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电针疗法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书名·电针疗法 5 针灸治疗方法之一·电针疗法 51 电针临床应用的发展 52 电针的电流作用 53 电针仪 531 电针仪种类 532 电针仪 适应现象及其防止 533 电针 与手法运针 的比较 54 电针的适应症 55 电针的禁忌症 56 电针的操作 561 选穴 562 电针方法 563 脉冲电流的选择 564 电流的 强度 "感觉阈" 565 治疗时间 57 电针的应用 58 注意事项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电针疗法 1 拼音

diàn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electrotherap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cupuncture with electric stimulation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galvanoacupuncture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EAC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lectroacupunctur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lectroaxupuncture therap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电针疗法:1书名;2针灸治疗方法。

4 书名·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为书名[1]。朱龙玉撰[1]。1957年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5 针灸治疗方法之一·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electroaxupuncture therapy)为针刺疗法之一[2]。是在刺入腧穴的针具上,用电针机通电,将电流 和针刺结合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3]。一般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针体对机体导入不同性质的电流[1][2]。

51 电针临床应用的发展

关于电针的临床应用,国内早在1934年《针灸杂志》第一期上就有报道[1]。但比较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1]。

电针疗法是用电针仪器输出不同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4年《针灸杂志》对电针疗法就有报道,近年应用较广。

电针能够代替长时间的持续运针,比较客观地挖制 量,电生理效应也可产生治疗作用。对于一些较顽固的病症,需要较强的 而收效,脉冲电流的强 与手捻针相比,病人较易耐受。电针选穴一般以循经取穴为主,也可按神经节段取穴和经验取穴,常选2~4个主要穴位通电。先将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将电针机的输出线分别接于针柄上,选择好所需的波形及频率,逐渐加大电针机的输出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一般通电15~20分钟,病人持续出现酸、麻、胀等感觉和肌肉节律性收缩。凡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大都适宜用电针。尤其是对某些神经疼痛或麻痹等疾病效果更好。电针在针刺麻醉中也较多应用。

电针疗法系在留针过程中,于相关穴组(两穴为一组)上通以由电针机输出的脉冲电流,电流的组合方式有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起伏波、锯齿波等。临床操作时,选择一定的波型和 强度,至预定时间达到 量时,即可停止通电,然后出针。该疗法适应范围很广,体针、头针、耳针、面针等均可使用,针刺麻醉中更为常用。应用中须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要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延髓附近的穴位电流不宜过强,以防发生意外。

52 电针的电流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 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其作用亦不同,

名 称

频率、波形

特 点

主治及功用

密 波

同频50100次/秒

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止痛、镇静、缓解痉挛、针麻

疏 波

低频25次/秒

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

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损伤

疏密波

疏、密波交替,持续时间各约15秒

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种

止痛,扭挫伤,关节炎,面瘫,肌无力,冻伤等

断续波

断时,15秒内无电流,续时,15秒密波

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痿证、瘫痪

锯齿波

620次/分,锯齿形波

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善气血循环

膈神经,做人工电呼吸,抢救呼吸衰弱

53 电针仪 531 电针仪种类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电针仪虽然种类很多,但从原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 蜂鸣式电针仪 是一种利用电铃振荡原理,将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这种脉冲电流波形较窄,如针尖状,且不对称。由于耗电量大,有噪音,现在已很少使用。

② 降压式交流电针仪 是一种以一般市电交流电源,经变压器将电压降至25V以下,再经电阻和电位器加以调控输出,以获得适当的 强度。由于频率不可调,现在也很少使用。

③ 音频振荡电针仪 是一种利用音频振荡器,在20~200Hz范围内,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电针仪,虽然频率与输出强度可调,但波形单纯,疗效较差。这种电针仪目前亦很少应用。

④ 晶体管噪音式电针仪 此种电针仪的电源为直流6V,噪音频率为15000~20000 Hz,调制频率为3~30 Hz,输出电压为0~50V。E1332电针仪即属此种类型,主要适用于针麻与镇痛治疗等。

