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一人许衡竟敢要求熊雄忽必烈执行中国的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元朝第一人许衡竟敢要求熊雄忽必烈执行中国的方法,第1张

许衡,本名钟平,字鹿寨,人称“鹿寨老师”。淮河内。元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父亲、母亲李为躲避金兵之乱,举家迁居新郑。次年,许衡在西杨欢出生。青春、敏感、好学的新郑市新店镇徐岗村,原名“李”。据当地村民介绍,南宋嘉定年间,中原大乱,人们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公元1208年,一对名叫徐的年轻夫妇从河南沁阳县出逃,定居在“阳焕里”村。第二年,徐家的女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钟平年轻时活泼、可爱、聪明,邻居们都很喜欢他。

钟平五六岁的时候,喜欢在夏天的晚上缠着父母讲故事,教他数星星,看天空。钟平特别喜欢天文现象,并把它传播给村里有学问的人。大家都说:“这孩子真有灵气,有点像东汉大科学家张衡。”所以,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激励钟平,他的父母把他的名字改成了许衡。

许衡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七岁入学的时候,我问老师为什么要读书。老师答:“为了科举。”许衡又问:“就这些?”老师很惊讶。每次讲一本书,许衡都要问是怎么回事,以至于老师对家长说:“你儿子这么聪明,我都不称职。请不要求名师。”离开博物馆。就这样,我们连续换了三个老师。长大后,许衡变得更加渴望学习。因为家里穷,没钱买书,他经常借书抄书几百里。

他曾经在一个算命先生家里看到一本解释书经的书,于是抄下来仔细看了一遍。后来逃到徂徕山,得到了一本王弼批注的易经。当时虽然战火纷飞,但许衡仍然坚持晚上读书思考,身体力行。由于许衡的勤奋和聪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他曾与窦谟等人谈论程颐和朱的理学,名气渐大。

“孔融放梨”的故事讲了千年,而许衡“义无反顾不摘梨”的故事讲了近千年。据元史年记载,有一年夏天,许衡路过河阳。那时,他非常口渴。突然,他发现路边有一片梨树林,树上的梨子长得刚刚好。同行的人争相摘梨解渴。但许衡独自坐在树下,无动于衷。

人们吃梨,问许衡为什么不摘下来吃。回答:“没有东西,就拿不走。”男:“天下大乱,此处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心无主?”当他从山东迁到河北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的德行,都愿意追随他。

平定后,许衡往来于河之间,从聊城药书中得到了罗成书和新书,受益匪浅。不久居宿门山,师从姚枢、窦默。所有的经、子史、礼乐、名物、星历、饮食、水利等。传播道德是我们的职责。我曾经对人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规则。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个责任,那我们来承担。”所以所有的婚丧嫁娶都要以礼仪为指导,人们都在争相学习。贫困家庭自力更生。当玉米成熟时,他们吃它。当玉米不成熟时,它们会变成谷壳和茄子。他们从容不迫,读书的声音像石头一样从窗外传来。如果你有多余的钱,你会给少数民族和贫困学生。

如果有人送你东西,你绝对不会接受,哪怕你有一分钱的不义之财。姚枢被招入京师,赐薛宅住许衡。许衡不肯收下,下令勒

三年,被召入朝后,因病留在燕京,元元年辞官。元初二年,忽必烈在许衡被朝中全体文臣赞为秀才,再次受到圣旨召见。许衡闻讯赶来,任中书考虑了此事。三年,最高都召访政事,因时务五事之讲学,提出“立国必依中华法,政必以王之道为先”,受到宗室表彰采纳。

四年,病又回来了。不久,他又被召入,参与国内外官制的交涉,“尊中国法”。民国七年,他被授予钟书左丞的称号。当时忽必烈急于善用金钱,儒生们并不认同。他致力于给阿合马增光,以至于领导尚书省六部,宰相负责全国的民政和财富分配。许衡瓦解了阿赫马尔的专制权力,不听劝,于是要求免职。

八年,改教蓟县大学士、郭子献酒,以使主教;许衡的十二个门徒,包括王梓和刘继伟,来到北京的首都班都,成为斋长。我们还以小学、四书及其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大学要略编年歌括稽古千字文为教材,亲自教授,让蒙古弟子学习古籍、礼仪、算术。

他们得知“三纲五常为处世之道”,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一代名臣”。但权臣视求学为非紧要之事,读书无用,未能及时供给国学,所以很多学生离开。十年,许衡自知难有作为,辞往淮州。十三年后,被召至大都,命与王弼、郭守敬商议历法,仍赐蓟县大学士、郭子祭酒,并领国子监。我们和郭守敬、许衡一起绘制了天气图,并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经过几年的实际观测,至元十七年编制了新历法,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改革。皇帝赐名授时历,颁布天下。年被设定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它与额我略十世1582年颁布的授时历一致,但比它早了300年。

十七年六月,许衡因病要求退居故里。次年去世,享年73岁,葬于祖居。大德元年,谥。至大二年,魏国公。清光绪二年,仁宗祀孔庙。__元年,仁宗颁布诏书,在京兆设立书院,提供土地以支付开支,定名为“鹿寨书院”。

