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菜用什么调味品:不同朝代都好哪一口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2收藏

古代做菜用什么调味品:不同朝代都好哪一口呢?,第1张

 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八百石……

  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从司马迁《史记》所记来看,早在商代初期,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是商初大臣,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他背着一口大锅(鼎)来见商汤,用烹饪时要调制出好滋味的道理,来说服商汤。可见,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已是当年掌勺者必须会的。伊尹是一位善于烹饪的美食家,因此被奉为厨师鼻祖,至今餐饮界都将他当神供着。在伊尹生活的年代几乎没什么调味品,当时做菜用什么来调味?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如据杨宝成、杨锡璋执笔的《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在编号为M284商墓中出土的一只铜鼎内,便发现了当年用于调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从先秦时普遍使用梅子这种调味品来看,“酸味”应该是其时的流行味道,人们喜欢喝酸味汤羹便是证明,不然武丁也不会拿“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来说事。梅子作为调味品使用时,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汤羹调味品外,做鱼、肉时也需用梅来去除异味。《晏子春秋·重而异者》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当调味品烹饪鱼肉制品的事实。

  秦汉饮食突出“咸味”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酱称“醢”,醋叫“醯”。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醢为何后来改写成“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酱”字时认为:“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意思是吃饭时少不了酱这种调味品,就如军队打仗少不了指挥将领一样。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酱咸醋酸,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而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秦汉及以后“咸味”开始突出。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古人认为五味中“甜味”最美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周礼·天官》中“疡医”条有这样的说法:“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这种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甜味调料还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另外,烹制时糖还可以加深菜肴的色泽,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楚辞·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调料制作美食的方法。在煮甲鱼和烤羊羔时,用甘蔗浆调味、着色,即所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而“粔籹蜜饵,有餦餭些”和“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则显示当时制作甜面饼时是用蜜蜂和麦芽糖;饮酒时掺蜂蜜喝,冲淡了苦味,让美酒更美。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盐,是人们厨房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料,有着“百味之王”的美誉,没有它,几乎所有美食都要失了滋味,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

那么,你知道盐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吗?

“煮海为盐”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部落首领名叫夙沙氏,擅长打猎和捕鱼。

一天,夙沙氏像往常一样在海边捕鱼,他抓住了一条大鱼,正在他烧水去鳞准备把鱼煮了吃的时候,一只小野猪忽然从他的身后跑了出来。

夙沙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美味,他丢下鱼就去追捕野猪,当他抓到野猪回来时,发现火已经灭了,锅里的水也烧干了,但锅底却出现了一层白色的粉末。

来源:红狐童书《让你意想不到的中国饮食》

这是什么东西呢?

夙沙氏十分好奇,他用手指蘸着一尝,味道又咸又鲜,灵机一动,他重新烧火,把鱼肉烤熟后撒上这种白色的粉末,滋味非常妙,盐就这样被发现了,“煮海为盐”也成为了最原始的获取盐的方法。

为了纪念夙沙氏发现盐的功绩,后人把他尊为了“盐宗”。

考古发掘也证实,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的仰韶时期,我们祖先就已经开始“煮海为盐”了。

“得盐者得天下”

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在古代,拥有盐资源就意味着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往大了甚至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

春秋时期,晋国由于拥有解县盐池,国富民强,成功加入“春秋五霸”套餐,池盐也因此被视为“国之宝也”。到了战国时期,齐、燕等国家因为坐拥盐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力大增,以绝对实力入选“战国七雄”。

就连秦国,也是在吞并了井盐资源丰富的蜀国后,财富遽增,才奠定了后来的“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物质基础。

所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真不是吹的!

在古代,盐业一直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垄断食盐经营成为统治者增加财税的通行手段。

拿我们熟悉的大唐来说吧,史料记载唐代盐政的税收占了中央总收入的五分之二,是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清代后期,盐税更是与田赋、关税、厘金一起,构成了财政收入的四大支柱。

盐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调味作用,更重要的,它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参与胃酸的生成并增进食欲,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

不过,如果盐摄入过多,人们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胃癌等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为了身体健康,大家要注意低盐饮食哦!

除了最重要的盐以外,古代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调料,有酸梅,甜的甘蔗,蜂蜜,辣椒等。

首先做菜的时候,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放盐,就算放再多其他的调料也是没什么味道的。所以古代朝廷多是把盐列为和铁一样的战略物资,要严格的管控,每个地方都要任命一个管盐的,就是算准了盐和铁这个物资巨大的利益,不能任由百姓交易。

在说其他的调料,其实不管是什么都逃不出你要加的味道:酸甜苦辣咸。苦不算在内,没有人想吃,咸也就是盐,也不算。那就只剩下酸味,甜味,和辣味。其中酸味是出现的最早的,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梅子这一调料品,主要是为了增加食物的酸味,尤其是那些猪、牛、羊等荤菜,加点酸的东西有利于去除它的膻味。

