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老子在哪里?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是哪里人?
老子是哪里人:老子,姓李明儿,名钹,又名柏杨。中国人生活在571年到471年前。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唐太宗誉为李的鼻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也是世界上数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从哪里来?司马迁《史记》说:“老子也是楚库郡库伦里来的,李翔。他姓李,名尔,名钹,史称周守仓氏。”我姓李。为什么叫我老子?据郑玄《曾黎子注》,老子被称为长寿考官。但是,自古以来,长寿星就很多。为什么只有李二叫老子?所以葛玄解释说,老子天生脑袋聪明,所以叫老子。至于老子姓李,《列仙传》说:老子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出生的。老子天生会说话。他指着李殊说:“就当这是你的姓吧。”初唐《艺文集》年有一句话:“他娘如流星,伸了个懒腰。”虽然她生上天的气,但她出生在李家,仍然以李为姓。我母亲在李殊治下生下了老子。她天生会说话。她指着李殊说:“就把这个作为我的姓吧。”还说老子“长八尺八寸,眉黄而美,耳长而目大,额宽而齿薄,唇厚而方,额合理,双鼻三耳十手。”周舟和李牧出生于81年。“上述声明附于会议之后。
为了弄清老子的出生地,当代学者和专家们经过多年努力,查阅和收集了大量古籍和地方志,并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根据《神仙传》、《左传》、《史记》、《孔子家语》等书,我出生在宋国乡县,即安徽省涡阳县。自1991年以来,该遗址已发掘出三处大型文物。
据《庄子》记者胡峰介绍,1993年3月17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县文管所进行了考古发掘。“终于发现了天净宫遗址。先后进行了37次10米乘10米的考古发掘,总暴露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现已发现唐至宋、元、明、清的地层堆积。资料显示,老君殿区文化层厚约18-24米,大致可分为八层,其中第一层为表土;二楼为清代楼,出土清代青花瓷;第三层是红色淤泥,是黄河河漫滩;第四层是明代层,内含青花瓷件的“明年制”;第五层为红色淤泥,为黄河泛滥层,土层较厚;六至八层为宋元文化层,内有大量粗白瓷碗、影绿兔毛瓷片、宋代钱币和建筑构件。唐代的文化积淀可见一斑,一个灰坑一个窑,那里有一个厚瓷碗,有莲瓣,有石板,有黄釉。考古地层表明,自唐代以来,建筑活动一直在进行,一般位于天净宫遗址的中心。在此期间,他们经历了两次黄河洪水,反映了天津宫的变化。”老子是哪里人?
天津宫遗址出土了一批汉代至六朝的建筑文物,包括菱形纹、象牙纹、几何纹、绳纹砖和“大吉祥”正字纹砖。另一处发现绳衬厚瓦、绳衬砖、突出莲花瓦都有汉代至六朝的风格。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表明,天净宫在汉代至六朝时期非常繁荣。
《列子》记者许1995年8月12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冠民、邵在现场发现,自元代以来已建“天净宫碑”20余座,记载“天净宫为太上老君所生之地”,“老子生有婴儿,群星出现于园中”,进而产生了“在天净宫东北”老子说的“知母知子”既然这里有老子生母的“圣母墓”,那么毫无疑问,这里就是老子的出生地。
特别是刘冠民、邵两位研究者在考古现场还发现,在流星花园旧址,即老君殿东南,清理出九口古井,即九龙井。经鉴定,其中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大型瓷砖竖井墙。这口春秋时期的瓦圈井至今保存完好,其他八口井则在汉宋时期进行了修缮。据唐书《光明日报》,“Ku郡位于亳州固阳县。有老子居所,有周,庙中有九井。”说“老子出世,九龙吐水。”后人根据传说修建了九口井。九井相传是老子出生后修建的。建于春秋时期,因此可以断定老子的诞生不可能晚于春秋时期。
在太清宫中段西北角也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遗址。地面上散落着天津宫殿遗址,包括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史前晚期春秋时期的文物。它可以从各种类别中选择。部分文物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春秋时期使用的灰砂陶瓮棺,以及青铜器、铁器、玉器和钱币等。都有出土,说明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相当繁荣。正是在创造灿烂文化的环境中,老子成长为一代哲人。
