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雁荡历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徐霞客雁荡历险,第1张

徐霞客雁荡历险

岐村的村角落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祠堂,这祠堂是村里孩子们读书的私塾。老师是位不苟言笑的秀才,手里总拿着根竹子做的戒尺。

在私塾里上课时,如果有谁不好好念书,或者思想开小差,老秀才立即扬起戒尺,敲打着桌子。偶尔,戒尺也会落在学生 的手心里,所以这些学生对老秀才是又敬又怕。

徐霞客并不害怕那高扬起来的戒尺,他总是笑嘻嘻地低头看书——桌子上总放着本《论语》,不过那只是掩饰。而压在《论语》下面的,是本《水经注》——老师口中的闲书,看了没用,要打手心的。

老秀才对徐霞客是又爱又生气。爱的是他出口能诵,提笔成章,在同年龄的小伙伴中,徐霞客的成绩是最优秀的。如果能用心读圣贤之书,将来前途无可 。可是,为什么又生气呢老塾师是恨铁不成钢。因为他认为徐霞客的聪明没有用在正经的地方。

这不,老秀才在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论语》,徐霞客在台下眉飞色舞地看书。老师见到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悄悄地走过去,冷不丁地伸手夺过徐霞客看的书。果然,那是本闲书。

老师当然非常生气,手里的戒尺敲得震天响,他脸色严峻地训斥了徐霞客,没收了那本《水经注》。当同学们放学后,老师留下徐霞客,罚他背诵刚刚讲过的《论语》,“背不出来就不许回家!”老塾师气鼓鼓地说。不料,老师没有想到,这可一点儿也难不倒徐霞客,他一口气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连老师都暗暗吃惊。不一会儿,徐霞客顽皮地朝老师作了个揖,又蹦又跳地跑出了学堂。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小伙伴们围住了徐霞客,“弘祖,快说说,你昨天看的是什么有趣的书”他们七嘴八舌地问。徐霞客说:“那是北魏人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水经注》讲什么的”众人问。

“《水经》是本古代的地理书,传说是汉代桑钦或晋代郭璞写的,记述天下之河流水道,但比较简单。北魏郦道元在《水经》的基础上,除了找古籍证明外,还实地考察,写了这本《水经注》。除了介绍水道以外,还介绍了河流经过地方的风土人情等……”一说到书,徐霞客便眉飞色舞起来。

但身边一位年纪较大的同学不以为然地说:“读这些闲书有什么用呀,将来考科举,做八股文,靠的还是四书五经,这才是真学问。”

“何谓真学问一个读书人连天下山川之形势都一无所知,难道能说有真学问”徐霞客反驳道。他的心里早已经有了远大的志愿,那就是——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前人没有涉足的地方,做一个探险家。

光阴荏苒,徐霞客整日埋头于文学、历史、地理图志、地方志一类的书籍之中,不知不觉已经19岁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发现,古人写的书并不完全可靠,有的书内容过于简单模糊,令人困惑。而那些地理书籍,多半讲疆域沿革、风土人情一类的事,对山川自然风貌总是含糊其辞,一笔带过。不同的书上内容互相矛盾,错漏百出,还有的记载,明显地说明作者并没有实地考察,只是道听途说,或者干脆抄袭前人的著作,以讹传讹。

所以徐霞客暗下决心,一定要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过实地考察,纠正前人记载的错误,澄清事实的真相,使人们对祖国的河山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这才是探险的根本目的。

公元1613年,徐霞客26岁。此时他已经外出考察5年了。5年的时间,将他从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打磨成沉稳的青年了。此刻,他正走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身边两个随从,皆是轻装简行。

这条羊肠小道通往浙江雁荡山。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山志中有“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荡来”之说。徐霞客这番登山,就是为了考证这个说法。

虽说山风习习而来,但盛夏烈日仍然是酷热难耐,徐霞客等人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那个叫雁荡的大湖据说是在山顶,路还长着呢。

之前徐霞客也雇了向导。但一听是去雁荡,向导立刻推脱道:“徐先生,这个雁荡可高着呢,我最多给您指下路,可上不去啊。”

