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第1张

本草-古籍

南朝 本草经集注

唐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元 汤液本草 饮膳正要 本草品汇精要

明 滇南本草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征要 本草纲目别名录

清 神农本草经 本草易读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 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 本草求真 神农本草经读 本草述钩元 本草思辨录 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 本草问答 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 本草害利 本草分经 吴普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图经 本草衍义 食鉴本草 神农本草经赞 证类本草

方药-古籍

西汉 五十二病方

东晋 肘后备急方

齐 刘涓子鬼遗方

唐 千金翼方 孙真人海上方 外台秘要 千金宝要 备急千金要方

北宋 医心方 苏沈良方

南宋 普济本事方

元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瑞竹堂经验方 世医得效方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明 炮炙大法 雷公炮制药性解 药鉴 卫生易简方 奇效良方 医方集宜 医方考 普济方 仁术便览 祖剂 文堂集验方 证治准绳·类方

清 古今名医方论 种福堂公选良方 汤头歌诀 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方论 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 时方妙用 时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验方新编 经验丹方汇编 退思集类方歌注 大小诸证方论 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 古方汇精 外治寿世方 回生集 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 医方歌括 医方简义 急救广生集 疯门全书 删补名医方论 雷公炮炙论 炮炙全书 濒湖炮炙法 要药分剂 药征 名医别录 太平圣惠方 博济方 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鸡峰普济方 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

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严氏济生方 药征续编 急救便方 十剂表 药性切用 华佗神方 集验方 奇效简便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 经验奇方 本草简要方 急救良方 增订十药神书 食疗方

妇幼-古籍

东汉 颅囟经

唐 产宝

南宋 女科百问 妇人大全良方

元 活幼心书 活幼口议

明 婴童百问 女科证治准绳 幼科证治准绳 女科撮要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幼科折衷 幼科发挥 幼科类萃 保婴撮要 妇人规 慈幼新书 济阴纲目 邯郸遗稿 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女科

清 女科切要 傅青主女科歌括 沈氏女科辑要 济生集 幼科切要 婴儿论 小儿推拿广意 女科旨要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要旨 女科秘旨 女科经纶 幼幼集成 幼科推拿秘书 幼科铁镜 儿科醒 胎产心法 胎产指南 妇科心法要诀 麻科活人全书 麻疹备要方论 麻疹阐注 痘疹心法要诀 盘珠集胎产症治 原要论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民国 儿科萃精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要略 痧疹辑要 女科指要

女科指掌 女科秘要 女科精要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新书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指南 幼科概论 竹泉生女科集要 保幼新编 胎产秘书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专治麻痧初编 张氏妇科 产鉴 陈氏幼科秘诀 评注产科心法 慈幼便览 毓麟验方 经验麻科 达生编 竹林女科证治 产后十八论 脚气治法总要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鬻婴提要说 婴童类萃

医论-古籍

东汉 华氏中藏经

齐 褚氏遗书

隋 诸病源候论

唐 千金食治

南宋 医说

金 内外伤辨 儒门事亲 医学启源 兰室秘藏 脾胃论

元 症因脉治 饮食须知 此事难知 金匮钩玄 卫生宝鉴 医垒元戎 丹溪手镜 医述

明 内科摘要 温疫论 寿世保元 广瘟疫论 养生导引法 养生导引秘籍 养生类要 瘴疟指南 明医指掌 明医杂着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丹溪心法 古今医鉴 医学入门 医学纲目 韩氏医通 医学正传 轩岐救正论 丹台玉案 古今医统大全 推求师意 医旨绪余 景岳全书 证治准绳·杂病 万病回春 续医说

