7日。《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引茅鹿门方方名药酒组成*羊藿1斤(去根梗,用叶,将麻布揩去背上毛,用酥油涂炙黄透,斤半取8两),当归8两(酒洗,去须头),仙茅4两(米泔水浸,去赤汁,用黑豆拌,蒸烂,去豆不用),鹿茸2两(酥炙3两5钱,取2两)。功效固精壮阳,固筋健骨,补精髓,广嗣延年。主治气血不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清晨将原酒送下。半月以后见效。或加人参1两。制备方法上药各咀片,并入绢袋盛,悬坛内,用陈煮老酒5060斤,打面封头并口,煮3炷香取起,埋地下7日夜,将药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房事1个月。《外科大成》卷二方名药酒组成松节2两,青风藤1两,虎胫骨1两,草乌(姜汁浸,炒)1两,威灵仙1两,薏苡仁1两,杜仲1两,五加皮(黄连洗)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川芎1两,金银花1两,红花1两,木瓜8钱,白芷5钱,川山甲5钱,独活5钱,没药5钱,乳香5钱,肥皂子仁4两,核桃仁4两(杵如泥)。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烧酒20斤,黄蜡4两,入坛内,封口,重汤煮3炷香,取出埋土内3日,空心、食前任服,核桃肉过口。《良朋汇集》卷三方名药酒组成桑椹子(晒干)4两,龙眼肉4两。功效补益。用法用量烧酒10斤,昼晒夜露,10日开坛饮之。《奇方类编》卷上方名药酒组成生地2两,熟地2两,枸杞2两,木通2两,牛膝2两,川芎2两,薏苡仁2两,当归2两,金银花2两,五加皮1两,苍术1两,川乌5钱,草乌5钱,甘草5钱
详见百科词条:药酒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12:44 共1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鱼鳔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鱼鳔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鱼鳔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鱼鳔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良朋汇集》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医级》卷九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良朋汇集》卷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中国医学大辞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9 《何氏济生论》卷七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摄生秘剖》卷一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功效 10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鱼鳔丸 鱼鳔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yú biào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Yubiao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09989
23 处方鱼鳔(滑石烫) 360g 熟地黄 45g 泽泻 45g 山药 45g 茯苓 45g 山茱萸(酒炙) 45g 鹿角胶 180g 鹿角霜 180g 巴戟天(去心甘草炙) 45g 肉苁蓉(酒炙 45g 枸杞子 90g 菟丝子 90g 沙苑子 180g 五味子(醋炙) 45g 覆盆子 45g 车前子(盐炙) 45g 莲须 45g 赤石脂(煅醋淬) 45g 地黄 45g 地骨皮 45g 石斛 45g 天冬 45g 石菖蒲 45g 远志(甘草炙) 45g 牛膝 45g 麦冬 45g 杜仲炭 45g 柏子仁 45g 酸枣仁(炒) 45g 白术(麸炒) 45g 当归 45g 木香 45g 花椒(去目) 45g
24 制法以上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00g,制 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 6μm。种皮石细胞淡**,壁波状弯曲,胞腔含棕色物 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木化,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状。花粉粒多呈类球形,直径55~86 μm,表面密布不规则颗粒网纹。纤维表面类圆形、细胞中含细小圆形硅质块,排列成 行,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内种皮细胞棕**,表面观长方形 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症见腰膝酸软无力 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梦遗滑精,阴瘘早泄,骨蒸潮热。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2丸,一日 2次。
210 规格每丸重 3g
211 贮藏密闭,防潮。
3 鱼鳔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鱼鳔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症见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骨蒸潮热。
