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博物馆日有哪些博物馆免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2019北京博物馆日有哪些博物馆免票,第1张

5月18是国际博物馆日,所以北京会有99家博物馆都是可以免费前往观赏景点的,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免费的景点,还有开放的时间、地址、交通等信息可以查看。

东城区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目前光展厅就有48个,包括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清朝传位玉玺等精品,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开放时间: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到天安门东站下车;乘坐地铁2号线到前门站下车;或乘坐1、120、2、52路等公交车到天安门东站下车

2、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藏品近3万件,展出大量与妇女儿童生产生活有关的实物、、文化艺术作品。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

交通:乘坐地铁1、5号线到东单站下车;或乘坐1、52、39、111、684等公交车在东单路口下车

3、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这里有动物的奥秘、植物世界、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古爬行动物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交通:乘坐7、20、35、110、120路等公交车到天桥站下车

4、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收藏有近现代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10万余件,兼有国民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艺术家杰作,其中仅齐白石的作品就有410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或6号线到东四站下车;或乘坐103、111路等公交车到美术馆站下车

5、北京百工博物馆

北京百工博物馆,又名百工坊,该馆是中国首家以汇集国家级大师、展示、推广其技艺和作品,传播文化的大型工艺美术综合文化服务平台。这里可欣赏到传统宫廷艺术精萃“燕京八绝”。

开放时间:9:00—17: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乙12号

交通:乘坐116、34、35、36、41、6、60路等公交车到北京体育馆站下车

6、中国海关博物馆

中国海关博物馆收藏有各类藏品、资料18700多件,展品包括战国时期青铜剑、宋代观音立像、孔子鸟化石等珍贵文物,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海关902”艇。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

交通:地铁1号线、2号线到建国门C口出站向西步行200米左转沿大羊毛胡同步行150米;或乘坐公交1、52、120、126、特2路到北京站口东站下车

7、中国医史博物馆

中国医史博物馆展出有丰富的祖国医药文物珍品:著名的医学图书、御制稿本、书画拓片、陶瓷玉器等藏品3000多件。展览展现了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开放时间:周三13:30—16:30(节假日除外)(参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交通:乘坐公交24、106、107路到东直门内下车,路南沿一巷到北新仓胡同

8、盛锡福博物馆

盛锡福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的帽文化博物馆,该馆藏有为孙中山制作的海龙皮帽和为周恩来总理制作的呢帽(复制品)等。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368号

交通:乘坐106路、116路、684路等公交车到钱粮胡同站下车

西城区

1、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常设展览藏品数量为5622件,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展、老北京民俗展,其他陈列有古代佛塔文物、古代瓷器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到木樨地站下车;或乘坐26、45、80、114、308路等公交车到白云路站下车,向北100米

2、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分三个展厅,向游人展示了我国元代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生平功绩。园林景色非常秀美,有曲径通幽之感。

开放时间:9:00—14:30(周一、周二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

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到积水潭站下车

3、北京鲁迅博物馆

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目前博物馆馆藏文物、图书等7万余件,主要有鲁迅的手稿、生平史料、藏书、藏画、藏碑拓片等文物藏品。

开放时间:9:00—16:00(15: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交通: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下车;或乘坐13、42、61、101、102、103路等公交车至阜成门内站下车

4、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内收有珍贵少数民族文物5万余件;藏有24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汉文书籍60余万册,非常值得一观。

开放时间:9:00—16: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到西单站下车

5、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于长椿寺内,分为城南乐园、民族团结等八个展区,在这里游人可以感受到宣南文化的异彩纷呈和博大精深。藏经阁前还有一株500年树龄的古树,非常值得一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9号

交通:乘坐公交5、57、109、381路等公交车到牛街路口西站下车

6、中国消防博物馆

博物馆由序厅、古代展厅、近现代展厅、多媒体展厅四部分组成。陈列展出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消防观念、消防组织、消防法制、消防科技世代延续发展的久远历程,以及异彩纷呈的消防文化。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周二和法定节假日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70号

交通:乘坐676、56路等公交车到大观园西站下车

7、北京空竹博物馆

博物馆分历史、工艺、技法三大方面展示空竹的发展演变历程、制作空竹技艺的流变及抖空竹的各种花样。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小星胡同9号

