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有哪些历史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夏津有哪些历史名人,第1张

引用的资料 应该够了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

本名孝伯,字长仁。

(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孝文帝赐名光。

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

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

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

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加授太子太保。

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

郭四维(1533—1602)字汝张,号北野。

今夏津县城南栾庄村(今属夏津镇)人,明隆庆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使。

四维相貌伟岸,聪敏过人。

少时就读于村塾,塾师与之对语常自叹不如。

解元潘龙(夏津人)非常赏识郭四维的才华,遂收于自己门下,亲授举子业。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四维赴乡试中举。

1568年(明隆庆二年)登进士第。

先后实授内邱、 、清苑三县知县。

后补升刑部给事中,不久迁转兵部。

曾出守池阳,在任清理刑事积案,劝课农桑,深得民众敬服。

后擢为河南按察司副使,负责整饬霸州(今河北霸县一带)兵备道。

在任多有建树,以“博大有谋,沉雄能断”升为都察院副都御使。

曾出巡宣府(今河北宣化),并赞理军务。

郭四维治军,恩威并济,将士无不感其德威而竭力用命。

他勤于职事,驻守边塞,督理长城事务达十余年。

终因积劳成疾,于天启年间卒于任所。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

膂力过人,勇猛善射。

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

高平(今山西晋城一带)之战周军失利,形势危急,马仁瑀跃马出阵,引弓搭箭,毙敌数十人,周军声势大振,遂大败后汉军。

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随太祖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后出任密州(今莒南,胶县一带)防御使。

曾奉诏率师巡边。

马仁瑀治边,恩威并济,契丹畏服,边事绥靖。

后赴兖州之战,敌势悍猛,马仁瑀率骁卒十余骑,冲入敌阵,擒获敌首,大获全胜。

马仁瑀为官清正,执法如山,其侄曾因杀人被判死罪,有人替他开脱罪责,马仁瑀不允,说:“我为长史,而兄子杀人,此怙势耳,岂敢以私亲乱国法哉!”,于是按律斩首。

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以后,升为辽州知府,曾随宋太宗征太原,因军功擢迁为朔州观察使。

宋九嘉(?—1233)字飞卿,金夏津人。

诗人。

为人刚正豪迈。

少时曾游太学,从李纯甫读书,才思敏捷,文章清奇,很得士人推重,与雷渊、李经齐名。

1213年(金至宁元年)登进士第,历授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知县。

为官清正廉明,百姓无不称颂。

后擢迁翰林应奉文字。

金哀宗正大年间,因病辞官,殁于癸巳之难。

宋九嘉的诗多反映人民疾苦。

其《途中述事》一诗真实地反映了在天灾人祸重压之下,饥民逃荒的悲惨情景。

朱应昌(约于明代中期在世)字会期,号敬斋。

今夏津县城东南小朱庄(今属夏津镇)人。

明成化丁未科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使。

朱应昌天赋颖慧,黾勉好学,乡试名擢“经魁”。

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第,授元城(今河北大名)知县。

到任后,劝农兴学,兴修水利;剖理狱案,明允无冤。

以官绩卓著擢为浙江道监察御使,后逝世于南京,灵梓运葬故里,其墓在今县城东三里庄东。

栗祁(1537—1578)字子登,号东岩。

城东栗庄村(今属夏津镇)人。

明嘉靖壬戌科进士。

致仕于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栗祁天资聪颖,幼年丧父,得其伯父栗科接济,抚育,母肖氏课其识字。

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登进士第,授徽州推官。

当时徽州民俗粗劣,狱讼叠积,有达十余年而不决者。

栗祁到任,循循教化,积压狱案得以剖理,社会风尚日渐淳朴。

同年严嵩坐罪,栗祁曾奉南京御使林润之命,缉拿严嵩党羽林龙文归案。

1567年(明隆庆元年)迁南京户部主事,不久升为郎中,专管杭州税务。

栗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吏民所称颂。

后调湖州知府,到湖州上任临行时,差役欲将一铜盆拿到船上,准备路上用。

栗祁坚执不允,言道:“衙中之物,并非私有,不可妄动”。

到任后,“轻徭平赋,废除苛条,劝事农桑”,“郡饶谷钱”,后擢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专任整饬怀隆兵备。