清 医林改错 金匮翼 医门法律 笔花医镜 血证论 中风论 脉确 医学从众录 医门补要 痰疠法门 证治汇补 理瀹骈文 温热暑疫全书 疫疹一得 温病条辨 温热逢源时病论 温病指南 女丹合编选注 运气要诀 心医集 性命要旨 松峰说疫 寿世传真 陆地仙经 温热经纬 温热论 养生秘旨 重订广温热论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寿世青编 脉因证治 医宗金鉴 医学衷中参西录 石室秘录 古今名医汇粹 痧胀玉衡 医学三字经 辨证录 医学指归 医学实在易 冯氏锦囊秘录 医学心悟 类证治裁 医碥 医学真传 张氏医通 伤寒论纲目 幼科释谜 妇科玉尺 古今医彻 药症忌宜 医宗己任编 医学妙谛 顾松园医镜 医医小草 医学传灯 宜麟策 养老奉亲书 何氏虚劳心传 周慎斋遗书 订正太素脉秘诀 脉症治方 脉诀乳海 脉诀考证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推拿抉微 脉理求真 脉诀刊误 脉诀汇辨 西池集 宁坤秘笈 温病正宗 达摩洗髓易筋经 修昆仑证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扁鹊心书 玉机微义 校注医醇剩义 杂病治例 医经国小 卫济宝书 三消论 医学摘粹 简明医彀 辨症玉函 中国医籍考 脉象统类 洗冤集录 格致余论 诸病主病诗 医学见能

伤科-古籍

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元 外科精义 阴证略例

明 立斋外科发挥 外科枢要 跌损妙方 外科集验方 外科正宗 外科启玄 外科理例 正体类要 理虚元鉴 慎柔五书 痰火点雪 解围元薮 疠疡机要 仙传外科集验方 证治准绳·疡医

清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广要 伤科大成 跌打损伤回生集 疡医大全 疡科心得集 外科大成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全生集 外科传薪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正骨心法要旨 伤科方书 伤科汇纂 伤科补要 外科十法

民国 疡科纲要 江氏伤科学 跌打秘方 跌打损伤方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发背对口治诀论 集验背疽方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精要 金疮秘传禁方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青囊秘诀 秘传外科方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接骨手法 救伤秘旨 虚损启微 诊脉三十二辨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外科证治全书

经络-古籍

唐 黄帝明堂灸经

元 西方子明堂灸经

明 奇经八脉考 经络全书 经络考 经络汇编 灵枢经脉翼

清 包氏喉证家宝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厘正按摩要术 -- 经穴汇解 炙膏肓腧穴法 广嗣语

五官-古籍

唐 银海精微

元 原机启微

明 口齿类要 神应经

清 审视瑶函 目经大成 尤氏喉科秘书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重楼玉钥 重楼玉钥续编 神灸经纶 眼科心法要诀 喉舌备要秘旨 喉科指掌 喉科集腋 眼科秘诀 尤氏喉症指南 重订囊秘喉书 秘传眼科龙木论 异授眼科 眼科阐微 喉科秘诀 焦氏喉科枕秘

针灸-古籍

南宋 针灸资生经

金 子午流注针经

元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经节要 针经指南

明 针灸大全 针灸聚英 杨敬斋针灸全书 普济方·针灸 针灸素难要旨 针灸问对

清 针灸易学 针灸逢源 刺灸心法要诀 一草亭目科全书 银海指南 针灸集成 针灸大成 针灸甲乙经 宋本备急灸法 子午流注说难 灸法秘传 走马急疳真方 明目至宝 金针秘传 针灸神书

医案-古籍

元 丹溪治法心要

明 医贯 肯堂医论

清 友渔斋医话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古今医案按 侣山堂类辩 临证指南医案 存存斋医话稿 医经溯洄集 三家医案合刻 客尘医话 王氏医案绎注 市隐庐医学杂着 未刻本叶氏医案 回春录 吴医汇讲 奇症汇 知医必辨 花韵楼医案 眉寿堂方案选存 凌临灵方 孙文垣医案 马培之医案 张聿青医案 张畹香医案 曹仁伯医案论 寓意草 程杏轩医案 慎疾刍言 对山医话 质疑录 丛桂草堂医案 归砚录 医学读书记 续名医类案 读医随笔 医学源流论 王旭高临证医案 邵兰荪医案

-- 叶天士医案精华 一得集 丁甘仁医案 上池杂说 也是山人医案 先哲医话 何澹安医案 证治心传 研经言 重订灵兰要览 重庆堂随笔 塘医话 叶选医衡 医原 医暇卮言 医学课儿策

医经-古籍

西汉 八十一难经

东汉 伤寒论

唐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太素

金 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注解伤寒论 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河间伤寒心要

