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在历史记录中出现过多少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熊猫在历史记录中出现过多少次?,第1张

因为史书中对它的记载,名字是不一样的。古代还不叫这个名字。据考证,这些奇珍异兽可能就是:执夷、杜洞尕、食铁兽、竹熊、白罴、花熊、华熊、花头熊、银狗、峨曲、猛豹、猛氏兽等等。

在黄帝时期叫貔貅,战国时期称作白黑、食铁兽;三国时期叫白豹、白罴、貔;汉代时叫做貊、猛豹;西晋时被称为驺虞;唐代时叫白熊;到明代时,又被叫做貊、貘、猛氏兽

《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其中的“罴”就是指的就是这个!

汉武帝在元封2年打败卫右渠后 ,在沃沮设置玄菟郡,后来改名为沃沮县 (今朝鲜咸兴),说明当时东北和朝鲜地区都是有这珍稀动物的。

三国时期吴国人陆机在《毛诗疏》中说“貔似虎 ,或曰似熊 ,一名执夷 ,一曰白狐 ,辽 东人谓之白罴”。辽东,即今东北地区。 陆机说“辽东人”把它们叫“白罴” ,说明三国时辽东地区就有。

据《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蔡元)第35回,楚国云梦(今湖北江陵一带)有貘出没;明万历湖北的《归州志》(指今秭归县)记载产貊,明嘉庆《巴东县志》亦记载产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貊兽“黔蜀中有之”

清乾隆时湖南《直隶澧州志林》记载“貊多力,好食竹,皮大毛粗,黄黑色,可为鞯寝之,有警则毛竖,永定间有之(指今大庸县)。”在乾隆时也在四川东南《酉阳直隶总志》中记载“貘,食铁兽也,国(指清)初时,州北小坝等地有之”。

大熊猫在古代被称为“食铁兽”,是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它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的情况下,就会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误以为大熊猫在吃铁,从此便得名食铁兽。大熊猫叫名食铁兽的说法,多来自后人对诸多古籍的解释: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钢,名曰“啮铁”。有人把上述语言简化为:南方啮铁,粪利如钢,食铁饮水,腹中不伤。

大熊猫有800万年的历史。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做大量艰巨的工作。

有。转的:一百多年以来,西方世界从1869年法国神父戴维在中国发现大熊猫开始,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哈克尼斯夫人把大熊猫"苏琳"带到美国芝加哥动物园

展出,以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以大熊猫作为国礼相送。世界性的熊猫热,越来越高,使它名扬全球,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位苏联动物学

家赞美道:"大熊猫是野生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货真价实的瑰宝,非常美丽的、标新立异的、令人惊叹的动物"。

大熊猫的历史变迁

大熊猫的历史渊远流长,它们自晚中新世起,经历了7--8百万年的沧桑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熊猫,发现于云南禄丰和元谋,生活在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炎热潮湿

的森林里,与它们同时代的动物有森林古猿,而此时人类尚处于起源的初始阶段,演化出了小型大熊猫,其躯体略为现在的1/2大,发现于广西、四川、秸西、湖

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与它们同时代的动物有猩猩、巨猿和斑狗鬣等动物。到了中更新世,它们已处于鼎盛时期,其分布北起北京周囗店,南及江南广大地区

直抵越南和缅甸的北部,构成每四纪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北京猿人也与它们生活于同一时期。到了晚更新世,气候因素,原始农业的发展以及它们自身结

构的缺陷和生活领域的狭窄,促使它们走向衰败期,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历史变迁迤今,它们仅分布于秸西秦岭,甘肃的四川岷山,以及四川盆地西缘山。大小相岭

和大小凉山的高山深谷之中,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处于极为濒危的处境之中。

国内的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古籍和地方志中,一直把大熊猫当作神奇异兽,并将其视为勇猛、正义、和平的象征。甚至在日本曾有大书字于帆上,以图保证航船安全

之事的记载(高耀亭1973)。

《尚书》是一部古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着作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中有“如虎”的记载,说像老虎一样威武,并把古代勇猛作战的勇士比喻为像一样地英勇,以后甚至将虎作为旗号,以象片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在

