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十二正经简介
十二经脉为经络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十二经脉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每一经脉,内部属络于一定的脏腑(属于脏的络于腑,属于腑的络于脏),外部则分布于四肢、躯干和头面。
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太阴、阳明在前(外),少阴、太阳在后(内),厥阴、少阳在中。手足三阳经脉皆会于头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胸腹部分布着手足三阴经脉及足阳明经,腰背部为足太阳所过,侧胸腹为足少阳所过。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并按五行属性互为表里,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其走向互相连接。
各经脉有五行属性,且有气血多少的不同。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正经 [ 最后修订于2016/4/17 23:18:35 共65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讨论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是2005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海建。
作者
茅海建主编
9787800604133
定价
4600000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装帧
精装
这是一部反映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军事类专书。它涉及清代军事学的军制、军法、工程、教育、陆军、海军、骑兵、防务、供给、及满、蒙、汉各族军事人员履历清册等内容。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更注重清中晚期军事档案资料,兼顾清早期军事文献。它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赵芾简介,又有军事教科书作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研究,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系统的专项信息。如对清末接受东西洋军事教育,使用现代军事装备,均有较集中和全面的资料。又如清末海军计划、装备、涉及到当时清海军实力的资料,再如:清廷对内外的战史也另有资料备用等。对学者研究清军事史或更具体到单一专科题目也有资料可获取,故本书编成后,才显其庞大 (100册)。
本丛书另一特点为“实用”。它只收录历史史料,而不收清学者对军事论述的著作及军占、谋略、诸家兵法类等著述。大概有以下内容:一、清代兵制。二、清代军事防务。三、清代战史。四、清代军事后勤保障。五、清代军事教育。六、清代兵事奏稿等。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从现代研究视角出发,不仅收录有较高版本价值的资料赵芾简介,如《保障升平》、《雍正年抚标左营清册》、《光绪十年各省兵数册》、《兵法备遗》、《清咸同间军事史料》:又有彩绘本《奏定陆军制衣图说》、《北京南院武卫中军操演兵法阵图》展现了清军装备的精彩画面。该书所收各类历史文献,不仅有大量抄本、填写本、粘帖本外,也不乏稿本、彩绘本、及原本奏稿等,其抄写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国内图书馆界堪称绝无仅有。前贤曾言:“兵事为儒学之至精”,古今圣哲英雄,于兵事未稍疏忽。《清代兵要档案汇览》中的“兵法”、“兵案”等,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为国内外从事清史及军事研究者提供镜鉴。
册数 书名 撰者 版本
1
旗务集览 (清)佚名撰 清抄本
八旗表 (清)佚名撰 清抄本
八旗官员俸米表 (清)佚名撰 清抄末本
福州驻防志 (清)新柱等纂 乾隆间外郎王鉴甘士发刻本
2
钦定军卫道里表(一) (清)鄂尔泰等纂 清乾隆八年刻本
3
钦定军卫道里表(二) (清)鄂尔泰等纂 清乾隆八年刻本
4
钦定军需则例 (清)阿桂、和坤等纂 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鄂省满绿营汛州县驿传全图 (清)佚名绘撰 清刻本
5
奏销浙省各镇协营官兵马匹应支康熙五十四年分俸饷乾银米豆草束等项钱粮数目文册 (清)段志熙等编 清康熙五十四年原抄本
6
雍正十三年江南各营官兵马匹粮草折银支出清册 (清)赵国麟编 清乾隆二年抄本
7
乾隆九年浙江抚标左营官兵马匹粮草折乾银支出数目清册 (清)佚名编 清乾隆十年抄本
8
山东省抚、镇等标营嘉庆九年分实在官兵马匹俸薪饷乾米折等项支放过兵马钱粮数文册 (清)全保编 清嘉庆十年抄本
两江嘉庆十六年分督操两标各营马匹数目册 (清)百龄编 清嘉庆十七年稿本
安徽嘉庆十六年抚标左右两营马匹总数黄册 (清)钱楷编 清嘉庆十七年稿本
江苏嘉庆二十一年分苏州抚标左右两营并苏州营官兵马匹数目文册 (清)胡克家编 清嘉庆二十二年稿本
山东省嘉庆十一年官兵马匹钱粮数目之册 (清)杨志信编 清嘉庆十二年抄本
山东嘉庆十四年分官兵营员马匹等项数目文册 (清)吉纶编 清嘉庆十五年原抄本
山东省嘉庆二十四年分官兵马匹钱粮奏销清册 (清)钱臻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原抄本
嘉庆二十四年分漕标七营官兵马匹清册 (清)成宁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抄本
嘉庆二十四年分河标中右庙湾佃湖四营官兵马匹清册 (清)黎世序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抄本
武职廉俸章程 (清)佚名编 清抄本
行军纪事汇编 (清)佚名编 清抄本
9
保障升平 (清)佚名撰 清乾隆抄本
军储纪畧 (清)刘组曾撰 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10
兵法备遗 (清)佚名撰 抄本
11
武备挈要汇纂(一)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2
武备挈要汇纂(二)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3
武备挈要汇纂(三)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4
武备挈要汇纂(四)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5