元 读素问钞 敖氏伤寒金镜录 刘河间伤寒医鉴

明 类经 类经图翼 难经集注 伤寒六书 伤寒论条辨 伤寒证治准绳 伤寒括要 证治准绳·伤寒

清 内经博议 医经读 医经原旨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六因条辨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黄帝素问直解 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内经评文 内经药瀹 医效秘传 古本难经阐注 难经正义 难经经释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伤寒捷诀 伤寒寻源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论注 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溯源集 伤寒缵论 伤寒贯珠集 伤寒大白 伤寒悬解 伤寒论类方 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审证表 伤寒补例 伤寒舌鉴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 伤寒指掌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高注金匮要略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伤寒心法要诀

-- 内经知要 灵素节注类编 素问识 灵枢识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难经古义 伤寒总病论 类证活人书 伤寒九十论 伤寒百证歌 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伤寒法祖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辑义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中寒论辩证广注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四诊-古籍

西晋 脉经

元 诊家枢要

明 濒湖脉学 诊家正眼

清 三指禅 形色外诊简摩 临症验舌法 望诊遵经 诊宗三昧 医灯续焰 察舌辨症新法

-- 脉诀 察病指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素髎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素髎穴的定位 9 素髎穴的取法 10 素髎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素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素髎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素髎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71 对胃蠕动的影响 172 对休克的影响 173 对血糖水平的调整作用 174 抗休克 175 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 176 治疗麦粒肿 177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素髎 1 拼音

sù liáo

2 英文参考

Sùliáo GV25 [中国针灸学词典]

sùliá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素髎 汉语拼音 Suliao 罗马拼音 Suliao 美国英译名 Simple Bone 各

号 中国 GV25 日本 2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4 富耶氏 德国 LG24 英国 Gv25 美国 Go25

素髎为经穴名(Sùliáo GV25,DU25)[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属督脉[1]。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1]。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4 素髎穴的别名

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素髎,一名面王,在鼻柱上端,督脉气所发。

6 穴名解

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1]。

素为白色,髎,为骨隙之狭小者。《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杨上善曰:“白,肺色也。”圣而不王名曰素王,为孔子的尊称。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地小而位高,有素王之义,故又称面王、面正。《东坡志林·养生说》引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注谓:“静坐之际,双目微合,垂视鼻端,有些些白影之谓。”是素髎之名,亦与道家学说思想有关。[2]

7 所属部位

鼻尖[3]

8 素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4]。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1]。

素髎穴位于鼻尖正中[5]。

素髎穴在督脉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9 素髎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1]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当鼻尖处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面部鼻尖正中央即是素髎穴[7]。

10 素髎穴穴位解剖

素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鼻外侧软骨。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及面动、静脉的鼻背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1]。

皮肤→皮下组织[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眶下神经和鼻背动脉分布[8]。

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5]。

11 素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素髎穴有通窍、泄热作用[1]。

素髎穴具有清热消肿、通利鼻窍的功效。

素髎穴在鼻尖正中央,为督脉气所发,故以治疗鼻渊、鼻衄等为主。此外,本穴还具有升压作用,可用于低血压的治疗和休克的急救。[9]

素髎穴有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之功,主治昏厥,鼻塞,鼻衄,鼻渊,酒糟鼻。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属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赤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2]

12 素髎穴主治病证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酒渣鼻、鼻疮等一切鼻疾及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等[1]。

素髎穴主治鼻塞流涕,鼻渊,鼻衄,鼻痔,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休克,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6]。

素髎穴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8]。

素髎穴主治昏迷,鼻塞,鼻衄,鼻渊,酒皶鼻,鼻息肉,小儿惊风;以及休克,窒息,低血压,心动过缓等[5]。

治鼻痔,鼻流清涕,鼻塞,鼻鼽,酒糟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鼻息肉,鼻炎,虚脱。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2~03寸[5]。

向上斜刺03~05寸[8][6],局部有酸麻胀痛感[6],可扩散至鼻根[6]。

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6][1]。

132 灸法

不灸[1]。

禁灸[6]。

据《针灸甲乙经》载,本穴禁灸。

14 素髎穴的配伍

素髎穴点刺出血,可治酒渣鼻[1]。

素髎穴配迎香、风池治鼻衄[1]。

素髎穴配合谷、太冲或十宣可治休克[1]。

素髎配上星、迎香,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素髎配内关、足三里,有醒神清脑,强心升压的作用,主治休克。