“许衡一生以教育为乐。在他27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刚正不阿,不依附于权力。八次被招入朝为官,八次辞官回乡,努力培养桑农。”新郑市志办陆瑾说。

许衡死后,被后人誉为“元人”。听说许衡死了,新郑“杨慢”的男女老少都很伤心,哭了三天三夜。为了纪念许衡,阳焕里的村民们将村名改为许岗村。后来,村民们还为许鹿寨的故乡许衡立了碑。

简介

北京夫子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是中国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与南京孔庙、吉林孔庙、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完成于大德十年(1306年),重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

北京孔庙介绍

北京夫子庙位于著名的国子监大街,国子监旁边。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地方。北京的孔庙,历代皇家皇帝都很敬重,地位非常高,多次修缮。就规格和地位而言,它是仅次于曲阜孔庙的中国第二大孔庙。

目前,夫子庙和附近的国子监作为夫子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放参观,统一售票。售票处在夫子庙的门口。购买门票后,可以先参观夫子庙。游览结束后,可在佛寺旁的“持敬门”参观国子监。两地共约3-4小时,其中夫子庙约2小时。

参观众多元代建筑

参观夫子庙,首先要注意的是院内的建筑。寺内部分建筑虽经修缮,但仍保持元代风格。比如大门口的第一师范大门,是一个大斗拱屋顶,在整个北京都不多见,可以好好参观一下。整个院子古色古香,还有很多著名的古树。环境简单优雅,可以在这里拍照。

随处可见的石碑和碑亭

众多的石碑是孔庙的另一个亮点。孔庙的每个院子里都有许多石碑和亭子。有袁崇焕、林则徐、李鸿章等知名进士的碑刻,有元末至清末五万多名进士的名单,有刻有全部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碑林。这些古迹非常珍贵,里面的东西值得一看。

编辑:飞鱼

张起岩(1285—1353),字梦臣,山东禹城人,元朝第一位左榜状元,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左榜是元代专为 、南人设的科举考试,难度大于专为蒙古人、色目人设的右榜。元延v年,张起岩中左榜进士第一名。

元代首位 状元

张起岩幼时勤奋好学、嗜书如命、聪颖过人,7岁即通四书五经,善诗词。他曾对父母说:吾宁可一日无食,不可半日无书。 16岁便学有所成,被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张起岩19岁那年,元代科举首次开考,他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第一名,不仅是元代 中第一名状元,也是元代唯一的山东籍状元。

张起岩历任侍御史、燕南廉访使、监察御史、翰林承旨等职务。他外和中刚,有元代欧阳修之誉。任监察御史时,张起岩敢于抗言直谏,因言辞过激而获罪。 弹劾罪官,议论朝政,是御史的天职。如果因尽职而获罪,则会使风纪解体,忠良寒心。 最终皇帝被他的勇气所折服,给他官复原职。

担任燕南廉度使时,张起岩严厉打击放高利贷的富绅豪强,为平民百姓出了怨愤之气。他还抨击封河神为侯爵的迷信活动,并疏通河道、修堤筑防,博得了百姓的赞誉。

编撰辽、宋、金三史

张起岩才思敏捷,文字洗练、优美,著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等作品。他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大量诗词碑刻,济南舜园中还保留着至治三年由他撰写的碑刻。他又是位学识渊博的史学家,曾参与撰修了泰定、元历两朝实录,史料翔实、立论精当。

张起岩一生苦读不缀、善诵精撰,既熟悉金、辽典章故事、又知晓宋儒道学原委。至正三年三月,元顺帝下诏撰修辽、宋、金三史,任御史中丞的张起岩和翰林学士欧阳玄、侍御史吕思成为总裁官。到至正五年十月,三史定稿,张起岩对此书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得到宫廷内外的一片赞誉。

至正八年,元顺帝又下诏撰修功臣、后妃列传。以学士承旨张起岩、学士杨宗瑞、待讲学士黄瑞为总裁官。张起岩对各方面来稿不论作者地位高下,一律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整部史料据实审定,精益求精地完成了编撰使命。

乐善好施留美名

在史书编撰过程中,张起岩不为权贵所左右,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现出一名史学大家的风范,传为佳话。 三史编撰结束,皇帝为他授勋加爵封文穆公。但张起岩当时已65岁,于是辞官退职,告老还乡。

张起岩身居高位、历任显职,但始终不忘尽孝,父母的衣食住行,事事亲自过问,同胞兄弟读经习文、成家立业都悉心指教。他虽在京城为官,但对亲眷关怀备至,在故乡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张起岩生活相当节俭,一生爱吃素食,却时常把节省下来的俸禄用于周济师长故交、同族兄弟。本族的一位堂叔,家贫如洗,死后亲属无力发丧。张起岩获知此事,从置办寿衣、购买棺木到发丧出殡等一概包揽。本村街坊四邻家中有难,张起岩也尽力接济。到至正十三年,68岁的张起岩因病辞世时,家中廪无余粟、宅无余财。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生于1201年(宋嘉泰元年),卒于1272年(元至元九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

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东城子山)。

1235年随诸王拔都征钦察、兀鲁思、阿速、孛烈儿诸部,分兵后随拜答尔深入孛烈儿(波兰)p捏迷思(德意志)等部,攻陷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后又在莱格尼察战役中大败波德联军。