交通:乘坐19、381路、38路、40路、57路、5路等公交车到广安门内站下车

朝阳区

1、中国农业博物馆

博物馆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到农展馆站下车

2、民航博物馆

馆内藏有里2、BAe146、伊尔14等我国民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运输机,及驼峰空运、两航起义等专题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和资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首都机场辅路民航200号

交通:乘坐公交359路、946路公交车到和平农场东站下车

3、北京税务博物馆

博物馆内2941件青铜器、陶器、铁器、货币、票据、契约等文物史料展示出了源远流长的税收文化。其中,“镇馆之宝”是一份乾隆年间旗人转卖北京中铁匠胡同民房的契约。此外,公园门票墙也极具回忆感。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9:30—16:30(参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临1号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到太阳宫站下车;或乘坐地铁13号线到芍药居站下车

4、西藏文化博物馆

近千件藏民族珍贵文物见证了西藏的历史,并弘扬了藏族文化。展品包括历史文物、佛像、唐卡、宗教法器、档案文书等展品二千余件。

开放时间:周二、四、六9:00—17: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31号

交通:乘坐地铁五号线在惠新西街北口站下车

5、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

传媒博物馆有馆藏15000余件,是一座以广播电视为主体,涵盖印刷、广告、动漫、新媒体以及其它文化产业元素为核心的特色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内

交通:乘坐地铁八通线到传媒大学站下车

6、中国**博物馆

展览区由**的发明、美术**、儿童**等10个展区组成,收藏了**拷贝、手稿、**海报和**器材等珍贵藏品3万多件。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

交通:乘坐402路、418路公交车到南皋路站下车

7、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馆内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等一万余件,还藏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极为珍贵的彝、藏、羌族人的生活近千幅。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民族艺术之美,细腻唯美震撼。

开放时间:周二、四8:30-11:30,13:30-16:30;周六13:30-16:30(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馆;节假日、寒暑假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2号

交通:乘坐地铁13号线到光熙门站下车

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馆内共收藏历代医史文物930余件、古代线装医籍200余种、中医书刊6000余册。从药用植物的标本到中药饮片,从药材实物到丸散成药,绝对会让你目不暇接。

开放时间:周一、三、五、六8:30-16: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内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到和平西桥站下车

9、北京禁毒教育基地

展览分前厅、序厅——“北京行动”、“船——历史的回顾”、“蛇——揭示毒魔”、“剑——人民的力量”、“路——人生的抉择”等八个部分。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黄厂路

交通:乘坐公交363路、535路到五方桥东站下车

海淀区

1、海淀区博物馆

海边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已经达到6000余件(套),这些文物藏品涵盖从新石器到明清直至近代的各个时期,涉及瓷器、玉器、金银器、铜器等十多个门类。

开放时间:9:00—16:30(16:15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1号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10号线在海淀黄庄站下车即可

2、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览馆是一座仿古建筑,环境幽雅,宁静怡人。馆内设有五个展厅及贵宾厅,外廊设有画廊、书吧。目前,“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正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开放时间:9:00—16:00(参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交通:乘坐87路、360路、运通104路到紫竹院南门站下车

3、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馆内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几大类。基本陈列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校内

交通:乘332、333、584,运通106、114路等公交车到北大西门站下车

4、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现有陈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北国春秋”陈列展,另一部分是校史展。“北国春秋”陈列展很有看头,藏品年代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

开放时间:周一、三、五14:00—16:30(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闭馆)(参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内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到人民大学站下车

5、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4个展区。展品包括P-61夜间战斗机、“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二战名机波-2轰炸机等300多件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机件、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

开放时间:校内:周一至周六9:00—16:30;校外:周二、六9:00—12:00

咨询电话:010-8233970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

交通:乘坐地铁10号线到西土城站下车

6、中国化工博物馆

博物馆由序厅、古代化工厅、近代化工厅等8个厅组成。各展厅除布置有大量的文字、照片、图表、模型等展品外,还收集有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化工文物360多件。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周六、周日及其他国家法定节假日团体参观需提前三天预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2号

