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水浒传〉资料。。。,第1张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关于它的作者,明人记载不一。郎瑛《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李贽《忠义水浒传叙》中提到作者时,说是“施、罗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罗贯中作。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施某所编”,“世传施号耐庵”。综上所说,明人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吴梅《顾曲麈谈》记施耐庵即元末剧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所载的《施耐庵墓志》和《施耐庵传》等。但这些材料相互矛盾处不少,且有明显不可信处,因此对于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意见颇不一致,多数研究者持怀疑态度,尚待进一步研究。

  书摘:

  且说宋江大队人马,入盖州城,便传下将令,先教收灭火,不许伤害居民。众将都来献

  功。宋先锋教军士将首级号令各门。天明出榜,安抚百姓。将三军人马,尽数收入盖州屯

  驻,赏劳三军诸将。功绩簿上,标写石秀,时迁,解珍,解宝功次。一面写表申奏朝廷,得

  了盖州,尽将府库财帛金宝,解赴京师,写书由呈宿太尉。此时腊月将终,宋江料理军务,

  不觉过了三四日,忽报张清病可,同安道全来参见听用。宋江喜道:“甚好。明日是宣和五

  年的元旦,却得聚首。”

  次日黎明,众将军公服扑头,宋江率领众兄弟望阙朝贺,行五拜三叩头礼已毕,卸下扑

  头公服,各穿红锦战袍,九十二个头领,及新降将耿恭,齐齐整整,都来贺节,参拜宋江。

  宋先锋大排筵席,庆贺宴赏,众兄弟轮次与宋江称觞献寿。酒至数巡,宋江对众将道:“赖

  众兄弟之力,国家复了三个城池。又值元旦,相聚欢乐,实为罕有。独是公孙胜,呼延灼,

  关胜,水军头领李俊等八员,及守陵川柴进,李应,守高平史进,穆弘,这十五兄弟,不在

  面前,甚是悒怏。”当下便唤军中头目,领二百余名军役,各各另外赏劳,教即日担送羊

  酒,分头去送到卫州,陵川,高平三处守城头领交纳,兼报捷音。吩咐兀是未了,忽报三处

  守城头领,差人到此候贺都宋先锋将令,戎事在身,不能亲来拜贺。宋江大喜道:“得此信

  息,就如见面一般。”赏劳来人,陪众兄弟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次日,宋先锋准备出东郊迎春,因这日子时正四刻,又逢立春节候。是夜刮起东北风,

  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

  纷纷柳絮,片片鹅毛。空中白鹭群飞,江上素鸥翻覆。飞来庭院,转旋作态因风;映彻

  戈矛,灿烂增辉荷日。千山玉砌,能令樵子怅迷踪;万户银装,多少幽人成佳句。正是尽道

  丰年好,丰年瑞若何?边关多荷戟,宜瑞不宜多。

  当下“地文星”萧让对众头领说道:“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

  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这雪本是阴气凝结,所

  以六出,应着阴数。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杂片,更无六出了。今日虽已立春,尚在冬春之

  交,那雪片却是或五或六。”乐和听了这几句议论,便走向檐前,把衣袖儿承受那落下来的

  雪片看时,真个雪花六出,内一出尚未全去,还有些圭角,内中也有五出的了。乐和连声叫

  道:“果然!果然!”众人都拥上来看,却被李逵鼻中銶出一阵热气,把那雪花儿銶灭了。

  众人都大笑,却惊动了宋先锋,走出来问道:“众兄弟笑甚么?”众人说:“正看雪花,被

  『黑旋风』鼻气銶灭了。”宋江也笑道:“我已吩咐置酒在宜春圃,与众兄弟赏玩则个!”

  原来这州治东,有个宜春圃,圃中有一座雨香亭,亭前颇有几株桧柏松梅。当晚众头领

  在雨香亭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不觉日暮,点上灯烛。宋江酒酣,闲话中追论起昔日被难

  时,多亏了众兄弟。“我本郓城小吏,身犯大罪,蒙众兄弟于千万刃之中,九死一生之内,

  屡次舍着性命,救出我来。当江州与戴宗兄弟押赴市曹时,万分是个鬼;到今日却得为国家

  臣子,与国家出力。回思往日之事,真如梦中!”宋江说到此处,不觉潸然泪下。戴宗,花

  荣,及同难的几个弟兄,听了这般话,也都掉下泪来。

  李逵这时多饮了几杯酒,酣醉上来,一头与众人说着话,眼皮儿却渐渐合拢来,便用双

  臂衬着脸,已是睡去。忽转念道:“外面雪兀是未止。”心里想着,身体未常动弹,却像已

  走出亭子外的一般。看外面时,又是奇怪:“原来无雪,只管在里面兀坐!待我到那厢去走

  一回。”离了宜春圃,须臾出了州城,猛可想起:“阿也!忘带了板斧!”把手向腰间摸

  时,原来插在这里。向前不分南北,莽莽撞撞的,不知行了多少路,却见前面一座高山。无

  移时,行到山前,只见山凹里走出一个人来,头带折角头巾,身穿淡黄道袍,迎上前来笑

  道:“将军要闲步时,转过此山,是有得意处。”李逵道:“大哥,这个山名叫做甚么?”

  那秀士道:“此山唤做『天池岭』,将军闲玩回来,仍到此处相会。”

  李逵依着他,真个转过那山,忽见路傍有一所庄院。只听的庄里大闹,李逵闯将进去,

  却是十数个人,都执棍棒器械,在那里打桌击凳,把家火什物,打的粉碎。内中一个大汉骂

  道:“老牛子,快把女儿好好地与我做浑家,万事干休;若说半个不字,教你们都是个

  死!”李逵从外入来,听了这几句说话,心如火炽,口似猓生,喝道:“你这夥鸟汉,如何

  强要人家女儿?”那夥人嚷道:“我们是要他女儿,干你屁事!”李逵大怒,拔出板斧砍

  去。好生作怪,却是不禁砍,只一斧,砍翻了两三个。那几个要走,李逵赶上,一连六七

  斧,砍的七颠八倒,横满地;单只走了一个,望外跑去了。

  李逵抢到里面,只见两扇门儿紧紧地闭着,李逵一脚踢开,见里面有个白发老儿,和一

  个老婆子在那里啼哭。见李逵抢入来,叫道:“不好了,打进来了!”李逵大叫道:“我是

  路见不平的。前面那夥鸟汉,被我都杀了,你随我来看。”那老儿战战兢兢的跟出来看了,

  反扯住李逵道:“虽是除了凶人,须连累我吃官司。”李逵笑道:“你那老儿,也不晓得

  『黑爷爷』。我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见今同宋公明哥哥,奉诏征讨田虎。他每见在城