其“缮治亭障,秣马训兵,居三年,虏不敢进塞”,复拜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不久卒于任所。

后其子扶柩回故里,葬于夏津县城东南,人称“栗兵备墓”。

许宗海(1861—1941)字潮升,号岱东,又号文珊,城西韩桥村(现属白马湖镇)人。

自幼读书,18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岁贡,授试用训导。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宣统三年(1911年)任长清县劝学员长,在职创修劝学所,创办官立初等小学、模范小学、女子小学、初届单级养成分所、城区公立初等小学、简字学塾、半日学塾各一处。

此后,在夏津县二屯、韩桥、武城县闫庄、清平县马佛寺(现属临清市)等村执鞭任教,学生遍及四方。

许宗海擅长书法,行草、楷书造诣颇深,墨迹流传于世颇丰。

1942年,适值许宗海逝世一周年忌日,他的100多名学生集资为他立碑一通,记述他的治学业绩;碑额题字“一方泰斗”[2]。

范步瀛(1876—1960)原名煜坦,字蓬洲,号阆仙。

城西李堂村(现属双庙镇)人。

幼读村塾。

清光绪年间,范赴童子试,中秀才。

此后,读书益加刻苦,炎夏汗湿衣衫,隆冬手冻成疮,仍然秉烛达旦。

1910年,入山东优级师范文史科,三年毕业,成绩优异,赏以举人资格,选任山东省会慈善公所秘书。

他所拟文稿,意理明晰,言辞峭洁,为同僚所推崇。

1919年,在临清筹建省立第十一中学,范步瀛受聘为该校第一任校长。

他广聘饱学文士,到校任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当时曾在该校任教。

他本人在主持校政期间,仍亲授文史课,博采古今,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趣谐,教学成绩卓然,颇受师生敬重。

十一中学建校历史虽短,却成为省重点中学之一。

1933年,编纂《夏津县志》,范应聘任总校,为续编县志成书,宵旰操劳。

1938年,日军南侵,范誓死不任伪职,遂弃官闲居。

新中国成立后,范步瀛仍热心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6年,应夏津县人民委员会的聘请,出任王堂完全小学名誉校长。

1958年1月,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1957年至1958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范步瀛一生酷爱收藏古籍,晚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兼习书法。

曾著诗集二卷名《野老庵集》,惜均散佚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任鲁国左史官,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左丘明亦编修国史,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公元前451年,左丘明病逝,葬于东衡鱼村东北处。

冉 子(公元前544~?)名耕,字伯牛,肥城市人。冉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肥城市内王瓜店镇冉家庄有冉祠和冉子庙,距庙20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

有 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若,肥城市人。有子为孔子弟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孔子死后,因他气质形貌似孔子,曾一度为孔子弟子所特别尊重。

范 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人,春秋末政治家。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被封为上将军。他认为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携西施浮湖至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治产至数千万。齐王闻其贤,想以其为相。范蠡将财产散尽,来到肥城陶山之阳,自号陶朱公。经商11年,又积资巨万,后卒于肥城。

张志纯(1220~1316)布山,号天倪子,安驾庄镇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有张炼师之称。张志纯6岁能诵五经,12 岁学道,精通道务。张志纯喜爱诗词,为当时著名诗人。其中《泰山喜雨》写道:“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于1316年4月25日升霞(逝世),时年96岁。

李邦珍(1515~1594)号同川,祖籍福建省,明洪武年间其祖迁居肥城县。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任职行人司,为政清廉。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功绩昭著。嘉靖县四十一年,封为文林郎,和戚继光一起率兵征讨倭寇,百战百胜,巩固了边防,百姓安居乐业。他曾参与肥城县第一部县志的编纂。1594年谢逝,享年79岁。为悼念其功绩,追封为正二品正奉大夫。

