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预防瘟疫的,古人有哪些大智慧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人是怎样预防瘟疫的,古人有哪些大智慧呢?,第1张

瘟疫这种疾病从古至今都没有办法断绝,相对于科学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古时候的人在医疗防护上面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所以瘟疫一旦流行就会造成很大的后果。

和我们现代人知道瘟疫是由于病毒传染导致,古时候的人在各种设施都很简陋的情况下,并不能查清楚瘟疫的来源是哪里,全凭借一时间的经验,那么古时候的人是如何看待瘟疫以及治疗瘟疫的呢?

认为瘟疫和天气有关

《吕氏春秋》中曾记载:在冬天的时候也有暖冬这种气候,天气不冷也不热,但是空气中的湿度很大,特别容易引发瘟疫。这是最初的认识,因为冬天的时候,气温不低也不高,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确实适合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黄帝内经》中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祖先们把瘟疫比作体内的毒气,会在人和人接触之间传播。而现在的科学也表明,细菌就是在空气中传播的,人和人之间的交谈中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细菌就会通过体液传播开来,通过进入人的呼吸道,散布在空气中,从而使人们生病。这种认识在几百年前是非常先进的了。

在遥远的三国时期,人们则是认为瘟疫的流行是鬼神作祟。从曹植留下的文笔中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护疾病还经常给自家贴上符文,用来庇护自己,不染瘟疫。然而这是十分无用并且可笑的举动,相对于这种情况,曹植认为疾病是温度变化带来的结果。

古代人如何防止瘟疫?手段你想不到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为了防止病毒侵入,你需要保持自身的免疫力,平日里需要保持心情愉悦,精神也要乐观向上,躲避毒气的来源。这样安歇毒气邪气自然就不会找上你,你也会保持健康长寿了。从现代我们了解的知识来看,预防瘟疫的方法确实是需要避开病原体,也就是所谓的隔离,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病毒的传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得到了瘟疫中的人穿过的衣服,需要用大锅烧开水蒸煮,这样才可以防止一家人不被感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李时珍所说的方法就是高温消毒,这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高温来杀死残存在衣服上的病菌,从而达到阻绝的效果。

另外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一味药材,据说可以治疗瘴疠,这个药材大部分人都不会猜到。这个药材其实就是人的天灵盖,也就是头盖骨。关于这个药材,李时珍也没有很详细的记录该怎么用,用多少,只是说可以用,但估计也没有人敢用。一直到现在,都没人敢尝试,所以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可以看出,关于瘟疫的防范,我们的古人其实还是比较有办法的。时间逐渐推进,反而到了清朝时期,对于瘟疫的科学认识反而没有那么好了。冯玉祥所写的《我的生活》一书中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那时候他在军队当兵,突发瘟疫,病死人数极其之多。不但没有人想办法医治,反而想了个奇怪的主意:攻打瘟疫之神。于是一群人提着枪,跑到城里将队伍排成若干排,一排排的放枪,从早上打到晚上,希望以此来赶走瘟疫之神。结果打的满城都是火药的味道,那些病人还是该死的死,被传染的人数也没有减退,实在是好笑。毕竟瘟疫还是需要医学才能够拯救。

防止瘟疫 要养“正气”

虽说《黄帝内经》中的“正气”指的是自身的免疫力,但我觉得想要防备瘟疫,最主要的是需要我们自身的自律。想要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就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作息规律,不沾染坏的东西,同时也要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做一个正直的人。

很多的病毒传播都是和人们本身的一些恶习有关,如果没有随意捕食野生动物,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规模病毒传播。之前还看到新闻报道,很多年轻人熬夜猝死,或者是吃了一个月的外卖结果肾脏衰竭,或是喝了一个月的珍珠奶茶结果长了结石,这一件件事情听得人们心惊胆战,那既然这样为何还不从我做起。

“正气在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句话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千古遗训,传承多年自然有它的道理。

面对时下的疫情,全民采取了隔离的方法,即减少外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我国古代中医把传染性疾病统称为“瘟疫”,认为瘟疫发生时隔离病人,可控制传染源,因而自古以来就有隔离瘟疫的方法。

如先秦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载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众如果得了传染病,就需要被隔离到单独的房屋里进行治疗;《晋书》记载晋朝时若官员家里有传染病人时,官员本人虽然没有病,但百日内不允许进宫;《南朝齐会要·民政》记载,萧齐时太子长懋等曾设立了可以收隔病患的医疗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者;北宋医学著作《太平圣惠方》记载当瘟疫进入百姓家庭时,需要开窗通风,这样不会传染等。

