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任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任脉简介,第1张

任脉(conception channel、conception vessel)为奇经八脉之一。代号RN。任脉起于胞中,主胞宫和妊娠,并主一身之阴经,下出会阴,向上前行至 部位,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直上,经咽喉,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在腹中线,总统诸阴,谓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里上行,犹衽在之于腹前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与本经脉气相通。

任脉本经共有24穴。分布于人体前正中线,起于会阴,止于承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腹中结块等。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症有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

详见百科词条:任脉 [ 最后修订于2017/2/22 10:38:07 共371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神阙 5 经穴名·神阙 51 神阙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神阙穴的定位 56 神阙穴的取法 57 神阙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神阙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神阙穴的配伍 512 特效 513 文献摘要 514 神阙穴研究进展 5141 镇痛作用 5142 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514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144 治疗五更泻 5145 治疗慢性腹泻 5146 治疗产后尿潴留 5147 治疗皮肤瘙痒 5148 治疗荨麻疹 5149 治疗关节炎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阙 1 拼音

shén quē

2 英文参考

Shénquè CV8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quē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神阙: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

4 人体部位名·神阙

神阙为人体部位名,指脐[1]。为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2]。

5 经穴名·神阙

穴位 神阙 汉语拼音 Shenque 罗马拼音 Shenchueh 美国英译名 Spiritual Shrine 各

号 中国 CV8 日本 8 法

国 莫兰特氏 VC8 富耶氏 德国 KG8 英国 Cv8 美国 Co8

神阙为经穴名[1](shénquē[3]CV8,RN8) 。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1]。神即神气,阙即宫门,此穴在脐中,脐为胎儿气血运行之要道,如神气出入之宫门,故名神阙[1]。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腹痛,泄泻,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疝气,中暑,角弓反张,泄痢,尸厥,风痫,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等。

51 神阙穴的别名

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脐中(《针灸甲乙经》)

气舍(《外台秘要》)

脐孔(《千金翼方》)

气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维会(《循经考穴编》)

命蒂(《经穴纂要》云出《危证简便》)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脐一穴。《外台秘要》: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

53 穴名解

神即神气,阙即宫门,此穴在脐中,脐为胎儿气血运行之要道,如神气出入之宫门,故名神阙[1]。

神,指人之元神与脐神。《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苑·修文》:“神者,天地之本而万物之始也。”阙,宫阙,门观,又同缺,空的意思。神阙意为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黄庭内景经》注:“脐中为太乙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尚存。在内景接近大小二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惧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示显贵也。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穴当脐孔,脐为先天之结蒂,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为命蒂。[4]

54 所属部位

脐中[5]

55 神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3]。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1]。

神阙穴位于脐正中[6]。

神阙穴在任脉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肌肉)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内脏)

56 神阙穴的取法

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于肚脐正中取穴[7]。

快速取穴:在脐区,肚脐中央即是神阙穴。

57 神阙穴穴位解剖

神阙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1]。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和腹壁上、下动脉吻合支分布[8]。

58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阙穴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功效。

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1]。

神阙穴位于脐中,乃人体生命之门,灸之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用于治疗中风脱证、四肢厥冷、尸厥等[9]。

脐位于上、下焦之枢,临近胃肠,所以神阙穴又有健脾和胃、理肠止泻之功,可治疗腹痛、水肿、久泻、脱肛等[9]。

神阙穴属任脉,近于下焦,故可治疗小便不禁、产后尿闭、妇女不孕等[9]。

神阙穴具有回阳固脱、健运脾阳的作用,施以灸法善治真阳衰败之虚脱证及中焦虚汗之证[9]。

针神阙穴有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主治水肿,肠鸣泄利,绕脐痛,脱肛,痫证。[4]

59 神阙穴主治病证

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腹痛,泄泻,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疝气,中暑,角弓反张,泄痢,尸厥,风痫,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等。

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及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等[1]。

神阙穴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8]。

神阙穴主治久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虚脱,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水肿,疝气,四肢厥冷,中暑,中风脱证,角弓反张[7]。

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禁刺[1]。

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8]。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