武备挈要汇纂(五)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6
训兵辑要 (清)薛大烈撰 清刻本
流寇琐记 (清)赵吉士撰 清抄本
杨中丞抚黔奏疏 (清)杨雍建撰 民国间存素堂绿丝栏抄本
17
乌里雅苏台事宜 (清)佚名辑 清松古斋朱格抄本
蒙古诸部述畧 (清)邓廷桢辑 清刻本
定边纪畧 (清)奕湘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柔远新书 (清)朱克敬辑 清光绪七年长沙刻本
新疆兵事志 王树枏撰 清末新疆官书局铅印本
阿尔台山情形暨筹拟防守节畧 (清)佚名卷 清末紫格抄本
18
靖海纪 (清)施琅撰 (清)施世纶辑 清木活字本
19
防海备览 (清)薛传源编纂 清嘉庆十六年望山堂刻本
20
台湾资料杂抄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陈资斋天下沿海形势录 (清)陈伦炯撰 清咸丰间铜活字本
海防经略纂要 (清)章錀辑 清乾隆十八年会稽章氏锄经堂刻本
程督院奏酌筹台湾善后事宜各款奏稿 (清)程祖洛撰 清光绪间抄本
21
洋防辑要(一)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2
洋防辑要(二)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3
洋防辑要(三)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4
洋防辑要(四)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5 广东海防汇览(一)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6 广东海防汇览(二)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7 广东海防汇览(三)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8 广东海防汇览(四)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9 广东海防汇览(五)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0 广东海防汇览(六)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1
戎马风涛集 (清)沉汝瀚撰 清道光十八年刻本
杨芳练兵奏疏 (清)杨芳撰 清道光刻本
32
防海辑要(一)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3
防海辑要(二)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4
防海辑要(三)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5 邓廷桢军政奏议 (清)邓廷桢撰 清道光间抄本
筹海策畧 (清)余含棻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燕山泽存书屋刻本
36
道光元年分云南省各标镇协营官兵马匹支过奉饷马乾银米数目清册 (清)史致光撰 清道光二年抄本
道光二十二年分云南省各标镇协营官兵马匹支过俸饷马乾银米数目黄册 (清)桂良撰 清道光二十三年抄本
道光二十三年分漕标七营官兵马匹数目 (清)李湘棻撰 清道光二十三年抄本
督标五营原额官兵数目 (清)佚名编 清抄本
官兵借支行装银两花名底册 (清)佚名编 清道光间抄本
延绥镇统辖标协营汛官员兵丁数目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间抄本
鄂省营制驿传汇集 (清)陈仲衡编 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37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一)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8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二)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9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三)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0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四)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1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五)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2 武场条例 清兵部编 清同治间刻本
43 湖南苗防屯政考(一)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4 湖南苗防屯政考(二)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5 湖南苗防屯政考(三)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6 湖南苗防屯政考(四)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7 苗防备览(一) (清)严如熤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潊浦严氏刻本
48 苗防备览(二) (清)严如熤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潊浦严氏刻本
49
黔阳从军纪略 (清)程卓梁撰 清光绪三年刻本
团练乡守备要 (清)沉衍庆辑 清咸丰二年鄱阳县署刻本
乡守外编辑要 (清)许乃钊辑 清道光三十年刻本
荆州府江陵县团练清册 (清)积纶编 清抄本
50
禀定和州团练现办章程 (清)佚名撰 清刻本
保甲团练辑要 (清)易棠辑 清抄本
川东捐输团练志 (清)张正椿撰 清咸丰三年刻本
团练实纪 (清)闫汉璞辑 清同治四年刻本
湖北襄阳府团练章程 (清)佚名辑 清刻本
万县团练战守图标 (清)冯卓怀编 清咸丰十年刻本
广西团练事宜 (清)朱孙诒编 清咸丰十一年刻本
51
咸丰初年用兵上谕 清抄本
清抄奏稿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52 清咸丰年间军事史料 (清)佚名辑 清抄本
53
清咸丰年奏疏钞 清咸丰间朱格抄本
海隅兵事纪 (清)佚名撰 清光绪十四年朱格抄本毛装
剿压太平军奏折 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元年兵部户部抄稿本
