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清代官员简历需要什么资料
我查的资料
直接考过来了
1《清史稿校注》
作者:赵尔巽, 柯劭 等原撰 《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 页数:15册(12167页) 出版社:国史馆 出版日期:1986
简介:有索引:本书对原《清史稿》不予更动, 仅就具有问题之处, 加以查证校正签注。
2《清代传记丛刊索引 字号 諡号 检字》
作者:周骏富 出版社:明文书局 出版日期:1975
3《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 (外一种)》
作者:朱彭寿编纂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是《稿本清代人物史料·第三编·皇清人物考略》,它是一部介绍清代人物的专著,收录的近万人中大多是清代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书后附有外一种《古今人生日考》。
4《清代翰林名录》
作者:(清) 朱汝珍辑 刘建业点校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5《清内府八旗列传档案稿》
作者:(清)佚名辑 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出版日期:2001
简介:本书传主为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间文武大员一百零九人,包括德成列传、王国栋列传、二格列传、布廷列传等。
6《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全11册)》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主编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2007
简介:本书按地区收录有关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凡通代性地区人物传记集,选取其中的清代部分。凡非传记专著包含大量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的专著,辑录其中的传记部分。其收录的人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叙述详尽,内容丰富,是研究清史、重修《清史》的重要史料,同时也可为目前日益深入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7《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西北卷》
作者:刘一平,徐蜀主编 北京图书馆编 页数:20册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简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本书所收人物传记资料由国家图书馆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近600种方志中精选的228种地方志中辑录、整理、汇编而成。
8《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东北卷(全十二册)》
作者:北图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9《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北卷》
作者:北京图书馆编 页数:66册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卷共六十六册。所收人物传记资料系由1949年以前编纂的现属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千余种方志中精选出389种辑录、整理、汇编而成。基本囊括了华北地区各州府县志。
10《吴中名贤传赞》
作者:邵忠,李瑾编著 页数:1216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11《清代粤人传》
作者:(清)佚名辑 页数:3册(14,1678页) 出版社: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出版日期:2001
简介:本书分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例、孝友六类,凡177篇,计传主354人,与民国17年(1928)据清史馆稿辑之《清史列传》相比较,时间早两年。
12《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作者:冯尔康著 页数:485页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简介:本书除前言、索引、后记外,另有十四章一百三十余个小子目,包括: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碑传体传记专著、族谱中的人物传记史料、地方志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史料、清代传记史料的工具书等。
13《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
作者: 读书识字 2008-5-14 19:06 回复此发言
--------------------------------------------------------------------------------
2 《六十八种清代人物资料书目》(目录)
作者:国家图书馆分馆编 页数: 33,632页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03
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作者:董治安主编 全三册 页数:2662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本书对二十五史以外的具有“私史”性质的人物列传进行了分类汇编,特别是人们引用频率较高的历史典籍,以及在载记史实或表述思想方面有特定学术价值的人物列传进行了集成,力图兼顾多学科门类的人物,同时为方便读者查询编制了人名索引。
15《清代碑传全集 》
全两册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
1987年上海古籍将《碑传集》、《续碑传集》、《碑传集补》、《碑传集三编》合出为《清代碑传全集》。
16《广清碑传集》
作者:钱仲联主编 页数:27,1432页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17《清代碑传文通检》
作者:陈乃乾编纂 页数:410页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简介:本书收录清代碑传文有关文集共1025种,分别记载碑传主人的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代和碑传文的作者及所载书名、卷数。
18《辛亥人物碑传集》