清朝是我国天花流行最猖獗的时期。天花又名痘疹、痘疮,是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传染性很强,病死率也很高,它同鼠疫、霍乱、伤寒一样曾严重威胁着古人的健康与生命。当时的紫禁城里的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其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隔离,即通过避痘、查痘、在热河(承德)建造避暑山庄、设立围班制度等方法,来达到防治天花的效果。

避痘是清初帝王隔离天花的主要方法。据清代史料笔记《北游录》记载,1644年清入关后,由于京城天花流行,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凡是有天花病人的地方,周围八十步都要用绳子围起来,其他人不得入内。据史料《东华录》记载,顺治二年(1645)曾规定对天花患者进行隔离,要求在京城外四十里东西南北处各指定一村,作为京城里出痘者隔离的集中地,以防疫情蔓延。

顺治帝本人则采取停止大规模朝会或出宫暂停留宿的避痘方法。如《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帝某次寿辰时,由于京城天花流行,因而下令免去了朝贺礼;又如《北游录》记载,顺治十二年十一月,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即孝惠后出痘,顺治帝便急往南海子“避痘”,并下令宫中每天去送碳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没出过痘的,都应该在五十丈外止步。

康熙帝刚出生时,正值天花大流行,不得不由乳母孙氏抱出紫禁城,进入北长街北口的福佑寺隔离。偏偏两岁那年,他仍然没有躲过天花的侵害,在多方的悉心照料下,所幸保住了性命。康熙帝搬回了紫禁城后,天花的阴影仍时时笼罩在他的周围。据清代官书《国朝宫史》记载,康熙十三年他曾下令,宫中太监及宫中行走等人,如果家中有患天花的病人,治好的在家待一个月,尚在治疗的须在家住百天,然后才能进宫。避痘法虽然简单,但效果良好。

为有效隔离天花,清代宫廷设立了查痘官员职位,即查痘章京。当时天花病人几乎每年都有,宫廷规定的查痘的对象从八旗军民扩及京城住民、出洋贸易者,以及来京外藩。查痘章京一旦发现症状,即进行隔离,要求患痘民众远离都城,或谕令未出痘外藩不能来京;对于隐瞒不报的,还将从严惩处。据清代史料《癸巳存稿》卷九记载,查痘章京专职负责八旗及京城居民的天花检查,凡是发现得天花的病人,一律要求迁移单独的场所;在皇城外对宗室王公、公主郡主之家采取隔离性保护措施,即上述住宅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天花病人进入;负责管理蒙古王公的进京事项,只有出过痘(得过天花且产生了抗体)的官员才能进京。

位于承德地区的避暑山庄(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家园林,但是其建造的初衷却是与隔离天花有关。康熙帝于十六年在热河巡查时,突然发现这里不仅是连接京城和蒙古高原的咽喉之地,而且有利于隔离天花病毒,自然气候条件还适合于避暑、休憩,因而下令建造一座行宫,这就是避暑山庄的由来。清代皇帝每年5月来到山庄,10月前后返回京城,在这里围猎、召见群臣、批阅奏章、接见未出过痘的蒙、回、维等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及开展其他政治活动,驻跸近半年之久。

康熙帝在热河除了建造避暑山庄,还采取了相应的围班制度,以利于未出痘的蒙古各旗首领参与其主持的政治活动。所谓“围班”,就是皇帝每年秋天在热河举行围猎时,边区蒙古及西北民族部落首领分批觐见皇帝,并参与皇帝主持的围猎、宴席等活动。

位于热河的西北部的木兰地区,面积近万平方公里,这里林深菁密,水草茂盛,是极好的狩猎之地。围班制度是年班制度的补充形式。根据清朝制度,蒙古各旗王公每年年末都要进京觐见皇帝,在京城停留40余天,称为年班。期间,他们向皇帝献上贡品,皇帝也会回赏礼物,设宴招待他们,举办各种欢庆活动,并了解各旗政务,以加强对蒙古各旗的管理。

清初京城天花流行之时,为避免天花传染,皇帝下令凡是没有出痘的蒙古王公不得年底来京朝勤,但可以七月到热河,九月随皇帝木兰围猎,皇帝也可借此机会接见他们,并给与各种赏赐及娱乐性招待。此时热河秋高气爽,地广人稀,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天花传染。