交通:乘26、718、740、983路等公交车到中关村西站下车

7、中国蜜蜂博物馆

博物馆分三个展室,展出500多幅,标本、模型和实物700余件。馆内有一个2300多万年的蜜蜂化石,是镇馆之宝。

开放时间:8:30-16: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西侧(进北京植物园需买票)

交通:乘331、505、563、360、318、698路公交车到北京植物园或卧佛寺站下

8、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展馆由世界艺术基本陈列厅、专题陈列厅和数字艺术馆等三部分组成,其中世界艺术基本陈列厅集中展示世界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而专题展览是本馆最精彩和最富吸引人的部分。

开放时间:9:00—17:00(16:10后停止检票,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交通:乘坐地铁1、9号线到军事博物馆站下车;或乘1、21、65、68、78、99、308路公交车到军事博物馆站下车

9、李大钊烈士陵园

陵园建筑古色古香,正面是李大钊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其内主要展出了烈士生平事迹250余幅及部分实物。

开放时间:周一、周三—周日8:00—15: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万安里1号

交通:乘坐公交630路、698路到门头新村站下车

10、曹雪芹纪念馆

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开放时间:夏季8:30-16:30(16:15停止入馆);冬季9:00-16:00(15:45停止入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路正白旗村39号(进北京植物园需买票)

交通:乘坐331、运通112路到北京植物园下车或卧佛寺下车

11、北京市团城演武厅

团城演武厅的东西朝房是有关演武厅历史沿革及健锐营创立始末的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画的肖像,以及一些服饰和兵器等。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参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红旗村1号

交通:乘坐公交318、360、505、698、运通112路到红旗村站下车

丰台区

1、中国园林博物馆

园博馆由主体建筑、室内展园与室外展区三部分组成,重在展示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

开放时间:9:00—16:30(15: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交通: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芦井站下车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

开放时间:9:00—16:30(16:00止票,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

交通:乘309、661、662路等公交车到抗战雕塑园站下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雕塑园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雕塑群区、中心广场、宛平城墙、绿林等主要景区。其中,群雕以《国歌》为主题,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布阵,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开放时间:8:00-17:0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丰台区卢沟桥城南街77号

交通:乘坐77、96、309、310、313、329、339路等公交车到抗战雕塑园站下车

4、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馆内基本陈列“北京都城发展史”由“辽金以前的北京”、“辽南京”等几部分组成,展陈着各具特色的历代文物和介绍水关遗址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水关建筑结构、价值的实物、照片、图表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甲40号

交通:乘59、122路到大观园站下车,沿北京商务会馆西侧路向南

大兴区

1、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以印刷技术为主题,陈列历代有代表性的印刷品、印刷技术设备和相关原材料,包括唐人写经、南宋孤本《春秋经传》、清顺治元年《安民告示》等珍品。

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闭馆)

电话:预约服务:010-60261243;咨询电话:010-60261988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大街(二段)1号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到清源路站下车;或乘公交968、631、969、456路到清源西里站下车

2、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它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主要展示的内容有《麋鹿沧桑展览》,展览以和文字等形式介绍了麋鹿、麋鹿苑以及鹿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旧忠路

交通:乘坐地铁亦庄线到旧宫站下车,转乘兴15路到麋鹿苑路口站下车

通州区

1、通州博物馆

馆内固定陈列为“古代通州”展,共展出收藏本地区珍贵历史文物114件套,其中一级品2件,体现了通州区自新石器时代、战国时代及西汉置县以来2200年的悠久历史。

开放时间:8:00—17:0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州镇西大街九号

交通:乘坐804、806、808路等公交车到新华大街站下车

2、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艺术馆主体建筑以灰白色为主基调,藏品包括韩美林捐赠的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等在内的2000件艺术作品,还将有近3000件展品在此轮换展出。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九棵树东路68号

交通:乘地铁八通线到临河里站下车;或乘938、810、801、802路等公交车到通州小街桥东站下车

昌平区

1、昌平区博物馆

博物馆主要陈列为《古代昌平·文物展》、《风情昌平·民俗展》等,详细介绍了在昌平发掘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0号