尹 庭(1513~?)字子绍,老城镇尹庄人。嘉靖进士。任河南省郏县知县。任职期间,体恤民情,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后升任湖光道监察御史。尹庭生前倡导资助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曾与李邦珍共同捐资,在肥城城内十字路口兴建一座“四牌楼”,1554年,撰《重修贺家寺、福建寺碑文》。1556年,撰写《重修肥城县城隍庙记》,1558年,撰写《重修肥城北门迎恩桥记》,为考证肥城古迹留下了珍贵资料。

肖大亨(1532~1612)谱名应文,字夏卿,号岳峰。明嘉靖年间人。祖籍安驾庄镇南夏辉村。明嘉靖年考中进士,授榆次县令。著有《缘远柚赋》、《酝檀集》、《泰山小史》等作。肖大亨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生前著有《今古文钞》、《文章正宗》、《夷俗考》等书。

赵丹(1915年06月27日—1980年10月10日),原名赵凤翱,原籍山东肥城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

宋焘(1572-1614),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肥城县宋孝门村(今肥城市汶阳镇宋孝门村)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泰山学者。泰山五贤之一。编著了《泰山纪事》《岱下小史》《州志补遗》等著述。其中《泰山纪事》在历史上颇有影响。著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研究明代文学和重要文献的《明诗纪事》也收录了宋焘的诗歌。《过孙石二先生读书处》、《泰山大水歌》都是声情并茂的佳作。

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山东省肥城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曲格平,1930 年6 月生于山东肥城桃园镇东里村。1988年起担任首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世界著名环境科学专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

阴法唐(1922-),山东肥城市桃园镇张里庄人。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唐立纪(19151022~19851130),山东省肥城市聂庄人,1940年加入中国***,1949年5月武汉解放,分配到武汉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军管组组长。1953年3月,唐立纪担任武汉市自来水厂党总支书记。

阴法舜1933年10月生,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张里庄村人。198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94年离休。

1、马愉,(1395-1447),临朐县朱位村人,明宣德二年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宣德九年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以马愉为首。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升侍讲学士。正统五年入内阁,参与机务,再升礼部右侍郎。正统十二年病故,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襄敏,钦赐御葬。明朝赠官兼职自马愉始。马愉官居要职,但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他一生不图厚积,乐善好施。著有《澹轩集》8卷,收入《四库全书》。

2、冯惟敏,(1511-1578),他乡试中举后,屡试不第。嘉靖四十一年,入京谒选,授涞水知县。任内体恤民情,不附权贵。嘉靖四十四年,被谪为镇江府学教授。隆庆三年春,调任保定通判,编修府志时因搜集受迫害而死的前兵部员外郎杨继盛遗文,条陈保定利害十六事,得罪当道。隆庆六年春,冯惟敏弃官回临朐,于海浮山下老龙湾畔建“即江南”亭,致力创作,颐养以终。其著作有《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主纂嘉靖《临朐县志》、万历《保定通志》等。

3、冯裕(1479-1545),明正德三年考取进士,累迁贵州按察司副使。致仕归家后,与挚友8人结海岱诗社,诗作合辑为《海岱会集》。冯裕存诗128首,后曾辑为《方伯集》。蚂裕诗风,开冯氏文学之先河,后世沿袭师承,佳作颇多。

4、冯惟讷(1513-1572),明嘉靖戊戌进士,位到光禄正卿。其著作主要有《青州府志》8卷,《光禄集》10卷。他长于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在冯氏文学府库中另树一帜。他辑录的《古诗纪》156卷和《风雅广逸》8卷存世,并被收入《四库全书》。另外,还有《楚辞旁注》、《杜诗删注》、《文献通考纂要》等著作,可惜多佚失。

5、冯琦(1558-1604),明万历五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后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文敏。其著作有《宗伯集》81卷。

6、冯溥(1608-1691),清顺治三年进士,初授编修,后擢礼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卒谥文毅。著作有《佳山堂集》。冯溥于康熙六年和十八年两次任会试考官,在清初文坛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7、傅国(1576-1644),临朐县七贤镇猫林沟村人。明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授河南通许知县。傅国为官廉明,治理有方,升为户部侍郎。时辽东战乱,明军在辽阳战败,傅国削官归里。居云黄山下,建“凝远楼”,著有《云黄集》、《四书中注》、《咸平阳秋》、《春秋史驳》、《紫蒙秘录》、《昌国舟余舟皇》等十余种。其所著《昌国舟余舟皇》为临朐第一部私修县志。

