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属于什么植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板栗属于什么植物,第1张

板栗(壳斗科栗属植物系)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腊,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中文学名:板栗(bansu)

拉丁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别    称:栗、中国板栗、栗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壳斗目 科

壳:斗科 

属:栗属

种:板栗

分布区域::亚洲、美洲、非洲、欧洲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是植物界的1门,既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它们有胚珠(不同于蕨类植物门),但心皮不包成子房,且胚珠裸露,胚乳(即雌性原叶体)在受精前已形成(不同于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学名:Angiospermae)是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级的一类。由少数(典型的是8个)细胞构成的胚囊和双受精现象被视为被子植物在进化上的一致性和与其他植物类群区别的证据。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具有不同于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叶球的花;胚珠被包藏于闭合的子房内,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子叶1~2枚(很少3~4枚);维管束主要由导管构成;在生殖上配子体大大简化,以最少的分裂次数而发育,雌配子体中的颈卵器已不发育;在生态上适应于广泛的各式各样的生存条件;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比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得多的对光能利用的适应性。

不是

栗子不是水果,而是坚果。

板栗的分类地位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门、石竹亚科、壳斗科、栗属。栗子最早见于古籍《诗经》。可见板栗的栽培历史在中国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

扩展信息:

糖炒栗子的四种实用方法:

1用嘴品尝

尝一尝买栗子之前,可以找摊贩尝一尝。糖精炒栗子一开始是甜的,但是没有回味。仔细品尝就能尝到苦味。而且用糖炒,基本没有苦味。

2手摩擦

买栗子的时候擦纸巾,随身带些纸巾,先把栗子的壳擦干净。如果发现上面有油渍,说明这个栗子可能添加了石蜡油(有些人炒栗子的时候会添加植物油,但是添加的量很少),所以最好不要买。

3、看

看果肉的颜色。买栗子时,不要盲目追求果肉的白色或金**。过于金黄的果肉可能经过了化学处理。相反,如果你发现炒或煮后果肉中间是棕色的,也不用担心。这是栗子中含有的酶的“褐变反应”造成的。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无害。

4注意观察。

注意旁边的生栗子。注意摊贩没煮过的生栗子。如果生栗子颜色深,毛少,外表光亮,说明这个栗子有点老了,不建议买。如果颜色浅,蓬松,外表没有光泽,说明是新鲜板栗。另外,还有一个小技巧。一边圆扁的栗子往往比两边扁的栗子更甜。

关于栗子的诗句:

1、《夜食炒栗有感》宋代陆游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2、《黄鹤洞中仙》金朝王哲

你待坚心走,我待坚心守。

栗子甘甜美芋头,翁母同张口。

开取四时花,绽取三春柳。

一性昭然全得他,玉液琼浆酒。

3、《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4、《东门之墠》先秦佚名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5、《次韵王适食茅栗》苏辙

相従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未安。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驩。

6、《初食栗》舒岳祥

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

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

7、《送芋栗汤升伯教授》葛绍体

上柏山前擘翠红,半筐沿壁挂秋风。

轻黄肉皱紫皮脱,细入微酣咀嚼中。

8、《鄘风·定之方中》先秦佚名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9、《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李白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10、《山有枢》先秦佚名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5种,栗,魁栗,毛栗,风栗,锥栗

炒栗种,其果型较小,含糖量及蛋白质较高,淀粉少,糯性,优良品种以河北省燕山山脉产板栗为代表。菜栗种,果型较大,含糖量低,水分高,淀粉含量多,粳性,宜作菜肴、糕点、罐头等,代表品种有江苏、湖北等地产板栗。

品种:

1、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其特点是果形小,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

肉质糯性,含糖量高达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2、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坚果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但含糖量低,淀粉含量较高,肉质偏粳性,多用作菜栗。

我国南北板栗品种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种群特征及特性方面有差异。一般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