素髎配内关、神门,治心悸[6]。

素髎配十宣、涌泉,治昏厥[6]。

素髎配上星、迎香,治鼻衄[6]。

素髎配内关、涌泉,用于触电后抢救[6]。

15 特效

遇到有人因为血压下降而引发休克或者呼吸困难时,可立刻掐按病人素醪穴,直到症状有所缓和[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

《针灸大成》: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鼻窒,喘息不利,鼻㖞僻,鼽衄。

《类经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

17 研究进展 171 对胃蠕动的影响

在纤维胃镜中发现,针刺素髎可使胃蠕动减慢、幽门开放,随着捻针,幽门开放时间延长,患者频繁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现象消失,从而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172 对休克的影响

在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中,针刺“素髎”、艾灸“百会”可使动物的嗜酸性粒细胞锐减2/3以上,并使血液稀释,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率。

173 对血糖水平的调整作用

针刺休克患者的素髂后20 min可使血糖升高42%,对照组升高77%,而对糖尿病患者则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素髎对血压、血糖有调整作用[1]。

174 抗休克

现代研究证实,素髎穴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针刺素髎穴可增强脑垂体后叶的功能,使休克患者血压回升。

175 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

素髎可调节呼吸运动,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1]。

176 治疗麦粒肿

取素髎穴,用苎麻绳点灸一下,每日1次。

177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任脉(conception channel、conception vessel)为奇经八脉之一。代号RN。任脉起于胞中,主胞宫和妊娠,并主一身之阴经,下出会阴,向上前行至 部位,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直上,经咽喉,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在腹中线,总统诸阴,谓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里上行,犹衽在之于腹前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与本经脉气相通。

任脉本经共有24穴。分布于人体前正中线,起于会阴,止于承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腹中结块等。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症有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

详见百科词条:任脉 [ 最后修订于2017/2/22 10:38:07 共371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出处 4 三角灸穴的别名 5 疝气灸穴的定位 6 疝气灸穴取穴方法 7 疝气灸穴穴位解剖 71 层次解剖 72 穴区神经、血管 8 疝气灸穴的功效与作用 9 疝气灸穴主治病证 10 灸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疝气灸 1 拼音

shàn qì jiǔ

2 概述

疝气灸为经外奇穴别名,即三角灸[1]。出《世医得效方》。位于腹中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底边,以脐中穴为顶点,作一底边水平的三角形,两下角是穴[1]。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奔豚气、少腹痛及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1]。一般艾炷灸5~7壮;或温灸10~15分钟[1]。

三角灸为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2]。《世医得效方》原名疝气灸[2]。《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即以两口角间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顶角置脐心,底边呈水平,下两角是穴[2]。后《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2]。《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均作奇穴[2]。近代《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又改称三角灸[2]。

3 出处

疝气灸出自《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

《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名三角灸。《世医得效方》原名疝气灸。《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

4 三角灸穴的别名

疝气灸(《世医得效方》)

疝气穴(《医宗金鉴》)

脐旁穴(《针灸集成》)

5 疝气灸穴的定位

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三角灸穴[3]。

三角灸穴位于腹中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底边,以脐中穴为顶点,作一底边水平的三角形,两下角是穴[1]。

三角灸(基于《中医大辞典》图标注)

6 疝气灸穴取穴方法

患者仰卧位,穴位于腹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顶尖位于脐中,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为此穴。

7 疝气灸穴穴位解剖

三角灸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血管和神经来自于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分布。

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3]。

7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分布[3]。

8 疝气灸穴的功效与作用

三角灸穴具有调理气机的功效。

9 疝气灸穴主治病证

三角灸穴主治疝气、腹痛[3]。

三角灸穴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奔豚气、少腹痛及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1]。

10 灸法

艾炷灸5~7壮[3]。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

一、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万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多用针刺。

二、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入(今河北任丘)。《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三、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毫县)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四、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他著作《伤寒杂病沦》总结了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五、预防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洽。「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太宗封孙为药王。

七、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八、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一二四七年总结宋代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朝鲜、英、德、法、荷兰等国文字。

九、药圣李时珍。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一千八百五十八种。被译为日、德、法、俄等国文字。

