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其的著作和思想分别为什么?
如下:
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公认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其身世没有确定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观点:一说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二说老子是老莱子;三说太史儋即老子。后人对这几种说法有不同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2、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人,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重要开创者,与老子并称“老庄”。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主张尊重天性,逍遥处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睥睨于万物”,代表作品为《庄子》。
3、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生卒年不详,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老,主张“秉要执本,清虚无为”(汉朝学者刘向语)、“贵虚”、“贵正”。现存《列子》八篇,是东晋张湛所辑 。
4、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是老子之后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贵生”、“重己”、“为我”,其名言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5、文子:老子的弟子,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现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认为是汉以后的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所以确证是先秦著作无疑。
6、田骈:战国时思想家。又称陈骈,齐国宗室。曾在稷下讲学,因能言善辩,人称“天口骈”。主张“贵齐”、“顺道”、“明分”、“立公”,其著作已经佚失。
7、慎到(约公元前395~前315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早年学黄老之术,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负有盛名,后离齐至韩。主张“因循”、“尚法”和“重势”。《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42篇,列法家,现存残本仅7篇。他的名言是:“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者。”
8、宋钘(约公元前370年至前291年):宋国人,主张“崇俭”、“非斗”、“别宥”。曾有《宋子》十八篇,今亦亡失,仅存辑本。
9、尹文(约公元前360—前280年),齐国人。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认为“道”即是“气”,明确提出了精气说。并对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其他主张与宋钘类似。现存《尹文子》一卷。
10、鹖冠子:战国晚期楚人,姓名不详,因“居深山﹐以鹖为冠”(《汉书‧艺文志》),故名鹖冠子。鹖冠子为赵将庞煖之师,庞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太平御览》曾记载冯谖在赵国立功显名后,鹖冠子害怕庞焕举荐自己,便和庞焕断绝关系。
其代表作《鹖冠子》为战国晚期黄老道家重要著作。
11、司马谈(-前110) :司马迁父亲,西汉夏阳人,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其代表作是《论六家要旨》,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提出道家的名称。
12、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晚年被人告发谋反,被迫自杀。刘安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和别的诸侯王不同,他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并且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最后和众门客一起著成一部包罗万象的道家巨著——《淮南子》。另外,刘安还和其门客发明了豆腐,并用蛋壳做了最早的热气球升空实验。
13、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14、王弼,三国时代人。在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变的过程中,何晏、王弼起了关键作用,其中以王弼所做的贡献更大,他重体用之分,有无之别,提倡“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将易经的研究方向导向了纯粹玄学思想,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新的局面。
15、郭象(约252年~312年):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
好老庄,善清谈,以《庄子注》闻名,他继承了向秀的一些观点,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主张“独化论”,认为世界万物都存在“自为而相因”的关系,只要各顺其适,就可到达理想的“玄冥之境”。
除了上述著名道家学者外,还有姜尚、范蠡、吕不韦、曹参、汉文帝、窦太后、汲黯、王充、王导、谢安、刘基、傅山、严复、杨增新等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也服膺道家思想或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历来也被视为道家人物。
