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饮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当归饮子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35 出处 4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当归饮子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45 出处 5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方之当归饮子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55 出处 6 《严氏济生方》卷六方之当归饮子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64 出处 7 《普济方》卷三五五方之当归饮子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8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之当归饮子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 84 运用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饮子 1 拼音
dāng guī yǐn zǐ
2 概述当归饮子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
3 《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当归饮子 31 处方当归、白芍药、川芎、生地黄、白蒺藜(炒)、防风、荆芥穗各一两,何首乌、黄芪、炙甘草各半两[1]。
当归(去芦)白芍药 川芎各30克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 荆芥各30克 何首乌 黄耆(去芦)甘草(炙)各15克
3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上药㕮咀。
33 功能主治《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当归饮子主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或发赤疹㾦癗[1]。
3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1]。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出处《重订严氏济生方》
4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当归饮子 41 处方当归、大黄、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芍药各一两,滑石半两[1]。
4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上锉细。
43 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当归饮子主治目泪不止[1]。
4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每服三至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1]。
每服35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7分,去滓温服。
45 出处《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5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方之当归饮子 51 处方当归(锉,微炒)半两,芎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豉半两,桑寄生半两,葱白半茎。
52 制法上锉细,和匀。
5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方之当归饮子主治妊娠胎动,心烦热闷。
54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2分,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55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6 《严氏济生方》卷六方之当归饮子 61 处方当归(去芦)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生地黄(洗)1两,白蒺藜(炒,去尖)1两,防风1两,荆芥穗1两,何首乌半两,黄耆(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
62 功能主治《严氏济生方》卷六方之当归饮子主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浓水浸*,或发赤疹(??)(??)。
6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64 出处《严氏济生方》卷六
7 《普济方》卷三五五方之当归饮子 71 组成当归2两,柴胡2两,人参1两,半夏7钱半,白芍药1两半,黄芩1两,甘草半两。
7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五五方之当归饮子主治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搦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满疼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7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8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之当归饮子 81 组成当归3钱,生地黄45钱,白蒺藜(去刺)2钱,荆芥2钱,赤芍2钱,连翘(去心)2钱,金银花2钱,僵蚕2钱(生,研)。
82 功能主治《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之当归饮子主治干疥,沙疥。
83 当归饮子的用法用量上加竹叶5片,水煎,空腹服。
84 运用目录 1 拼音 2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红花当归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红花当归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叶氏女科》卷一:红花当归汤 31 红花当归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红花当归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41 组成 42 主治 5 《症因脉治》卷一 51 组成 52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红花当归汤 1 拼音
hóng huā dāng guī tāng
2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红花当归汤21 处方
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22 功能主治破瘀活血,调经止痛。主气滞血瘀。
23 红花当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临卧服。
24 摘录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3 《叶氏女科》卷一:红花当归汤31 红花当归汤的别名
红花当归散
32 处方红花1钱,当归1钱,牛膝1钱,苏木1钱,川芎5分,枳壳6分(麸炒),莪术8分,赤芍8分,三棱8分,芫花8分。
33 功能主治破瘀血。主经来未尽腹痛。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发热,乃气血俱实也。
34 红花当归汤的用法用量红花当归散(《女科秘要》卷三)。
35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4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41 组成
红花、当归、芍药、玄参、茯苓、半夏、陈皮、山楂、厚朴、甘草。
42 主治妇人饱闷,手足心热,咽中有痰,
5 《症因脉治》卷一 51 组成红花、当归、红曲、赤芍药、牡丹皮、青皮、桃仁、郁金、楂肉、泽兰叶、黑山栀。
52 主治血积上焦.内伤胸痛。