见向导这种畏缩的态度,徐霞客只是微微一笑,道:“那就麻烦您画下地图吧。”拿着那张简陋的地图,他拄着根树枝削成的拐杖就上山了。

果然,山路十分崎岖,走了半天才过了一个山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更别说有湖了。其中一个随从用手擦着汗说:“先生,怕是走错路了吧。要不然,都已经到顶了,怎么没看见湖呢”

徐霞客也热得满脸通红,衣服被汗浸透了,贴在身上,风一吹就显得有点冷。他打了个哆嗦,拿着地图看了看,说:“似乎要再翻过一个山头呢,看看是不是在前面。”

前行就是悬崖,似乎没有路了,主仆三人于是驻了脚。只见那悬崖高耸入云,怪石嶙峋。见眼前无路,徐霞客就仔细观察,发现悬崖下面似乎有个小小的平台。

“莫非那里有条小路”徐霞客沉吟道。“即使有路,要怎么下去呢”一个随从问。“我们不是还有带绳子么”原来,为了探险顺利,徐霞客未雨绸缪,还准备了布绳子。

谁料到,绳子还不够长,没办法,他们只能把腰带等布带子全拆了下来,绑成一条长长的绳子。

徐霞客把绳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山风吹得他的衣衫猎猎作响,好容易才降到了平台上,却发现这是个死路,底下悬崖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

绳子在粗糙的岩石上磨着,很快地,临时加固的布条被磨开了花。但徐霞客没有注意到,仍然用手拽着向上爬。突然间,那布带子啪嗒一下,断了开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觉得绳子一轻的徐霞客,条件反射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就这样险挂在山崖上。

好半天,他才喘出一口气来。还好,手上仍然抓着那根惹祸的绳子。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缘,终于爬上了崖顶。

等到了崖顶,他才发现,整个后背都湿透了。看着脚底下的深渊,两个随从后怕地拍着胸口说:“还好没有掉下去,否则就粉身碎骨了。”“先生,我们还是回去吧。”但徐霞客仍然摇摇头,继续找路去了。对于生死,他本已置之度外。只要能考察出结果,他便感到心满意足。

这次游雁荡山并没有考察出什么结果。到了晚上,徐霞客不顾浑身疲累,也不管白天的险死还生,仍然摊开纸笔,在昏暗的烛光里写起了游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最后一次考察。

在艰辛而充满乐趣的搜奇访胜之中,徐霞客度过了青壮年时代。转眼已是两鬓染霜,年过半百。这期间,他专程游览了各地的名山胜迹,如江苏的太湖,山东的泰山、孔陵、孟庙,浙江的天台山、雁荡山,安徽的白岳、黄山,江西的庐山,福建的武夷山、九鲤湖,河南的嵩山,陕西的华山,湖北的武当山,广东的罗浮山,山西的恒山、五台山等。51岁以后,他又万里远游,开始对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石灰岩地貌进行了长期的考察。临行前,他嘱咐妻儿道:“你们就当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自己好自为之。”表示了自己献身科学的决心。

徐霞客从22岁开始旅行考察,在3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弃家别舍,耗尽积蓄,常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历尽了千难万险。他曾失足掉进急流之中,险些丧命;他曾3次绝粮,不得不空腹而行;他曾两度遇盗,财物被抢劫一空……但是,任何艰难险阻,都不曾动摇过他考察祖国山川的坚强意志。直到公元1640年,他卧病不起,才被人用轿抬回家乡。第二年,就离开了人世。

徐霞客一生行程数万里,把汗水撒在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他的心血,凝成了一部不朽的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游记是徐霞客30余年旅行考察的真实记录。他不仅用优美的文字生动、准确、详尽地记载了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而且对一些自然地理现象作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科学论断和解释,揭示出不少合乎科学的自然规律,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被人称为“古今游记第一”。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也赞叹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游记未能在徐霞客在世时编订成册。后来,由于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儿子及大部分亲人都不幸遇难,游记手稿在战乱中遗失了。直到135年之后,他的后人多方寻求,终于找到手稿残本,经过校订,刊刻问世。全书凡20卷,40万字,仅为原著的六分之一。

