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在道教典籍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庄子》一书在道教典籍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第1张

在道教神的划分中,我们知道“三清”作为道教的最高神,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道教的诞生,就是道教思想的非物质化。因此,道教创始人老子是“三清”之一,被称为太清仙境大圣人和天道道德,又称太行老君。

庄子是道教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在《道教诸神家谱》中,庄子在哪里?通过对道教神谱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神谱末端的民间神仙中有庄子的身影,是一个真正的南方人。这让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庄子和老子一直被学者视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为什么他们在道教神的构成中的地位和老子有很大的不同。《史记》首次记载了老子、庄子的故事。

老子的历史叙事主要是一部短传。孔子问李渔《老子》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而哈库坦斯基的《老子西》给殷西留下了一本书,书中有5000多个字,最后不知在哪里。主要是对庄子生平的简要介绍,以及庄子的非主流态度。同时,对司马迁眼中的《庄子》十万篇进行了评价。司马迁认为,庄子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为了弘扬老子的道教思想,并刻意批判儒家和墨家学说。此外,庄子的话是多方面的,不能付诸实践,这在百强争霸时期是不理想的。

太师公岳:老子是一个很贵的人,一无所获,一无所获,对变化没有反应,所以写书和演讲说得很微妙,很难理解。庄子散德、立德、回归自然。在这里了解司马迁的个人观点。最后,是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通过无为来适应自然的客观变化。所以老子的书没有被很好地理解。庄子提倡道德思想,推导演绎,以寓言的形式浅显道家的无为思想,迦勒底年六百岁,或是血二百年,是靠自己的修道生活养活的。

我们知道古代人崇拜神话思想。司马迁在史书中写道,孔子认为老子居若龙,评价何等高。此外,老子是从哈科坦斯基出来的,再也没有踪迹。司马迁又写了一篇毫无根据的谣言,说老子因为修道而活了将近200年。

郭庆藩:《庄子集释》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三本,中华书局1983版)

王先谦:《庄子集解》( 王是清朝人,上海书店1986年版)

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周乾荣:《庄子探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张默生:《庄子新释》(张默生原著、张翰勋校补,齐鲁书社1993年版)。

第八章。中国庄子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篇,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述梦中人的故事。据《庄子》所载,梦中人做了一只蝴蝶,度过了无忧无虑的日子,并在梦中忘却了原本的身份,醒来时,竟不知道是梦中的人还是现实中的人,这个故事旨在告诉人们,人生短暂,世事如梦,应该珍惜活在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同时也提醒,有时候不能完全相信感官和观念,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思考问题。

  蒙学经典:《蒙求》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经》 《小学诗》《鉴略妥注》 《了凡四训》 《声律启蒙》 《训蒙骈句》 《颜氏家训》《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诸子百家:《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十、《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文、《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

  廿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宋书》、《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另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等

  纳兰词:我个人觉得《娱园本纳兰词》古籍线装书 还不错。推荐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严谨翔实,目前最好的版本了~

  论语:中华书局本

  孟子: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系列里焦循的《孟子正义》,集大成之作,不过价格有点儿高。或是人民出版社的

  老子:道德经的注解都是大同小异,最好是看原版。个人推荐中华书局版的。

  庄子:庄子内容比较复杂,一下有很多版本可供参考。

  1:马叙伦的《庄子义证》。

  2:王叔岷《庄子校诠》。

  李丹《庄子》

  于丹《于丹庄子心得》

  张默生《庄子新释》

  张远山《庄子奥义》

  王明强 《庄子》心读

  郭象《庄子注》

  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浅注》(曹础基著 修订本)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庄子译注》(王世舜 主编)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繁。推崇者不少。

  《庄子篡笺》钱穆,此书用古人注疏体,采古今中外多家注(真的很多),并加按语。读之需要一定古文功底(注音用反切,有的音好像是古音)

