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与昧行乎的孰与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孰与昧行乎的孰与是什么意思,第1张

“孰与昧行乎”的“孰与”的意思是怎能。

孰与昧行乎的孰与是怎能的意思,语出汉·刘向《说苑》。《说苑》是汉代刘向所著的小说集,又名《新苑》。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

作者刘向简介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一个是主动丢失,另一个是被动丢失。

流失,散失,是同义词与近义词,都是动词,都有消散失去的意思。异,流失着重在因外力作用被带走而失去;对象常是水,土壤,肥料,矿石,油脂、人员等;没有散落、遗失的意思。例,毁林开荒只会带来水土严重,的后果。那家工厂因管理不善,效益低,技术人才,严重。散失着重在东西因挥发或消耗而自己消散失去,对象一般是水分、热量等,此外,还有散落、遗失的意思,对象多是书籍、文物、标本、资料等。例,天气热,水分,很快,反义流失—保持蓄积/散失—聚集获得。

《中华再造善本》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它是文化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历史上典籍散佚的经验教训,针对善本古籍当今保管的现状,为防不虞,确保珍贵典籍的传承安全;同时为学术界提供更方便的利用善本机会,从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提出来的重要举措。它的有效实施,将在古籍整理和中国文化建设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中国的雕版印书始于初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1300多年。可是就在这一千三百年中,典籍大量散佚,流存至今的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两宋316年间刻书出版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有1万多种。印数则当以百千万计。到明代权相严嵩被劾而抄家时,据说抄出的实物中还有宋版书籍6853部。可是时间流逝不过几百年,迄今就中国辖区所藏宋刻完轶、复本、残本通计超不过2000部,可谓万不一存。元代掌握全国政权仅有87年,仅是宋代历史的四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刻书也有3200多种,相当于宋代刻书总量的四分之一。元代迄今不过6百余年,可中国辖区内现存元代刻书的完轶、复本、残本大概超不过1200部。面对这种典籍严重散佚的历史教训,清嘉庆时著名版本学家、校勘学家顾千里就曾感叹:“宋元本距今远者八百余年,近者不足五百年,而天壤间乃已万不一存。”故而呼吁:“举断不可少之书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然而那时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是个梦想而已,无条件实现,也不可能实现。从顾千里到今天,又过了二百年,许多书又已失传,这引起了我们政府***的高度警惕和密切关注,所以才有“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提出和立项实施。我们有高超的影印技术,不但能够做到“不失其真”,“缩今日为宋元”,且能延宋元至长远的未来。

过去私人藏书秘不示人,意在珍惜自己的藏本。新中国成立后,私人藏书通过各种渠道大部分裒辑于各级各类图书馆,但珍贵善本仍是不能随意借阅,其意仍无非是加强保管,使其能够传诸久远,可持续使用。这些都是好意,但其法则偏于保守。当今世界的图书保护有两条途径:一是改善藏书环境、原本脱酸、照原样修复,这可以称之为原生性保护;二是缩微复制、扫描复制、照原样影印等,这可以称之为再生性保护。这样做,原书是可以因不流通、少流通而得到保护了,可仍不便于学者批阅,读者还是不满意。政府斥巨资仿真影印存世珍稀善本古籍,则既是积极保护,又可广泛利用的两全之法。这种办法既能将那些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虞;又可广泛传播,便于披览研读,从而达到“继绝存真,传本杨学”的宏远目标。 本书编纂出版效果的基础工作首先在选目。为此,自2002年初开始,我们就在思索和实践中反复提炼选目的指导思想。并从2002年5月初起,就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一步研讨选目的指导思想和框架原则。最后所取得的共识,是本书编纂的宗旨为确保珍稀古籍的传承安全,因而它的第一要义是传本。但又不能只顾传本而不顾及其学术价值和学术体系。因此,提出了“一传本,二扬学”的选书基调。鉴于古籍传本越古越稀的事实,又提出了“宋元从宽,明清从严”的遴选原则。准此,我们选出唐、宋版本424种,金、元版本326种,作为一期选目。明清离我们时代尚近,存世的书也较多,选书的原则就是“学”、“本”并重,不能只看版本而不看学术内容,要尽可能做到每选的一种书都值得“再造”,不使不值得“再造”的书阑入其中,浪费国家资财。这个明清时代的选目,即二期选目也已几经推敲,基本定稿。一期工程《唐宋编》和《金元编》历时五年已经出齐,共758种、1394函、8990册。二期工程选目主要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缺补漏,已初步完成选目556种。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列入再造之内,以体现多民族共铸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实。两期总为1300余种,规模已十分可观。

三、本书编纂分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凡五编。每编所选书目按传统的经、史、子、集、从类归。五编中每书之布局,则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各书排序为准。

