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历史传承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全神贯注,努力以赴
吴俊才(吴姐姐的父亲,已故,台湾“中央日报”社长、政大教授)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出版之前,涵碧希望我在这一集的卷首写几句话,我满心愉快的立刻答应了。
据我所知,像这样性质的专栏,能够在长达整整十年之久的时间里,每周一次,从不间断,在报上连续刊出,实不多见。单凭这一份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与耐力,已足令人激赏。何况万千读者的回应,又是如何的持久而普遍。专集一集比一集畅销,因而使本书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不只是儿童而且也是成人所喜爱阅读的优良读物。
其次,我也想透露一个小小的秘密。当涵碧准备撰写此一专栏前,曾在一次越洋电话中,征询我的意见,可否为专栏取一个名字。她说打算为读者每期讲一次故事,而取材运笔,尽可能求实求真,至少做到“正史为凭”,绝不杜撰。涵碧在大学先修历史,后学新闻,既然有此决心,我相信她一定办得到:以治史的精神来写故事,所以就顺口建议她的专栏为《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她欣然接受了,也实行了,而且这十年来我也是每篇必读的读者,当然应该写点读后感。
尤其在讲述有关南宋岳飞的故事。提起“尽忠报国”的岳飞,凡是南宋以后的中国人,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飞在三十二岁时,感怀世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一腔忠愤,壮怀激烈,不只使人追思景仰,更不知曾激起多少后代中华儿女,匡时报国奉献牺牲的壮志豪情。记得涵碧小时,最喜爱听我讲岳飞的故事,而我所讲的则是根据《岳全传》这部通俗小说。如今《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以现代易懂流利文字,重写这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又作了不少考证的功夫。例如原说岳家在岳飞襁褓中即系一门孤寡,实则岳飞所受教忠教孝长大成人,得力于他父亲岳和的一手栽培之处甚多,并非完全为母亲之调教。姚氏夫人曾为岳飞在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字,其实,刺的是“尽忠”而非“精忠”二字。
涵碧为小读者讲故事而能如此谨慎将事,绝不是信手拈来随意渲染,使得一些上了年纪的读者,也能获益不浅,其负责认真的态度与用功之勤,也是本书十年来深受各方重视的主要原因。
我的确知道涵碧在这十年之中,为了写作历史故事,真是全神贯注,努力以赴。她要从浩瀚的历代史料中,去发掘引人入胜的题材,从许多交代不清、一团疑云的民间传说之中,勾画出每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以娓娓动人的笔触表达出来。她必须不停地阅读史书寻找资料,不断地拜访名师,请教专家,所以没有假期与休闲。有一次因为从公车走下来跌伤了脚踝和右手,她还是忍痛写作,不停地工作,因为每周到了截稿时限,是绝不能拖延的。我想涵碧已是整个沉浸到了她所投入的写作中,她笔下的那些历史人物,似乎也都在鼓舞她,帮助她奋笔前行,而她又觉得有义务要将自身的感受忠实地、真切地传递给她所服务的读者,哪怕在行家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心得。
做为一个读者,而又是涵碧的父亲,我有时看到她在深夜灯影下依旧抖擞着精神在写作,心中多次“叫停”,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慈爱的鼓励。因为这正是她“并无所求,但望能有所奉献于社会”的快乐时刻。十年来,现在已写到了南宋末年,尚有许多历史故事要继续的写下去。我也像一般的读者一样,只希望她在大家的指导之下,能以更开阔愉快的心情,为我们讲更多好听的历史故事。
冷眼观史 热眼观人
刘塘(名作家)
小时候,我代表台北市,参加全省演讲比赛,得了一大堆奖品。
奖杯进了学校的橱柜,锦旗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两本教育厅编的《十八史略选注》,一直存到今天。
我常想:为什么后来读的许多书,虽然都是传世巨著,在我心中,反不如童年的那本来得清晰。
或许因为童年的记忆力强,也可能由于那本书从“唐尧之治”到“元杀文天祥”,编得有组织;写得够生动,只可惜《十八史略》是文言,即使加了注解,还是较难读的,要是能有人,写一本既完整、又浅近而引人兴味的历史书该多好!