然后是甜,甜味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了,毕竟甜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其实在古代的调料里面,只有是有什么味道的,加进去就是了。像甜味,可以加很多甜的东西,比如麦芽糖、甘蔗的汁、蜂蜜等等,只要是甜的东西,自己喜欢哪种甜,就加哪种甜。

还有辣,辣就只有辣椒里面才有了。中国本来是没有辣椒的,辣椒的原产地是美洲,在明朝的时候辣椒被移植入中国,至此有了真正的辣味。在此之前,张骞出使西域还带回了了香菜,后来中国还引进了胡椒,种植了很久,是辣椒出现之前的良品。

所以古代人也是很聪明的,当时主要是发现什么就吃什么,发现一种新的东西就意味着进了一大步。民以食为天,吃一直都是我们所热衷的。

古代对厨师的雅称

搜一下:古代对厨师的雅称

厨艺的别称有哪些?

烹饪别称:庖馔;庖膳。

烹饪,在旧时代属于“五行八作”的“勤行”

1·什么是烹饪? 

“烹”,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饪”,形声,从食,壬声。本义:做饭做菜,指熟的意思。狭义地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热加工,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食品;广义地说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2·什么是烹调?

烹调是指将可食性的动植物、菌类等原料进行粗细加工、热处理及科学地投放调味品等烹制菜肴的过程。 

3·烹饪与烹调的区别? 

烹调是单指制作菜肴而言,烹饪则是包含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作。

厨师的别称有庖丁、尚宫、厨娘,因为古代都是女人做饭; 一般叫庖丁;总铺师,台湾办喜事办桌的厨师;

厨师别称趣谈

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吃是天下第一件大事。为此而生百业,百业皆有名。餐饮业亦然,做吃的也有名,如今日厨师。

厨师者,厨事之师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长于烹调并以此为专业的人”。笔者以为人类离不开饮食,饮食离不开厨师;厨师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了。厨师长期辛勤劳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同时也为厨师自身的名称纳入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人类文化始于饮食,最初的文字一一甲骨文,便是反映人类饮食生活的。饮食生活中,长于烹调的人——厨师,其名称之多可就数不胜数了。

从周代至春秋,厨师的名称五花八门:庖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不一而足。这些名称全也贴切,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不过,那时候还不懂得吃鱼翅、鲍鱼、海参之类。否则肯定会有翅人、鲍人、参人的名称出现。

纵观古今食阵,计有八路“兵马”: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妓厨。每一路“兵马”,又有若干分类。如:古代军营又称军厨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火头军;宗教寺观又分为僧厨、道厨、饭头、菜头;在肆厨当中,厨师的名称当是最高雅的了,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

从古至今,人们对厨师的称谓褒贬不一:褒者称其为天厨、鼎俎家、菜将军、调味大师、烹饪大师;贬者称其为庖奴、厨下儿、灶下养、油头、做饭的。经粗略统计,厨师的雅号浑名别称居然有一百二十种之多,可谓雄居百业之首!

自古以来,善烹之人多矣,更有杰出者入相为王,成为千古美谈。据传,伊尹善烹而为相,詹厨受封而为王,商代初期的伊尹,由厨入相,一步登天。可是人们对伊尹的政绩一直议论不多,倒是常常叨念着伊尹的厨艺,将他誉为烹饪圣贤,并呼之为“烹调宰相”。公元712年,詹厨因厨艺高超被招进御膳房,他烹制的菜肴深得唐玄宗喜爱,赞誉有加。可是,玄宗常常觉得问心有愧,于是自省道:“有詹无詹,八月十三。”为此玄宗亲封詹厨为詹王,并钦定每年八月十三让位一天给他。如今,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每年秋收之后的农历八月十三日,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詹王庙会,会上都要祭拜烹饪业的祖师爷詹王,并举行厨师收徒和满师答谢的典礼。

厨艺是厨房的艺术,厨师的艺术,做饭的艺术,吃饭的艺术,享受生活的艺术。

古代厨房一般称为什么?

厨,庖屋也。——《说文》 

《孟子》始有厨字,是周初名庖, 周末名厨也。——《说文句读》 厨主食者也。——《苍颉篇》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饰厨传,俗字误作厨。——《汉书·宣帝纪》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张籍《新嫁娘》 厨冷难留乌止屋。——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达。——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厨下(厨房);厨头(厨房);厨仓(厨房与粮仓);厨帐(账幕式厨房) (4) 主持烹饪的人 [head of cooking]。如:厨下儿(炊事工);厨人(厨师。又称:厨户,厨司,厨子,厨下儿);厨娘(烹调食物的妇女) (5) 操办官食的官 [official in charge of mess]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食。——《汉书·王嘉传》 (6) 又如:厨吏(厨宰。主持炊事的小吏);厨兵(炊事兵);厨役(担任炊事的仆役) (7) 菜肴 [dishs] 夫人设厨。——班固《汉武帝内传》 (8) 又如:厨膳(厨馔,饭菜);厨珍(珍贵美味的食品);厨车(运食物的车)

美食都有哪些别称?