  中酒,我不耐烦,出来闲走。莫说那几个鸟汉,就是杀了几千,也打甚么鸟不禁?”那老儿

  方揩泪道:“恁般却是好也!请将军到里面坐地。”李逵走进去,那边已摆上一桌子酒馔。

  老儿扶李逵上面坐了,满满地筛一碗酒,双手捧过来道:“蒙将军救了女儿,满饮此

  盏。”李逵接过来便,老头儿又来劝。一连了四五碗,只见先前啼哭的老婆子领了一个年少

  女子上前,叉手双双地道了个万福。婆子便道:“将军在宋先锋部下,又恁般奢遮,如不弃

  丑陋,情愿把小女配与将军。”李逵听了这句话,跳将起来道:“这样腌脏歪货!却可是我

  要谋你的女儿,杀了这几个撮鸟?快夹了鸟嘴,不要放那鸟屁!”只一脚,把桌子踢翻,跑

  出门来。只见那边一个彪形大汉,仗着一条朴刀,大踏步赶上来,大喝一声道:“兀那黑

  贼,不要走!却这几个兄弟,如何都把来杀了?我们是要他家女儿,干你甚事?”挺朴刀直

  抢上来。李逵大怒,轮斧来迎,与那汉礩了二十余合。那汉礩不过,隔开板斧,拖着朴刀,

  飞也似跑去。李逵紧紧追赶,赶过一个林子,猛见许多宫殿。

  那汉奔至殿前,撇了朴刀,在人丛一混,不见了那汉,只听得殿上喝道:“李逵不得无

  礼!着他来见朝。”李逵猛省道:“这是文德殿,前日随宋哥哥在此见朝,这是皇帝的所

  在。”又听得殿上说道:“李逵,快俯伏!”李逵藏了板斧,上前观看,只见皇帝远远的坐

  在殿上,许多官员,排列殿前。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

  拜!”天子问道:“适你为何杀了许多人?”李逵跪着说道:“这门强要占人女儿,臣一时

  气忿,所以杀了。”天子道:“李逵路见不平,剿除奸党,义勇可嘉,赦汝无罪,愁汝做了

  值殿将军。”李逵心中喜欢道:“原来皇帝恁般明白!”一连磕了十数个头,便起身立于殿

  下。

  无移时,只见蔡京,童贯,杨戬,高俅四个,一班儿跪下,俯伏奏道:“今有宋江,统

  领兵马,征讨田虎,逗遛不进,终日饮酒,伏乞皇上治罪。”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名

  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两斧抢上前,一斧一个,劈下头来,大叫道:“皇帝,你不

  要听那贼臣的说话,我宋哥哥连破了三个城池,见今屯兵盖州,就要出兵,如何恁般欺

  诳?”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李逵。李逵□两斧叫道:“敢来捉我,把那四个做

  样!”众人因此不敢动手。

  李逵大笑道:“快当!快当!那四个贼臣,今日得了当,我去报与宋哥哥知道。”大踏

  步离了宫殿。猛可的又见一座山。看那山时,却是适遇见秀士的所在。那秀士兀是立在山坡

  前,又迎将上来笑道:“将军此游得意否?”李逵道:“好教大哥得知,适被俺杀了四个贼

  臣。”那秀士笑道:“原来如此!我原在汾沁之间,近日偶游于此,知将军等心存忠义,我

  还有紧要说话与将军说。目今宋先锋征讨田虎,我有十字要诀,可擒田虎。将军须牢牢记

  着,传与宋先锋知道。”便对李逵念道:“要夷田虎族,须谐『琼矢镞』。”一连念了五六

  遍。李逵听他说得有理,便依着他温念这十个字。(第93章)

原文链接

《一生的呼召》

——发现并活出人生的天职

[美]葛尼斯(OsGuinness) 著

林以舜等 译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06。

---

正文约5000字; 粗体 本编标 ;

本文编录杨原平。

---

11  坚立在责任之处

“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克尔凯郭尔

P136

毕加索的创作天分在20世纪的艺术界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和女性之间,他可以说是个吃人怪物。他形容自己是“米诺达”(Minotaur,希腊神话中的人身牛头怪物),而“怪物”则是朋友形容他的字眼(例如雕刻家贾克梅第)。毕加索说:“我死时,会是一场船难,巨大的船沉没时,周围许多人会和它一起被吸下去。”

不幸的是,毕加索说得没错。当他于1973年以91岁高龄去世之后,与他最亲近的三个人自杀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早年的情妇玛丽·黛莉丝,以及他的孙子帕力多)。还有几个人精神崩溃,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欧嘉和他最著名的情妇玛尔。这种毁灭性力量在他早年时即显现出来。他的亲生母亲警告他的第一任妻子:“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和我儿子在一起会快乐。他只为自己活,不为任何人活。”

在《与毕加索生活的日子》(Life with Picasso)一书中,比毕加索年轻40岁的吉洛(Francoise Gilot)回忆身为他第三任情妇的10年生活。她写道,他非常吸引人,“有时候似乎不在他的面前,就无法保持呼吸。”但是就如毕加索所说,他的世界里只有两种女人——“女神”和“踏脚垫”,而且迟早每个人都会从第一种沦落为第二种。(p137)玛尔(毕加索在结识吉洛之前的情妇)最后告诉他:“你一生中从来不曾爱任何人,你不明白如何爱人。”吉洛曾经说他是“恶魔”,结果毕加索用香烟烫她的脸颊,毕加索之所以停手,是因为他说:“我可能还想再看见你。”

P137

毕加索亲口对吉洛说:“每当我换妻子,应该把前任妻子埋了。那样,我就可以摆脱她们…杀死女人,就抹去她所代表的过去。”吉洛说,这是毕加索的“蓝胡子情结”,而且这必然和他的无神主义息息相关。毕加索是尼采的铁杆追随者,他主张上帝已死,曾经有人听到他喃喃地说:“我是上帝,我是上帝。”在毕加索创作的真空期里,仅余的力量是恶魔般的驱力,让他继续创作艺术,并影响众人。

不可否认的,毕加索不但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依然是一个依照上帝的形像所造的人。尽管他具毁灭性,但他仍然表现出对另一个方向的渴望。有个令吉洛大为吃惊、印象深刻的矛盾例子。他们在一起三年后的某一天,在法国南部的安提布,毕加索突然带着吉洛前往一间小教堂,带她走到前面的一个黑暗角落。

“你要在这里发誓,你会永远爱我。”毕加索说。

“如果我想要跟着你,”吉洛震惊地回答道:“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誓,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

“我想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好。”他说。

“这里或别的地方都一样。”她回答。

“不!不!”毕加索说。“呃,对,当然,确实都一样。但是,这就是那一类的事,你怎么知道。也许教会的这些东西是有一点古怪,它也许可以让整件事情更加确定一点。谁知道呢?”