据史书记载,此地古属禹州,春秋时称为项。位于陈宋交界处,后与楚合并。所以《文汇报》说老子是楚人。秦汉以来属乔管辖。清同治三年,涡阳县成立,归涡阳管辖。清宫位于杨过以北五公里的郑店村。南有涡谷二水环绕,三面碧波,北有龙山山麓。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在太清宫流星花园。清宫建于东汉颜夕八年。它最初叫老子庙。因为汉桓帝的梦,老子出生在庙的院子里。授以在老子故里建祀庙,命陈相边邵为老子题词。此后,在曹魏、黄三年,隋元年,又下令重修。李、唐以老子为祖,尊此庙为祠堂,广建后毁于火。唐朝时,寺庙众多,金碧辉煌,丝毫不逊色于都城。皇帝对老子的崇敬达到了极致,不仅反复命名宫室,先是太清,后是清静,还向王朝进贡,史书从未间断。元明时期仍占地3000亩,从业人员数千人,堪称中国第一道观。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仍称大皇宫。伴随着对晚清战乱频仍的记忆,出现了“石牛被要求留在观众面前”的感叹。太清宫中段旧址发掘出的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老君庙遗址,对研究道教发源地和道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老君庙遗址将按照西安半坡遗址的方法进行保护。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生平简介
生卒年不详。据《史记》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后,对弟子说过老子"其犹龙邪"这话,意为老子像龙那样雄伟,境界深不可测。其实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老子其人到底是谁,早在太史公时代已成了疑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也就是说,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太史公大致认为道家的老子便是李耳,但近代学者只有胡适、张煦、马叙伦几位继承了该说法。一般都认为是老子其人其书应当在在孔子之后,如梁启超、冯友兰、顾颉刚等学者。还有人折中前两者意见,如唐兰主张老聃与孔子同时。钱穆则明确指出老子应在战国晚期人。
老子出世传说
春秋时期,鹿邑县,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这里松青柏翠,水秀山明,算得上一个风景佳丽的宝地。
单说村前有条赖乡沟,沟水清澈见底,两岸李树茂盛。在那李子树林深处有一户人家,这家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花枝招展,知书达礼,典雅温柔。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这闺女有个别脾气,发誓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
一天,这闺女到乡沟水边洗衣,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梆!梆!梆!”刚几下,就见两个对肚儿长在一起的李子从对面不远的水面上漂了过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伸手把李子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偏平,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这李子红里透黄,黄里透红,放鼻尖上一闻,喷香喷香!咬一口尝尝,蜜甜蜜甜!里面还有品不尽的后味儿。她几口就吃完了。
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里难受起来,腹痛难忍,想呕吐,又吐不出来,下腰,捂着肚子,脸得象铜片一样。就在这时,肚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也就好了。”她大吃一惊:怎么李子变成胎儿啦!她红着脸,小声问肚里的小生命:“孩儿,你然已经会说话,就出来吧。”胎儿回答:母亲,孩儿眼下不能出去。我要在这里想事哩!”“想啥事?”“想啥?能使傻子聪明,笨人变灵,恶者向善,天下太平。”“那你啥时候出来?”“等到天长严。。。。。。牵骆驼的来。”往下不说了。
花落了,花开了,花又落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孩子还是没有降生,吃李子怀孕的闺女害怕了,她偷偷跑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小声问肚里的娇儿说:“儿啦,人怀孕了,都是十个月生,你都一年多了,咋还不出生呢?”胎儿问母亲:“天长严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母亲说:“都没有。”胎儿说:“时候不到,我不能出世,出世就害了你。”
树叶青了,树叶了,又一个年头过去了。吃李子怀孕的闺女偷偷跑到村后大李子树下,求胎儿说:“儿啦,我怀你都两年多啦,应该生了?”胎儿说:“天长严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母亲说:“天没长严,牵骆驼的没有来。你老是问这干啥?”胎儿说:“时候不到,我还不能出世”。
八十一年过去了,吃李子怀孕的姑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她走进了自己的屋子,坐在床前,问肚里儿子说:“儿啦,我的冤家,整整八十一年啦,你还不应该出生吗?”儿子又问那句老话。当母亲的心里想:“天还有东北角一块没长严,牵骆驼的至今没有来。他老问这两句,还说不能坑害我,到底是怎么啦?唉,管他坑害不坑害呢!我就说天长严了,牵骆驼的来了。”想到这,就对肚里儿子说:“天早长严了,牵骆驼的也来了,你快出生吧。”话音刚落,儿子就顶断母亲的右肋,从里边拱出来了!咦!原来是八上白胡子小老头!连头发和眉都白了!
