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地理真绝谁有古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龙门地理真绝谁有古书,第1张

史类地理10种,第一种直接冠以“地理”之名。其著录之书大致可以分成以下类型:一是古代地理书汇编类著述,如陆澄《地理书》。二是王朝疆域地理书,有记一代疆域的,如《太康三年地记》、《唐地域方尺图》;有记历代疆域变革的,如《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太平寰宇记》等。三是总记古今地理变迁,如《古今地名》、《古来国名》等。四是天文分野类地理书,如《开元分野图》。五是记载天下风俗物产,如《方物志》、《隋诸郡土俗物产》。六是总述地理视野,如《世界记》等。当然对于郑樵所著录的书目还可以作不同的归纳,但是其“地理”类例下的著述,除《剑南方物略图赞》、《京兆方物志》之外,都是从总体上讨论相关的地理问题,并以王朝疆域地理为核心。其情况与今日之通论性地理著述类似。

其它9种,虽并未冠以地理之词,依文句词例,可视作承前省之句式,各种之后皆省略“地理”一词。同书“谱系”下各细目除帝系、皇族以外,即称“某谱”,可为旁证。另,此处九种不再冠以地理之名,除省文以外,还可突出第一种之统属性质。

著名地理书籍简介有: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顾祖禹独撰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汉书·地理志》

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为《汉书》十志之一。它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洛阳伽蓝记》——东魏杨炫之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括地志》——唐初魏王李泰主编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原书字数无考,今《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

《徐霞客游记》——明末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此外还有《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新、旧唐书。地理志》等史书中所载的地理志。

(以上只是简介,具体查阅)

鱼跃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的龙门,今称禹门口),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目录 1词语介绍 发音: yú yuè lóng mén 释义: 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处: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编辑本段 历史记载 龙门,又名禹门,在陕西省韩城市,据《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据《名山记》载:“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清乾隆《韩城县志》载:“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亦称禹门渡。关于“禹凿龙门”,《吕氏春秋》说:“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故称“龙门”。

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释义: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读音:yu yue long men

例句:

1于是乎,教师不仅成为了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成为了来自贫困家庭的聪明孩子们鱼跃龙门进入中产阶级的捷径。

  查找了一下,好多的龙门山,具体你可以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161855htmlwtp=tt

  1、河南洛阳市龙门山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两岸东、西山上。西山又名龙门山,故名。古称伊阙,故又称伊阙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即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至清末1000余年间不断营造,尤以北魏和唐代为盛。大小窟龛分布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的崖壁上。现存窟龛约2100余个,佛塔40余座,题记碑碣3860种,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中唐窟数量最多,约占2/3,典型洞窟有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北魏次之,约占1/3,典型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万佛洞等。洞窟造像多为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也有世俗供养人和佛传、本生故事。奉先寺摩崖像龛凿有11尊雕像,主佛卢舍那佛高达17米;万佛洞南北两壁满雕石像达15万尊,均属唐代造像杰作。碑刻题记数量居全国石窟之首,著名者如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初唐、盛唐书法之作。

  编辑本段2、四川成都市龙门山

  四川龙门山风光(15张) 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气象万千。在彭州境内有九峰山风景名胜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白鹿森林公园等。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在龙门山中段,主要分布于彭州和什邡境内。此地岩层上古生界地质现象发育,厚度大,层层展现地球上古老地质的演变过程,为地球地质演化过程的活档案。经同位素测定,此地闪长岩年龄为2043亿年,花岗岩年龄为1027亿年,杂岩为654亿年——767亿年,奥陶系大理岩不整合地覆盖其表面上,在岩体边缘有白云母伟晶岩出露,晋宁中期花岗岩入侵于前震旦系变质岩中,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地质大观园。2002年,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彭州九陇镇正式挂牌。 龙门山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 龙门山东部迎风坡雨泽充沛,是四川著名的鹿头山暴雨区所在地。西部背风311坡岷江河谷雨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龙门山东、西坡民族也不同,东坡是汉族分布区,西坡为羌族聚居地。龙门山也为大熊猫和多种珍稀动物产地,已建有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面积不足1万公顷,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和绿尾虹雉等。龙门山的煤、铁、铜、硫铁矿、磷、石棉、水泥用灰岩也很丰富。 龙门山景点 银厂沟 国家级旅游区银厂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西北的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内,是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距成都公里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因明朝崇祯皇帝的天宫刘宇亮在此开银矿而得名。银厂沟的海拔高度在米左右,气温比成都低4℃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4℃,晚间更觉体凉心静,是距成都最近而海拔相对最高的避暑休闲、清心养身的天然胜地。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峡谷低处,古木蔽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一种莫名的神秘与肃穆。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杜鹃似海,冬日素裹银装,盛夏金秋则林森葱郁,清流急湍,飞漱其间。是蜀山蜀水的经典代表。 银厂沟所在的龙门山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有驰名中外的龙门山推覆构造代,其地层发育丰富。分布众多的飞来峰、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的地质遗迹,被称为地质博物公园银厂沟是龙门山大峡谷景区的精华,高峻的峰峦峭立云天,幽深的峡谷纵横交错。激流奔腾,峭壁如削,以悬桥栈道,峡谷怪石、飞瀑彩虹著称。 九峰山

