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师大汉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考研
一、因为每一年的具体情况都有变动,即使基本型的东西不变还是要以官网公布的相关的报考信息为准,当然备考要积极,态度要端正,方法要对头,这样才可以提高通过率,毕竟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二、具体古代文学的考研要注意的思想列举如下:
1、关于考察什么的问题解析:
(1)专业基础课程有现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西方文学作品精读、中国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美学、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西方艺术哲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通论等。
(2)专业选修课有汉语文字学、文学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唐诗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鲁迅研究、比较文学、西方现代文学流派、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批评、接受美学、文艺民俗学等。
2、参考书目如下:
(1)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高等学校本科教材)胡明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训诂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与传媒综合:《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拉曼塞尔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尼克史蒂文森著,商务印书馆;《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商务印书馆。
3、时间安排:
每天至少保持5小时看专业课的时间,主要仔细阅读各科教案(结合各科作品选笔记,查漏补缺),看教案比较省时和高效的是,教案相对参考书简洁许多,写教案的老师就是未来给你出题的老师,针对性强,教案中不讲的内容,考试不会考,教案就是老师对这门课最真实的理解。
4、
■晚清军衔制
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1905年3月,练兵处、兵部设计出军官军服和军衔标志的第一个图案式样。8月,练兵处提出军官授衔的标准、条件、程序和要求。12月经清政府批准,陆军军官开始按新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
上等第一级,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
1909年11月,军咨处又奏请朝廷在军阶第一等第一级内正都统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设立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在军官和军士之间增设“额外军官”衔一级。
1910年12月,陆军部对军衔授予及晋升年限、军官职务任免、最高服役年龄、军官考绩办法等,都作了详尽规定。如规定各级官佐的最高服役年龄为:正都统,65岁;副都统,62岁;协都统,58岁;正参领,55岁;副参领,52岁;协参领,50岁;正军校,48岁;副军校45岁;协军校45岁。又规定,凡正都统荣获大将军、将军称号者,不受上述年龄限制。这一章程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官服役条例。
不难看出,如按现在的军衔称谓,晚清的“都统”对应将官,“参领”对应校官,“军校”对应尉官;“正”、“副”、“协”分别对应上、中、少各级。从“正都统”至“协军校”这九级,分别对应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将军”、“将军”和“正都统”同为一级,是荣誉军衔,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元帅。“额外军官”就是准尉。士兵军衔称谓与现在基本相同。
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了230位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末一个皇帝是宣统帝。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帝,在位62年。中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的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另说:一为汉刘协在位27天、二为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1天。
我们在此选择了10位各有特色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皇帝,作一介绍。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雍正帝、光绪帝。这10位皇帝涉及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七个大的朝代。
中国古代皇帝的档案文献资料,极为丰富。这里只能作最粗线条的介绍。
一 秦始皇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童年却是很不幸的。他的不幸与他父亲的不幸遭遇,有着直接关系。他的父亲是秦国的公子,叫异人,后来改名叫子楚。异人的祖父是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异人的父亲是秦国的太子安国君。异人虽然生在富贵的国王之家,但就在他十五六岁时,却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当了一名“质子”。
中国那时是“战国七雄”争霸的时期,这七雄是秦、赵、魏、韩、楚、燕、齐七个大国。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相互制约,往往把自己的兄弟、儿子或孙子送到别国作抵押。这些被抵押的人质,就叫做“质子”。
质子异人的日子很难熬。他虽然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可是他的兄弟太多,有20多人,他又居中,将来很难接班。同时,秦国在各国当中又不讲信义。因此,在赵国,人家也不把他当回事儿。有一段时间,他的经济来源断绝,生活十分困窘。这时,他的命运降到了人生的最低点。然而,恰在此时,他遇到了大商人吕不韦,他的劣运从此有了巨大转机。