P138

毕加索的这件事进一步凸显出呼召的重要性:就现代人寻找道德责任的基础,以及对伦理标准的认识而言,呼召的概念极为重要。

今日西方世界充斥着关于道德危机的著作,以及呼求更大的责任感来医治这个现状的虔诚呼吁。对宗教人士和保守人士而言,此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责任是道德危机的答案。持怀疑论的人则认为并没有真正的道德危机,有的只是在宗教无足轻重的世俗社会中的新挑战,而责任感则是讨论道德,却不涉及宗教的可行方法。(p139)对于其他世俗学者而言,现代道德的危机确实存在,伦理已经崩溃成“缺乏道德基础的道德”,但是他们认为,能够拯救我们的是责任感。有“道德”并不表示“善良”,而是人如同作者或演员一样,运用其自由及责任,做善恶的选择。

P139

现代有许多关于责任感的呼声。从1948年 普世教协 (World Councilof Churches)提出“ 负责任的社会 ”的口号,到1994年美国共和党在“ 与美国立约 ”(Contract with America)活动中的“个人责任法案”皆是。若是没有这个全方位、高标准的词(责任),就不能完整地讨论道德。在伦理上,“责任感”等同于“善良”;在人群间则代表“好人”;在企业界中代表“专业”;在《纽约时报》的社论中,则代表“合理”和“可靠”。显然给罪犯、社会救济滥用者、未婚妈妈、不尽责的父亲、青少年以及总统候选人的共享解药,就是更大的“责任感”。

令人好奇的是,很少人停下来问“为我们的责任负责”是什么意思,很少人会询问“责任感”是否能够担负起所有期待的责任。看起来是不行。 首先 ,责任的概念具备“日落价值观”的特色,就像太阳一样,在日落之时色彩最为缤纷,最受欣赏。 第二 ,它目前的显著地位是一种相当奇特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暂停加以检视。在19世纪之前,责任感被视为道德的基础,但是它本身并不被视为一种美德。只有传统的美德消失了,它才成为存留下来的少数美德之一。在每况愈下的道德中,责任感和宽容这类现代美德一起苟延残喘。 第三 ,最重要的,责任感的概念已经与它的根源剥离。若没有根源,它必定也会凋零及死亡。现代的责任感和它的根源矛盾,因它完全是“为”(for)某人某事负责,而不是“向”(to)某人负责。

P140

换句话说,现代对于责任感的呼吁,在我们身上加了沉重的负担。我们被告知要为自己负责、为我们的人格负责、为我们的身体负责、为我们的未来负责、为我们的家庭负责、为我们的族群负责、为我们的环境负责、为我们的社会负责,以及为我们的星球负责。但是这些事看起来似乎永远没有希望,而且不公平。一方面,这些事务似乎一年比一年庞大、一年比一年复杂,越来越无法控制。另一方面,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是向谁负担这些重担。对现代、世俗、爱好自由的人而言,向上帝负责根本不列入考虑,而向社会负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若我们觉得被压垮,便容易将责任完全抛开。没错,“不负责任”的指控是依据“责任”的标准。吊诡的是,没错,只有“坏人”才有“好良知”。但是,若我们被要求为太多事物负责,却不需要向任何人负责,责任本身就会瓦解。

因此,我们活在一个领袖为错误“负完全责任”的时代,而他们会严肃地宣称“责任到此为止”,却从来不曾因此辞职或承认任何罪过。实际上,负责任似乎和不负责任没有什么不同。那些在前一秒钟宣讲“负责任”的人,可能在下一秒即成了“牺牲者状态”。拒绝接受不可能担负的责任,和拒绝所有的责任,其实相距不远,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和这种悲凉状态相反,呼召的真理显然为责任感提供了确实的基础。“ 太初有道 ”(约翰福音1:1),甚至在每一个人生之始,都有道赐给我们。因此,每个人的生命核心都有一种关系上的感应,是聆听得到的。我们存在,就是听而且回应。我们负责任,是因为我们可以响应。(p141)在上帝创造之初所说的话和他审判我们的最后判语之间,我们都在回应上帝对我们所说的话。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别的上帝。除了上帝的道之外,没有别的道。除了上帝的生活方式之外,没有别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我们的回应须由我们决定,没有人强迫我们回答“是”。事实上,正如 克尔凯郭尔 所坚称的:“ ‘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

P141

因此, 耶稣 在教导之后补充说:“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马太福音11:15)当然听见他说话的人都有耳朵;然而他们并没有都听进去。身负责任者,有一天我们都会被要求交账,即使不在今天。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 戈培尔 的所有策略都建立在一句格言上:“ 率先向世界说出第一句话的人,永远都是对的。 ”但是他错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话。虽然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自由选择权争辩,但是无疑地,我们没有自由“不”选择。那些拒绝上帝第一句话的人,永远也无法逃避他的最后一句话。审判日那天,就是履行完责任归家安歇的那一天。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一次责任会停留在它当属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必须担负起这种对责任极富挑战性的看法。就本质而言,回应呼召就是迈向责任。责任是顺服的另一个名字。我们不像那些没有呼召者一样,我们没有轻率的沉默、尴尬的沉默,或极度的沉默等这一类的借口。因此,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我们要坚立在责任所在之处。我们的呼召就是我们的责任范围。但是我们不是对呼召负责;我们是对上帝负责,而我们的呼召则是履行这项责任。

P142

呼召的责任不能成为陈词滥调。 克尔凯郭尔 在谈到信仰对社会的重要性时说: “ 应该尽一切力量,让每一个人永远为自己生活的每一个小时负责,即使是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亦然,因为这就是基督教信仰。 ”今天我们必须在空洞的现代高调中,在可靠沉沦、借口高升的时代里,让责任成为真实。正如毕加索的故事所表达的,在我们默默无闻,或是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得见我们时,要负起责任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许多传统的道德是讲究负责任的。做对事情的人和没有做错事情的人,往往表现出负责任的样子,因为他们知道别人正看着他们。他们的道德感是因为别人会看见而负责。当然,匿名负责任的状况也有出现。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邻里间有足够的凝聚力,彼此的关系也够亲密,行为便会获得检视。在小城镇里,邻里往往“好管闲事”,正如在城市里,默默无闻往往等同于“解放”。然而重点仍然不变,传统的道德与负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现代世界里,默默无闻的机会大大增加。海军上将尼尔森指出:“离开直布罗陀的时候,每个水手都是单身男子。”但是,令19世纪水手的妻子和情人背脊发凉的事情,现在也令所有关心对错的人觉得问题重重。现代生活大部分的处境就如“离开直布罗陀地方”一样。今天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有更多人在更多情况下,更不为人所知。从人的角度而言,我们是默默无闻且隐形的,因此,我们必须自动自发地向惟一的观众(上帝)负责,否则我们会屈从于不负责任。

在 哈维尔 的 《狱中书简》 中,他问道: “若我们搭乘无人售票的街车,独自坐在第二节车厢里(只有一个停靠站),显然不会有人发现我们没付车钱,(p142)为什么我们往往仍然会(虽然可能是在内心交战之后)投下车钱?为什么即使在显然没有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例如没有人知道,而且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仍然会做好事?”