古籍中的红花当归汤 《症因脉治》:[卷一胸痛论]内伤胸痛皮甘草山栀四七汤半夏浓朴茯苓紫苏加姜、枣。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红曲赤芍药牡丹皮青皮桃仁郁金楂肉泽兰叶
《竹林女科证治》:[卷一调经上]经来未尽腹痛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发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破其余血,而热自止。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脾部二两)共为末。每服二三钱。灯心竹叶汤下。女人红花当归汤。香砂二陈汤治脾滞腹痛。木香(一钱)砂仁(一
《成方切用》:[卷四上攻下门]太平丸停滞,即以本物汤下。妇人血气痛,或红花汤下,或当归汤下。气痛,陈皮汤下。疝气,茴香汤下。寒气,姜汤
《症因脉治》:[卷四腹痛论]内伤腹痛目录 1 拼音 2 方出《外台》卷二十七注文引《肘后》,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引《元戎》:当归酒 21 当归酒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当归酒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41 组成 42 主治 4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直指》卷二十二 51 组成 52 主治 5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酒 1 拼音
dāng guī jiǔ
2 方出《外台》卷二十七注文引《肘后》,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引《元戎》:当归酒21 当归酒的别名
当归煎、当归止血汤
22 处方当归4两,酒3升。
23 功能主治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主血不归经之小便出血、吐血、呕血及闪挫努力以致的血溢;血虚头痛欲裂。
24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
当归煎(《卫生鸿宝》卷一)、当归止血汤(《医方易简》卷六)。
25 注意火升者忌服;血伤燥者慎用。
26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七注文引《肘后》,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引《元戎》
3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当归酒31 处方
当归(切,焙,粗捣)1分,猪肉1两(薄切小片)。
32 功能主治小儿五十日以来,胎寒腹痛微热,聚唾弄舌,躽啼上视。
3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上相和,以清酒1碗,煮至7分,去滓。每服取半呷许,令儿咽之,日3夜1。
34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4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41 组成
当归(炙令香,锉)2两,芍药(锉,炒)2两。
42 主治妊娠堕胎后,血不出。
4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无灰酒1盏,加生地黄汁1合,于银器内,慢火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恶血下为度。
44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5 《直指》卷二十二 51 组成辣桂(去粗皮)半两,当归4钱,木香2钱,白芷2钱。
52 主治痈疽阴证,头平向内,沉黯不疼,浑身患处不热。
53 当归酒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半,醇酒1碗,慢火煎7分,加乳香末半钱,不饥饱温服,以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为佐,以熟哺、猪蹄、膂肉为养,荞麦面能起发,可煮食之。如更不发起,用《局方》姜附汤加当归、木香、炙甘草煎服。又更不发起,用穿山甲(头截片,蘸醋,炒焦)、生人牙(煅留性)各1分,为末,分作2服,用辣桂、当归、去节麻黄煎酒,食前调下。患处用生姜汁和面厚涂,或用川乌、硫黄、人牙(煅),并细末,酒调敷之。
54 制备方法上锉细。
古籍中的当归酒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气项汤使下。孕妇不可服,忌一切热物。妇人一切血气当归酒下,血崩燕子泥汤下。小儿脱肛艾汤下,小儿奶脾橘
《奇效良方》:[卷之十五气门(附论)]气通治方有孕妇人,不可服之,忌一切热物。妇人一切血气,当归酒下。血崩燕子泥汤下。小儿脱肛,艾汤下。小儿KT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五产后诸疾门]产后诸疾前产后。血风头旋。身战。用薄荷酒下。月信不通。当归酒下。赤白带下。温酒下。妇人临产难产。胎衣不下。
《华氏中藏经》:[卷下]疗诸病药方六十道卒死。气未绝。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产后血不行当归酒下三丸。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八产后诸疾门]产后血晕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圆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当归圆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圆 1 拼音
dāng guī yuá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圆21 处方
真蒲黄(炒)三分半,熟干地黄十两,阿胶(捣碎炒燥)、当归(去芦微炒)、续断、干姜(炮)、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白芷、白术、吴茱萸(汤洗七次微炒),各三两;肉桂(去皮)、白芍药,各二两。
22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及伤血过多,虚竭少气,脐腹拘急,痛引腰背,面白脱色,嗜卧不眠,唇口干燥,心忪烦倦,手足寒热,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中漏下,淋沥不断,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疼,脐腹急痛。
及治男子、妇人从高坠下,内有瘀血、吐血,下血等病。
24 当归圆的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食前以温酒下,渐加至五十圆。
25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古籍中的当归圆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补益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62 无脉症 463 雷诺现象和雷诺病 464 小儿麻痹 47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 47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2 抗炎、抗氧化作用 473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74 镇静、镇痛及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48 各家论述 49 歌诀 410 出处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当归四逆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54 出处 6 《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之当归四逆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65 出处 7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方之当归四逆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74 各家论述 75 出处 8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运用 84 各家论述 85 出处 9 《杏苑》卷六方之当归四逆汤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94 出处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四逆汤 1 拼音