交通:乘坐地铁昌平线到昌平东关站下车

2、老甲艺术馆

艺术馆由画家老甲筹资兴建,里面展示了老贾的大写意作品,极具审美价值。

开放时间:周六、日及节假日9:30—11:30,13:30—17:0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老甲艺术馆

交通:乘坐地铁8号线到回龙观东大街站下车;或乘坐607路公交车到霍营乡站下车

顺义区

1、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来这里主要参观的内容有五项:一参地道遗址;二看地道战**;三听焦庄户村战斗历史;四吃“抗战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看“地对空导弹基地”。

开放时间:8:30—16:00(周一、二闭馆)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交通:乘坐地铁15号线到俸伯站下车,转乘顺31路到焦庄户西站下车

怀柔区

1、北京怀柔喇叭沟门满族民俗博物馆

全馆设有葛岩书画作品展室、赵书藏品展室、舒乙艺术展室、爱新觉罗毓兰藏品展室、书画作品展室、满族名人展室、满族民居展室。七个展室内收藏了自汉代以来各种珍品1000余件。

开放时间:8:30—11:30,13:00—16:0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村北

交通:乘坐936、867路公交车到于家园站下车,转乘H43路到喇叭沟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具体可详阅《涿鹿县志》、《史记》、《水经注》等文献史料。现代建筑有“中华三祖堂”等。

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之处。根据这些记录,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学者依照《逸周书》、《盐铁论》推测蚩尤属于太昊、少昊氏族集团。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意,一说七十二个),骁勇善战,势力强大。

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是其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展开的激战,具体情况有三说。 第一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

第二说见于《逸周书·尝麦篇》,即蚩尤驱逐赤帝(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

第三说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即蚩尤作兵攻伐黄帝,黄帝令应龙迎战,双方在冀州之野大战,蚩尤兵败被杀。

尽管各说略有差异,但蚩尤与黄帝曾经交战是无疑的。战争过程则更为曲折,且极具神话色彩。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鱼龙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一说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在大雾中辨明方向,获得胜利。

蚩尤的结局,传说多称兵败被杀,或者臣服于黄帝,并主军事。

后来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像,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并且居黄帝之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传说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尽管未必公允。后来,蚩尤逐渐神化,成为具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形象。

传说蚩尤制造金属兵器,又善作战,故被尊为战神、兵器之神(兵主)受到崇拜。

蚩尤败后,族人流散,一部分归附黄帝,一部分则向他处迁徙。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

但是多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九黎和三苗并无渊源。

另一种解释是,蚩尤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因而既是炎帝后裔,又是两皞集团首领,也是九黎之君,后来三苗集团也加以袭用。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苗族、汉族、羌族等。

根据一些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些学者特别是苗族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云南马关、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退入深山。为召集四方苗人,蚩尤在山上树起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年围绕花杆歌舞,吹奏芦笙。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并重整旗鼓,重新投入战斗。此俗后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成为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还有崇拜枫木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此俗也可能与蚩尤有关。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更把苗族乃至人类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黄帝时期。然而,在黄帝时,中华民族就有三个著名的伟大始祖,即黄帝、炎帝、蚩尤。但是,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始君,后来炎帝也逐渐被确认。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谈谈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的问题。

首先,应当指出,蚩尤是中国苗族的先祖。因为如今的中国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远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以蚩尤为首领。《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一跃而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并且最早进入中原。我党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写道: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在九黎部落进入中原之后,炎帝族也自西方牧进入中部地区,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后业,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大战。在战争初期,黄帝由于兵力不足,又对地形气候不了解和不习惯,因而“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后来黄帝族创制了指南车以识别方向;并大大增添实力,才转败为胜。最后双方决战于涿鹿,九黎被打败,其首领蚩尤也被擒杀。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这种部落群体的发展,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范文澜写道:“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吴起)说,三苗国的地点大致在长江流域内一块狭窄的地方,这种说法是否可信无从考证,因为战国时代离三苗时代已经过去近2000年,而且吴起之前,大多把三苗作为中原地区民族。从古籍(尚书)的记载来看,三苗作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在尧舜禹时期遭到了彻底的毁灭,其遗部被迁往西北。