作者:卞孝萱,唐文权编 页数:794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19《民国人物碑传集》
作者:卞孝萱,唐文权编 页数:95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
20《民国人物碑传集》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资料”编辑部主编 页数:954页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21《中国历代墓志选编 9-10》
作者:于平编辑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22《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作者:王鹤鸣等主编 上海图书馆编 页数:142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书包括328个姓氏,家庭居地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和直辖市,每部家谱均有内容提要,用来说明该族的流源、迁徙路线、始祖、始迁祖及繁衍分支情况等。
23《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 闽粤侨乡卷 第24册》
作者:张志清,徐蜀主编 北京图书馆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全套书共收入闽粤两省著名侨乡的陈、刘、黄、林等二十五姓的四十种线装家谱,涉及地域包括晋江、福州、闽侯、潮州、香山、嘉应等。时间上起清顺治,下迄民国年间。
24《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少数民族卷(全三十册)》
作者:国家图书馆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25《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作者:[(清)弘昼等编] 页数:986页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以外的满洲姓氏,以及归顺爱新觉罗氏的时间、原籍何地、官阶及勋绩情况,共录姓氏1114个,立传者2240人,附载者7178人。
26《爱新觉罗宗谱(包括索引2册,星源吉庆1册共31册)》
作者:《玉牒》编纂处编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27《中国历代年谱总录 增订本》
作者:杨殿珣编 页数:481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
28《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
作者:谢 巍编撰 页数:82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2
简介:本书共收录历代各种年谱6000多种、谱主4000余人,分为谱主、编者、版本等,对谱主姓氏字号、生平仕履、撰人及订补者姓名作了介绍。
29《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精装200册)
本丛刊是我国第一部涵盖时间最长、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收入1996年以前北京图书馆所藏中国历代人物的线装年谱,计1212种,谱主1018人。所收年谱的谱主卒年大体以1911年为下限,个别卒于民国及其以后的传统文化人士的年谱也酌情收人。年谱即以年系谱主事迹之书。凡与年谱体例、功用相同之书,虽不称年谱 ,如:年表、年略、述略、编年、年状、年纪、行实录、观生纪、梦痕录、知非录、言旧录 、鸿爪录等,也予收入。年谱的变体,如:诗谱、读书谱等,也收入。
作者: 读书识字 2008-5-14 19:06 回复此发言
--------------------------------------------------------------------------------
3 《六十八种清代人物资料书目》(目录)
30《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
作者:来新夏著 页数:34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
31《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
作者:(清)章钰等编 页数:708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2
32《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作者:郭霭春编著 页数:13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33《清人别集总目》
作者:李灵年,杨忠主编 王欲祥等著 页数:3册(16,127,3012页)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二一一”工程重点项目:本书著录了清人现存的二万名作者的约四万多种作品,所列版本力求全面,且详注馆藏,并集目录版本学著作,人名辞典和传记索引为一身。
34《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作者:柯愈春著 页数:3册(2028,719)页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简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资助:本书收清代有诗文别集传世者一万九千七百余家,四万余种;诸集作者上起明末,下迄民初,全书按作者生年排列。
35《清人诗集叙录》
作者:袁行云著 页数:279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36《清诗汇》
作者:徐世昌辑 页数:1506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
37《清诗纪事初编 上、下册》
作者:邓之诚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65
38《清诗纪事》(全四册)
作者:钱仲联主编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
39《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
作者:舒位原著 页数:476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
40《清代名人手札汇编》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部整理 页数:10册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2
41《艺风堂友朋书札》
页数:52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
简介:“艺风堂”是清代著名学者缪荃孙的室名。:版权页题:顾廷龙校阅:本书即清代学者缪荃孙同时代知名学者一百五十七人与之论学的书札
42《汪康年师友书札 四》 各家小传说明