道家主要著作
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思想产生的标志性著作,分上下两篇81章五千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其主旨归结为“道法自然、无为自化”。
通行本为王弼本,20世纪和21世纪初通过考古又发现了马王堆帛书本、郭店竹简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29]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2、《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主旨是“天性神圣”。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通行本为郭象本,仅三十三篇。
全书“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汪洋恣肆,变化无端,对后世道家思想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有极大影响。
3、《黄帝帛书》:1973年末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发现的四篇古佚书,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原来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的。
很多学者认为它就是和《道德经》一起并称为黄老道家两大经典的《黄帝四经》。其主要内容是在道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安邦治国。
4、《管子》: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刘向在《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5、《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又名《吕览》。
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但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为现实社会服务。《吕氏春秋》的名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6、《鹖冠子》: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汉书‧艺文志》云作者为“楚人”。
和其它黄老道家书籍一样,本书以黄老刑名为本﹐兼及阴阳数术等学,同样具有杂采百家的特点,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另外,《鹖冠子》记载了战国末年庞煖率军击败燕军的战役﹐所以在军事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7、《文子》:又名《通玄真经》,传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同时兼采百家之言,对儒家仁义道德思想也多有吸收。
前人认为今本系汉唐之间的伪书,或认为抄袭《淮南子》的西汉后期作品。但是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中,曾出土《文子》的残简,确证了《文子》为西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
8、《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
《汉书·艺文志》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汉初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的名言:“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
9、《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今存八篇,是东晋张湛所辑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10、《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跋魏时期,传书分上、中、下三篇。该书言简意赅,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宋(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291年),又称宋子(庄子作宋,孟子作宋,非子作宋荣子),宋国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宋尹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约周烈王六年至周赧王二十四年间在世,与齐宣王(田辟疆)同时,曾游稷下,其继承老子思想,提倡"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提出"情欲寡""见侮不辱"说,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著书一篇。孟轲与庄周都很尊敬他,称之为“先生”。是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前驱。主张“崇俭”、“非斗”,故有人误以他为墨翟弟子。
生平宋,与尹文齐名。著有《宋子》一书。
《孟子·告子下》记载,孟子曾会见过宋,并称他为"先生",孟子自称"轲",可能宋比孟子稍长。活动的时代在齐威王、宣王之时。尹文,齐人,《吕氏春秋·正名》记载有尹文与齐王的对话。燕伐齐之战,齐王死,尹文出逃,经谷(齐邑,今山东东阿)到了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很可能在齐襄王复国时,他又回到稷下学宫。可见,他比宋稍晚,当在齐宣王、王、襄王之时。宋、尹文在稷下学宫居住的时间较长。