⑤ 声波电针仪 即声电针,是将音波发生器所产生的多种声源,如音乐、戏剧、歌曲、广播等声波输入电针仪,输出通过导线与刺入穴位的针灸相联,从而产生一种错综复杂、参差不齐、随机瞬变的复合声电波 ,故不易引起人体的适应性,从而长时间治疗时其作用不衰减。由于没有较强的基波干扰, 较为舒适患者易接受。声电流比一般脉冲波镇痛效果好。

⑥ 脉冲式电针仪 此种电针仪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最广。典型机种为G6805。其采用间歇振荡器为脉冲发生器,由可变电阻改变电路的时间常数,控制脉冲频率。在振荡变压器上绕有多组相互隔离的输出绕组,备绕组的输出经电位器分压后输出。由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可获疏密波及断续波与脉冲波型。但是这两种波形的频率是不可调的,方波产生的起伏信号可调制其幅度,可获起伏波及锯齿波等脉冲列波型。 最近由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与美国亚特兰大针灸医疗中心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六研究室联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WL I型恒流对称双向脉冲电路电针仪。它的特点是恒流对称,而且可用经皮电极。

532 电针仪 适应现象及其防止

为了防止出现适应,电针仪的脉冲波型、脉冲幅度、频率和序列组织应该是多变的。所谓适应是指用固定的脉冲频率和序列作较长时间的 时,随 时间延长,虽然 电流强度不变,但针刺效应会减弱,患者主诉针感降低,甚至毫无 效果,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都采用不断增加 强度的办法来解决。而另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对电针仪的脉冲和脉冲列波型有较大的可调性,使之能产生多种脉冲列波型,可以防止这种适应现象,增加 效果。低频 时,短的脉冲上升时间短暂,较不易适应。高频 时,可利用频率调制或幅度调制形成间断、疏密、起伏、锯齿等不同波形,以避免产生适应现象。

533 电针 与手法运针 的比较

电针和手法运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 ,电针是依赖电流的作用来兴奋穴位组织,而手法运针则是借助提插捻转等机械动作达到 穴位组织的目的。

实验证明,电针与手法运针的针感与传入神经纤维类别不同,前者以麻为主,主要经以Ⅱ类为主的粗纤维传入中枢,手法运针以酸胀感为主,主要经以Ⅲ类为主的细纤维传入中枢。电针和手法运针的针刺效应也不尽相同。

例如给家兔膀胱内充以等渗温氯化钠溶液50ml,大多可使膀胱呈平静状态,部分出现小的节律性波动。用2~4次/s、幅度360°的手法捻针 次 穴经2~3s的潜伏期,则可见膀胱内压升高,每次运针15s可使膀胱内压升高0392~0980kPa,针500次有效率达90%以上;用同法针刺穴旁1厘米的对照点,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针200次升高率仅为1%,且上升幅度不超过0196kPa,具有显著的穴位特异性。而且适宜的电针 同一穴位则一般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只有当 强度增加达血压升高、瞳孔放大时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但经1~2次电针后针效减弱或消失,要加大 方可继续使膀胱内压改变,而且对照点及其他穴位也有同样的效应,无明显的穴位特异性,这种现象显然是痛 造成的应急反应。

因此就针刺次穴提高膀胱内压而言,手法运针的效果要较电针明显的多。实验证明,手法运针在提高皮肤温度、镇痛针麻、调整胃电、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抑制痫样放电、降低癫痫状态下升高的皮层Ach和K+活度、提高痫症状态下降低的Na+活度等方面也均较电针为佳,而电针对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对与前阿皮素有关的多肽的影响方面则较手法运针为好。因此,电针和手法运针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54 电针的适应症

电针疗法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一般针刺的适应症外,还可用作针刺麻醉、电针休克等[1]。耳针、头针、面针等均可参用本法[2]。

电针疗法目前常用于瘫痪、麻痹、肌萎缩、神经痛、精神病、胆道蛔虫病、胆石症、尿路结石、内脏下垂、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针刺麻醉。

55 电针的禁忌症

禁忌证同体针疗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急性炎症期,约12周)病侧不宜用电针治疗。

56 电针的操作

临床操作时,选取两个适宜穴位,进针得气后,即可按电针机使用要求给予电流 ,至予定时间达到 量时,即可停止通电,然后退针[2]。一般每次通电20~30分钟,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治疗完毕,应调节电钮至“O”位,关闭电源,除去导线,再行起针[1]。