四、本书编纂靠全国有关藏书单位同心协力、共襄盛举才能圆满成功。特别是那些同书同本而又长期分藏几地者,此次则尽可能使其珠联,成为完璧;有的书珠联之后仍不能成为完璧者,但现存合龙,毕竟便于读者。这是我们这次编纂工作同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五、本书装帧取传统的线装型式,封皮用仿库磁青纸,正文用纸采用两种:大部分用国产宣纸,铺色黑白印刷;少数用瑞典进口蒙肯纸,全行彩印。

《说苑》选段翻译: 

有搞乱国家的君主,没有自行混乱的国家;有治理国家的人才,没有自行治理的法制。后羿的射箭方法并没有失传,但后羿并不能使世世代代的人都百发百中;大禹的法制仍然存在,但夏后氏并不能世世代代称王天下。

所以法制不可能单独有所建树,律例不可能自动被实行;得到了那种善于治国的人才,那么法制就存在;失去了那种人才,那么法制也就灭亡了。法制,是政治的开头;

君子,是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即使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了;如果没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先后的实施次序,不能应付事情的各种变化,足够形成混乱了。不懂得法治的道理而只是去定法律的条文的人,即使了解得很多,碰到具体事情也一定会昏乱。

所以英明的君主急于得到治国的人才,而愚昧的君主急于取得权势。急于得到治国的人才,就会自身安逸而国家安定,功绩伟大而名声美好,上可以称王天下,下可以称霸诸侯;

不急于得到治国的人才,而急于取得权势,就会自身劳苦而国家混乱,功业败坏而声名狼藉,国家政权必然危险。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在寻觅人才时劳累,而在使用他以后就安逸了。《尚书》说:“要想想文王的恭敬戒惧,亲自去选择人才。”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啊。

对合符节、辨认契券,是用来造成信用的;但如果君主喜欢搞权术阴谋,那么大臣百官中那些搞欺骗诡诈的人就会乘机跟着搞欺诈。抽签、抓阄,是用来造成公正的;但如果君主喜欢偏私,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搞偏私。

用衡器来称量,是用来造成公平的;但如果君主喜欢偏斜颠倒,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邪恶不正。各种量器量具,是用来造成统一标准的;但如果君主热衷于贪图财利,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去多拿少给以致于没有限度地盘剥老百姓。

所以各种有助于治理的器物与方法,只是政治的末流,并不是政治的源头;君主,才是政治的源头。官吏拘守具体的方法条例,君主则保养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

所以君主如果爱好礼义,尊重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没有贪图财利的思想,那么臣下也就会极其谦让,极其忠诚老实,而谨慎地做一个臣子了。

像这样,即使是在卑微的老百姓之中,也不等对合符节、辨认契券就能做到有信用,不等抽签、抓阉就能做到公正,不靠衡器来称量就能做到公平,不需要各种量器量具就能做到标准统一。

所以不用奖赏而民众就能勤勉,不用刑罚而民众就能服从,官吏不费力而事情就能处理好,政策法令不繁多而习 俗就能变好;百姓没有谁敢不顺从君主的法令、依照君主的意志而为君主的事情卖力,而且对此感到安乐。

所以,民众在纳税时不觉得破费,为国家干事业时忘掉了疲劳,外敌发动战争时能拼死作战;城墙不等修整就坚固,兵器的刀口不用淬炼就坚硬,敌国不等去征服就屈从,天下的民众不用命令就能统一行动。

这叫做极其太平。《诗》云:“王道真大满四海,徐国已经来朝拜。”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啊。

《说苑》选段原文:

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书曰:‘睿作圣’。诗人曰:‘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宣王曰:“善!”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

夫树曲木者恶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弑于征舒。

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汉刘向撰。是书凡二十篇。隋、唐志皆同。《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馀皆亡。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於士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

晁公武《读书志》云:刘向《说苑》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阳嘉四年上之,阙第二十卷。

曾子固所得之二十篇,正是析十九卷作修文上下篇耳。今本第十法诫篇作敬慎,而修文篇后有反质篇。陆游《渭南集》记李德刍之言,谓得高丽所进本补成完书。则宋时已有此本,晁公武偶未见也。

其书皆录遗闻佚事足为法戒之资者,其例略如《诗外传》。叶大庆《考古质疑》摘其赵襄子赏晋阳之功孔子称之一条,诸御已谏楚庄王筑台引伍子胥一条,晏子使吴见夫差一条,晋太史屠馀与周桓公论晋平公一条,晋胜智氏后阖闾袭郢一条。