P143

哈维尔认为,答案不只是良心和教养的问题。我们是负责任的人类,而负责任表示“自我担保”,以及在生命背后的那股力量(无论是什么力量)面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但是哈维尔仍然不确定,因为行为和他不一样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遥远城市的饭店房间里,诱惑大于在家里?为什么比较多的人会在因特网上“发火”,却比较不会在办公室里失去冷静?现代生活中的两种方法一旅行和科技,将我们抽离面对面的世界,进入无位格性、隐形的世界。因此,在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才真正考验我们是否负责任。

《圣经·创世记》中 约瑟 和波提乏之妻的故事,就是以行动履行呼召的例子。约瑟的主人之妻要他与她同寝,此时完全没有人会看见(当时他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主人、没有同事目睹他的回应),但是他的回答斩钉截铁:“ 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 ”(创世纪39:9)约瑟没有人的观众,但是他有一位观众就够了,且是惟一的观众。

朋霍费尔 在他的著作 《伦理学》 (Ethics)中,简单地陈述同样的重点:“ 谁能坚立?只有那些最后的标准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智、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自由,或自己的道德的人,这些人蒙召要在信心里活出顺服、负责任的行为,单单忠于神,准备舍弃以上这一切。这就是负责任的人,他努力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这些负责任的人在哪里 ?”

P144

负责任的人在哪里? 尼采 在 《道德的谱系》 (Genealogy of Morals)中,形容对人类责任的追寻是“ 繁衍能够负责任的动物的工作 ”。与情人发誓的毕加索、诗人哲学家哈维尔,以及无数可能的守约者都会同意此说。然而听见呼召的人则更进一步。 我们这些意志薄弱的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守约,许下誓言的功效不及祈祷,如此,我们有何资格立下承诺?若是远离呼召,就没有响应,也没有责任。只有透过负责任,我们才获得能力(而不是获得资格),可以立下承诺,微微地与呼召背后的约相呼应。

你是否愿意坚立,成为一个负责的人、一个“试图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的人?聆听拿撒勒人耶稣的声音,响应他的呼召。

作者简介

葛尼斯Os Guinness,毕业于牛津大学,修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华盛顿“三一论坛”的资深院士。葛尼斯所带领的“三一论坛”,常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一同研讨,来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公共议题。

---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P15

我的家庭来自爱尔兰,但我一直把自己出生在中国视为一生的荣幸。我的祖父毕业于剑桥,1896年成为医疗宣教士来到北京,后来在开封建立了一所医院。他一生在那里服务,一次他治疗一个患伤寒的士兵,自身也不幸感染伤寒,死在河南,也葬在河南。我的母亲也是个医生,和我的父亲一同在河南服侍。我们一家经历了河南1943年可怕的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在三个月内夺去了500万人的生命,包括我的两个兄弟,他们也葬在河南。

我的家庭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热爱,我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崇敬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在我的孩提时代,我们住在南京,并在1949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因此当我每过几年回到中国,看到中国的进步,看到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超级力量,无比高兴。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的书《呼召》翻译成中文出版。我写了超过25本书,而这本《呼召》是最畅销的一本,已经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其畅销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书中所谈的主题,是人类心灵的渴望,渴望从上苍那里得到召唤,带有目标和真诚来生活。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都在充满激情地追寻目标和自我实现,(p16)但哪里能有真正的满足?本质上说,对印度教和佛教而言,他们的回应是,算了吧,忘掉这一切吧;他们说,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放弃和超脱,因此自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来自个人性。而对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来说,人生的目标就是“自己来做”;他们认为没有普遍性的意义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创造我们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像古典的希腊巨人阿特拉斯,双肩背负着地球的重担。

与此相对,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此的回应是生命的目标扎根于上苍的呼召:来跟随我。上帝按照他的形像创造我们,每个人是独特的,拥有不可剥夺的尊严,因此从创造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是“成为你所是”。但这只是一半的答案。创造我们的上帝同样呼召我们,如果我们回应他的呼召,我们会达到靠我们自己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从呼召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你说是”,而且是“成为上苍要你成为的所是”。毫无疑问,这个呼召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指向人存在的终极意义。

中国今天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临界点,因此来自上苍的呼召以及由此而来的充满动感意味的目标,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是无比兴奋的。我很荣幸通过这本书向你介绍“呼召”这个改变历史和塑造文化的观念,从而可以祝福中国人民的生命,中国人民也将成为世界的祝福。

葛尼斯(Os Guinness)

2010年3月3日于华盛顿

---

引 言

P17

你在寻找生命的目标吗?这个目标是否大到能够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深到足以探究你热切情感中的每个神秘地带,持续启发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本书谈的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原因。它通过人类历史和人类经验,探索至深、至广、至重的目标——这原因是如此深邃,以致少有人曾如此深入探究过。你在认真地找寻这个目标吗?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今天有许多人提供了不完全的答案。市面上充满炫惑、嘈杂的讨论,其实不过是虚空一场。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多的书籍和研讨会,只为提供简单的步骤和不费力的答案,在五分钟之内解决你一切的需要。身为现代人,我们都太有“目的”或“目标导向”。我们的生活被他们的“企图”所牵制。我们都满有“使命宣言”、“可评估的成果”,要把我们醒着的每个时刻都“最大化”。

有些人士大发热心,向你滔滔不绝推介他们为你设定的目标,使你以为这是种新发现,使我们自以为是有史以来,注意到思想和计划未来重要性的第一人。这些讲论都太自满,且常是欺哄人的。例如,很多人所标榜“全新的”、“空前绝后的”语词,常常带着谄媚和欺骗,言过其实。如果我们假以时日衡量他们的成果,我们会很想控告他们广告不实。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期待下一本书、下一个研讨会、下一个建议和下一件新事。