dāng guī sì nì tāng
2 英文参考Danggui Sini Ta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anggui sini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当归四逆汤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8枚,具有发表温中,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因血虚受寒、寒邪凝滞经脉所致的血虚寒厥证,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无脉症、冻疮、妇女痛经等属血虚寒凝者。
4 《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该方剂治疗机理所列各项作用,可直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的发病机理,但对小儿麻痹所致小儿手足厥冷、脉沉细或细而欲绝等表现的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1]。另外对于严重病例有必要配合使用现代医学的溶栓治疗及免疫制剂[1]。
41 组成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三两,炙甘草、通草(即现在之木通)各二两,大枣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2]。
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8枚[3]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4]。
42 功效主治《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者,或血虚寒凝而致的月经不调,脘腹冷痛,及寒入络脉,腰、股、腿、足疼痛;近代也用于指端动脉痉挛症(雷诺病)、冻疮初起[2]。
《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具有发表温中,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血虚寒厥证。症见血虚受寒,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并治寒入经络,现用于早期雷诺氏病及冻伤。
4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渣,分三次服[2]。
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4]
44 方解方中当归、芍药调养肝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炙甘草、大枣补中健脾而益气血,协桂、芍更能调和营卫;木通协诸药而通血脉[2]。各药合用,共成温补通脉之剂[2]。
本方原治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之证[5]。此系血虚受寒,血寒凝滞,血弱不充养四肢,寒阻阳气不得温煦四末,则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5]。但虽脉细而不见其他阳微阴盛表现,可知是寒在经脉,血脉不利所致[5]。此时既要温经散寒,又要养血通脉[5]。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5]。血虚寒凝,故用甘温之当归,归经入肝,补血和血,为温补肝经要药;桂枝辛温,温经通脉,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而畅通血行,2味共用为君,是养血温通之法[5]。以白芍、细辛为臣,白芍养血和营,与当归相合,补益营血,与桂枝相伍,内和气血;细辛辛温,外温经脉,内温脏腑,通达表里,以散寒邪,可助桂枝温经散寒[5]。通草为佐,以通经脉[5]。甘草、大枣味甘,益气健脾,调和诸药,重用大枣,既助归、芍补血,又防桂、辛之燥烈太过,免伤阴血,是以为使[5]。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通脉之功效,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5]。
本方中桂枝、芍药之比是1:1,以桂枝温经通脉,配当归乃养血温通之法;芍药养血和营以助当归补益营血[3]。
45 运用当归四逆汤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3]。凡临床上出现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3]。
加减法: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加川断、牛膝、鸡血藤等活血祛瘀止痛;妇女痛经属血虚寒凝者,加香附、乌药等温经行气止痛;或男子寒疝,睾丸挚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加乌药、小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加羌活、独活、白芷等散寒止痛[3]。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亦可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5]。
使用注意:本方只适用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逆冷,其它原因之肢厥不宜使用。湿热痹痛者禁用本方。
当归四逆汤治血痹:患者周某,女,25岁。夜睡醒来,两手发麻,似蚁走感,手指活动不利,持针不便,但握力尚存。手微冷,触觉痛觉无异变,脉沉细而稍弦紧,舌淡苔白。此寒邪凝滞,经脉受阻,血行不运,肢端络脉失养之候,治以本方加川芎、黄耆、麻黄。两剂后症状减轻,再取三剂而愈。
当归四逆汤治早期雷诺氏病:此病病机属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四末,寒邪外袭,血脉凝滞所致。当用温阳活血,祛寒通散之法,当归四逆汤颇为适合。用本方治疗两例,1例用原方加艾叶、红花,服30余剂痊愈;1例服18剂痊愈。均经随访未见复发。
当归四逆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组1O例。症见下肢厥冷,剧烈疼痛,脉细涩,病程分别为2月3年。以本方合耆附汤、四妙勇安汤治疗。结果:9例痊愈,1例好转。
当归四逆汤治冻伤:赵某,男,30余岁。风雪交加,冻仆于地,爬行数里,偃卧于地而待毙,邻人发现后抬回,手足厥逆,卧难转侧。此冻伤,投本方,以厥回肢温为度。四剂后身起紫泡如核桃,转为冻疮。数日后即能转动,月余而愈。(《岳美中医案集》)
46 现代适应证[6]
当归四逆汤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
46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四肢中的小动静脉,尤以下肢血管为多。该病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因,如吸烟、寒冷、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烟草浸液对实验性动物可发生脉管炎等。②内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病人血清中可发现抗核抗体、动脉中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及C3复合物均支持与免疫有关;性激素及前列腺素失调、遗传也可能与本病有关。病理改变通常始于动脉再累及静脉,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病变呈阶段性分布,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管腔血栓堵塞等;后期炎症消退,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怕冷、皮温降低、皮色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患肢疼痛、时久则因缺血缺氧而发生营养障碍,严重者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触摸时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等。