作者:上海图书馆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
43《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全30册
作者:秦国经主编 唐益年 叶秀云副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4《清代朱卷集成》
作者:顾廷龙主编 出版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7
45《故宫博物院清代文献档案总目》
作者:国立故宫搏物院编 价格:赠 发行地:台北 出版社:编者 出版时间:民国71[1982] 页数:618页 开本:2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登录该院所藏清代汉文档案的名称、 类别、 数量以供查阅调档使用的工具书。1982年 6月出版,公开发行。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当时北平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图书和历史档案的一部分运往台湾,其中有清代档案204箱,约 40万件。这些档案在台中市封存十几年后,于1962年开箱登记,196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成立后,开始分类制卡,编制了约40万张专题卡片索引,供查阅和管理使用。1968年将卡片目录汇编成书,登录的范围只限于该院所藏的汉文档案,满文、 蒙文和藏文档案未收编在内。《总目》按官书、史馆档、军机档、杂档、奏折 5大类编排,以件、册为编目单位,少数是按包登录,未注明件数。虽然该目录中的大部分档案文献没有标明具体时间,全部目录未标明档案的编号,但对该院所藏清代档案的利用仍具有积极作用
46《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文献传包传稿人名索引》
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文献科编 页数:690页 出版社:国立故宫博物院 出版日期:1986
47《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简介:本书收录了清雍正全部上谕档,按年月编排,原文影印。内容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
作者: 读书识字 2008-5-14 19:06 回复此发言
--------------------------------------------------------------------------------
4 《六十八种清代人物资料书目》(目录)
48《乾隆朝上谕档》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页数:18册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49《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页数:55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九五”重点规划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全书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珍藏的清代嘉庆道光两朝五十五年的军机处汉文上谕档册。按年月编排,原档影印。内容涉及嘉庆道光两朝的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军事、战争、边疆、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
50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全二十四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1《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
作者:叶志如等总主编 页数:37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
简介:本书所辑,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珍藏的清代光绪宣统二朝的所有军机处汉文上谕档册,按年月编排,原文影印。内容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
52《清东华录全编》
作者:(清)王先谦撰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简介:本书为清代大型编年体史书,因清国史馆设在东华门内而得名,总记清朝十一帝十二朝之史实。
53《历史档案》目录(1994-2006)
收录了《历史档案》1981—200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档案史料、学术论文及专栏文章的条目。全书约50万字,由历史档案杂志社出版。
此目录已经上网,地址如下:
http://wwwqingstudycom/data/articles/c04/226html
54《北京档案史料目录索引 1986~1997》
作者:《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编 页数:329页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简介:庆祝北京市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
55《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
作者:杜连〓,房兆楹编 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校订 页数:551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7
其他未收书录:
56《清代职官年表》
作者:钱实甫编 页数:88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0
57《清季职官表 附人物录》
作者:魏秀梅编 价格:2250(2册) 发行地:台北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时间:1977 页数:2册
58《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 (上下册)》
作者:杨廷福 杨同甫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59《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全编增订本》
作者:陈玉堂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简介:本书在原正编本、续编本的基础上作了增订,合成全编本,以新的面目推向市场。全书共收列人物14000多人,名号索引约计12万个之多。对研究我国近现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文化教育史等具有相当的资料价值,同时对收藏界、鉴定界和书画拍卖等提供了可供查考的