561 选穴

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以免 太强,患者不易接受。

562 电针方法

① 将2支针刺入治疗的有效穴位深度,寻找到应有的针感。

② 将电针机的输出旋纽转到零,打开电源开关。

③ 将输出电极分别夹在穴位上的两支针上,慢慢旋动输出旋钮;当肌肉开始收缩时,调整频率及波长旋钮,将频率调到要求程度,再慢慢加大输出量,观察针体周围的收缩,并询问病人的感觉,使其达到适应量。 通电时间: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长时间。如果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左右再行通电。

④治疗完毕,应调节电钮至“O”位,关闭电源,除去导线,再行起针[1]。

563 脉冲电流的选择

由电针机输出的脉冲电流,有双向脉冲电流(间歇振荡电流)、正弦波、方波等[1]。其组合方式有连续波(其低于30赫的称疏波,高于30赫的称密波)、疏密波(疏波密波交替)、断续波(时断时续)、起伏波(脉冲幅度呈周期变化)、锯齿波(起伏如锯齿状)等[1]。

一般使用连续波时,病人感觉较舒适,但易出现电适应现象[1]。疏密波不易产生电适应,但病人局部常觉不适。断续波更不易产生电适应,兴奋作用较强[1]。起伏波、锯齿波较为柔和,且易耐受,所用频率多为1~100次/秒,少数达1000次/秒以上[1]。

通电时,电量应由小到大,以病人感到舒适或能耐受为宜[1]。切忌忽大忽小,时有时无,引起患者不安或肌肉收缩,发生弯针、折针[1]。

564 电流的 强度 "感觉阈"

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 "痛阈":若电流强度增加,患者突然产生刺痛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 一般情况下,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 强度。

565 治疗时间

一般10~20min,1/d,7~10次为l疗程。

一般每次通电20~30分钟,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

57 电针的应用

① 麻痹病证 电针最适应于麻痹病的治疗,如偏瘫、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脑炎后遗症、面瘫及其他神经麻痹等。电针可以帮助肌肉收缩,防止萎缩,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治疗时对穴位的准确度不必过于刻板,主要是根据 部位, 穴位下肌肉内有肌梭的穴位和部位,或是靠近神经干的穴位;而肌腱及腱膜部位的穴位疗效并不佳。输出量以肌肉出现明显的收缩为度, 时间以15分钟左右为宜。过于强烈的收缩易于疲劳,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使用频率在每秒钟3~20次较为理想,每秒50次以上的频率麻痹肌肉易出现疲劳及适应现象,从而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

②疼痛病证 电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针刺麻醉多数是采用电针 法。在治疗疼痛病症时,采用病灶附近及远距离穴位都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如牙痛针颊车穴、下关穴、冲阳穴有同等的疗效。使用频率为每秒钟100~200次为最理想,输出功率以肌肉明显的收缩或患者感觉较麻为限,镇痛所需要的 时间一般30分钟以上。

③ 针感迟纯者 刺针后针感较为敏感者不需要电针 ,单用手法足以达到治疗效果。而针感迟纯者,行针时有针感,停止操作则针感消失,为了保持较长时间的留针 作用,可以采用电针 法。这种电针 不需肌肉的收缩;应以加强针感为目的,使针下产生麻感或胀感,如只产生肌肉收缩,而无针感的加强,应调整针刺的位置,使针感增强,或是在增强针感和肌肉收缩的同时出现均可。此种 法,使用的频率较高,通常为每秒钟200~500次。最理想的是交流波电机,增 长可以满足针感的要求。

58 注意事项

1电针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2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

3.毫针多次通电后针体易剥蚀,用针前必须检查,以防断针。施术时,必须选用性能正常的电针机,并注意检修针具、防止折针[2]。

4.体针疗法的注意事项均应遵守。

5胸背、上肢穴位使用电针时,不宜将同一对输出的二个电极分别跨接于身体两侧,有严重心脏病者或靠近延脑、脊髓部的穴位应慎用[1]。心脏病患者使用本法时,须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以防发生意外[2]。

6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或有严重心脏病者电流量宜小;腰以上部位一般不宜将一组导线跨接脊柱两侧,以免因强电流横贯脊髓而发生意外。对延髓附近的穴位,电流不宜过强[2]。