这理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看到文友吴涵碧**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真是让我惊喜。读史令人聪明,说史可并不是件易事,吴涵碧**居然能以她生动的笔和灵慧的心,把历史中的人物,活生生地带到眼前。
由于对中国历史通盘深入的了解,使她能举重若轻,飒飒沓沓地写来,所涉的人物题材虽广,却保持着同一个统调。
也可能因为她写小说的功力深厚,使故事中的画面鲜活,将色彩、音响、动作和对白,做最精采的呈现。
尤其重要的,是她笔下的“关怀”。那种对人生的体谅、对历史的宽容,使她既能以冷眼观史,又能以热眼观人。
这样的一部书,当然使读者能兴味无穷,又在读后余味不尽。
吴姐姐的故事,像是一棵大树,以中国的历史为干,引出许多枝叶。神话传说、科学发明、文学典故、名人轶事,都能如行云流水般,随着正史,被一一引带出来。
我把这套书带回了美国,打算等四岁的小女儿再大些,就逐篇读给她听。让她认识中国、爱中华文化。
我相信这本《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会如同我小时候的《十八史略选注》一样,活在每个小读者的心中,且随着他们成长、发光!
谁人不爱听故事
张晓风(台湾阳明大学教授、名作家)
哎!说到故事,谁不爱听呢?
只要故事一路说下去,日子便充满热热的期盼。台湾话有一个字眼叫“开港”(其实是“开讲”),人一开始“海阔天空的讲下去”,那种气象简直就像要挖出一个港口来呢!台语又有“讲古”这个词,其实也就是“讲故事”。四川人却爱说“摆龙门阵”,这话出处不详,以我意猜可能因为司马迁是龙门人,“龙门”在古籍中可以泛指“历史”,“摆龙门阵”也就成了“谈古说今”的意思了。
大诗人苏东坡曾经记录宋代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孩,大人经常拿他们没办法,但实在受不了他们的时候,就给点钱把他们打发到说书场去,他们一旦乖乖坐下来听历史故事,也就居然天下太平。他们会随着情节的悲喜而或笑或哭。而所谓悲,便是好人受难。而所谓喜,便是好人得救。他们本身虽然是令人头大的小孩,但一到了听故事的场合,才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好人”一党的呢!
更早的时候,在唐朝,李商隐也曾写诗形容他家骄纵得宠的儿子。这孩子听故事每听得发呆,一会儿笑张飞满脸大胡子,一下子又笑邓艾讲话结结巴巴。猜想起来,大概他在说书场中听了故事便回家来表演,完整的故事他记不全,却对人物印象深刻。于是他很热心的表演张飞一大把胡子在视觉上有多可笑,又努力模拟邓艾的口吃在听觉上如何滑稽。
事实上,人,是多么想知道这世上一切和人有关的事啊!即使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故事令人成长,因为故事里在在都说明人生的游戏规则。凡是想玩人生这场球的人,谁不想弄清楚球场规则呢?
如果唐代宋代的孩子都爱故事,现代的孩子又怎能例外?有人说,有了电视就不需要读书,也无须讲故事了。其实这话不对,电视把什么都给你看了,却反而不及故事世界里处处都可想象。将来的世界,机器可以替我们做许多事,但想象力,却必须由我们自己养成才行。
感谢上天,虽然已经到了二十世纪末,仍有一位耐性十足的小女子——吴姐姐,来为我们讲历史故事。她慢慢道来,如今已讲了七百多个故事了,看样子,这位现代的故事皇后,预期她讲一千零一篇也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写得多写得持续之外,吴姐姐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她不鄙弃细小琐碎的资料。像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因为重要,人人都会去写。但像刘伯温测字、《推背图》、《烧饼歌》、八股文、马皇后的大脚丫等杂事,却只有高手才能平心静气娓娓道来而且道理圆融。
吴姐姐写了这么多精彩的历史原委,固然令人羡慕,但读者有权利看这么多这么生动的叙述,也是一种福气,也同样令人歆羡。
谁会不爱听故事呢?让我们乘上时间的穿梭机,和吴姐姐一起,到几百或几千年前的故事中去旅行吧!
请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岭月(已故名作家)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十一集,快出书了吧?”每次遇到涵碧,我都这样问她。
另外,我觉得这部书的最大特色,就是作者从笔端流露出来的“奖善嫉恶”的感情。以及她在文中抒发的个人感想。读历史最大的益处,就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给自己理出该仿效或该警惕的教条来。会思考的成人读者,看了上述作者的“感想”,往往因为引起共鸣而拍案叫绝。如果是“学而不思”的小读者,那更是指引他思想,培养他养成思考习惯的好教材。有很多篇详细介绍南宋道学家的兴起,以及他们的表现与作为。如陆九渊、尹彦明、赵善应等,都是心口如一、切实遵守道德规范的道学家。在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思想?而他们的思想,给后来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道德沦落,人们自私而欠缺公德心的现今中国社会,我们读到这段历史,应该怎样思想?这都是读者感兴趣的吧!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介绍“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头三篇。她的盖世才华叫人钦羡,但她的命苦,却叫人叹息。其实不是她命里缺乏“福”字,而是衰败的国家与不安定的动乱社会害苦了她。想到当今活跃文坛的一群姐妹之友,写作余暇不是忙着赶饭局,就是快快乐乐相偕出国旅游。我们的幸福,应该感谢谁?应该怎样把握才能长久的,继续幸福快乐下去?