目录 1 拼音 2 栗子的别名 3 栗子的营养价值 4 栗子适合的人群 5 栗子的食疗功效 6 《辞典》:栗子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栗子的别名 64 来源 65 原形态 66 生境分布 67 化学成份 68 性味 69 归经 610 功能主治 611 栗子的用法用量 612 注意 613 附方 614 各家论述 6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栗子 1 拼音

lì zǐ

栗子(生)

栗子(熟)

Chestnut栗子,又名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及补养良药。

2 栗子的别名

板栗、大栗、栗果、毛栗、棋子、栗楔

3 栗子的营养价值

1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 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 栗子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10个(50克);粟子难以消化,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会引起胃脘饱胀。

1 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适宜老年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

2 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5 栗子的食疗功效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主治脾胃虚弱、反胃、泄泻、体虚腰酸腿软、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肿毒。

应用于肾亏引起的小便频繁、腰腿无力:栗子30克,置火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

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者更为适宜,经常食用能强身愈病。

6 《辞典》:栗子

61 出处

《千金·食治》

62 拼音名

Lì Zi

63 栗子的别名

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64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65 原形态

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55~7厘米,基部楔形或两侧不相等,先端尖尾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边缘有疏锯齿,齿端为内弯的刺毛状;叶柄短,有长毛和短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约15~20厘米,淡黄褐色,雄蕊8~10;雌花无梗,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苞,子房下位,花柱5~9。总苞球形,直径3~5厘米,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内藏坚果2~3,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深褐色,直径2~3厘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66 生境分布

分布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67 化学成份

果实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

68 性味

甘,温。

①《别录):"味咸,温,无毒。"

②陶弘景:"甜。"

③《滇南本草》:"味甘,平。"

69 归经

入脾、胃、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求真》:"入肾、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610 功能主治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①《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②《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③《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④《食性本草》:"理筋骨风痛。"

⑤《日华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个。生嚼罯恶刺,并敷瘰疬肿毒痛。"

⑥《本草图经》:"活血。"

⑦《滇南本草》:"治山岚嶂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煅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⑧《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

611 栗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捣敷。

612 注意

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

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来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613 附方

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楔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经验方》)

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气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肿痛:板栗果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疳疮:捣栗子涂之。(《备急方》)

⑥治金刃斧伤: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捣敷亦可。(《濒湖集简方》)

614 各家论述

①《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 ,去其水气,惟患风水气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②《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③《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6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钓骨丸

拼音:diàogǔwán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

夺命坐丹

。制法:上为细末,用两馏饭和成剂,捣千余下,丸如栗子大,晒干。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阴毒。用法用量:每用

栗皮丸

拼音:lìpíwán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

蜜栗子丸

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附注:蛇黄丸(《济生》卷三)。《普济方》:蜜栗子,小蛇黄是也。

栗子柿子饼糊

拼音:lìzǐshìzǐbǐnghú处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制法: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服食

更多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活血丸

,为末),雄黑豆3升(入米醋,炒焦存性,为末),栗子400枚(连皮烧,入米醋内浸,再烧再入醋内,存性

八宝眼药

,冰片6钱,琥珀面1钱5分,煅珊瑚1钱5分,珍珠子4分,朱砂面1钱,麝香4分,煅硼砂面2钱,熊胆2

清热镇咳糖浆

ngreZhenkeTangjiang处方:葶苈子26g、矮地茶26g、鱼腥草44g、荆芥35g、

肿节风

肿节风、接骨木、九节茶、山鸡茶。来源:肿节风为金栗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

肥儿丸

)3钱。制法:上为末,芦荟末和匀,猪胆汁为丸,如栗米大。功能主治:《丹溪心法》卷五方之肥儿丸治小儿

更多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栗子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八通用诸方]花木类第二

栗子经霜后,取老栗子用水泛去浮者,沉者捞出,日晒干,令全无水气。以新坛先入炒过凉沙,将栗装入,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果之一]栗

,殆非虚语矣。附方旧三,新五。小儿疳疮∶生嚼栗子敷之。(《外台》)。苇刺入肉∶方同上。马汗入肉成

《滇南本草》:[第一卷]栗子、栗子花

栗子,味甘,平。治山岚瘴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为末。每服三钱,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食气积癖论