60《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全三册)》
作者:朱保烱等 页数:287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
61《明清江苏文人年表》
作者:张慧剑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简介:本书以编年体形式著录明朝洪武元年(1368)至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之间,在江苏省一个地区文人活动的大致情况,包括他们的生卒、著述、绘事、交游等。在收录的4379人中,也包括外省文人有生长于本省,或久居本省,或在本省有较频繁的活动,或与本省著名人物有交往的有
62《清代蒙古族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作者:云广英总编著 云少军等编著 页数:298页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简介:本书的出版得到内蒙古大学出版基金的资助
63《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作者:王明根主编 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编 页数:2498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简介:本索引共收录1911~1949年有传记资料的正、反面人物18000千余人,中文传记资料八万余条。
64《清史论文索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 页数:727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4
65《文献》—增刊(百期总目及索引)
作者:《文献》杂志编辑部 出版社:北图 类别: 出版时间:2004-11-00 页数:280
66《续修四库全书 总目录 索引》
作者:《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 页数:436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简介:本索引依照四角号码检字法编制,首字相同时取次字之四角号码编排,依此类推。书名中包含之卷数、收、首卷、末、末卷、附录等。
6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八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1998
68《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 全23册
作者:王晓秋主编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编委会编辑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以下为未收而应收书目:
《清代翰林传略》
作者:乔晓军著 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是有关清代翰林人物传略的综录,收录人物共约6170人,主要包括清代翰林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科甲名次、散馆授职、宦绩和著述等。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上编 华东卷》
作者:国家图书馆编 八十册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简介:共收入明清至民国时期编撰的山东、江西、福建、台湾四省300多种方志中的人物传记资料。涉及历史人物4万余。
《吴中名贤图传》
作者:金海龙主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简介:本书用国画和文字相对应的形式,宣传苏州吴中县古今文化名人。
《中国历代墓志大观 (1-4册)》
作者:诸史家编辑 页数:1360 出版社:大通书局 出版日期:1985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集目》
作者:杭州大学图书馆资料组编 页数:206,51页 出版社:杭州大学图书馆资料
《辛亥以来人物年里录》
作者:邵延淼主编 页数:1205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简介:本书收各界人物15696人,辞条中著录姓名、籍贯、主要职务、主要经历等。
一、概况
首都图书馆建馆迄今有八十多年历史,经过八十余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和积累,入藏了较为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既有海内外十分罕见的精刻本和古代典籍,又有完整丰富的古代小说、戏曲和民俗著作,馆藏古籍图书丰富。
这些古籍来源一部分是该馆前身京师三馆即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旧藏和建国后陆续采购的图书,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北京市委接收北京孔德中学、法文图书馆所藏拨交给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还有一九五三年吴晗下令没收旧敌伪财政部实物库图书及一九五七年以后购入及其他来源的图书(如马彦祥赠书)。其中市府赠书为三五二三种计三六六九一册,马彦祥赠书二○八种,计一七○七册。现库藏仍将这四部分来源的图书按甲、乙、丙、丁分类排架。在这些古籍中尤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书、方志以及佛经等书品种较多,版本较好,构成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藏书特色。除古籍外,首都图书馆还藏有古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幅(轴、页),碑帖一九六九种。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分为善本、普通线装书、新善本(解放区出版物)、特种文献字画、碑帖等。分别保存在线装库和善本库中。善本三三二四种三三二三○册,其中国家级善本一一五九种一四九九六册,馆级善本二一六五种一八二四三册。普通线装书四三七○二种三四九四三三册。国善本即经专家鉴定稀古版本列入全国善本总目者;馆善即乾隆以前及其它较好的版本,然尚不够国善者。善本及普通线装书采用清乾隆三十二年编四库全书时所确定的四部图书分类法对图书按经、史、子、集、丛分类。其它如市府赠书、马彦祥赠书共四八一六种四四六一四册还未分编整理(普通线装各类种数只限于财产账上数字)。善本古籍收藏状况为:经、史、子、集、丛分别为七十二册、四三八册、一四九二册、一二八三册、三十九册、合计三三二四册。
二、特点
由于首图前身各馆建馆较早,历史较长,使得各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古籍。馆藏古籍的特点有二:一是版本罕见,有不少是海内外珍贵的精刻本和手抄本。时间上最早为宋、元、明版。据统计宋版五种,元版三十二种,明版九八七种。具体如下:
善本中有宋版书五种,如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年)刻碛砂藏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残存十一卷),宋刻递修本、苏辙撰《古史》六十卷;元版书三十二种,如元兴文署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刻《资治通鉴》,该书为宋司马光原著,元胡三省音注,元兴文署刻印。兴文署为元代著名官方刻书机构。 还有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吴郡庠刻本蝴蝶装《通鉴总类》与元至正(公元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年)刻本《故唐律疏议》,元王元亮撰,元至正余志安勤又堂刻本,元代建安余氏勤又有堂刻本《刑统赋》。元代东山秀岩书堂刊本《韵府群玉》等;
明版书九八七种(其中官刻四十一种、私刻九四六种),如永乐五年(一四○七年)内府刻本《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明天顺五年(一四六一)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刻本《武备志》,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管子》、明隆庆二年刻本《江南经略》、明天启五年毛氏绿君亭刻本《神农本草经疏》、明隆庆年间刊本《泉河经略》、明万历年间刻本《水经》、明凌氏(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万历四十三年博古堂刻本《元曲选》也是名家荟萃的精品。清康乾年间版本书收藏则更多,如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吴革刻本《周易本义》、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写刻本《蒋氏游艺秘录》、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本《宝真斋法书赞》等;清后期还有光绪三年刻板的鲁迅先生家谱《越城周氏支谱》活字本等。
以上这些都是稀古版本的古籍,在版本学上都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而且还是精美的文物艺术品。
第二个特点是馆藏古籍特色明显,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学、方志、佛经等为主,藏书品种多、版本好。此外还藏有满文、蒙文(含满汉文、蒙汉文合壁)、藏文的线装古籍书一九七种,其中满文书一四二种,大多为满汉对照,如有清(公元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写本满汉对照《书经讲章》,作者清吴世恒。下面详细分别详述之。
三、小说
在小说方面,“五四”以前的中国小说线装书馆藏有五○○多种,善本八十八种,其中国善三十三种,馆善五十五种。包括笔记、传奇、话本、章回、长短篇各类体裁。如:明万历刊本《二侠传》,明崇祯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译通俗志传》;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新编东游记》,抄本《斩鬼传》,活字印本《第一奇书野叟曝言》;清乾隆刻本《飞龙传》、《聊斋志异》,清稼史轩刻本《醒罗骈言》。而崇祯刊本《金瓶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稼史轩刊本《醒罗骈言》又为全国罕见的稀本、孤本。
还有全套的《三国志》、《三侠五四义》、《包公案》、《西游记》、《吴越春秋》等则是坊间不常见的明清刻本或抄本。
表一、善本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短篇 长篇 小说家类 杂记 杂篡 杂品 杂考 杂学杂说
善本(种) 19 67 35 24 38 5 3 6
合计 197
其中杂记、杂篡、杂品、杂考、杂学杂说可总归为笔记小说,计72种。
表二、一般线装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总录 笔记小说 长篇 短篇 翻译
一般线装(种) 42 451 513 47 12
合计 1065
注:表二与表三总计一二六二种。
四、戏曲古籍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鼎盛等各个时期。汉代的“百戏”,隋唐时期的“参军戏”与“踏摇娘”,北宋的杂剧与金院本,这些戏剧的演出形成仅仅散见于前人的笔记与诗文之中,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到了北宋末叶,浙、闽一带出现了南戏(亦称“戏文”)。现存的《张协状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南戏剧本。元代,北方出现了元杂剧。元杂剧可考作家就有一○○余人,见于书面记载的剧目有六、七百种,而且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如《窦娥冤》、《梧桐雨》、《墙头马上》、《救风尘》、《汉宫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元末明初,南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的体裁——传奇。到了明代,传奇剧本代替杂剧成为明代戏曲的通称。明末清初,昆曲一度呈现极盛的局面。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的徽班兴盛,以后发展成“京剧”,成为中国的“国剧”。
几千年戏剧文化的发展,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各种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艺术、语言、风俗、民情等各种发展情况,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戏剧史、文化史和风俗民情提供了及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千百年来,戏曲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他们不仅去观看戏剧演出,对演出剧本、演员表演、戏曲服装、台词唱腔等津津乐道,更有人下深功夫,把剧本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供自己和好友们共同欣赏。于是,许多剧作得以流传下来,使后人能够一睹为快。
表三、戏曲类善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剧本 杂剧 传奇 散曲 弹词宝卷 曲谱 曲选 曲律 曲评曲话 蒙古车王府曲本 升平署抄本
种 5 29 113 17 11 19 6 2 2 1355 14
合计 1573
表四、戏曲类一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京调梆子合刻 昆曲 京剧 地方剧 赣剧 川剧 秦腔 梆子 汉剧
种 76 395 363 133 1 113 69 44 1
合计 1195