入选理由:

成就一项事业必须冒着巨大的风险。

阿离之言

现在很流行户外活动,你要是没出门旅游过几次,简直不好意思对别人说你热爱大自然。舒舒服服玩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不少人的愿望。但是,要说中国第一旅游高手,那还是徐霞客。

这个男人,在古代没有水泥路、汽车、飞机的艰苦条件下,走遍了祖国,并且还写了一本书。当然,那本书可不像现在的某些旅游手册一样,只说风土人情、景点介绍、门票价格。《徐霞客游记》这本奇书,身兼科普作品和文学散文两大特点。

探险家的出现,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首先,他必须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好奇心;其次,他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再者,好的经济条件也很重要。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如果徐霞客不是家境小康,那么他要么削尖脑袋当官去,要么种田赚钱糊口,哪里能这样闲适地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但是,一个有钱的,有好奇心的健康男人,就能成为探险家么答案是否定的,他还需要有耐性。传闻说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数十年如一日,这就是耐性。

还有就是运气。虽说运气一词虚无缥缈,但以古代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医疗卫生等现实情况来说,一个探险家想死还是很简单的事情。徐霞客一生遇险数次,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雁荡山历险。从悬崖坠下,如非运气,他早已粉身碎骨。

据历史上记载,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年是51岁,但还是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地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当然,所有的艰辛对他来说都是值得,因为那是他的理想。能为自己的理想奉献出一生的人都值得敬重,并且足够幸福。徐霞客是幸运的。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游览和地理考察的真实纪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赞赏。可惜这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来,因为徐霞客在世的时候,他的游记还未来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离开了人间,留下的只是一些没有编订成册的手稿。当时正值明末社会变乱之际,手稿几遭波折,散失较为严重,虽经其后代及亲友们的搜集整理,才使这部《徐霞客游记》得以免于堙灭,但是,已经是一个残本了。加之辗转传抄的结果,讹误删改较多,目前流传下来的《徐霞客游记》,是与原稿有较大出入的,这就给我们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带来一定的困难。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

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SPS=0347>,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SPS=0276>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⑧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附于第十册下之末。

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SPS=1623>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⑨

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关于《徐霞客西游记》的科学价值,吴应寿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记》一文中,已经作了精辟的论述,有助于对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们还想就《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几点补充。

第一,由于《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本的残存部分,自从顺治年间被毛氏汲古阁收藏后,虽曾多次易主,但被藏书家视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会上流传。三百多年来,历次整理游记的人除李寄外,都没有利用过。因此是我们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资料。从文字上看,《徐霞客西游记》较现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来面目。钱谦益在《嘱徐仲昭刻游记书》中曾经写道:游记原稿“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帐簿。”⑩《徐霞客西游记》则完全符合此种情况,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质和旅行考察情况,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文献。

第二,据我们初步统计,发现《徐霞客西游记》的文字数量大大超过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这段旅行时间(指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个多月,计五七一天。《徐霞客西游记》中只有七十二天无记载,现存《徐霞客游记》则有一八九天缺记载。《徐霞客西游记》总计有二十二万余字,现存《徐霞客游记》只有十二万多字,前者比后者几乎多出十万字。季梦良在题识中说: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记”。因此,《徐霞客西游记》又是记载徐霞客西南游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的重要部分,主要记载了徐霞客对湖南、广西两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况。我们仔细地阅读了《徐霞客西游记》,并和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了校对,认为现存的《徐霞客游记》,除文字上比较通顺、简练外,都不如新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对石灰岩地貌记载具体、生动、真实,更能说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兹举数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纪红色岩,岩层多垂直节理,常形成悬崖奇峰、山洞和石梁,《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写这种地貌特征时写道:“自会仙岩而东,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或三面回环如<SPS=0834>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现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改为:“自会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为<SPS=0834>为门,为岩为洞,往往而是。”这两段话的意思虽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较后者描绘得更为详细、生动、逼真。