39 规格每丸重3克
310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311 禁忌孕妇禁用。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
2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炽盛,肺有痰热,外感热病者慎服。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鱼鳔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良朋汇集》卷二 41 方名鱼鳔丸
42 组成鱼鳔(剪碎,蛤粉炒)1斤,沙苑蒺藜(酒洗,炒)4两,全当归(酒洗,晒干)4两,牛膝(酒洗)3两,枸杞(拣净)3两。
43 功效补虚添精髓,壮筋骨,益元阳。
4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早、晚各1丸,黄酒送下。
4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3钱重。
5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51 方名鱼鳔丸
52 组成鱼鳔1斤(面麸炒焦,磨去粗末,再炒焦,再磨),沙蒺藜4两,当归4两(酒洗),肉苁蓉4两(去鳞甲,酒洗),莲须4两,菟丝子4两(酒煮)。
53 主治肾水不足,阴虚血虚之症。
5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3钱。宜冷和药,不可大热,恐粘硬难丸。
55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医级》卷九 61 方名鱼鳔丸
62 组成白鱼鳔1条(取大白鱼重78斤者,取其白),乌贼骨4两,茜草2两,当归4两,白芍2两,川芎2两,生地3两,川断3两,阿胶3两,黄耆3两,鸽蛋20个(如有麻雀蛋更妙)。
63 主治带下日久,经脉渐少,形气脉气不足,饮食不甘,渐将枯闭。
6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4钱,米饮送下,1日2次。
6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7 《良朋汇集》卷五 71 方名鱼鳔丸
72 组成当归(酒洗)4两,白蒺藜(炒,去刺)4两,鱼鳔(麸炒)4两,牛膝4两,川芎3钱。
73 功效健身补益。
7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黄酒送下。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3钱。
8 《中国医学大辞典》 81 方名鱼鳔丸
82 组成鱼鳔胶4两,花龙骨4两,枸杞子3两,杜仲3两,牛膝2两,全当归2两,破故纸2两,茯苓2两。
83 功效强筋壮骨,健脚力,益精髓。
84 主治腰肾亏虚,阴痿、梦遗。
85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腹时淡盐汤送下。
8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 《何氏济生论》卷七 91 方名鱼鳔丸
92 组成通州鱼鳔(圆桶者,蛤粉炒至无声,去蛤粉,分34份下锅,用酥油炒,不可伤火)1斤,沙苑蒺藜(炒)3两,莲蕊5两,当归3两,菟丝(自制)3两。
93 主治精薄气衰,不能结孕。
9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淡盐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10 《摄生秘剖》卷一 101 方名鱼鳔丸
102 组成明净鱼鳔1斤(分4份,用牡蛎粉、蛤粉、陈壁上、麦麸各拌炒成珠),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人参(去芦)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洗)1两,泽泻(去毛)1两,山茱萸(去核)1两,石菖蒲(去毛)1两,莲须1两,赤石脂1两,五味子(去梗)1两,覆盆子(去萼)1两,白茯苓1两,车前子1两,白术(土炒)1两,广木香(不见火)1两,柏子仁(白净者)1两,酸枣仁1两,山药(姜汁炒)2两,金钗石斛2两,川巴戟(去心)2两,川牛膝(去芦、酒洗)2两,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微炒,去汁)2两,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地骨皮(去木与土)2两,杜仲(炒断丝)2两,远志(去土与芦,甘草汤泡去心)2两,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2两,枸杞子(酒蒸)2两,菟丝子(洗去土,用酒拌蒸,捣饼,晒干)2两,白蒺藜(水洗净,酒煮烂,焙干)4两。
103 功效固精、明目、种子。
104 鱼鳔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或好酒下亦佳。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6 各家论述人参、天冬、麦冬、五味用之补脾;菖蒲、柏仁、当归、远志用之养心;白术、茯苓、山药、石斛用之养脾;山萸、熟地、覆盆、杜仲、牛膝、巴戟、苁蓉、枸杞、菟丝、蒺藜用之补肝肾,所以然者,肝肾同一治也;乃车前、泽泻利其灼阴之邪;生地、骨皮平其五脏之火;石脂温涩,补髓固精;木香之窜,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湿痹;角胶、鱼鳔血气之属,用之所以生精;角霜、莲须收涩之品,用之所以固脱。此则兼五脏六腑而调之,五脏之精实,六腑之气和,夫然后目可明,子可种,而阳可健矣。
古籍中的鱼鳔丸 《本草备要》:[鳞介鱼虫部]石首鱼淋。昂按∶今人多以石首鱼鳔合破故纸等药为丸,名鱼鳔丸,云暖精种子。而《本草》全未之及,何也)。《本