  《庄子校诠》王叔岷,中华繁。钱穆在《篡笺》中评价此书用力尤勤。推崇者不少。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的以现代手法诠释千年中国哲学经典的《图解庄子》,它是采取全新的图解方式,读懂庄子的智慧,让你的心胸更宽广,思想更深刻,心灵更自由。可以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解与表格,使你不会再有枯燥乏味之感,全新的体验或许会让您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宽阔更清晰。

  紫图编绘—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5

  ISBN 987-7-5442-3738-3

  IVB22355-64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於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谐,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陈寅格《冯友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书摘插图

弁言战国纪年,错讹无穷

研究战国诸子思想,必先了解诸子共处的战国时代。进而了解诸子之母邦,诸子之个人生平及其思想源流,乃至师友、论敌之母邦,师友、论敌之生平及其思想源流。

秦灭六国之后,尽焚六国史书。司马迁著《史记》时,战国史仅有依据《秦纪》的秦国纪年基本无误,六国纪年只能据《秦纪》推断。除了周室纪年、楚国纪年也基本无误外,其余五国纪年纪事错讹无穷。司马迁排比魏、齐、赵、韩、燕五国纪年纪事时,有时改了《魏世家》,却忘了与《赵世家》、《韩世家》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互相冲突。有时统一了《齐世家》、《燕世家》,却忘了与《六国表》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与《六国表》成为错进错出、难以兼容的两个系统。由于牵一发必动全局,司马迁甚至会根据错误排定的五国纪年,把周、秦、楚的正确纪年纪事改为错误纪年纪事。

这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本该在西晋太康年间汲冢出土魏国编年史《竹书纪年》之后迎刃而解,可惜此书又于两宋间亡佚。尽管亡佚前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已依据《竹书纪年》对《史记》的战国纪年稍加厘正,但一来厘正极不完备,二来《竹书纪年》止于“今王(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因此战国史至今一团乱麻。虽经诸多学者殚精竭虑的考订勘误,如陈梦家《六国纪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等,至今仍多异说。《辞海》所附《战国纪年表》,既代表学界主流观点,又进一步影响学界主流观点;参考综合了差别极大、均有错讹的各家系统,遂成错讹之集成。《辞海》1999版的《战国纪年表》,对1979版做了一些改动,然而有时纠正了前者之错,有时反将原本不错者改错,有时两者相同而皆错,有时两者相异而皆错。

战国纪年的错讹,使系于战国纪年的诸子生平也扑朔迷离,进而导致诸子学说研究也陷入困境。不少治庄者都用错讹的纪年纪事证明其臆测,由于因果颠倒,师承失序,敌友不分,其所阐释的庄学义理距庄学真义甚远。专治其他诸子者亦然。多数治庄者回避了纪年纪事错讹淆乱的莫大难题,在不了解庄子生平及其学说背景、著书隐曲的情况下,望文生义地妄解臆说,导致庄子与其时代完全脱钩,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而上学。

我为了读懂《庄子》而研究战国史及诸子学二十五年,对任何疑难都不敢回避,稍欠把握就不敢动笔。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理顺了战国时代十九个主要诸侯国的纪年,重点理顺了不属“战国七雄”但研究《庄子》无法回避的宋国史和中山国史。我考定的战国纪年,与学界主流观点差别极大详见拙著《战国纪年厘正》,江苏文艺出版社即出。。

研究庄学,必先了解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弄清庄子为何要这么写,究竟在说什么。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

前369年,宋辟公(前380-前340在位)十二年,庄周生于宋国蒙城,今安徽蒙城《史记》仅说庄子是“蒙人”。高诱《吕览·必己》注、《淮南子·修务训》注均曰:

“庄子名周,宋之蒙人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皇甫谧《高士传》同。。

前340年,庄子三十岁,宋辟公卒,谥桓侯。其子剔成(前340-前338在位)继位,同年改元。

前338年,庄子三十二岁,宋君剔成之弟宋君偃逐兄篡位,翌年改元。剔成奔齐,无谥。

前328年,庄子四十二岁,宋君偃继齐、魏之后,成为第三个称王的战国诸侯。称王前在位十年,称王后在位四十二年,总计在位五十二年(前337-前286)。《史记·宋世家》误为四十七年(前332-前286),《史记·六国表》误为四十三年(前328-前286)。