P18

这么多种追求生命目标的方法,我们该如何取舍?我们所选择的,真的与别人不同吗?为何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很多现代思想家都不再辩论,他们告诉我们没什么差别,答案都一样,只是大家“各有所好”罢了。没有是非、没有好坏,有的只是“你的”或“我的”之别。

这真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事实上,第一,答案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这些不同造成不同的结局。第三,这些不同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整个社会和文明。简而言之,真理攸关大局,所有的宣告主张都会带出结果,然而真理越辩越明。在生活中检视理想和生命中带有目标一样重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于保险费和所得税扣缴额,但却轻忽生命的目标,这是十分可笑的。

追寻生命目标的不同答案所造成的区别极其明显,这导致完全不同的方向。现代世界对生命的目标采取的是“大树”观点,允许有多种的选择。

第一种是东方的观点,包括印度教和佛教。如果最后的实体是一种非个人性的存在(所谓“涅槃寂静、众生平等”),那追寻生命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忘掉它并饶恕自己”。我们会这么在意生命的追寻,只不过是被世上的幻象所迷惑。因此,个人想要追寻生命的圆满,只会使情况更糟,对不朽的欲望、渴望和眷恋,使我们走向受苦之轮回。从这个观点来看,自由并不是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我,而是从个人主义中得释放,借由一种或多种的修行来达成目标。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da)里的克里希纳神(Krishna)说:“人性必须从‘妄念的黑暗森林’里超脱出来。”而禅宗的终极目标,据日本的大师铃木大拙(D T Suzuki)总结他对佛教的了解,不是道成肉身而是免去肉身的轮回。

第二种是世俗主义的答案,包括无神论、大部分的不可知论、科学自然主义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如果终极实体是一种机会,并且不用考虑是否有上帝(或其他神祇或超自然),那么生命的目标就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借由自我来实现。我们不用追寻——而是由我们来决定。据尼采的说法,我们的挑战就是“把每个‘它是’转变成‘因此我定意’”。在罗素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疲惫却不退让的亚特拉斯”(希腊神话中受罚擎天之巨人),将我们所制造出来的世界扛在肩膀上。或者,像法兰克·辛拉特纳(Frank Sinatra)所唱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的方法“夺标”。

第三种是《圣经》的答案,为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同持守,是西方文明中那种动态的、具特色的生活目标的主要塑造力量。这种观点认为,终极实体既不是个人机会,也不是和个人无关的一种存在,而是有一位无限的上帝,他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我们,并且呼召我们进入与他的团契中。于是,我们的生命目标有了两种来源—我们“受造成为的”(created to be)和我们“被呼召成为的”(called to be)。我们的创造者的这种呼召,成为最深自我探索的来源,并且给我们的生命一种启发和能力,使我们的生命能更新变化,进入一种无人可比的神圣计划中。

P20

你是否发现你对生命目标的追寻,到头来只是幻梦一场?于是跟随东方大师的各种修行。你是否定意,你的生命目标必须由你自己设定,并靠自己完成?很多世俗主义的思想家鼓励你这么做。或者,你肯姑且一试,相信有位上帝创造你、使你知道你是谁,并呼召你成为惟独他知道你将成为的样式?那就听从拿撤勒人耶稣和他改变世界所说的几个字——“来跟从我”。

不要再跌入懒人式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差别的陷阱。不要再高唱“成就生命而不是生活”的高调。不要再喃喃“呼召”的呓语,却不明白若没有呼召者就没有呼召。综观人类对实现生命目标的追寻,你会发现许多退出人生竞赛的不适切答案及虚无。在你检验完所有人类生活目标的答案后,你会发现呼召才是真正的“终极原因”。回应那至高者对你的呼召,让他成为你生命的主宰,因神圣的呼召,全然改变你生命的样貌。不计代价、勇往直前,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淬炼恩赐的一场冒险与荣耀上帝的机会,为我们的世界注入价值。用生命回应呼召,就是你所找寻并期望实现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一同发现它是何等令人惊奇且充满能力。

葛尼斯(Os Guinness)

写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马克林市

---

中文简体版出版前言

当代社会在人类精神方面有一个巨大的困局,我们似乎知道得越来越多,却越来越迷茫于我到底活着为什么;我们似乎越来越忙碌,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当做什么,忙碌又为了什么。理想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17岁的年轻人已经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想着学习一些会计、电脑之类实用技术为维续生计;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原本该流连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思想的锐度,却过早地实际起来,失去了“隐形的翅膀”;跨出校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难以忍受日复一日的重复,以至于每天盼望到周五,周日晚上又成为“害怕星期一”症候群。人生就是如此灰暗吗?我们的先辈有什么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供“空心的”现代人汲取吗?

本书作者葛尼斯(OsGuinness)是当代西方响当当的思想家。本书的英文版销售已经突破100多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在本书中他犀利地指出当代西方文化的弊端,社会越来越富有,精神和灵性越来越贫乏。他追寻西方思想史上“天职”的观念,期望重新点燃读者心中的梦想,即有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值得人为之而生,为之而活的,这种思想会帮助我们突破每日的琐碎,建立一个超越性的视野,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正是这种“天职”观念,让日内瓦的钟表匠在他人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用心经营,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钟表;让清教徒有坚定的信念,在北美拓荒中创造奇迹;让卡耐基、洛克菲勒这些富豪们产生“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的情怀;让许许多多伟大的母亲可以安于在家庭中服侍,培育健全的下一代…

在“地球是平的”这样的时代,西方文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的问题。尽管文化和信仰背景不同,但葛尼斯的思考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更促进我们在这些思想议题上的研讨。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引进新的精神资源,丰富我们的精神视野。通过本书,我们更能理解西方职业精神是怎么形成的,个人召命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是什么。

目录

赵晓序回应至高者的呼召…1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15

引言…17

01人生的大问题…21

02寻找的被寻见…31

03挥之不去的问题…43

04每个人、每一处、每件事…57

05借着他、走向他、为了他…69

06照你的本相去行…79

07坚立的时刻…93

08让主作主…101

09惟一的观众…113

10竭诚为主…123

11坚立在责任之处…135

12蒙召的子民…145

13道的追随者…159

14蒙恩VS自负…171

15与你何干?…183

16更多、更快、更好…195

17对抗正午的恶魔。…207

18有窗的世界…219

19锁在外面、留在那里…229

20专注的生活…241

21白日的梦想家…253

22吉光片习羽的启示…269

23将所有思想化为感恩…283

24众人的弄臣…295

25时候已经来临…309

26最好的呼召…323

跋:生命的主宰…337

致谢…339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Fight the good fight of the faith Take hold of the eternal life to which you were called when you made your good conf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witnesses (1 Timothy 6:12 NIV)

