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学的古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关于勤学的古诗,第1张

1、《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译文: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读书》

南宋: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3、《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宋代:王禹偁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译文:孟郊曾经十分贫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是因为欣喜诗友卢仝,载满一船书籍返回洛浦。

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乐的是钻研古书。汉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还欠缺古籍基础。

两年来佐理地方政治,双眼发黑怕再审阅公文书簿。

现在腾身进入史馆,将睁亮眼睛饱读四库藏书。我如孟郊一样生活困窘,精神却从来不觉贫苦。孙何以前精神不够丰足,而今一旦如穷人暴富,学问富赡也还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4、《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5、《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唐诗品汇》是2015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的高棅。《唐诗品汇》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汉族诗歌选集。初编九十卷,后又补十卷,收681家诗6725首,是一部规模阔大、有独到见解的大型选本。编纂工作历时十数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成九十卷。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补六十一家,九百五十四首为《唐诗拾遗》十卷,合成一百卷。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汪宗尼刻本重新影印此书。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

扩展资料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参考资料:

题临安邸-

 508   

 评论(19) 

分享

 举报

初夏的尘埃 

来自科学教育类认证团队 2018-10-23

展开全部

诗意: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

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参考资料:

-题临安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71   

 评论 

分享

 举报

更多回答(20)

其他类似问题

2017-04-20题临安邸的诗意(简少一点)30字左右262

2011-11-10题临安邸的诗意180

2019-10-08题临安邸诗意1

2011-05-25题临安邸全文意思 4196

2019-04-17题临安邸诗意。 8

2014-03-03《题临安邸》的诗意,思想感情?398

2010-05-31《题临安邸》的意思353

2014-05-29《题临安邸》的诗意怎么办呢?119

更多相关题临安邸的诗意的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风水是“环境科学”?还是奇幻思维?

男人“外貌协会”是肤浅的表现吗?

光和引力谁跑得快?

王维《竹里馆》赏析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诗文赏析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wqEozFvBRvSaDUDUgXB5Qpwd=gx4s 提取码: gx4s

   

《唐诗百话(全三册)》(施蜇存)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9ySxv-IElr0S1uNHgYn-A

提取码:9uck

书名:唐诗百话(全三册)

作者:施蜇存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9

页数:884

内容简介:《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该书体裁既有宏观诗史的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更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单看文字则又是蕴 藉儒雅,可以让人再三颂诵。文字通俗,道理精深,普通读者亦不难读完。读完,则唐诗赏读水平不输于一般中文本科生。用以学诗亦佳。

《唐诗百话》(修订版)单行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为底本,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对全书做了全面的校订,对诗词原文、人名、地名、引用文献等都做了核对修订。此次校订耗时颇长,除文字和知识校对,出版方也反复琢磨封面版式,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装帧美观又方便阅读的版本。

《唐诗百话》全书正文共100篇,上册收入“初唐诗话”“盛唐诗话”,中册收入“中唐诗话”,下册收入“晚唐诗话”和全书名词索引,并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文章若干,以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研究。全书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被誉为一部“唐诗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施蛰存(190512——200311),名德普,生于浙江杭州。中国“新感觉派“重要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早期创作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 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代表作有《唐诗百话》《北山楼词话》等。

《唐诗鉴赏辞典》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nMmWhPbKaeVMBP5HpE9rA

提取码:i1ny

书名:唐诗鉴赏辞典

作者名:萧涤非/等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11

页数:1536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