记载《汉书·艺文志》有《宋子》18 篇,列入小说家。但其书失传,隋唐时的史籍已不见著录。班固将《宋子》列入小说家,显然不适当。《荀子·政论》说宋"严然而好说,聚人徒,立师说,成文典"。王先谦《荀子集解》认为,"成文典",谓作《宋子》18 篇。由此可见,宋在当时影响颇大,而"成文典"说明其著作并非"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说家之作可比的,实为对其著作的赞誉。因此,把宋收入小说家与其在稷下学宫的地位不相称。班固自注说:"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这是班固以孙卿之说来说明《宋子》的内容之主旨,十分清楚是说孙(荀)卿称道宋所讲过的是"黄老之意",仍承认其为黄老道家。应把宋作为黄老之学的学者。
宋尹文论天战国时,在齐国西门外稷下学宫学习的有二位道家人物,他们是宋和尹文。
稷下学宫是齐桓公田午在国都临淄开创的一个学校,经过齐盛王因齐的苦心经营,到齐宣王辟疆时,招揽文学游说之士已达数人,任其讲学议论。宋锈、尹文虽然都是来自异国他乡,却成为观点一致的要好朋友。
有一次,他们二人讨论起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什么是天人的关系问题。
宋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说:“尹老弟,我看天是包裹着万物的一个囊;而‘由合’的意思,是上通天空之上,下深入土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拢天地,成为一个包裹。它大到无外小到无内,你看对吗
尹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地说:“我看很对,上天养育万物,多得无法计量,大地造化万物,多得没有边际。所以是就不是非,非就不是是,但是非又一定是共同存在的。”
宋又问: “天,仅是一个包裹,而且还是有规律,有时序的包裹。比如一年有四季,一个月有三甸,日有朝暮,夜有昏晨,而天上星辰的运动次序,是各有其主的。是不是如此呢”
尹文听得非常入神,思考片刻,答道:“确实像你说的那样。你看,大地,不只有一种事物;人的活动,不限于一件事情,事业不能不分为多种,名位也不能不分为多样。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规律。多种事物则有共同的规律。共同的规律,就是通达无上的高,概括无穷的多,并可以运用于人间的各种事物。”二人为取得这样一致的看法而高兴极了。
又有一天,宋和尹文又讨论起人的问题。
尹文首先开头说:“老兄,我看人为是要不得的,用来掌握人民治理百姓的不应当是人为的刑罚;用来忧惧人民百姓的不应当是发怒。所以君子不被爱好之事所诱惑,不为厌恶之事所胁迫,才是最可贵的。你说对吗”
宋说:“你说的很对,人就是要不受世俗所牵累,不以外物来掩饰,不苟从别人,不违逆众志,不抛弃天道自然,希望天下安稳宁静保全人民的性命,别人和自己的奉养都知足就够了。"
尹文听到后,就继续说:“比如人为的战争,打仗出击,虽然是出击他人,但他人也会反过来进攻自己而危及自身。战争的胜利,虽然是敌人的失败;但得来的胜利,还是用自身的牺牲换来的。所以说不义的战争是发动不得的,人为的战争必然带来祸患。"二人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天衣无缝了。
紧接着二人又研究起天人的关系问题。
宋说:“一般的人往往被迫于所厌恶的事物,而失掉他喜好的东西;或者被诱惑于所喜欢的东西,就连可恶的事物都忘掉了。这都是不合于天道自然的规矩。按照天道自然的道理采取行动,才能摒弃主观的筹划和择取,符合天人合一的实情,才不会犯错误。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尹文说:“是的!天不坠,地不沉,或者正是有个什么东西在维系而支撑着他们的吧!何况人呢人也是有某种力量在支配着他,就像鼓被敲击之后才发声一样。凡是自己不能推动自己的事物,就仿佛有种力量推动着他们。这种仿佛存在的力量是什么呢那就是前面所说的天道自然的规律了。’’
宋、尹文二人就是按他们的天人合一理论为指导办事的。宋能做到当整个社会都赞美他时,他也不因此而更加努力;当整个社会都批评他时,他也不因此而更加沮丧。这是因为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与耻辱的界限。而尹文对世俗的声誉也不积极去追求,对耻辱也不时时去厌恨。他们为救民而说教,为反对战争而呼号,为贯彻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走遍天下,不辞辛劳。
道家宋、尹文论天人的故事原意是反映天道人为合一观点的。其中不要声誉,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有积极意义。
《道德真经》 《 南华真经 》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
《阴符经》 《清静经 》
《西升经》 《心印经 》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
《玉皇经》 《玉枢经 》
《三官经》 《北斗经 》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
《坐忘论 》《化书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八大神咒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
小赞及结经谒等
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
小赞及结经偈等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
陈抟最为传奇的故事之一,是他与赵匡胤的一场棋局。此事正史未有记载,但明以后的正统文人、进士、朝官皆有撰文记述。如今的华山还留有当年陈抟与赵匡胤的下棋的遗址——“下棋亭”。而陈抟一生的道学成就,也多在华山隐居时得来,后世奉陈抟为河图洛书太极图学派的鼻祖。
当时,赵匡胤仍是后周柴荣手下倚重的大将,他天生神力、勇武无双,兵法韬略无所不通。
一次,赵匡胤因事路过华山,陈抟心有所感,知未来天子将从此路过,便想以奕棋的方式与之结缘。他装扮成一卖桃老汉,挑着桃筐拦在路口。
又饥又渴的赵匡胤,见两筐鲜桃,狼吞虎咽就吃起来。但囊中羞涩,吃罢桃,又付不出钱来,只羞得满脸通红。陈抟说:“没钱不要紧,你陪我下一盘棋,赢了,就免你桃钱。”
赵匡胤善下棋,一听就答应了。头一局,赵匡胤赢了,要和陈抟下第二局,陈抟说:“要是这盘你输了,怎么办?”赵匡胤说:“我将手中这盘龙棍归于你。”
没想到,第二盘开局没几步,赵匡胤就输了。陈抟拿了盘龙棍起身就走,赵匡胤疾步追上,口中大喊:“再来一盘!”
直至华山东峰下棋亭前,陈抟止步说:“再来三盘,这次如果你输了,该如何是好?”赵匡胤一股豪气,脱口而出:“我赌华山!”