8、马益著,临朐县七贤镇胡梅涧村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少时即博学多闻,却屡试不第,只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得岁贡,马益著耕读一生,终身布衣,年逾八旬尚勤奋著作。除著有《庄农日用杂字》外,还有《四书声韵编》、《无牙诗解》、《诗韵撮要》、《水灾传》、《佐酒谐谈》等十几部。

龙口市有哪些历史名胜古迹,那些英雄故事

你说的是山东烟台龙口市吗?口市境内有诸多名胜古迹: 莱山:古称之莱山,位于黄城东南10公里处,方圆5公里多,海拔619米。

秦始皇祭八主(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莱山为月主,曾两次登临祭祀。汉宣帝亦曾游此山。

屺母岛:位于龙口西北10公里处。名嘉靖年间,海风扬沙,久积成堤,使孤岛形成东西长9公里、宽1公里的连陆沙坝,南、西、北三面环海的连陆岛。

岛形纵短横宽,南北121公里,东西337公里,总面积为4078平方公里。岛上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度20米,有大小7个山头。

北部和西部悬崖陡立,老北山为最高点,海拔5667米。南部是坦荡的金沙滩。

海岛周围的山光水影,人文胜迹,构成屺母10景,而且皆寓佳话。 将军石与马鞍石:位于屺母岛灯塔山下波涛澎湃处,有一座高30米,围径6米的巨大石柱。

在波光的辉映下,威武雄壮,酷似一铁甲将军毅然而立。其西海底有4个洞眼,叫"四眼井"。

其东有石形如马鞍,称"马鞍石"。此外还有钓鱼台、丛彩岩、望海亭、灯塔山、水帘洞、鹰喙石、炮台山、青鱼道等景观。

小莱山溶洞:小莱山溶洞位于兰高镇欧头孙家东05公里处,西临金岗山月牙河,周围为丘陵地带。在地质上属断裂构造的中心。

溶洞口位于小莱山西北部方向25度。1932年发现后,轰动一时,吸引了本地和东北三省的游客前来观光。

小莱山溶洞地处断裂带构造中心,加之河水冲刷和大理石溶解而成。由于岩层呈树状,故形成溶洞迂回曲折的走向。

溶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似直下瀑布,有的如空悬佛手,有的象荷莲、珊瑚、野菊……。地下河水清澈,甘甜。

溶洞内凉爽、静谧、深邃,令人神秘莫测,置身于此,犹入地下迷宫。小莱山溶洞堪称胶东奇观。

它既可开发为旅游胜地,又是考古的重要遗址。旅游景点 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为释迦牟尼坐佛造像,选材锡青铜铸造,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

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造件组合而成,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殿和佛教历史博物馆。

南山大佛熔古今中外佛像造型艺术的精华,使古老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展现了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功德堂是铭记善信捐建佛、寺功德的殿堂,南山禅寺大德法师还定期为功德主祈福,殿内镶有31块包含124个佛陀应化故事的紫金铜雕工艺壁画。

万佛殿内陈列供奉着9999尊、栩栩如生的铜制金身小佛像,与南山大佛共成万尊的宏大阵容。 佛教历史博物馆建于南山大佛基座内,总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深刻影响,营造出一个意蕴空灵、禅境独具的佛教文化空间。

馆内还珍藏和陈列着价值连城有关佛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珍品。南山大佛于公元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八日(农历甲申年闰二月二十九日)隆重举行了南山大佛开光庆典法会。

南山景区 风景区是国家首批授予的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它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景区内现有景点两大部分:南山宗教文化苑: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晋、唐、宋、元、明、清代遗迹,千年古刹,可谓圣地重光,更添新颜。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构造,古朴典雅,迤逦壮观,气势宏伟。