要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是为这永生而蒙召的,又在许多的证人面前承认过美好的信仰。 (提摩太前书 6:12 新译本)

IN CHRIST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我第一次读到苏子在《和董传留别》的这两句诗,读着这样的诗句,我的心在震颤。这句话是说给我们这样的寒门子弟的吗?可我现在是“粗缯大布”,可惜,我还没有“诗书气自华”呀!我自我安慰,一个人无论是自己生活如何窘迫,但只要腹有诗书,总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总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我觉得我与这位千年前的贤哲心脉相通了。

学生时代读明初大学士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常常感动于在贫寒的生活里,痴心读书带给作者的快乐。“缊袍敝衣”处“绮绣”“朱缨宝饰”其间,“略无慕艳意”。一个贫寒的学子,处衣冠华贵的官宦子弟中间,没有自卑的折磨,没有艳羡而不能得的煎熬。这真是有定力的书生,因为他的心里有着自己的追求,这追求让他忘记了衣食的粗劣,这追求让他品尝读书的快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读到文中这样的句子,我感怀不已。一位当朝大儒就是在这样的读书中练成的。

常常想,人这一生太短暂了,几十年光阴,转瞬就过完了。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到了半百之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多少仁人志士发出人生苦短的悲叹。可时间,就是这样残酷,无论你怎么的悲叹岁月的流水,可是,它依然以自己的步伐,永不停歇在丈量着你的生命。即使像孔老夫子那样伟大的至圣先师,面对滚滚东去的河水,也发出自己深沉的慨叹:“逝者如斯夫!”当我手捧《诗经》,吟咏着3500年前的先民的古老的歌谣,我的思想走进了那久远年代人们的生活。我一下子就走到那个蛮荒时期,我一下子就成了3500年前的古人,是“诗三百”的旋律让我领略到先民素朴纯真的生活。读书,真的是延长了我生命的长度,沉浸于阅读中我品味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原来,读书是这样的奇妙,让我们回到了久远的年代,让我们跟那些熟悉的诗人一同欢乐一同忧戚。这样想来,我的人生真的没有短暂之憾了。能以一个生活21世纪的当代人,走进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我走过了几千年的民族文明史,能说我的生命是短暂的吗?在这里,我走进遥远的时空,我从历朝历代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身上汲取灵魂的营养。在读书中,我才觉得我不是一个简单的肉体,读书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记得每到过年贴春联,父亲总喜欢“耕读传家”的横批。父亲没想到他的儿子能有朝一日脱离农民,但他一直很崇拜读书人。多年来,我养成夜读的习惯。每当夜晚,我展开一本书,在这样寂静的夜晚,觉得是属于我的世界。读着读着,我觉得在一页页的文字叠加的书本里,那些书中的人物,就从书中走出来,向我深情的诉说。我听到了陈子昂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还有那位上天的谪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那是多么快乐的生活。读书真的让我品味多彩的人生。在不同的人生观照里,我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我觉得有这么多一流的大师,流传千古的作家们日日跟我交流,把他们含英咀华的篇章送给我,我读之赏之,有时感动落泪,有时为之击节拍案,读书真的让我忘记了生活的单调,我觉得我的日子是那样的多彩而富足。读着读着,我竟然忘却了俗世的烦扰,竟然忘却了不快,虽在尘埃里,我并不卑微,我立时高擎起了头颅,找到了高尚的感觉。

一页页文字的背后,是一代代人的灵魂的留影。每每看到一本古籍,我感到是幸福的遇见。这可是几百年上千年的古人的文章。在字里行间的寻觅中,我被一种生命和灵魂的庄严所震撼。这书的作者,是那样的遥远,遥远到在时空隧道里也难以找到他们。他们早已化作岁月的烟尘,湮没于遥远的时空。留给我们的只有他们的名字。可是,此刻,展开书页,我觉得他们又是是那样的熟悉,他们在诉说着自己的欢乐和忧伤,在讲述着自己的人生际遇,当然更多的是时代给予他们的苦难。可是,他们没有沉沦,而是以文字以书卷藏之名山,以俟来者。今天,我读到了他们的文章,我就是他们所盼望的来者。我在浩如繁星的卷册中找到他们,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自己的故友。那书里的文字有他们留给我的人生托付。每部书,都是一位作家思想家科学家的思想的光华鲜活的生命。一代人的书籍里有着一代人与命运的抗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列祖列宗的生命图腾,就是这一本本书传承给我们。能遇见他们,不是我们的幸福吗?将他们的梦想与祈愿传承给后人,也是我们责任和使命。

在书中我思接千载,在书中我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几乎就是一个超人。书籍给予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几乎无所不能。我们可以走进远古,我们也可以迎接未来。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不要让坏的心情控制了你,活在当下,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一句话形容我的心情,分享给大家:

一,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一一梁实秋《送行》

二,我没有余力再卑微,因为我已不再勇敢。一一白槿湖《深爱这城》

三,时间是最冷酷的杀手,看着我们一点点腐朽,却无动衷。一一逡逻《刑者,吴常》

四,我们终究把别人安抚的太好,轮到自己时就失了分寸。

五,无论怎么挣扎,一直挣脱不出那段陈旧的自己。

六,如果你学会以别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通常会吃惊地意识到从他们的观点看,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不会平的。

七,只要知道你还活在这个世上,我就可以了无牵挂。一一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

八,所有水落石出,是在时间的回璇中仍相遇自己的本性。一一安妮宝贝《眠空》

九,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一一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十,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

十一,文明越进步,思考就越脆弱。一一一埃里克

十二,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一一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

十三,人只要活着,再怎样一无所有,也不该把做人的尊严与风度输掉。

一句话怎么够呢,好想把所有美好的句子贴上来。

一、即使没有白纸黑字也依然万里牵挂。

二、那些温暖但哀伤的夕阳将我们的姿势剪成忧伤的剪影,贴在了弥漫花香的空气里面。

三、在星光坠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意犹未尽地想起你。

四、我可以一言不发地看书写字很长一段时间,给我喝不完的咖啡和看不完的书,我就可以维持一个天荒地老的姿势。

五、李白花间一壶酒可以邀得明月徘徊影零乱。可是就我而言,明月邀下来,只有单薄的影子空空荡荡地飘在枝间被刺的千疮百孔。

岁月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鬓染霜雪。

每个人都离不开爱情,但对爱情的理解和经历不大相同,却又很十分相似。

一路风风雨雨走来,一起碰碰撞撞经过。苦也吃过,乐也享过,实实在在的拥有过。悲欢离合都是故事皆是歌。

直到今天,两个人越来越觉得,互相关照,相互依靠,才是爱情的意义!