5102 灸法

宜灸。

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8]。

用温灸或隔盐灸[1]。

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7]。

神为一身主宰,应变无穷,即变化无极之意也。人茍无神,则全身无主,而成不知不觉之呆物矣。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凡属挥霍缭乱,有干神明之外感急证,本穴主之,但以灸熨为佳。 者,转运此穴,可以通畅矢气,消化水谷。《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4]

511 神阙穴的配伍

神阙穴配灸天枢、大肠俞治慢性肠炎[1]。

神阙穴配灸足三里治痢疾[1]。

神阙穴配灸百会、关元治虚脱[1]。

神阙配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神阙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

神阙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神阙配石门、天枢、气海,治少腹疝气[7]。

②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治泄泻。

神阙配足三里,治肠鸣腹痛[7]。

神阙配关元重灸,治中风脱证[7]。

神阙配水分、气海,治绕脐痛[7]。

神阙配灸三阴交,治五淋[7]。

512 特效

经常揉脐(神阙穴),可防治小儿腹泻、疳积等:突然大汗淋漓、唇舌苍白、手脚冰冷之虚脱症,马上温灸神阙可起到急救作用[10]。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针灸甲乙经》:水肿大平脐,灸脐中,无理不治。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绝子,灸脐中,令有子。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

《针灸大成》:主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败脏腑,泄利不止,水肿,鼓胀,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

《类经图翼》:主治阴证伤寒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惫,肠鸣泄泻不止,水肿鼓胀,小儿乳痢不止,腹大,风痫,角弓反张,脱肛。妇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脱胎。

《类经图翼》: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

《万病回春》:治阴证冷极,热药救不回者,手足冰冷,肾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

《神灸经纶》: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罗天益云: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追散风邪,宣通血脉,其于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

《医宗金鉴》:主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又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等证。

514 神阙穴研究进展 5141 镇痛作用

艾灸神阙对治疗关节炎和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对弗氏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大鼠,观察艾灸对关节肿胀程度、炎症病理过程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发现艾灸“神阙”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坏死情况、炎症反应程度均比较轻,血浆内中分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7]

5142 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有人艾灸神阙,对老年人头发中的锰、锌、钙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艾灸可使老年人发锰的含量显著增高,锌、钙的含量也有显著增加,发现铜、铁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7]

514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神阙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老年人保健灸2个月前后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保健灸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值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的形成率,差异显著;并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使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含量显著增加。[7]

现代研究表明,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灸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

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之内迅速升高,72小时和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时间。

5144 治疗五更泻

用中药外敷神阙穴,取肉桂、鸡内金各3g,硫磺、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新鲜葱头3~5节,捣烂,加醋共调成糊状,平摊于神阙,用纱布覆盖,每次敷2小时,每日1次。

5145 治疗慢性腹泻

隔药饼灸,取丁香、肉桂、甘松、山柰各等分,加入适量面粉,用温水合成药饼(用针将药饼刺数孔),药饼置神阙上,再将鸡蛋大小艾绒置药饼上,灸3~5壮,次日按原装,并加灸中脘穴即可。

5146 治疗产后尿潴留

将盐炒黄填入神阙穴,再将葱压成03cm饼状置盐上,将艾炷置饼上,灸1~4壮。

5147 治疗皮肤瘙痒

隔药灸神阙,取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研细填神阙,每日1次,即可取得较好疗效。

5148 治疗荨麻疹

用闪罐法,每日1次,可连续治疗3次。

5149 治疗关节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枕骨 1 拼音

zhěn gǔ

2 英文参考

occipital [朗道汉英字典]

Tóuqiàoyīn GB11(经穴别名) [中国针灸学词典]

occipital bone(人体部位名)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枕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枕骨为人体部位名[1]。又名后山骨、玉枕骨、后枕骨[1]。即枕外隆突,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2]。《医宗金鉴》:“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枕骨为经穴别名,即头窍阴[1]。出《经穴汇解》。

穴位 头窍阴 汉语拼音 Touqiaoyin 罗马拼音 To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 Empty Yin 各

号 中国 GB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18 富耶氏 德国 G11 英国 G11 美国 GB11

头窍阴为经穴名(Tóuqiàoyīn GB11)[3]。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4]。属足少阳胆经[3]。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枕骨(《针灸聚英》)。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

53 穴名解

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5]

54 特异性

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

55 所属部位

后头[6]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头窍阴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2]。