《类证治裁》:[卷之五破伤风论治]附方)擦牙出涎。治口噤身反张,不省人事。〔入里〕左龙丸左蟠龙(即鸽粪,炒)僵蚕(炒)鱼鳔(蛤粉炒。各五
《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头部川乌(二乌汤泡去皮各五钱)全蝎(三钱)食面打糊为丸。菀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二十三饼。食后细嚼。葱汤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草棉蓉酒洗去泥用,山茱萸酒润去核,菟丝子酒蒸成饼,白鱼鳔麸炒成泡,白茯苓人乳拌蒸,故纸盐水炒,熟地酒煮如
《医方歌括》:正文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三仙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用法 34 功能主治 4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三方之三仙散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制备方法 45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5 《北京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三仙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万病回春》卷三方之三仙散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四方之三仙散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三仙散 81 方名 82 三仙散的别名 83 组成 84 主治 85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86 附注 9 《良朋汇集》卷二方之三仙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仙拈集》卷一方之三仙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功效 10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仙拈集》卷三方之三仙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2 《仙拈集》卷四方之三仙散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3 《痘科类编》卷三方之三仙散 131 方名 132 三仙散的别名 133 组成 134 功效 135 主治 136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37 制备方法 138 附注 14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三仙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增补验方新编》卷五方之三仙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6 《麻科活人》卷一方之三仙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仙散 1 拼音
sān xiān sǎn
2 概述三仙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四首。
3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三仙散 31 处方紫花地丁、翻白草、当归尾[1]。
32 制法为粗末[1]
33 用法水煎服[1]。
34 功能主治
治痘疔[1]。
4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三方之三仙散 41 方名三仙散
42 组成黄柏(胆汁炒)、红花(酒炒)、冰片[1]。
43 主治肝风郁滞
治耳内生疮有脓毒[1]。
44 制备方法为细末[1]
45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吹耳内[1]
5 《北京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三仙散 51 处方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375kg[1]。
52 制法为细末[1]
53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g,冲服,日2次[1]。
54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治小儿宿食停滞,消化不良,腹痛胀满,饮食减少[1]。
6 《万病回春》卷三方之三仙散 61 方名三仙散
62 组成干姜、大附子(炮,去皮脐)、官桂。
干姜 大附子(炮,去皮、脐)官桂
63 主治治阴症腹痛,手足厥冷。一切阴症,手足厥冷。
6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滚酒调服。
每服9克,滚酒调服。
6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上药共为细末。
7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四方之三仙散 71 方名三仙散
72 组成妇人溺桶中垢(白者,火煅)1钱,铜绿3分,麝香1分。
73 主治走马牙疳,一时腐烂即死。
7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敷齿上。不可太多。