462 无脉症无脉症实际上是指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不同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少数可出现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出现相应部位缺血,锁骨下动脉闭塞而致桡动脉搏动消失者人们常称为“无脉症”。病因至今未明,多认为与遗传、内分泌异常、感染后机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主要累及弹力动脉,多数侵及1~3支动脉,病变以主动脉分支起始部较显著,从动脉中层及外膜开始波及内膜,全层动脉壁呈阶段性不规则的增生和纤维化,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偶合并血栓形成,基本病变为渗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肉芽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主动脉弓综合征者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昏花、反复晕厥、抽搐、偏瘫、相应肢体麻木酸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侧肢体血压降低。①胸腹主动脉型:表现为下肢缺血,双下肢无力、发凉酸痛、跛行,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下肢血压<上肢血压。②肺动脉型:表现为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区杂音。③广泛型:累及血管的相应部分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相应症状。
463 雷诺现象和雷诺病雷诺现象和雷诺病,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 后手指(趾)皮肤出现苍白,继而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常反复发作,无其他原发病者为雷诺病,有明确疾病继发者为雷诺现象。病因至今无一致看法,有人认为由交感神经活动性过高所致;有人认为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 出现过度反应所致。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早期无病理改变,病情长者血管内皮增厚,末梢指腹萎缩,远端骨吸收。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464 小儿麻痹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经二次病毒血症侵入神经系统,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使神经细胞病变,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血管周围炎性浸润,病变严重者神经细胞坏死,瘢痕形成而造成持久性麻痹,大多表现为不对称的单肢软瘫,后遗症时出现患肢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皮温下降。
47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7]
47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君药当归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当归免疫活性多糖,具有免疫佐剂样活性,通过经典途径使补体活化而具有良好的补体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干扰素诱导活性;当归免疫活性多糖还能显著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活动,提高NO含量,增强其分泌TNFα、IL1的能力,对糖皮质激素所致的抑制作用具有拮抗作用;当归免疫活动多糖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对人脾细胞有促进有丝裂活性,可使B淋巴细胞分化到不同成熟阶段,部分细胞群成熟为抗体分泌细胞;当归免疫活性多糖还能直接激活参与抗体反应的T淋巴细胞,增强细胞毒T细胞功能,增加其杀伤活性,明显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不仅如此,当归所含阿魏酸具有广谱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对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阿魏酸对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抑制可能与其能稳定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有关;Ⅱ型变态反应为皮肤血管炎,主动和被动Arthos反应属Ⅲ型变态反应,抑制Ⅱ、Ⅲ型变态反应可能与当归的抗炎作用相关。桂枝对嗜异性抗体反应具有抑制补体活性作用,同时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因而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臣药白芍水煎剂所含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有直接激活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发挥双相调节作用;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机能与浓度依赖性双相调节作用;对体液免疫的双相调节作用也与白芍总苷与T调节性细胞的影响有关,即白芍总苷对抗体生成的正负调节与其对TH及TS的调节有关,白芍总苷可使处于免疫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白芍总苷对垂体-肾上腺轴的双相调节作用可能是其调节免疫功能的另一途径。除此之外从白芍分离出的酸性多糖PeonanSB和中性多糖PeonanSA均有网状内皮系统的激活效果。通草总多糖可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抗体水平,抑制迟发型过敏反应。大枣能提高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及溶血空斑,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解,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抗补体活性及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甘草甜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次酸能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酸二胺能提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不仅诱导干扰素和增强NK细胞的活性,而且其所含甘草酸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而具有抗过敏作用,甘草酸还能增加脾脏及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使体内抗体产生显著增加;甘草多糖则可 淋巴细胞增殖,甘草Lx不仅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且可以降低抗原量而显示免疫抑制作用,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细辛煎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但能抑制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对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该方剂绝大多数药味对免疫功能有促进、增强和调节作用,仅细辛有抑制作用,但方剂中白芍具有强大的双相调节作用则可使上述作用及机体免疫紊乱恢复平衡。更重要的是甘草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兴奋作用以及甘草酸的氢化可的松样作用,均可使体内皮质激素增多,其优越的“允许”作用可协调全身其他激素发挥作用,提高了机体内分泌的调节能力,起到“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
该方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切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等发病的免疫机理。