3000多年前西周初年,有一部记载周代民间歌谣及祭神宴会的歌辞的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历史。

《诗经》中谈到动物名称有100多个。在《诗经·牧誓》中有“如虎如羊”的记载,在《诗经·大雅》中也有“皮献其”“羔裘豹饰”的记载。从大熊猫的古籍和

方志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三千多年来,大熊猫一直被视为我国极其稀有,珍贵的珍奇异兽,具有重大的经济、文化意义。 国外的历史记载

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685年10月22日唐朝执政的我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就将两只活体白熊和七十张毛皮送给当时日本执政的天武天皇。在西方世界

最早认识大熊猫的是法国的神甫戴维(A·David),他于1869年在四川穆坪(今宝兴县)发现了真正的大熊猫。最初他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黑白熊。

1870年经巴黎自然历史搏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德(Melne-Edwards)研究后,认为它不是熊而是与小熊猫相似的另一种熊猫,为了区别先后在亚

洲发现的两种熊猫,他将1825年在喜马拉雅发现的熊猫叫作小熊猫(LittlePanda)或红熊猫(redpanda),而把戴维在四川宝兴发现的熊

猫叫大熊猫(Giantpanda)或猫熊(Catbear)。戴维借传教曾三次来中国考察,并收集动植物标本。他第二次到达大熊猫产地四川宝兴,又收集

了大熊猫皮骨标本4件,这些标本都保存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自从戴维发现大熊猫后在西方世界掀起了第一次熊猫热。许多动物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狩猎

家,不远万里,纷纷进入我国,在大熊猫产区进行考察,猎杀、追捕大熊猫,带走了大量的熊猫和熊猫皮骨标本。本世纪初期,德国曾从我国商人手中获得一张熊猫

皮。1916年德国人韦歌尔德(HWeigold)到了四川汶川,在这里捕获了一只幼体大熊猫,使他成了西方世界第一个抱过活体大熊猫的人,可是这只熊

猫不久就夭折了。以后,韦歌尔德还获得了三只雄兽和一只雌兽的头骨和皮张,这些标本他都带回了德国,保存于柏林博物馆。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熊猫很早之前就有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有熊猫这个动物了。当年皇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蚩尤的坐骑就是熊猫。所以熊猫其实在很早就有了。

但其实在历史资料或点击中,很难看见有熊猫的名字,也许之前熊猫并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人们对熊猫的了解比较少,人们只知道熊猫是上古战神蚩尤的坐骑。而且其实熊猫在早年并不叫熊猫而是叫做猫熊。

熊猫一般出现在陕西和四川两个地方,嗯,这两个地方一般文人都很少去的,因为这两个地方交通非常不便。我们从《蜀道难》中就可以看出四川那个地方真的是交通很不便利。而且这两个地方本来自然条件就不好,也没什么人去,主要是一些诗人被贬去这两个地方所以才做了一些诗。而这些诗人写的诗,都是说四川,陕西任何地方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生存,都在怀念自己的故乡和自己原来过得好生活。

其实看着熊猫是有一点傻傻的感觉,但其实熊猫是非常聪明的。在古代,猎人设陷阱也无法捕捉到它。所以大熊猫一直都不被人谈论,都是感觉很低调的那种感觉。唯一让很多人记住的就是,他是蚩尤当年的坐骑。

而现在熊猫成为中国的国宝,可谓是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很多国家的人都非常喜欢熊猫,甚至有些国家还出大价钱租熊猫让其他国家的人观看。而人们追溯熊猫的历史的时候人们第一时间反映的就是熊猫是当年秋的作息,所以中国古籍记载的最详细的,可能就是熊猫当过时候的坐骑吧。

食铁兽。一种说法是因为大熊猫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时,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它的习性,误以为是在吃铁。

大熊猫在古代被称为“食铁兽”的内容记载:“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舔食铜铁及竹骨。”“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引。”

上古时,大熊猫称为貔貅,象征意义是骁勇之士,是猛兽与猛虎一样都是勇敢战士的代称。

大熊猫别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