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在河南和安徽的叫做香花子的草本植物(能驱蚊)的学名叫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一种长在河南和安徽的叫做香花子的草本植物(能驱蚊)的学名叫什么?,第1张

学名就叫香花子。

唇形目、唇形科、香花子属的植物,花朵小,叶片较大。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河南地区。

香花子对于夏秋蚊虫叮咬有特效,花叶皆可驱蚊。河南农村广泛种植食用,是一种很健康的食物,美容养颜生肌解毒,可以保健身体。低糖低脂多矿物质和维生素,非常适合于减肥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食用。

扩展资料

与香花子同目同科植物:罗勒

唇形目、唇形科、罗勒属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好。具有强大、刺激、香的气味,大多数普通种类全株被稀疏柔毛,同种、变种或品种在植物学特征上略有差异,高度20~80厘米,平滑或基本上平滑的直立一年生草本植物。

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痛痒等症的治疗。

-香花子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成熟果实。入药首见于唐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缅甸,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产。原植物生于海拔800~1800米的林中或林缘。喜高温湿润气候,耐旱、喜霜、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功效涩肠敛肺、降火利咽。临床用名有诃子、诃子肉、诃黎勒、煨诃子。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诃子,同乌梅,五倍子用则收敛;同橘皮,厚朴用则下气;同人参用则补肺治咳嗽。东垣云嗽药不用者,非也。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用尔。

《本草衍义补遗》:下气,以其味苦而性急喜降。《经》曰:肺苦急,急食苦以泻之,谓降而下走也。气实者宜之,若气虚者似难轻服。诃子即诃梨勒也,六路黑色肉厚者良。此物虽涩肠,又泄气,盖味苦涩。又,其子未熟时风飘堕者,谓之随风子,尤珍贵,小者益佳。冶痰嗽咽喉不利,含三五枚殊胜。又云:治肺气因火伤极,遂郁遏胀满,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也。

《本草备要》:涩肠,敛肺,泻气。

苦以泄气消痰,酸以敛肺降火,东垣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酸补之。诃子苦重泄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涩以收脱止泻,温以开胃调中。治冷气腹胀,膈气呕逆,痰嗽喘急,肺挟普水,或被火伤,故宜苦酸以敛之。泻痢脱肛,肠风崩带,皆取其酸涩。开音止渴。肺敛则音开,火降则渴止,古方有诃子清音汤。然苦多酸少,虽涩肠而泄气,气虚及嗽痢初起者忌服。同乌梅、倍子,则收敛;同陈皮、厚朴,则下气;得人参,治肺虚寒嗽;得陈皮、砂仁,治冷气腹胀;佐白术、莲子,治虚寒久泻;佐樗皮,治肠癖便血;同蛇床、五味、山茱、续断、杜仲,治虚寒带下。从番舶来,番名诃黎勒,岭南亦有。六棱黑色,肉厚者良。酒蒸一伏时,去核取肉用,用肉则去核。生用清金行气,煨熟温胃固肠。海鱼放涎凝滑,船不能行,投诃子汤,寻化为水,其化痰可知。

《本草思辨录》:诃黎勒苦温能开,酸涩能收。开则化痰涎,消胀满,下宿食,发音声;收则止喘息,已泻痢。然苦多酸少,虽涩肠而终泄气,古方用是物皆极有斟酌。仲圣诃黎勒散治气利。气利者,气与矢俱失也,必有痰涎阻于肠中。诃黎勒既涩肠而又化痰涎,最于是证相得。又以粥饮和服,安其中气。是诃黎勒之泄,亦有功无过矣。《千金》诃黎勒丸,治气满闭塞不能食、喘息不能食。喘息由于气满闭塞,气满闭塞,非有痰涎宿食不尔。然去其痰涎宿食,而既逆在上之气,岂能即返,诃黎勒能一物而两治之。两治之物,无冲和之性,蜜丸又所以和之也。

与仲圣用诃黎勒之意,正复无异。若诃子清音汤治中风不语,是但用其泄矣;协以甘桔,则不至过泄而音可开。真人养脏汤治久痢脱肛,是但用其涩矣;协以参术归芍诸药,则不至徒涩而痢可止肛可收。凡此皆用药之权衡,不可不知者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诃子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心作用。