472 抗炎、抗氧化作用君药当归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辐射、抗化学物质损伤作用,当归水煎剂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释放量,降低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当归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当归水煎剂对人血及大脑中SOD及Ca2+ATP酶活性有十分显著的激活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当归注射液能抑制血浆TXB2的产生,增加血浆6KetoPGFⅠα水平,纠正脑缺血TXA2/GGI2的比值,降低脑缺血死亡率。桂枝对多种致炎物质所致炎症的各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臣药芍药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芍药总苷,能抑制IL1、TNF、PGE2的过度分泌,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对实验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增生不同环节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芍药水提取物有增强耐缺氧的作用,可降低整体耗氧量并使体温降低;芍药总苷及其所含丹皮苷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丹皮苷可显著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和SPT升高。细辛所含挥发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除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外,尚能抑制炎症过程中的炎性介质释放,对抗炎性介质,并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和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诱发的透明质酸和关节炎中氨基多糖的解聚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对炎症的各个环节、各不同阶段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草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提高血SOD活力,降低血及肝中LPO含量。大枣所含大枣多糖可提高全血SOD、CAT活力,清除自由基,降低脑、肝、血中MDA及LPO含量,清除全血化学发光中的活性氧,抑制氧化损伤。甘草则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是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GE2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2产生对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以及炎症的Ⅰ、Ⅱ、Ⅲ期都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如Arthus现象及Schwartzman反应。甘草对免疫性炎症抑制机制可能与下列三种因素有关:一是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化;二是降低血清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促进作用;三是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亢进。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还能抑制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的生成而具有抗氧化作用,这对于治疗休克及心肌梗死十分重要。
473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君药当归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延长平台期,抑制异位节律点及提高致颤阈等;当归能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冠脉闭塞所致心肌梗死范围,对心肌细胞的缺糖、缺氧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能抗自由基,降低氧耗量;能稳定心肌细胞膜,保护线粒体即溶酶体的功能;当归注射液可通过兴奋β受体而发挥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当归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流黏滞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而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有报道5%当归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程4周,有效率达89%。桂枝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室颤的发生率,减少心肌LDH、CPK、LPO的生成,提高SOD活性;降低全血黏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外周循环。白芍水提取物能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扩张血管,同时能抑制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芍药总苷还能减轻血小板血栓湿重,抑制血栓形成。细辛挥发油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可使冠脉血流增加;细辛所含消旋甲基乌药堿有强心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提高休克动物的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冠脉窦血流量,降低中心动脉压。甘草所含甘草黄酮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拮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甘草次酸具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甘草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甘草酸有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该方剂的这些作用均有利于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治疗。
474 镇静、镇痛及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君药当归有镇静、镇痛作用,当归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神经元代谢,减少脑梗死范围,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和修复相关蛋白,促进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及微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促进神经再生及再支配。桂枝所含桂皮醛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解热、抗惊厥作用。臣药白芍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芍药苷与甘草FM100也有显著镇痛和镇静的协同效果,芍药同甘草合用可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肌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白芍还有抗惊厥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和抗惊厥,对大脑皮层、海马、中脑网状结构等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其镇痛强度与氨替比林相当。细辛水煎剂也有镇痛作用。