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志余》是一部怎样的书?不是《西湖志》
全名是《西湖游览志余》,作者田汝成。是《西湖游览志》的续编。早在五十年代就出版了,后来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西湖游览志》与《西湖游览志余》是田汝成归杭后,绝意仕途,盘桓湖山,遍访浙西名胜而撰成的。《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地理类,谓:“是(两)书虽以游览为名,多纪湖山之胜,实则关于宋史者为多。故于高宗而后,偏安逸豫,每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这是《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的共同特点,如《西湖游览志余》第三卷即《偏安佚豫》,详细地记述了宋高宗、宋孝宗君臣父子在乾道、淳熙间,偏安临安,佚豫享乐的情景,这使得《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超出了一般地志书的范围,具有寄托遥深,鉴察兴亡的作用。而书中广泛搜集历代诗人有关杭州舆西湖山水的题咏,又使两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西湖游览志余》是田汝成在编辑《西湖游览志》过程中“摭拾南宋轶闻,分门胪载。大都杭州之事居多,不尽有关于西湖,故别为一编,例同附录”。它与《西湖游览志》不同,主要围绕南宋临安与西湖,记述有关史事、掌故、轶闻,使读者从中得以了解从南宋到明朝代中叶以前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正如《四库提要全书总目》所说:“非惟可广见闻,并可以考文献。”故《西湖游览志余》一书,是研究杭州地方史的重要文献。
不过《西湖游览志余》也有明显的缺陷,作者引书往往独恃记忆,随意性很大,所引文字经常并非原文,只是大意。在这种情况下,整理时一般不加引号。而且还有错误的情况,如卷一〇《才情雅致》将杨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误为苏轼诗,卷二一《委巷丛谈》将《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误为葛立之,又谓《梦粱录》作者吴自牧为无名氏,卷二五《委巷丛谈》将《水浒传》作者罗贯中错说成南宋时人,卷二六《幽怪传疑》中记邢凤事,本出于唐人传奇《异梦录》,却误唐时为宋时。另外,书中所记载主要是二手材料,大多杂钞宋元笔记,如《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文献价值不是高。
书 名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别
中国文学史
中国科学院史文学研究所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3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中国古代文学
于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980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著
中州书画社
1982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1981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诗集传
[南宋]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
中华书局
诗经今注
高享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楚辞补注
[南宋]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
1957
楚辞集注
[南宋]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文选
[梁]萧统编
中华书局
1977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0
孟子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2
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
1961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83
左传译文
沈玉成译
中华书局
1981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古神话选释
袁珂辑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玉台新咏
[陈]徐陵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乐府诗集
[南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
1979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乐府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
1964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
1959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汉书
[东汉]班固著
中华书局
1959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阮嗣宗咏怀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陶渊明集校笺
[东晋]陶渊明著 龚斌校笺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6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庾子山集注
[清]倪蟠注
中华书局
1980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注
科学出版社
1957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
搜神记
[东晋]干宝著
中华书局
1979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诗品注
陈延杰注
作家出版社
1961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中华书局
1960
唐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
1975