  九峰山,海拔3315米。神圣奥妙之区,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诚者,往往遇风雨雷电,不得生还或不得善终。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庆《彭县志》载:“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耸然峙列者九,实为彭邑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态如何?嘉庆志里说:“九峰东北白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黄龙、元武、白虎诸峰,迤逦蜿蜒。” 九峰云雾缭绕,高入云天。古蜀人在尚未认识日地关系的时候,还以为高峻挺拔的九峰挡住了日月运行的去路,称九峰之间的峡谷为“日所入”的“蒙谷”(太阳休眠之所)。有研究《山海经》的人说,九峰山就《大荒西经》中所指的“灵山”。巫彭、巫威、巫即、巫股、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十个巫师从这里上天下地。各种各样的药物都生长在这里,他们上天下地的时候,也要顺便采撷一些来为人们治病。所以,此山又有“天梯”、“神仙路”、“人间仙境”之称。并说此山是“登之乃灵”、“登之乃神”、“登之能不死”、“登之能使风雨”,“产不死之药”的山。 众山峰中,火焰峰尤为奇特。其间峡谷幽深,飞瀑成群,流泉清澈,山岛成韵原始森林异彩缤纷,云海佛光变幻莫测;春时杜鹃怒放,灿若朝霞,冬时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道佛两家争相占领。北宋时期已是“楼阁亭轩、隐然树竹间的”川西胜地。火焰峰成了九峰山的代称。后人所说的九峰山已不是指九座山峰,而是指火焰山峰了。 历史上许多神僧、先贤莫不驻足于此。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流传着九峰祖师的故事。九峰山过去使官民敬畏,似乎诚心朝山求事,则捍民消灾,祈雨求子等无有不灵。其庙宇材料也不同一般,山中庙宇过多用铁瓦巨木。

  编辑本段3、山东泗水县龙门山

  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西北16公里,泗水、宁阳两县交界处,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8米,泗水县第二高峰。这里峰峦叠嶂,恰似九条巨龙蜿蜒交错,行程一个庞大的C型山地,呈九龙戏珠之势,故称龙门山。 灵光寺位于龙门山南麓。始建于汉,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重修。泗水县龙门山风光图(8张)相传某年十月初五,达摩神光祖师来讲法,佛现灵光,故得名“灵光寺”。据说灵光寺是按周易八卦设计的,北靠龙门山,南临赤龙潭,东有秀灵台,接连王母仙山,西为白龙盘旋凤凰山。灵光寺顶建无梁宝殿、观音堂,另有圆寂祖冢觉灵塔、普同塔二座;中建大雄宝殿、伽蓝典、祖师殿,前为天王殿,与山门成一中轴线;东钟楼、西鼓楼分列在天王殿两边。另外还建有客堂、香房、两廊幽室、禅林、经堂、方丈斋、厨库祠百余间。寺院僧众百余名。住持方丈、四大班首和八大执事掌管寺院事务。寺院大部被毁,仅存观音堂一座。现保留明碑三阙,清碑一通,残碑两块,此外尚有一些明代墓志铭。 龙门灵雾 泗水十景之一。龙门山又名龙门口、咯栳崮。自古以来“云过龙门即雨”,堪为今古奇观。明嘉靖进士、泗水县令张祚诗曰:“西北双峰插泗滨,蒸蒸云气似龙津,甘霖旱慰苍生望,枯稿先回万象春。”因此,被佛家视为释教之福地。位于龙门山下的灵光寺,始建于东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多次登临此山。李白的著名诗篇“辞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至今脍炙人口。 邹平王墓 位于龙门山之阳,灵光寺西。据史志碑铭记载:邹平王靖王泰塍为明太祖朱元璋嫡曾孙,邹平庄定王当噀、邹平荣安王健档、邹平恭靖王观监、邹平康顺王颐在等是朱元璋的四代至九代嫡孙,因有明代七位王子葬于此,俗称七王墓。墓南小村因此得名,谓王坟,现更名为龙门山庄。 将军墓 明辅国将军墓位于王坟村北回龙山麓,1993年2月20日发现。该墓为明太祖朱元璋七代孙观称与二品夫人张氏合葬墓,墓中出土金饰品、玛瑙玉器、七星古剑、六角瓷壶和墓志铭等珍贵文物。 赟公古杏 相传天顺三年(公元1330年)北京万寿戒坛,赟公长老携金前来灵光寺,修盖殿室两廊,在观音堂东北,种下七枚杏核,萌发杏树两株, 生长至今。此杏不仅口味奇佳,据说还能祛病强身。 除此之外,山中还有赤龙潭、将军石、鸡冠山、故事井、未来香等自然奇观。