陈抟要他立文约为证。赵匡胤写下字约。二人连下三盘,赵匡胤连输三盘。陈抟将棋盘推到一边,高兴地说:“华山真属我道家了?谢主龙恩!”
陈抟突然行起君臣之礼,赵匡胤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应对。陈抟说:“壮士定为九五之尊,日后便知。”更为神奇的是,陈抟将太祖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之事都在棋局中向赵匡胤一一点化。
赵匡胤称帝后,如约将华山赐给陈抟,并下旨华山永不交赋税。民间有“自古华山不上税”一说,便来源于此。
正史记载,989年夏历七月二十二日,陈抟羽化于华山莲花峰下张超谷的石屋内,寿118岁,另有史料记载,陈抟寿180岁或200岁。
扩展资料: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
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
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陈抟
人物简介
陆修静(406年-477年,字元德),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人(今浙江湖州吴兴),著名天师道道士。
陆修静出身士族,三国东吴右丞相陆凯的后裔,幼习儒术,后来入山修道。元嘉年间(424年 --452年)宋文帝刘义隆闻其名,请他讲经说法。太后王氏更是执门徒之礼。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年)修静入庐山修道。宋明帝刘泰始三年(467年)被皇帝召到建康,在北郊天印山筑馆住下。陆修静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并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
陆修静是天师道道士,自称“三洞弟子”。《陆先生道门科略》云:太上老君以下古委忍沐浇朴散,三五失统,人鬼错乱,“二故授天师正一盟 威之道,禁戒律科,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通过“道化宣流”,以求“家国太平”(同上书)。他整理灵宝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又曾整理和传授上清经,因而受元代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
整顿改革东晋南朝时期,道教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祭酒制的衰落和道官制度的兴起。祭酒制度为早期五斗米道之旧制,其基本特征是“立治置职”,道官祭酒“领户化民”,实行政教合一之统治。为实现道官祭酒与道民的统属关系,天师道制定了三会日、宅录和缴纳命信等制度。规定在三会之日,道民必须到本师治所参加宗教活动,登记检查“宅录命籍”(近似封建国家编户齐民的户籍簿),听道官宣布科禁,考校功过。道官凭此向天曹启告,请天神守宅之官保护道民家口安全,禳灾却祸。自魏初天师道北迁至晋宋之际,出现了组织混乱,科律废弛的严重局面。当时许多道民在三会之日不赴师治参加 ,不报户籍,不交租米命信。一些道官更“妄相置署,不择其人,佩惟多,受治惟多,受治惟大,争先竞胜,更相高下”,“纵横颠倒,乱杂互起,以积衅之身,佩虚伪之治。身无戒律,不顺教令,越科破禁,轻道贱法。恣贪欲之性,而耽酒食,背盟威清约之正教,向邪僻袄巫之倒法”。祭酒制度的腐朽败落
首先,陆修静禁止道官自行署职,实行按级晋升的制度。他认为,普通民众须有功德,才能受为道民;道民受之后,有功者才能升迁。从受十将军依次升至受五十将军,再从吏依次晋升散气道士、别治道官、下治道官、配治道官,以及下、中、上八治道官。其最高者,即“能明炼道气,救济一切,消灭鬼气,使万姓归伏”的道师,才能拜署上八治中的阳平、鹿堂、鹤鸣三治道职。强调“采求道官,勿以人负官,勿以官负人”的组织措施。为健全三会日制度,他重申,三会日“民各投集本治师,当改治录籍,落死上生,隐实口数,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法。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哗言笑。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教敕大小,务共奉行”。日,作为登记、审核宅录的最后期限,其日,每个道民都须赍信至本师治所,由本师给以注籍,以便道官“领户化民”。
第二,陆修静十分重视道教斋仪的作用,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主张“身为杀盗*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课之以诵经;心有贪欲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用此三法,洗心净行,心行精至,斋之义也。”他在总结前代斋仪的基础上,制定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并撰述一系列斋戒仪范之书。从而使道教斋法不仅有了系统的仪式戒科,而且使斋戒仪范的理论更加完备。
