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指的是谁
王佐之才指的是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
他之所以被称为“王佐之才”,是因为他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战略规划方面,提出的几次建议都极具战略价值,所以被比作张良,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也”。
荀彧就追随曹操征战,并为曹操多次献计,最著名的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就是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战略优势的来源,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佐之才的涵义解释
“王佐之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最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这里的“王”,指的是君主或帝王;“佐”,是辅佐;“才”,就是才干、能力、智谋;“王佐”,其实就是“佐王”,这是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就是辅佐帝王。
细读《三国演义》,不由不敬佩里面众多的仁人智士,其高风亮节和奇谋善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大势发展进程,曹操手下的大谋士荀彧(音yu,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研究一下荀彧屡出奇谋的一生,不由得对其王佐之才唏嘘不已。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是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
荀彧早年就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回乡,率宗族到冀州避难,被袁绍待若上宾。但最终荀彧转投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忌恨,被调离中枢核心,在安徽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49岁。死后被封谥号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的墓地现在还不十分明确,据清代光绪年间《寿州志》记载,荀彧墓“俗传在州南门外南关坊”。据现在研究称,荀彧墓在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南关大转盘寿霍路以东500米处,后因城市建设被夷平。
曹操人才战略的全面制定者。中今中外,国家或者政治集团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三国演义》反复强调曹操占据天时,这不是客观的态度。实际上,曹操在陈留兴兵的时候,也是从兵微将寡做起。在政治上第一个得力助手就是荀彧。和很多能人智士一样,比如郭嘉等,都是在袁绍手下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袁绍成不了大事,就弃袁而去。荀彧投奔曹操后,曹操高兴地说:“此吾之子房也!”马上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荀彧帮助曹操制定了吸引人才战略,又主动介绍了他的侄子荀攸以及程昱、郭嘉、刘晔、吕虔、满宠、毛玠、戏志才、钟繇、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归附曹操,他们都是当时名士。当然了,这些人是先来归附的介绍后来的,并非荀彧一人所为。他们在曹操周围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智囊团,成为其成就伟业的得力膀臂。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首倡者。由于诸侯连年征战,当时的皇帝汉献帝刘协东奔西走,最后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返回洛阳。在奉迎天子的策略问题上,曹操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汉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董承来了后也不好驾驭。荀彧劝曹操说:“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率先倡导义兵勤王,但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所以暂时还不能远赴关右。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奉迎皇帝,则是大顺人心的事。这个做法可以令雄杰服气,是大谋略;可以占据道德高地招纳英俊,是大德。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再考虑这事,也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曹操认为荀彧说得极有道理,立刻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任侍中,守尚书令。从此形成曹操集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居中持重”的后方柱石。与郭嘉等随军重臣不同,荀彧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连年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彧调度筹划。在每次征伐中,荀彧都是带人在后方提供粮草兵源,使曹操在前线无所顾虑。为了笼络荀彧,曹操将安阳公主许配给荀彧长子荀恽为妻。在如何看待曾经的故主袁绍上,荀彧认为曹操对于袁绍有“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论,和郭嘉的“十胜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出他超前的眼光和见识。在官渡之战相持的关键时刻,因为久攻不下,加之粮草缺乏,曹操萌生退意。荀彧在信中劝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荧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帮助曹操坚定了决心,最终得以击败袁绍。在讨伐刘表的问题上,荀彧说:“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于是曹操按照荀彧建议的路线南征,果然很快占领了荆州。
令人扼腕的死亡方式。关于荀彧之死,《三国演义》记载道,曹操想要称魏公,荀彧说道:“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听完这话后勃然变色。212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一反常态地命令荀彧同行,荀彧已经知道曹操有杀己之心,就托病止于寿春。忽然曹操派人送一盒饮食来到,盒上有曹操亲笔封记。但荀彧开盒观看却并无一物。荀彧领会了曹操的意思,就服毒自尽。后人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作为曹操集团的实际宰相(汉献帝徒有皇帝牌位,实际上只是个摆设,曹操是事实上站着的皇帝),历代对荀彧的杰出谋略赞叹不已,这里简单摘录几句如下:
曹操的评价是:“荀彧就是我手下的汉朝张良。他道德高尚,做事情从来都是三思而不行,所以从不后悔。在这乱世中,始终有一颗忠君爱民的心。我自从兴兵以来,对周围各路诸侯用兵,都依赖荀彧戮力同心出谋划策。他所出的谋略,都是王者之道,施行后成效显著,荀彧的功绩盖过日月之光。荀彧为人处事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天下能够安定下来,荀彧是第一功,应当加封高爵位,以表彰他的元勋之功。)(原文:“吾之子房也。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当时的司马懿的评价说:“有些东西流传久了只能靠书上的文字来传递,我只是从自己所见所闻出发说,就百十年间,论才能真没有超过荀彧的。”(原文:“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是:“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注》作者裴松之评价道:“荀彧性格通达儒雅,有安国定邦的大才干。只是不够机警圆滑,最后没有机会施展志向抱负。世上的人谈起荀彧,大多数人指责他协助曹魏,让汉朝的国统倾覆,最后君臣易位。难道荀彧就不知道曹操的远大志向吗?最后他自杀殉节,也于事无补。他这种死亡方式可以说任重道远,为自己树立了最后的义名。”(原文:“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资治通鉴》作者、史学家司马光评价说:“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不是杰出人才不能扭转局势,但是荀彧除去曹操之外还能扶保谁啊?如果曹操真正称帝,那么荀彧的功劳就象当年的萧何一样。最后荀彧不想成就这个英名而自杀捍卫臣节,这难道仅仅是性格原因吗?”(原文:“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於杀身以邀名,岂人情?”)
大诗人苏轼评价说:“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荀彧就是那里的圣人。他认准只有曹操才能平定海内,所以前去辅佐。等到曹操想要加九锡之时,荀彧以死殉节。所以我始终认为荀彧是圣人之辈,他的才能像张良而品德像伯夷。”(原文:“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唐朝诗人李嘉祐有诗赞荀彧曰: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黄其军
作于2018年元月9日(古历十一月廿三)
一代神医华伦
绝代风华周公瑾
赵云——三国江湖里的常胜将军
司马懿——三国时代的掘墓人
郭嘉——第一谋臣的智胜之道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在治国安邦方面拥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往往会称之为王佐之才。
王佐指“佐王”,辅助帝王君主之意。
之才指“才学能识”,表明辅佐之臣的能力之高,多指治国奇才。
此词汇的出处是《汉书·董仲舒传》
原句为: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举例:当朝一见,许其王佐之才,行路相逢,知其美人之赠。
古时很多军机谋士就被誉有“王佐之才”,这既是对文臣极大的肯定,又是鼓舞士子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蔚然之风
例如:三国时代的荀彧就被称有“王佐之才”。
本文2023-08-07 11:38: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