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的古籍研究所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全国著名的古籍研究所都有哪些?,第1张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x0d\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x0d\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x0d\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x0d\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x0d\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x0d\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x0d\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x0d\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x0d\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x0d\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甲骨文和纳西东巴文比较研究》,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项目,1993-1995年。

2.《纳西东巴文研究》,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科项目,1997-1999年。

3.《先秦汉语词汇研究》(与蒋宗福教授共同主持),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项目,1993-1995年。

4.《甲骨文语法研究》,重庆市“九五”社科项目,1999-2001年。

5.《纳西东巴文应用性文献研究》,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项目,2001-2004年。

6.《孟子词典》(主编),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2001-2002年。

7.《明史全译》(与毛远明教授共同主持),332卷,为许嘉璐先生主持的《二十四史全译》的一种,2001-2002年。

8.礼类儒典编纂与研究(与毛远明教授共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子项目,2004-2006年。

9.《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语言文字研究》,重庆市“十一五”社科重点项目,2006-2008年。

10、《俄亚、白地东巴文调查研究》,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09年。

1专书

1、《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3、《论语词典》,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3年。

4、《尚书正义》(点校,独立),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5、《谷梁传注疏》(点校,合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6、《礼记正义》(点校,合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7、《明史全译》(主编,合作),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2主要论文

甲骨文、金文研究

1、《“全汉字”甲骨文字族浅论》,《西南师大学报》1992年古籍整理与研究专刊。

2、《关于甲骨文语料库的几个问题》,1993年《海峡两岸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现代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3、《两周金文韵文和先秦“楚音”》,《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2期。

4、《甲金语法札记三则》,《古汉语研究》1995年2期。

5、《甲骨文“我”有单数说》,《古汉语研究》1996年2期。

6、《甲骨语言的性质及其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杭州大学《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7、《甲骨文动词和介词的为动用法》,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巴蜀书社,2000年。

8、《甲骨文语序问题札记二则》,《古汉语研究》2000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2期转载。

9、《甲骨文单个祭祀动词句的转换和衍生》,《语言研究》2002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9期转载。

10、《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

11、《甲骨文的词头“有”》,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巴蜀书社,2002年。

12《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议》,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3、《甲骨文动词和介词的为动用法和祭祀对象的认定》,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又收入《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4、《甲骨文双宾语句研究》,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5、《甲骨文存现句述要》,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6、《卜辞词语补释》,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7、《甲骨文和商代金文比较研究示例》,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8、《甲骨文和〈尚书商书〉比较研究示例》,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9、《甲骨文的“至于” 》,《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一期,商务印书馆,2003年。

20、《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语料价值》,收入《花园庄东地甲骨论丛》,台湾圣环图书有限股份公司,2006年7月。

21、《语法研究与卜辞训释》,《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期。

22、《甲骨文“暨”有连词说》,2004年安阳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3、《〈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疾”字》,中国文字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河北大学,2005年7月。

纳西东巴文研究

1、《〈纳西东巴字和甲骨文比较研究〉质疑》,《云南民院学报》1988年3期,又收入《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纳西东巴文的异读和纳汉文字的比较研究》,《云南民院学报》1990年1期。

3、《甲骨文、纳西东巴文的合文和形声字的起源》,《中央民院学报》1990年1期。

4、《东巴形声字的类别和性质》,《中央民院学报》1992年4期。

5、《汉古文字、纳西东巴字注音式形声字比较研究》,《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学术丛刊。

6、《纳西东巴字、汉古文字中的“转意字”和殷商古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4期。

7、《纳西东巴古籍整理与研究刍议》,收入《传统文化与古籍整理研究》,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

8、《纳西东巴形声字、假借字音近度研究》,《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

9、《纳西东巴形声字研究纲要》,《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七十辑,1995年。

10、《纳西东巴字多音节形声字音近度研究》,《语言研究》1998年增刊。

11、《纳西东巴字字和字组的划分及字数的统计》,收入《语苑撷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纳西东巴象形文字辞典说略〉补正》,《辞书研究》1999年4期。