首都图书馆建馆八十余年来,收藏了大量戏剧抄本二七六八种。包括古代戏曲剧本传奇、杂剧、散曲;地方戏剧本昆曲、京剧、秦腔等;曲谱、曲韵、戏曲理论著作等。其中善本一五七三种,如剧本中,就有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四种版本,最早最好的版本是明万历朱氏玉海堂刊本。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笠翁传奇十种》有康熙刊本,还有升平署(清代掌管宫廷演剧的机构,乾隆时改称“南府”)抄本一十四种。其它如“元曲选”、“昆弋剧本”以及一些名剧,如《琵琶记》、《白兔记》、《西厢记》、《四声猿》、《赵氏孤儿》、《洛神庙》、《秋胡戏妻》、《雷锋塔》、《长生殿》、《桃花扇》、《绿牡丹》、《得意缘》、《红楼梦》等,均有较好版本或抄本馆藏。特别提及的是《蒙古车王府曲本》乃我馆善本书中之瑰宝。馆藏戏曲古籍以京剧版本为多,此外为鼓词、杂曲、子弟书等。此部分古籍出版年代为道光至光绪间。俗文学中宝卷四三二种,词(即说唱文学)一二七种,以上两部分中一十一种为善本。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清代蒙古车王府藏曲本:
“车王府曲本“是清代蒙古车臣汗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也是供府中戏班子演唱的脚本。民国年间这批曲本自车王府内流散出来,于二十年代分两批被北京孔德学校购得。后辗转入图书馆收藏。《清蒙古车王府曲本》是一部卷轶浩繁的戏曲、曲艺巨制,包括戏曲曲目共一六○○余种,四四○○余册。这些书分藏于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其中以首图收藏量为最大。全书分戏曲、曲艺两大部分。戏曲部分以京剧乱弹皮黄戏最多,次为昆曲、弋阳腔(高腔),其他还有秦腔、吹腔、影戏等;曲本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曲艺部分,包括说唱鼓词、子弟书、快书、牌子曲、岔曲、莲花落、时调小曲等曲艺形式,时调小曲中又有马头调、太平年、西江月、十二月、福建调、四川歌等曲调。曲艺部分包括了原孔德学校第二批购入的曲本,迄今从未面世,可称珍品。在形式繁多的曲艺中,鼓词、子弟书、京剧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两部分大抵都是明清两代作品,以道光、光绪年间作品为多。《曲本》作品取材广泛、有殷、周以来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也有经改编、铺衍、润色的古典文学名著,更重要的是不少曲艺作品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有大量的描述。
《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成书大约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产生于中国昆曲艺术逐渐衰落,各地方戏曲兴起的演变时期,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它填补了昆腔高踞剧坛,到京剧代之而起的一段过渡时期的空白。同时也是研究清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曲本》作品语言丰富,保留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方言,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总之,《曲本》已为当代研究文化史、戏曲史、通俗文学 的专家学者所瞩目。已故著名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誉之为“中国近代旧剧的结晶,于艺术上极有价值”,著名教育家、学者王季思则将《曲本》的发现与安阳甲骨和敦煌文书并提;当代戏剧家、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戏曲界泰斗翁偶虹题诗曰:“车王嗜曲广搜求,铁网珊瑚历历收,沧海遗珠光照眼,粲然骇瞩溯源头。”
“曲本”填补了近百年来戏曲、说唱文学的历史空白,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资料。早在二十年代即有顾吉页刚、刘半农、马隅卿等老一辈学者着力研究。前文化部长齐燕铭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专门研究过其整理问题,拟发掘整理,但因“文革”而作罢。现首都图书馆领导重视,为了挖掘馆藏资料,弘扬民族文化,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车王府曲本研究整理小组,在翁偶虹老先生、故宫博物院朱家 晋老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候玉山老先生、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老先生、著名戏剧研究家吴晓铃先生、山东大学教授关德栋先生以及许多文学、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下,于一九九一年整理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共三一五函,发行十五部,受到海内外戏曲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价格昂贵,印数又少,又于一九九三年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曲本缩微胶卷》本,一九九四年又出版了《清车王府藏曲本(粹编)》,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之盛事。
(二)、清代宫廷大戏:
清代宫廷创作演出的整本大戏,其内容受明万历年间小说和戏曲繁荣发展的影响。就小说而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相继出现,成为剧本选题上丰富的源泉;就其形式而言,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已达到相当完美的阶段。昆腔拥有众多观众,作家辈出,编排、装扮、彩砌,无不有极大改进,为宫廷大戏开辟了较宽阔的途径。当时比较知名和有影响的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和《昭代箫韶》。
《鼎峙春秋》为周祥钰、邹金生等编写,敷衍魏、蜀、吴三国鼎峙和争雄的历史故事。馆藏《鼎峙春秋》(甲四21,为首都图书馆索书号,下同)为清钞本,二○册二函,分十卷二四○出,为全国孤本。
《劝善金科》为清张照等著,叙目连救母故事,但将历史背景作为唐代中叶,并穿插有李希烈的叛乱及颜真卿、段秀实殉节等关目。馆藏有清雍正抄本(甲四69),一○册一函。为全国孤本。
《升平宝筏》亦为清代张照所撰,又名《西游记传奇》(甲四1520),演玄奘取经故事,主要情节依据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而来,馆藏清抄本,二函一○册二四○出。
《辟兵珠》作者不详,馆藏清抄本,一○册二函,为全国孤本,《曲海总目》亦未收入。
馆藏其它孤本、善本还有:《旧钞本曲五种》(包括《虞廷集福》、《绥丰协庆》、《太和保合》、《绵长协庆》、《繁禧懋锡》)、《忠义璇图》二十出、《混元盒》三卷七五出等。