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
三联书店《闻一多全集》本
1982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63
郭煌变文集
王重民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全唐五代小说
李时人编校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著
中华书局
1975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
中华书局
1975
陈子昂集
[唐]陈子昂著
中华书局
1960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王右丞集笺注
[清]赵殿成注
中华书局
1961
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注
中华书局
1979
杜少陵集详注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
1979
杜甫传
冯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白氏长庆集
[唐]白居易著
中华书局
1979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
1962
韩昌黎集
[唐]韩愈著
商务印书馆
1958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韩愈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著
中华书局
1961
李贺诗歌集注
[清]王琦等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玉溪生诗集笺注
[清]冯浩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樊川诗集注
[清]冯集梧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词 综
[清]朱彝尊、 汪森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80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苏轼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宋诗抄
[清]吴之振等编
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欧阳永叔集
[北宋]欧阳修著
商务印书馆
1958
东坡七集
[北宋]苏轼著
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苏轼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
1962
苕溪渔隐丛话
[南宋]胡仔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诗人玉屑
[南宋]魏庆之辑
中华书局
1961
沧浪诗话校释
郭绍虞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宋史
[元]脱脱等著
中华书局
1977
太平广记
[北宋]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
1961
东京梦华录注
[南宋]孟 元老著邓之诚注
中华书局
1982
梦粱录
[南宋]吴自牧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武林旧事
[南宋]周密著
西湖书社
1981
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4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活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7
古代白话小说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0
古今小说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拍案惊奇
[明]凌氵蒙 初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水浒后传
[清]陈忱著
作家出版社
1956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著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著
古籍出版社
1980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镜花缘
[清]李汝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著
人民史学出版社
1959
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孽海花
曾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城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
录鬼簿
[元]钟嗣成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元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
1957
明代传奇全目
傅惜华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明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
1958
闲情偶寄
[清]李渔著〈〈李渔全集〉〉本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元曲选
[明]臧懋循编
中华书局
1958
元曲选外编
隋树森编
中华书局
1959
元人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0
元散曲选注
王委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1
盛明杂剧
[明]沈泰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六十种曲
[明]毛晋编
中华书局
1958
关汉卿戏曲集
吴晓铃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董解元西厢记
[金]董解元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西厢记
[元]王实甫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牡丹亭