通草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大枣具有催眠镇静作用。甘草具有**堿样特异性解痉能力,因而具有解除痉挛作用,甘草FM100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并有抗惊厥作用;甘草黄酮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甘草酸静滴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大脑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7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君药当归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桂枝挥发油对炭疽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孤儿病毒、流感病毒及梅毒均有抑制作用。白芍煎剂体外试验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上述部分细菌外对志贺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许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煎剂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黄曲霉菌等16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合胞病毒有抑制作用。甘草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幽门螺旋杆菌、阿米巴原虫、华支睾吸虫、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有直接的广谱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对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抑制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能力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HIV,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抑制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
48 各家论述1《金镜内台方议》: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湿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能行其脉道与厥也。
2《古方选注》:当归四逆不用姜、附者,阴血虚微,恐重劫其阴也,且四逆虽寒,而不至于冷,亦惟有调和厥阴,温经复营而已,故用酸甘以缓中,辛甘以温表,寓治肝四法,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
3《医宗金鉴》: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佐细辛味极辛,能达3阴,外温经而内温脏;通草其性极通,善开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营;倍加大枣,即建中加饴用甘之法;减去生姜,恐辛过甚而迅散也。
49 歌诀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3]。
410 出处《伤寒论》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当归四逆汤 51 处方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二钱半。通草、甘草,各一钱半。
52 功能主治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5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54 出处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6 《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之当归四逆汤 61 处方当归尾21克 附子(炮)官桂 茴香(炒)柴胡各15克 芍药12克 茯苓 玄胡索 川楝子各09克(酒煮)泽泻06克
62 制法上药哎咀。
63 功能主治《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之当归四逆汤主治疝气,脐腹冷痛,牵引腰胯。
64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用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65 出处《卫生宝鉴》卷十八
7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方之当归四逆汤 71 处方附子1钱半(炮),官桂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柴胡5分,当归3钱,吴茱1钱(醋炒),楝子2钱(酒炒),小茴3钱(醋炒),泽泻1钱半。
72 功能主治《医略六书》卷二十四方之当归四逆汤主治阳虚寒疝,脉紧细者。
7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74 各家论述阳虚于下,寒束于经,虚阳不能布敷而经气被遏,故虚疝时时发作焉。附子补火扶阳,官桂温经散寒,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阴柔筋,柴胡升清阳以除邪,吴茱降逆气以下达,泽泻泻浊阴清肾府,小茴温经气却疝疾,川楝子泻湿热以平虚疝也。
75 出处《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8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 81 组成全当归3钱,桂枝尖5分,北细辛3分(蜜炙),鲜葱白1个(切寸),生白芍3钱,清炙草5分,绛通草1钱,陈绍酒1瓢(冲)。
82 功效主治《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当归四逆汤具有滋阴通脉之功效。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83 运用如宿病寒疝,小腹痛甚,口吐白沫者,则加吴茱萸以止疝痛,生姜汁以止吐沫。
84 各家论述方中归、芍荣养血络为君;臣以桂、辛,辛通经脉,使经气通畅,络气自能四布,尤必佐以绛通、葱、酒者,一取其速通经隧,一取其畅达络脉;使以炙草,辛得甘助而发力愈速也。此为养血滋阴,活络通脉之良方。
85 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9 《杏苑》卷六方之当归四逆汤 91 组成当归1钱5分,官桂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细辛1钱5分,甘草(炙)1钱,通草1钱,吴茱萸5分。
92 功能主治《杏苑》卷六方之当归四逆汤主治阴(疒颓??)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93 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用生姜5片,水煎熟,空心温服。
94 出处目录 1 拼音 2 当归凉血汤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当归凉血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凉血汤 1 拼音
dāng guī liáng xuè tāng
2 当归凉血汤的别名当归凉血饮
3 处方红花、地骨、生地、酒芩、牛蒡、人参、当归、黄耆、连翘、甘草。
4 功能主治痘疮抓破,破而出血者。
5 当归凉血汤的用法用量当归凉血饮(《片玉痘疹》卷十)。《治痘全书》有黄柏、无黄耆、酒芩、牛蒡。
6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古籍中的当归凉血汤 《竹林女科证治》:[卷一调经下]肾虚崩漏
制胞络相火,故血热成崩,恐则大下也。宜服凉血汤。凉血汤当归生地黄(各一钱)黄连(姜制)黄芩黄柏(酒
《顾松园医镜》:[卷十六·数集]调经长之理乃备。随手变化,通于各症,无不神应。地芍凉血汤〔自制。〕治血热经水先期。色鲜红,或紫黑,或成
《婴儿论》:辨下焦病脉证并治第八温服。小便难涩而鲜血滴。此为血淋。后致脓淋也。凉血汤主之。凉血汤方小连翘(五分)当归(一钱)芍药(
《麻疹备要方论》:麻疹备用诸方芩橘皮汤黄芩陈皮干葛杏仁枳实麻黄浓朴甘草水煎服。凉血解毒汤当归生地紫草红花丹皮连翘白芷川连甘草桔梗引