(2)《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闰四月初二日又写道:“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SPS=0167>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通行本中却被改成:“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骋,江两岸瞰水之石,出没屡变,但有所遇,靡不霁心缀目。”按“<SPS=0167>”食也,“瞰”俯视也,意义完全不同。《徐霞客西游记》中采用“<SPS=0167>”字,形容恰到好处,通行本中改为“瞰”字,可谓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动,亦均属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3)《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写漓江对画山的冲刷作用时说:“山受啮,半剖为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质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把上面一句话简化为“石质错绮成章”。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损害。

(4)《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浔州(今广西省桂平县)白石山时写道:“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沸寂也!”这就纠正了《西事洱》与《百粤风土记》的记载:“山北有漱玉泉,闻寺中钟鼓声而起,止则寂然”的唯心主义的说法。霞客通过实地调查,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寺庙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却把上面一段记载砍掉了,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游记》中还记载许多有关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情况,是研究明末社会的珍贵资料,这些都被后人无端删掉了。例如: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关于江西贵溪渔塘一带居民以造粗纸为业的记载,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关于江西吉安坞村居民靠捕鱼为业的记载,崇祯十年一月十九日关于湖南攸县和衡山县界诸山皆产煤的记载,三月三十日关于湖南兰山高梁原农民起义的记载,四月十三日关于湖南耒阳上堡市产锡的记载,六月二十日关于广西柳州河流的记载,十一月二十日关于镇远地区贩卖人口的记载,崇祯十一年三月关于河池南丹地区产银、锡的记载,等等,在现存各种《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见了。此种事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想一一列举了。

最后必须指出,《徐霞客西游记》中季梦良的题识可能被后人删改了,为说明问题,今将全文抄录如下:

“崇祯丙子秋,霞客为海外游,以<SPS=0553>别余而去,去五年始归,归而足俱废,噫嘻<SPS=0396>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穷,今而后惟有卧游而已。余时就榻前与读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记,但散乱无绪,子为我理而辑之’。余谢不敏,霞客坚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迨其后,纪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余谓可以谢其事矣。忠纫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携归,冢君复出以示余曰:‘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启箧而视,一一经忠纫手校,略为叙次。余复阅一过,其间犹多残阙焉,遍<SPS=1504>遗帙,补忠纫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俟名公删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谓千秋知己,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尔。壬午腊月望日友弟季梦良录完识。”

按:上录题识只针对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游而言,好象不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难道季氏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整理游记时,诸名山游记就已亡失,显然不可能,因为霞客死后并不久,江阴又未发生战乱。很可能是在王忠纫经手整理游记时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SPS=1504>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我们认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应当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只是在顺治二年遭兵祸时才散失,经季氏再次收集“仅存数本”,即《徐霞客西游记》。后来藏书家或传抄者为了使题识符合西南游的内容,可能对题识进行了删改,并命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吴应寿先生认为《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梦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确的。直到李寄辑补游记时,才根据曹骏甫的抄本将诸名山游记编入。

总之,《徐霞客西游记》的被发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吴应寿先生已经整理注释,不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们殷切期待这一堙没多年的珍贵史料能够早日问世,为祖国的四个现化代作出它的贡献。

1 翻译一下 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日记 古文翻译

从路旁一条岔路往东上去,是以前所未到的地方,于是向前直上行进,几乎要挨到天都峰的一侧。又向北而上,在石缝中行走,石峰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路就宛曲流转在石峰之间:道路堵塞了,就凿开它;陡峭的地方,就凿成台阶往上爬;路断开了,就架起木板通过;上下落差比较大的地方,就架起绳梯接起来再爬上去。不时往下看,峻峭的山谷让人只觉得阴森森的,枫树和松树相间而生,五彩斑斓,互相交错,灿烂得如图画锦绣。于是感慨黄山当是我一生所能见到的奇观之一,然而更有天都峰这样的奇观,我未前去一探,实在是美中不足,让人心生遗憾啊!