吕不韦是个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他很有政治远见。他从穷愁潦倒的异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曙光。他潜意识里深深感到,这位落难他国的公子异人,是一个难得的奇货,可以用他来囤积居奇。于是,他决定在异人身上预先投资,弃商从政,去干建国立君的大事。
吕不韦拿出500金送给异人,又携带500金到秦国去游说。他在秦国游说很成功,异人终于当上了太子。回国后,他又把他的能歌善舞的美妾赵姬,配给了异人。过了10个月,生下了一个婴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的名字叫嬴政
嬴政在赵国过了9年孤独的生活。直到他的父亲异人做了太子,他才随母回到了秦国。这之后,嬴政的祖父死,其父异人即位。在嬴政13岁时,其父异人死,嬴政便即位了,是为秦王。尊母赵姬为太后。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夫。国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举行了成年加冠典礼。从此,他便开始亲政,执掌政权了。这位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国君,迅速平定叛乱,幽禁太后。次年,罢黜专横跋扈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自杀。提拔重用李斯,并确定了统一天下的决策。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终于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数倌曛詈罡罹荨⒄铰也灰训幕炻曳渍�木置妫�ǔ闪酥泄��飞系谝桓鐾骋坏摹⒍嗝褡宓摹⒆ㄖ浦饕宓闹醒爰�ǖ墓�摇nbsp;
自此,秦王政称号皇帝。皇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此后,皇帝一词就取代了王,而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了。秦王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即秦始皇。
作者: 221237 2005-7-22 20:10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秦始皇为了使其江山永固,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他废除了封建制,实行了郡县制。他认为,在各地分封侯王,形同设立小国,对中央集权不利。为此,他下令废止分封,而在中国首次实行了郡县制。全国分设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或亭,乡下设里。郡设郡守,县设县令,乡有三老,亭有亭长,里有里宰。
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了三公九卿之制。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官僚体系,最高权力归皇帝所有。这是秦始皇的首创。
他又下令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主要的是三大统一,即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是因为各诸侯国原来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现在全国统一,货币必须一致。特规定,货币使用外圆内方的秦钱,逐步淘汰原各诸侯国的布、刀型的异型钱。统一度量衡,是把原来秦国使用的度量衡,硬性推行到全国。统一文字,原来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不统一,现在规定官方文字一律使用小篆。当然,民间流行的仍然是秦隶。这三大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秦始皇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为使江山永固,他又把原六国富豪12万户,一律迁到首都咸阳附近,以便监督,控制。
同时,他又下令在全国收缴兵器。各地不敢怠慢,各色兵器纷纷运至咸阳。兵器都是由青铜制成的。堆积如山的兵器,重达数百万斤。这么多的青铜兵器,如何处置呢?他忽发奇想,何不把它们铸成几个大铜人,置于宫前。此时,恰好传来一则民间故事,说是在临洮显现了12个奇特的又高又大的夷狄怪人。而这一年,正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一年,夷狄怪人的出现,被视为吉兆。因此,他顺势下令销毁兵器,铸造了12个大铜人。因为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泛称为金,所以大铜人,又被称为大金人,叫做金狄。现在猜想,这个金狄,大概就是深眼窝、大鼻子的中亚一带人的形象。这使它披上了神秘莫测的光环。据说,每个铜人重达24万斤。12个,用铜288万斤。这12个大金人,都置于咸阳宫前,以显示秦始皇的威严。世事沧桑,它们早已不复存在了。收缴兵器,秦始皇的初衷是使天下长治久安,但是,天下却没有安定。这主要是因为他大兴土木。
他大造骊山陵墓。13岁即位,就动工修建。全国统一后,又调发役夫徒隶70余万人,大肆修建,耗时38年。直到秦始皇死,陵墓工程尚未完工。现在此墓叫秦始皇帝陵,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此陵的主墓尚未发掘,其周围的附属地带进行了部分发掘。已出土5万余件文物,其中多有罕见之精品,如铜马车等。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兵马俑坑的发现,法国总统希拉克惊羡地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他大修万里长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骚扰,他下令修筑长城。修筑长城的100余万民工,都是人民服的徭役。他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中经阴山,东跨鸭绿江,直达今朝鲜境内清川江的临海处。长达万里,故叫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他大搞“焚书坑儒”。焚书,他为了统一思想、钳制人口,下令把凡不是秦记的书,凡不是博士官所需要的书,全部烧掉。这是一场文化浩劫;坑儒,他认为儒生乱发议论,妖言惑众,就亲自圈点了460余人一律杀掉。这是压制言论的残酷手段。由此,“焚书坑儒”便成了毁灭文化、摧残士子的代名词。他不顾人民死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积怨很深。而他自己则贪生怕死,一直梦想长生不死,到处求长生不死药。但他终至病死于出游的途中。
二 汉武帝