清代宫廷大戏均由词臣编写,因创作期限紧迫,由于才力拘滞,不得不借助于前代作家同类题材写就的小说、剧本,同时,也汲取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这些宫廷大戏,保存了不少已佚剧本片断,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甚有裨益。
首都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大戏比较多,且多为全国孤本、善本,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马彦祥先生赠书:
马彦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导演、理论家。生前曾将其部分藏书赠首图收藏。他的藏书中有大量的戏剧方面的著作,其中亦有一些较好的戏曲抄本。这些戏曲抄本许多现已成为孤本、善本。首图亦收藏了其中的一些戏曲抄本如:《空谷香》、《天香庆节》等,都是一些常人不易见到的好本子,这些本子抄誊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四)、馆藏戏曲抄本集和单册抄本:
本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戏曲抄本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这部分戏曲抄本,数量多,质量不一,其中主要是京剧、昆曲抄本。例如:《武香球传奇》、《双红丝传奇》、《连环记》等都是全国孤本、善本。其它如《剧本杂抄二十九种》、《剧本杂抄三十四种》、《剧本杂抄二十二种》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部分作品,虽然价值不一,但能比较全面反映一个历史时期戏剧发展情况。
(五)、其它:
除以上几部分外,馆内还收藏有一些原孔德学校抄本、升平署抄本等。
这部分抄本,数量不多,但质量较精,如《漱玉堂传奇三种》、《重重喜》、《双福寿》、《钓鱼船》、《武香球》、《千秋鉴》等等都是所传不多的戏曲抄本。
五、俗文学
俗文学方面,藏有宝卷、弹词、鼓词、民歌民谣、杂曲、唱本以及相声、口技、谜语、酒令等一十八类古籍。其中宝卷有四三二种、弹词一二七种,二者入善的为一十一种,如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视履堂刊本《二十一史弹词》、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抄本《英台宝卷》、同治九年(一八七○年)抄本《习法救母》。宝卷、弹词是俗文学中一批较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首图入藏的鼓词、杂曲等通俗文学书籍中,仅未刊行的手抄本就达二八○余种。
六、医书
首图所藏医书古籍也较丰厚,品种较多,版本较好。医书中列入国善的就有十种,如明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刊本《本草纲目》、清精抄本《本草纲目拾遗》、日本天明六年(乾隆年间)仿刻元本《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药方》、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刊本《针灸大成》、明嘉清刻本《原机启微》、明崇祯方逢时刊本《保生秘要》等。
七、方志
此外馆藏方志古籍也很有特色,达一○○○种以上,地区涉及二十五个省以上。方志中有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毛氏汲古阁刊本《吴郡志》、清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刊本《陕西通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刻本《畿辅通志》、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刊本《萧山县志》、康熙年间刊本《大兴县志》、《怀柔县志》、《通州志》。
八、佛经
首图馆藏元版图书共有32种,其中大多为佛经。佛经古籍中有二十一种为善本。如唐释玄奘译、元刻普宁藏本摺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绍兴十八年(公元一一三一年至一一六二年)福州开元禅寺刻毗卢大藏本《阿毗达摩顺正理论》,此书为唐释玄奘译佛经,宋刻大藏经中的一种,一册折装;元刻本《大乘大悲分陀利经》。
此外还有明万历(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金笔抄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书因用金粉书写,更显稀见珍贵。
九、字画碑帖
首图馆藏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轴、页、幅)、碑帖一九六九种一一九六九册。其中珍品字四十五件、画六十一件皆出自名人手笔,如:齐白石、溥心畲、周肇祥、王雪涛、李苦禅等。经故宫博物院、荣宝斋及其行家鉴定,有的价值不菲。珍品字画都是近现代人物、手笔。字画中的年代最早可至南北朝。碑帖是该馆所藏,字画是历次接收而来。碑帖入藏按顺序号排列。字画按字、画分别给顺序号。碑、帖、字、画分别有一套顺序号目录。
所藏碑帖中也有不少珍贵拓本和名家墨宝。如碑贴有唐怀素的《千字文》、元赵梦兆页的《洛神赋》、宋岳飞的草书《后出师表》。古画有溥心畲、齐白石、李可染的手迹。碑帖入藏后,限于条件一直未正式借阅,字画未排架,查找困难,不能借阅。为挖掘馆藏中有价值的资料,使之发挥应有作用,正准备编辑一套“馆藏碑帖目录”。字、画已按“珍品”、“一般”整理出一套字、画目录,还有待进一步鉴定、加工、整理。
十、文献流通工作
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出版家前来探索、研究、整理、利用。首都图书馆为延长线装书的使用寿命,古籍借阅对象仅限于工作对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有一定工作任务的人员。近年来馆的读者,有个人研究者、出版、研究人员,尤以编写史志的人员为最多、用量最大。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犹如一颗宝珠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首都图书馆也主动、热诚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同时自行开发整理,这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仅以馆藏古籍中的小说为例,从历史上看,早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一年间该馆为京师通俗图书馆时期,鲁迅先生曾常来馆借阅线装小说(见《鲁迅日记》),鲁迅先生的名著《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发展史略》中都还有对首图馆藏古本小说研究的成果。先辈研究小说者孙楷第先生于一九三二年著成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曾查阅收入首都图书馆小说一十八种,谭正璧先生于一九八四年著成的《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收入馆藏小说二十八种。以上诸著作已成为小说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学术影响很高,被视为必要的案头工具书。沿至现在仍有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文学研究者来馆查阅小说,核对版本。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教授浦安迪曾来访借阅《三国志》、《红楼梦》评点本。为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编辑出版《清人文集序跋选》提供有关资料,为“金瓶梅学术研究会”提供版本研究的资料;为一些**制片厂拍故事片、记录片提供有关古籍及服饰、道具的资料。