回眸间随从们都因为碍于险阻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再往上爬;我没注意他们是因为这一路的风景不觉着诱惑我独自向上攀登。已经到达一座峰头,只见一间寺庙屹立其上,仿佛就要腾空飞起,这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没有到达的地方。站在这座峰头,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靠着从玉屏峰吹来的山风,仿佛天都和莲花两座山峰秀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手去拥抱。往四周眺望,各种各样奇秀的山峰错落排列,山谷纵横交错,简直就是黄山最壮观的地方。不是我第二次到黄山来,怎么知道黄山之奇竟达到这种境界!

正巧遇到一位游行的僧人澄源,更加兴致勃勃。过了中午,随从仆人们也赶到了。一行人站在寺庙前,指点品评着天都、莲花两峰。寺庙的僧人说道:“天都峰虽然很近,但毕竟险峻无路;最好在近处观望着天都峰,明天一早去攀登莲花峰。”我没听从,决意要到天都峰一游。

带领着澄源和尚和仆役们仍向着崎岖的山路进发。到了天都峰的一侧,我们沿着流石逶迤盘旋而上,抓着野草荆棘,见有石块堆成的路,就踏着石块往上走,见有石崖斜侧可攀,就顺着崖壁攀援。每当到了手脚没处搁的地方,澄源和尚必先攀上去,再拉我们上去。心中想着上去都这么难,下来怎么办呢?然而坚定了决心就不再往回走。

经历数次凶险,最终到达了天都峰的峰顶。山顶上只有一块石头有数十丈高,澄源观望了一下,见其侧边有台阶,于是协同我往上登临。从山上往下看,诸峰无不伏在天都峰下面,唯独莲花峰能和它齐平。时逢浓雾一会生出,一会消止,一阵雾来,对面都难以看清。眺望莲花峰等山峰,多半隐没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往前走,雾则跑到身后,我往右行几步,雾则从左边生出。峰顶上松树也有弯曲挺拔,纵生横卧的,千姿百态;柏树虽然很大,但无不平贴生于石头上,就好像苔藓一样。山高风自然就大,雾气飘忽,往来不定。往下张望诸峰,云雾中,时而惊现为绿色尖而高的山,时而被吞没为银色的海洋。再往山下看,则日光闪耀,别有一番天地。

注:徐霞客这天应该已经做好了攀登天都峰的准备的。先在石缝间走过一段山路,继而到达一个中转站(不知叫什么峰,只知上面有座寺院叫文殊院),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又接着进发。

这篇文章写得跌宕起伏,可谓一路艰险,一路风景。作者的衬托手法是非常高超的,他先写在石罅间行进的艰难,这就为后文攀登天都峰“攀草牵棘”、“手足无可着处”的艰险作了衬托;又用寺院僧人的规劝来衬托路途的艰险,进一步衬托诗人攀登天都峰的决心。作者为何要不畏艰险,下定决心攀登呢?这是因为天都峰景色的奇丽,而作者最后登临天都峰顶,看见云雾变化,松柏奇姿,仿佛也是对作者的一种回报。

2 谁有徐宏祖的游黄山记的古文加翻译

游黄山日记(后)〔明〕徐弘祖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

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

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

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

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

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

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

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

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

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

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日暮,返狮子林。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

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

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而下。

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此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

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

下至坑中,逾涧而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

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

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

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徐霞客游记》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

初四日 步行十五里路到达汤口。再五里,来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便拄着手杖朝朱砂庵方向攀登。

走了十里路,登上黄泥冈,原先被云雾遮没的诸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转入石门,经天都峰半山腰而下,则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以秀美的英姿兀立在半空。

路旁有一岔道朝东而上,却是昔日所未到之处,于是往前直上,差不多到达天都峰旁。再往北而上,攀行在石隙之中。

只见两侧峰石一片片夹峙而起,山道迂回曲折于岩石间,遇到山石阻塞就凿通它,遇到山崖。

3 《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 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黄山记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

小题:C 小题:B 小题:C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C 逼;接近,走近。小题:B 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人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气/代词,“……的人”;C则;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小题: 体现了作者超凡朋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

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 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

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

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

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 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