1248年,贵由汗去世,汗位空缺三年,兀良合台因是蒙哥身边一怯薛之长o故积极附和拔都的主张o推戴蒙哥即大汗位。

1252年o奉蒙哥命辅佐忽必烈领军远征大理o绕道西南o企图从侧背攻宋。次年秋o兵分三路o兀良合台率西路军经吐蕃 , 渡金沙江o入察罕章o趋大理o与忽必烈所率中路军会合o占领大理城。忽必烈北返后o兀良合台留镇云南o分兵取善阐(今云南昆明)等城o俘获大理国主段兴智。征战两年o平大理五城p八府p四郡及乌蛮p白蛮等三十七部。

1253年,蒙哥汗以其弟忽必烈总兵征服云南乌蛮(蒙古人称哈剌章,今彝族)、白蛮(蒙古人称察罕章,今白族)、鬼蛮(滇东北及黔西地区居住的乌蛮诸部,罗氏鬼国地方,蒙古人称赤秃哥儿)诸国,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1253年,蒙古军入云南境降附摩(今摩梭人)、么些(今纳西族)二部,遂至金沙江。兀良合台分兵攻取白蛮诸城寨,率师取龙首关,与忽必烈会合共同攻下大理城。次年,忽必烈率军北还,留下兀良合台继续征服大理国境内未附诸部。兀良合台东进,占押赤(今昆明市),俘潜逃至此的大理国王段兴智。其子阿术征赤秃哥儿、罗罗斯(四川凉山地区)等地。侵入云南的蒙古军在兀良合台指挥下,经过二年战争,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乌蛮、白蛮等三十七部。1256年,奉蒙哥汗之命率领所部,出乌蒙(云南昭通),趋泸江,破秃剌蛮三城(四川境内),在马湖江(四川境内)大败宋将张都统三万兵,夺其船二百艘,抵合州。1257年,蒙哥汗依兀良合台建议,在云南设置郡县。授他银印,加大元帅,还镇大理。十月,进攻交趾(越南),"军令严肃,秋毫无犯",交趾国主降附,还军押赤城 。

1258年,蒙哥汗亲征宋,复命兀良合台率军北上,从云南包抄南宋。遂率万余军北上,在老苍关大败宋军六万,经贵州,于次年正月直抵潭州(长沙)城下。在宋境转战千余里,大小十三战,歼敌四十余万。1260年四月,忽必烈即位。兀良合台至上都。

1256年o奉命北上夹击南宋四川州县o取道乌蒙(今云南昭通)o从陆路进军至石门关(今四川高县西北),破关,经叙州(今四川宜宾东北)p重庆,到达合州o与四川蒙古军会师後o仍返云南。

1257年冬o兀良合台进兵安南(今越南)o攻陷其国都升龙(今越南河内),安南王表示降附o遂还师云南。

1259年夏o蒙哥从合州遣使命兀良合台北上o约定次年会师于长沙。兀良合台率蒙古骑兵三千和爨()pk(白人)军万人入广西o连下贵州(今广西贵县)p象州o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o破辰州(今湖南沅陵)p沅州(今湖南芷江)o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o闻忽必烈正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汉)o遣使联络o遂与忽必烈所派援兵会合,渡江北上。中统元年(1260年)o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o随后兀良合台返回上都,解兵权。至元九年,卒,年七十二。追封河南王,谥武毅。

兀良合台东征

忽必烈北归后,大将兀良合台担负起平定尚未臣服大理国东部地区的重任。云南地区在南诏崛起以前,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长期都在东部的滇池和曲靖地区,也就是古滇国和古夜郎国的首邑所在地。南诏崛起于洱海附近后,南诏国及其后的大理国长期以洱海边的城邑作为自己的都城,使得洱海地区超越滇池地区成为云南的中心区域。不过,南诏、大理时期的滇池地区,其经济发展程度也很高,建立在这里的鄯善府城(一名赤柙城,今云南昆明)是当时的陪都。大理国君段兴智及其随从大臣逃奔至鄯善后,在那里召集大理余众与蒙古作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蒙古攻占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并没能灭亡大理,大理国的法统继续存在,鄯善城仍然可以视为大理国民众和臣服于大理诸部落的统治中心。因此,必须尽快占领鄯善城,拔掉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理国东部中心。

蒙古军在占领包括国都在内的大理国西部后,军队将士已经极其疲惫,再加上还要平息一些不愿臣服群落的反叛,兀良合台迟迟不能集中兵力东征。直到这年秋天(蒙哥汉四年即1254年),雨季已经过去,兀良合台才率蒙军主力出征鄯善。《世祖平云南碑》记载这段史实说:“分兵略地,所向皆下,惟鄯阐未附。明年春,留大将兀良合台经略之,上振旅而还。未几拔部阐,得兴智以献,释不杀。进军平乌蛮部落三十七。”碑刻叙述兀良合台拔鄯善之战的文字简略,《元史・兀良合台传》关于这场攻坚战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根据碑刻和史书的记载,大致可以复原当时鄯善之战的轮廓。