母亲和右肋流血不。儿子见牵骆驼的没有来,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慌了手脚,我也没法撕下骆驼补在您老肋上的,这该怎么办呢?”说着,双膝跪下,给亲磕了三个响头。母亲说;“儿啦,别哭了,我不埋怨你。你是为娘吃李子怀孕生下的,那李子又象两个耳朵合成的,娘给你指姓起名,唤李耳吧!临死之前我没别的话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娘进入之后,你在尘世之上,做个好人,也就不枉我怀你八十一载了。”说罢,绝气身亡。李耳跪在母亲尸首旁边,好在痛哭一场。
因为李耳出生是老头模样,后来人们就把李耳称为老子。
孔子问礼
鲁国的孔丘苦苦钻研礼的学问,可终没有得出结果,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当他听说老子经过多年苦心探索钻研,知识渊博,已经求得天道的消息后,就决定拜访老子。他带了南宫敬叔一起来到周的都城洛阳。
老子看见孔子,便热情地问道:“你来了,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北方的贤者,可不知你是否已经懂得了天道”
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懂得天道。”
老子又问:“那么,你是如何去探求天道的呢”
孔子回答说:“钻研‘礼、仁义’,以制度名数来寻求的。到如今已有整整五年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得到。”
老子又问:“你又怎样继续去寻求呢”
孔子回答说:“我是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已有12年了,可仍然没有得到。”
老子说:“是啊。阴阳之道是眼睛不可看到,耳朵不可听到,言语不可表达,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象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合适的言辞能够表述清楚的。”
老子稍微停了一下,看了看孔子,又继续说:“你说你寻求了十二年而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没有不把它奉献给君王的;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没有不把它进贡给父母的;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没有不告诉兄弟的;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那么,人们就没有不给予子孙的。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感悟。心中没有感悟就不能保留住道;心中自悟到道,还需和外界的环境相印证。因此,可以说,得道之人是无为的,是简朴而满足的,是不以施舍者自居,也无所耗费的。自己正的人才能正人,如果自己内心不能正确领悟大道,心灵活动便不通畅。”
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富贵的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不算有学问的人,但还是送给你几句话吧。老子停了一会又说:“孔丘啊,你要恢复的周礼已失去生命力了。你时来运转时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象蓬草一般地随风旋转。要知道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货物藏起来,好象什么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人容貌谦虚的像个笨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高的欲望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老子的一席话,对孔子触动很大,他对自己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它;对于鱼,可以用网捕捉;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飞上天的。我今天看见了老子,就象见到了龙一样啊!”
箴言名句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老子之道的几个问题
老子之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阐述,因而,如果存在不同乃至相反看法,都是自然、正常的现象。不同看法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老子之道的理解和认识。
一、老子之道是否实际的存在?
老子之道究竟是实际的存在,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这个问题是由陈鼓应先生提出来的。他自己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这个回答恐怕并不符合老子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维特性。
按这种说法,老子关于“道”的一切特性的描写,就仿佛一位数学家在随意构造、推导关于纯数学方面的定理,而不受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如此,这个“道”不仅“可道”,而且是“恒道”;这个“名”不仅“可名”,而且是“恒名”。但是,老子不仅明确地指出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1章》),而且说明观察、体悟“道”的方法,就在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章》)。这表明老子之“道”并非纯数学的智力游戏,而是反映了一种客观实在。事实上,尽管老子道论具有丰富内涵,但不管是哪一种意义的“道”,无不是从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中思考、体悟出来的。特别是,从修道、体道角度而言,这种“道”就更加离不开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牟钟鉴先生说得好,《老子》“段段饱蘸体验”(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49页)。老子关于“道”之特性的描述,诸如自然、无为、虚无、清静、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等,无一不是“饱蘸体验”的。其中,“自然、无为”最具根本性意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这两条特性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可以归结为“自然无为”。这既是“道”本身的特性,因而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同时又具有修道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老子之道不是一种所谓“预设”的模式。
二、老子之道是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吗?