三苗与后来荆蛮是否有关系,已经无从考证,它们的地点并不对应,虽然都在长江流域,但荆蛮的地点大致在长江上游的汉水流域,而三苗的地点,无严格考证,如果根据吴起的话,大致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狭窄区域,在时间上更不对应,相隔了一千多年。

三苗与后来的苗族,更不存在对应关系,“苗族”这个称呼是宋代才有的,与三苗时代隔了三千多年,而且苗并非苗族的自称,是宋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从考古来看,如果三苗确实存在,应该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但这两种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藏缅民族特色,以虎为图腾,而苗族文化无法找到与之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证明。

可见三苗、荆蛮、苗族,并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它们是不同时代三个不同族群。

但是九黎和三苗还是有一定关系,《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载,就已经显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宋代以后,一些人将苗族和三苗联系起来,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但是这些书大都是一些游记、县志之类,不具权威。不过现在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和三苗视为自己的先祖。

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蚩尤亦当是他们的先祖。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现在的青海,西至现在的西藏,南至现在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现在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青族融合后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现在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当是羌族的先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历史人物当是黄帝、炎帝、蚩尤。而且,可以说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关于中国人民怀念黄帝、炎帝的情况,已有许多论、著的文章作了阐述,而对中国人民怀念蚩尤的情况则论述得很少。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中国人民长期怀念蚩尤的情况。

首先,在蚩尤死后,黄帝及其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神”来崇敬和缅怀。《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由此可见,蚩尤在九黎部落联盟战略被擒杀而死以后,黄帝及其族人们就将蚩尤的形象用来威吓天下八方,从而将蚩尤变成了自己的保护神,并对蚩尤加以崇敬和缅怀。

其次,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怀念和祭祀。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按湘西苗语意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的化身,这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词的含义也是把蚩作为苗族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再次,汉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民间传说,一直在说蚩尤是一位长期受人怀念的历史人物。《苏氏演义》说:“冀州人把蚩尤称为神,民间人常作戏;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汉武帝时,太原人还为蚩尤立祠;。现在,河北省涿鹿县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庙等,深绶当地人民的怀念和祭祀。

此外,瑶族、黎族、畲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把他用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传颂着、纪念着。

可见,蚩尤是中华民族永远怀念的历史人物。

纺织业的历史

世界各个地区开始纺织生产的时间迟早不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文明发祥地区都已就地取材开始了纺织生产。

如北非尼罗河流域居民利用亚麻纺织。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纺织,这个时期的原始纺纱工具纺专和原始织机零件已在中国河北、浙江等地区出现。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还保存了倚膝立地竖式纺织纺纱的古代工艺。

南亚印度河流域居民和南美印加帝国人民均已利用棉花纺织;小亚细亚地区已有羊毛纺织。

希腊保存的公元前550年的纺织品上,有用吊式纺专纺羊毛的古代手纺图像,

南美安第斯地区则把卧式纺专放在腿上纺纱。原始织机有悬挂式和平铺式两种,平铺式织机的两根轴用四根木桩固定于地面上,称地织机。

埃及出土公元前4000年的陶碟上绘有这种地织机的图像。还有一种织工用双脚抵经轴的平铺式织机,而把织轴缚于腰间者,是原始腰机。

秘鲁出土公元前200年的陶碗上绘有古老的原始腰机图像。悬挂式织机的经轴挂在上面,经纱靠自身重量或悬吊小锤自然下垂,依次织入纬纱。

北美奥杰布韦部落曾用这种织机编织麻袋,称竖织机。另有一种狭幅的织带机用方形或多边形综板开口,称综板织机。在埃及公元前900年、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公元前200年的遗物中都曾发现这种织机。

原始织机最初是直接用手指分开经线,后来改用棍子开口兼打纬。这种棍子逐渐演化,在形状、粗细和功能上有了区别,即有了综竿(或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的分工。综竿也由一根发展到数根或十数根,以适应织花纹的需要。

位置也从两组经纱之间移到经纱平面上方,绕于竿上的综环则下垂而逐一套在一组经纱的每一根上,形成吊综竿。这种吊综竿加上外框就是后来广泛使用的综框。

墨西哥格雷罗和北美洲西南普韦布洛地区的传统竖织机上还保存着这种早期样式的综框。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已使用矿物颜料着色,如中国山顶洞人和欧洲克罗马农人。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古代着过色的织物。