2  诃子有止泻、保肝利胆、抗消化道溃疡作用。

3  诃子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

4诃子有抗氧化、抗诱变作用,还有一定的解痉作用。

1海南。海南沉香一般要十至三十年才能产香,而这个树龄的油脂主要集中在主干的表皮,一般的树头部位、丫叉部位、创伤口部位都易于结集油脂,这种沉香只适宜于药用方面或提炼精油,这种低级别的沉香近年通过人工种植也可获得。而一些有二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树,油脂结集得较好,甚至于树干的芯部也富含油脂,这种沉香就特别珍贵了,因为可以加工雕刻成各种工艺品流传后世,为达官贵人所收藏,海南沉香黄油格和黑油格就是最好的沉香之一。

2广东。沉香又称“莞香”,这是中国唯一以地方为名的植物。据史书记载,木香(莞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于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广东就以香市、药市、花市和珠市形成著名的四大圩市,其中以买卖土沉香的香市最为兴旺。明代,广东每年的贡品都有莞香。当时莞香不仅畅销国内,而且经加工后由人力挑到香港出售,并大量远销东南亚,据说香港因之而得名,可见“香港”之名源于莞香。

3广东其他地区及广西。粤西地区早在1000年以前就产沉香,也早在800多年前,古代香界大师范成大便将“海北”(广西部分及粤西地区)和交趾的光香与栈香列为同等品。《本草纲目》:岭南诸邵悉有,傍海处尤多。《桂海虞衡志》:光香与栈香同品,出海北及交趾,亦聚于钦州。丁谓在《天香传》评定熟香优於生香,因“既所禀不同,而售者多,故取者速也。是黄熟不待其成栈,栈不待其成沉,盖取利者,戕贼之深也。”加之海南岛“深峒黎人,非时不妄剪伐,故树无夭折之患,得必皆异香。

4、云南。云南沉香分布及生境:产勐腊(悠乐山)、双江;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坡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勐腊。近年来,不鲜出现越南、缅甸犯罪分子越境偷采云南沉香的相关新闻报道。

5台湾。台湾所产沉香,古籍鲜有记载。可能是台湾的沉香用量每年居世界前列,近代才引种。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扩展资料:

中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响应传统医学决议的要求,已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服务相结合共同纳入卫生系统中,促进了传统医学服务的全民覆盖。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经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承担“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法律政策保障”项目,通过江苏、湖北、甘肃、黑龙江、广东五地的调研,历时两年,基本厘清了中国在“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法规政策保障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的中医药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佛甲草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佛甲草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佛甲草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佛甲草 1 拼音

fó jiǎ cǎo

2 《辞典》:佛甲草

21 出处

《本草图经》

22 拼音名

Fó Jiǎ Cǎo

23 佛甲草的别名

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巖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禾雀蜊(《广州植物志》),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枪药(《江西民间草药》),狗牙瓣、小佛指甲(《贵阳民间药草》),尖叶佛甲草(《浙江民间草药》),枉开口(《本草推陈》),鼠牙半枝莲、猪牙齿(《江西草药》),土三七、养鸡草(《广西中草药》)。

24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夏、秋季采。

25 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全体无毛。茎纤细倾卧,长10~15厘米,着地部分节节生根。叶3~4片轮生,近无柄,线形至倒披针形,长2~25厘米,先端近短尖,基部有短矩。聚伞花序顶生,花**,细小;萼5片,无距或有时具假距,线状披针形,长15~7毫米,钝头,通常不相等:花瓣5,矩圆形,长4~6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渐狭;雄蕊10,心皮5个,成熟时分离,长4~5毫米,花柱短。蓇葖果。花期春末夏初。

26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水湿地及巖石上。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东南部。

27 性味

甘,寒。

①《本草图经》:"味甘,寒,微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淡,寒,无毒。"

③《浙江民间草药》:"味酸,性凉,微毒。"

28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

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

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

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

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

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29 佛甲草的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滴眼。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210 附方

①治喉火:狗牙瓣五钱,捣烂,加蛋清冲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咽喉肿痛:鲜佛甲草二两。捣绞汁,加米醋少许,开水一大杯冲漱喉,日数次。(《闽东本草》)

③治喉癣:狗牙半支捣汁,加陈京墨磨汁,和匀漱喉,日咽四、五次。(《救生苦海》)

④治乳痈红肿:狗牙瓣、蒲公英、金银花。加甜酒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无名肿毒:佛甲草加盐捣烂,罨敷患处。(《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天蛇头疼不可忍:半支莲同香槽捣烂,少加食盐,包住患处。(《医宗汇编》)