与上述“预设性”颇为类似的一个看法,是张世英先生提出的所谓“旧本体”说。他认为,老子所讲的关于本体论的“道”,是“常道”,是超验的普遍永恒的东西,因而基本上是一个“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3页)。这个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
从天人关系角度看,作为本体化范畴的“天”(即“道”),一方面具有绝对性、无限性,同时又是发育万物,大化流行的过程;而人的本体取决于“天”,人禀受“天”所赋予之性,所以也具有绝对、无限的超越本性。故此,从本体上而言,“人”与“天”是合一的。尽管这种合一还只是潜在性、自在性的。另一方面,从人作为现实中的个体存在而言,又是有限的、相对的,与“天”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且也反映到人的思维意识之中,这样就出现了“人自人,天自天”的相分情况。
但是,这种天人相分情况至多只能是暂时“遮蔽”那种潜在的、本体意义的天人合一,而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它的合一性。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按照中国传统哲学,人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并没有西方那种灵魂与肉体相分离、精神与物质相对立的二元论。”(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所以,老庄道家哲学有助于探索、解决那种灵肉分离、天人相分的“异化”现象,使人“复归”于天,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在相对中达到绝对,从而达到安身立命、天人合一的目的,所谓“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真人”所达到的这种天人合一境界,是有其哲学根据的。首先,从本体论角度而言,“体道”的哲学根据是“道通为一”(《 庄子•齐物论》)和“万物皆一”(《 庄子•德充符》),即所谓“通天下一气”(《 庄子•知北游》);其次,从自然本性和存在方式角度讲,“自然无为”是“道”的存在特性,从而也应该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存在方式。所以,“自然无为”作为一条基本的体道方法,其实正反映了人类“复归其根”的自然本性。总之,老子之道所具有的注重修道、体道,与“道”合一的特色,决定了老子之“道”不可能是西方哲学史那种“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三、老子之道的“有”“无”论是否矛盾?
有些论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老子认为具体存在的“有”总要有一个开头,而这个开头的东西就不能再是“有”而只能是“无”。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万物都是以“有”为生的,有的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转变,决没有从绝对的“无”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老子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有时又把道说成是包含了物、象和精的一种混沌未分的最初物质,这样一来,道也就不再是“无”而是“有”了,从而又与“无”中生“有”的说法发生了根本的矛盾。总之,老子一说道有物,一说道无物,从而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关于老子道论的矛盾问题,其实并不是老子道论本身存在矛盾,而是后人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矛盾。理解和认识老子道论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在方法上要注意老子论道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二是老子所谓“有”与“无”,均属宇宙本体论与生成论范畴,“有”与“无”不过是针对“道体”的存在及其演变、发展历程中的不同性状、状态而已。从存在论(即本体论)角度而言,老子讲的“无”并不是要否定掉宇宙万物的本体;从生成论角度来说,“无”也不是要否定掉宇宙万物尚未形成、阴阳二气尚未分化的混沌整体这一根源。董光壁先生指出,老子的“无”相当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基态量子场”。 现代物理学也改变了人们对“真空”概念的认识,它并不是指任何东西都不存在的虚空状态。“按照量子场论,各种粒子都是真空的激发态,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真空激发形成的。‘真空’回到了老子的包藏着无限生机的‘无’。”(董光壁《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这个看法甚有科学研究的参考意义。庞朴先生从文字学角度指出,古人关于“无”的认识存在三个阶段:一是“亡”,指有而后无;二是“无”,指似无实有;三是“无”,指无而纯无。老子所谓“有生于无”的“无”,原为“无”字。(庞朴《说“无”》,见《一分为三》第271-282页)这也说明老子关于“有生于无”的说法并不存在矛盾。所以,不宜把老子哲学中的“无”理解为什么东西都没有、绝对虚空的“无”。 三是要把握老子关于“道”的描述的语言艺术,这一点牟钟鉴先生说得很透彻,所谓“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玄妙无比,不可言说,只能意领,一旦说出,便落筌蹄,失却本真,只可寄言出意,勉强加以形容,也还须随说随扫,不留痕迹”( 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第70-71页)。所以,应该把老子所谓“无”理解为一种正言若反的语言表达艺术。
四、老子之道不讲道德吗?