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条件,清代宫廷采取的上述隔离天花病毒的措施有着不完善的方面,但是对于防止瘟疫的蔓延、正常开展各项活动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认为,上述隔离法是我国传统中医防疫理念的应用方式之一,亦能体现我国古人的智慧。(周乾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长江日报》称,李兰娟院士的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声明,证明阿比多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这一消息振奋人心。但是想想现代科研水平如此之高,但在攻克疫病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由此回想,古代科技医疗水平严重落后,那么古人是如何抗击疫病的呢?其实道教早有方法,而且其中一些方法今天都值得学习、借鉴。

瘟疫下的百姓

一、 道教中蕴含的科学

道教何时产生,尚存争议,但是大家知道汉末黄巾之乱和《三国演义》为那首脍炙人口的结尾诗“张燕张鲁霸南郑”。黄巾军张角创建太平道,以道教《太平清领书》为经典;张鲁的祖先张道陵创建五斗米教,亦用画符、驱邪、救人为手段。他们二人的共同的特点是利用汉末瘟疫的肆虐,以自己的宗教(被认为是道教的分支)为依托,治病救人,获得信徒,壮大实力,最后割据一方。在他们扩张势力的过程中反应的就是他们依托的组织——道教在古代瘟疫肆虐时期治病救人的方法。

现代医学证明古代瘟疫系由病原体携带,在同类或异类中传播,无法遏制而成瘟疫。古代,甚至现代瘟疫(现代称传染病)必须有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染人群三部分同时具备,才能成为瘟疫。而古代道教治理瘟疫恰恰从这三方面入手。

瘟疫下的百姓和医生

二、 控制病原体上

从源头入手,是最有效的方法,没了传染源自然能遏制疫病。那么对已经染病群体怎么办呢?《黄帝内经》已经提出“避其毒气”的办法,就是要避开已经受感染的人群,主动自我隔离。这包括隔离病人或者健康人远离病人。

西晋王隐的《蜀记》“张陵避病疟于丘社中,得咒鬼之术书,为是遂解使鬼法。”从这句话我们得出两点结论,首先汉末蜀中闹瘟疫,张陵(张道陵)去人烟稀少处躲避,这体现的就是远离染病者;第二,张陵得到了仙书解除了被认为是鬼怪肆虐才引起的瘟疫,文史君认为这反映的则是因为他(以张陵为代表的一群人)避开染病者使得疫病传播停止,疫情有所好转。

张角的动漫形象

东晋大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提出对麻风病的处置方法,即“病癞历年,众治之不愈,垂死……将之送置山穴中”,虽然看似不人道,但那个医疗落后的时代,能不扩大传播就很不错了。葛洪发现隔离麻风病人能很好地防止病情扩大,所以才提出将病人隔离到深山的处置措施。

元明之际编写的《道法会元》记载,宋元之时,民间流行用道家法术隔疫防瘟。“凡邻家有时灾,恐不知忌煮息传染者,书篆符命镇断……向浇画地界……和瘟符烧於灶中及池井水缸等处。”这里面夹杂着仙符镇鬼(疫鬼),但科学部分是隔绝病人。对患病者的住宅实行隔离,标识地界,防止不知道的人误入其家,扩大传染面积,而病人也自觉待在家中,不四处乱窜传播疫病。

葛洪

三、传播途径上

有了病原体,受害群体尚能控制。可一旦有了传播途径,那疫情必将扩大。比如现代交通发达,武汉封城前就有大量武汉人员离开,所以武汉疫情瞬间全国化,甚至世界其他地区也有了病例。古代道教已经意识到了疫病传播问题,所以也采取了措施。

首先就是消毒。道教精通炼丹玄学、中医药理,对医学技术有一定的掌握,所以道教就提出了消毒法。虽然不是专业的消毒水,但也是用有科学依据的中药。比如用雄黄等带杀毒灭菌性质的药材制作杀毒剂,将它们焚烧,用其烟雾熏蒸住所。《肘后备急方》就有“太乙流金方……中庭烧,温病人亦烧熏之”、“虎头杀鬼方……每月初一、十五半夜院内烧一丸”,这就是给住所消毒,用散播杀毒烟雾。

道教医药

除了住所之外,对自身的防毒庇护也要妥善安排。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一道士的配饰,其配饰“中皆有药,入口即活,天下大疫,有得药如涂其门,则一家不病,病者立愈”,可见将药物做成配饰,靠其挥发药性,杀死病菌,防护自身,十分有效。