揭去帛子。作效。更不得吃药。神应散治如前。硫黄(栗子大一块)硼砂(栗子大一块)诃子(一个去核)密陀僧

《普济方》:[卷三百十二折伤门]从高坠下(附论)

山毛榉科栗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又名大栗、魁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起源与分布

板栗原产中国,远在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遗址中和2000多年前的江陵战国期间和西汉墓葬中均发现有板栗遗存。中国古籍多有板栗的记载,《诗经》中有“阪有漆,297有栗”和“树之榛栗”;《大戴礼·夏小正》中有“八月297(栗)零”;《史记》中有燕秦千树栗,其人富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大量板栗种植。《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武帝时上林苑已有栗的栽培,并有候栗、魁栗、双栗、峰栗等品种;《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中更有栗树栽培技术的详细记述。栗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000~3000年。

1988年世界板栗产量为456万吨,产量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土耳其、南朝鲜、意大利、日本、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和地区(见表)。在中国,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等省都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的迁西、遵化、邢台等县,湖北的罗田、麻城等县,贵州的毕节、安顺地区,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此外,年产量在500吨以上的有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

特征与特性

板栗品种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性特征。

形态特征

树高达13~30米。根深,叶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圆披针形,叶面深绿色,角质层较厚,叶背灰绿色具短绒毛,叶缘有粗锯齿。雌雄异花;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由300~500朵小花组成,花粉小,常随风飞扬,花有特殊气味,引诱昆虫传粉;雌花通常3朵聚生于外被带刺的总苞中,每朵雌花有柱头8个,开花时伸出总苞,有胚珠16个,但受精后只有1个胚珠发育成果实,也就是一粒种子,为主要食用部分(见图)。通常一个总苞中有3粒种子,果实充分成熟后总苞开裂,种子脱出。

生长结果习性

栗实生树寿命较长,常见树龄200~300年、干周5米以上的大树,仍能正常结果。实生树结果较晚,需7~8年;嫁接树则为3~5年。栗树根深,侧根细根发达;须根前端常有白色菌丝呈分枝状,一端伸入根的细胞间隙吸收根中营养,另端伸入土中,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及扩大吸收面积。这种菌根叫外菌根,是栗树适应性强的重要原因。芽有花芽、叶芽和隐芽3种。①花芽为混合芽,着生于结果母枝的先端,较肥大呈扁圆形,翌年春抽出带叶、花的混合花枝。混合花枝有两种:一是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的结果枝;一是只有雄花序而无雌花序的雄花枝,雄花枝一般多由衰弱的结果母枝或结果母枝下部的芽萌发形成。②叶芽着生在结果母枝的中、下部或其他弱枝上,较瘦小,翌年春萌发为发育枝。③隐芽更小,着生于当年生枝的基部或多年生枝及老干上,通常不萌发,老树或更新修剪及枝条受伤后才萌发,成为徒长枝。凡能抽生结果枝的枝条通称结果母枝。

结果枝可分4段:基部数节的叶腋间着生叶芽;中部约10节左右的叶腋间着生雄花序;前段1~3节的叶腋间在雄花序基部着生雌花序称混合花序,着生花序的叶腋间无腋芽而成空节;在混合花序以上为果前枝或称尾枝,一般有3~10节,果前枝的叶腋间都有腋芽,在结果枝生长健旺时有的可成为花芽,能连续结果,成为下年的结果母枝。雄花枝大多比较纤弱,除叶片外只有雄花序,一般不易成为结果母枝。发育枝在幼树期是形成树冠的基础。长度为10~20厘米的发育枝,顶芽及以下数芽可形成花芽,变为结果母枝。而10厘米以下的纤弱发育枝不能形成花芽,翌年生长甚少或枯死。30厘米以上的徒长枝通过合理修剪,3~4年后也可开花结果。栗在北方一年常有两次生长,第二次生长多发生在雨季以后,由新梢顶芽或顶芽以下数个侧芽萌发成秋梢或二次枝(副梢),这种二次枝也能开花和结果,成为二次果,某些地区的二次果能在冬前成熟,称为二季栗。