秦朝只延续了两朝,秦二世而亡。继起的是汉朝,第一个皇帝是刘邦。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活了70岁。他的父亲是景帝刘启,祖父是文帝刘恒,曾祖父是高祖刘邦。他4岁立为胶东王,7岁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景帝病逝,16岁的刘彻登基,是为武帝。他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计54年。
作者: 221237 2005-7-22 20:10 回复此发言
--------------------------------------------------------------------------------
3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想法。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为将来顺利接班,他作着全面的准备。公元前141年,他16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不料,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是为武帝。
16岁的少年天子,雄心勃勃,欲为国效力,一展才华。武帝胸中有数。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选贤任能。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举贤。消息传遍全国,国内学子振奋。或举荐,或自荐,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武帝十分重视,亲自出题,亲自阅卷,亲自面试。他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而尤须特别提到的一件事是,他从中选拔了一位拔尖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董仲舒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据说,为了刻苦攻读,他三年不出门,以致不知春夏秋冬。武帝早已微知其名,此次亲阅其试卷,被其惊人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和优美的语言所慑服。在其试卷上批了“贤良之首”四个大字,并命速传董仲舒进宫当面策问,即天子面试。
策问的当天,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一一从容作答,史称“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主要是说,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所振奋。他要以儒家学说治国了。后来,经他的老师丞相卫绾的建议,武帝批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汉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人是推行新政的根本。为了选拔通晓儒经的学士,武帝想了很多办法。有察举选拔,天子征召,上书自荐和设立太学等。武帝选人用才,不拘门第,不论辈分。这就使许多有才之士,得到了重用。这对推行武帝的新政起到了关键作用。
武帝下令修增汉律,对各级官吏严加管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汗高祖刘邦,实行的是周代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除15郡外,又设立了9个诸侯国。封国的诸侯王,权势很大。他们在本国有人事权、财政权,甚至有部分的军事权。他们逐渐闹起独立来。景帝时,吴楚七国终于叛乱。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诸侯国强大的势力终究是块心病。武帝想解决这个难题。
大臣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其主要内容是,在诸侯国内,诸侯王虽有几十个王子,原来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现下令,推恩各诸侯王,可以在其国内用自己的领土,分封王侯。这样,大诸侯国就自然分解为几十个小国了。表面上恩及他们,实则是削弱了他们的势力。这个政策的实行,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武帝采纳大臣桑弘羊的建议,决定统一货币。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郡国原有旧钱一律收回销毁。铸币权归中央所有,统一发行五铢钱。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作者: 221237 2005-7-22 20:10 回复此发言
--------------------------------------------------------------------------------
4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武帝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汉朝北部边境10余年没有发生战争。
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1000余公里,后人称为“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武帝于公元前87年病逝。
三 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生于599年,病死于649年,死时50岁。18岁,随父李渊起兵反抗暴虐的隋炀帝。19岁,随父攻进隋朝首都长安,灭隋,立唐。李渊即位,就是唐高祖。李世民封为秦王,其兄李建民立为皇太子,其弟李元吉封为齐王。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民,弑弟李元吉。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好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是治世的明君。他之所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主要是由于他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作者: 221237 2005-7-22 20:10 回复此发言
--------------------------------------------------------------------------------
5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嫁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唐朝一共有24个皇帝。下面就是宋朝了。
四 宋太祖