兀良合台率领的云南蒙军离开羊苴咩城后,先是派遣一支骑兵直趋鄯阐,做出即刻要攻城的样子,使得鄯善城的大理君臣惶惶不安,据城固守。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蒙军扫除横亘在羊苴咩城与鄯善城之间的大理国据点。首先发起攻击的对象是合刺章城(大概在今云南元谋与武定间),该城驻扎的大理军队并不多,却坚守不降,蒙军攻下此城后,屠杀了全城军民,用以恐吓其他敢于坚守的城寨。接着,兀良合台率军进抵大理东部重镇罗部府(今云南武定),大将高升在这里召集起一支颇具实力的大理诸部军队准备与蒙军决战。蒙军野战能力极强,战术又灵活,大理军抵挡不住,高升军在夷可浪山下被兀良合 击溃。蒙军乘胜进抵大理陪都鄯阐府城。

蒙古人最开始是没有自身的文字,直至成吉思汗解决了乃蛮部后,无奈纪录事儿的需求,才让畏吾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书写蒙古语。可是,作为国际级的蒙古王国,却没有属于自身的文字,这是否是让自豪的蒙古皇室无法接纳的一件事情呢?

要了解,党项族在一建立政党后就创造了西夏文字;契丹族在创建辽国后,也创造了新的契丹文字;女真族创建金朝后,也创造出了归属于自身的女真文字。作为早已持续解决了这种我国的蒙古王国,总不可以仍沿用她们的文字,或是是使用中国汉字来开展撰写吧?

因此,在1260年,当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角逐汗位中获得胜利后,当上新一代的蒙古出汗,就命帝师“八思巴”创造出归属于蒙古人自身的文字。1253年夏天,当政或负责沙漠南事务的忽必烈被蒙哥大汗分派,聚集雄师于六盘山,准备经吐蕃南进大理。在此时此地,19岁的八思巴以掌教的真实身份看到了忽必烈,历经一番沟通交流,忽必烈对八思巴钦佩备至,立即拜八思巴为上师。此后,八思巴逐渐与忽必烈紧密相处起来。

当忽必烈变成蒙古出汗后,即宣布封年仅25岁的八思巴为“帝师”。与此同时,忽必烈授权委托八思巴创造出一直难以解决的蒙古文字,以作为全国各地通用性的官方网文字。八思巴接纳这一关键的每日任务后,他融合蒙、藏、汉等多种多样文字,在藏文字母的基本上,研制出一套正方形竖写的汉语拼音字母,也就是将横写的西藏文字改成竖写,字体样式变成了格子形,共研制了41个新英文字母来拼读蒙古语,并于至元六年(1269年)宣布施行。

此后,清朝的官方网文书一律应用八思巴研制的这类蒙古新字撰写。自然,它是在忽必烈宣布定帝号为“元”的两年前的事。八思巴尽管是一个奇才,但他创造出的文字或是很不方便,边角突显,不可以迅速撰写,因而基本上没什么实际意义。可是,因为它是清朝官方网要求的宣布文字,因此务必将蒙古语的各种各样参考文献以“八思巴字”来表记。官方网的一些圣谕、文书等宣布文函也都务必应用“八思巴字”来记述。

因为谁也不明白发生在文书里的“八思巴字”,因此,通常又在文书里有一份用畏吾儿语或中文翻译成的配件。因而,“八思巴字”从问世起,仍未在以汉族人为主导的民俗里普遍商品流通。直到之后朱元璋指令徐达、常遇春姜维北伐攻破元大都,蒙古皇室退还大草原后,“八思巴字”也是失去实用价值,仅仅在北元的蒙古朝中中再次在文书中应用这种字体。

需求表明的是,因为“八思巴字”是正方形的书体,倒是很合适雕刻印章、碑石等,从保存出来的一些清朝碑刻,大家或是能见到这类文字,在今曲阜市的孔子庙里,也可以看到刻着“八思巴字”的碑石。