张世英先生认为,“《老子》的‘天地不仁’更明确地取消了道和天的道德意义”,“《老子》的‘道’是人道的对立物”(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364页)。很难想象,老子的《道德经》居然会取消道德意义、居然是人道的对立物!
在老子看来, “道”固然是万物的本根、根源,但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还离不开“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51章》),可见,“德”对于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来说,亦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而“德”之所以具有这种重要作用与意义,是因为“德”与“道”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老子•25章》)。意谓“道”为主,“德”为从,“道”决定了“德”的特性,“德”体现了“道”的性质。《管子•心术上》也讲:“德者道之舍,……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意思是说,“德”就是“道”的体现,万物依赖它而得以生长,心智依赖它而得以认识“道”的精髓,所以“德”就是“得”。所谓“得”,即是说所要得到的东西(“道”)已经实现了。无为叫做“道”,体现它就叫做“德”,所以“道”与“德”没有什么分别。正是由于“德”与“道”有着密切关系,决定了“德”对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对“人”而言,在老子之“德”主要指人的纯粹本性(所谓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55章》))和修养境界(所谓“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老子•65章》))。
所以,老子之“道”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而且更是一个关于人的内在本体和价值的形上学范畴。“道”的本性是“自然”的,所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51章》)。这所谓“自然”,是指“道”的存在状态、方式与过程,并不是排斥人类之外的自然界,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实践准则及其意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25章》)。所以老子之“道”最终是要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根源,解决人的价值本体的形而上之根据,即所谓“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对人而言,老子之“道”只是作为潜在的基础,要靠人的自觉实践、体验(即所谓“践道”、“体道”),才能把潜在变为现实,与“道”合一,获得自由。这就是老子之“道”作为本体论范畴所蕴涵的“人道”意义,从中显示出其独特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否可信?
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一段常为后人所称道的话,即:“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纵览古今,这段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内心里共同的困惑。那么,应当如何深刻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以及伯夷、颜回这类现象呢?
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老子•23章》),由此便可谓天道“常与善人”。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所谓“常与善人”,是指充实或丰富他这个人(善人)内在的道德品性,也即充实、光大他内在的人性之美,而非“与”(给予)他以别的什么东西。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善人”自为的结果,而非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在暗中帮助他。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回报,不是回报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回报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回报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可谓善人矣!颜回好学,三月不违仁,可谓真能践道而成就其德性矣!这就是天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了!盗跖之徒,纨绔子弟,其或终身逸乐,富贵累世不绝,但终有命归黄泉的一天。不亦悲乎!何以为寿?何足为贵?
总而言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存乎其人,存乎德行!
庄子——
庄子生平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事迹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后世评论(来自网友)
(1)诗的婉约、哲的彻悟尽现于庄子
庄子的思想在当时勿庸置疑带着些许反动色彩(此乃笔者浅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例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太尖锐、太深刻、太恣意,亦因此不被各路诸侯所采纳,尚幸他一不求位高权重,二不求锦衣玉食,于是乎依旧做他的漆园吏,依旧著他的《逍遥游》,依旧藏身于陋巷之中,咀嚼着那口饿不着撑不死的俸禄。庄周不若孟柯斗志昂扬地游说诸侯逞尽辩才,“他只在僻处自说”(朱熹答问是云)一径任满腹经纶跃然纸上,任才华横溢细水长流。
历史之流宛如滔滔江水,颇有一泻千里、永不回头之势。奴隶制的西周绝迹于诸侯割据的滚滚烟尘,继之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尔虞我诈、混战厮杀——大一统前的四分五裂是这方广阔而灵秀的土地在重生前最后的阵痛!