宋太祖,名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27年出生,976年病死,在世49年。960年,34岁登基,当了皇帝。在位近16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宋太祖皇位的取得,有其特殊性。他的皇位,不是继承得来的,也不是起义夺来的,而是异姓发动政变抢来的。这个政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原为五代时后周的一位重臣,握有朝廷的军政大权。后周世宗死,7岁的小儿即位。第二年,国都开封传言,北方契丹犯边。大将军赵匡胤得旨,亲率大兵出城御敌。大军走到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就停下了,当晚驻扎在这里。经过他的周密筹划,第二天,官兵在他身上加披象征皇帝的黄袍,一律推举他为皇帝。他就这样当了皇帝。“陈桥兵变”是不流血的兵变。其本身无所谓对错,主要是看宋太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宋太祖的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他高瞻远瞩,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
重文轻武国策是北宋防范武将专权割据,维护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它贯穿于北宋的政治运作中,形成“文人主政”的局面。这一政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 景并对整个北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原因:唐末五代,军阀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还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利,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
2、重文轻武国策对国家产生的影响 :
北宋时期,“崇文抑武”最初被确立为重要的治国方略之一,是统治集 团对唐末五代军阀分裂割据、“武人跋扈”历史经验的汲取。但随着不断 地被加以推行、贯彻,并与“将从中御”相融合,从而派生出“以文驭武” 之策,则是矫枉过正的结果,也是北宋专制皇权与文官士大夫集团利益结合的产物参见陈峰著《北宋武将群体研究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 2009 受这一基本治国思想和方略的影响,北宋社会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突出的歧视武将和从军的观念,于是以往“投笔从戎”的 现象大致上消失,文臣与武将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鸿沟,极大地打击了武将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群体,致使其从精神到素质都趋于退化,从而对北宋边防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元人所谓:“宋恃文教,而略武卫。”(元)脱脱《宋史》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97 由此可见一斑。国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变革,文臣地位的上升使 中央统治者重视文人士大夫的作用,并提出不杀士大夫的口号,这表明在北宋时 期文人士大夫已经渗透到国家统治的各个部门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崇 文抑武”方略及“以文驭武”之策的长期实行,对维护专制统治秩序发挥了 重要的支持作用。北宋时期,始终没有酿成全国性的内乱,所谓“有外患而无内 忧”。较长时间安定的内部环境,士人能享受相对较多的自由,都与“崇文抑武” 的大氛围有关。这对促进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无疑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陈寅恪先生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见解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这表明在国家整个的发展进程中,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正是因为压制了武将的权威,重视文臣的作用,才使得国家趋于稳定,避 免了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局面。
3、重文轻武国策对文人的影响 :
北宋有关文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学艺术的繁盛,科教事业的兴起都是文人地位上升以后所作出的对整个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改变了我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唐末五代的社会风气,形成了读书之风。宋朝人读书求知,在我国封建社会实属罕见,不但帝王带头读书,而且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仲淹寄语乡里的诗中就公开号召“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诗书”《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 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当时人苦读的例子举不胜举。苏询“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所来往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欧阳修文章盖世,有人问他如何做文章,欧阳修回答,“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墓志》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朝人读书,大多注重联系实际,着眼于学以致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北宋的这一政策在文化方面确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实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4、重文轻武国策对武将的影响 :