[明]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清忠谱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
1955
一捧雪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
1955
长生殿
[清]洪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等编
中华书局
1973
清诗选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近代诗选》小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明文在
[清]薛熙编选
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清文汇
沈粹芬、黄人等编
上海国学扶轮社本
纳兰词
[清]纳兰性德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4
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笺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二、参考书目
文史述林
高亨著
中华书局
1980
先秦文学论集
胡念贻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中国神话通论
袁珂著
巴蜀书社
1993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诗经学史
洪湛侯著
中华书局
2002
屈原与楚辞
姜亮夫姜昆武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屈原论稿
聂石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先秦辞赋原论
姜书阁著
齐鲁书社
1983
赋史
马积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编
中华书局
198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编
中华书局
1958
汉魏六朝诗讲录
叶嘉莹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古诗十九首解
张庚解《艺海珠尘》本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魏晋风度研究
马良怀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罗宗强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1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中华书局
1996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曹道衡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2000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杜晓勤著
北京出版社
2001
唐诗大辞典
周勋初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李白诗论丛
詹瑛著
作家出版社
1957
杜甫评传
陈贻焮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白居易年谱
朱金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大历诗人研究
蒋寅著
中华书局
1995
全宋诗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宋代文学通论
王水照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史论
王兆鹏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唐宋词风格论
杨海明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宋词散论、词学论稿
詹安泰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灵溪词说
缪钺、叶嘉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南宋词研究
王伟勇著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87
中国词学批评史
方志范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
祝尚书著
巴蜀书社
1995
唐宋诗之争概述
齐治平著
岳麓书社
1983
宋代文学研究
张毅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1
东坡诗论丛
苏轼研究学会编
齐鲁书社
1983
东坡文论丛
苏轼研究学会编
四川文艺
1986
江西诗派研究
莫砺锋著
齐鲁书社
1986
江湖诗派研究
张宏生著
中华书局
1995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东方出版社
1963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编
作家出版社
1957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二集
作家出版社编
作家出版社
1959
吴梅戏曲论文集
王为民编
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3
五大名剧论
董每戡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
宁宗一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
元明清戏曲戏曲探索
徐扶明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中国古代戏曲论文集
王季思著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中国戏曲文学史
许金榜著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关汉卿研究论文集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元杂剧论集
李修生等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6
元代杂剧艺术
徐扶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元曲百科辞典