庄周并不是在这场撕心裂肺的阵痛中唯一挣扎的人,他能够在最终潇洒地淡出而不是狼狈地逃遁是我最初对他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他曾用一只环来比喻社会,说人世间的一切冲突搏杀、你死我活、血溅泪洒皆在环上进行;环上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斗争双方的立场;如你不想有危险,就只能悬浮在圆环的空虚处,环上的是非,你不必参与——对事物的演化,既不应去推动,也不应去抵制,最好是顺其自然。当时觉得这样的观点太消极、太圆滑,不像大丈夫所言。看过“文景之治”,才发现:对于没有太过丰厚物质积累的社会而言,无为而治似乎存在得更为合理。
有时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他一生渺看世事若过眼云烟,又时而对世情冷暖出言批驳,词锋锐利毫不姑息。庄周一次见梁惠王时身着麻布长袍,襟上补疤,提脚跨上阶陛时,袍带和鞋带都挣断了,惠王问:“庄先生为何如此窝囊?”庄周说:“不是窝囊,贫穷罢了。读书人有抱负没法施展,那才是真窝囊。读书人窝囊,皆因生不逢时,正如鄙人。你看那跳跃在树梢上的长臂猿,让它栖息楠梓樟一类的乔木林,攀缘高枝,往来自如。若斩尽乔木逼它逃入钩棘臭橘一类有刺的灌木丛,行动躲躲闪闪,一身战栗,难道是抽筋断骨了吗?当然不是。处境不妙,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而已。现如今,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惠施),有抱负的读书人夹在中间,要不窝囊,谈何容易!”
如此这般的措辞,梁惠王自然不敢恭维,这大概也就是才高八斗的庄周为什么捞不到一官半职的原因了。
我又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无辜的。年轻时的才华外溢、不知韬晦竟曾引得知交惠施彻查梁国都城三昼夜搜捕之,只因担忧庄周要抢他相爷的肥差。惠施永远都不会相信——庄周只是基于一份真挚的友情、一腔念旧的热情,才远道赶来的——很久不见,想看看朋友——仅此而已。
诸子百家,缘何独独钟情于他呢?
也许是因为……他为人够傲,损人够酸,文章够辛辣,文采够光芒。的确,他活得不够四平八稳,活得不够风光煊赫,但是,我要说,他活得够恬淡、够畅然、够舒逸、够内涵、够浪漫。灼人的烈焰是他的内核,绝对的洒脱是他的内在,嶙峋的怪石是他的风骨,碧空的游云是他的情怀!
论忠君爱国,他不如屈原——前者尽己之能辅佐怀王,受诽谤遭流放仍与楚国誓同生死——而庄周则譬如一羽散居在山林的野鹤;论劳苦功高,他不如孔子——前者历尽坎坷周游列国,虽真知灼见不为所用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而庄周则恰似
道家思想内涵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一、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构成过程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予了道最高的评价。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用来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代淮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落。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成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 、 庄子 、 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二、道家的基本观点道家以“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为代表,理想社会与“道法自然”是其基本思想的体现。道家思想首先摆脱儒家思想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等等。有人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道家的代表作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一部简括而有韵的哲学理论著作。就其思想内容看,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提倡清净 无为,无知无欲;对统治阶级的严刑重税不满,幻想倒退到“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老子》一书只五千余字,言简意赅,善用比喻和民间谣谚。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认为“道”是无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他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样,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具特色。他在文章中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想象丰富,笔调轻快,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成为历代古文家所喜爱的散文作品。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门派。道家历史渊源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一定的积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标志着道家文化的正式形成。道家思想主要有老庄学派、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宋尹学派和老子学派这主要的六大学派。
1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要遵从本心和本性,内心应该保持清净。不应该被外物所拖累,也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总之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保持本心。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就可以看出老庄的道家思想,里面的鲲不需要凭借什么就可以水击三千里,而里面的鹏也可以扶摇直上。可以看出庄子认为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人终究要摆脱物质的限制,不依靠外物。老庄学说的代表着主要有《老子》、《庄子》等,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和陶渊明等。