⑦治诸疖毒,火丹,头面肿胀将危者:铁指甲,少入皮消捣罨之。(《李氏草秘》)

⑧治汤烫火烧:火烧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每用少许,冷水调敷患处。(《履巉巖本草》)

⑨治蛇咬:佛甲草加项开口捣烂,罨咬伤处。(《浙江民间草药》)

⑩治黄疸:狗牙瓣(生)一两,炖瘦肉四两,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⑾治迁延性肝炎:佛甲草一两,当归三钱,红枣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⑿治牙疼:铁指甲煅末,擦之。(王安卿《采药志》)

⒀治目赤肿痛而生火翳:鲜狗牙瓣捣汁,加人乳点眼。(《贵阳民间药草》)

⒁治漆疮:鲜狗牙瓣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211 摘录

《辞典》

古籍中的佛甲草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佛甲草

(宋《图经》)集解颂曰∶佛甲草生筠州。多附石向阳而生,似马齿苋而细小且长,有花**,不结实,四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佛甲草

佛甲草生筠州。味甘,寒,微毒。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多附石向阳而生,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外伤诸疮

炒。)甘焦油刘寄奴蜀葵花葵菜白蔹浮萍景天龙舌草佛甲草垣衣(灰。)石苔(灰。)井中苔、蓝菰根稻草(灰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一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草之草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南瓜的别名 4 南瓜的营养成分 5 南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6 南瓜的选购 7 适合吃南瓜的人群 8 南瓜的食疗功效 9 南瓜的食用建议 10 南瓜的推荐食用量 11 《辞典》:南瓜 111 出处 112 拼音名 113 番蒲的别名 114 来源 115 原形态 116 生境分布 117 化学成份 118 性味 119 归经 1110 功能主治 1111 番蒲的用法用量 1112 注意 1113 附方 1114 番蒲的临床应用 1115 备注 1116 摘录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番蒲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番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番蒲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南瓜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南瓜 已经自动替换为 番蒲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fān pú

2 概述

番蒲Pumpkin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的一种,其野生祖先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一带,很早就传入我国,广泛栽种、食用,因而有“中国番蒲”之说。

番蒲的果肉和种子均可食用,花也可以食用。在我国,番蒲既当菜又代粮,在农村很有人缘。近年来,人们发现番蒲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于是土味十足的番蒲得以登大雅之堂。

3 番蒲的别名

番蒲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番蒲

4 番蒲的营养成分

番蒲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每500克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45克、钙195毫克、磷110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53毫克、硫胺素025毫克、核黄素03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 25毫克[1]。

5 番蒲的营养价值分析

1 解毒:

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能起到解毒作用;

2 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番蒲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胶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 ,促进溃疡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番蒲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3 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

番蒲含有丰富的钴,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是人体胰岛细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疗效;

4 消除致癌物质:

番蒲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5 促进生长发育:

番蒲中含有丰富的锌,参与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6 番蒲的选购

1、番蒲在黄绿色蔬菜中属于非常容易保存的一种,完整的番蒲放入冰箱里一般可以存放2~3个月,所以在过去蔬菜紧缺的冬天,人们习惯把番蒲作为重要的维生素来源储藏起来。

2、番蒲切开后再保存,容易从心部变质,所以最好用汤匙把内部掏空再用保鲜膜包好,这样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存放5~6天。

3、番蒲的皮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所以最好连皮一起食用,如果皮较硬,就连刀将硬的部分削去再食用。在烹调的时候,番蒲心含有相当于果肉5倍的胡萝卜素,所以尽量要全部加以利用。

7 适合吃番蒲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番蒲

1 番蒲尤其适宜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2 番蒲性温,胃热炽盛者、气滞中满者、湿热气滞者少吃;同时患有脚气、黄疸、气滞湿阻病者忌食。

8 番蒲的食疗功效

番蒲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番蒲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还有美容功效。番蒲子有驱虫作用,对治疗绛虫病有效。番蒲虽为美食,但胃热患者宜少吃。番蒲食用过量易致腹胀。[1]

番蒲味甘、性温,入脾,胃经;

番蒲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降糖止渴的功效;