袁世硕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
元杂剧史稿
李春祥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
元代文学史
邓绍基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五大名剧评述
孙逊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五大小说评述
李厚基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明清传奇史
郭英德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琵琶记》讨论专刊
《剧本月刊》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汤显祖研究论文集
江西文艺研究所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李渔研究
黄强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
中国古代散曲史
李昌集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洪升与《长生殿》研究
孟繁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汤显祖传
黄文锡关凤雏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长生殿》讨论集
中山大学中文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散曲通论
羊春秋著
岳麓书社
1992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夏志清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话本小说概论
胡士莹著
二郎神的传说,大约起源于四川的灌县(今都江堰市)一带,与传说中的‘李冰治水’有直接关系。我国远古时候,普经有过严重的水灾:“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溢于天下。”大禹继承父志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于是”疏九河,渝济漂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泗淮,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上》)《禹贡》说“岷山导江”,荀卿说“江出瞩山,其源可以滥觞”,即明白指出了大禹所疏导的江源就是岷江。大禹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发展,流传不衰,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禹之外,治理局部地域水患的传说英雄就更多了,川西的李冰即其中之一。《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后又“垂江作堋,穿辄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这是对李冰治水的朴实记述可到了《风俗通》等书中,使逐渐增加了不少神话传说的色彩。《太平广记》卷291“李冰”条引《成都记》也这样说到:“李冰为蜀郡守,有蛟岁暴,漂垫相望。冰乃入水截蛟,己为牛形,江神龙跃,冰不胜,乃出,选率之勇者数百,持强弓大箭。约曰:‘吾前者为牛,今江神必亦为牛矣。我以太白练自束以辩,汝当杀其入记者。’遂吼呼而入。须臾雷风大起,天地一色。稍定,有二牛斗于江上,公练甚长白。武士乃齐射其神,隧毙。从此,蜀人不复为水所病。至今大浪冲涛,欲及公之祠,皆弥弥而去。故春冬设有斗牛之戏,未必不由此也。祠南数千家,边江低堤,虽甚秋潦,亦不移适。有石牛,在庙庭下。唐大和五年,洪水惊溃,冰神为龙,复与龙斗于灌口,犹以白练为志。水遂漂下,左绵梓潼,皆浮川溢峡,伤数十郡,唯西蜀无害。”
李冰治水,计划周密,成效显著,但决非一人之功,必有襄助者。就是在上面所引《成都记》李冰化牛斗江神的传说中,也说有武士们持箭相助。《李公父子治水记》说:“公治水非一处、襄之者亦非一人,若南安、荣经等处,皆尝及之。故离堆之事伪传,而同时若竹氏、毛郎亦替厥勋,二郎其尤著也。二郎固有道者,承公家学,而年正英韶,犹喜驰猎之事。奉父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谓其有功于民,故称圣人。”(《灌县文微》卷五)又《蜀中名胜记》六卷引《古今集记》亦载:“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镇其江、五石犀以厌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概川西南十数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冰能因其旧迹而疏广之。今县西三十三键尾堰索桥有李冰祠。”“离堆上有伏龙观,下有深谭,传闻二郎锁孽龙于其中。霜降水落,或时见其锁。”(《井蛙杂记》卷九)李冰父子治水,有功于蜀,蜀人十分怀念他们,于是修祠立庙,常年祀祭,李冰被尊为“川主”,其子被尊为“二郎神”:“蜀中灌江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离堆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朱子语类》卷三)
二郎神传说书面记载的出现,是宋代以后的事,宋以前的汉代、唐代,从未听说有个李冰的儿子“二郎”,李冰是否真的有个我们至今仍不知其名的儿子“二郎”也无可稽考。但灌口二郎庙的香火日甚,“二郎神”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却是事实,甚至在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中也有了以“二郎神”为名的词牌。周密《武林旧事》中,所载“官本杂剧段数”中,也有了“二郎熙州”、“鹘打兔变二郎”、“二郎神变二郎神”等名目。
后来,传说中还出现了一位“嘉州太守赵昱”,来和李冰父子争“川主”和“二郎神”的位置。《方舆胜览》载:“赵昱隐青城山,隋汤帝起为嘉州太守。时键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昱率甲士千人夹江鼓噪,昱持刀入水,有顷,潭水尽赤,显左手提蛟头,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一日,弃官去。后嘉州水涨,蜀人见昱云雾中骑白马而下。“宋太宗赐封神勇大将军”到了《嘉定府志》中,则说成是:百姓们感戴赵昱的恩德,在灌江口立庙奉祀他,俗称“灌口二郎”。《常熟县志》所记也大体相同。《八闽通志》又说宋真宗时张泳入蜀平乱,得到二郎神的帮助。事后张泳奏请追封川主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川主”原本是李冰的称号,《灌县文微》卷五《李公父子治水记》就有“因其(李冰)治蜀治水,益州始为天府,故世称曰川主。”现在又称赵昱为川主。对于这传说中出现两个“川主”一事,《彭水县志》解释道:“川主庙祀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或谓当祀赵昱者。考赵与李皆以治水立劝于蜀,并具有川主之称。然李先而赵后;且李所治为全蜀上源,赵则仅在嘉州而已。又李之淘滩作堰,功在生民,不徒以异迹见称;若赵但以道术免一时之灾,不能使千载后民食其利也”,虽是折中之说,却都道出了两个传说的先后和异同