  编辑本段4、山西平顺县龙门山

  龙门山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0千米处,主峰海拔1700余米。山势险峻,因两山对峙,谷中夹山石突起形似龙首,故名。山腰有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后历经修缮,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龙门山与虹梯山、风子岭、南天门及其上金灯寺石窟等,组成平顺县东部一个风景群体。风子岭高耸入云,可转风阻雨;虹梯山路若云梯,上有古道雄关,南天门三面临渊,仅一通道;金灯寺云雾缭绕。临其境如升九天。

  编辑本段5、浙江杭州市龙门山

  浙江龙门山

  从北高峰向西,过美人峰即到龙门山。浙江杭州龙门山风景图(15张)龙门山南面是小西天九龙八塔景区,北面是大花坞。“龙门山在钱塘县西溪之钦贤乡,地高峻,上存龙池寺。”龙门山又名石山,海拔361米,比北高峰高出47米,是西溪群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 龙门山顶多裸露岩石,陡峭险峻。《湖山便览》载,龙门山“山势高峻,顶石对峙如门。西北为大桐坞,西南为西源峰,北涧发源处也”。从远处望去,山上两块巨型顶石对峙如门,形如龙门,相传是东海龙王太子修行之处,为一形胜之地。在西溪群山中龙门上算得上雄奇壮丽,风采独具。

  编辑本段6、浙江浦江县龙门山

  龙门山山脉分三支自西向东延伸,北支绵亘于浦江县境西北与建德、桐庐两市之间,山峦起伏,多中,低山,其中与桐庐市界上的朝天门,海拔1050米,是县境最高点。中支横亘与县境中部,俗称北山,是浦江盆地与西北山区的天然界线。南支蜿蜓于县境南部与兰溪、义乌两市之间,俗称南山,转东北延伸至郑家坞北,俗称浦东山脉。中、南和浦东三山之间为浦江盆地。

  编辑本段7、大禹治水的龙门山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 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 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 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1]

  编辑本段8、徐州贾汪龙门山

  徐州贾汪龙门山,在贾汪镇与山东台儿庄区交界处。贾汪镇还有个龙门村。最近,中国国情研究会会员,获知一重大发现,就是,贾汪龙门山(山东也叫黄丘山)是华夏先祖——黄帝的故里。山东台儿庄的王密发现大量引证,包括《世本》、《兖州府志》、《峄县志》、《山东通志》等古籍资料,并通过考据地理名物加以参证。明朝万历年间的大学士于慎行写了一本书叫做《兖州府志》,在《兖州府志.山水志》这一卷中明确记载了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黄丘山北。《兖州府志》上记载说:“(黄丘山)在县南六十里。相传黄帝寿丘在其山北,其下龙泉出焉,经黄丘北流,入于新河。” 《峄县志》上记载说:“在黄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黄丘’,黄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采,置守陵户。嘉靖间始毁。”也就是说,黄丘这个地方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并且还有黄帝陵。宋元两朝在此立碑禁采,甚至专门安置了守陵户看守黄帝陵。在民族矛盾尤为突出的宋代,此举可以说是当时中央政府为贾汪附近龙门山皇帝陵做的最好注解。龙门山,又叫黄龙山,它便是史书中提到的黄丘山,是今黄丘山套的主峰。 龙门山位于贾汪区贾汪镇龙门村和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黄丘村交界,海拔 2604米,地质为石灰岩。西北部有泉水两处,南部有泉水一处,并有大面积树林。龙门山还是黄帝时代的南岳呢。 黄帝姓姬氏,居住在姬水。就是现在的龙门山的龙河。在古代,龙河还被视为柤水的源头。柤水发源于柤地,也就是黄帝故里。 说起黄帝的国都涿鹿,大家很自然的会想到河北的涿鹿县。其实涿鹿并不在河北,而是在龙门附近的羊蹄山下。先秦古籍《世本》记载:“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彭城也不是今天的徐州,而在彭河的旁边。彭河其实就是柤水,因炎帝的母亲安登而得名。羊蹄山在今天龙河的西岸,龙河是彭河的上游。那么彭城为什么要改名叫涿鹿呢?那是因为炎帝登基以后,羊蹄山便由蚩尤来打理。蚩尤管羊蹄山叫浊山,彭城在浊山山麓,因此便改称为涿鹿了。炎帝生葬于常羊山即今羊蹄山,黄帝生葬于寿丘即今黄丘。现已发掘的“逼(音:逼)阳古城”最早称为“彭城”,炎帝晚年和黄帝早年的国都“涿鹿”,颛顼的国都“帝丘”,夏朝大禹及后启的国度“阳城”均在此处。台儿庄运河古称“彭河”,又名“ 水”;而发源于龙门山,经黄丘和逼阳古城流注于此的龙河则是黄帝部落生息的“姬水”故道。 贾汪龙门山,原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