旅游风景区内还建有景色怡人,极具挑战的绿草如茵的27道南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球场,与整个风景区配套建设的南山康乐宫、南山宾馆、南山文化会议中心,南山庄园葡萄酒堡等,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馆娱乐,会议接待服务体系。 “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山旅游风景正以她优雅的自然景观和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构画出一幅“寿比南山”的人间美景。 中华历史文化园是国内唯一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按照朝代顺序建造而成的大型主题公园,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投资6亿元,中华历史文化园以不同风格的中国主要朝代建筑群为载体,通过大量文史资料与实物,独具匠心地写意了上下五千年的大势大略,重大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 并融汇了历史文化、吉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市井文化,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规模宏大的园区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通史,引君“一天走过五千年”,是炎黄子孙领略历史演进、纵览风云人物、感悟中华文明的必由之地。

屺姆岛 位于龙口西北10公里外的屺姆岛,是个远伸海中似孤屿又连陆的奇特半岛,岛南、北、西三面临海,东西长达10公里,宽1公里,沙堤与陆地相连,岛形纵短横阔, 北高南低。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质清净,沙滩白细平缓,是一处休闲度假的良好场所,主要景点有将军石、钓鱼台、胡大海广场、屺姆滩、水上游乐园等。

丁氏故宅 北 方 民 居 神 韵 诚 信 经 商 典 范-龙 口 丁 氏 故 宅 丁氏故宅座落在山东省龙口市黄城西大街21号,是名震四海的“丁百万”家族西悦来支系的住宅,由爱福堂、履素堂、保素堂、崇俭堂四路和清代私家园林漱芳园组成,建于清代中期。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京城。

黄县的来历

黄县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黄县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设立黄城。

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

改革开放以来,黄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94年居全国百强县第35位,在山东省居第2位。

龙口都有那些文化历史

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设立龙口市。

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

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94年居全国百强县第35位,在山东省居第2位。

龙口都有那些文化历史

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设立龙口市。

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

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94年居全国百强县第35位,在山东省居第2位。

山东龙口历史

在龙口市 驻地黄城镇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9米的山峰,名曰莱山。

如今,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已经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多少人关注它的存在了,而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这座长满莱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个红红火火的诸侯国——莱子国。据《史记》、《尚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东巡,周游天下,建了八座庙,祭祀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其中古莱子国地盘内就有三座庙,分别是今荣成市成山头上的日主庙,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上的阳主庙,还有一座月主庙就设在今龙口境内的莱山上。

秦始皇对古莱子国的青睐可见一斑。 关于莱子国的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很少,它的疆域和它的都城所在,都成了历史学家探讨的课题。

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曾撰文认为莱子国的故都就在莱山北麓的山脚下。 两位史学泰斗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充分根据的。

莱山的山脚下,有一块小小的盆地,四周丘陵环抱,沿盆地外围的山脊、残存的旧城墙断断续续,隐约画出了一座古城的轮廓,这便是郭沫若和范文澜认为的莱子国故都——归城遗址。除了沿山脊构筑的外城,还有一座构筑坚固的内城,现残存的城西南角一处长60米、宽10多米,高6米的土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而巍然屹立,仍让人们依稀可见古都城的雄伟。

这里曾出土过数十件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莱子国昔日的辉煌。 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 日本的启航地。据康熙版《黄县志》记载,“龙口墩,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建。”

龙口作为地名,始于此。最初的龙口仅为一渔村。

“北船常来售粮,南船多贩纸、糖”就是对龙口的真实写照。南船的前部如鸟状,因忌讳鸟入笼(龙与笼谐音),清光绪十二年(1886),龙口易名为“金沙滩”。

此时,它已经跃升为山东沿海重要商埠之一。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

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 1912年,民国肇始,金沙滩亦复名为龙口。

民国三年(1914),龙口开埠。龙口商埠局局长蔡国器勘定龙口界址:北起沙岗,南至龙口旧村栅栏门外,东至北皂庄大道,西至北大圈西岬。

1929年,张宗昌督鲁,于龙口设立山东省长公署行辕,改龙口公安局为龙口警察厅。 1930年,为黄县第八区所辖,驻地龙口,东至簸箕栾家,西至胡家庄,北抵柳海,南至沙埠家。