13、《纳西东巴字单音节形声字研究》,收入《语言文史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乾隆〈丽江府志略方言〉记略》,收入《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 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15、《纳西东巴文应用性文献的考察》,《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2001年),又收入《玉振金声探东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6、《纳西东巴字多音节形声字研究》,《语言学论丛》第25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

17、《一封最新的东巴文书信》,收入《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18、《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1期,又收入《文字学论丛》第二辑,崇文书局,2004年。

19、《从纳西东巴文看甲骨文研究》,收入《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20、《东巴文化研究断想》,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1、《纳西东巴文象形字研究》,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2、《纳汉文化交流和纳西东巴字的历史层次》,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3、《〈纳西象形文字谱常用词汇〉订补》,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4、《〈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字典说略〉补正》,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5、《纳西东巴经〈延寿经〉释文示例》,收入《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巴蜀书社,2003年。

26、《杨著〈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述略》,《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期。又收入《丽江第二届国际东巴艺术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27、《东巴文〈祭天古歌〉译释》,收入《庆祝刘又辛教授80诞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5年。

28、《〈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纪年经典述要》,收入《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文出版社,2005年。

29、《关于哥巴文字源考证的几点看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30、《丽江黄山乡纳西语汉字祭文译释》,《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6月。

31、《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贺词二则译释》,《文字学论丛》第三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7月。

32、《和才东巴文题词译释》,《中国文字研究》第七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33、《〈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中的年号纪年经典》,《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5期。

34、《东巴文卖拉舍地契约译释》,《中国文字学报》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35、《纳西东巴文地契研究述要》,收入《一生有光周有光先生百年寿辰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2006年。

36、《东巴文研究材料问题建言三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第二次中青年语言学者论坛论文,2004年5月。收入会议文集,待刊。

37、《纳西东巴文六书概说》,陆宗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中国语言文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9月。收入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辑,待刊。

38、《〈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中的花甲纪年经典》,收入《庆祝唐作藩教授80寿辰论文集》,待刊。

39、《东巴生年校订四则》,重庆市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2005年12月。收入丽江师专民族研究所论文集,待刊。

40、《〈木氏宦谱〉纳汉对音中的明代丽江汉语方音》,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8月南京大学。收入会议文集,待刊。

41、《纳西东巴文疑难字词考释举例》,中国语言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2006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收入《中国语言学报》第13期,待刊。

42、《白地阿明灵洞东巴文题词译释》,收入《庆祝刘叔新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待刊。

43、《东巴文白地买山契约译释》,中国语言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暨第2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6月,宁夏大学。

44、《丽江东巴文残砖契重考》,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

45、《纳西东巴文生肖纪日中的khv55》,第38届国际汉藏语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10月,厦门大学。

46、《纳西东巴文形近字、同形字释例》,第三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8月,河南大学。

47、《水书和纳西东巴文、汉古文字的初步比较》,水书文化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年1月,都匀。

48、《纳西汝卡东巴文信件译释》,中国文字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2007年8月,陕西师大。

音韵、方言及其他

1、《初唐四杰诗韵》(合作),《语言学论丛》第九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重庆话的附缀形容词》,《语言学论丛》第九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

3、《〈说文解字〉的复音词》(合作),《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1期。

4、《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语言学论丛》第十五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

5、《重庆话非名词词类的重叠形式》,《西南师大学报》1990年3期。

6、《重庆方言的“倒”和“起” 》,《方言》1990年3期。

7、《“新说文解字”识字教学法质疑》,《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增刊。

8、《文字起源二源说质疑》,《达县师专学报》1994年1期。

9、《〈老子〉用韵研究》,《西南师大学报》1995年1期。

10、《中华版阮刻〈尚书正义〉音切勘误》,《语言研究》1996年增刊。

11、《〈蜀语〉今踪》,收入《李实学术研讨会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年。

12、《〈尚书正义〉点校札记》,《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4期。

13、《“亡其”小议》,云南大学《思想战线》2003年6期。

14、《南江方言词语选释》,第二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0年11月,重庆。

15、《敦煌〈尚书〉残卷中的副词“亡”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2002年8月,新疆师大。

