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服装的秧歌舞蹈的特色
秧歌是我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舫抉和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所以表现农业生产劳动的舞蹈特别多,其中秧歌这种形式流传最广。秧歌起源历史悠久,传说河北一带的秧歌是苏东坡在定州任职时编创的。古代有学者认为南宋时的民间舞蹈“村田乐”即是后来秧歌的源头。发展到清代,秧歌已遍及中原汉族地区,尤以北方更盛。古籍记载,清初康熙年间,北京的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阅春阳”,观看秧歌表演的人十分踊跃,不仅小伙子们挤得肩书粉有,就连许多妇女头上的金钗也都给挤掉了。
秧歌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三种形式流行于全国各地。秧歌一词有广义和狭义呀种解释,广义的泛指“出会”、“走会”、“社火”中的各种舞蹈和歌终如抉歌、高晓、竹马、草船,,以及花玻、来茶灯等统称为秧歌;抉义的州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跳秧歌。 秧歌虽流行全国,但以陕北、河北、东北、山东等地为最丰育,群众也最为广泛。
现简介如下:
映北秧歌流行于陕北佳县、绥德、米脂等地,过去,每逢春节期间,当地群众纷纷组织起秧歌队来“闹秧歌”,也称“闹红火”,并有秧歌队给群众拜年的习俗。一个秧歌队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不等。领头的称“伞头”,是秧歌队的指挥,一般都由闹秧歌有经验的老社火头担任,他手持一伞(象征风调雨顺),边舞边唱,唱的内容均为即兴之作。伞头后面是一个手拿货郎鼓的货郎,其他人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等各种人物,但以青年农民为多。当伞头带领全秧歌队在广场上打开场子之后,就先扭“大场”,有的也称“过场”,在“大场”中由“伞头”带着边舞边走出各种图案队形,一个优秀的时伞头”,不仅能将一个上百人的秧歌队带出上百个图形,而且,能看上去满场是人,活而不乱。大场之后是“小场子”,也称“踢场子”,根据人数不同又分“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八人场子”等等。除“三人场子”是一男二女外,其他均为男女各半。舞蹈动作除男女都有“扭步”、“一十字步”外,女子有“整衣”、“看花”、“软腰”、“凤凰单展翅”;男子有“二起脚”、“三脚不落地”、“劈叉”等。小场之后,有时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的小戏,一般称之谓“秧歌剧”。小戏之后,又集体扭大场。在红火热闹的气氛中结束。有的研究家将陕北秧歌的动作特点概括为:“扭”、“摆”、“走”三字,口诀是:“映北秧歌扭摆走,情绪活泼又自由,节奏欢快变化多,动作好似风摆柳。”
地秧歌这种形式流行于河北、北京、辽宁等地区,覆盖面积较广,但各地又各有特色,可谓大同小异。其中以河北地秧歌最具代表性。河北地秧歌流行于唐山、昌黎、滦县一带,是该地区每逢年节举行的“出会”(一种包括各种民间技艺表演的大型群众文娱活动》中的主要农演形式。其特色是有一些十分精彩、诙谐生动的小场,这些小场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故事情节,而且主要通过舞蹈动作加以表现,可以说是一种民hillI舞剧,其代表性作91有:《王二小赶脚》、《俊柱子接》等。中华人民共和过建舞蹈作品。
山东秧歌山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创造和发展的齐、鲁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也十分丰富,其中以鼓子秧歌最有影响。鼓子秧歌是山东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体现了古朴、粗犷、刚直、豁达的齐鲁古风。鼓子秧歌里的人物角色主要分四种,即“伞”、娜鼓”、“棒”、“花”。伞又分“花伞”和“丑伞”两种。,花伞负责指挥乐队,掌握舞蹈的节奏;丑伞指挥秧歌队的队形变化,他们都左手持伞而舞。“鼓”是左手举一扁圆形小鼓,右手拿鼓捶,边舞、边敲。“棒”是舞者两手各握一木棒,边舞边相互击打。“花”是舞者扮作少女,左手拿一长手帕,右手持一彩绸扎成的花。除以L四种角色外,还有跑“杂角”的,化妆成老头、老婆各种人物,在秧歌队后作逗趣表演。鼓子秧歌还以丰富多变的走场(队形变化)见一长,队形构图优美,变化巧妙紧凑,有几十种之多。
山东地区除鼓子秧歌外还有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风格古朴粗犷,表演形式灵活自由,其中以大夫和花鼓的舞蹈形象最为突出,伞和鼓的运用也有特点。胶州秧歌中的舞蹈形象以女子(小媛、扇女、翠花)舞蹈的形象最有特点,给人以坚韧、舒展、利落的美感,专业舞蹈教师将胶州秧歌的动律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庸)、手推、翻腕的有机结合。”老艺人则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和风格。(参见刘思伯、张世令、何健交,《汉族民间舞踏介绍》。
1、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君何 一作:何为)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久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2、燕歌行二首·其二
曹丕 〔魏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译文:
分手之日容易,岂料相见之日如此难,山长路远,天各一方。
想念他以致忧思聚集,却不敢说出口,为解相思之情,想托飘荡之浮云寄去问讯的书信,但浮云一去而不见踪影。
整日以泪洗面,使得自己的容颜很快老去。百忧在心,谁能不独自感叹啊!唯有浅吟低唱怀人幽思的《燕歌行》,来聊自宽解一下,可是,欢愉难久,忧戚继之。
夜深了,忧思煎熬难以入眠,只有披衣出去,徘徊于中庭。
抬头看云间星绕月明,然而人却没有团圆。可怜晨雾中飞鸽发出阵阵鸣叫声,留恋徘徊不能慰存。
3、煌煌京洛行
曹丕 〔魏晋〕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译文:
庭院中繁华的红桃树啊,花朵虽灿烂却没有结果。虚美的东西不会有实效,偏斜的车轮经不住颠簸。
齐王韩信遭受五刑而死,那可是鸟尽弓藏的下场;能够功成身退远祸全名,只有那汉代的名臣张良。
深仇大恨不能约束根除,如同衣袍宽大没有束带;空洞的话太多没有诚心,最后只会导致事情失败。
苏秦身佩相印游说六国,六国从此以后走向灭亡;他因反复无常卖主求荣,最终逃不掉车裂的祸殃。
陈轸不愧是个贤良的人,既忠心耿耿又富于谋略;楚怀王不听从他的劝告,终于国破家亡不可救药。
吴起一生都和灾祸伴搭,因为心智太差希望太大,做河西守将时多么强健,被人杀害时又虚弱可怕。
感叹那聪明智慧的郭隗,他可是古代少有的人才。燕昭王亦具有远见卓识,君臣相得彼此没有猜疑。
伟大而又义气的鲁仲连,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胸怀,有了功劳不收千金封赏,宁可跳进那汹涌的大海。
4、芙蓉池作
曹丕 〔魏晋〕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译文:
入夜出来时乘坐毂辇,来到这西园漫步游玩。
两条渠水已把园浇遍,美好的树木围绕渠边。
低短的树枝扫着羽盖,修长的树枝伸向蓝天。
疾风从车后推轮飞跑,飞鸟在前面愉快回旋。
红霞中升起一轮明月,星花点点闪现在云天。
高空垂下美丽的光彩,五光十色有多么新鲜!
我们不是赤松、子乔,谁的寿命能比上神仙?
这样游玩也舒心快意,说不定保我活上百年。
5、短歌行
曹丕 〔魏晋〕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译文:
抬头望这帷幕,低头看着几筵。
东西还是原来样,亲人却已不在人间。
他的魂魄是这样匆忙,把我丢下,弃我于人间。
我无依无靠不见亲人面,止不住两眼泪涟涟。
走著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
翩翩的飞鸟啊,带著小鸟飞回巢边。
只有我孤苦零丁,满怀悲苦痛难言。
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古人有过这样的话:“忧愁会使人衰老”。
可怜我的白发,生得多么早!
长歌复长叹,把父亲深深怀念。
古语说:”仁德的人可以长寿”。为什么我的父亲不长寿百年?
湖南大学小白楼位置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湖南大学小白楼即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九栋,分别是:二院(现物理学院实验楼)、科学馆(现校办公楼)、工程馆(现教学北楼)、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教工宿舍、第一学生宿舍(现基建处办公楼)、第七学生宿舍(现离退休处办公楼)、老九舍(现重点实验室)。
这些建筑分别建于20世纪20至50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洋式风格,只有大礼堂和图书馆属于中式风格,二院属于折中主义建筑,科学馆属于西洋古典风格,其它大部分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则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其建筑风格与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同步,同时也体现了从古代书院走向现代大学的历史过程。
其他:
民国十六年(1927年),湖南大学超出岳麓书院向外发展新建一栋教学楼,称为“湖南大学第二院”,简称二院(岳麓书院被称为“第一院”),由建筑师刘敦桢设计。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院竣工。西洋式屋顶,平面呈“山”字形,门窗形式统一,富有特点。砖的砌法考究,并有多种预制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湖南大学开始兴建“科学馆”(今校办公楼),最先由土木系的蔡泽奉教授支持设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科学馆竣工。
此建筑为当时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动工时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亲自参加了典礼,并题字“学以致用”,刻石刊于大楼入口门厅的墙上。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一学生宿舍由柳士英教授主持设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一学生宿舍竣工。一舍建设时值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抗战时期湖南大学迁往湘西,校舍遭到日军轰炸、焚烧,损失惨重。
柳士英教授主持设计了一批宿舍建筑,都是采用木屋架、木楼板,地板、青砖、青瓦、清水墙面,清一色的地方材料,因地制宜。
湖南大学-
本文2023-08-07 12:32: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