请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吧,我真想告诉每位朋友这一句话呢!
内容简介作者:苏言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类型:人文社科>科普
《2012地球悬念》是我国大陆一本预测2012世界末日的书籍。
该书试图全面地揭秘中西文明关于2012的11大预言,包括来自玛雅、埃及、基督教、伊斯兰教文明得传说,《易经》、《圣经》、星相学、西方神谕学、《推背图》、现代电脑高速预言程序的推理等。
该书试图用神秘主义的叙述,从历史、地质、气候、生物学角度出发将当前地球异动气候异象之谜,内含西南大旱、全国沙尘暴、欧美暴雪、智利地震、海地地震、2010年北半球罕见全线冰封、新奥尔良水灾、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北冰洋罕见裂缝等。
该书同时倡导人们关注地球未来,人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书目录再版序未来比过去更重要001 序地球生存规律人类是否全懂003
前言正在发生的未来007
第一章预言警世011
引言一次始料未及的末日论狂潮012
第一节玛雅预言直指2012015
一、超级历法预言末日016
二、水晶头骨和未来对话035
第二节西方传说众指2012041
一、星象大十字说:水瓶时代和“灾厄”天王星042
二、西方神谕的末世预言053
三、圣经的双重密码059
第三节东方玄妙古籍隐指2012065
一、上古“易”书暗藏玄机066
二、《推背图》中再造乾坤067
第四节现代预言亦指2012085
一、磁场逆转或致大难087
二、行星大冲撞093
三、电脑程序“算”出2012097
四、最新麦田圈指向2012102
结语从预言到现实106
附件110
第二章地球劫难117
引言2℃改变世界119
第一节未来水世界124
一、2100年消失倒数125
1卡特瑞岛:首当其冲125
2图瓦卢:以国家的名义消失126
3威尼斯:成亦水败亦水128
4马尔代夫:从天堂到失乐园130
二、冰川全线告急135
1南极:冰融加速影响地球自转136
2北极:2040年或将全部融化139
3“赤道雪山”2018年或成为传说147
三、中国三角洲入最危险之列150
1三角洲的最大悲剧151
2最可怕的珠江三角洲152
3上海2050年“下海”?156
第二节全球气候大异常161
一、北半球被冻得目瞪口呆162
二、重旱区没有节制的生长166
三、“水的银行”濒临破产173
1全球大河半数严重枯竭173
2“亚洲水塔”危机173
第三节板块异动178
一、地球强震期来袭?179
二、下一次大地震181
三、火山活跃大征兆188
1火山进入“苏醒”时间189
2异象:非洲大陆被劈192
3英国研究者:暖化导致地壳变动194
第四节物种恐慌197
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198
11小时·死亡标签201
2气温“杀手”没有假期202
3IUCN的悲伤名单204
4“长老物种”的最后时光206
二、冰川病毒复活突袭人类?208
1西伯利亚首现史前病毒208
2南极:终极病毒的潜伏209
3青藏高原:近在咫尺的威胁210
结语如果末日没有赢家212
附件217
第三章人类自救221
引言无限接近“不可逆转点”223
第一节人类的明天取决于今天的选择225
一、锁定气候变化大元凶226
1工业革命的气候“原罪”228
2后工业化国家不高兴232
3减排: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233
二、18年的国际自救之旅234
1两百年前的一场怪病235
2“联合国级公约”:漂亮的起跑线238
3《京都议定书》:减排没有彩排238
4《巴厘路线图》:四轮驱动时代239
三、哥本哈根的硬骨头241
1跨越包产到户的大山242
230亿穷人的低碳“悖论”242
3大国承诺243
第二节国际最高峰会真相245
一、真相:生存权与发展权之争246
1欧盟与美国:“声音”大于效果248
2主要发达国家:就是不说爽快话249
3发展中国家:给世界一个惊喜250
4非洲国家和小岛国:流泪的讲稿252
二、难产的《哥本哈根协议》肩负重任253
三、后哥本哈根时代“碳”望墨西哥255
结语行动,改写预言260
本文2023-08-07 11:14: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