16、《说“立成” 〈明史〉词语札记一则》,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2004年10月,广西师大。

江西师范大学有以下科研机构:

1 江西省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江西省农业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3 江西高校普通本科高等数学教学研究中心

4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 江西省古籍整理与研究研究中心

6 鄱阳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7 江西省高等学校特种经济动植物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8 江西省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9 江西省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数学研究中心

这些科研机构涉及到生态环境、农业、数学、人文社会科学、古籍整理和研究、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特种经济动植物产业、成人教育以及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关于贾谊〈新书〉真伪问题的探索》(执笔)《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62年第5期

《贾谊〈过秦论〉分篇考》 《文史》第3辑 1963年

《论高适和岑参的诗》(合撰)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63年第5期

《高适年谱》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63年第6期

《戴震与古籍整理》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1期

《〈史记〉采用文献史料的特点》 《文献》第2辑 1980年

《古代校勘学概述》 《文献》第8、9辑 1981年

《试论龚自珍的诗》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5期

《高适集版本考》 《文献》第11辑 1982年

《顾炎武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 《学林漫录》六集1982年

《顾炎武的〈日知录〉》 《文史知识》1982年第1期

《古代辨伪学概述》 《文献》第14、15、16辑 1983年

《高适年谱诸疑考辨》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4期

《高适集校敦煌残卷记》 《文献》第17辑 1984年

《清代考据家兼思想家戴震》 《文史知识》1984年第2期

《刺向腐朽的利剑-谈龚自珍的三首讽刺诗》 《阅读与欣赏》1984

《滚动在心底的风雷-读龚自珍诗〈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 《阅读与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九)1984年

《汉代的经今古文学》 《文献》1985年第2期

《汉代的纬学和纬书》 《文献》1985年第4期

《王充与辨伪》 《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我国古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古籍整理与研究》创刊号1986 年

《论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 《中国文化与哲学》1987年号

《颜之推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 《古籍研究》第5期 1987年

《方以智与古文献学》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

《朱熹与古文献学》 《古籍整理与研究》第3期 1988年

《论〈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 《〈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8

《刘知几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 《文献》1988年第4期

《王念孙王引之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 《古籍整理与研究》第5期 1988年

《高适〈燕歌行〉》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1988年

《姚际恒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 香港《中华国学》创刊号 1989年

《试论龚自珍的古文献学思想和成就》 《古代文献研究集林》第1集 1989年

《章学诚的古文献学思想和成就》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5期

《〈水经注〉的历史地理考证成就》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辑

《董仲舒与古文献学-兼谈经今文学在古文献学上的特点》 《学林漫录》第十三集 1991

《汉末魏晋时期〈汉书〉注家考略》 《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1991年

《论王守仁的古文献学思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2期

《从古文献学看宋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

《论龚自珍诗文的讽刺艺术》 台湾《中国国学》第21期 1993年

《关于中国古代文献与古文献学史》 《社科纵横》1994年第1期

《论孔子思想及其影响》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 1995·12

《宋诗整理随札记》 《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八集) 1997·8

《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 《海峡两岸古籍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前言》 中华书局《四部要籍注疏丛刊》1998·12

《〈全宋诗〉后记》 《全宋诗》第72册 1998·12

《龚自珍》 《中华文明之光》(论文版)第三辑 1999·1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文史知识》 1999·1

《论传统义理之学》 《98’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 1999·7

《〈论语〉的成书流传和整理》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 1999·12

《李珍华教授的〈王昌龄研究〉》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 2001·4

《也谈清代考据学兴盛的原因》《第七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中山大学)2002·6

《关于宋代学术文化研究的一点思考》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中心集刊》(3) 2002

《清代训诂学对“因声求义”方法的继承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中心集刊》(4)2004

《关于清代考据学》 《炎黄文化研究》(1)2004年

《清代考据学的分期与派别》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古文献学及其意义与展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

《清代版本学的成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中心集刊》(5)2005年

《〈春秋〉三传中有关孔子史料的文献价值》《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中心集刊》(5)2005年

《古文献学的内涵与意义》 《江西社会科学》2006(8)