与赵昱事相类似的记载,还见于《襄阳旧传》:“晋邓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为襄阳太守。城北污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拨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流血,江水为之俱赤。因名日斩蛟渚,亦谓之斩蛟津。”《图书集成》引《浙江通志》说:“二郎神庙在杭州忠清里。神姓邓讳遐,陈郡人也,自幼勇力绝人,气盖当时,人方之樊哙。桓温以为将军,数从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水中有蛟,数出害人。遐拨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数段而出,自是患息。乡人德之,为立祠祀之,以其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这里所记的邓遐斩蛟的故事,《太平环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也有相同的记述。于是,传说中的二郎神又增加了一位邓遐。
综上可知,二郎神的传说在长久的民间流传中不断变异:人名,或为李冰第二子,或为赵昱,或为邓遐;地点,或为灌口,或为嘉州,或为襄阳;时代,或为秦,或为隋,或为晋。但最基本的情节却传承下来:太守或太守的儿子入水斩蛟,平息水患,死后成神。百姓感载他,建庙曰“灌口二郎庙”,塑神名“灌口二郎神”,“二郎真君”。这些在以后的传说中再也没有产生多大变异了。
二
二郎神的传说,在元明戏曲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今天所能见到的的涉及二郎神传说的元明杂剧,有《西游记杂剧》(杨东菜批评本)、《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灌口二郎斩健蛟》四种。《西游记杂剧》第一本第八出写观音菩萨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奏过玉帝,差十方保官”暗中护送,其中第四个保官就是“灌口二郎。”第四本第十六出写猪八戒在黑风山为妖,抢走了民女裴海棠。后来孙悟空救裴海棠回家,向她打听妖怪的底细,裴海棠说“那妖怪醉后则说,它怕二郎细犬。”以后猪八戒又去找裴海棠,并摄走了唐僧,孙悟空到南海去向观音菩萨求救。于是,灌口二郎奉观音菩萨法旨去救唐僧,与猪八戒大战一场,放出“细犬”,“见本相才擒住了猪八戒。这里擒住猪八戒的“细犬”的“本相”的具体形象,剧中没有交待,但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却对二郎神的哮天犬名叫“细腰”的有这样的描述:“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这大概是那凶猛无此的哮天犬的“本相”了。《西游记杂剧》中有一支〔越调、斗鹌鹑〕描绘了二郎神的威严形貌:“看了些日月盈亏,山河变迁。灌口把威施,夭涯将姓显。郭压直把皂鹰擎,金头奴将细犬牵。背着弓弩,挟着弹丸。灌锦江头,连云栈边”。这就是元明戏曲中最初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但没言及他姓李或是姓赵。可是在稍后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剧中,二郎神径直成为嘉州太守赵昱了。《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第一折二郎神上场云:“吾神姓赵名昱,字从道,幼年曾为嘉州太守。嘉州有泠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嘉州父老,报知吾神,我亲身仗剑入水,斩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级,右手仗剑出水。见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圣。吾神自斩了健蛟,收了眉山七圣,骑白马白日飞升,灌江人民与吾神立庙。奉天符碟玉帝赐,加吾神为灌江口二郎神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灌口二郎斩健蛟》一剧,则宾全是写二郎神出身的,所述与前面所引《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的记述大致相同,只是赵煜(昱之误写)是先飞升成圣,再降眉山七圣,然后斩蛟,只是先后次序倒置而已。二郎神手下大将也有郭牙直(“牙”与“压”,一音之转),“牵着狗儿”,另外还增加了一位“抢刀鬼”。《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二郎神,奉“元始化身太极之体”的“北极驱邪院主”之令,带领梅山七圣及众多天兵,到花果山擒拿偷盗了仙丹仙酒的齐天大圣。同《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只怕二郎细犬”一样,《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也说:“则除是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方可破齐天大圣”,足见二郎神是专门擒妖拿怪的好手。剧中虽没有明说齐天大圣就是孙悟空,但在第一折中齐天大圣自叙身世时曾说:“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称猴,兄弟耍耍三郎”这同《西游记杂剧》第九出中孙行者(悟空)自叙的几乎相同:“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离山老母,二姊巫枝柢圣毋,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不同的只是《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号通齐天大圣,降伏它的是哪咤而不是二郎神而已。这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一剧深受《西游记杂剧》的影响。《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着力描写了二郎神及梅山七圣的神武勇猛,他们没有费多大劲就擒获了花果山三圣,不像后来的小说《西游记》中那样,要赌斗变化,还要借力于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才能奏效。花果山三圣中,齐夭大圣虽是偷金丹盗仙酒的魁首,神勇广大,变化多端,而一旦被擒,就下跪求饶。倒是大兄通天大圣的形象较为突出,使一条铁棒,神通变化也与后来小说中的孙悟空有不少相似之处。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可以说是熔合了花果山三圣的形象,连“孙行者”之名大约也是从“耍耍三郎”身上套用来的。