7.治疗中如电流输出量时大时小、时断时续,常系导线接触不良,应暂停待修。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

无论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等方面,山东中医药大学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

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20-04-12聊聊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之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及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之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别介绍之。西周: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也。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东周:周平王东迁之后,秦迁都於雍,承袭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承袭了西周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秦的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东方各国的文字因地区特点和文化上的原因发生横向变异时,文化落后的秦国文字反而却成为汉字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236396464的正统(即使不考虑最终由秦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的事实,也可以认为,在汉字发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主流,而六国文字代表了支流。)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大别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系由春秋至战国,六国系乃指战国时的东方各国)一般文字学家也叫做「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石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一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于铜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之杰作,也为后代习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资料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http://baikebaiducom/view/40740htmlwtp=tt介绍金文的书籍《安徽出土金文订补》作者:崔恒升著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等编 页数:448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第1版 SS号:10320141《秦汉金文汇编》作者:孙慰祖 徐谷富编著 页数:793 出版日期:1997年4月第1版 SS号:10320056《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作者:蔡运章著 页数:330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第1版 SS号:10320506《唐兰先生金文论集》作者:故宫博物院主编 页数:536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第1版 SS号:10356395《金文速查手册》作者:樊中岳编著 页数:273 出版日期:1994年9月第1版 SS号:10503406《金文编订补》作者:陈汉平著 页数:671 出版日期:1993年9月第1版 SS号:10320855《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作者:蔡运章著 页数:373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第1版 SS号:10319708《西周金文选注》作者:秦永龙编著 页数:194 出版日期:1992年4月第1版 SS号:10320137《中国上古社会新论——《金文新考》外编》作者:骆宾基著 页数:266 出版日期:1991年9月第1版 SS号:10428895《金文鉴赏》作者:唐复年著 页数:284 出版日期:1991年1月第1版 SS号:10320140《西周金文选编》作者:侯志义主编 页数:327 出版日期:1990年3月第1版 SS号:10320151《西周金文撷英》作者:吴镇烽编 页数:56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第1版 SS号:10320438《两周金文选》作者:古铭 徐谷甫选编 页数:390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第1版 SS号:10320440《殷周金文集录》作者:徐中舒 页数:575 出版日期:1984年2月第1版 SS号:10119861《金文诂林第一册--第十五册》作者:主编 周法高 林洁明 徐芷仪 张日升 页数:8450 出版日期:1975年第1版 SS号:10108123《金文诂林附册 索引》作者:主编 周法高 林洁明 徐芷仪 张日升 页数:778 出版日期:1975年第1版 SS号:10108124《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九号 金文编》作者:容庚编著 页数:1034 出版日期:1959年5月第1版 SS号:10320858《考古学专刊 甲种第一号 积微居金文说》作者:杨树逹著 页数:208 出版日期:1952年9月 SS号:1032014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19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简称长中医,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B类,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3694人,其中本专科生10804人,研究生2679人。

                                   

院系专业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组织单位15个,教学管理单位3个。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组织单位15个,教学管理单位3个。

历史沿革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并入。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规划教材49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

学校荣誉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7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46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45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十二五”期间,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大药物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项目95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62项。其中,王之虹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填补了吉林省省属高校的空白。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8人。获评国医大师3人,获得白求恩奖章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岐黄学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5人。

                                   

学术资源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2334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14万余册,电子图书668万余册;期刊2719种(含过刊);馆藏古籍2700种,近3万余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BSCO西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超星读秀、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百链、移动图书馆等40余种数字资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药学、药物制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中医脑病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药药理学、药用动物学、中医络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预防医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吉林省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计划设岗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作者:孙立曼

2002年07期

 1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概念

 图书馆特色馆藏是指馆藏文献资源的专业化和独特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它包括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文种特色等四方面内容。这四方面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包含的。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中医院校图书馆而言,专业特色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一点进行阐述。