《杂病广要》:[诸血病]咳血(挟痰)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当归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化学成分 11 当归的药理作用 12 制剂 13 当归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53 酸不溶性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含量测定 1371 挥发油 1372 阿魏酸 13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724 测定法 138 当归饮片 1381 炮制 13811 当归 138111 鉴别(除横切面外)、检查、浸出物 13812 酒当归 138121 浸出物 1382 性味与归经 1383 功能与主治 1384 用法与用量 1385 贮藏 139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当归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当归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当归 当归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āng guī
2 英文参考angelica [朗道汉英字典]
angelicae sinensis,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nese angelic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当归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Chinese angelica(《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当归的别名十归、秦归[1]。
7 来源及产地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根[1]。主产甘肃、云南、四川[1]。
8 性味归经甘、辛,温[1]。入心、肝、脾经[1]。
9 功能主治当归功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1]。
1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瘀滞腹痛,崩漏[1]。
2治贫血,血虚头痛、眩晕,肠燥便秘[1]。
3治症瘕积聚,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痈疽疮疡,跌打损伤[1]。煎服:6~15g[1]。现用当归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心律失常、早期突发性耳聋、骨关节炎[1]。
当归为眼科常用补血药,具有补血润燥,活血止痛的功效:
(1)用于血虚所致的目眩,头目空痛,视力减退,流泪症,目痒及风牵偏视等。常与熟地黄、白芍配伍。
(2)用于目内外出血属血虚血滞者。常与墨旱莲、赤芍、川芎等配伍。
(3)用于胞睑红肿疼痛,赤膜下垂等,可与红花、蒲公英、黄芩等同用。
10 化学成分本品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阿魏酸、樟脑酸、癸二酸、月桂烯、当归酸、黄樟醚、香荆芥酚、对甲苯酚、鞘磷脂、磷脂酰肌醇、香草酸、新当归内酯、琥珀酸、烟酸、尿嘧啶、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和β谷甾醇等[1]。
11 药理作用其挥发性成分能抑制子宫;而非挥发性成分则能兴奋子宫[1]。煎剂或醇浸膏对在体子宫主要呈兴奋作用,使子宫呈慢而有节律的收缩,为治疗痛经的药理基础[1]。当归流浸膏有抗心律不齐和降压作用[1]。当归还能抗心肌缺血缺氧[1]。水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1]。多糖能促进造血,有抗恶性贫血作用[1]。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主动脉病变有一定保护作用[1]。多糖等还能增强免疫功能[1]。水煎剂等可抗炎止痛、利胆保肝[1]。藁本内酯可平喘[1]。提取液可抗肺纤维化[1]。多糖可抗肿瘤[1]。挥发油可抗微生物[1]。水煎剂可抗氧化、抗自由基等[1]。
12 制剂当归流浸膏
13 当归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当归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132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133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l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134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和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淡黄棕色。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多见,直径约至80μm。有时可见油室碎片。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漶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粉末3g,加1%碳酸氢钠溶液50ml,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藁本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二法)。
1352 总灰分不得过7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3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3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450%。
137 含量测定 1371 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D 乙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ml/g)。
1372 阿魏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13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3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12μg的溶液,即得。
13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372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04)不得少于0050%。
138 当归饮片 1381 炮制 13811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我不规则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白色或淡棕**,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138111 鉴别(除横切面外)、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13812 酒当归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D)炒干。
本品形如当归片。切面深**或浅棕**,略有焦斑。香气浓郁,并略有酒香气。
138121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500%。
同药材。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略有焦斑。味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3]
1382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1383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1384 用法与用量6~12g。
1385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13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4本文2023-08-07 10:45: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