第三就是将药物涂抹在道教认为的人体的几个重要地区,如人中、耳门等处。《肘后备急方》“辟温(瘟)病粉身方……以涂粉于身,大良”;《备急千金要方》“辟温(瘟)气,雄黄散方……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这些都被认为是可以防疫防瘟的。

第四注重周围环境卫生。病从口入,祖先早有教诲。特别是在疫情发生期,尤其要注重环境卫生,防止呼吸、饮食过程中染病。《备急千金要方》“岁旦屠苏酒方,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瘟)气也”。饮食上,道教有诸多忌食忌口的教导,如葛洪人认为“霍乱者,多起饮

食(而起)”,《备急千金要方》因此主张“六畜自死,皆是遭疫,有毒,不可轻啖”。

被认为可以防疫的雄黄酒

第五个人卫生。除了日常洗澡,疫病流行之时,普通洗浴已经不行,必须用就是中医药浴。《备急千金要方》“凡时行疫病,细到东引桃枝,煮汤浴之。”这就是要洗药浴防疫病。

四、感染人群方面

这主要涉疫病发生前、发生时,对易感染人群的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加强自身免疫力是防病的关键。道家经典中关于加强自身体质的办法可谓举不胜数。《太平经》有“食无形之物,节少为善…… 令人病悉除去”。 葛洪的《抱朴子》中“养生之尽理者, 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加之以房中之术,节量饮食……如此可以不病”。中医针灸配合道教五行极具古人智慧,是世界医学界的瑰宝,针灸在增强人体抵抗力上亦有作为,《灵枢》“以法刺之, 预可”就是指用针灸疏通经脉、可以增加体质,预防疫病。

针灸的银针

当然有病得吃药,没病得吃预防药,这也是关键。《素问》中有“小金丹方……(服之)无疫干也”;《肘后备急方》“又方(这里略其药方构成)家人视病者, 可先服取利,则不相染易也”,吃这个药就可以预防染上瘟疫。

文史君说

道教援引中医药理,使得自身在治疗疫病方面有一定可行性。虽然道教也会画符驱邪、饮用符水的办法,但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就是封建迷信,有的时候这种画符驱邪是面对瘟疫肆虐、穷苦百姓惶恐不安时安稳人心的手段。皇上还在瘟疫肆虐时会登台祭天、请求国师念经祷告、自己下罪己诏呢!道教在古代防瘟防疫中的办法很多都是科学的,是值得被今天借鉴的,这样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春节,是我国最著名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有着许多特有的习俗。王安石的《元日》有这么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入屠苏”指的就是每家都要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喝屠苏酒,而喝屠苏酒就是古代人避瘟的方法。唐代韩鄂著的《岁华纪丽》中还这样说过:“元旦每人饮一杯屠苏,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在古代南方的民间有这么一个习俗,人们会在房屋上画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而屠苏酒就是从这种房子中酿造出来的,故称为屠苏酒。人们在大年初一饮用屠苏酒寓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还可以一年不会生病。此外,还有着滋补保健、防病疗疾等的功效 。

屠苏酒的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等中药,将这些放入酒中浸制,便成了屠苏酒。传说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发明创造的的,具有祛风散寒、益气温阳、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将此屠苏酒的做法大为传播。 还被无数典籍所传载,使得屠苏酒有着很高的人气。渐渐地,大年初一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

中国以传统文化著称,在餐桌上饮酒的时候,一般都是从最年长者开始。不过饮屠苏酒却正好与之相反,是从最年幼的饮起。大年初一,一家团团圆圆,家人们聚在一起饮用屠苏酒,先从最年幼的小孩子开始,根据年龄以此往后排,年纪最长的在最后,每个人饮用少许。

大家好,我们是红太阳健康科普,关于古代爆发瘟疫,人类是通过什么方法度过艰难的?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先抛砖引玉,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给大家总结一下,古代医家对付瘟疫的各种方法:

1、古代医生提倡“养内避外”的瘟病预防原则,制定了种类多样的预防瘟疫传播及流行的方法,既有中药调理之法,又有饮食起居调节之法;既有外用之法,又有内服和内守之法;并发明了汤、酒、丸、散、丹、饼、粉等多种剂型。

2、虽然时间久远,但这些方法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对现代临床实践、新药开发或保健产品研发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口服方法对于现代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涂抹方法对于精油制品的研发、焚烧和悬佩方法对于香薰制品的研发、沐浴方法对于洗浴制品的研发,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接下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更清楚,我们祖先的一些聪明智慧