耶律楚材,不是学历史的也许不太熟悉。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也仅是知道,他是继黄蓉、鲁大脚之后丐帮帮主耶律齐的父亲。实际上,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出身契丹族皇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他和山西有过一段缘分:写了一副对联,保全了一座古刹。这副联在交城县卦山天宁寺,并非悬挂于亭台楼阁之上,而是镌于碑刻,提名“湛然居士”,写于1231年(金正大八年)。据说,是当时天宁寺的住持写急信请这位“湛然居士”写的。是何事紧急,让一位出家人“飞书”找一位居士写此文?让我们来看1231年前后,交城县发生了什么。1230年,蒙古窝阔台军进攻山西,来到交城后,知县覃资荣出降。到处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元太祖成吉思汗推崇道教,把丘处机捧成了神仙,道观红极一时。窝阔台刚刚接任可汗之位,信佛还是信道?还不明朗。如今,大军已在家门口,就算是佛门净地,谁又敢保证不被骚扰呢。于是天宁寺住持虚己飞书“湛然居士”,希望这位居士能做天宁寺的功德主,以保佛门多一些安宁。“湛然居士”是有这个分量的。这位“湛然居士”正是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和窝阔台面前都很有分量的人。尤其窝阔台对耶律楚材的建议,几乎言听计从,在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耶律楚材接到虚己和尚的飞书,立刻回信:“惟万卦之古刹,实万松之旧游。有虚己飞书,请湛然作主。勉为提领,良慰殷勤。山色水声,永作道人活计;渔歌樵唱,备传衲子家风。谨疏。”有这样一位高官做寺里的功德主,虚己和尚心中踏实不少。那么,耶律楚材缘何能与虚己和尚有交情呢?在给虚己的这段话中提到了一个人“万松”。万松,即万松行秀禅师,是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时期,万松行秀禅师主要在晋豫地区传教,享有国师地位,其门下弟子众多。1215年,蒙古大军攻破辽都燕京,耶律楚材这个皇室贵族一夜之间遭遇国破家亡。从小就好佛的耶律楚材在1217年,他27岁时,拜在万松行秀门下学习,释名“从源”。在随万松学佛三年中,他非常投入,深得万松喜爱。耶律楚材拜师时,万松已过知天命之年,两人不仅有师徒深情,还因爱好音乐,都是通琴之士,更兼有知音之谊。天宁寺是华严宗发源地之一,万松曾在此停留过,故而,耶律楚材说天宁寺是“万松”旧游之地。当天宁寺住持虚己飞书请耶律楚材做天宁寺的功德主时,耶律楚材自不会推托。而且根据耶律楚材的文集看,他在随成吉思汗西征时路过天宁寺,与天宁寺住持虚己也算旧识。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丐帮帮主耶律齐是耶律楚材的第二个儿子。给大家八卦一点耶律楚材的私生活。史上,耶律楚材确实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耶律铉,无太多记载。次子耶律铸,也不是丐帮帮主,而是元朝的中书左丞相。耶律楚材这两个儿子非一母所生。耶律楚材的第一位夫人在金国被灭之后不久就死了。后续娶的夫人,姓苏,是苏轼后人。耶律楚材与苏氏的感情非常好,对其所生的耶律铸也特别喜爱,在给耶律铸的书信中,满含舐犊之情。在苏氏去世一年后,耶律楚材也随之而去。

基本信息

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后让门人把它们挖掘出来进行整理抄录,得书三十卷,取名叫作《辍耕录》。

个人成就

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辍耕录》30卷,记载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中年以后,有大量诗作表达魂牵梦萦思乡之情。有“风景不殊乡音远,梦归夜夜浙江船”,“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之句,回乡祭扫诗曰:“江汉悠悠为客流,先茔回首泪滂沱。”在另一方面陶宗仪就认为女尼、女冠等不能随意进入女子的闺房,以防生乱,其主要寓意也是防止女同性恋的发生。

个人生平

明洪武四年与六年(1371、1373),朝廷诏徵儒士,知府两次荐举,陶宗仪均以病辞,说:“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说:“九成之意,以为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进贤之路,故力辞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诸生赴南京礼部,学生考中甚多,帝赐钱钞于陶。建文元年(1399),已两鬓如霜,儿孙满堂,重阳赋诗:“重阳佳节古今同,老我凄凉思不穷。醉把茱萸怀弟妹,不知乌帽落西风。”约在永乐十年(1412)卒于松江。

人物著作

陶宗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

藏书故实

元末明初藏书家。字九成,号南村。由黄岩迁居上海,居泗泾之南,洪武六年(1373)举人,博学工诗文,善书法,家贫,教授自给,明洪武间,曾经任教官。著述宏富。晚年好藏书,尤多精抄本。筑室名“南村草堂”。广搜古籍,尤多精抄本。所编《说郛》丛书,收书达617种,搜罗了许多当时不常见小说,其中不少图书赖此书得以流传。所撰《书史会要》,卷端列引用书目108种,足见其所藏之精。另有《南村缀耕录》、《南村诗集》、《四书备遗》、《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抄》、《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26种。刻印过自撰《书史会要》9卷,补遗1卷,抄本有唐虞世南《北堂书抄》174卷,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6卷、别集1卷,宋张炎《山中白云词》8卷等。

附:生卒考

陶宗仪生卒时间,在《明史》和历代《黄岩县志》、《松江府志》中均无记载。明初学者孙作《沧螺集》中《陶南村先生传》载:“先生冲襟粹质,洒然不凡,少举进士第,一不中,即弃去。”参加考进士时间是哪一年?元四大画家王蒙(与陶宗仪是中表兄弟)《南村草堂图》后有隐士张枢题《南村赋并序》:“二十有志于功名,执笔论当世事,主者忌之,即拂衣去。将返乎天台(即黄岩)守先垄,适寇砦于乡,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松江)。”说明陶宗仪在20岁考进士会试,因直言政事被考官所忌而名落孙山。“适寇”,是指元末方国珍起义。《明太祖实录》记载方国珍起义时间是元至正八年(1348)十一月,“旬月间,得数千人,劫掠漕粮,执海道千户。”又据《续资治通鉴·元纪二十五》载:“至正八年三月癸卯,帝亲试进士二十有八人。”陶宗仪即参加这次会试,遭忌而未中,落第后,“将返乎天台守先垄”,因陶宗仪家乡清阳陶与方国珍家乡洋屿相隔数里。于是“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这一年,陶宗仪20岁,据此推算,陶宗仪生于元天历二年(1329)。