 专业特色是指图书馆本身所承担的任务和用户需求特点,有目的地收藏相应专业或主题范围的文献所形成的特色。因此特色馆藏概念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中有三个指向:一是本院中医药学科和非中医药学科类别;二是本院的优势学科,如博士点、硕士点、国家(或地区)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三是已显现出较大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形成以优势学科为主,兼顾一般学科的特色文献保障体系,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特色馆藏建设是由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的。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属于医学专业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是中医药院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中医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决定了读者对该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程度。根据读者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有目的地组织文献,进行馆藏的合理配置,这是文献资源建设应该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依靠学校的经费支持。合理使用经费,用最低成本创最好效益,这应是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到文献资源建设,就是利用学校投入的经费组织到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源,来满足绝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进行特色馆藏建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将优势学料专业文献作为文献组织工作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满足主要读者(重点读者)的情报需求和阅读需求。

 3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

 31 制定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结构模式

 (1)学科结构:专业突出,系统完整。以中医药学文献为主,相关专业文献为辅;临床医学文献为主,基础医学文献为辅;优势学科文献为主,一般学科文献为辅。

 (2)等级结构:优势学科文献要完整系统地收藏,达到完整级或研究级收藏水平;一般学科及相关学科文献重点选择收藏。

 (3)时间结构:医学文献的老化速度相对较快,根据文献使用价值对馆藏进行复选和剔旧,保证馆藏文献资源具有活力。

 (4)文种结构:以中文文献为主,同时保证外文文献尤其是英语文献和日语文献在馆藏中占的比重。

 (5)类型结构:品种多样。目前,印刷型专著、期刊、特种文献仍为主要采访对象,对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等非印刷型文献也应注意收藏。在印刷型文献中,首保期刊。

 32 确定优势学科

 确定了优势学科,也就确定了图书馆的专业特色所在。以笔者所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我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全国最早创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始创于1956年,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有工科、管理等多学科门类,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骨伤、五官、中药、制药工程、护理、管理、营销、藏医学等高级人才,发展高水平中医药科技、开展高质量中医医疗和保健服务为己任的高等医药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权授子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和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是卫生部、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师资培训基地;是国家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医药类)中药学专业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博士授予点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药学);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药学),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三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课程16门。我馆在组织文献资源,尤其是古籍图书、期刊方面对这些硕士点、博士点和重点学科都给予优先考虑。目前,我馆所藏中医药图书数量是全国中医药高校中藏书数量最多、品种最齐的图书馆之一。

 33 完善采访工作

 采访工作的难度,不仅在于对文献价值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文献需求的判断。这就需要采访工作人员在注意文献资源发行信息的同时,还要与读者及时沟通,对学校的科研活动有清楚的了解。只有确定了读者的需要,才能组织到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并提供给读者,切实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34 维护馆藏结构

 一个科学的馆藏结构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管理人员根据本馆规划有目的地组织文献,并根据学校的发展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作者介绍:孙立曼,女,1954年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四川 610075

中国中医科学院

http://wwwcatcmaccn/indexhtml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惟一的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在中医药事业

的发展和科研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科学院拥有多家医院和研究所,拥有若干研究

室和实验室,更汇集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位于北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任院长为曹洪欣教授。

中国中医研究院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

究机构,下设13个研究所、6所医院及研究生部、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

有职工4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者800多人;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共同建立了临床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均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医药科学研究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心任务,50年来,中国中医研究院在中医药基础

理论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截止2004年底,全

院共获得科研成果近900项,其中获国家级、部局级奖近300项;现有院级以上在研课题482项,

其中国家级课题200项、部局级课题258项;拥有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

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和BSL-3实验室, 是国家中药安全性

评价中心(GLP)与中药复方药物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单位。

附属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充分发挥中医医疗的优势和特色,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

服务,现有病床1500多张。附属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

医医院。望京医院是以骨伤科为主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眼科医院是以中医眼科为特色

的专科医院。各附属医院在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病、糖尿病以及肛肠、皮肤、泌尿等各科

疾病及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在国内外

有较高的声誉。

中国中医研究院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授予权,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和在职

人员申请学位的资质;设有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工作站。 中

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是全国藏书最多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其中珍本、善本、孤本书籍2万余册。

中国医史博物馆是我国收藏文物最多的中医专业博物馆,收藏文物3000余件。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多种全国性的中医药专业期刊,其中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中医杂

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国

骨伤》、《中华医史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医药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民间团体有广泛友好的联系与交流,在国际传统医