《立足现代 编好〈儒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6(2)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校勘指瑕》 《文献》2007年第二期

《〈儒藏〉编纂学术谈》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 2009·1

1.《〈全金诗〉补遗》,《古籍研究》2000年第1期,3000字;

2.《〈大金诏令释注〉补遗》,《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又载《古籍研究》2001年第3期,3000字;

3.《周肇祥批注〈渤海国志〉》,《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6000字。

短文、札记:

1.《〈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纠误一则》,《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300字;

2.《〈光绪顺天府志·前代盐铁等官表〉补遗》,《北方文物》1997年第4期,600字;

3.《〈金史〉标点正误一则》,《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300字;

4.《三通永定河水利碑》(与范军合作),《北京晚报》1998年4月 3日,500字;

5.《为石经回归献策——最简单的方法最好》,《北京晚报》1998 年7月2日,200字;

6.《契丹女真碑刻拓片精品展开幕》,《北京日报》1998年10月6 日《文物收藏版》,800字;

7.《〈金史〉质疑一则》《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又载《古籍研究》1999年第2期,800字;

8.《〈金史〉证误一则》,《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300字;

9.《“奉御从人牌子”辨》,《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700字;

10.《〈元史〉质疑一则》,《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300字;

11.《〈金史〉正误一则》,《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500字;

12.《〈元史〉正误一则》,《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500字;

13.《〈续修四库全书编目〉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旧书交流信息》1999年第51、52期合刊,500字;

14.《〈宋史〉地名正误一则》,《北方文物》2000年第2期,400字;

15.《山泉清幽庄公院》,《北京晚报》2000年6月16日,400字;

16.《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概述》,《北京博物馆年鉴(1995-1998)》,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3000字;

17.《房山两座辽金时期的经幢》(与范军合作),《北京文物》2000年第9期,1500字;

18.《固节驿》(与范军合作),《北京文物》2000年第12期;1500字。又载《京华漫忆》第42页,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19《寂寂银烽下,宝塔耸霄汉——银山塔林记游》,《香港佛教》2001年第2期,又以《冬访银山塔林记》之名载《佛教文化》2001年第1期,2500字;

20.《也谈庄公院》,《北京文物》2001年第6期,500字。又载《京华漫忆》第88页,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21.《辽金经幢之美》,《佛教文化》2001年第6期,2000字,照片5张;

22.《有关金代黄河浮桥的几条史料》,《中国科技史料》2002年第1期,1500字;

23.《金史五则》,《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4500字;

24.《从朔州出土金代李汝为墓志谈正隆年号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1期,1500字。

之前有段时间,大家对于文字非常关注的,所以就有了《汉字英雄》这档节目,我也是通过这档节目认识的高晓松老师,当时就被他专业的知识给秀到了。但是最近高晓松因为整理古籍这个事情又陷入了热议当中,有网友说高晓松抢了古籍整理的功劳,你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做了一个古籍数字化,结果发微博的时候玩文字游戏,耍心机,把提供支持,出工出力的公有机构避而不谈。突出自己的功劳。最后让人点出来了。整件事大致经过是,2018年高晓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看见了散佚古籍,然后达摩院秘书长刘湘雯听说了,找到他一起策划能不能把这些古籍数字化。所以他们找到了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后者多年来做的就是类似的事情。2019年,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曾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的四川大学教授陈力、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果和在达摩院负责学术合作的李贝,在一起开会,敲定了“汉典重光”的项目。注意:谈成的东亚图书馆,属于此前有深度合作基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跟哈佛没关系。

你觉得高晓松抢功劳了吗?

一高晓松没有抢功

我个人认为高晓松是没有抢功劳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整理古籍这个事情是高晓松先提出来的。

二高晓松毕竟也参与了整理

我认为抢功劳的意思是没有参加整理,但是说自己参加了,高晓松毕竟参加了古籍的整理,为什么就成抢功劳了呢?

三可能对自己的功劳放大了吧!

我们是不能否认高晓松为此次古籍整理做出的贡献,但是他本人可能会将自己的功劳放大,所以网友才会误会他抢功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