第三,陆修静不仅整顿组织、完善斋醮仪式而且还对道教经典进行整理和分类。他早年便注意采访搜集道教经典,曾“南诣衡湘、九嶷,访南真(魏夫人)之遗迹;西至峨眉、西城,寻清虚(王褒)之高躅”。元嘉十四年(437),即着手刊正《灵宝经》,编撰《灵宝经目》。泰始三年(467)从庐山入京,居崇虚馆,又得当时朝廷收藏的杨羲、许谧手书上清经真诀。相传由鲍靓所造之《大有三皇经》亦为其所得。于是他“总括三洞”,校理卷数目录,于泰始七年奉敕撰《三洞经书目录》献上。据云,陆修静共著录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内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针对当时《灵宝经》错乱糅杂,使后来学者难辨真伪,“视听者疑惑,修味者闷烦”的情况,于是对之整理考证,编成了《灵宝经目》一书,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灵宝派的发展。陆修静在整理道教经典的同时,又创造了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教典籍分类体系,为隋唐以后历代整理道书,编修“道藏”所沿用。
著述一览陆修静是南朝刘宋时道教之集大成者,生平主要的著述领域是道教。
<ol class="\"custom_num"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三洞经书,撰《三洞经书目》
有关道教斋醚方面的仪式
他的著述虽多,但大都散佚。现存者大多收载于明《正统道藏》。现对其著述情况及源流略作考辨。
著述情况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撰《三洞经书目》,谓道教经书并药方、符图等总共1228卷,“其1090卷已行于世,138卷犹在天宫。”据《茅山志》卷九《郑樵通志艺文略·茅山道书类》著录陆修静撰: 《灵宝经目序》一卷、 《道德杂说》一《升元步虚章》一、《服御五芽导引元精经》一卷《灵宝步虚辞》一卷、《步虚洞章》一卷。《茅山志》卷十记载,陆修静著斋戒仪范百余卷。他的著述还不止这些,因有些早已亡佚,只是在古岌中偶被提及,故而难免著录不全。现据史志记载,归纳其所著书目如下: 《道德经杂说》一卷。已佚。《宋志》道家类及神仙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 《灵宝经目序》一卷。今存。收入《云笼七签》卷四。 《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经》一卷。已佚。((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道藏阔经目录》卷上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服御五芽导引元精经》一卷。不著撰人。 《升元步虚章》一卷。已佚。《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 《灵宝步虚词》一卷。已佚。《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 《步虚洞章》一卷。己佚。《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 《必然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荣隐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遂通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归根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明法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自然因缘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五符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三门论》一卷。已佚。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著录。 《陆先生答问道义》一卷。已佚。《道藏阔经目录》卷上著录。 《陆先生黄顺之问答》一卷。已佚。《道藏阔经目录》卷上著录。 《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 《洞玄灵宝五感文》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统道藏》正一部。 