番蒲主治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便溏、糖尿病、蛔虫等病症。

9 番蒲的食用建议

1 番蒲可蒸、煮食,或煎汤服;外用捣敷。

2 番蒲熟食补益、利水;生用驱蛔、解毒。

3 糖尿病患者可把番蒲制成番蒲粉,以便长期少量食用。

4 瓜适量,洗净切片,用盐腌6小时后,以食醋凉拌佐餐,可减淡面部色素沉着,防治青春痘。

10 番蒲的推荐食用量

每次100~500克

11 《辞典》:番蒲 111 出处

《滇南本草》

112 拼音名

Nán Guā

113 番蒲的别名

麦瓜(《滇南本草》),番番蒲(《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瓜(《陆川本草》),饭瓜、老缅瓜、窝瓜(《中国药植图鉴》),南瓜(江西《草药手册》)。

114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番蒲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115 原形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长10馀米,全体被刚毛。茎呈五角棱,中空,节略膨大。单叶互生;通常阔卵形,近于圆形或心脏形,或有时浅裂作五角形,长约15~30厘米,先端尖,基部深心脏形,叶缘略呈波状弯曲,具不规则的小齿牙,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稍硬的茸毛;叶柄比叶片稍长,圆筒形,中空,叶腋侧边生一卷须,长与叶柄相等,上部5歧,卷须腋生一幼枝条。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雌花柄比雄花柄短粗;雄花的萼管短或几缺,多毛,萼片长,直立,常于顶端扩大而成叶状,先端反卷,花冠钟状漏斗形,裂片具皱纹,向外反卷,花丝顶端连合,蜜腺盘肥厚;雌花萼管在子房上部平出,花冠漏斗四形,有假雄蕊3,蜜腺盘肥厚,子房下位,花柱直,柱头二纵裂。瓠果大型,扁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形状大小每因品种不同而异;果皮一般暗绿色或绿白相间,成熟时赤褐色;果梗坚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纵沟,基部稍膨大。种子多数,扁平,椭圆状卵形,淡黄白色,边缘粗糙或不粗糙。花期6~7月。果期8~9月。

116 生境分布

栽培于屋边、园地及河滩边。全国各地均有。

117 化学成份

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堿、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118 性味

甘,温。

①《本草纲目》:"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酸,温,有小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早收者甘,温;晚收者甘,凉。"

119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求真》:"入脾、胃、肠。"

③《本草再新》:"入心经。"

1110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①《滇南本草》:"横行经络,利小便。"

②《本草纲目》:"补中益气。"

③《医林纂要》:"益心敛肺。"

④《中国药植图鉴》:"煮熟用纸敷贴干性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患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1111 番蒲的用法用量

内服:蒸煮或生捣汁。外用:捣敷。

1112 注意

凡患气滞湿阻之病,忌服。

①《本草纲目》:"多食发脚气、黄疸。"

②《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病疳疟,疸痢胀满,脚气痞闷,产后痧痘,皆忌之。"

1113 附方

①解鸦片毒:生番蒲捣汁频灌。(《随息居饮食谱》)

②治火药伤人及汤火伤:生番蒲捣敷。(《随息居饮食谱》)

③治肺痈:番蒲一斤,牛肉半斤。煮熟食之(勿加盐、油),连服数次后,则服六味地黄汤五至六剂。忌服肥腻。(《岭南草药志》)

1114 番蒲的临床应用

番蒲生食可以驱蛔:成人每次1斤,儿童半斤,两小时后再服泻剂。连服2天。试治10例,6例驱出蛔虫,最多的达百余条,最少2条。

1115 备注

本植物的根(番蒲根)、茎(番蒲藤)、茎卷须(番蒲须)、叶(番蒲叶)、花(番蒲花)、瓜蒂(番蒲蒂)、果瓤(番蒲瓤)、种子(番蒲子),种子在果实内萌发的幼苗(盘肠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11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 21 拼音名 22 黄皮叶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黄皮叶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313 附方 314 各家论述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黄皮叶 1 拼音

huáng pí yè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

21 拼音名

Huánɡ Pí Yè

22 黄皮叶的别名

油皮、油梅

23 来源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以根、叶、果及种子入药。全年采根、叶;果熟时摘下,晒干;收集种子(核),晒干。

24 性味

叶:苦、辛,平。

根、核:苦、辛,微温。

果:甘、酸,微温。

25 功能主治

叶:解表散热,顺气化痰。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治感冒发热。

根、核: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用于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通经。

果:化痰消食。用于食积胀满,痰饮咳嗽。

26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叶、根、核均为3~5钱;果05~1两。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黄皮叶