烹饪别称:庖馔;庖膳。

烹饪,在旧时代属于“五行八作”的“勤行”

1·什么是烹饪? 

“烹”,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饪”,形声,从食,壬声。本义:做饭做菜,指熟的意思。狭义地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热加工,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食品;广义地说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2·什么是烹调?

烹调是指将可食性的动植物、菌类等原料进行粗细加工、热处理及科学地投放调味品等烹制菜肴的过程。 

3·烹饪与烹调的区别? 

烹调是单指制作菜肴而言,烹饪则是包含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作。

厨师的别称有庖丁、尚宫、厨娘,因为古代都是女人做饭; 一般叫庖丁;总铺师,台湾办喜事办桌的厨师;

厨师别称趣谈

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吃是天下第一件大事。为此而生百业,百业皆有名。餐饮业亦然,做吃的也有名,如今日厨师。

厨师者,厨事之师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长于烹调并以此为专业的人”。笔者以为人类离不开饮食,饮食离不开厨师;厨师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了。厨师长期辛勤劳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同时也为厨师自身的名称纳入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人类文化始于饮食,最初的文字一一甲骨文,便是反映人类饮食生活的。饮食生活中,长于烹调的人——厨师,其名称之多可就数不胜数了。

从周代至春秋,厨师的名称五花八门:庖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不一而足。这些名称全也贴切,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不过,那时候还不懂得吃鱼翅、鲍鱼、海参之类。否则肯定会有翅人、鲍人、参人的名称出现。

纵观古今食阵,计有八路“兵马”: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妓厨。每一路“兵马”,又有若干分类。如:古代军营又称军厨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火头军;宗教寺观又分为僧厨、道厨、饭头、菜头;在肆厨当中,厨师的名称当是最高雅的了,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

从古至今,人们对厨师的称谓褒贬不一:褒者称其为天厨、鼎俎家、菜将军、调味大师、烹饪大师;贬者称其为庖奴、厨下儿、灶下养、油头、做饭的。经粗略统计,厨师的雅号浑名别称居然有一百二十种之多,可谓雄居百业之首!

自古以来,善烹之人多矣,更有杰出者入相为王,成为千古美谈。据传,伊尹善烹而为相,詹厨受封而为王,商代初期的伊尹,由厨入相,一步登天。可是人们对伊尹的政绩一直议论不多,倒是常常叨念着伊尹的厨艺,将他誉为烹饪圣贤,并呼之为“烹调宰相”。公元712年,詹厨因厨艺高超被招进御膳房,他烹制的菜肴深得唐玄宗喜爱,赞誉有加。可是,玄宗常常觉得问心有愧,于是自省道:“有詹无詹,八月十三。”为此玄宗亲封詹厨为詹王,并钦定每年八月十三让位一天给他。如今,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每年秋收之后的农历八月十三日,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詹王庙会,会上都要祭拜烹饪业的祖师爷詹王,并举行厨师收徒和满师答谢的典礼。

厨艺是厨房的艺术,厨师的艺术,做饭的艺术,吃饭的艺术,享受生活的艺术。

各种职业的美称

1、医生—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是对医护人员的美称。而天使也是帮助别人,多指护士。《护士条例》中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因身穿白色工作服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快乐的。所以给护士起“白衣天使”这个美名故称白衣天使。 2、老师——园丁 园丁是指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负责在公园、花园、果园等植物园区内,负责栽培护理园内植物工作的人。也有借喻老师,如:老师是个辛勤的园丁,养育着祖国的花朵。 3、厨师——美食家 美食家指善于品评食物,善于对美食从色、香、味、形方面提出专业独到的见解,并善于把美食推荐给吃货们的人。而且对于如何处理食材、烹饪技巧、造型摆盘皆有深刻理解的集大成者。 4、环卫工人——马路天使 环卫工人被人们赞誉为“城市黄玫瑰”、“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师”,主要负责街道卫生保洁工作,每年10月26日为环卫工人节。 5、捡破烂—拓荒者 捡废品是一种职业也可以是一种兼职。好处是自己有收入,美化环境(个人认为),废物循环利用。但坏处就是很卑微,收入很少,容易被人歧视,或者遭到不如意的事情。

扩展资料:

国际护士节: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各国和护士学校于每年5月12日举行纪念南丁格尔活动,并将这一天定为国际护士节。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为表达对她的敬仰,人们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园丁 ——白衣天使

古代厨师的称呼是什么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古代的厨师叫什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做饭的称为厨师的?