75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三仙散 81 方名三仙散
82 三仙散的别名三仙丹
83 组成紫花地丁、番白草、归尾。
84 主治痘疔。
85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水1钟,入酒2盏,煎服。
86 附注三仙丹(《一盘珠》卷九)。
9 《良朋汇集》卷二方之三仙散 91 方名三仙散
92 组成轻粉1钱,乳香2钱,地肤子2两。
93 主治下寒流白。
9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黄酒调服。出汗愈,如调白酒更妙。
9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0 《仙拈集》卷一方之三仙散 101 方名三仙散
102 组成肉蔻2个,半夏5钱,木香2钱半。
103 功效暖胃除痰,消滞进食。
10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空心滚水下1钱;或为丸,如芥子大。
11 《仙拈集》卷三方之三仙散 111 方名三仙散
112 组成枯矾5分,冰片2分,麝香5厘。
113 主治牙疳。
11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吹患处。4次即愈。
12 《仙拈集》卷四方之三仙散 121 方名三仙散
122 组成大风子5钱,槟榔5钱,硫黄3钱。
123 主治癣遍身及面。
12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醋煎滚,调搽。
13 《痘科类编》卷三方之三仙散 131 方名三仙散
132 三仙散的别名云盖三仙散
133 组成山楂1两,神曲1两,麦芽1两。
134 功效消食化滞。
135 主治痘疮愈后,数日之间,内伤饮食,外感风寒,身忽烧热,发出盖痘疹如云成片,一名云头疹。小儿宿食停滞,消化不良,腹痛胀满,饮食减少。
136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白糖1分,百沸汤调下。
13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38 附注云盖三仙散(《慈幼新书》卷七)。
14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三仙散 141 方名三仙散
142 组成力子、甲珠、天仙子。
143 主治麻症,毒火相搏,热极闭标,胃窍受郁,狂躁。
14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白汤泡或煎服。
1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5 《增补验方新编》卷五方之三仙散 151 方名三仙散
152 组成罗裙带叶、杉树皮、槐树皮各等分。
153 主治闪跌殴打腰痛。
15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煎水热洗,其滓捣融炒热,布包敷之,冷则随换,日夜不断。
16 《麻科活人》卷一方之三仙散 161 方名三仙散
162 组成红花、牛蒡子(炒)、穿山甲(炒成珠)。
163 主治小儿皮肤坚实,而麻难现,用加减参苏饮,发散不出者。
164 三仙散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仁斋直指》卷十:固精丸 21 固精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万氏家抄方》卷二:固精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魏氏家藏方》卷四:固精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固精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会约》卷十三:固精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胎产要诀》卷上:固精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回春》卷四:固精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直指·附遗》卷十:固精丸 91 固精丸的别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功能主治 9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96 摘录 10 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固精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15 加减 116 制备方法 117 用药禁忌 12 《济生》卷四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26 各家论述 127 附注 13 《良朋汇集》卷二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赤水玄珠》卷十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功效 15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引经证医》卷四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7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功效 17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附注 18 《直指·附遗》卷十 181 方名 182 固精丸的别名 183 组成 184 主治 18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86 制备方法 187 附注 19 《活人方》卷七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功效 194 主治 19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196 加减 197 制备方法 20 《慎斋遗书》卷九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固精丸 固精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ù jīng wán