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

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

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5 《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游记钱谦益原文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有的沿着陡崖度过深谷将靠近两边的石壁,好像悬空度过的;也有穿过石头的缝隙,从石缝中伸出头来,好象从悬崖的一侧生长出来的;有高高竖起团团簇拥,好像羽毛制成的车伞的:也有昂首挺立英武不凡,好像一条游龙的;有横卧着又竖起、竖起后又横卧着的;也有连在一起又分开,分开后又连在一起的。文殊台的左侧,百步云梯的背面,山势几乎垂直向下,却都有松树蹲踞其上,它们歪歪斜斜地相互靠拢在一起,与游人低头抬头之间亲近嬉戏,这是最为奇特的。

始信峰北侧的高崖之上,有一棵松树覆盖住南边的山崖,可以攀着它的树枝渡到南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引松。它的西边,巨石林立像一座屏风,有一棵松树,才不过三尺来高,枝叶铺展开来,却有一亩之广,虬曲的树干撑破石崖挺身而出,又从上往下穿过石头,巨石因此而裂为两半,枝干纠缠在一起,张牙舞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

石笋矼和炼丹台,顶峰上巨石耸起,孤峰耸峙,没有支脉,也没有多余的山头,一块石头上一株松树,好比是头上有一支发笄,马车上有一把伞盖,参差错落,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则像一棵荠菜,真是奇特啊,诡怪啊,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啊!黄山松下面没有土壤,就把石头当作土壤,如此一来,它们的树身、树皮、树干都像石头一样坚硬,受到云雾与雨水的滋润,又受到霜雪严寒的肃杀,吸收宇宙的原始之气而萌发,在遥远的古代破土而出,大概也就等同于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一类的名贵之物,不同于寻常草木了。可是有人却想将它们砍挖下来,当作盆景放在眼前赏玩,不是很浅薄吗?登上百步云梯往东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屈曲伸展,被雷电击中,倒伏在地上,绵延有数十丈,树皮松针好比龙鳞龙鬣,傲慢地张开。

6 跪求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译文

戊午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我从白岳榔梅庵出发,到了桃源桥。

从小桥右边下山,山坡非常陡,这就是从前通向黄山的路。走了七十里地,投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庄。

初四,走了十五里路,到了汤口。又走了五里,到了汤寺,在汤池里边沐浴。

拄着拐杖向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了黄泥冈。

这时云雾里边的各个山峰,渐渐露出来,又渐渐的落到我的拐杖底下。拐进石门,越过陡峭的天都峰的威胁往下看,天都峰、莲花峰两座山峰,都有一半插入云霄,选一条路的分支往东攀登,那是从前我没有到过的地方,于是一直往上爬,几乎到达了天都峰的山坡。

又往北上,在石缝里攀行。山峰相对耸立,中间只有一条缝;山路在石头之间蜿蜒不断,又堵塞的地方就凿开它,陡峭的地方就凿出台阶,断裂的地方就用木头搭桥连通它们,高悬的地方就用梯子搭上。

往下俯视,陡峭的山谷非常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混杂,五色缤纷,灿烂的好像画出来或绣出来的。因此感觉黄山是我一生见到的奇观,但是奇妙到这种地步,从前没有来过,这次游历真是又痛快又惭愧啊! 这是我的从人都害怕险阻停下了,我也停下没有继续上去;但是一路奇景,不觉的引诱我独自前往。

登上峰顶以后,有一座庙庵像翅膀一样伸出来,这是文殊院,也是我当年打算登上却没有登上的地方。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后边倚着玉屏风峰,两座山峰的秀丽景色,用手就能揽过来。

向四周看奇峰交错耸立,许多山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的绝美的地方!如果不是再来一次(前度已来过一次),怎么能知道这里如此奇妙?碰到了云游的和尚(法号澄源),非常兴奋。过了中午,我的从人恰好到了。

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两座山峰。院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然近但是没有路,莲花峰可以登上但是路远。