古代厨师称为庖子、庖人。旧时代人们称厨师叫"伙夫"、"厨子"、"橱役"等,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现代社会中,多数厨师就职于公开服务的饭馆、饭店等场所。

古代对厨师的称呼是什么 古代十大名厨简介

古代十大名厨简单介绍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伊尹: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在我国内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台地区,赴宴开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汤菜,可能就是沿于此。

2易牙:又名狄牙,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3太和公: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以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而闻名天下。

4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5梵正: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6刘娘子: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7宋五嫂: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

8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9萧美人: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10王小余:清朝乾隆时期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许多方面得益于王小余的见解。

古代对厨师职业的人称呼

庖,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中庖为厨师,丁为这个厨师的名字。

厨师在古代叫什么

呵呵

记得有个成语叫越俎代庖

这个庖应该就是代指厨师 

还有一个成语叫庖丁解牛,

这里的庖丁是一个古时好有名的厨师哦,

于是人们后来就用庖丁作为厨师的通称了! 

语文老师上课讲的,

不知道对不对~~~~~~~~~~

形容厨师的词语?或者对厨师的称呼有哪些?

1火夫: 旧时代人们称厨师叫“火夫”、“厨子”、“橱役”等,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现代社会中,多数厨师就职于公开服务的饭馆、饭店等场所。 2庖丁: 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áo dīng,意思是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3大师傅: 厨师的尊称,人们对木匠、瓦匠称师傅,对石匠、铁匠也都称师傅,唯独将做饭的称为大师傅,将做菜的称为二师傅。 4总铺师: 闽南地区及台湾省对厨师尊称,在闽南语中,称厨师为总铺、总傅、馔傅、总庖、掌庖,又称屠煮、屠子、刀煮。闽南文化民俗,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工匠,在称呼后,会加上师(sai),作为一种尊称。总铺师,是一个对于具备办桌这一项专业烹饪技能的厨师的敬称。 5御厨: 古代是指专为王室烹制食物的厨师,现在则是专为国家***、王室烹制食物或在国家相关部门服务的厨师。

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侗,“侗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就是"庖", 既是名词厨师的意思, 也是动词做厨的意思

越俎代庖: 俎是砧板, 翻过砧板帮人做菜, 形容超越自己的职务多管闲事, 这里庖是动词用, 做菜的意思

庖丁解牛: 庖才是指厨师, 丁是厨师的名字, 所以庖丁=名字叫丁的厨师, 但其实这里的丁应该是个指代, 是指无名, 所以其实这个成语换成庖甲解牛也啥没问题

古代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什么

古代对厨师职业的人称呼:

旧时代人们称厨师叫"伙夫"、"厨子"、"橱役"、"庖丁"等,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现代社会中,多数厨师就职于公开服务的饭馆、饭店等场所。

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什么?

古代厨师称为庖子、庖人。

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庖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侗,“侗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古代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庖 师 丁 保

厨师都有那些叫法!

御厨

厨房有那几种高级称呼

厨房有厨下(厨房)、厨头(厨房)、厨仓(厨房与粮仓)、厨帐(账幕式厨房)的称呼。 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瓦斯炉、电炉、微波炉或烤箱)、流理台(洗碗槽或是洗碗机)及储存食物的设备(例如:冰箱、冰柜)。 纵观中国历史上厨房格局的演变,厨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不同时期的演变,厨房的功能性逐渐走向合理。

扩展资料:

厨房安装要求 1、厨具的安装应在厨房的装修及卫生工作全部就绪后进行。 2、厨具的安装要求专业人员进行测量、设计、确保制作的尺寸正确。厨具及吊柜(厨具下有调整脚)水平。燃具和台面接缝处用硅胶作防水处理,以防积水渗漏。 3、安全第一,检查厨具五金件(铰链、拉手、道轨)是否安装牢固,吊厨是否安装牢固。 -厨房

古代人对厨师的称呼是什么8

称呼:庖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等。 解释: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 不同场地的称呼 1、古代军营 称军厨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火头军; 2、宗教寺观 称僧厨、道厨、饭头、菜头; 3、肆厨 在肆厨当中厨师的名称当是最高雅的了,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 引证释义 庄子《南华经》—庖丁解牛 注释:该寓言中的庖丁就是厨工。 扩展资料 古代十大名厨 1、伊尹 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在我国内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台地区,赴宴开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汤菜,可能就是沿于此。而伊尹也被认为是中国厨师的“鼻祖”。 2、易牙 又名狄牙,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3、太和公 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以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而闻名天下。 4、膳祖 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5、梵正 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6、刘娘子 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7、宋五嫂 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 8、董小宛 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9、萧美人 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10、王小余 清朝乾隆时期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许多方面得益于王小余的见解。

参考资料:

—厨师 —庖丁解牛

为什么又把厨师叫做“大师傅”?