总之,在《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剧中,二郎神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描绘:他“神通广大,变化多般”(《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青脸红髯”、“马跨龙驹,箭插金壶,袍锦模糊,簇簇的如骤雨,支楞楞发金镞”(《灌口二郎斩健蛟》);他的“三尖两刃,刀过处利如风”(《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牵着“细犬冲围破阵,金弹打散妖兵”(《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明代话本小说集《醒世恒言》中保存有一篇宋元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说“古宋沐京”有一座二郎神庙,供奉清源妙道二郎神,与北极佑圣真君一样灵应。那庙中的二郎神象,“头裹金花璞头,身穿储衣绣袍,腰系兰田玉带,足登飞风乌靴”,“手执一张弹弓”,与元明戏曲中的二郎神形象相似。可以看出,二郎神(嘉州太守赵昱)的传说和形象,在元明戏曲及话本小说中已有了较固定的叙写,连民间神庙供奉的二郎神象也以戏曲描绘的为蓝本来加以塑造了
在元明及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几乎没有把二郎神写成是李冰第二个儿子的,唯一的例外是杨潮观的《灌口二郎初显圣》杂剧。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清乾隆时曾在四川西部的邓州(今邓崃县)当知府。他寻得卓文君妆楼旧址,建了一座吟风阁,演出自己编写的短剧,并把这些短剧名为《吟风阁杂剧》。他对流传在川西一带的二郎神传说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了。他写的《灌口二郎初显圣》简名《二郎神》,题目作“李郎法服猪婆龙”,写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离堆,龙婆龙子寻衅与李冰厮杀。李冰的儿子二郎纵鹰犬助战,终于擒获了猪龙婆母子,将龙婆用铁链锁在离堆下面,“要他约勒江沙,深无至眉,浅无至足”,又令龙子〔小蛟龙〕“攻开东岸,分水内江,使千里荒芜,变成沃野,永为天府之土”,灌溉农田。剧中写二郎斩蛟治水有功,蜀人尊为川主,祀为“二郎真君”,这大概是以朱熹《朱子语类》所述为依据的。剧本以李二郎斩蛟为中心,始终与治水造福于民紧紧结合,充分表现出作者杨潮观关心百姓利益的良苦用心。
三
小说《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却不姓赵也不姓李。第六回里,孙悟空大闹天官,在花果山敌住了李夭王的十万天兵,于是观音菩萨荐二郎神来帮助李夭王。这二郎神“乃玉皇大帝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州灌江口”,连孙悟空也“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这个二郎神。既是“杨君之子”,当然就不会姓赵,也不是赵昱了。“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小说《西游记》第六回),显然来自另一个神话传说。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著录有元人张时起的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有元人李好古著杂剧《巨灵神劈华岳》的存目(《元曲选目》作《巨灵神劈华山》,《也是园书目》别作《劈华山沉香救母》),从题目可知敷演的都是同一“劈山救母”的传说故事。清代皮黄戏《宝莲灯》演的沉香劈山救母故事,可能就是从上述“劈山救母”的元代杂剧演化而成。不然,何以主角人名(“沉香”)和故事名称(“劈山救母”)竟完全相同。《宝莲灯,中破坏沉香母亲婚姻的那位顽固的舅父就是二郎神杨戬,而小说《西游记》中则说劈山救母的是二郎神杨戬本人,二者所依据的“劈山救母”传说当来自不固的传承。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去猜测上述诸多的“劈山救母”元杂剧中也曾出了二郎神——这些元杂剧早已佚亡,巳无从稽考了。
小说《西游记》中的二郎神,“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西游记》第六回)“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化,”那“梅山六兄弟——乃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这“郭申直健”,是隐含着“郭牙值”之名的。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战时,“抖撒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又放出“细犬”,照孙悟空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跌,乘机擒住了孙悟空。(《西游记》第六回)后来在取经路上,孙悟空等追赶偷窃祭赛国金光寺塔上舍利宝贝的九头虫怪,遇上打猎归来的二郎神及梅山六兄弟。二郎神不计前隙,帮助皈佛取经的孙悟空,“即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又放出细犬,“蹿上去,汪的一口,把(九头虫的)头血淋淋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而去”(《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这小说中的二郎神虽然姓杨,但形貌、弹弓、三尖两刃刀、鹰犬乃至结义弟兄(梅山七圣),都仿佛是二郎神赵昱的。这就明自地显示出小说《西游记》与元明戏曲中二郎神传说之间的密切关系。
与小说《西游记》成书差不多先后同时的另一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也描绘了杨戬。但却不曾说他是灌口二郎神(书中连“灌口二郎神”的字样都未出现),而说杨戬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门人,奉师命下山助姜子牙灭殷兴周。他也使一口三尖两刃刀,穿一件“淡鹅黄”战袍,“浑身上下金光照”;他有“三昧火眼,现出光华,照耀如同白昼”,还有名叫“细腰”的哮夭犬,其本相“形如白象”,他“曾经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封神演义》中的杨戬的形象与本领,与元杂剧及小说《西游记》中的二郎神竟有那样多的相同之处,就连封号“清源妙道真君”也一字不差。《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最后由文人加工创作而成的,同时由于两书作者成书年代的确切时间不可稽考,二者谁先问世,迄今仍有争议,因此出现了两书相互之间在某些民间传说故事及细节有所渗透、关联甚而抄袭的现象。这是不足为怪的。“清源妙道真君”杨戬的故事即其中一例。