今天只适合靠近天都峰而观赏,明日再登上莲花峰峰顶。”我不同意,决心去攀天都峰。

带着澄源和尚、下人又走下窄路。到达天都峰旁边,从流石曲折而上。

抓着草和荆棘,遇到石块就越过石块,遇到石崖就攀登石崖。每当到了手脚都没有地方放的地步,澄源和尚一定率先登上然后再垂头拉我们。

一想到往上爬尚且如此,往下走如何得了?最后就顾不上想这么多了。多次遇到险情,中遇到到了峰顶。

只有一块石头在山顶几十丈大,澄源和尚在旁边寻路,找到一个台阶,扶着我往上爬。所有的山峰都好像往下走,只有莲花峰和它相当。

这时浓雾一会起一会停,第一阵刚起来,就看不到对面的人。眺望莲花峰,大多都在雾里。

我独自爬天都峰,予到了前头,则雾就跑到后头;我到了右边,则雾跑到左边。这里的松树依然有弯曲、挺拔交错的;柏树虽然比手臂粗,都平贴在石头上、就像苔藓的样子。

山高风大,雾气来来去去也不定。往下看各山峰,一会出现绿色尖而高的山,一会隐没成银色的海洋。

再往山下看,日光闪耀,真是另一种景象。快到了傍晚,于是脚放在前边,手在后边扶着地,坐着往下走。

到了绝险的地方,澄源和尚就用手照应着我。过了仙境,到了山沟,天色很晚了。

又从那条窄路往上走,到了文殊院。 初五,天一亮,我们从天都峰的山沟中往北走下二里路,石壁耸然而立。

下面的莲花洞正好和前面石坑里的石笋对峙,一做山坞幽然坐落在那里。告别了澄源和尚,下山到了分叉的路的旁边,向莲花峰前进。

一路顺着陡峭的崖壁往西走,又向下再往上,刚要走下一百步长的云梯,发现有条路可仪直接通向莲花峰。但是路很陡几乎上不去,郑怀疑要往下走。

对面山峰的一个和尚高声喊:“这正是去莲花峰的路!”于是从石玻的侧面越过大石缝。路很窄而且陡峭,峰顶都是巨石耸立,中间空空的就像屋子。

从其中的台阶径直往上,台阶尽头转进山洞,曲折诡秘,就像空中的楼阁,忘记了这是险峻的靠近天的地方。走了一里见到一座茅庐,坐落在石缝中。

正犹豫是否开门,刚才呼喊的那个和尚到了,他法号凌虚,就是在这里建造茅庐的人,于是和他共同爬山顶。顶上有一块石头,有二丈高,和尚找出梯子来向上爬。

山顶豁然开阔,向四周眺望天空,天都峰也在下边了。大盖这座山峰坐落在黄山的中央,只有它比别的山峰高,四面岩壁耸立,遇到朝阳的照射放出晴朗的色彩,层层亮光,让人狂叫,想要跳舞。

过了很长时间,回到了茅庐,凌虚和尚熬粥款待我,我喝了一佛盂,于是下山。到了分叉的路的旁边,经过大悲顶,爬上天门。

过了三里地,到了炼丹台。沿着台嘴往下走,观看玉屏风、三海门等各山峰,都从深邃的山坞中耸立而出。

炼丹台有一个山冈下垂,没什么险峻的其实,只有俯视翠微峰的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上下辉映,不看这里就体会不全眺望的奇异景色。回来的时候经过平天矼,走下后海,到了智空庵,有告别庵里的和尚。

走了三里,经过狮子林,走向石笋矼,到了去年登上的峰顶上。倚着松树坐下,俯视山坞里峰、石错杂,满眼都是如画的景色,才发现匡庐、石门,有的好像一个整体,有的缺少一面,不像这里宽广宏大丰富富丽!过了很长时间,向上攀登山崖,向下眺望山坞,隐隐觉得不对劲。

又走回山冈上尖峰的旁边,踩着流石,抓着棘草,沿着石坑往下,越下越。

徐霞客的精神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奇人,他不热衷于考取功名,而是将毕生精力都献身于地理考察事业。这在古代来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也正是因为他的选择,让我们领略到了他的精神。

徐霞客游记画照

首先是爱国精神。徐霞客的爱国精神不是为了祖国而去和外敌战斗,他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他能够将自己的毕生都现身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探究之中。他没有走科举考试出仕这条传统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比较艰难的探访祖国河山之路,可以说这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