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降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经穴缺盆的别名·天盖 31 天盖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所属部位 35 缺盆穴的定位 36 取法 37 穴位解剖 371 层次解剖 372 穴区神经、血管 38 缺盆的功效与作用 39 主治病症 310 刺灸法 3101 刺法 3102 灸法 311 配伍 312 文献摘要 4 经穴天鼎的别名·天盖 41 天盖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天鼎穴的定位 46 取法 47 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主治病症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配伍 412 文献摘要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盖 1 拼音

tiān gài

2 英文参考

Quēpén ST 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经穴缺盆的别名·天盖

天盖为经穴别名,即缺盆穴[1][2]。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 缺盆 汉语拼音 Quepen 罗马拼音 Chuehpen 美国英译名 Broken Basin 各

号 中国 ST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E12 富耶氏 E12 德国 M12 英国 S12 美国 St12

缺盆为经穴名(Quēpén ST 12)[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尺盖。属足阳明胃经[3]。缺即亏缺,盆是器皿名称,该穴在锁骨上窝,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3]。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

31 天盖的别名

天盖(《针灸甲乙经》),尺盖[4]。

3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33 穴名解

缺即亏缺,盆是器皿名称,该穴在锁骨上窝,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3]。

缺,亏缺、缺损之义。《说文》:“盆,盎也。”《急就篇》“盎,大腹而敛口:盆,敛底而宽上。”缺盆即指颈下巨骨(亦名“上横骨”,即今之所谓“锁骨”)上凹陷处,以其形缺陷如盆,故名缺盆(今名“锁骨上窝”)。《金针梅花诗钞》缺盆条:“肩下有窝如盆缺,横骨中央缺盆穴。”穴当锁骨上窝,是处形如破盆状。《新正考》有:“缺盆象其骨间皮肉,凹下如盆。”穴当其中,因名缺盆。[4]

34 所属部位

胸[5]

35 缺盆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6][7]。

缺盆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8]。

缺盆位于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正坐或仰卧取穴[3]。

缺盆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缺盆穴的位置

缺盆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缺盆穴的位置(肌肉)

缺盆穴的位置(骨骼)

36 取法

正坐仰靠,在乳中线上,锁骨上窝中点处取穴。

缺盆位于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正坐或仰卧取穴[3]。

正坐仰靠位,当锁骨上窝之中点,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凹陷中取穴[9]。

37 穴位解剖

缺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气管前筋膜、臂丛。上方有颈横动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皮肤由颈丛锁骨上中间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颈外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该处由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肩胛舌骨肌和锁骨之间形成锁骨上窝。窝底的浅层有颈外浅静脉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深层有臂丛,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顶和肺尖。

3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锁骨与斜方肌之间→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下肌之间→臂丛[3]。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7]。

3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和颈外静脉分布;深层有臂神经丛和锁骨下动脉经过,并有面神经颈支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或锁骨下静脉[7]。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通过[8]。

38 缺盆的功效与作用

缺盆有宽胸利膈,止咳平喘的作用。

缺盆有清咽利膈、散结止痛的作用[3]。

盆之为物而不藏,水火燥湿无所不可,如胃、三焦、大小肠、胆之经络内外循行,多由此出入,即犹贮而不藏也。惟刺则三分,灸则三壮,以其内近肺脏,不宜太过,非如溪谷渊泉之可深入也。因以本穴用宜浅取,使术者心存盆盂之念,先发戒慎之思也。能治喘满胸热,但后人守针刺不宜太深之戒,多不取此。[4]

39 主治病症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7]。

缺盆主要用于治疗胸肺、上肢疾等疾患:如咳嗽、唾血、喘息、缺盆中痛、胸闷、瘰疬、瘿气、咽喉肿痛、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等[3]。

缺盆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8]。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胸中热,胸满;上肢麻痹或挛急;缺盆中痛,瘰疬,颈肿,咽喉肿痛[9]。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其它: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

310 刺灸法 3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3][7]。

直刺或斜刺03~05寸[8][9],局部有胀痛感[9],可向上臂放散[9]。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向上臂放散。

注意:不可深刺[8],以免发生气胸。《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

3102 灸法

可灸[3]。

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311 配伍

缺盆配膻中、巨阙,有宣肺止咳的作用,治咳嗽[9]。

缺盆配天突、中府,治缺盆中痛[9]。

缺盆配水突、气舍,治咽肿[9]。

3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泻胸中之热。

《黄帝内经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针灸甲乙经》: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寒热沥适,胸中满,有大气,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不举,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腰痛不可俯仰,先取缺盆,后取尾骶,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针灸大成》: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4 经穴天鼎的别名·天盖

