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道皆为难,人生留白天地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取舍之道皆为难,人生留白天地宽,第1张

在书籍的印刷与装帧中,有一句行话叫“留白天地宽”,道出了虚与实的辩证关系。留白,其目的是为了使内容显豁、醒目、雍容、美观,倘若书刊的天头地角塞满铅字,读者一定不胜其繁而大皱眉头。

中国画有个特点,也是喜欢留白。这是国画很美的一种技法,画家用一种“无一物”的境界,叫你自己去生起无穷的妙有,感受那妙有中的空灵之美。

其实,人生也象一部书,一幅画。一部自己写就的书,一幅自己画成的画。书里画里既有雄文华章,也有婉词丽句;有大江东去的慷慨激昂,也有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有东隅既失,有桑榆之收。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看似无所不能,但作为单个的人,能耐终归有限,不能无所不为。

我们紧握双拳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五彩世界,象是要抓住世上所有的东西,可最终如何?只要想想、看看离开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撒手而去,便不难明白此中道理。其实,人生的不圆满,有缺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十五的月亮圆若银盘,人人引颈翘首瞻仰,固然是一种美的享受,而“缺月挂疏桐”,抑或风雨之夜月黑风高不也是另一种情调的美吗?

有一个成语叫“虚室生白”,一间空空的房子里生起了白光。它说的其实是一种意象:心中没有杂念,真的实现“无”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清净智慧。这就是典型的“无”的境界,也是佛家所说的空性境界。心不清净、充满杂念时,智慧是生不起妙用的,就像堆满了杂物的房间里生不起白光一样。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与“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是同一思想的两种不同表述,既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反之亦然。司马迁因直言而身遭奇耻大辱,到底是福还是祸?因有切肤之痛,才有《史记》的秉笔直书,令人高山仰止。试想,如果他当时免开尊口,或许能全身远祸,享其荣华,但能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吗?即或有一部叫《史记》的书,能是流传至今这个样子吗人生,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正如书籍的留白一样。

人生就是这样,能做一些该做的事就够了,不要把人生填得太满,能为自己的人生留出一点空白,有意地从容地拒绝一些东西,让自己能自由地做出人生的选择,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人生就会更加精彩,更加幸福。

天罗地网

[tiān luó dì wǎng]

上下四方都布下了罗网。比喻对敌人或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罗:捕鸟的网。

天寒地冻

[tiān hán dì dòng]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天造地设

[tiān zào dì shè]

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的好地方。他们真是~的一对好夫妻。

天高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1形容恩情深厚。

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 fù]

1形容变化极大:这几年村里起了~的变化。

天崩地裂

[tiān bēng dì liè]

形容声响强烈或变化巨大,像天塌下、地裂开一样。也说天崩地坼(chè)。

天摇地动

[tiān yáo dì dòng]

形容威力或声势极大。

天长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天昏地暗

[tiān hūn dì àn]

1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突然狂风大起,刮得~。

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

指经过的时间很久。也说地老天荒。

天南地北

[tiān nán dì běi]

1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各在一方。

天昏地黑

[tiān hūn dì hēi]

天地一片昏黑。常用以形容风霾、雷雨时的自然景象。亦形容异常利害。

天头地角

[tiān tóu dì jiǎo]

书面或册页上下两头的空白。

天旋地转

[tiān xuán dì zhuàn]

1比喻重大的变化。

天真地秀

[tiān zhēn dì xiù]

天地间的灵气。

[tiān shòu dì shè]

指天然形成。

天经地纬

[tiān jīng dì wěi]

1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天寒地冻

[tiān hán dì dòng]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天造地设

[tiān zào dì shè]

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的好地方。他们真是~的一对好夫妻。

天高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1形容恩情深厚。

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 fù]

1形容变化极大:这几年村里起了~的变化。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天头地角,一般是自己设置的,没有固定的规矩。

不过一般的习惯,天头稍宽一些,看起来会舒服一些。

页码是从右手开始的。

出图吗,你是不用担心的,印刷厂可以办,不过有些细节

在进行印前设计时有很多的细节,这些细节看起来不那么引人注意,可往往就是这些最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事故。现列举如下,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1、黑色底应避免单色黑与四色黑。单色黑可以设置成k100、c30-80,一般铺满8k大小的黑色底c设置为30即可。(这一条,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也可以不那么教条。我曾经在印刷品上实验过单黑,加蓝黑和四色黑并存的情况,没有什么问题。不过面积都不大,其他情况就不敢保证了。)