《陆先生道门科略》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统道藏》正一部。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一卷。今存。收卷卷入朋《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烛愿仪》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即《三元斋仪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祝愿仪》。 《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七云:,陆天师因《太极敷斋戒威仪经》撰《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 《金斋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著录。 《玉斋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著录。 《九幽斋仪》。已佚。《无上黄藻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著录。 《解考斋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著录。 《涂炭斋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 《三元斋仪》。已佚。《无上黄大斋立成仪》卷十六云:“太极真人演(灵宝)经文而著斋、威仪之诀。陆天师披(灵宝)经诀而撰斋、谢、戒、罚之仪:三篆(金篆、玉筑、黄)、九幽、解考、涂炭…品目虽繁,而仪矩则一”。《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谓,陆天师未尝撰《黄仪》。 《古法宿启建斋仪》。今存。收入《无上黄大斋立成仪》卷十六,后人有改订。 《燃灯礼祝威仪》。已佚。《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三十五著录。
三洞经书源流陆修静广集道书,对《 上清 》、《灵宝》、《三皇文》经书搜罗甚多,将所集书分而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编成《三洞经书目》,是谓“总括三洞”。 三洞经书,各有来源。 《云笈七签》卷四收载陆修静于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所撰《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及陶弘景《真话叙录》均谓:东晋《上清经》法,由杨羲传许谧、许椽(烟>,椽传子许黄民 ,许黄民传马朗、马罕。元嘉六年 (公元429),马朗藏经干净室,以洋铜灌厨箭,约家人不复开。宋废帝景和元年(公元465)逼取至京,置于华林园。暂开后仍付道士马氏。“泰始初(公元465),受(季真)乃启,将出私解(11} )。陆修静南下,立崇虚馆,又取在馆。”(《真语·叙录》) 《真浩·叙录》记载,东晋杨羲书有《灵宝五符》一卷,本藏句容葛集处。泰始年间 (公元465-471),葛柔以之示陆修静,“因以缉物与葛请取,甚加隐闭”。 《云笼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三洞》谓:鲍靓于晋惠帝永康年间(公元300=301)于篙山石室得《三皇天文》,后授葛洪。“陆修静先生得之,传孙游岳”。 陆修静从上述途径取得《上清》、《灵宝》、《三皇文》系经书,刊正、编成《三洞经书目录》。关于此书目道书总数,说法不一。北周甄莺《笑道论》诸子道书三十六、 《广弘明集》卷十二唐释明桑《决对傅叠废佛事并表》、《全唐文》卷九一二释道世《辨道经真伪表》皆谓陆修静实集道教经书并药方符图一千九十卷,号称一千二百二十卷,说“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而唐杜光庭删《太上黄篆斋仪》卷五十二则云: 至宋朝简寂先生校潍之际,述《珠囊经目》万八千卷。 考《珠囊经目》系指北周建德中王延所撰 《三洞珠囊》经目七卷,校定道书凡八千三十卷。北周武帝建德乃公元572 - 575年,而陆修静早在公元477年(宋元徽五年)已段,杜光庭显然是把王廷所作书目误为陆修静之书目。南宋金允中编《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又因袭了杜光庭的错误。又《道藏尊经历代纲日》亦谓:“宋简寂先生陆修静经目,藏经一万八千一百卷。”显然也是同样的错误。 至清康熙年间,毛德琦纂《庐山志》,卷四云: 简寂观道士相传,昔观中有道藏阁,乃陆修静奏请御赐道家经并符图一千二百卷,龙筐贮之,后被回录。 按:道教经书,东晋葛洪《抱朴子,遐览篇》著录六百七十卷,另符五百数十卷,合计约一千二百卷。北周甄变《笑道论》谓陆修静实集道书一千九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道书一千二百十六卷。故大体上可以肯定陆修静当时所集道书为一千九十卷。也可能还有一些道书他从未见过,也未取得。