2 《仁斋直指》卷十:固精丸21 固精丸的别名
宁神固精丸(《寿世保元》卷五)。
22 处方知母(炒)黄柏(酒炒)各30克 牡蛎(煅)龙骨(煅)芡实 莲蕊 茯苓 远志(去心)山萸肉各9克
23 制法上药为末,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24 功能主治
治肾虚泄精,心神不安。
2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26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3 《万氏家抄方》卷二:固精丸31 处方
莲须8两,覆盆子4两,菟丝子(酒浸,捣成膏)4两,破故纸(炒)4两,山茱萸(去核)4两,芡实500个,沙苑蒺藜半两(酒浸),龙骨2两(火煅醋淬7次)。
32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遗精梦泄。
3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35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4 《魏氏家藏方》卷四:固精丸41 处方
牡蛎(煅令熟)。
42 制法以豮猪脏近腹头处二三尺,洗净,翻过,恐油太多略去了些小,如不甚多则不须去,亦洗令净,却翻脂在内,旋旋入牡蛎末,候满扎定两头,慢火水煮,令脏烂以指甲掐得软为度,款款取出,莫教取破,候冷批开脏取出药末,将脏切细于,砂盆内研成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膏淋,小便精自出,多因惊而得。
4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至100丸,米饮送下,日进34服。初服78日或10余日,小便所出状如凝脂,或如败血,或如细脓条,若曲蟮粪不断,每小便时必出35次或10数次,切莫疑惑,此是败精出也。服至半月,病势已减78分,至月余,病已瘳矣,更服至100日,永久不复发动。
4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固精丸51 处方
白茯苓(去皮)4两,秋石4两,石莲肉(去壳皮,炒)2两,水鸡头(粉红花在上结子垂下)2两。
52 制法上为末,以蒸枣肉杵和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思虑 过度,损伤心气,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5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温盐酒下亦可。
55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
6 《会约》卷十三:固精丸61 处方
牡蛎(煅)4两,菟丝子(淘净,酒蒸)6两,韭子(炒)2两,龙骨(煅)4两,北五味(微炒)2两,白茯苓4两,桑螵蛸(酒炙)3两,白石脂(煅)4两,山茱萸4两,杜仲(盐炒)3两。
62 制法上为细末,山药研糊为丸。
63 功能主治下元虚损,精滑将脱者。
6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空心盐汤送下。
65 摘录《会约》卷十三
7 《胎产要诀》卷上:固精丸71 处方
白术7钱半,白芍(酒炒)7钱半,败龟版2两(酒炙),黄柏1两(酒炒),萸肉5钱(酒蒸)。
72 制法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带下属虚热者。
7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清汤送下。
湿重者,加椿根皮(酒炒)、苦参各5钱,贝母、干姜(炒)各2钱。
75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8 《回春》卷四:固精丸81 处方
当归(酒洗)1两,熟地黄1两,山药(炒)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锁阳1两,牡蛎1两,蛤粉1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酒炒)1两,杜仲(酒和姜汁炒)1两,椿根皮1两,破故纸(酒炒)1两。
82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辰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扶元益肾秘精。主阴虚火动而遗精。
8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简明医彀》有金樱子,无当归。
85 摘录《回春》卷四
9 《直指·附遗》卷十:固精丸91 固精丸的别名
宁神固精丸
92 处方知母(炒)1两,黄柏(酒炒)1两,牡蛎(煅)3钱,龙骨(煅)3钱,芡实3钱,莲蕊3钱,茯苓3钱,远志(去心)3钱,山茱萸肉3钱。
93 制法上为末,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94 功能主治心神不安,肾虚自泄精。
9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宁神固精丸(《寿世保元》卷五)。
96 摘录《直指·附遗》卷十
