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古典文学知识:古籍之最_1500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文学常识:古典文学知识:古籍之最_1500字,第1张

 1、最早的类书——皇览  2、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最早的政书——政典  6、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现存最早着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着——明儒学案  30、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着——史通  43、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着——集古录  46、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现存最早钱币学专着——泉志  49、最早的地理专着——禹贡  50、第一部河道水系专着——水经  51、第一部潮汐学史专着——海潮辑说  52、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着——藏书纪要  65、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着作——棋经  66、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着作——忘忧清乐集  67、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最早的字书——史籀  69、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第一部词典——尔雅  72、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最早的韵书——声类  74、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着——文心雕龙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1999

中国俗文学史 郑振铎著 上海书局1984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敏泽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中国诗学体系论 陈良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著 东方出版社1916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中华书局 1957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中国古典小说史略 杨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史 周贻白著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著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1981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著 北大出版社1987

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中国诗歌美学史 庄严、章铸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郭英德等 中华书局1995

经学历史 清 皮锡瑞著 周予同注 中华书局1959

中国绘画史 王伯敏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中国音乐史略 吴钊、刘东升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中国古代文化史 阴法鲁主编 北大出版社1996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道教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著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清 永溶、纪昀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书目答问 张之洞缪荃孙撰 中华书局1963

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 潘树广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谈艺录 钱钟书著

管锥编 钱钟书著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诗集传 南宋 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诗经选译 余冠英选译 人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诗经今注 高亨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著 中华书局1966

楚辞补注 南宋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

楚辞集注 南宋 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文选 梁 萧统编 中华书局197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编 中华书局1983

玉台新咏 梁 徐陵辑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 严可均编 中华书局1953

论语译注 杨伯俊译注 中华书局1980

孟子译注 杨伯俊译注 中华书局1982

庄子集释 清 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1961

荀子选 方孝博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春秋左传注 杨伯俊注 中华书局1983

战国策 西汉 刘向集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古神话选释 袁珂辑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乐府诗集 南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1958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汉书选 冉昭德 陈直选注 中华书局1962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六朝文絜 清许梿编 中华书局1962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阮嗣宗咏怀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靖节先生集 东晋陶渊明著 清陶澍校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

陶渊明诗文选注 唐满先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上、下编)中华书局1961-1962年版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谢灵运诗选 叶笑雪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注 科学出版社1957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愕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搜神记 东晋干宝著 中华书局1979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文心雕龙注释 周振甫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诗品注 陈廷杰注 作家出版社1961

诗品集注 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中古文学史论集 王瑶著 北大出版社1986

古诗源 清沈德潜选 中华书局1977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中华书局1960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等 中华书局1997

唐诗别裁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75

唐诗选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诗纪事 南宋计有功著 中华书局1965

唐集叙录 万曼著 中华书局1980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 三联书店《闻一多全集》本1982

全唐文 清董诰等编 中华书局1983

全唐文纪事 清陈鸿墀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唐文粹 北宋姚铉编 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1963

唐宋八大家文抄 明茅坤编 清坊刻本

敦煌变文集 王重民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著 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 中华书局1975

王子安集注 清蒋清翊撰 光绪间刻本

杨炯卢照邻集 徐明霞点校 中华书局1981

骆临海集笺注 清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

陈子昂集 徐鹏校点 中华书局1960

孟浩然诗集 唐孟浩然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右丞集笺注 清赵殿成笺注 中华书局1961

王维集校注 陈铁民校注 中华书局1997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李太白全集 清王绮注 中华书局1979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杜少陵集详注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52

杜甫诗选 萧涤非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杜甫评传 陈贻焮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 华文轩编 中华书局1964、1982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笺注 中华书局1982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韩昌黎集 唐韩愈著 商务印书馆1958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集释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愈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柳宗元集 吴文治等校点 中华书局1979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卷 吴文治编 中华书局1964

刘禹锡诗文选注 徐州师院中文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白氏长庆集 唐白居易著 中华书局1979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196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 陈友琴编 中华书局1962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李贺诗歌集注 清王绮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樊川诗集注 清冯集梧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杜牧诗选 缪钺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玉溪生诗集笺注 清冯浩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李商隐诗歌集解 刘学锴、余恕诚著 中华书局1988

李商隐诗选 安徽师大中文系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中华书局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李璟李煜词 詹安泰编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词综 清朱彝尊、汪森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1980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乐章集 北宋柳永著 朱孝臧《疆村丛书》本

苏轼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淮海居士长短句 北宋秦观著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

清真集 北宋周邦彦著 吴则虞点校 中华书局1981

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笺校辑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东坡七集 北宋苏轼著 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苏轼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傅璇琮辑 中华书局1978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1962

陆游传 朱东润著 中华书局1960

苕溪渔隐丛话 南宋胡仔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

诗人玉屑 南宋魏庆之辑 中华书局1961

沧浪诗话校释 郭绍虞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

宋史 元阮脱等著 中华书局1977

太平广记 北宋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1981

东京梦华录注 南宋孟元老著 邓之诚注 中华书局1982

梦梁录 南宋吴自牧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武林旧事 南宋周密著 西湖书社1981

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古代白话小说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水浒后传 清陈忱著 作家出版社1956

聊斋志异(三会本) 清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水浒研究资料汇编 朱一玄、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 一栗编 中华书局1963

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1-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

镜花缘 清李汝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孽海花 曾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城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录鬼簿 元钟嗣成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1957

明代传奇全目 傅惜华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明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1958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庄一拂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闲情偶寄 清李渔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元曲选 明臧懋循编 中华书局1958

元曲选外编 隋树森编 中华书局1958

元人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1980

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1981

盛明杂剧 明沈泰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六十种曲 明毛晋编 中华书局1958

关汉卿戏曲集 吴晓铃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董解元西厢记 金董解元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西厢记 元王实甫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著 钱男扬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牡丹亭 明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清忠谱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1955

一捧雪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1955

长生殿 清洪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等编 中华书局1973

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75

清诗选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近代诗选》小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文在 清薛熙编选 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清文汇 沈粹芳、黄人等编 上海国学扶轮社本

纳兰词 清纳兰性德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

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4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笺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附:梁启超、鲁迅、黄侃三位先生所开之最低限度国学书目,仅供参考

梁启超开列之书目

四书 易经 书经 诗经 礼记 左传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战国策 诗集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楚辞 文选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鲁迅开列之书目

唐诗纪事 唐才子传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名人谱 少宝山房笔丛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世说新语 唐摭言 抱扑子外篇 论衡 今世说

黄侃开列之书目

二十五史 十三经 大藏礼记 国语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通典 庄子 荀子 文选 文心雕龙 说文解字 广韵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1、《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3、《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4、《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5、《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也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妇女问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