所谓少年夫妻老年伴,也算是内心的感悟吧!

用名人的一句话概括就是

年轻时,我们曾深深相爱却浑然不知!一一叶芝!

我现在的遗憾就是书没有读好,没有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经历过低谷,经历过分离,但我没有放弃。可现实给我一记狠狠的巴掌,给我上了一课,有时候不要执意坚持不该坚持的,不要放弃不该放弃的。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的同时,要学会灵活,要学会圆滑,不要盲目的认真和天真。要把生活经营起来,要学会用智慧来过自己的生活。

2018过去了,2019已经来了,自己的要求不高,也不敢奢望,只希望自己在2018没有实现的愿望,哪怕2019实现不了,但也别整反了,仅此而已。

年过三十的我,人生经历算不上丰富,但也有所感悟,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我所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我所期望的到底是怎样的自己。陈果老师的《真诚,才显真爱》一文中有一段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让自己在他人眼中闪闪发光,引来旁人路人陌生人的羡慕与赞叹——很多人把这当成对自己的善待。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自爱,而更像一种自厌,因为这里面全然没有对真实自我的关照,尊重和接纳,却充满了对自我本性的无视、嫌弃和压抑。事实上,这大可不必,一个人,不论表现得多好多完美,总有人喜欢,总有人不喜欢。即使像耶稣一样的圣人,耶稣有人喜欢他,有人不喜欢他,有人憎恨他,甚至将他送上了十字架。既然如此,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再迷茫,陈果老师说的对:生活,就要活出自我,做人,就是本色真诚。你觉得呢?

美丽的距离\r

文/北回归线的阳光\r

\r

我在一缕清辉中猜你的距离\r

是抵在我的心头\r

还是遥远得像我想不起的过去\r

静静地落在我的枕边\r

像一片冰花\r

晶莹\r

在水样幽蓝的夜色中\r

屋外树林似地\r

静寂\r

\r

像那列绿皮火车上的那个夜\r

忘掉了颠簸和噪音\r

我的脸朝向窗外,看你\r

看旷野上城镇的灯火\r

游来远去\r

是你柔和的光辉\r

一直伴随了我离家的旅途\r

给一个春天里的孤独\r

离愁和美丽\r

\r

我在一缕清辉中猜你的距离\r

是在我窗边\r

还是千里万里\r

仿佛一个永远萦绕的思念\r

加进了岁月的煎熬\r

流过星空\r

流过我屋边的花丛\r

化作了远方一个暗夜的\r

泪滴

余华先生的小说《活着》中有一句话让我感慨:“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走。”生与死是由不得人来选择,我们能够选择的只有在生命的历程中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无论富有贫穷都要怀有一颗平常心,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我想把自己活成一首诗

一朵花开出了我的微笑

一根草绿了我眼里的黄土

我想以诗的方式

呈现另一个自己

以此遇见不一样的我

我想把自己活成一首诗

枯木又抽出了新芽

冰封的 情感 渐渐消融

一条河流

从我的身体里诞生了

泛起春潮

经典书籍,有详实的案例阐述理论,仅仅短篇幅的书摘不足以概括,建议研读原书辅助理解。

本书作者提出了长尾理论这一理论。但是利用在线零售的经济效益大规模销售相对非热门的产品,却是很多企业家的创意。新的互联网经济正接纳,更具有协同性,参与性和特异性的选择你是我下的货架空间二是关于购买趋势和公众观念的实时信息。

相关书籍《引爆点》,《魔鬼经济学》。

案例:《触及巅峰》由于《走进空气稀薄的地带》走红。

本来一直在忍受大众流行文化的专制,不得不消极地去接受那些暑期大片和人造热门。**行业,**院排什么片我们就得去看,所以现在有人利用长尾理论造出了各种电视盒子**盒子。

地域限制: 大众流行品味 其实是供需失衡的产物,是对市场无效分配的一种反应。大热门是是和人类心理直接相关的,是社会潮流和口头传播效应造成的共同结果。由于 物理世界的限制 , 物理学本身的限制 ,娱乐也一直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化解,那就是聚焦于大热门,其实 实质就是制造足够的需求 。热门经济学诞生于一个供给不足的时代。

无尽的市场:长尾市场的量加起来其实很大。google和ebay其实做的都是长尾生意。

网上还有一些新成长的市场,有一些网上独有的产品。一些网上零售商的核心增长点,就是在传统零售商里根本找不到的产品。

需要领会的数学几何的道理,一个极大极大的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仍然等于1个极大极大的数,而且只会变得越来越大。

供给和需求的连接成本变低,那么能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市场的整个内涵。不仅仅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当利基市场被我们纳入能力范围之内,非商业内容的市场需求也开始显现无疑,这些需求转向利基产品,供给这些产品的经济学也会进一步进步。

在工业条件限制下,大规模制造市场的头部,而纳斯达克市场网络股板块成为大热门时代的终结,我们正在从一个大规模市场退回到分割市场,只不过 定义不同市场的 不再是地理位置,而是我们的 兴趣偏好。

工业革命前大多数文化本地化农耕文化为主,土地广人口分散,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所以口音和民间音乐由此而生,教堂成为当时西欧的主要大众文化纽带也是有原因的,他有最好的传播设施和传播媒介 -圣经。

2000年的时候娱乐工业整体在衰退,热门音乐市场的衰退更为惨重,顾客们转向了不那么主流的选择,上千个五花八门的亚流派

谁毁掉了热门音乐;广播业的忧虑;大热门经济就是大热门文化

大热门**制造商就像风险资本家把赌注押在许多项目上,通过 分散化的方法 降低他们的风险有些变成大热门的几个项目,必须能弥补其他项目带来的损失,所以不光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所以病情最大牌的明星为你助阵,万万不可精打细算,也就是把稀缺资源分配给最值得的东西,最流行的东西

我们可不可以把 长尾理论浓缩为一句简单的话,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累利基产品和市场 。

新的供给必须有新的需求相伴,否则长尾会渐渐枯萎,不仅要用供给多样性来衡量,还要加入到长尾中来衡量,长尾诞生于上百万个利基产品,但是如果这些产品无人问津,长尾为没有意义。