在明代,二郎神的传说流传很广,当然就不可能只有一种说法,连细节都没有差异的。《西游记》的作者(最后写定者)吴承恩曾见到一幅《二郎搜山图》,写了《二郎搜山图歌并序》。其《序》说:“二郎搜山卷,吾乡史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灌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还,宝剑重合,真奇事也”,足见《二郎搜山图》的流传久远和珍贵。《二郎搜山图歌》描绘的二郎神形象是:“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物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拿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青锋一下断狂飚,金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持巢无逸寇。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射阳先生存稿》卷一)《二郎搜山图歌并序》大约作于嘉靖十八年(1539),作者时当盛年(三十六岁),对“少年都美”的二郎神“清源公”(即“清源妙道真君”)指挥神兵,抡大剑长刀,放鹰纵犬,擒妖驱兽的英雄形象十分倾羡,并在该诗结尾发出了“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的无限概叹。这大概就是作者在《西游记》中以赞扬的笔调描二郎神的丰姿神勇的内在动因。
被附会为二郎神的杨戬,历史上实有其人,是北宋时曾当过节度使的极有权势的宦官,《宋史》卷468有他的传。杨戬成为二郎神究竟来自何种传说、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皮黄戏《宝莲灯》所依据的传说较古(元代杂剧),也显示了一些可供追寻的线索,但该剧定形于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的清代,剧中“劈山救母”的沉香的那位舅父二郎神杨戬,是否恰好反过来竟脱胎于《西游记》或《封神演义》,仍不可断然作出否定。
小说《西游记》中,二郎神是玉帝“令甥”、“杨君之子”。究其来历,除“劈山救母”的传说外,还有另一条可供追寻的线索,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丁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以下简称为二郎宝卷)和《消释真空宝卷》。前者,刘荫柏有《<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一文(见《文献》198了年第3期)论之甚详;后者,有胡适《跋消释真空卷》一文(见《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介述颇细。《二郎宝卷》分上、下两卷,每卷结尾处都署:“大明嘉靖岁次壬戌三十四年九月朔旦日敬造”。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早于今存《西游记》最早刊行时间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若依吴承恩晚年家居时(公元1568年离长兴丞职位以后)作《西游记》的通常说法,《二郎宝卷》则写成于《西游记》成书之前。即使按照吴承恩青壮年时(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正在撰写《西游记》或者已经完成初稿”的说法(见苏兴《吴承恩年谱》),《二郎宝卷》的作者也不大可能在十来年后就能看到《西游记》的初稿并据以改写成《二郎宝卷》。因此,《二郎宝卷》或者其据以进行创作的二郎神民间传说对吴承恩《西游记》中二郎神的描绘产生过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二郎宝卷》主要演述二郎真君的出身历史:二郎神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金童临凡”,为确州城内书生。母亲云华仙女恋旧情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违犯天条,为花果山孙行者所困,被压于太山之下。后来,二郎神得到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反而用太山压住孙行者。《二郎宝卷》是这样描绘二郎神形象的:“开山斧,两刃刀,银弹金弓;升天帽,蹬云履,腾云驾雾;缚妖锁,斩魔剑,八宝俱全。照妖镜,照魔王,六贼归顺;三山帽,生杀气,顶上三光;八宝装,四条带,腰中紧系;黄袍上,八爪龙,紫雾腾腾。”(见《二郎宝卷,求签桂造品第十》)“二郎变化有神通,八装圣宝紧随跟,出门先收各牙洽,黄毛童子护吾身。后收七圣为护法,白马白犬有前因……梅山七位尊神圣,归依爷上拜兄弟。帅将跟随常拥护,天地同春成神圣。白马爷乘神坐骥,白犬神嗷紧跟巡。贯会降妖捉鬼怪,邪崇精灵影无踪。”(见《二郎宝卷。心猿不动品第十一》)《二郎宝卷》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与《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极为相似,其中的“各牙治”即“郭压直”的别写,则与元明以来二郎神杂剧相同,而“白犬神嗷”又与《封神演义》中“细犬”的“本相”“形如白象”似同出一源。胡适也认为《二郎宝卷》是吴承恩《西游记》成书以前的作品,他读《二郎宝卷》中的唐僧取经故事,认为“这时候的取经故事还在自由变化的状态,所以里面的节目,如二郎救母把行者压在山下,全不受向来传说的拘束,也和后来的吴承恩定本全不相同。这是嘉靖年间的作品,才有这样的自由。到嘉靖以后,取经故事有了统一的结构,便不容易自由改造了”《跋<销释真空宝卷》,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结语:小说《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既有“斩蛟治水”造福人民的蜀郡太守李冰儿子灌二郎的雏形,也有元明戏曲中嘉州太守赵昱“斩蛟”治水有功被写为“清源妙道真君”二神的形象,有元杂剧及元明民间说唱文学“宝卷”中“劈山救母”的沉香太子或“杨君之子”二郎神的影子,还有《封神演义》中玉泉山王鼎真人门人杨戬的折射。总之,《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吴承恩融汇自汉唐以来流传民问及各种文学作品中二郎神传说的结晶,充分表现出他重视民间文学,善于博采众长融铸贯通的艺术才华,以及他通过二郎神形象来宣泄胸中“斩邪”“平妖”的块垒之志的独特匠心。
本文2023-08-07 13:24: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