 说起大师傅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古时有个皇上,一次来到修建宫殿的工地上,就让各工匠说说自己的本领,谁的本事大,就封谁为师傅。众工匠都不服气,抢着表自己的功劳。皇上就干脆把他们都封为师傅。工地上给工匠们做饭的是一对姐妹,姐姐见工匠们都有封号,便也凑过来讨封。没想到,那些被封为师傅的工匠们说“做饭算什么行当?”姐姐很生气,就决定饿他们一次。

众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饭棚去吃饭,却见灶房里没动烟火,就来责问姐妹俩。姐姐说“做饭不算个行当,那你们就自己做吧!”众工匠向皇上报告此事。皇上问“那这做饭的到底算不算个行当”这些能工巧匠饿得肚子咕咕叫,连忙答道“做饭算行当,太算行当了!”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俩找来,准备封她们为师傅。姐姐摆摆手,指着工匠们对皇上说:“他们都是师傅,却做不了饭;给我的封号,得比他们大!”皇上说:“那就封你为大师傅吧。”姐姐乐了,指指帮助自己做饭的妹妹,问“她呢!”皇上顺口说:“你是大师傅,那她就算二师傅吧。”妹妹一听,也很高兴。就这样,做饭的就被称为大师傅,帮厨的就被称为二师傅了。

厨师分为哪几类?

古代的这个厨师职业,叫法特多,据说有一百二十多种别称。 别称1——按照食材分类: 1 庖人:古代这个“庖”的意思就是厨房、厨师。只要一出现这个庖,那肯定都是和厨子有关的。 2 膳夫:膳就是膳食、御膳的“膳”,这都是指的厨子。 3 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 老祖宗起名也不想费脑子啊,起名的套路非常简单:这个厨师是做什么食材的,那就叫什么人。 比如烹饪动物野兽的,那就叫兽人;烹饪王八乌龟的,就叫鳖人;杀鸡做食物的,那就是鸡人;煮蟹当道菜的,那就叫蟹人,以此类推。 别称2——按照做饭的地方分类: 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等等。 御厨:指的就是给宫廷里的皇帝、妃子做饭的厨子 衙厨:就是给官衙官府做饭的 肆厨:就是在酒馆、酒肆里做饭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餐厅大厨 家厨:是在人家家里当厨子的 寺厨:说的就是寺庙里的厨子 船厨:船上的厨子 军厨:军队里的厨子 这八类厨子里,还有分支。您比如说,军厨还叫做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火头军。宗教寺观的寺厨还分为僧厨——也就是寺庙里的和尚厨子、道厨——就是道观里的道士厨子、还有饭头、菜头等等。 别称3——按照对厨子的褒贬分类: 评价好的:天厨、菜将军、调味大师、烹饪大师 评价差的:庖奴、厨下儿、灶下养、油头、做饭的 甭管怎么叫吧,这些说的都是厨子这个从古就有的职业。 古代厨子的来历和地位 要说历史上的职业大厨,最早都要说到传说中的商朝名人——伊尹。 伊尹画像↑ 关于伊尹——闪闪发光的履历表 履历一:佐商灭夏,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成为了商朝最大的政务官。 履历二:教人们要调合五味、以鼎调羹(gēng)。 成就一:和黄帝、神农氏并称为“三圣人”。 成就二:政治、医学和厨师三个领域的共同鼻祖。 成就三:烹饪之圣 成就四:为老子《道德经》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提供了思路。 知识小tips: 以鼎调羹,说的就是用古代的鼎来制作汤羹,强调做饭的火候、器皿很重要,以此创造出了“火候论”。 再往远了说,传说中我们人类的先祖——伏羲,也当厨子会做吃的?! 伏羲女娲图(画右为伏羲)↑ 举个史料: “太昊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史记·三皇本纪》 解析:人类的始祖伏羲,会驯养野兽获取猎物,然后将它们做成食物,所以叫他庖栖。 周朝时——家徒四壁,唯靠厨艺 厨师已经显得十分专业了,当时厨师从业人员分析: 官方厨师:占比少 普通厨师:占比多,大多数为出身低微、文化水平低下的劳苦民众。 汉朝时——送你一顶“厨师帽” 用帽子的不同来区分人们身份的高低,厨师拥有了象征身份的头巾。 贵族官员:头戴各种形式的帽子。 平民:脑袋上绑个头巾,叫做巾帻(zé)。 厨师也是戴头巾,但是他们被要求必须戴绿色的头巾。 之后厨师这个职业一直发展着,但是记载却非常少。那留下名字的厨师,做饭肯定特别好吃。 名厨的故事 历史上的十大名厨: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董小宛、萧美人和王小余。 名厨一:易牙 易牙画像↑ 1朝代:春秋齐国 2领导:齐桓公 3擅长:调味 4商业头脑: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 5拿手好菜:鱼腹藏羊肉(鲜!) 6成就:开拓齐国菜,助力“鲁菜”形成。 7典故一:用自己亲生儿子的肉作为食材让齐桓公尝尝没尝过的人肉美味。 易牙烹子↑ 8典故二:参与谋反,把齐桓公活活饿死在了宫里。 总结:做菜技能满点,人品差! 名厨二:太和公 太和公画像↑ 1朝代:春秋吴国 2擅长:烹饪水产品(鱼啊、虾啊、龟啊) 3拿手好菜:烤鱼 4典故:内乱时,叛贼利用吴国君王喜欢吃烤鱼这个事,将短剑放在鱼肚子里,刺杀吴王。 总结:都怪厨艺太优秀! 十大名厨里,有六位女厨师: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董小宛、萧美人。 女名厨——膳祖 膳祖,膳食的“膳”,祖先的“祖”。听着就挺厉害! 1朝代:唐朝 2领导:丞相段文昌 3擅长:处理原料;调配滋味;掌握火候 4成就:她的一些名菜被段文昌的儿子编写在《酉(yǒu)阳杂俎(zǔ)》里,一直被后人效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甭管您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您喜欢,好好琢磨好好干,最后一定都能有所回报。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吃,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事,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古往今来,人们对吃的要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好。