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使用茜草和靛蓝;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蓝和红花;秘鲁地区居民很早就掌握制取虫红染料的方法。

新石器时代的纺织产品主要是各种短纤维织物。如北非尼罗河流域的亚麻织物;南亚恒河、印度河流域的棉织物;南美华加普利安特地区的棉、

毛交织布和玛雅人织制的棉、剑麻交织布;里海、爱琴海沿岸和西亚两河流域的毛织物;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丝织物。

在这些织物上,有的用手绘花纹,有的用织纹构成简单图案,有的用刺绣。有人认为高加索地区的古代居民甚至已有了原始印花。

纺织业的现状

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中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

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扩展资料:

纺织业将面临的问题: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自2017年环保要求全面收严,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仍将持续,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

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也开始施行。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将进一步淘汰。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下,中国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

工资薪资涨幅过快,政府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迅速,给当地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很多岗位,工人们可以就近在家乡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江浙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工人的观念由工资多少转向了是否有休息时间,以前在工厂都会为了讨个好彩头,初八复工。可是如今工人复工时间越来越晚,正常生产一般都要到正月十五左右了。

对于很多纺织老板来说,2019年用工或将是一个大难问题。另一方面,面对纺织行业人力成本攀升,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纺织行业的窘境。

-纺织

 藏族与汉族不同的是,藏族使用的是藏族日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着自己民族特别的 传统 节日 。那么,藏族都有着哪些传统节日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藏族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藏族传统节日

 1、藏历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 春节 。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吃的东西不同,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年 初一 要预祝新的一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 初二 回礼,相互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 乐器 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 赛马 、 射箭 等活动。

 2、上九节(农历正月初九)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 摔跤 ,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3、谢水节(农历三月初六)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 动物 放到水中。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4、转山会(农历四月八日)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 文化 体育 活动。

 5、白马歌会( 清明 节前后)

 为白马藏人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 清明节 前后举行。白马藏人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己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行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

 6、林卡节(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 娱乐 日。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蓬,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有的打扑克,有的 下棋 、打克朗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7、采花节(历五月初五日)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 ,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8、赏花节(农历六月)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9、黄龙寺庙会(六月十五日)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 自然 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形成 民俗 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 旅游 。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10、观花节(农历六月十八)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11、赛马会(农历七月一日)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 经验 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 历史 。届时,该县及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直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集体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赛马结束后,人们就互相交换土特产品。

 12、沐浴节(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 游泳 。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

 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13、望果节(秋收时期,历时一至三天)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多姿多彩。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 标语 ,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

 14、俄喜节(农历腊月初七日)

 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一带。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传说,古时候木里一带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千里迢迢迁来居住,定居那天,是腊月初七日,人们聚集在一起 唱歌 跳舞,纵情欢乐。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世代相传,成为固定节日。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丰盛的食物。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夜晚。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对唱山歌和跳舞。

 藏族的由来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 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藏区已发现和发掘出新旧 石器时期和铜石井用时期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址多处。1979 年,考古发掘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是距今四五千年的历史遗址、在聂拉 木、定日、申扎、林芝、墨脱等地区也发现和发掘了不少古文化遗址。说明 西藏地区在七千年至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青海、甘肃等 地区发现的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及彩陶文化遗存物。阿坝州 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聚落文化遗址就有19处,其中有的 属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有的愿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墓葬类, 则有石棺葬、砖室墓、石室墓、屋基、大石墓、灵塔等多种形式文化遗存。 古籍史料中所载的“累石为室,高至十余丈”的“碉楼”建筑,至今可见

 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

 据汉文史料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境地区东南部河谷一带, 称之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部落,为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唐时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后,成为藏族。嘉绒地区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西藏,汶川县境内的瓦寺土司、金川县境的绰斯甲土司、雅安地区宝兴县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渊源于西藏的族谱记载。杂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