宋王偃是中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暴君,《吕览·*辞》记其邪恶残暴:

宋王谓其相唐鞅曰: “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

“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何,宋君杀唐鞅参阅拙著《寓言的密码》二十九章“言论是否永远无罪--唐鞅招杀”。。

《史记·宋世家》记其因残暴荒*而国灭身死:

君偃十一年(案:

误后一年。当为十年称王,翌年改元),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案: 误少五年),齐愍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宋王偃向齐、魏两强挑战,由盛转衰的魏国已无力惩戒,魏在齐、秦东西夹击之下,自保不暇,而且未能保住其属国中山。齐国却不肯坐视,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宋王偃出奔魏,卒于魏之温城参见《史记·魏世家》魏昭王十年。,谥康王。

齐之灭宋,得魏、楚出兵相助,故魏、楚得以瓜分宋地。庄子于宋灭之年物化,死后故邑蒙城归楚。因而后世有异说,误传庄子为楚人,成为进窥庄学奥义的一大障碍。

从三十二岁到八十四岁,庄子在宋康王暴政阴影之下,生活了整整五十二年。宋康王是宋国史唯一之王。《庄子》乃至一切古籍所称“宋君偃”、“宋王偃”、“宋偃王”、“宋康王”、“宋王”,均指同一暴君。研究庄学,不能不了解暴君宋康王,更不能不了解庄子的特殊著书方式,与宋康王之残暴有莫大关系。

庄子著书,既要避免母邦暴君宋康王诛杀其身并剿灭其书,又要预防后世暴君剿灭其书,不得不支离其言,晦藏其旨。因此《人间世》曰: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德充符》曰: “游于羿之彀中,然而不中者,命也。”《大宗师》曰:

“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

宋康王是第三个称王的战国诸侯,仅次于齐、魏两雄,而早于秦、赵、韩、燕四雄。

东周诸侯称王,楚、吴、越最早,都在春秋时代,均非中原诸侯。入春秋(前770-前482)后,周室积弱渐衰,中原诸侯仍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仅限争霸,不敢称王。霸主无不率领附从诸侯“尊王攘夷”。以田齐篡姜齐(前481)为标志,历史进入战国(前481-前221)。

春秋末期,晋之六卿争长,直至魏、赵、韩三家分晋。战国首年(前481),田成子弑齐简公,田齐遂篡姜齐。孔子请求鲁哀公征伐未果,两年后去世。入战国后,周室益衰。前403年,周威烈王(前435-前402在位)不得不承认三家分晋的既成事实,正式册封魏、赵、韩为诸侯。前380年,周安王(前401-前376在位)应魏武侯之请,又不得不承认田齐篡姜齐的既成事实,正式册封田齐为诸侯。从此周室仅存象征性权威,中原诸侯才先后称王,打破“王天下”格局。

战国初期,魏文侯(前446-前397在位)率先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又任用鲁人吴起、中山人乐羊为将,拓展疆土。前408年至前406年,担任魏将的中山人乐羊,伐灭母邦中山国。魏之国威大振,史称“强魏”。魏虽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但未敢称王。

随后楚悼王(前401-前381在位)任用魏文侯死后遭魏武侯(前396-前371在位)排斥、自魏至楚的鲁人吴起为相,实行变法。称霸南蛮,史称“强楚”。楚自春秋以来,继续称王中原之南。

随后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任用被魏惠王轻视、自魏至秦的卫人公孙鞅为相,实行变法。称霸西戎,史称“暴秦”。秦虽称霸中原之西,但未敢称王。