2、避免用系统字体,就是电脑里面自带的,如宋体等。用的话尽量用字库字体,如方正字库,汉仪字库等。

3、反白文字的字体尽量用黑体或者楷体,避免用如宋体那些线画较细的字体。

4、字体颜色使用单色或者双色,如果是三色文字,保证其中一种是**。

5、色值尽量设置为5的倍数。这样可以与色卡比对,也很方便易记。

6、的模式要为cmyk模式。

7、置入或导入的不要轻易编辑,要的话尽量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处理。

8、段落文字在其下面有底色或底图的时候,应该设置“叠印填充”或者“叠印轮廓”,以避免印刷事故。

9、角线,裁切线的颜色设置应与文件颜色相同,即文件为几色,角线就设为几色。

这些是较为常用的一些常识,同行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欢迎交流。

1、抢救修复这些濒临死亡的古籍,是当务之急。古籍修复技术要求很高,技巧细腻多样,每道工序操作严格,修复的古籍,必须保证做到“整旧如旧”。在修复残破古籍前,必须仔细审查该书的年代、装帧形式、破损情况和纸张等,根据具体破损情况而制定修复方案。

2、有不少残破古籍的页序残缺,或因先人装订时前后顺序的错放,在拆书前或后,必须用铅笔记下原书顺序,如错放顺序的应及时纠正,以利于修补完毕,顺利地装订成册。

3、选配合适的修补纸十分重要,因为明清刻印书的纸张,在今天已经难以找到,现在普遍采用染色仿古纸或专门请传统手工造纸的师傅按古籍纸的结构配方而制作。

4、当一册虫蛀严重,书内污浊脏物不少,同时还有霉斑等时,必须细心地用软刷,镊子去清除脏物。当书页霉斑累累影响书品的质量时,必须小心又熟练地进行技术处理。有些容易烘染走色的红、蓝格纸书,不能按常规技术处理,需特殊处理。

5、当一册古籍,由于潮湿或水浸等原因,由于长期重物压实而形成了严重粘连或硬梆梆的书砖而无法用常规技术揭页,必须根据古籍的纸质不同而灵活处理。如拉力强度较好,可以采用浸泡洗净揭页;如纸质脆腐碎散,则用蒸气洗揭法;如二者兼有,可以按二法轮换灵活处理。

6、古籍破损情况复杂多样,一般以虫蛀为多见。如属纸质拉力较好,虽虫蛀孔洞大小不一,蛀洞多多,必须采用修补法。补洞后撕纸宽约025—035厘米为佳。补洞后,同时用湿毛巾轻敷去掉周围浆糊余迹。书页碎散脆腐,可用裱。

7、当修补完的一册残破古籍后,宜用小水壶喷细雾状水在每页上,然后一页页平整舒展地放在干净纸中,这样迭放完毕,上面用书板压之,然后在书板上用石等重物压实。24小时后,按顺序倒页在另外干净纸中(注,千万不要再喷水湿润),一般经过四次倒页后,书页干挺平整。如发现补纸长出书页的,一律或剪或裁平整。按顺序把散页,以版心原折缝线为准,折页复位。

8、因为补纸而出现凸突不平,必须用平面小铁锤,熟练而有技巧地把凸突处捶平。切忌用力过大或落锤不平,以免造成人为损伤纸质。

9、折页的书页松而不实,会影响装订成册的质量。必须经过压书机进行压实。其法是把一册散页,分成若干个十余页,再齐拦整齐,分别夹放在书板上,然后放入压书机上,经过二、三天的压实后,书页已达到平整的最佳状态。

10、压实后的散页,在齐栏时必须松页,防止产生轻微粘合情况存在。然后按顺序合成一册,把书口和天头地脚及书背都按原装拦整齐的散页,如无副页的就必须配齐,然后用锥子按古籍原孔眼打通,接着用纸稔钉穿孔眼捆结实,再用铁锤敲平捆结在纸捻钉的捆结处,点上一些稠浆糊,把书皮粘于其上,上用书板轻压,待干燥后,再用锥子按原线孔打通。(包背装另外处理)切忌为了贪图方便,自作主张地重新打线眼,这样必将损伤古籍原纸。在订线孔内引针穿线,然后订线结扣,将线剪断,用锥子将线头拨在孔内,正而不露,保持平整。