《明史》记载陶宗仪晚年于“(洪武)二十九年率诸生赴礼部试读大诰,赐钞归,久之卒。”《南村诗集》中《己丑十月廿八日,得乡人林序班公辅寄声,报舍弟梦臣没于道,未知月日地》,诗曰:“白下相逢日,于今十二年。江湖俱老矣,风雨独凄然。”“己丑”即永乐七年(1409)。这是《南村诗集》标明时间的最后一首诗。又据《陈眉公书画史》所载,明初王冕为陶宗仪《飞白竹图》题词,署“己丑岁夏五月廿二日”,说明陶宗仪至少活到永乐十年之后。

老子庙现存文物名胜古迹众多:太清宫太极殿、望月井、铭碑、古柏、隐山遗址、先天太后之赞碑、洞霄宫、圣母殿、娃娃殿、赖乡沟等二十余处。太清宫是老子生地留下的最重要的纪念建筑。 “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该碑位于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宽1.2米,厚O.36米,碑首为半圆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隶书字体,左右两侧为文人题咏。碑文内容为唐玄宗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

一、这通碑是现存碑刻中最早的。从东汉桓帝时大臣边韶来拜谒老子立碑时算起,太清宫历史上有许多碑刻,因为年代的久远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绝大部分碑刻都毁掉了,只有极少数的碑刻留存了下来。这块碑刻是留下来的近20通碑刻中立碑年代最早的,太极殿前墙上的碑刻是元代的,神道东西两侧的碑刻为金代,清代的,而这块碑是唐玄宗时期的,距今已近1300年了。

二、这通碑是皇帝对《道德经》的注释文,是后世认识唐玄宗与老子《道德经》,唐朝与老子及道教关系的好教材。在我国历史上,皇帝注释《道德经》者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几位,但以立碑和亲笔注释两种形式注解《道德经》的只有唐玄宗一人。

三、此碑还是了解老子庙(太清宫)地方地质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于唐朝,公元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仅露碑头尺许,碑头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而此碑初建时应建在地上,也就是说,1300年来,太清宫这个地方,地面整体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为研究这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和河流水患史提供了一个佐证。

这通唐碑历经1300年的风风雨雨,风雨剥蚀严重,碑文已有一半模糊而不可辨认了。即便如此,仍是文物中之珍品,即便从纯书法的角度讲,正文的隶书字体,也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老子庙(太清宫)建祠1800余年来,历朝历代都在老子庙(太清宫)立有碑刻,除现存20通外。其它虽然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不存在了,但所幸鹿邑古县志尚录存有其它30余通碑刻的碑文。同地上现存碑刻相对应,是研究太清宫兴衰史和道家、道教在历朝历代地位弥足珍贵的文献或实物。 该碑由宋真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宽2米,厚067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赑屃(bixi),翘首瞪目,栩栩如生。碑身边饰阳刻菊花图案。碑文楷书21行,满行41字,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作为真宗皇帝,认为其较李母至高至大的降圣功德而言,自愧不如。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2000年,中国考古学会原会长徐苹芳在实地考察过这通石碑后,对其综合价值,留下“河南第一,全国罕见”八个字的评价。

据国内宋史专家说,国内仅存4块较大的宋碑,而此先天太后之赞碑为最大,故为国内外历史学界特别为国内外宋史专家关注。

1980年,日本历史学界在名古屋召开中国宋史研讨会,专门派人来鹿邑对这块宋碑搞了拓片回到日该国后进行了认真研究。该碑拓片仍存于日本。

该碑不但为太清宫历代诸多碑刻中最重要的碑刻之一,而且它的内容价值、历史价值及书法价值都非常之高,可以同前宫唐朝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媲美。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和北宋先天太后之赞碑,虽然都是皇帝所立的,但这两块碑也有不同,那就是这两块碑的基础高度不一样,宋碑比唐碑要高。因为唐王朝时,太清宫这个地方地势还比较低,北面的黄河每次泛滥时都携带大量的泥沙,造成太清官这个地方地表越来越高,所以到北宋时真宗建的先天太后之赞碑比唐碑要高了。所以说,最早的老子祠在最下面,中间是唐时的太清宫,再上面是宋时太清宫,再上面才是明清时的太清宫,和今天河南省的开封地下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开封城一样,今天太清宫的地下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太清宫。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局挖掘的太清宫考古就在今天太清宫、洞霄宫地表以下发现了唐宋时期完整的太清宫基址。

该碑立于金朝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中,是由前州学正胡筠撰文,陈知常书丹夏斌、王熙刻石。此碑位于老子庙(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西侧,高2.2米,宽1米,厚0.27米,圆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首身一石,下为龟蚨,首刻“续修太清宫记”六篆体字,碑文楷书28行,满行70字。全碑约1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碑文的开头“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圣之地。殿之南有虚无堂,相传为老子讲经宴息之所。”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老子故居的规模、太清官名称的变迁,宫内的建筑、树木等,是研究太清宫沿革的最好教材之一。只可惜因露天存放了八百余年,风吹雨淋,一些字迹已需仔细辨认才能看清,碑身也已裂缝。所幸古鹿邑县志对碑文记载清楚。 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县志记载:旧传有八桧,八株相对,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桧,日纽桧……老子所植。现在二株最靠近太极殿,应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因为是老子亲手所植,而老子又是李氏唐王朝的祖先,这八棵桧树又生长在李氏唐王朝的祖庭中,历朝历代官僚士绅和文人雅士在游览太清宫后,留下的诗词赋章中,对这八棵桧树多有记述。唐玄宗时毫州太守以桧树的叶制成片到京城进贡。