31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32 拼音名

Huánɡ Pí Yè

33 英文名

Leaf of Chinese Wampee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Quinaria lansium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35 原形态

黄皮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至暗**,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 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多皱缩,破碎,黄绿色至深绿色,完整者呈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密布细小半透明油点及疏柔毛,长413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两侧不对称,叶全缘或浅波状至浅圆齿状,略反卷,叶脉于叶面凹下,于背面凸起,小叶柄被短柔毛,长24mm,质脆。气香,味微苦辛。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呈扁方形或长方形,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有多数气孔及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海绵组织合多数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主脉纸管束周韧式,中柱鞘纤维束淡**。断续排列成环状。叶肉组织中有大型分泌细胞(直径40200μm)散在。

粉末特征:黄绿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多,棱角稍钝,直径1535μm;亦有少数草酸钙方晶;②非腺毛指状至长圆锥形,直径3050μm,长70240μm;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气孔多为不定式,少数为环式,副卫细胞46个;④中柱鞘纤维壁较厚,直径3040μm,周围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簇晶;⑤木纤维外壁呈波状,胞腔稍大,直径4070μm;⑥导管多为网纹及螺纹,直径60100μm。

38 化学成份

黄皮叶含新黄皮内酸胺(neoclausenamide),异新黄皮内酰胺(isoneoclausenamide),黄皮内酰胺(clausenamide),环黄皮内酰胺(cyclocaausenamide),一种新的内酰胺及ε戊内酰胺(εvalerolactam),高黄皮内酰胺(homoclausenamide)和ξ黄皮内酰胺(ξclausenamide),香豆精类化合物印黄皮内酯(indicolactone),八角黄皮内酯(anisolactone),2”,3”环氧八角黄皮内酯(2”,3”epoxyanisolactone)。地上部分含三萜醇黄皮萜醇(lansiol)即3β羟基23,24,24三甲基羊毛甾烷9(11),25二烯[3βhydroxy23,24,24trimethyllanosta9(11),25diene],黄皮酰亚胺(lansimide)等。

39 性味

辛;苦;平

310 归经

肺经

311 功能主治

解表散热;行气化痰;利尿;解毒。主温病发热;流脑;疟疾;咳嗽痰喘;脘腹疼痛;风湿痹痛;黄肿;小便不利;热毒疥癣;蛇虫咬伤

312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313 附方

①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痰湿喘咳: 鲜黄皮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③治疟疾: 鲜黄皮叶一两,红糖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④解秽恶,消风肿, 治疥癞,去热散毒; 黄皮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⑤通小便: 黄皮叶四、五片,酒一、二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314 各家论述

1《本草求原》: 解秽除垢,退黄肿。

2《福建民间草药》:治痰咳哮喘。

3《陆川本草》:疏郁行气,止痛退热。治气胀腹痛,温病身热。

4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贯黄感冒颗粒

uangGanmaoKeli处方:贯众209g黄皮叶313g路边青156g三叉苦156g生姜31g

桑叶方

èfāng《普济方》卷三九八:方名:桑叶方组成:黄皮桑叶2升。主治:小儿脱肛。用法用量:上用水煎,带

慢肝六味饮

参15g,茯苓15g,白术12g,川萆薢10g,黄皮树叶15g,甘草5g。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扶土抑

神仙万应膏

,椿皮3钱,槐枝3钱,柳枝3钱,竹枝3钱,野紫苏叶3钱,天南星3钱,续断3钱,荆芥3钱,黄耆3钱,

敛疮口散

内补十宣散,不计服数。外用四围散帖,中间留小孔,不得以药涂尽。赤肿,加黄皮。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更多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贯黄感冒颗粒

uangGanmaoKeli处方:贯众209g黄皮叶313g路边青156g三叉苦156g生姜31g

更多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黄皮叶 《未刻本叶氏医案》:[方桉]都气丸

痹气弱。右肢不舒。黄皮片姜黄煨姜于术当归身海桐皮桂木南枣劳伤挟暑。归身半曲扁豆叶木瓜茯苓炙甘草疟止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白并

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箫,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证类本草》宋

《千金翼方》:[卷第四·本草下有名未用]白并

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箫,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千金翼方》唐·

《急救广生集》:[卷九·外治补遗]治火丹神效方

大黄皮硝(各五钱)研末。取柏枝叶打汁,调搽即退。《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恒山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