国内一些出版社也来查阅小说,选用较好版本,整理出版新书。如中华书局根据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规划,编辑影印出版《古本小说丛刊》,其中选用《善恶图全传》、《鬼谷四友志》两种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古本小说集成》,选用过《鬼神传》、《离合剑》、《跨天虹》、《警富新书》、《红楼幻梦》等十一种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用馆藏书为底本,影印再版了《品花宝鉴》、《醒世姻缘传》;北京出版社选底本,影印出版了《古今小说精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会评本《三国志演义》,北京燕山出版社整理出版续、再续《儿女英雄传》,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李渔全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笠翁传奇十种》等都选用了首都图书馆馆藏为影印底本。以上足见首都图书馆藏古籍的价值。
其他方面,如有不少医学研究单位来馆查阅医书;全国各县县志编写委员会纷纷来馆查阅方志。
首都图书馆所藏古籍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祖国的文化遗产,知识的宝库,正在被深入发掘利用,服务于社会。
十一、文献整理
为更好、更便利地利用馆藏,多年来首都图书馆一直坚持自行整理古籍编制书目索引、解答咨询,与有关单位协作编写辞书,以揭示馆藏。如编辑清代大型文集《全唐文篇目续索引》(将由中华书局出版)、《馆藏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五四”以前部分);参加《北京百科书·社会科学卷》、《清代禁书汇览》的词条编写。图书馆工作人员编辑了多种藏书目录,有:《首都图书馆馆藏中国小说书目初编(五四以前部分)》、《馆藏北京金石拓片目录》(一九五九年)、《馆藏中国医药书目》(一九五七年)、《馆藏中国文学古籍参考目录》(一九五五年)、《馆藏中国戏曲书刊目录(初稿)》(一九五九年九月编),最近又编写有《馆藏小说书目提要》。还提供底本,由有关出版社整理影印了《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古本小说版画图录》、《越城周氏支谱》、《劫灰录》、《圣谕像解》、《圣庙祀典图考》、《唐诗选画本》、《阴骘文图证》、《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古本戏曲十大名著版画全编》、《鲁迅墨宝真迹》、《初拓墨池堂法帖》、《抱冲斋石刻》、《南巡盛典》、《西巡盛典》、《万寿盛典》、《太学文献大成》等古籍。
作为一名非博物馆学专业的业余博物馆爱好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已经去过几十个了,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单纯的兴趣爱好,推荐几个去过的比较特别的博物馆吧。
1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绝对是对于专业人士友好的博物馆之一。作为文物大省,山东省博收藏了许多新石器、商周的文物。中学历史书上的蛋壳黑陶、齐鲁两国的青铜器,看起来真的很震撼。如果带小朋友的话,顶层的东非动物大迁徙的那个展览一定要去看,各种毛绒绒的动物做得特别逼真。
2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必看:曾侯乙编钟、睡虎地秦简、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
曾侯乙的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曾国的文物(PS:要想看楚国文物,推荐荆州博物馆),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购买曾侯乙编钟表演的门票,身临其境的感受编钟表演。
3 徐州市博物馆徐州作为汉代楚国的国都,崖洞墓发掘了一座又一座,出土了好多精美的文物,比如金缕玉衣。这些文物有一部分在徐州市博物馆,有一部分在依墓葬建设起来的博物馆内。所以如果来徐州参观博物馆,除了市博之外,一定要联合汉墓博物馆一起参观。汉墓博物馆推荐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当然,徐州市博物馆内部也有一座汉墓,现在正在进行发掘工作,希望可以早日对公众开放。
4 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又叫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虽然在洛阳郊区,但是绝对值得一去,最好是夏天!里面有各种朝代的墓葬几十座,可以近距离参观各种墓葬的墓室结构。旁边还有北魏帝王陵墓区,有原生态的景陵、复原的元姓贵族墓,参观一次,就可以学到好多东西。而且墓葬都在地下,夏天避暑绝佳景点。
5 汉阳陵博物馆汉阳陵是刘启跟他的皇后王氏的同茔异穴的陵园,一座原址建立的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不仅仅是馆藏品,还可以参观丛葬坑,礼制建筑、刑徒墓地等。
6 中国陶瓷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景德镇,是原来的景德镇市博的升级,2015年建好的,所以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感还是充满了现代的味道的。缺点就是距离景德镇市区太远了,要做好久的车,景德镇的交通还超级不方便!观看里面的馆藏品,你就会惊讶人类脑洞真的无穷尽。如果去景德镇旅游的话,这个博物馆还可以跟御窑厂遗址一起联合起来参观,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为皇家烧制瓷器的,两个地方,一古一今,可以充分感受景德镇的文艺气息。
其实推荐的这几个博物馆,体验性都很强,很适合考古或者博物馆爱好者参观,也很适合带小朋友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广阔,希望您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能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本文2023-08-07 10:4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