思想概述东汉末,道教因张角“黄巾起义”失败之影响而受抑制,接着又受曹魏之制约,故从两晋至南朝刘宋间,在政局动荡中更趋零落,道教散乱,“教法纲颓”(《洞玄灵宝五感文》)。江南一带帛家道、李家道及其它种种巫现道门杂出,*祀盛行。陆修静在刊正、编纂道书的同时,倾力于整顿道教之法制仪轨,力图建立以内持斋戒、外持威仪为本基的、统一的道教。故而,虽然灵宝派本以金丹药物为归趣,但陆修静敷演《灵宝》,却仍以斋戒为重。在他看来,斋“是求道之本”(《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入靖修真,要资斋戒”(《云篮七签》卷三十七《斋戒叙》)。 其斋戒理论,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维护道门的神圣为名,用斋戒以制约人心,使之有利于当时社会之教化;其二是儒释兼融。 宗教戒条,是宗教徒的道德法规,行为轨范,是维持宗教信仰的支柱,也是制约人心的方法。陆修静为维护道门之神圣,首重斋戒,《陆先生道门科略》云:。 道士不受老君百八十戒,其身无德,则非道士,不得当百姓拜,不可以收治鬼神。而斋戒的目的,实际上乃在于约制人心欲虑,静虚以与道合。《祝愿仪》云:圣人以百姓奔兢五欲,不能自定,故立斋法,因事息事。禁戒以闭内寇,威仪以防外贼。礼诵役身口,乘动以反静;思神役心念,御有以归虚也。能静能虚,则与道合。所谓静虚,亦即忘我,忘我尔后与虚无之道体“玄合”。《洞玄灵宝五感文》云:“道体虚无,我有故隔,今既能忘,所以玄合。” 陆修静倡斋戒以制心遗欲,其根本目的在于使道教有利于当时社会之教化。《陆先生道门科略》云:太上老君以下古委忍沐浇朴散,三五失统,人鬼错乱,“二故授天师正一盟 威之道,禁戒律科,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通过“道化宣流”,以求“家国太平”(同上书)。 再者,陆修静的斋戒理论,主以神仙长生之道,亦旁撷儒家仁孝之教,释家“三业清净”之说,以此构立其斋醛规范,直为后代典式。葛洪虽也讲“为道者当先立功德”,以 “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抱朴内篇·对俗》),但其主旨是金丹道,外重金丹,内重抱朴守一,含有老庄清净无为,任物自化的思想,而陆修静却颇受儒学影响,强调“行善成德以至于道,若不作功德,但守一不移,终不成道” (《祝愿仪》)。陆修静更将道德之教与儒家仁学揉为一体,并列为三。《祝愿仪》云:夫道三合成德,自不满三,诸事不成。三者,谓道德仁也。仁一也,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乃得道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晓道,亦不得道;若但晓道而无功德,亦不得道;若但有道德而无仁,则至理聆没,归乎无有。譬如种谷,投种土中而无水润,响能生乎……故《五千文》日“三生万物”。在陆修静的神仙理论中,还纳入了孝慈等传统的道德观念。《洞玄灵宝五感文》说,一旦获得神丹以济沉溺,则“先报我亲平素之日鞠育之恩”,让“父母上升福堂”,“度彼绝岸”,又要“因缘种族,咸受大惠”,使“后世蒙福”。作《五感文》的缘由,是陆修静率门徒作斋仪时,饥寒交迫,“虑有怠懈,乃说五感以相劝慰。”很清楚,孝慈是克己求道的精神支柱。这样,陆修静所倡导的实际上是忠孝神(接上页)仙。他还将清斋与佛教的“超脱轮回”等列,斋戒“检御身心”,也即是要“灭诸三业罪恼”(《云岌七签》卷四十《受持八戒斋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三教交融的意向。 陆修静对神与气的关系,亦有所论及。神气相当于神形,是南北朝时论争比较激烈的问题。陆修静本诸道教传统观点,认为: 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生之所赖,唯神与气。神气之在人身,为四之命,人不可须臾无气,不可俯仰失神。 失神则五脏溃坏,失气则颠级而亡。气之与神,常相随而行;神之与气,常相宗为强。神去则气亡,气绝则身丧。一切皆知畏死而乐生,不知生活之功在于神气。 (《祝愿仪》)
宗教活动在青山环抱的简寂观中,陆修静采药炼丹,研修道教宗义,一共7年。简寂观的道藏阁中藏有道教的经书、符图、药方共1200卷,据说他奏请皇帝,以龙箧贮之,相当讲究。
陆修静在简寂观中致力于道教经典的搜集、整理,加以分类,列为洞真、洞玄、洞律三部,合称“三洞经书”,并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这是最早的道藏书目著作。陆修静为道教经典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在朝廷多次征召之下,陆修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简寂观,入住建康。刘宋开明元年(公元477),陆在建康景德观辞世,享年71岁。陆去世后,遗体被弟子们运回庐山,安葬在布袋岩下。陆生前留有遗言,死后要弟子们用布袋装殓他的遗体,直接抛入深山穷谷之中,与土木同穴。弟子们不忍,仍然葬入墓茔,布袋岩由此得名。