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部分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的基因组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由陈可冀院士承担。目前前期的临床样本采集、GPIIb–IIIa基因多态性及活性检测及血瘀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谱构建等工作已全面展开。

●中医学关于SARS发病、证候演变规律与治疗方案研究

“863”攻关课题,由曹洪欣承担。该课题系统研究了SARS的证候特征与演变规律,提出了中医治疗SARS的五大治法及主要方药,证实了中医治疗SARS后骨坏死的有效性。该课题于2005年9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辅助决策技术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由曹洪欣、刘保延承担。该课题旨在构建一个基于Internet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方案辅助决策技术平台”,为快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初步建成专业基础数据库群、循证文献查询分析系统,基于网络的专家/专题研讨系统及互联网相关信息及时收集分析系统正在建设中。

●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由刘保延、崔蒙承担。目前已完成中药基础信息数据库、古代中药与方剂数据库、中医药语言系统等七个主体数据库的整合与发布;提交了各种相关标准;完善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数据物理中心建设:与科技部科学共享门户网站和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门户网站进行了连接。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研究

北京市市科委重大项目,由刘保延承担。目前已经收集临床病例3000余例,部分适于中医临床个体诊疗特点的相关数字模型和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的新方法已初步形成。该项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支撑体系,可以在保持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同时,用充分的科学数据展示和说明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优势。

●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由曹洪欣承担。该课题分为8个子课题组建专题研究队伍,共有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究工作。该课题认真分析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战略高度勾画未来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正在准备验收。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由医史所柳长华承担。该课题以“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概念与特征、内容与分类、保护原则与方法、国际立场与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课题组采取集中工作方式,召开了14次由各部委专家组成的研讨会,半年内完成了55万字的研究报告。该课题已于2005年7月27日通过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结题验收。

等等好多,自己看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50099htm#1

北京中医药大学

http://wwwbucmeducn/portal/media-type/html/role/guest/page/login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了)。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 9 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计10581人,其中本科生6614人(大陆学生4956人,台港澳学生317人,留学生1341人),专科生1406人(高职1138人,护理专业268人),硕士生1992人,博士生569人。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 9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创办于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容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中成药。

建校50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先后与 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3个合作项目,与境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吴建伟 校长:高思华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七。

上海中医药大学

http://wwwshutcmeducn/

1956年。解放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概况创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600余亩,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信息楼、行政楼、外事楼、体育中心、博物馆楼等,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目前,学校各类在校生有8200余人,其中博士生375人、硕士生944人、本专科生(包括高职)4891人,成人教育987人,长期外国留学生711人。另外,目前学校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来自日、韩、俄、法、英、美、德、意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留学生每年600余人次。

建校近50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600多名专家和教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名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等。校(院)本部在职教职工1200余人(不包括附属单位)。

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及部门。3所直属附属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普陀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

12个附属及共建研究所。9个研究中心。另外还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医机构组成的医教研联合体。3个教育部基地:中国大学生武术训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一级学科授权的博士点: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同时也都是博士后流动站;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点;27个本、专科专业(方向);同时,学校还有9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

该校实行研究院与学校合署的管理体制,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中心之一。学校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骨伤学;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单位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2个;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三级实验室13个。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朝着高层次、研究教学型、外向型方向不断努力,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大学。(

分科简介

基础医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是院所合一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上海中医学院基础部,于1962年10月建立。因其规模和职能的扩展,随我校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后,于1996年10月改称为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承担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前期中、西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设5个学科大类、19个教研室,现有职工近160余名,教师中硕士、博士学历占70%,正高23名,副高29名。学院管理的学生近1000名,其中硕士生、博士生200余名。我院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上海市教委已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建的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为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学院是全国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基地。其他如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等学科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和地位。目前,学院承担国家和部市级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愈千万。在开展中医藏象研究、中医“证”的研究、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中医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医学术史研究、中医经典防治重大疫病研究及中医方证相关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并创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解剖学科,其学术水平全国领先。近年来,我院先后主编国家统编规划及新世纪课程教材20余本。

学院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互访及学术交流频繁。学院有多名教授应邀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讲学,在国际上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