2黄老之学主张一切自然,万物都要以自然为本。物我之间都要有自然,共同自在逍遥。同时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精力,一切从简,这种学派思想特别适合经历战乱后的国家。
3杨朱派主张自我利益和自我天性的保护,反对侵害个体的行为。这种学派认为人的个体性很重要,要保全自己,懂得趋利避害,珍重自己的生命。既要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希望在个体完善中达到社会的和谐。
道家认为平等才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要主张百姓之间的平等。但是显然这一思想是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所以统治者选择了有等级观念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道家是淳朴自然的,不太追求身外的功名利禄,只求活得自在逍遥。
老子、列子、庄子、关伊子、张道陵、葛洪、陈抟、邱处机、王常月、陈撄宁、易心莹、
道教是继承道家学派思想发展形成的
闵 智 亭
道家学派思想怎么会被道教接收过来成为立教的理论基础 要明白这个原因,就得从道家学派诸著述中来追本溯源。
早在战国时代,齐国稷下黄老学派,已经把黄帝、老子结合成一个体系。所谓: “道家之学起源于黄帝,集成于老聃”。不过这时的黄老学派,是把黄帝、老子之“清静无为,自然而治”的思想作为学术来研究,并没把黄、老神化。后来,黄帝成了由神仙家们演成的“骑龙升天”的神仙。老子又是个“西渡流沙莫知所终”的存疑人物。《老子》这部书人称“辞称微妙难识”,很多词旨可为修仙炼养者藉作理论依据。而《庄子》,这部老学的继承和发微著作,所记述的黄帝去崆峒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和形容的藐姑射之山“绰约若处女”的仙人,以及老子继承人列御寇的“御风而行”等等,还有“缘督以为经”的炼养法,又都为炼养成仙说作了佐证。齐国的邹衍,把《洪范》五行,推演成“五德终始之运”,创立阴阳五行学派。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为齐燕方士们找到了修仙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南方的楚国,更有着众多的神仙说。如:彭祖,至殷末已活到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三闾大夫屈原,在他的《楚辞》中能一气列举那么多神仙,他的《远游篇》更能把修仙“路经”阐发得那样详尽,无怪冯友兰在他的《再论楚辞中的哲学思想》一文中说:“屈原的著作中的精神说,也可说是为道教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冯友兰先生是认为:“黄老之学,到了汉末,终于成了道教”的。战国时代流行的:《行气玉佩铭》、《却谷食气篇》、《导引图》(后二者见马王堆出土帛书),都是属于道家学派的修炼长生的丹法。由于道家学派的学术思想是继承古老文化而来,形成其多种因素,《汉书·艺文志》所记汉初“道家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其大旨都在于“去健羡,处冲虚”;另有“神仙十家二百五卷”。“道家”、“神仙”在西汉初还有所区分,到了东汉已逐渐溶汇到了一起,以次包括于道教之内了。加之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以及汉末皇帝对老子的崇祀,皇帝把老子正式神化了。桓帝延熹八年两次遣使者至苦县祠老子,一次是正月,遣中常侍左馆至苦县祠老子,一次是十一月遣中常侍管坝之苦县祠老子;九年,桓帝还“亲祠老子於濯龙宫,以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西汉初用《老子》之学作南面术施政的“黄老学”的老子是人,到了汉末就成了“神”了。神仙方术的“黄老道”也就随之而形成了。从汉·顺帝时的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中所得《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始,在民间形成一个原始道教组织——太平道。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太平经》按《后汉书·襄楷传》所说,是:“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宗,而多巫觋杂语。”《太平经》中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思想和追求平等理想社会的患想,无疑是从《老子》思想渊源中提取出来的。后汉·顺帝。汉安年间张道陵在四川创立另一个原始道教——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亦称正一道。五斗米道更是以《老子》为主要经典,定为教徒的必修课。据《后汉书·刘焉传》和《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老子五千文》是由张鲁定本为五千字而命名,联系清·光绪年间发现的《老子道经上想尔》中的《想尔二十七戒》,把《老子》注上道教教义的创始者,应是张道陵至张鲁。《老子想尔注》至少是张鲁定本五千字时加以充实完整起来的。五斗米道除把《老子》宗教化注释作为教义外,还搀揉了神仙、方术、数术、神咒、符录、内外丹法等等。五斗米道是直接继承综合道家学派思想的《老子》发展出来的。
由黄老学衍绎而来的黄老道 (方仙道),而太平道,而天师道,到两晋南北朝出现的北天师道、上清道、灵宝道、帛家道、楼观道等教派,经过各派道教人士的努力,创造出众多的道经、道典,奠定了隋·唐以后道教的理论基础。这些著述涉及面很广,“包罗万象”,可谓为我们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回顾一下历代国家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笈志》和其它志乘及辑道教典章经书的《道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道教和道家的启承关系
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自此以后就有了道士,所以中国古代第一位道士出自于东汉末年。
帝——中华民族的始祖、道家的始祖
史料: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
点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道家道教的第一位始祖、所以中华民族华夏炎黄子孙与国教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
姜太公——周朝军师、奠定大周八百年基业
史料: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前1017年),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然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为日。但姜子牙虽资质不好,而志不短,无论修仙不成也好,还是算卦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