1、香薰、焚烧方法,在《良朋汇集经验神方》记载:“凡遇天年大行瘟疫,四时不正,一切疠气者,多以苍术烧之,能辟瘟邪,至奇。”

2、涂抹方法:预防瘟疫主要涂抹于鼻孔内。如《外治寿世方》记载:“雄黄研细末,水调多敷鼻孔中,即与病人同床,亦不传染。”或用油调敷鼻孔,如《经验良方全集》记载:“辟疫方:用雄黄末,菜油调,涂鼻中。”除雄黄外,常用药物还有苍术、麻油、清油、米醋等

3、好心情很重要,《鼠疫约编》记载:“避疫圣法,若能静心调息,一志凝神,以运气法行之,无不灵验。”由此可见,调理情志宜静心安神,忌烦躁易怒

4、好好吃饭:在《潜斋简效方》记载:“薄滋味,远酒色,尤为先务。”《慈济医话》记载:“预防之法,室不宜过暖,宜少食厚味,多食萝卜、绿豆、梨、藕等物。”由此可见,调理饮食应以凉性食物为主,忌嗜酒及肥甘厚味。 

以上古人智慧结晶,目前在临床中都有借鉴,但说到古代对抗瘟疫的方法,不得不提的是,古文献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迷信的预防之法,比如桃符、咒语之类,这些方法需要鉴别和摒弃。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也举几个例子。

1、道符,一般是由一些奇特的图案或文字组成。古人认为符是由天神所授予,具有召劾鬼神的作用,并且可以消灾解难,招财求福。

2、咒语,是由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符号所组成,并且是一些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师也就是行咒者,通过咒语对鬼神进行祈求或者命令,并把这种思想表达出来,以求达到驱除鬼邪、消灾灭祸、强身健体等目的。

这是我知道的,希望大家继续留言,不同的思想会有更多的火花。

据统计,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我国一共发生了321次瘟疫。尽管如此多灾多难,但因为治疗及预防及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西班牙大流感 、黑死病等重大瘟疫。

当然,尽管如此,古代中国人在防治瘟疫也是一部成长史、曲折史、血泪史和有效史。

疫者,以其延门合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疾疫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曾爆发大疫。当时人们几乎不了解疫病的原因。通常认为是瘟神作祟,或是阴阳不合所致。

从汉代开始,我国的疫病记载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两汉疫病共有13次,流行年份约为20年。

魏晋南北朝时共有17次,流行年份约为40年。到了明朝时期,疫病出现暴增趋势,在276年间,疫病流行年份就有118年,几乎每隔一年就有一次疫病。

而到了清代更为恐怖,仅官方的记载的疫情就高达134次,平均两年一次,而且疫病中的死亡人数也在剧增。

史据悉,上疫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金朝时期的汴京大疫。

当时的汴京大疫发生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汴京城共死了近百万人。

无独有偶,到了明代瘟疫成了人们的杀手锏。永乐年间的瘟疫,有十万人死于非命; 正统年间,有四万人死于疫病;景泰年间,有两万人死于灾难;正德年间,有九万人死于暴亡; 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瘟疫更猛,死者竟到了不可统计的地步。清代时期,鼠疫、天花和霍乱横行,依然是死亡无数。

尽管如此,古人还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了疫情控制手段。主要手段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史上名医名家发挥“定心丸”作用。

比如说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就是以治疗“伤寒”病成名的,他的著作《伤寒论》有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书中的方药至今沿用。而神医华佗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的疗法,后来民间流传“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现代研究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为一个治疗疟疾的新药。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等医学家都被称之为治疗瘟疫的专家。

总之,这些名医名师为抗防治瘟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他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 官府组织医官全力救治。

从汉代起,就有官方为疫区和患者免费提供医药的记载,以后各朝各代都如此效仿。到了唐代以后,朝廷组织防治瘟疫就已成为制度,地方官员全力配合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宋朝期间,瘟疫发病时政府组织医生为患者义诊,免费发放中药,并开仓赈济。明清时期,根据疫情等级,由医官配置汤药或膏药,给患者按病下药。有时太医院也会参加,民间也会自发组成免费的医疗队。

第三,及时隔离控制疫情蔓延。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一些瘟疫病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于是设立隔离病坊,切断瘟疫的传染源,阻止疾病传播。

据悉,唐朝时已有麻风病的专门收治机构,收容机构叫“疠人坊”,将传染病人强制集中到某一处进行隔离。而到了宋代时的收容机构叫“安济坊”,明清时又设立“避痘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