10 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固精丸101 处方
六味汤去泽泻加龙骨3钱(研细,水飞),莲须1两,芡实2两,线胶4两(同牡蛎粉炒成珠)。
102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
103 功能主治梦遗。
10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4钱,鹿含草煎汤送下。
105 摘录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
11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111 方名
固精丸
112 组成川黄柏1斤。
113 主治梦遗。
11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用盐滚水服下。服后手摩胸膈,徐行100200步,即食水煮饭压之。服之先自觉精欲泄,必待其泄去方可服药。
115 加减心有妄想不宁者,加朱砂为衣。
116 制备方法上药选肉厚皮薄者,去皮劈成条子,将水酒浸稍透,取起咀成片,用牡蛎半斤,要青色不枯者,火烧,一红取起,为细末,与黄柏各匀作四次,柔火炒茶褐色,不可焦,筛去牡蛎,独用黄柏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7 用药禁忌戒暴怒,少劳顿,忌食椒、蒜辛热之物及房事。
12 《济生》卷四 121 方名固精丸
122 组成肉苁蓉(酒浸,切薄片)、阳起石(火煅,研极细)、鹿茸(燎去毛,酥炙)、赤石脂(火煅7次)、川巴戟(捶去心)、韭子(炒)、白茯苓(去皮)、鹿角霜、龙骨(生用)、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123 主治嗜欲过度,劳伤肾经,精元不固,梦遗白浊。
12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26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夫房劳过度,则精竭阳虚,阳虚则无气以制其精,故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必梦而遗也,与走阳不甚相远。治之必须提阳固气,乃克有济,独用补涩无益也。鹿茸通督脉之气舍,鹿角霜通督脉之精室,阳起石提陷下之真阳,韭菜子去*欲之邪火,肉苁蓉暖肾中真阳,五味子摄肾中真阴,巴戟入阴,附子走阳,引领真阳运行阳道,不使虚火陷入于阴,白茯苓淡渗经气,使诸药归就肾经,用石脂、龙骨拦截精窍之气而成封固之功。
127 附注《古方选注》有五味子。
13 《良朋汇集》卷二 131 方名固精丸
132 组成真龙骨(火煅)2两,石莲子(去心)2两,木通3钱,五味子3钱,石榴皮(炒)1两5钱,蒺藜5钱,韭菜子5钱,防风5钱,枯矾1两,莲须1两。
133 主治梦遗白浊。
13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晚白滚水送下。临卧时细带系紧大腿上,早起解去。
13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米饭为丸。
14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141 方名固精丸
142 组成远志(洗净,去心,焙干)1两,石莲肉1两,晋矾(枯过)1两,桑螵蛸1两(炒),益智(湘水浸3宿,焙干)1两,真韭子1两(微炒),菟丝子2两(酒浸3日,干用),舶上茴香1两(盐炒,去盐不用)。
143 主治男子精气不固,梦遗白浊,精气自流。
14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用茯苓汤、黄蜡煎汤或盐汤送下。
1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青盐半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赤水玄珠》卷十 151 方名固精丸
152 组成莲蕊4两(拣净,用新者),山茱萸肉4两(用肥者,酒浸,去核),覆盆子4两(酒浸,蒸,去蒂瓤),菟丝子1两(酒浸1宿,蒸半日,捣烂,晒干),芡实500枚(去壳),破故纸5钱(炒微香),白蒺藜5钱(去角刺,微炒),五味子(拣红润者)5钱。
153 功效益阴固精,壮阳补肾,常服能生子。
15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白汤任下。
1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舂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引经证医》卷四 161 方名固精丸
162 组成大熟地、牡蛎块、茯苓、潼沙苑、龙骨、杜仲、文蛤、莲须、金樱子、紫衣胡桃。
163 主治下元不足,无梦而遗,不能正卧。
17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171 方名固精丸
172 组成附子1枚(重8钱,脐心作窍,如皂角子大,入茱砂3钱,湿纸包,煨,用一半),牡蛎1枚(漳、泉2州所出者,童便涂遍厚纸,裹,米醋浸透,盐泥固济,候干以炭5斤服之),桂心(去皮)3钱,龙齿3钱,当归(酒洗,焙)3钱,乌药(天台者)3钱,益智子(去枝梗)3钱,杜仲(酒炒,去丝)3钱,石菖(燎去毛)3钱,山茱萸(去枝梗)3钱,茯神(去木)3钱,牛膝(川者,酒浸)3钱,秦艽3钱,细辛3钱,桔梗3钱,半夏(姜汤泡7次)3钱,防风3钱,白芍3钱,干姜1两半(炒半生),辽参1两,川椒(去子并合口者)。
173 功效养精调经种子。
17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70丸,空心淡醋汤或盐汤任下。
175 制备方法糯米为丸,取附子内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176 附注方中川椒用量原缺。
18 《直指·附遗》卷十 181 方名固精丸
182 固精丸的别名宁神固精丸