只见炊烟起,火正旺。刀起刀落,内功尽显。色,香,味,俱全,才能算一顿满意的饭食。

大多数 美食 ,少了调料,就像少了灵魂。我们调料大家族,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历史 上,通过自身的努力,书写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古人有关调味的讨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了。翻开古籍,发现“调味”,总是与“和”这个语汇一起出现,比如枚乘的《七发》里就说:“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叫伊尹。这个人可不得了,是商朝初期的大臣,也是厨子们的祖师爷,人称烹饪之圣。他是古代一名非常出色的食品研究专家,擅长烹饪还有调味。

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着一个故事,说伊尹非常想接近成汤,帮助他成就大业,却苦于没有门路。后来成汤娶了有莘氏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佣人,顺利成为了成汤的奴隶,在厨房里帮忙。

有一天,他背着一个砧板和一口大锅来见成汤,还呈上了提前做好的一份天鹅羹,结果大受欢迎。见成汤享用美味很高兴,伊尹趁热打铁,借烹饪的事情讲了一大通治国的道理,说治理国家和做菜一样,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成汤听完惊讶地发现,这个厨子很不简单,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封他为宰相。

厨子一跃成为了宰相,原来的业务能力就丢弃了吗?并没有。在《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载了伊尹有关调味的论断。

伊尹认为,烹调首先要认识原料的天然属性,水产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美味的主要来源;烹饪的火候要适度,要注意鼎中的变化;最后的美味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这样一系列理论成果,使得伊尹成为了中国调味的创始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篇烹饪理论名著。

我们调料家族最先出现的三个成员,是盐、梅、酒。

先说盐,它是家族里的老大哥。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在海水里提炼盐了。盐既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又能制作腌制品。

继海盐之后,历代还出现了池盐、井盐、岩盐等等。西周时期,山西运城的池盐非常有名。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开始提倡使用井盐。岩盐在新疆、云南、西藏这些西部地区,产量最为丰富。

虽然盐的种类看似多种多样,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提炼技术,最终的成品都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怪味,穷苦人家只能皱着眉头下咽,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相对新鲜一点的产品。

咸、苦、酸、辛、甘“五味”,咸排在了首位。对于盐这个老大哥,就多介绍几句。

由于盐的地位无可替代,在汉武帝以后,都是由政府直接控制食盐,贩卖私盐是重罪。

一方面,食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军人需要食盐才有力气作战,所以通过管控食盐,可以维护统治。

另一方面,食盐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政府垄断买卖,老百姓又不得不买,因此利润空间巨大。在唐宋时期,食盐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到了元代,更是占到了十分之八。

那么,遇到贩卖私盐的,该怎么打击呢?

首先讲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私盐。因为官盐虽然很贵,但是质量根本配不上它的价格,掺杂了很多的泥沙,垄断产品的客户意识都差。

但是私盐不同,完全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经过了精心提炼,纯净度高,加之少了税收这道环节以后,价格也降低了不少。

虽然比官盐便宜,但私盐还是很赚钱。因为食盐的制作成本太低了,利润极其可观,有人专门计算过,倒卖一次的利润,可以达到1000两白银。这么暴利的行业,想发财的人自然就铤而走险了。

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规定,食盐不得跨境贩卖。因为各个地方的食盐品种特征不同,很容易就能发觉是不是私盐。

从唐代开始,在各个产盐的地方设置了府衙,专门监管食盐的生产和买卖。如果越境贩卖私盐,判处死刑。如此严厉的刑罚,一直延续到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则改成了通通打100杖,充军三年。

说完盐,再来说梅,它是家族里的二姐。注意,此梅非彼梅,它不是“岁寒三友”的梅花,它是梅子,称呼它“酸友”倒是更合适。人们看中的,主要也是它的酸味。

在曾侯乙墓中,曾经出土过一条鱼骨,缝隙里面发现了一颗梅子。这里的梅子显然是调味用的,最合理的解释是为了去除鱼的腥味。

因为遇到腥膻味的食材,盐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时候梅的“酸”就体现出了独特的价值。毕竟在食用醋出现之前,梅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代替品。