丹桂古柏,西瘦东粗,旋转方向与阴阳鱼旋转方向相同,历来受到游客赞叹与神思,被称为太清宫重要景观之一。玄宗皇帝为此专门下诏:“瑞木表灵,奇文自现。用彰大庆,以福洪图。配五德于易经,迎万叶于休运。宣城告谢,仍付史官。其桧片藏于内库,兼赐诸王宰辅及道众。”在此诏书中,玄宗称祖庭这几棵桧树为“瑞木”,下令将桧片在皇宫内库收藏,并赏赐诸王及宰相大臣和道众品尝。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也就这几棵桧树下过《玄元庙枯桧再生敕》。

这两株丹桂古柏又叫桧柏,当过亳州太守的欧阳修曾“于熙宁元年(1068)二月十九日,率僚属谒太清宫,周视八桧之异,窥九井禹步之奇,酌其水以烹茶而归”。可见欧阳修来时有八株。南宋陆游在游过太清宫后,在《老学庵笔记》一书中记道,鹿邑“太清宫多桧树,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问,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微带苦。谓之桧花蜜。”《唐书》、《宋史》等正史,及地方史志中对古柏记载更多,这些记载足以证明此柏树之古老。

关于这两棵古柏,鹿邑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老子讲求道,讲求阴阳的和谐与统一,两株古柏一株为阴,一株为阳,而且这两棵树旋的方向是八卦图中阴阳两鱼旋转的方向。西面这株为阴,窈窕淑女,杨柳细腰,袅娜多姿,低着头正害羞呢!东面那株膀大腰圆的为阳,虎背雄腰,孔武有力。两株树是一对夫妻,互相吸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年同月同日生,当然愿意相偕到老了。

老子讲求阴阳,这院子中气场很重,连这两株古柏也受这种气场的作用。前些年,有人看到东面古柏上一树枝枯了,就用铁锯锯掉做小板凳用,发现树的年轮极像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此人非常惊诧,觉得动了神物,赶紧到太极殿老君像前朝拜。这两株一大一小的古柏是老子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而在每株树上,甚至每一树枝上,他的思想体系都能得到印证。

树枝上的年轮极像阴阳鱼,而阴阳鱼鱼头又像鸟头,鱼身又像鸟身,当地老百姓又形象地称这两棵古柏为“鸟柏”。这两株古柏同太清宫一样古老,是太清宫沧桑历史的见证。 铁柱,群众俗称为赶山鞭。鹿邑县有两根这样的铁柱,一根在老子庙(太清宫),还有一根在另一座纪念老子的遗迹老君台上。实际上,太清宫的铁柱与老君台上的铁柱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也并非群众传说的赶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纪念老子之物。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这根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谓为唐时旧物。”经测量,铁柱地上高度为43尺,周围08尺,与古县志记载完全一致。 老子当时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务是替周朝管理图书,并负责记述周天子上朝时颁发的旨令和处理国家公务的情况。按照规矩,群臣上朝拜贺,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议事时,大臣们是不能坐着的。作为记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长时间的站着书写文字的确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准,在朝堂内树个铁柱子,让老子倚在上面写字。这样既减轻了老子记述的劳累,又表示了对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议事,老子倚柱记录,铁柱成了老子专用之物。当然,这里面大约也含有苍天厚土,定于一柱之意。所以后人就称担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为柱下史官。

鹿邑太清宫有铁柱,老君台有铁柱,国内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宫观都有铁柱。铁柱已成为纪念老子的标志。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对老子顶礼膜拜,就把柱下史之柱缩小为发簪,插在发髻上,以示尊重。道士的发簪与这根铁柱的形状十分相仿,只是一个大一个小而已。

这根高八尺的铁柱,地上约4_3尺,但无论人们怎样晃动,很多人往外拉也拉不出来,终于有一天,人们挖这根铁柱,发现铁柱下端有一个孔,孔内插有一根长长的横铁柱,难怪人们晃不动拔不出了。

《光绪鹿邑县志》上记载这根铁柱是唐时旧物,如此算来有1300年的历史了。如此一根铁柱地上部分整日风吹雨淋,地下部分是潮地湿土,经1300年而不锈不蚀,除了感叹铁质之特殊以外,就是感到这是老君爷所专用之神物了。 老子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宅中及院外有九口井。大凡圣人都有其不平凡的出身来历,传说老子出生时,这九口井中的水同时翻动,像是烧开的水咕咕嘟嘟地翻花。一口井中的水翻花,或许大家不以为奇,说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九口井中的水同时翻花,的确令人称奇。当时和后世人都认为有九条龙分别在九口井中,这九条龙平常从来没动过,可老子降生时,这九条龙同时动了,这预示着圣人的降世,预示着真龙的降生。九井中的九龙同时喷水,汇成了灵溪池,刚出生的老子就在灵溪池中洗浴。九井和灵溪池是太清宫内的重要景观。到清朝光绪年间修《鹿邑县志》时,灵溪池已湮灭了,只是转述《顺治鹿邑县志》对灵溪池的记载,说它在太极殿前。当时九井中的一井仍在,在“今殿后东偏”,并说九井都“水温清随人意”。即便到清朝时仅剩一井,但因有老君爷保佑显灵,每年“遇旱祈祷于此,取水往往有验”,同九井中九龙喷水以浴圣体一样神奇。