这一政策的实施,曾经战功赫赫的武将却受到 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压制和排挤,武将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抑,可是权力的丧失 却也使他们无可奈何。但与此同时,武将群体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制,其用兵作 战能力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武将角色应有的自信、果敢精神日益萎缩,惧战气氛 弥漫于军营上下。由此还造成“崇文抑武”风尚和价值观在社会上的盛行,从军 卫国的意识没有其应有的地位。于是,秦汉以来那种勇于进取,积极开拓及尚武 的精神失落了。正因为如此,宋代虽不乏朝臣和文士“论兵”、“议边”以及“选 将”的议论,但终究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这便不能不在一个重要方面降低了 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对北宋边防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致使在御外战争中长期处于 被动挨打的境地。 后世即称北宋“声容盛而武备衰”,可谓一针见血。武将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的衰退,导致了整个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重文轻武的国策对武将群体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对以后的社会政治制 度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将地位下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随之而衰退,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个北 宋时期,国家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内忧外患十分的严重,每时每刻都要防范着 外敌的侵扰。防守已经是很艰难的了,更不用说来进攻周边小国以完成国家的统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一。军队的战斗力是不能与以前相比的,相比之下却是士大夫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在整个北宋大多数人都过着一种思想保守,安逸舒适的生活,他 们越来越惧怕战乱,最后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的国土时还是议和派占了主导地 位。国家也随之而灭亡了。
自秦朝开始,汉、唐、宋都设丞相制,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最高行政长官。明太祖朱元璋因胡维惟庸的擅权和枉法,废掉了丞相制,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制衡,不敢相压。”
五府:
明朝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为五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各府只有统兵权,调兵之权在兵部,每逢战事发生,由皇帝命将为帅,调领五军都督府所辖卫所之兵佩印出征。
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为六部。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都察院
最高的监察、弹劾初及建议机关。
1 求几篇文言的名人人物传记要写的好的有名的或者文言写人的就可以
曹操: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集萃 山东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李传鹏 高 柔 高柔字文惠,陈留 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型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降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得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勋,勋命乃遣柔还寺⑥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军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书执法:官职⑤台:尚书台⑥寺:廷尉官署管仲: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於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於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闚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2 找几篇人物文言文传记 要有详细翻译和字词解释1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不慌不忙,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 。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
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
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
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
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
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
3 怎么用文言文写一篇自己的小传生于安乐,弱冠入学,懵懵间已然及冠之年,学而高不成,低未就。
而为府政所不弃,为之先生。苟安于教为一年有余,而教之不善,生性平淡,奈无响应之举,何其衰也,实为吾之不幸。
夫生性豁达,然粗心不在话下,平生无甚特性。思公门之行,奈何学识浅陋,阻于试场。
尝入商海为之奋斗,奈何无可用之资,无拼搏之计。遂安于平淡,不思进取。
霍然间,人生已虚度24载春秋,苦无惊人之举,与人不奇。自思仰愧于天,俯无颜以对地,呜呼!曰之天理,然天道不耻,吾将穷毕生之力,与天争艳。
《书》曰:“天道酬勤”,余必将有所为欤。
4 求20篇文言文人物传记1;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
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
请尽蠲①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
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贼响应。