11、古籍换了新书皮后需贴书签的,应把书签贴在书皮的左上角,宜在天头和书口两边各留出约025厘米的书边处为宜。如一部书中有几册无书签的,贴书签应根据其它有书签的几册贴,保证整部书的书签统一性。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北依龙首、合黎,南望祁连,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汉武凿通西域,控扼走廊中部,张掖成为中原和青藏交流的重要孔道。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攻陷甘州,甘州陷于吐蕃统治达70年之久。13世纪始,藏传佛教传入内地,为元朝皇帝崇信,明初继续扶植藏传佛教,实施“多封众建”,受其文化影响,作为西夏和元代皇家寺院的卧佛寺一度成为河西藏传佛教发展的中心寺院。清康熙年间,张掖著名喇嘛阿扎木苏入朝觐见,康熙赐号普觉静修国师,令其统帅番汉众僧,藏传佛教在张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从目前大佛寺遗存的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文物看,内容涉及铜造像、壁画、记事牌、佛经和雕版、石碑等多个方面,它们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风貌构建了大佛寺独特的佛教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明鎏金宗喀巴铜坐像

鎏金圆雕铸造工艺,青铜质地,通高153cm,佛像头部螺发呈三角状微秃,面部挺阔,眉目粗长,双耳下垂,身着袒肩袈裟,衣纹饰如意卷云莲花纹,半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台上,双手上举于胸,双肩两侧有升腾的卷云莲花装饰,右肩卷云莲花内奉宝剑,左肩卷云莲花内盛佛经卷。佛像真实表现出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说法的庄严法相,衣饰华丽,线条粗畅,是藏传佛造像中的精品。

清诞生佛铜塔

紫铜皮捶揲,分段连接而成,高56cm。由覆盆基座、莲花高台、覆钵塔身、七层相轮塔颈和盘状塔刹组成。覆钵开一佛龛,诞生佛立于龛上覆钵肩部,裸上身,眉间有白亳,饰项圈,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七个铺兽衔流苏垂至腹部,工艺精致,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造像塔。

明成化十三年重修卧佛记事铜牌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发现。高49cm,宽44cm,长方形薄铜板上沿饰做覆莲花瓣状,下沿为仰、覆莲台形,纹饰皆捶揲而成。正面錾刻有239个汉文楷体字,内容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张掖因地震而重修卧佛的记事。从落款处的僧职名单中发现蒙古族主持和藏族侍佛督纲姓名,也进一步证实了藏传佛教对大佛寺佛教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和明甘州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另外,它所记载的明成化十三年,张掖发生大地震,卧佛佛首倾颓,大佛寺随后重修,这对于研究大佛寺建筑、塑像的历史及我国古代地震灾害等情况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明绿度母擦擦像

陶质浮雕,高136cm,由龛和像两部分组成,龛内为绿度母相,佛像头戴华冠,着天衣,颈饰璎珞,臂饰臂钏,手腕饰腕钏,腰系绶带,拇指与无名指相捻,右手曲臂靠膝下垂,拇指曲于掌心,四指直伸,左膝盘坐与莲台之上,右脚垂于莲台座下,右脚蹬踩莲花,自莲台左右两侧各生有莲花,腰际盛开至双肩两侧。整尊佛像衣饰华丽,姿态优美,气韵生动。

明尊胜佛母擦擦像

善业泥质,长89厘米,宽72厘米,重量0142千克。三面八臂,束髻高耸,耳铛垂肩。身着天衣,佩璎珞臂钏,主臂两手置胸前,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甘露净瓶于手心。右侧第一手托一小化佛,第二手持剑,第三手结施愿印;左侧第一手持�索,第二手拿弓,第三只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造像精细规整,衣褶流畅洒脱,具有典型的藏地造像特征。

尊胜佛母藏语称“措道那穆玛雅”,据说崇奉能使人增长寿命福德。在喇嘛庙里,经常可以看到以之为内容的“长寿三尊”。中间长寿佛,左边白度母,右边尊胜佛母。三尊同奉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