曾文正公水陆行军练兵志 (清)王定安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柏经正堂刻本
54
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一) (清)曾国荃奏 (清)吴汝纶辑 清同治抄本
55
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二) (清)曾国荃奏 (清)吴汝纶辑 清同治抄本
56
军兴本末纪畧 (清)谢兰生撰 清同治十一年活字本
锡金团练始末记 (清)华翼纶撰 清同治三年抄本毛装
皖南军务纪畧 (清)陈钟秀撰 清光绪二年刻本
寿州城解围奏折 清咸丰十年抄本
守蒙纪略 (清)贺绪蕃撰 清同治三年刻本
守岐纪事 (清)张兆栋撰 民国八年铅印本
57
东牟守城纪略 (清)戴燮元撰 清同治八年刻本
洋兵纪畧 清董恂朱格抄本
兵事 (清)赵芾辑 清末朱丝栏稿本
英法联军入京史料 清咸丰间抄本
襄理军务纪略 (清)佚名辑 清刻本
58
都下防军疏稿 (清)佚名辑 清朱格抄本
59
张公襄理军务纪畧 (清)丁运枢等编 清宣统元年石印本
60
咸同间有关捻军史料 (清)佚名辑 清咸丰同治间稿本
有关捻军信柬 清咸丰间稿本
武备固圉录 (清)沉汝瀚编 清光绪十年刻本
61
练勇秘诀 (清)佚名撰 清咸丰叶恩培抄本
兵书三种 (清)湖北官书处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湖北官书处重刻本
险异录图说合览 (清)豫师撰 (清)钱宝书绘 清光绪十四年石印本
62 豫军纪略(一) (清)尹耕云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63 豫军纪略(二) (清)尹耕云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64
楚军营制 (清)佚名撰 清刻本
彝军纪畧 (清)彭洵撰 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军务急迫应办要件 清抄本 毛装
各省奏报军需银两数目 (清)佚名编 清光绪间抄本
兵部公牍 (清)黄云鹄撰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兵差腰拨章程 (清)佚名编 抄本
65
历代兵制考 (清)朱墉等纂辑 清光绪二年岭南吉林辉发索绰络氏《重刊武经七书汇解》刻本
历代民兵考畧 徐炳龙撰 民国铅印本
皇朝兵制考略 (清)翁同爵纂 清光绪元年武昌节署刻本
步军统领衙门兵制沿革 佚名编 民国抄本
66
兵部武选司现行章程 清兵部编 清光绪十六年铅印本
67
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京口驻防正白旗蒙古两甲之官兵闲散人等三代男丁数目档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三十二年写本
68
前任广州汉军副都统升迁调补年月日清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二年抄本
内札萨克六盟四十九旗王公等衔名单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外札萨克四部落及各路将军大臣所属札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台吉等衔名单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宣统元年京口驻防镶蓝旗蒙古两甲及身而止兵丁等数目名册 (清)京口副都统衙门编 清末写本
宣统元年京口驻防正黄旗蒙古两甲及身而止兵丁数目名册 (清)京口副都统衙门编 清末写本
宣统已酉元年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两皿之官兵闲散人等三代男丁数目档册 (清)佚名编 清末写本
光绪十年各省兵数册 (清)兵部编 清抄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贵州通省粮储兼巡贵阳等处兵备道移交册 (清)黄元善编 清光绪二十八年写本
李勉林中丞奏定江西军制 (清)李兴锐撰 清光绪木活字本
分防彰德营官弁衔名数目清册 (清)复俊编 清光绪三十四年原抄本
武职俸饷额数 (清)佚名编 清抄本
69
张学院奏四川东乡案一折稿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六年琉璃厂刻本
从军纪略 (清)杨玉科撰 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抚湘公牍 (清)卞宝第撰 清光绪十五年湖南刻本
70
清光绪间廷寄 清光绪间稿本
法国越南构衅交兵事宜谕旨 (清)佚名辑 剪贴本
各军驻扎处所 (清)佚名编 清光绪抄本
张李两中堂密奏征东疏 (清)张之洞、李鸿章撰 清光绪间刻本
策倭要略 (清)李岳蘅撰 清末抄本
71
甲午战争有关史料钞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甲午山东威海倭警电报 (清)佚名撰 清光绪二十年稿本
72
旅顺失守后军务大概情形 (清)佚名撰 清末抄本
饶文卿太守言关东战事书 (清)饶恭寿撰 清末抄本
陕督奏报河湟军务购械造销案 (清)陶模等撰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抄本
建昌行记 (清)佚名撰 清末铅印本
晋东防军纪略 (清)王耀焕撰 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大义从军躬行记 (清)绍元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稿本
鄂沪来往电稿存查 (清)佚名撰 清末抄本
黔边军务批稿 (清)佚名撰 清光绪三十年抄本
北洋练兵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间原抄本
73
华州兵事志 刘东野撰 清宣统三年石印本
治兵私议 张謇撰 民国间朱格抄本
麟洲兵事刍议 (清)钱麟书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正谊书局铅印本
永城兵防禀稿 (清)杨葆昂撰 民国初年抄本
74
光绪十五年吉林将军奏折 (清)长顺撰 清末朱格抄本
各省关欠解本年并历年东北边防经费银两奏 (清)奕劻等撰 清末抄本
伊犁奏请将孳生羊厂变价同旧厂马价拨充军饷奏稿 (清)广福撰 清宣统二年抄本
惠远新城保甲办法 (清)佚名辑 清光绪间抄本
西宁军务节略 (清)佚名辑 清光绪二十三年石印本
筹藏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宣统二年铅印本
75
升恭勤公藏印边务录 (清)升泰撰 清光绪间铅印本
蒙边新制或问 (清)张超宗撰 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76
筹边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宣统三年抄本
滇西兵要界务图注 李根源撰 李根澐编 民国二十一年腾冲李氏曲石山房刻本