点评:一代道门传奇人物、以至于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鬼谷子——门下培养四大弟子、合纵连横天下知名
史料: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点评:鬼谷子是道教的洞府真仙,被尊为玄微真人,又号玄微子。鬼谷子住在鬼谷洞天,是为了在凡间度几位仙人去洞天。无奈苏、张、孙、庞诸弟子皆尘缘未尽,凡心未了。不小心导致天下大乱。
范蠡——道商祖师、吴越功臣
史料: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目前社会上广为认可的范蠡学术思想传承关系为:老子——计然——范蠡——猗顿。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王振川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范蠡不但是计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也得到过老子的亲自指教。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点评:作为一代道家高人、一生无为而治、功成身退、却被说成是儒商之祖、不知道这些专家教授怎么想的、对历史太不负责任。要知道、在历史上、当官的不一定都是儒家、百家都可以主宰历史潮流。真正的幕后高人其实是道家、所谓外儒内道、高手都隐藏在背后。
徐福——东渡日本、历史由后人评论
史料:徐福,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当时的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在第一次巡游海上时,曾派徐福出海远航,徐福一去不返。《史记》中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鬼谷位于河南省淇县淇谷云梦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为名。鬼谷子常年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徒授艺。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之后。
点评:道士的前身是方士、在上古三代远古时期又称巫师、到汉朝末年才正式称为道士、徐福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士、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及历史传奇、至于是不是日本天皇之祖、不能轻易开此等玩笑。
张良——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天师之祖
史料: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因为他在推翻秦朝暴政后,对灭楚兴汉有功,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张良不慕名利,不贪享荣华富贵,放下这既得利益,去认真修炼,入白云山,师事黄石,号赤松子。最后成仙而去。张道陵、道教的第一位开创及组织者、是张良八世孙、张天师的祖庙也是祭祀张良的家庙、叫“留侯家庙”、现在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古镇。
点评:作为大汉开国功臣、一生不图荣华富贵、功成身退、比之韩信等有较好的结局、但是似乎历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终都是如此、出山不是为了贪图名利、而是拯救苍生、一旦了却心愿也是归隐之时。
张角——第一个道教大规模组织者、起义军领袖
史料: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点评:作为一个老道、伸张民族大义、替天行道、公然带领道众起兵造反、虽然后来遭到失败、但是道士起义这个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历史、不可不谓之深刻。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却不得善终、真乃千古奇冤
史料: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其事迹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三国志·方技传》及《华佗别传》。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点评:作为一代著名方仙道士、建安三神医、其中与之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称杏林真人、然董真人一身隐居山林、治病修行、最终得以善终、要是华佗真人不应流氓曹操之诏、或许结局回异。虽然自己舍身取义、自知大势所趋、但也为天下苍生及历史留下无限之遗憾。
诸葛亮——辅佐昭烈皇帝、三分天下
史料: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人也。”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10年(公元197年至207年)。这期间,他结识交往了司马徽、庞德公、徐庶等有识之士。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原本就是道家弟子。他认为诸葛亮非常人,必将为社稷之重臣。为了适应以后的局势,他劝说诸葛亮利用隐居的时机前往武当山拜师学道,为以后行军打仗、掌管朝政所用。不久,他又悄悄返回隆中。就在这时,刘备到荆州,他为了摆脱力单势孤的困境,迅速扩大其势力,急于寻求有智谋的人辅佐自己,便四处访求贤才,于是“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备,在多次重大战役中,诸葛亮常以山人(道人)自居,并头戴道帽、身着道袍。明李贽《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亮作木牛流马运来集斜谷,乃神力也。司马懿使人视亮,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懿叹曰:诸葛君可谓仙道矣。”另据《容斋随笔》卷第“三八记载:“公(孔明)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叹曰:诸葛公天下奇人。”
点评:诸葛亮在历史上名气太大了、虽然难免有神话的成分和渲染、但是不可否认、诸葛亮铁定的道家朋友圈子以及道家身份、但也有无知学者、硬把诸葛亮说成是儒生、试问、就算诸葛亮是儒生、他身边的水镜先生、徐庶等人、也是儒生?要真是如此、儒家之人早就隐居山林世外、或者为人指点江山左右历史、何必再苦读诗书甘为臣下。诸葛亮之智慧、言行、为人处世、著述思想、
本文2023-08-07 11:06: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