学院在历任领导带领下,长期以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要支柱。学院名师辈出,名医荟萃,金寿山、刘树农、张伯讷、殷品之、张震夏、贾福华、沈济苍、万淑媛、裘沛然、凌耀星、傅维康、段逸山、柯雪帆、严世芸、赵伟康、严振国、曾兆麟、施玉华、顾文聪等著名中西医学家先后在学院任教任职。

目前学院上下一心,正以“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务实基础、甘为人梯”的精神,为开创中医教学科研和谐奋进的新局面而努力。

中药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于1972年,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宗旨,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建院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层次中药专门人才1000余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各类医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中药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六十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全院教职员工人数的75%。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院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逐步扩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规模,坚持高层次、研究教育型和外向型的办学定位,走多规格、多模式办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中药学院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中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全国首批授予点之一。现有博士点1个,硕士点5个。现设置专业有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四年制中英联合办学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学专业。目前,学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80余名,七年制及本科生700余名。同时,学院积极拓展中药科研领域,特别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活性物质提取、中药复方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药学院将以中药学教育高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教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优势,为祖国的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针灸推拿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于1960年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最早建立针灸专业;1974年建立针灸推拿伤科专业;1978年建立针灸推拿系;1982年在全国最早实行针灸、推拿独立招生,建立针灸系和推拿系;1998年正式成立针灸推拿学院。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针灸推拿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学院,近年来坚持大学的“高层次、教育研究型、外向型”的办学模式,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逐步扩大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中医人才。目前开设专业及方向有: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五年制中医学类(骨伤方向)、七年制中医学针推英语班(与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联合办学)。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针灸学课程获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有多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名师奖”、“上海市宝钢奖”和“育才奖”先进个人等殊荣,以及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光荣称号。

学院坚持以高层次、多学科交叉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与上海复旦、交大、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及柔性流动,不断推动着科研水平提高和学科建设。在针灸经络基础、临床研究和针灸推拿诊疗技术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先后获得多项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和转让专利多项。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每年均派出教师赴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国家讲学交流以及医疗合作。也接待多国学者和团体的学习访问,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

护理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是在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的护理专业(大专)基础上组建,并于200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学院成立六年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初具规模,并逐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在2003年,随着学校的整体搬迁到张江校区,护理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思路,学院确立了以坚持中医特色为本、中西医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多层次、多模式、外向型”的办学形式,在原来单一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四年制本科)及中外合作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

护理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生气勃勃的师资队伍,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40%。近年来承担多项市级、校级课程建设和科研课题,获多项教学、科研奖项,创建市级、校级优秀课程,主编、参编各类教材数本,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及中医护理学教研室)、1个护理学教学研究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

学院拥有实力强大的临床见实习基地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国际妇婴保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等,为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护理人员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教学质量是学院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几年来,学院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上充实、加强中医专业基础课程和中医专业课,强化学生外语交流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和技能,并富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自学院成立以来,本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医学技术学院简介

医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元月,是根据就业市场对医学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整合中医药传统养生保健优势,顺应现代养生保健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养生保健、管理服务等医学相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经过7年的管理与建设,学院由设置之初的中药制药与保健推拿2个专业,60余名学生,发展到至今中药制药、医学美容技术及中医营养等多个专业,2个校外办学分院,共计555名学生。

目前设置了中医营养教研室、医学美容技术教研室和医学技术联合教研室。在依托其他二级学院专家教授和部分外聘师资的基础上,学院专设“双师型”师资12名,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二项,校级课程建设三项。

学院遵循“你的需求就是我的方向”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现已和美丽田园美容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协议,和上海市托幼协会建立了中医营养后期专业培养的关系,和上海莲氏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筹建健康实验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和实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育资源,是学校专设的面向海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自创办以来的近30年中已为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6000余名中医师、针灸师和理疗师,并在全国所有的中医院校中首次参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学院现有长期留学生440余名,每年短期留学生人数1000余名。学院还设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建立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拥有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四个专业翻译区域,能以多种语言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 《夏小正》

  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 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 创造十进位制。 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 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编辑本段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 《九章算术》

  于成熟。 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 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 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 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2]。

  编辑本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 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 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 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编辑本段隋唐、两宋时期

  主条目: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编辑本段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朝承金国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年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 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 制订《授时历》时,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 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亦研究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 一般认为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是明代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但有学者认为早在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3] 中医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 《回回药方》是中国的大型综合性回回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