魏惠王(前370-前319在位)继其祖魏文侯、其父魏武侯之后,继续为中原最强,起初格于“王天下”的中原固有格局,仍未敢称王。

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齐初胜中原最强之魏。齐威王(前357-前320在位)遂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王。其后齐、魏形成均势,继续争霸中原。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齐再胜魏。从此齐强于魏,成为秦与诸侯共谋弱之的中原最强国。前340年,秦相公孙鞅领兵攻魏,因功封于陕西商州商洛县,史称“商鞅”。

魏惠王被齐、秦两强东西夹攻而无力反击,马陵之战后任用主张与齐和解的宋人惠施为相,并于前335年成为继齐之后第二个称王的中原诸侯,翌年(前334)改元。魏惠王与齐威王在齐地徐州会盟,由魏相惠施、齐相田婴共同主持,相互承认称王事实,史称“徐州相王”。周天子的象征性权威,从此也荡然无存。

宋君偃称王之年(前328),秦惠王(前337-前311在位)任用魏人张仪为相,第四年(前325)称王,翌年(前324)更元。秦惠王称王后二年(前323),曾与张仪在秦国争事秦惠王失利的韩人公孙衍,与魏相惠施结为死党,共同游说魏惠王建立中原诸侯“合纵”联盟,与齐、秦两强抗衡。魏惠王遂主持了赵、燕、中山称王,与秦惠王同年称王的韩宣惠王也应邀与会,五国相互承认称王事实,史称“五国相王”。《史记·鲁世家》日:“景公二十九年(前323)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五国相王”是最后的一次性“王”号大派送。“王”号通货膨胀,导致极度贬值。此后再无诸侯称“王”,已成强魏附庸的卫从未称“王”。

前353年齐在中原率先称王之年,庄子十七岁。前323年六国皆称王之年,庄子四十七岁。三十年里,庄子亲历“王天下”分崩离析的完整过程,身处“礼崩乐坏”的极度乱世。庄子母邦,摊到了残暴至极又在位甚久的宋康王。庄子本人,抽到了毕生与之共始终的下下签。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

战国诸侯称王,有两国不在“战国七雄”之列:中山与宋。因此汉人刘向编定的《战国策》,除了为七雄各开专章,另有《中山策》、《宋卫策》两章。

齐威王对老牌霸主魏国继齐之后称王尚能容忍,对宋继齐、魏之后称王却难以容忍,而对中山在“五国相王”中称王更为震怒。《战国策·中山策》日:“中山与燕、赵为王,齐(威王)比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日:‘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

赵武灵王对中山称王的愤怒远甚于齐威王。因为前475年,赵襄子伐灭古之代国,但代国与赵国南部本土中隔古之中山国,无法并入版图,代郡遂成赵国的北部殖民地。前406年,魏文侯伐灭古之中山国,但中山与魏国南部本土中隔赵国,无法并入版图,遂封幼子魏挚于中山,中山遂成魏国的北部殖民地。代郡、中山、赵国、魏国,由北至南交错。魏无力灭赵联结版图,赵蓄意灭中山打通版图。

魏属中山国从未被周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却凭借与魏同宗,在“五国相王”中直升为“王”。魏惠王组建“合纵”联盟,同时魏氏一宗两王,风头重新盖过强齐。齐威王不承认中山称王,仅是对强魏的象征性敲山震虎,但因五国结盟,并未征伐中山。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即位两年之后,被迫参与“五国相王”。由于中山横亘赵国腹心而不愿与中山结盟,同时拒绝使用“王”号。《史记·赵世家》日:“五国相王,赵(武灵王)独否,日:‘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日‘君’。”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实行“胡服骑射”变法,开始征伐“盟国”中山。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禅位年仅十二岁的嫡长子赵惠文王赵何(前298-前296在位),自号“主父”,亲自领兵于赵惠文王三年(前296)伐灭中山,国威大振。继战国初期之强魏、战国中期之强齐之后,成为战国后期的中原最强国,史称“强赵”。