183 组成知母(炒)1两,黄柏(酒炒)1两,牡蛎(煅)3钱,龙骨(煅)3钱,芡实3钱,莲蕊3钱,茯苓3钱,远志(去心)3钱,山茱萸肉3钱。
184 主治心神不安,肾虚自泄精。
18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
186 制备方法上为末,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187 附注宁神固精丸(《寿世保元》卷五)。
19 《活人方》卷七 191 方名固精丸
192 组成山萸肉(连核)4两,莲须2两5钱,茯神2两,山药2两,黄柏1两5钱,远志1两,五味子1两。
193 功效补心气以安神,益肾气以宁志,培土防水,酸涩固精,苦以泻火。
194 主治心肾不交,火炎水陷,*梦遗精,日久不固,遂传虚损痿怯之症。
195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空心百滚汤送下。
196 加减心气虚者,兼服宁志丸;心血虚者,兼服安神丸,或服坎离丸。
197 制备方法金樱子熬膏代蜜为丸。
20 《慎斋遗书》卷九 201 方名固精丸
202 组成鱼胞(炒焦**)1两,归身1两,沙蒺藜(炒)1两。
203 主治遗精白浊。
204 固精丸的用法用量白滚汤送下。
205 制备方法蜜为丸。
古籍中的固精丸 《妇人规》:[下卷带浊梦遗类]带下下者,先当清火,宜朱砂安神丸、清心莲子饮、直指固精丸之类主之。若无邪火而但见心虚带下者,宜秘元煎、
《普济方》:[卷二百十七诸虚门]补虚固精。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一名固精丸牡蛎()菟丝子(酒浸蒸焙另研)龙骨(生用)五味
《医宗金鉴》:[卷四带下门]带下证治牛,胡椒,小茴香,木香,治寒有余者也威喜丸 固精丸6瘀化疮脓浊*病,虚实寒热酌其宜,威喜蜡苓固
《存存斋医话稿》:[附录]吴山散记一昨杨君来访。谓遗精服桂枝龙牡汤顿差。脑弱吞兔脑丸亦效。所谓兔脑丸者。即上海博济书药局登报赠送之肾
《妇科心法要诀》:[卷二带下门]带下证治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滑石粉炒鱼鳔胶的炮制方法 4 滑石粉炒鱼鳔胶的性状 5 鱼鳔胶的性味归经 6 鱼鳔胶的功效与主治 7 滑石粉炒鱼鳔胶的炮制作用 8 鱼鳔胶的炮制研究 9 滑石粉炒鱼鳔胶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炒鱼鳔胶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滑石粉炒鱼鳔胶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滑石粉炒鱼鳔胶 已经自动替换为 炒鱼鳔胶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hǎo yú biào jiāo
2 概述炒鱼鳔胶为鱼鳔胶的炮制品。鱼鳔胶的炮制宋代已有,见《圣济总录》等。鱼鳔胶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byactis Bleeker或鲟科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鳇鱼Huso dauricus (Gei)等的干燥鱼鳔[1]。鱼鳔胶味甘、咸,性平[1]。归肾经[1]。具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的功能[1]。炒鱼鳔胶表面鼓胀发泡,**,质地酥脆,气微香[1]。滑石粉炒后滋腻之性降低,用于肾虚滑精,吐血,血崩[1]。
3 炒鱼鳔胶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令焦黄(《圣济总录》)、制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炒制(《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1]。
明代有炮(《普济方》)、焙(《外科正宗》)、蛤粉炒(《先醒斋广笔记》)的记载[1]。
清代增加了螺粉炒(《本草汇》)、香油炸(《外科大成》)、麸炒(《良朋汇集》)、牡蛎粉炒(《增广验方新编》)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1.鱼鳔胶 取鱼鳔胶,除去杂质,微火烘软,切成小方块或丝[1]。
炒鱼鳔胶 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净鱼鳔,不断翻动,至发泡,鼓起,颜色加深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1]。
每100kg鱼鳔,用滑石粉40kg[1]。
4 炒鱼鳔胶的性状鱼鳔胶为小方块状或不规则条状,黄白色或淡**,半透明角质样,质坚韧,气微腥,味淡[1]。滑石粉炒后表面鼓胀发泡,**,质地酥脆,气微香[1]。
5 鱼鳔胶的性味归经鱼鳔胶味甘、咸,性平[1]。归肾经[1]。
6 鱼鳔胶的功效与主治鱼鳔胶具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的功能[1]。
炒鱼鳔胶滋腻之性降低,用于肾虚滑精,吐血,血崩[1]。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1]。
7 炒鱼鳔胶的炮制作用鱼鳔胶具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的功能[1]。
炒制后滋腻之性降低,腥臭味得以矫正;炒制还能使其质地酥脆,利于粉碎[1]。临床多用其制品,用于肾虚滑精,吐血,血崩[1]。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1]。
8 鱼鳔胶的炮制研究有报道认为,185℃恒温箱内烘烤至鱼鳔形体鼓起,松泡,呈**时,取出放凉[1]。此法简便易行,制品受热均匀,色泽一致,且无糊化现象[1]。
9 炒鱼鳔胶的贮存方法本文2023-08-07 10:16: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