藏文写经

张掖大佛寺历史上作为河西藏传佛教的中枢寺院之一,目前保存的藏文经卷共400多卷(页),分金银粉藏文经和宣纸墨印藏文经两种,共三种版式。内容以《无量寿大乘经》、《金刚经》、《大日经》等为主。金银粉藏文经长59厘米,宽23厘米,每页5行,每行约20字。字体用金粉、银粉、海螺粉加香料书写,经久不褪色。部分梵夹装经册页描绘白度母、绿度母和长寿佛形象。其中尤以白度母最有代表性,尊像端庄祥和,三首两臂,戴花蔓宝冠,颈挂璎珞,上身袒露,双脚盘坐于莲座之上,形象典雅秀美。

宣纸墨印藏文经长73厘米,宽15厘米,每页6行,每行约50字,首尾完整,共70页。此两种藏文经,多为卧佛塑像内装脏法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直观地反映了藏传佛教文化对大佛寺的深远影响。

蓝绢折页装,宣纸墨印,藏文乌金体。每折页长29厘米,宽125厘米,已缺失不全。每折页9行,天头、地角均为3厘米,界栏为子母线。内容为《大云经》,又名《大方等大云经》。卷首扉画为《大云经请雨品》,扉画中央为释迦牟尼佛,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之上,两手举于胸前做说法印,两侧有胁侍菩萨左右各四尊,菩萨外侧为弟子迦叶和阿南,法坛之前有女首龙身的龙王形象十三尊,以此来代表佛在难陀跋难陀龙王宫说法时,与大比丘及大菩萨并诸大龙一切众等聚集的场面。佛经所记,受持书诵念《大云经》及《宝雨经》者,“其所在地,若遭饥荒干渴大病,则能断除一切饥渴病痛困苦;若遭焰旱天则降雨……”

清莲花生唐卡

绢本设色唐卡,装裱卷轴画,长35厘米,宽30厘米。中央主尊为“宁玛派”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师的八变相,头戴莲花帽,披锦缎半月形披风,右手持五尖金刚杵,左手持镶寿瓶颅器,左肘挟天杖,国王坐姿。其上正中为无量光佛,戴七宝冠,全跏趺坐,双手禅定印。左上首为观世音菩萨,右上首为大势至菩萨。莲花生大师身侧左右是佛母曼达拉娃和益西措杰。莲台左右为莲狮幻化威猛像,分别是忿怒上师和狮面空行母。最下端描述了藏王赤松德赞命寂护大师为“七觉士”剃度受戒的故事,莲花生大师和赤松德赞、寂护大师合称为“师君三尊”。右下角为藏王本人,双手结说法印,指间捻两支莲花,莲花上生出一把智慧剑和一本《般若经》,意指被看作是智慧佛文殊菩萨的化身。整幅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深,是不可多得的藏传佛教文化精品。

光明灌顶真言雕版

清毗卢遮那佛光明真言曼陀罗经版,是大佛寺最具特点的经板实物之一。此版整体略呈方形,松木质地,文字分汉文楷体和梵文天城体两种。版面上沿处为汉文楷书“毗卢遮那佛大灌顶真言”。形如圆环的二十三个梵文字组成的光明真言字轮。此经版为祈愿逝者航登彼岸时所用,原用丹砂赤粉印刷,具有神秘莫测的佛教气息。

西夏黑河建桥碑

亦名西夏黑水河桥敕碑、西夏黑水桥碑等,刻于大夏乾�七年(1176年),碑高13米,宽09米,碑阳为楷书汉文,共十三行,碑阴为正楷藏文,经专家查证,两面文字为同内容的汉藏双语碑。两面碑额皆线刻飞天各二身,穿交领大袖衫,无飘带,曲腿,拱手作供养状,周围云气缭绕,轻舞曼妙。碑座为两层仰覆莲式。由碑铭可知诸多史实:此碑所述之西夏黑河桥系重建;仁宗赵仁孝曾多次巡视过河西甘州一带,西夏除信奉佛教外,还有多种教派信仰。此外,碑铭也对研究西夏官制和黑河名称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藏传佛教对大佛寺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占据了主要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发展,使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对大佛寺寺院佛教文化的影响达到了高峰,由此形成了大佛寺多元佛教文化的历史特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