物候期

因栽培地区、品种而异。以南京地区的中熟种九家种栗为例,萌芽期4月9日,展叶期4月14日,雄花初花期6月13日,盛花期6月20日,终花期6月24日,雌花初花期5月26日,盛花期6月2日,终花期6月12日,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栗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为10~14℃,生长期的平均温度为16~20℃,开花至果实成熟需要2000~3000℃的积温。栗树较抗旱抗寒,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冬季低温不低于-20℃的地区都能生长,结果良好;当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果肉粉质,含糖量降低。栗喜微酸性土壤,pH值6左右生长结果均良好,在碱性土壤上生长差,甚至不能生长。栗适宜在山坡或山坡下部生长,但栗为喜光树种,尤以开花期需要充足光照,栽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南、南和西南坡向为宜。栗树在肥沃或瘠薄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排水保水良好、地下水位不太高的沙土、沙质壤土和砾质壤土最适宜。栗树不抗涝,不宜在低洼积水地方栽植。

主要种类和品种

栗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十几种,其中供果树栽培的有板栗、锥栗(Chenryi Rehdet Wilson)、茅栗(Cseguinii Dode)、日本栗(Ccrenata Siebet Zucc)等。板栗、锥栗和茅栗为中国原产。其中板栗是主要栽培种,分布广、栽培多,特点是涩皮易剥离,含糖量高,肉质细密,品质最优。中国板栗地方品种至少在300个以上,变异类型更多。①九家种栗。产江苏吴县洞庭西山,是江苏省最优良品种之一。栽培广泛,由“十家就有九家种”而得名。坚果圆形,中等大,单粒平均重122克,出籽率达60%;果肉味甜,糯性。9月20日前后成熟,坚果可贮至翌年4月,丰产。因树形小,树冠紧凑,适于密植。果实易受桃柱螟和栗实象为害,采收后必须及时处理,减少贮藏期的损失。②燕山红栗。产北京怀柔,河北迁西、遵化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因坚果明亮又叫明栗。坚果小,单粒重67~92克,圆形;果皮赤褐色,富光泽,毛茸少;果肉含糖量高,质地细腻,糯性,有香味,品质优。9月下旬成熟,出籽率为408%。③魁栗。为浙江上虞的主栽品种。果实大,单粒平均重172克;果肉粳性,适于菜用,不耐贮藏。④红油皮栗。产河北抚宁。坚果中大,平均重113克;果皮红褐色,有光泽;果肉味甜,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丰产,抗病虫力强。一般40年生大树,株产30~50千克。⑤青扎栗。产江苏宜兴。总苞上刺束长而软,成熟时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扎。坚果中大,单粒平均重136克;味较甜,肉质粳性。耐贮藏,结实率高,丰产。⑥明拣栗。产陕西长安。坚果大小整齐,如同挑拣出来,且果皮光亮,由此得名。果扁圆形,重约10克左右。9月中旬成熟,丰产,品质佳,是西北地区畅销品种。⑦紫油栗。产河南确山。为实生优良单株,结果早。坚果较大,单粒平均重16克;果皮紫褐色;果肉淀粉含量高。耐贮藏,9月下旬成熟。⑧它栗。产湖南邵阳、新宁等地。坚果较大,单粒平均重16克;果肉糯性,味甜,品质优良。9月下旬成熟,丰产。⑨叶里藏栗。产安徽舒城。本品种结果枝顶端的叶片密集成簇,遮盖总苞,因此得名。坚果大,平均粒重186克;果面有光泽,品质优。9月中旬成熟,丰产稳产,耐贮藏。⑩泰安明栗。山东地方良种,果椭圆稍扁,整齐,果皮红褐光亮平均约9克甜而糯,为炒食良种,9月下成熟。⑾红光。山东最早的无性繁殖良种,栗实大,平均10克左右、丰产、果皮深红色、光泽、品质优,在山东沿海抗抽干。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