宁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达曰:“古有保甲、义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
王守仁破宸濠尝用之矣。”如其法训练,得义勇二千。
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曰:“众寡食乏,奈何?”必达曰:“人臣之义,有死无二。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
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已而复率众来攻,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备御益坚。
会援至,贼解去。或言于巡抚,县堡砦②多从贼,巡抚将发兵,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
官军有自汀州还者,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自倾橐③计口赎之,询其姓氏里居,护之归。 县初食淮盐,自明王守仁治赣,改食粤盐,其后苦销引之累,必达请以粤额增淮额,商民皆便。
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
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爷安在?吾等皆宁都民。”拥而出,乃得脱。
既归里,江西总督董卫国移镇湖广,见之,叹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必达逊谢之。
既而语人曰:“故吏如弃妇,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于田间,宁都人岁时祀之。越数年,滇寇韩大任由吉安窜入宁都境,后令④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
(选自《清史稿》) 2;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
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
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
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
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
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
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
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
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
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
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
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
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
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3;江革,字休映,济阳人也。
六岁便解属文。九岁革父艰,孤贫,读书精力不倦。
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补国子生。
吏部谢胱雅相钦重。胱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以革才堪经国,除广陵太守。时革镇彭城。
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魏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
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日:“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
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诏日:“广陵太守江革,临危不挠,可太尉。”
时武陵王①在东州,颇自骄纵,上②召革面敕日:“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至,并缘道迎候至郡。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属城震恐。
上日:“江革果能称职。”乃除都官尚书。
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惟乘一舸。
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日:“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④轻艚。”
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
革至郡,百姓皆惧不能静寇。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息,民吏安之。
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所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
5 求一篇文言文的人物小传,只记得大概内容不完全对的上,但应该是这个吧~~~~
彭修字子阳,会稽毘陵人也。年十五时,父为郡吏,得休,与修俱归,道为盗所劫。修困迫,乃拔佩刀前持盗帅曰:“父辱子死,卿不顾死邪?”盗相谓曰:“此童子义士也,不宜逼之。”遂辞谢而去。乡党称其名。
后仕郡为功曹。时,西部都尉宰佑行太守事,以微过收吴县狱吏,将杀之。主簿钟离意争谏甚切,佑怒,使收缚意,欲案之,掾史莫敢谏。修排阁直入,拜于庭,曰:“明府发雷霆于主薄,请闻其过。”佑曰:“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修因拜曰:“昔任座面折文侯,朱云攀毁栏槛,自非贤君,焉得忠臣?今庆明府为贤君,主簿为忠臣。”佑遂原意罚,贳狱吏罪。
后州辟从事。时,贼张子林等数百人作乱,郡言州,请修守吴令。修与太守俱出讨贼,贼望见车马,竞交射之,飞矢雨集。修障扞太守,而为流矢所中死,太守得全。贼素闻其恩信,即杀弩中修者,余悉降散。言曰:“自为彭君故降,不为太守服也。”