清光绪年间所存的九井中的一井,在解放后的1958年,当时太清宫人民公社建办公用房时,用土填平了。2006年,此井被再次开挖出土,向游人开放。其它八井之具体位置尚需考证。相信经过勘探,发现具体位置并不困难。

九井中除现存一井外,还有一井口饰件,当地百姓都叫它井头。此件原为一完整的青石雕凿而成,高52厘米,厚23厘米,内径50厘米,通体阴雕六条竖线,非常完整,雕刻得非常好,把整个井头分为五个部分,呈一花瓣形,外表雕九条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井头饰九龙,同井中之九龙相吻合,龙乃天子皇帝,龙袍乃皇帝衣物,龙冠乃皇帝之帽子,一切龙的饰品都只有在重要地方才有,即龙是中国最神圣在特定地方才能有的吉祥饰物,可在太清宫却有许多东西被饰以龙,可以说太清宫被龙包围着,由此可见老子至高无上之地位和太清宫至高无上之地位。

灵溪池和九井中的八井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太清宫的两个重要景点,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关于灵溪池和九井的诗篇。并被列为鹿邑古八景中的重要一景。 元朝著名道士邱处机被元朝皇帝尊称为国师,因为受邱处机地影响,元朝皇帝对汉文化特别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十分尊崇,作为少数民族地元朝皇帝统一中原不久,就下了两道圣旨对道家思想地发祥地太清宫进行保护。

“太清宫执照碑”镶嵌在太极殿正墙西侧,此碑是元朝中央政府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五月一日颁布的太清宫执照碑。该碑高O6米,宽09米,碑文为楷书,满行13字。

碑文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颁给的;二是规定了太清宫所属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宽壹拾里,肆面计肆拾里”,按现今计算,每面宽10里,就是5公里,也就是说太极殿周围2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属太清宫宫观所有;三是规定了这25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田地、园果树木尽归太清宫宫观所有,诸人不得争执;四是说明南北宫(太清宫和洞霄宫)以会仙桥为界。

在老子生地的历史上,有许多碑刻,这块碑虽然不大,但价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园木果树的不可侵犯性。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如皇帝老家、皇帝祖陵等,皇上才颁布这样的诏令,更何况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皇帝忽必烈颁布的,足见太清宫在即便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镶嵌在老子庙太极殿东墙上的这块碑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为保护太清宫颁布的,叫“太清宫圣旨碑”,这块碑高0.6米,宽0.96米,青石刻成,碑文为楷书,满行为12字。忽必烈皇帝的这道圣旨公布于他当皇帝的第二年(中统二年),即1261年,此碑现保存完好。碑文中:“皇帝圣旨,元圣旨碑拓片,再次宣布太清宫属皇家所有……令旨:使臣军马,宫观内不得安下,所有栽种树木,诸人不得采斫,专与皇家告天祝寿……仍仰张拔都儿常切护持太清宫,令住持道众更为精严看诵。”

这是忽必烈继当皇帝第一年立“太清宫执照碑”之后,第二年再次为鹿邑太清官颁旨立碑。忽必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少数民族皇帝,在登基当年和第二年就连发两道关于太清宫的圣旨并立碑,这本身就说明了少数民族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对老子博大精深思想的认知,同时也是对老子以及太清宫地位的肯定。忽必烈皇帝不只下诏在太清宫立了两块碑,还写下了《元世祖御旨老子赞》文,并命人刻碑立于太清官,可惜因年代久远,此碑已不存在。所幸《光绪鹿邑县志》上录有全文:

大哉至道,无为自然,慎始慎终,先天后人。

含光默默,永劫绵绵,东启尼父,西化金仙。

百王取则,界圣信传,众教之祖,玄之又玄。

这两道圣旨碑和忽必烈对老子的赞文为后世研究元初太清宫的历史与沿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从而也使得这两块碑成为太清宫历史上最重要的碑刻之一。 太极殿是老子庙(太清宫)古建筑群留下的最为重要的建筑,太极殿是老子诞生之处,也是天下道教之源。司马迁的《史记》对老子的姓名字号及出生地有详细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老子出生地就在太极殿这个地方。

现存太极殿重建于民国二年。是汉、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构筑成的混合性建筑。它的根基最早有汉朝的,斗拱多是宋朝的,檩子是明朝的,整个太极殿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汉唐础、宋拱、明檩条。一次次改朝换代的战争把辉煌盛大的太清宫彻底破坏焚毁,留下的只有那些搬不走、烧不毁的石雕磉石和豪华沉重的建筑构件,在下一个朝代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时,都会留用一两块上次修建时的建筑材料,作为前一朝代的时代精髓保留其中,成为永世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