1938年,龙口特别行政区建立,隶属北海专署,辖区为龙口街以及邹、刘、曲、逄、廒上等村。 1943年8月,龙口特别行政区由道辖改为省辖。

1939年,日伪 划出原八区一部分成立龙口特区,直属于省。 1940年,日伪设龙口专员公署。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9日,龙口光复。 9月19日,龙口特区成立。

1946年,龙口特区撤销,改设龙口市,与黄县平级。直属北海专署,辖市北、市中、市南、龙南、龙东、兴隆、午塔七区。

1950年,龙口市撤销,改设龙口区,隶属黄县,辖三街(维新、和平、顺盛)一乡(环龙)四村(邹刘、曲家、逄家、央格庄)。 1956年10月,龙口区降级改为龙口镇。

1958年,设东风人民公社,辖原龙口镇、龙化乡等20处高级农业合作社及7处渔业合作社,实行政社合一。1959年,设龙口人民公社。

1984年3月,龙口人民公社改为龙口镇。 1986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黄县,合并黄县和龙口成立县级龙口市。

驻扎于龙口。 1993年11月19日,龙口镇撤销,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口市西城街道办事处,原龙口市人民 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

以黄县行政区域设立东莱街道办事处。 2000年,龙口市的行政区划再次发生变更,西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龙港街道办事处,龙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同时,原中村镇建置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龙港街道办事处。

耐人寻味的是,自1938年至1950年,龙口在行政隶属上脱离黄县达12年之久。更耐人寻味的是,1886年,龙口易名为金沙滩。

而一百年后的198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黄县,将龙口和黄县合并为设立龙口市。而这个现代龙口市比民国时期的龙口市设立整整晚了40年。

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居第11位,山东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 1946年由黄县将龙口镇析出升级为龙口市(县级),属北海专区,与黄县平级。

求龙口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是一个地方的“精气神”,体现着地域的特性与神秘,特别是经常走南闯北的人每到历史悠久之地总会被那里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为那里神秘的灵性而感叹,感叹大自然的造物化人。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有诗句为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速,文化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其社会意义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捆绑得越来越紧密,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对经济的穿透力越来越强,更有言者,“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文化与经济互动双赢。总而言之,以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的温和秉性和如水魅力而构成的地域文化力越来越成为地域文明发展的动力之源。

龙口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徐福文化就是一个独特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国际性文化资源。西周初,东夷莱夷部落以此为中心建立了莱子国,富鱼盐之利,农业、冶铁业、商业都很发达,青铜器达到了相当水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设置黄县,隶属齐郡。这里历史上曾与华山、泰山齐名的莱山,吸引了秦皇汉武,《史记·武帝本纪》记载:“天下名山有八,一为东莱。”

秦始皇东巡时在莱山依照八神主之名设了“月主祠”并亲自行礼。由此,引出了以徐福求仙并率童男童女东渡日本这样一段好长好长的故事。

这段故事的精彩之处就是“齐人徐巿”(经中国秦汉史专家论证,其故里为龙口市徐福镇)扬帆东渡,经韩国而达日本,“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外交家。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在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的今天,龙口人仍然可以从2220年前出现的一个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成为“我辈复登临”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曲金良先生有一段概述:“徐福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历史名人,他已经成了历史文化的存在,他不仅仅活在历史的文字中,更活在历史的民族的社群的生活中。与其说人们话说徐福是为了弄明白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毋宁说是为了人们的现在和将来。

历史上是如此,当今社会更是如此。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来研究认识徐福和徐福文化,我们的考证、考察、讨论才有意义,至少是更有意义。”

这话说得多么实在,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我一直想说但却说不到这么好的话,这不正是龙口市自1989年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徐福文化的原动力吗?这不正是龙口市举办九届徐福故里文化节,为了龙口的现在和将来而苦苦追寻的吗?这也正是“徐福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最好诠释。当然,我们研究徐福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吸取伟大历史人物的精神营养上,即用徐福的大无畏精神来激励我们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在当时的历史自然条件下,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百工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仰,更令我们这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成果的现代人肃然起敬。徐福文化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经久不衰,在海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日本、韩国影响很大。