顾颉刚先生从中国考古学的兴起就非常熟知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并且擅长运用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论证古史辨派的观点,甚至继王国维之后提出了“三重论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古史辨派与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应当分工”,以古史辨派的辨伪学研究作为考古学的必备基础,从而对考古学抱以冷漠态度,导致了他在古史研究中的若干缺憾。1972年他对《孙子》的辨伪及其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失之交臂,无疑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件憾事。
关键词 顾颉刚 古史辨派 考古学 辨伪学 上古史 出土简帛
一、古史辨派的史料学定位
早年共同创立古史辨派的胡适和顾颉刚先生,中经变革,值其晚年,一人以数十年之力校《水经注》,一人以数十年之力译《尚书》,其归宿虽不必相同,其用心则确然相似。
许冠三先生曾比较顾、胡二人学术风格说:顾颉刚先生“他的晚年著述仍时有胡学烙印出现。即使是在颇有王风格的《尚书》诸篇校释译论中,《尔汝篇》的影子也是依稀可辨。《盘庚校释·二》从文字文法语义上考证今本《盘庚》非商代原文各节,尤为显著。”又比较顾颉刚与王国维二人的治学成就说:顾颉刚先生“最后二十年的工夫,则完全以立为宗,已发表的《尚书》诸篇校释议论和待印行的《周公东征史事考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造诣之高,无论就规模、见识、方法、资料与体例的全体或任何一方面看,已远在王国维的《尚书》研究之上。”许冠三先生并由此提出,顾颉刚先生是“四十年代由辨伪向考信过渡,六十年代后则以考信为主”。〔1〕(第六章《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P182)
就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路径而言,晚年有较大变化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即便顾颉刚先生在对待《尚书》、《周礼》等重要典籍的态度上观点已有较大折中,他总体上的疑古倾向其实并没有改变。据钱谷融先生选自顾颉刚读书笔记主编的《顾颉刚书话》,其中建国后所作的一条《〈尚书〉学工作计划》,所列计划共有8项:(1)《尚书今译》;(2)《伪古文尚书集辨》;(3)《尚书余录》;(4)《尚书学书录》;(5)《尚书集解》;(6)《尚书文字合编》;(7)点校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8)点校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2〕(P278-279)总体而言,仍以辨伪性质居多。近年有学者提出,顾颉刚先生虽然放弃了20年代曾引起轩然大波的“禹为虫”的假设,但在50年代所作学术笔记中,仍有“禹之为虫,又得一证”的思考,“顾颉刚对‘禹’的怀疑至死也没有放弃。”〔3〕(P6) 本文同意这一看法。
在顾洪据顾颉刚读书笔记选编的《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中,有《科学思维与宗教、神话之联系;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索之不易》一条,说:“四十年来,为予辩论古史,不知中了几多明枪暗箭;前数年中被批评尤甚,假使予自信力不强,真将被迫作全部否定矣。其中当
然有若干假想,但古史本属破甑,不作假想就联系不起;至于其中之科学成分,乃可一笔抹杀乎!‘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之言洵有人间经验在也。”〔4〕(P247-248)反映了他“历劫终教志不灰”的精神。
建国以后古史辨派顿失学术主流位置,经过50-60年代农田水利整治过程中的考古文物集中发现,特别是70-90年代简帛文献的大量出土,考古学的前沿作用已为学界广泛认同。正如郑良树先生所说:“就古籍辨伪而言,竹简帛书出土所带来的震撼,恐怕与古史辨学派新说的震撼不相伯仲;因为古史辨学派为古籍真伪带来‘石破天惊’的新说,而竹简帛书却为这些新说带来‘冷酷无情’的否决,尽管这些否决不是全面的。”〔5〕(《论古籍辨伪的名称及其意义(代序)》)(P3)
在新的学术趋势下,顾颉刚先生等于《尚书》学的关注是有所期待,还是有所创新,抑或是出于自守,就目前已发表的资料而言似尚难以判断。在50年代,当古史辨派受到政治性的批判时,顾颉刚先生曾极力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当时政治界学术界包括顾颉刚先生部分好友在内的积极努力,是将古史辨派的“上限”提高到史料学的层面,而顾颉刚先生自己则也将古史辨派的“下限”降格到史料学层面,这种史料学定位一直持续到1980年顾颉刚先生逝世,其中除了学术评价以外,不无对古史辨派予以政治保护的含义。
《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中《〈古史辨〉与史料学》一条载有方诗铭对古史辨派的评价:“诗铭云:‘史学该和史料学分开。在建立新史学上,《古书辨》固然负不了这个任务。但在建立史料学上,《古史辨》仍然有它的需要。’”〔4〕(P248)顾颉刚先生称此语“似颇公允”。据方诗铭所说,当时对顾颉刚先生的评价尚有属民族资产阶级还是买办资产阶级之说,相比之下史料学的定位已是十分宽容的了。又据《顾颉刚书话》中与上文蝉联的《考据学为史料学基础》一条:“诗铭又云:‘凡是新事物都是在旧事物中发展出来的,新史学自当由旧史学中发展出来。而旧史学之方法为考据,故考据亦当批判接受。’”顾颉刚先生于引文后加按语说:“考据学者,史料学之基本方法也。”可知当时他自己也是使用的史料学的术语。
1956年11月,胡绳在一篇文章中曾说:“所谓‘古书辨’的工作本是从‘辨伪’开始,乃是一种史料考订工作。所谓‘层累地造成的古史’只能是史料学范畴内的一个命题,用意在使人不要盲目地信从前人关于古史的各种记载,这个命题对于整理周秦两汉时代的记载古史的文献是有用的。虽然整理文献的结果会有助于了解古代历史,但是当然不能把上述命题当做古代历史本身的规律。《古史辨》的编者说:‘我对于古史的主要观点,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古史辨》第3册顾颉刚先生自序中指出,人们有理由认为他的书其实是‘古书辨’,而不是‘古史辨’,这只是‘研究古史的初步工作’。这个意思我们以为是对的。)”〔6〕(《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论现代中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观念》)(P145)到1993年5月在苏州召开的“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胡绳又重申了这一观点。(见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100周年》,原刊《北京日报》1993年11月30日,题为《由顾颉刚的“古史辨”提出一个问题》(题目为编者所加);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题为《在纪念顾颉
本文2023-08-07 11:25: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