天盖为经穴别名。即天鼎[4]。

穴位 天鼎 汉语拼音 Tianding 罗马拼音 Tienting 美国英译名 Heavenly Vessel 各

号 中国 LI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7 富耶氏 德国 DI17 英国 Li17 美国 LI17

天鼎为经穴名(Tiāndǐng LI17)[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顶、天盖、天项。属手阳明大肠经[10]。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10]。主治咽喉肿痛,喉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暴喑,气梗,喉中痰鸣,梅核气,瘰疬,瘿气,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等。

41 天盖的别名

天顶(《针灸资生经》),天盖[4],天项[4]。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天鼎,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

43 穴名解

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10]。

天,有巅义,至高无上。鼎,三足两耳,是古代宝器和烹调炊具,其形上有两耳,下有三足。人之颈后正中大椎处有一突起,形似一足。人腰以上为天,头颈之位高,在颈项之穴,每以天名之。该穴处两面各有颈肌突显,形成三足之势。头圆在上像天,因而名之,并喻为吸入天气的贵重门户。鼎乃宗庙重器,虽处尊贵之位,而无显赫之功,常在封闭,故本穴又名“天盖”。[4]

44 所属部位

颈[4]

45 天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鼎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6][11]。

天鼎位于颈外侧,扶突穴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或于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医宗金鉴》)[2]。另说“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在项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在颈缺盆置(直)扶突后一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一法迳取结喉旁开四寸五分”(《循经考穴编》)[2]。

天鼎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正坐,微仰头取穴[10]。

天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天鼎穴的位置(肌肉)

天鼎穴的位置(骨骼)

46 取法

天鼎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正坐,微仰头取穴[10]。

正坐位,头微侧仰,喉结旁开3寸,约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扶突直下1寸,横平水突,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12]。

47 穴位解剖

天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臂丛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有颈阔肌和颈前浅静脉,颈阔肌受面神经的颈支支配,颈前浅静脉是锁骨下静脉的属支。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的浅层,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达深部的臂丛的神经根融合和分支的干、股部。胸锁乳突肌由脑神经副神经支配。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斜角肌间隙[10]。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椎前筋膜[11]。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颈横神经分布;深层有臂神经丛经过,并有其分支、面神经颈支和颈升动脉分布[11]。

布有锁骨上神经,正当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并有颈外浅静脉通过[2]。

48 天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鼎有清利咽喉,理气散结的作用。

天鼎有利咽喉,调气机作用[10]。

按“鼎”字之义,功在水火。养生家借此寓其调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调和,不事克伐。凡消大患于无形,而有裨于社稷者,谓为调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气梗、咽肿、喉痹、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等诸股火证之有碍于喉咽者,取此穴以通畅之。[4]

49 主治病症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喉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暴喑,气梗,喉中痰鸣,梅核气,瘰疬,瘿气,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等。

天鼎穴主治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瘰疬[11]。

天鼎主要用于口、咽等疾患:如暴瘖、气梗、喉痹、咽肿、吞咽困难、扁桃体炎、喉头炎、舌骨肌麻痹、声带疾患及瘰疬、瘿气等[10]。

天鼎主治暴喑气哽,咽喉肿痛,瘿气,瘰疬等[2]。

天鼎主治咽喉肿痛,暴喑,喉中痰鸣,瘿气,瘰疬[12]。

针灸不常取用天鼎穴[4]。

五官科系统疾病:甲状腺肿,喉炎,舌骨肌麻痹症;

其它:颈淋巴结核,扁桃体炎。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10][11],局部酸胀,针感向咽喉放散。

直刺05~1寸。[2]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咽喉放散[12]。

4102 灸法

可灸[10][11][12]。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配伍

天鼎配间使,有宁心利窍作用。治失音[10]。

天鼎配照海治慢性咽炎[10]。

天鼎配合谷、承浆、太溪洽初期声带麻痹[10]。

天鼎配曲池、膈俞,治喉痹[12]。

天鼎配合谷、廉泉、太溪、天突,治咽喉肿痛[12]。

天鼎配合谷、承浆、天容,治喑哑[12]。

天鼎配气舍、膈俞,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息,食饮不下。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暴喑气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天鼎主之。

《针灸大成》:主暴喑气梗,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备急千金要方》:天鼎、气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