在日本,徐福遗迹达56处之多,东京、新宫、佐贺、富士吉田等地都成立了徐福组织,许多人都自称是徐福的后代,对徐福怀有很深厚的感情。龙口市与韩国西归浦徐福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的高相律里事用汉字赋诗道:“徐福西归过,两千两百秋。

后人晚觉之,两国今交流。”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徐氏宗亲会或徐氏公会。

美国也开始有人研究徐福,并由参加首届徐福文化节的美籍华侨曲宗逸先生通过与龙口徐福办的交往,为龙口市牵线与美国钻石吧市结成友好城市。徐福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徐福,作为文化的徐福、经济的徐福、国际交流的徐福,尚大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徐福文化作为国际文化资源,在国家级的社会团体——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的大旗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文章还很多。

比如中日韩三国联合申请徐福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徐福”号豪华游轮开辟徐福东渡旅游线路、拍摄徐福东渡电视连续剧等。龙口市古来“地狭人稠,人多逐利四方,往往致富”,素有“商业之乡”的称誉,这也是龙口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清初,黄县(1986年改为龙口市)人外出经商谋生达到鼎盛,闯关东、上京都、涉重洋者纷纷。1676年,龙口人在沈阳创办“天合利”丝房,后来在沈阳流传“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之说(2007年6月,我到城后邹家寻访山曼先生故居,竟然意外地碰到了他仍然健在的101岁的叔父,曾在沈阳“吉顺”丝房跑外柜经常去“大帅府”的单复桂老先生)。

1940年,佳木斯中央大街355家商号,几乎全由黄县人开设,人称中央大街为“小黄县”。哈尔滨、牡丹江都有“黄县一条街”。

1956年公私合营时,北京1500多家粮店,黄县人占200家。青岛是黄县人的第二故乡,天津的经济界有不少黄县人,上海黄县人的代理店可称是北方的代表。

从明永乐年间开始,黄县人就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办实业。俄罗斯的边缘海参崴,几届商会会长都是黄县人,会员也大。

黄县

你可以选择很多方式。

第一,乘飞机出行,在吉林省长春市搭乘直飞山东省烟台市的航班,烟台莱山机场落地后,搭乘机场大巴至烟台市区,由烟台市区搭乘大巴(有高速大巴,走同三高速)直达黄城(龙口市治)。

第二,成车至辽宁省大连市,搭乘大连港至烟台港(或蓬莱港或龙口港)的轮船,靠岸后搭乘当地直达黄城的大巴即可到达(烟台至黄城有高速很近,蓬莱,龙口至黄城只有几十公里)。

第三,搭乘火车至山东省济南市(可以选择丹东至青岛的客运车),由济南市搭乘高速大巴直达黄城(济南至黄城35小时即可到达)。

黄城及周边景点推介:

黄城就称黄县,为胶东重镇,现存丁百万故居等名胜,民俗有代表性。

黄城南十余公里为我国小城镇示范区的龙口市南山村。该村依托南山集团,与2000年以中宋家为核心联合周边十余村庄成立,现以开发南山、东海景区。可有性强。

黄城东为蓬莱市,蓬莱市为我国传统旅游城市,蓬莱仙境甲于天下,近几年,新建八仙渡景区。

黄城西,龙口镇之矶坶角(岛)为胜利油田浅海基地所在地,现由南山集团买断进行景区开发,可有性强。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还有谁不知道龙口和黄县到底是怎么回事

补充一下:龙口,既曾是黄县的一个镇,也有过与之相同级别的时期,行政地位很特殊。

龙口港开埠较早,设有海关,以粉丝为例,产地主要在招远,名称则以出口口岸龙口命名,享誉中外。撤县设市之初,龙口市 是在龙口(龙港),由于 人员大多居于黄城,几年后搬了回来,在现公安、法院大楼处办公。

2004年上海同济大学对龙口城区进行了总体规划,新规划实施时恰逢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来回折腾错过了第一轮城市发展时机,也就是为什么市府孤零零的坐落于此的原因,前些年没敢大动,耽误了几年发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