在秦朝,“酸味”是当时最流行的口味,梅成了一种网红调味品。《尚书》中武丁曾说:如果想做肉羹,就选盐和梅子。此外,秦人还特别喜欢喝酸酸的汤水。

酒,是家族里的老三。在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里考古发现,夏商时期已经开始用酒来做菜了。

最早的酒,是用谷物自然发酵的。《世本》里记载:夏朝人仪狄,酿出了酒,作为调味品,于是他就被称为“酿酒第一人”。

到了商代,人们不仅掌握了谷物发酵技术,还用桃、李、枣这些食材来酿制果酒。后来甚至出现了浓香型白酒,和食物一起混合烹饪,用来提鲜。

其实盐、梅、酒,只是古代三种最基础的调味品,家族里除了它们,还有很多其他优秀成员。

糖,家族里的老四,诞生在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甜味”是五味中最美的。

最早的一种糖是蜜,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原料。在周代,人们用蜜来泡水果吃,贵族之间将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到了东汉,开始人工养殖蜜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蜜饯。宋代以后,做菜、做糕点,都喜欢使用蜂蜜。在黄州,还曾经用蜜来酿酒。

后来出现的第一种人工糖,是麦芽糖。它有块状的,叫作“场”;还有稀状的,叫作“怡”。只要含有淀粉的粮食,都可以作为原料,只是因为从大麦芽里提炼出来的最多,味道最好,所以称作了“麦芽糖”。

在西周时期,麦芽糖已经成为了宫廷中常见的调味品。《诗经》里甚至夸张地提到,土地肥沃的地方,苦菜都长得像麦芽糖一样甜。

为了更好地调味,厨师们还想办法利用蜜枣、栗子和甘蔗来做菜。《楚辞》里有记载,说在做鳖肉和烤羊肉食物时,用浓缩的甘蔗浆刷在上面,可以调味和上色。

当古人从甘蔗里面提取了白糖以后,普通百姓终于能吃上甜食了。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了二斤多的蔗糖,同时把制糖的方法传给了当地。在宋元时期,有了专门生产蔗糖的工厂。江浙地区的人们做菜,最喜欢放糖,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还有一个地方的人们,起初最爱的菜也是甜味的,那就是四川。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诏》里说过,四川人嫌鸡和猪的味道太寡淡,在烹饪时喜欢用糖来调味。西晋左思在《蜀都赋》中也夸赞,蜀地漫山遍野都是采蜜的蜂箱。

到了唐代,印度制糖技术传入我国以后,大面积的甘蔗种植园在四川内江出现,内江也被称为了“甜城”。而四川人不再独爱甜味,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

家族里的老五,是酱。《礼记·曲礼》里记载,在周朝时期,已经把酱当作调味品了。有经验的吃货,只要看到端上来的是什么酱,就能猜到会吃什么食物。

那时,“酱”是“醢”和“醯”的总称,前者指用鱼、肉制成的酱,后者指带酸味的酱和酱汁。后来,除了用鱼、肉,还用水果和蔬菜制酱。

到了汉代,“醯”独立出来,专指醋。那时,人们研究出了制作豆腐的工艺,酱大军也进一步扩员,把豆类原料招纳了进来,发明了人工调味品:酱油和豆豉。一直到明代,豆酱的应用更加普遍,而鱼、肉酱就慢慢被淘汰掉了。

中国酱香,是古人钟爱的调味方式,餐桌上的灵魂滋味之一。以前难以下咽的食物,一旦和这种神奇的调味品结合,比如蘸着酱吃,或者浇上酱汁,口感立马大幅度改善,颜值也瞬间提升档次,真正实现了色、香、味俱全。

在所有调味品中间,最让人过瘾的是辣。辣这一味,和孙悟空一样,有很多的分身,既包括带“椒”字的花椒、胡椒、辣椒,又包括不带“椒”字的茱萸、姜。

先说花椒,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辛辣味调料,为“三香”之首。其实“椒”这个字,最早就是专指花椒。

花椒出现在商代,在《诗经》里多次提到过它。在战国时期,花椒用来增加肉类的美味,楚人还用它来泡酒。古人在煮茶的时候,也和现代人不一样,一定要加入花椒和肉桂。

在北魏时期,人们开始大量使用花椒。到了唐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比,已经达到了五分之二。宋人做鱼做肉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川椒。元代宫廷的羊肚羮,也喜欢用川椒,甚至专门发明出了椒面羹。

即便是明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比,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当时宫廷从四川采办花椒,一年就能达到8000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三香”的另一个成员是茱萸,它的 历史 也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尤其是四川人,特别喜欢用它。西汉时期的川菜里,开始出现茱萸。平时腌鱼,同样要用到茱萸。