 《安多政教史》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军的传人,……”。在公元5—6世纪时,嘉绒地区人户很少,为措巴首领割据称雄时期。7世纪初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吐蕃之中,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嘉绒地区在《安多政教史》一书和讲藏语安多方言的藏民中称‘查柯”。其因是:“历史上吐蕃赞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来嘉练地区担任首领和武将,他的官邸在松岗以北,吐蕃王室在圣谕和 公文 中称他为‘嘉木查瓦绒柯潘’或‘查瓦绒柯潘’,简称‘查柯”’。柯潘是从西藏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来大批士兵的指挥官,主管唐时吐蕃的“西山八国”。

 古代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实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甲时期,即大约东汉顺帝时期(126年),吐蕃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传入了州境,并逐渐兴宏起来,吐蕃文化的传入和对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影响始自东汉,佛教则晚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才在州内发展起来、由于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渐成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 军事 占领与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与吐蕃长期的相互交往,从而形成今日统一的嘉绒藏族。

一、昆仑山的文化载体

历史上最早记载昆仑山的书籍是《山海经》,《山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物、动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山与海,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这段话大概说明了昆仑山的地理位置,昆仑山是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这里的西海很可能就是罗布泊或者青海湖,流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黑水和赤水是昆仑山附近的河流。

昆仑山优美的风景

除了说明昆仑山的位置外,还说了昆仑山上住了一个叫西王母的人,这个人头上戴着玉制首饰,嘴里是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居住在洞穴中,这个西王母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西王母后来成为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神,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发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的黄帝与春秋时期的老子,在西汉初年形成了黄老道学,在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宗教,后来逐渐流传于华夏,并形成一系列的神话崇拜。

比如玉皇大帝,他是道教诸神的领袖,他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其实就是西王母,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掌管“厉”和“五残”的阴神,在《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是女神仙之首,掌管蟠桃园,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壁画

因此在华夏族一系列的神话中,都能看到西王母的身影,可以说她的形象妇孺皆知,再加上本土宗教道教的影响,西王母在汉人及华夏族人的心目中地位都比较高,那么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因此也成为华夏族人所崇拜的圣地,这是文化上的原因。

除此之外,与昆仑山有关的神话故事还有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嫦娥奔月的故事是讲嫦娥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他丈夫后羿的长生不死之药,成仙后飞到了月宫,西王母住在昆仑山,那么嫦娥就是从昆仑山飞到月宫的。

这些神话故事都赋予了昆仑山崇高的地位,使得昆仑山成为华夏族人心目中的圣地,这也是昆仑山是万山之祖的原因之一。

昆仑山

二、历史记载

事实上,西王母并非只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事发生在西周的周穆王时期,记载在《穆天子传》中: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

这段话说的是周穆王在甲子的吉日,见到西王母,周穆王手持白圭玄璧来会见西王母,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当时的周穆王西征到达了西王母的属地,周穆王当时的行踪是这样的:

出丰镐一路向西走了三万五千里,从丰镐向北渡过黄河,经过太行,渡过滹沱河,出雁门,到达包头,再经过贺兰山与祁连山,再走天山北路到达西王母的国家。

万山之祖

从周穆王所走的路线来看,这就是从西安到昆仑山的一条路,这是史料中记载的,《穆天子传》是西晋时期有人盗挖了战国时魏国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就有《穆天子传》,还有《竹书纪年》,应该说是可信的。

周穆王西征昆仑应该是华夏族人最早的西征之一,促进了华夏与昆仑的联系,同时也让昆仑首次进入华夏的认知范围,在一系列史料古籍中都能发现

《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_,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汉朝的使者一直在寻找黄河的源头,汉武帝时期的汉人都认为源头出于于_国,并且那里的山上盛产玉石,使者们把玉石采回来,然后天子根据古书加以考查,并且把黄河发源的山命名为昆仑山。

汉武帝命名昆仑山

这说明昆仑山这个名字在汉武帝时期就正式确定下来了,同时还提到了昆仑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黄河之源,二是盛产玉石。

三、黄河之源

同时是《史记》的记载,当时的人把昆仑山视为黄河的发源地:

《史记大宛列传》: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

太史公司马迁说道:《禹本纪》这本书上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昆仑山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蔽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池。自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