其次是科学精神。徐霞客在自己探究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对于自己在古籍上看到的很多知识进行了验证,了解到了很多知识是存在错误的,于是他对此进行了纠正。正式因为他坚持自己证实,同时又敢于向传统经典发起挑战,人们才了解了很多真实的地理知识,这是他科学精神的体现。

最后是实践精神。这一点从徐霞客长期从事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实践活动中就可以看出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而徐霞客是拥有丰富实践的,所以他对于祖国地理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徐霞客游记》可以说就是自己实践精神的体现。出游三十几年,形成自己的实践游记,徐霞客的实践精神由此表现的更加丰富。

以上就是徐霞客身上能够体现出来的三种精神,这三种精神对于做科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徐霞客志在天下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生可以用“志在四方”四个字概括,他一生游历,一生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游历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体会和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全部都记录了下来,他的旅行笔记后来被编著为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为我国的地理学的研究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徐霞客画照

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曾是徐霞客的母亲对他的教导和鼓励,正因为如此,这句话与徐霞客的一生是极为贴切的。徐霞客从22岁开始就游历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徐霞客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他的志向就是饱览美景,游历天下和亲身感受祖国壮丽的河山。

徐霞客从小就喜欢读关于地理,历史和探险等方面的书,所以他从小就向往自己能过上问访于名山大川的生活,所以志在四方,是他从小就确定要走的路。徐霞客在22岁那年走上了遍访名山的道路,他希望自己能亲身感受祖国河山的真实面貌,能将自己的脚步留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所以徐霞客的志在四方不仅是他自己的理想一种实现,是他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

徐霞客将志在四方作为他一生的准则,他也用一生证明了这一句话,他将生命中绝大一部分时间用在遍访各种美景上,他在行走和游历中得到了他一生的追求。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他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游历了我国16个省的大好河山,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成就最高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画照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由于他的父亲的影响,徐霞客一生不求功名,不谋名利,只是追求山水之乐。徐霞客对大好河山有着炽热的追求,在毫无帮助的情况下,他游历了我国的贵州,安徽,江苏,河北,河南,山西,广东,云南等16个省,可谓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徐霞客对旅游的热爱让我们叹服,他不只是享受山水带给他的快乐,他还把这种快乐记录了下来,他把他一生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著成了我国明朝时期最著名的的地理类游记《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一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管是露宿山头,还是危险重重都没有阻止他前行的脚步,最后他终于完成了他走遍我国大好河山的愿望。在1640年,他在自己51岁的时候,在饱览了今衡山的美景之后返回家乡,同年过世。

徐霞客的一生虽然没有享受任何的荣华富贵,甚至可以说他很多时候都是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可是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他还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地理名著,他的事迹和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由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徐霞客,所编著的一本日记体游记,这本书总共有四十多万字,是徐霞客多年游历生活的记录,也是他的一本旅行笔记。这本书中记录了徐霞客游历的包括贵州,安徽,江苏,河北,河南,山西,广东,云南等16个省的大好河山和秀丽景色,以及徐霞客自己的心得体会。

《徐霞客游记》书籍照片

《徐霞客游记》这本书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本地理名著,它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我国的名山胜水,以及各省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

《徐霞客游历》是徐霞客花费一生心血的著作,在这部书中徐霞客对他所到之地的人文,动植物,地理,水文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所以这部书在我国地理学的研究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作者在163-1639年间的旅行日记,由于数量多,所以有很大一部分被流失了,现存的并不完整。

《徐霞客游记》不仅仅在地理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用途,而且这部书在文学和历史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正是这部书奠定了徐霞客在我国地理界的地位。

有史料记载徐霞客在每天游历结束后,不管他有多劳累多疲惫他都会很认真的记录下他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正是由于徐霞客的这种好习惯,才有了今天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又称为徐弘祖,他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旅行家,他一生游历在我国的大好河山,他一生居无定所,可是他在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却有一间占地约两亩的故居。

徐霞客故居的照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