督办广西边防函电存稿 郑孝胥撰 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稿本
77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一)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78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二)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79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三)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80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四)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81 军制 (清)佚名编,(清)李鸿章校 清稿本
82 新建陆军兵略录存 (清)袁世凯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
83 淮军武毅各军课程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84
奏定北洋陆军武备学堂章程 (清)北洋陆军武备学堂编 清光绪刻本
条陈浙江武备学堂练兵稿 (清)联豫撰 抄本
防营将弁学堂试卷 (清) 佚名编 清末铅印本
奏定北洋练兵营制饷章 袁世凯撰 清宣统北洋官报局铅印本
筹办湖北练兵酌议饷章 (清)张之洞、端方撰 清光绪二十八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营制饷章 (清)奕劻等编 清光绪三十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审判试办章程 (清)荫昌等撰 宣统二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行营礼节 (清)奕劻等编 清光绪铅印本
湖北制造步兵枪学 (清)佚名编 清光绪铅印本
军制学教科书 (日)贺忠良编 清光绪铅印本
85
兵要地理 军学编辑局编 民国铅印本
86
夜战通法 (清)伍士修编 清光绪石印本
野外战术记事录 (清)应雄图编 清光绪石印本
混成协战术 (清)寿永康编 清光绪石印本
奏定陆军游学毕业考试章程 (清)奕劻等撰 陆军部编译局刷印处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广西常备军步队第一标规程 (清)佚名编 清抄本
山东调查陆军财政局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比较表 (清)山东调查局编 清宣统三年原稿本
87 沈文肃船工奏稿 (清)沉葆桢撰 清末抄本
88 船政奏议汇编(一)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89 船政奏议汇编(二)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0 船政奏议汇编(三)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1 船政奏议汇编(四)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2
筹议海防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抄本
筹议海防经费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抄本
北洋海军章程 (清)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十四年铅印本
93 海防新论 (清)知新馆主涂山氏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广学会刻本
94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一)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5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二)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6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三)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7 皇朝边防纪要 (清)陶骏保编辑 民国初年抄本
98
筹海军别录 (清)姚锡光撰 清光绪三十四年稿本
筹海军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光绪三十四年京师庽斋刻本
中国海军地理形势论 丁开嶂撰 民国元年北洋公报局铅印本
光绪三十三年海军调查表 (清)佚名辑 清光绪三十三年抄本
99 海军水师第一次统计表 (清)海军部主计处编 清宣统元年刻本
世界海军现状 (清)丁士源撰 清宣统二年铅印本
100 北京南院武卫中军操演兵阵图 (清)佚名绘 清末彩绘本
陆军衣制详晰图说 (清)奕劻等编 光绪三十一年石印本彩色套印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逍遥散-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明镜(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字里藏医》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高血压病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王琦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八十一难经(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嘉业堂《二十四史》书箱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本段
主要版本
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本段
相关评价
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内容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
本文2023-08-07 12:48: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