魏属中山国唯一之王,是魏属中山开国之君魏挚(魏文侯幼子、魏武侯幼弟)之子,魏惠王堂弟,其名不详。庄子学派重要人物魏牟,是中山王之子,魏挚之孙;魏武侯族孙,魏文侯曾孙,魏惠王堂侄,魏襄王族弟。赵武灵王于魏襄王十六年伐灭中山,魏惠王早已死去,“合纵”诸侯勾心斗角,魏又渐衰,魏襄王未能保住同宗别封,且于同年死去。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

前481年田齐篡姜齐,在格于“王天下”旧格局的中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到中原诸侯、诸子鄙视。直到齐威王击败强魏成为战国中期中原最强国,诸侯、诸子才不得不仰视齐国。痛恨“乱臣贼子”的大儒孟子、苟子,均先后游仕孔子力主征伐的田齐,成为稷下学宫的客卿。孟子任列大夫,苟子三为祭酒。但庄子终生未履紧邻宋国的齐地,痛诋田齐为僭窃“仁义”的窃国“大盗”。齐威王死后四年(前316),崇信儒家长期鼓吹的“尧舜禅让”的燕王哙(前320-316在位),禅位燕相子之(前315-前314在位)。三年后燕国大乱,当时游仕齐国且“言必称尧舜”的孟子,竟然怂恿齐宣王(前319-前301在位)趁机伐燕。齐之伐燕,导致燕王哙死,子之逃亡,燕国两年(前313-前312)无君,几乎灭国。“合纵”诸侯共谋伐齐救燕,齐才被迫撤兵。赵武灵王派赵将乐池领兵,护送在韩国做质子的燕公子职回国继位,是为燕昭王(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为复齐仇,准备了整整二十八年,筑黄金台招贤,魏人乐毅、周人苏秦、齐人邹衍等列国士人纷纷往燕担任客卿。苏秦为报燕昭王厚恩,请缨出使齐国行使反间,信誓旦旦对齐愍王(前300-前284在位)保证燕永不反齐,骗得信任并获重用,遂留齐担任客卿,竭力怂恿齐愍王伐宋,为燕创造复仇机会。

宋康王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拓地三百里,久与齐、魏、楚为敌。齐国伐宋,魏、楚出兵相助。秦国坐山观虎斗,希望中原最强的齐国,因伐宋而师劳国疲。为了促成齐愍王伐宋,前288年秦昭王用秦相魏冉(封穰侯)之策,与齐愍王互尊为“东帝”、“西帝”。然而迫于诸侯压力,月余即各自撤销“帝”号。宋为商朝后裔,作为周朝同宗后裔或周朝功臣后裔的各大诸侯,均未救援,坐视其亡。前286年齐灭宋后,秦国立刻改变战略。其余诸国担心齐国坐大,进而危及自身,遂共谋弱齐。

齐灭宋两年之后的前284年,担任燕将的魏人乐毅(为魏伐灭母邦的中山人乐羊后裔)率六国联军攻齐。六国兵至,齐愍王始悟苏秦为燕谋齐,遂车裂苏秦,出逃至莒,被楚将淖齿杀死。乐毅占领齐大半国土六年,导致齐六年(前283-前278)无君,几乎灭国。前279年燕昭王卒,继位的燕惠王(前278-前272在位)为储君时与乐毅有隙,遂命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从齐逃亡至赵。前278年,齐将田单在孤城即墨以火牛阵反攻,收复失地,扶佐齐襄王(前279-前265实际在位)复国。然而强齐从此一蹶不振,无力再与暴秦抗衡,强赵遂被推上了抗秦最前线。

……

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全三册)

作 者:(清)郭庆藩 撰,王孝鱼 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庄子者,姓庄,名周,(太史公云:字子休)。梁国蒙县人也。六国时,为漆园吏,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齐楚当聘以为相,不应。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优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书十余万言……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别是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荀况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

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产生原因:

(1)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原因: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当时的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不同派别,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

(4)环境原因: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