到了明代,茱萸已经成为川菜调味的主力军。《本草纲目》里记载,四川人经常吃的油辣子,就是用茱萸做的。具体做法是:用一升茱萸同十升猪油,一起煎成辣油。

“三香”的第三个成员是姜,传说神农发现了它,因为他姓姜,就把这种植物取名为“姜”。

先秦人吃饭,离不开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姜对饭菜进行调味。《吕氏春秋》中说,调味最好的,是产自阳朴,也就是巴蜀地区的姜。后来同样出色的姜,来自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古人在食肉时,也会放一些生姜。比如东汉的张衡曾经提到,汉代人做肉菜就特别喜欢用姜。另外,姜也是制作肉干的重要材料,将姜、桂切成碎末,洒在肉上,不停地捶打,使肉质紧实,然后浸上盐,自然风干,是广受欢迎的美味。

姜的实力不容小觑,它是“三香”中最强的一位。当另外两个成员被其他材料取代以后,姜依然流行到现在屹立不倒。

那么,取代花椒和茱萸的又是什么呢?是辣椒。辣椒是一个混血儿,祖籍在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它来到中国,和丝绸之路有关,从中亚和南亚进口。

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出现在明代高濂编撰的《遵生八笺》里面,介绍它是作为观赏花卉被引入中国的。

到了清代,人们才开始把辣椒作为调味品。康熙年间《花镜》记载,民间一些地区已经食用辣椒了,但是还不普遍。直到光绪时期,川菜的菜谱里大量出现了辣椒。紧接着,四川人更是脑洞大开,利用辣椒发明了豆瓣酱。

胡椒也是重要的辣味来源,原产于缅甸和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是一种罕见食材,相当贵重。平时舍不得吃,只有在招待贵客时,才会往汤碗里放上几粒。

唐代有一个巨贪宰相元载,他被抄家时,人们就从赃物中发现了八百石胡椒,超过了六十吨。原来,元载囤积这些胡椒,是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可见当时胡椒之珍贵。

一直到明代,胡椒的价格才降下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此时的胡椒,已经成为遍布全国的日常调味品了。

原先并不起眼的辣味,尤其是在辣椒传入以后,短短一二百年的时间,中国人已经无辣不成席了。

还有一些成员,即便不像上述大哥大姐那么有存在感,甚至拥有移民身份,也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先秦时期出现的葱、芥、韭,都是地道的原住民。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了蒜和香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唐代,蒜被当作了荤菜,出家人是不允许食用的。

从明代开始,人们研制出了芝麻油、芝麻酱和腐乳。晚清时期,外国殖民者又带来了各自国家的调味品,比如咖喱、沙司等等。19世纪初期,日本人发明的味精开始风靡中国。

南北朝时期,曾经非常流行一种复合型调料,叫八和齑。据说这是一道非常浓郁的调味品,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它的配方和具体制作方法,被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进了《齐民要术》中。

数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 美食 文化,从寡淡走向丰富,发展到现在,俘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这其中,我们调料家族功不可没。

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调味品类也在不断更新。无论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五味杂陈的调和,背后都蕴藏着中国人的无穷智慧。那是兼容并包,那是和而不同。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

《调味品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古代的调味品》、《“炎黄子孙”称谓因盐而起,古代“得盐者得天下”》

其实元朝10户人家才有一把菜刀用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史料的足够支持,我国出土的文物和古籍也没有见到这样一种说法。只是说不准老百姓家里有战场上的刀剑和甲胄等兵器,家里的菜刀和干农活用的锄头等还是有的,所以元朝老百姓做饭还是有菜刀用的,菜刀该怎么用还怎么用,不必10户人家轮流用一把菜刀来切菜。

假如情况属实

假如元朝老百姓真的10个家庭才有一把菜刀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耽误多久的做饭功夫,因为人是活的,没有刀切菜自然就可以想办法。做菜的时候,蔬菜这些直接用手撕烂或者掰断就可以了,肉一类的没有菜刀,也可以用削好的竹刀、磨锋利的石片割肉,甚至随便捡一块铁片磨锋利了也能够割肉,完全没有必要10户人家轮着用一把菜刀,那一顿饭不得做几个小时呀。更何况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那么好的生活,不可能天天有肉吃,很可能三五天、七八天才有一顿肉,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轮着用菜刀。

这个说法的来源

元朝10户人家只有一把菜刀的说法,来自于清末屠寄写的《蒙兀儿史记》,但屠寄这样写并不是他得到了什么证据支持,而是跟随日本汉学界的研究结论来写的,所以可信度并不高,算得上是没有充足证据的野史。

而在我国元明时代出土的文物和古籍中,都没有提到不准百姓有菜刀的说法,只是规定百姓不准有刀枪、弓箭、甲胄这些能够打战的兵器,这些兵器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是禁止百姓拥有的,所以并不奇怪,老百姓十户人家才有一把菜刀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实际上完全禁止老百姓用铁器是不现实的,因为老百姓做菜要菜刀,干活需要铁锨锄头,砍柴要柴刀割草,收稻谷、割草要镰刀,禁止了这些农民就不能从事生产,所以说历史上禁止这些铁器是完全没必要的,农民也无法依靠这些东西干出大事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