相关资料 简寂观简寂观在唐以前一直是庐山道教最重要的宫观和最大的道教修炼场,鼎盛时住有道人多达五、六百人,香火称极盛。唐宋时期,影响仍在,出现了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高道。他们先后长居简寂观,与朝廷官府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身负高深道学和丹功。据载,钱朗精于“补脑还元”长生之术,许坚熟识《河图》、《洛书》。北宋著名道士陈抟亦一度游居简寂观,从许坚学易经心法。该法以后成为他创立道教新学风的前提和新学说——道教内丹学的依据。当时,许多文人,如张正见、韦应物、白居易、顾况、陈尧佐等也来此游观,赋诗题赞。南宋之初,简寂观遭到南侵金兵和李成之流的劫掠。曾任南宋孝宗右丞相、两度游庐山的周必大在游记中记述道:“由别径入简寂观,宋陆修静故居也。其旁有岳庙。守者云,先生炼丹井已过。回步访之,深三尺,在田间。酌讫,乃至观中。陈贤良记云,观在白云峰下,其间一峰独秀曰紫霄。其北又有屏风山,其前一里有鸡笼山。观门有朝真阁殿,前有先生醮石,亦名礼斗石。道藏刻石铜天尊像,石磬,白云楼。西涧悬瀑,落于庑前。……许坚联衣石涧中间。道士则云,沙石湮没久矣。进观连理树。”已失去了昔日风光。事隔十三年后,朱熹仍充满悲凉地写下了“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空余蘸坛石,香火难复燃”的诗句。其后虽间有修葺,但已难复旧观了。
明清两代,简寂观更趋冷落。许多文人在游观该观后都不胜感慨,空生悲叹。明人王思任诗中写道:“简寂元名观,于今寂更芜。问松寻道士,指瀑失田夫。古鼠巢萝殿,荒鸡叫草厨。”清人黄宗羲到此也只是看到败落空寂的荒观。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观无人问津,不知就里,“询简寂观多不知者”。连道士住观还要纳赁资,而地方则以观田所入作为每年斋醮之需。为此,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简寂观沉郁地写下了一副对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先师。”为简寂观乃至整个庐山宫观的中落大鸣不平。但简寂观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转机。到咸丰三年又为兵火所毁,抗战后“益见荒凉”,仅有若干古迹可资参证,尚可勾起人们对昔日观之繁华的几许回忆。
鼎盛时期的简寂观在朝廷的格外恩宠下,不仅赫然成为庐山道教中心和南天师道最著名的道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庐山道教的发展。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宫等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互相呼应,鼎力相持,与庐山佛教势力分庭抗礼,创造出了“释道同尊”的局面。
人物影响陆修静为道一生,“大敞法门,深弘典奥”,创立了大行于世的南天师道,使之成为与寇谦之创立的北天师道相抗衡的道教重要道派,令“朝野注意,道俗归心”。随后,南天师道经他高足孙游岳和再传弟子陶弘景大力鼓吹和传布,而繁衍出著名的茅山道派,大显于唐代。究其根源,应归功于陆修静所创立的丰富而完备的三洞经书。所以《道学传》中如是说道:“道教之兴,于斯为盛也。”也正因如此,陆修静在死后获得了比生前更崇高的地位和荣耀。就在他死后不久,宋后废帝便赐之谥号“简寂先生”。及宋徽宗上台,又再度拔高,加封为“丹元真人”。而自梁代以还,对道教稍有好感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倾巢出动,纷纷来观,立碑撰记,赋诗题咏,对陆修静独到建树的弘道生涯,特别是在简寂观的为道宏举大加赞誉,多方捧扬。其中南朝梁人沈璇在《简寂观碑文》中写道:“三洞法师陆修静,心怀寡欲,性蓄兼善,忘为栖住,城隆阐教。投装乐土,解橐灵山。”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了陆修静献身道教的一生和对庐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陆修静兼通儒释,学识广博。在他羽化成仙后,庐山流传着大量有关他的传说。从这些传说背后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寻觅到陆修静风流俊雅、文才横溢的一面。这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说便是“虎溪三笑”。
相关诗词《佚老堂》
苏轼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本文2023-08-07 11:42: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