成为 时代的六个主题, 一在任何市场利基产品都远远多于热门产品;二获得这些利息产品的成本正在显著下降,现在许多市场已经有能力供应空前丰富的产品;三仅仅供应更多的产品并不能满足需求,必须找到适合他们的产品;四,一旦有了空前丰富的品种,又有来作出选择的过滤器,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热门产品仍然存在;五尽管没有一个电器产品能实现大的销量,但由于累计产品数不胜数,他们聚合起来,将共同形成一个可以大热门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六以上几点全部实现需求曲线的天然形状将显现出来,不说供给瓶颈,信息匮乏,和有限货架空间的扭曲,它的分布就像人口本身一样分散。

一句话,一条长尾就是没有被经济匮乏滤去真面目的文化

长尾的出现 少不了一个机关重要的 经济扳机:降低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 ,与三个强大力量有关。一普及生产工具(人人生产,长尾更长;生产者),第二,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成本(人人消费和传播,长尾扁平化,抬高曲线,扩大曲线下的面积;集合器),第三,连接供给与需求(搜索成本降低,把需求向大热门推向利基产品。过滤器)三种力量进一步扩大的利基市场的需求量曲线过的变更平,让他的重心从中部推向右部

头部,靠近创业者的领地,越受金钱驱使,是精英式的鼓励生产;而尾部,靠近业余者的领地,接近草根智慧。头部越靠近版权经纪,倾向于商业代理;而尾部靠近礼品经济,倾向于自我出版,这种变化是由于生产工具完全普及,生产者的队伍指数级的扩大,生产和消费者之间传统界限模糊,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一个天文学的例子为证,以前天文学都垄断在专家的手里,但是现在它越来越成为一个半专业和半业余领域,因为有时候很关键的是多少个人在观察多少时间花在其中而不是有多少专家在研究。所以有一些著作,甚至是很多普通人共同享有著作权的,因为他们的观察,对于发现有巨大的作用。

消费主义向生产主义推进;维基现象;集体生产的力量(不断修正;大量);声誉经济(需求曲线开始于头部的传统货币经济,终结于尾部的非货币经济,头尾之间是两者的混合体。长尾尾部生产还没沟通成本低, 声誉很重要);曝光文化(长尾曲线里面的创作者们有不同的动机,很容易知道他们对于知识产权的兴趣不尽相同,比如说迪士尼,的费尽心机巩固拓展版权,但是很多艺术家把免费的对等交流改成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方法。不同的人对于版权的态度不一样,但是法律并不会区分,版权是自动给予的,自动得到保护,除非创造者明确放弃,所以希望别人将来市场法规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这个现实);自我出版热(多重目的,甚至成为一个新的营销方式);新参与机制

长尾理论的销售逻辑是销售成本越低,销量就越大,但是实现这一点,要考虑长尾的 集合器 ,各类产品集合起来,变得易于寻找。

商业集合器 主要分五大类,有形产品,数字产品,广告服务信息,网上社区或者用户自创内容,有些集合器力求囊括一整个领域,有些则瞄准了特定的细分市场,有些跨领域。

成为这条线前1/3是有形零售商,中间混合零售商,第三是纯数字零售商最终的长尾部分。

开拓长尾 :亚马逊于九四年或九六年前后,完成了一个最初设想拥有邮购商家的集中化配送,同时也可以拥有一家目录零售商的直销优势,而无需担负印刷会百万份目录的成本。下一步降低公司的存货成本,不必再为成在自家厂仓库中的产品,付出成本,第三个步骤就是将虚拟存货模式加以扩展,引入其他大零售商,利用他们和生产商和分销商的现有关系。

即需既存 :虚拟和分散化中国市场为前进的一个绝妙方式,但彻底摆脱有形存货,甚至能够让你上一层楼。

存货的消亡

离开信息时代,进入推荐时代,新时尚领军人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观点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他的口头传播效应真的成为第三种力,由消费者的情绪来联结供给和需求。过滤器的作用在于促进产销结合。

群体智慧 的力量:google上的网页级别,my space上的好友注册,netflex的用户评论,都是群体智慧的验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就是新时代的时尚领军人。

被放大了的口头传播效应印证了长尾的第三种力量。利用消费者情绪来连接供给与需求,是长尾的第三种力量,普及生产工具是第一种,使得长尾发展壮大,普及传播工具是第二种力量,它使长尾变得人尽可得。

群体行为 。tag就是群体的例子。

搜索引擎,这是我能成为硅谷的一大经济力量,是因为认识到了衡量和分析大众行为的价值

过滤器法则:这些技术和服务可以细查使之不尽的各种选择,然后把最适合你的一个摆在你的面前。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

排行榜未必公平,事实上,要获得关注排行榜不能脱离 背景 ,同一类别中的类似事物相比才有意义

长尾中满是垃圾?

为什么过滤器很重要,因为没有过滤器,成为可能只是一个恼人的噪音源而已。 信息理论 ,主要是一个信息采集问题,从随机的电子噪音中分离出连贯有序的信号。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根据销售状况来判断产品的优劣。理财市场的经济学不同于主流经济学,我们要理解长尾,非常有背于直觉,我们需要坦率地承认一件事, 长尾中确实满是垃圾 。世上任何事物的90%是不用的渣滓。

在一个有限的销售平台上,好坏产品的比例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 零和游戏 ,一个产品得到了空间,一个产品就会失去空间。但一个非有限的销售平台上,这就全变成了 非零和游戏 。但是注意长尾的与众不同,在于此,长尾的内容不会被供给瓶颈和各种各样的关口先过滤掉,质量千差万别。所以是就是常委的动态质量范围相当宽广,最差的差到极点,最好的,无与伦比。注意在短尾中的大众产品,想让所有人有兴趣,所以折衷必不可少,因为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完美,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 对很多人来说,最好的产品就在长尾中。

纷杂的长尾:随着 尾巴向后延伸 , 信号噪音比越来越低 ,所以在过滤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信号的质量才能保持不变,帮助消费者找到想要的东西。

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长尾事物。

休谟归纳问题 。但是这样的 黑天鹅问题 的一个随机事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重大影响,无法计算的概率,意外效应。

事前过滤器和事后过滤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一个匮乏市场,各个行业都是围绕寻找和推广好东西成长起来的。比如说编辑星探采购营销商,广告商都是事前过滤器,而博客,播放列表,评论顾客推荐,这些都是事后过滤器,放大,而不是预测消费行为,是事后过滤器的一个重要特征。短尾市场,事前过滤比较多。而长尾市场中,过滤器的角色,已经从守门员变成了顾问。正如事前过滤器并不完美,事后过滤器,也不完美,因为事后过滤器往往都是业余性的。

八十,二十,法则在长尾市场中已经发生了三种变化:第一,能提供的产品比之前多了,第二,找到这产品比从前容易,这是推荐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