楚左史倚相论越破吴一条,晏子送曾子一条,晋昭公时战邲一条,孔子对赵襄子一条,皆时代先后,邈不相及。又介子推、舟之侨并载其龙蛇之歌,而之侨事尤舛。黄朝英《缃素杂记》亦摘其固桑对晋平公论养士一条,《新序》作舟人古乘对赵简子。

又楚文王爵筦饶一条,《新序》作楚共王爵筦苏。二书同出向手,而自相矛盾。殆捃拾众说,各据本文,偶尔失於参校也。然古籍散佚,多赖此以存。

如《汉志》《河间献王》八篇,《隋志》已不著录,而此书所载四条,尚足见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其他亦多可采择。虽间有传闻异词,固不以微瑕累全璧矣。

作者简介:

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他主 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 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清末济南学者生前辑录编辑《玉函山房辑佚书》,该书辑佚书594种,为辑书史上的空前巨著,辑录之书均为唐以前已散亡的古籍, 但因马国翰去世未能刊行。1870年,在丁宝桢协助下,泺源书院从马国翰亲属处借出《玉函山房辑佚书》的书板,整理后分订一百册印刷行世。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玉函山房佚书》分经、史、子三编,七百多卷,辑佚书五百九十四种。附刊马国翰著《目耕帖》三十一卷。所辑书,每种均亲为之序,介绍该书散佚情形与辑佚来源。该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定方便,受到较高评价。清末李慈铭在其日记里谈及此书为“以《古经解钩沉》及张介侯《二酉堂丛书》等为蓝本,而博稽广搜,较之王氏《汉魏遗书》,详略远判”。然而以一人之力辑成如此洋洋巨制,有失审慎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就古籍辑佚整理而言,《玉函山房辑佚书》仍不失为一部资料翔实的巨著。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纂,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

基本介绍 书名 :说苑 又名 :新苑 作者 :刘向 类别 :历史 出版时间 :鸿嘉4年 开本 :16开 卷数 :20 拼音 :shuō yuàn  图书简介,主要内容,取材介绍,精选内容,图书目录,史料记载,社会影响,作者简介, 图书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主要内容 取材介绍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列子》、《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寻历史者足资参考。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如《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 唐写本 《说苑 · 反质篇》 精选内容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说苑·政理 卷七》 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选自《政理37》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亦无由入矣。 ——选自《政理35》 圣王布德施惠,非求报于百姓;郊望褅尝,非求报于鬼神。 ——选自《贵德3》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选自《贵德3》 君子博学,患其不习;既习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选自《谈丛80》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 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选自《谈丛71》 枝无忘其根,德无忘其报,见利必念害身。故君子留精神寄心于三者,吉祥及子孙矣。——选自《谈丛75》 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选自《谈丛69》 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惟恐不卒。——选自《谈丛32》 道以优游故能化,德以纯厚故能豪。——选自《谈丛34》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选自《谈丛34》 为善不直,必终其曲;为丑不释,必终其恶。——选自《谈丛34》 恭以敬,可以摄勇;宽以正,可以容众;恭以洁,可以亲上。——选自《政理29》 图书目录 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 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史料记载 《说苑》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汉刘向撰。是书凡二十篇。隋、唐志皆同。《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余皆亡。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于士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晁公武《读书志》云:刘向《说苑》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阳嘉四年上之,阙第二十卷。曾子固所得之二十篇,正是析十九卷作修文上下篇耳。今本第十法诫篇作敬慎,而修文篇后有反质篇。陆游《渭南集》记李德刍之言,谓得高丽所进本补成完书。则宋时已有此本,晁公武偶未见也。其书皆录遗闻佚事足为法戒之资者,其例略如《诗外传》。叶大庆《考古质疑》摘其赵襄子赏晋阳之功孔子称之一条,诸御已谏楚庄王筑台引伍子胥一条,晏子使吴见夫差一条,晋太史屠余与周桓公论晋平公一条,晋胜智氏后阖闾袭郢一条,楚左史倚相论越破吴一条,晏子送曾子一条,晋昭公时战邲一条,孔子对赵襄子一条,皆时代先后,邈不相及。又介子推、舟之侨并载其龙蛇之歌,而之侨事尤舛。黄朝英《缃素杂记》亦摘其固桑对晋平公论养士一条,《新序》作舟人古乘对赵简子。又楚文王爵筦饶一条,《新序》作楚共王爵筦苏。二书同出向手,而自相矛盾。殆捃拾众说,各据本文,偶尔失于参校也。然古籍散佚,多赖此以存。如《汉志》《河间献王》八篇,《隋志》已不著录,而此书所载四条,尚足见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其他亦多可采择。虽间有传闻异词,固不以微瑕累全璧矣。 社会影响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他主 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 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刘向画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