头窍阴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4]。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头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乳突的后上方,当浮白与完骨穴连线的中点取穴[7]。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头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枕额肌(枕腹)。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耳后肌属皮肌,起于乳突的外面,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参看浮白穴)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4]。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3]。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5]。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3]。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4]。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9]。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7]。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3]。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3][4]。

平刺05~08寸[7][9],局部有胀重感[7]。

5112 灸法

可灸[3][7][9]。

艾条灸5~10分钟[4]。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7]。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7]。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7]。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窍阴、强间,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针灸大成》: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血,骨劳,痈、疽、发、厉,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肠 31 耳穴名·大肠 311 标准定位 312 主治病症 313 方法 32 六腑之一·大肠 33 推拿部位名·大肠 331 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大肠 332 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333 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4 脊椎动物器官名·大肠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大肠 51 盲肠 52 结肠 53 直肠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肠 1 拼音

dà cháng

2 英文参考

large intestine [朗道汉英字典]

large intest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àch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7(穴)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arge intest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中医·大肠 31 耳穴名·大肠

大肠(dàcháng CO7 large intestine)为耳穴名[1][2]。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1]。

311 标准定位

耳穴·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1]。

耳穴·大肠位于耳轮脚上方前部[2]。

312 主治病症

耳穴·大肠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等[2]。

313 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 [2]。

32 六腑之一·大肠

大肠为六腑之一,位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出口为 (包括结肠和直肠)[1][3]。其主要功能是接纳传导经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食物糟粕与水液,并吸收其中的水津,经过燥化,形成粪便,经 排出体外[1]。大肠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3]。《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手太阴肺经络大肠[2]。其背俞为大肠俞,募穴为天枢,下合穴为上巨虚[2]。手阳明大肠经络于肺,与肺互为表里[3]。

33 推拿部位名·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出陈氏《针灸大成·小儿 经》[3]。

331 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幼科推拿秘书》)[3]。

332 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3]。

333 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3]。

4 脊椎动物器官名·大肠

脊椎动物的肠,以盲肠附着点为界,区分为前、后二部分,分别称为小肠和大肠。大肠分为盲肠和屈曲于前方的结肠、直行于后部的直肠等三部分。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和分泌粘液的机能很强。小肠以绒毛的有无为主要区别点,和它相联系的机能也有差别,在胚胎发生的后期,由于肠绒毛的退化消失而分化为大肠。其他动物也由于与此相类似的而被称为大肠部分。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 ,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51 盲肠

盲肠(cecum)是大肠的开始部(图222),位于右髂窝内,左接回肠,上通升结肠。在盲肠的后内壁伸出一条细长的阑尾vermiformappendix,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厘米,内腔与盲肠相通,它是盲肠末端在进化过程中退化形成的。

图222 盲肠内腔及阑尾炎

52 结肠

结肠(colon)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升结肠是盲肠向上延续的部分,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形成横结肠。横结肠左端到脾的下部,折向下至左髂嵴的一段叫降结肠。左髂嵴平面以下的一段结肠位于腹下部和小骨盆腔内,肠管弯曲,叫乙状结肠,在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

53 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盆腔内(图223),全长约1516厘米,从第3骶椎平面贴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 ,盆膈以下的一段又叫肛管 c ,长约34厘米。直肠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样,也是由外纵、内环两层平滑肌构成。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 内括约肌。围绕 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 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关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uānài,指险要的关口,在交通要道设立的防务设施,又称关卡,还有经济上征收赋税等功能。语出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楚)平王悉从其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

历史上22个著名的关隘有:函谷关,潼关,大散关,武关,玉门关,阳关,嘉峪关,铁门关,武胜关,山海关,娘子关,雁门关,居庸关,娄山关,南津关,瞿塘关,清溪关,梅关,韶关,镇南关,仙霞关。

关隘,军事术语,古籍中也有称其为关、塞、关塞、隘塞的。主要由关城、墩台和沟壕等组成。关城为关隘的主体工程,是指挥和战斗的核心阵地。其防护力较强,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上设有雉堞,沿墙构筑敌台。

秦始皇统一后,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构筑了许多关隘。南北朝时期,在南齐建元元年(479)与北魏的战争中,南齐将军萧朗也曾率军“依山筑城,断塞关隘”,逼退北魏军。随着武器的发展,关隘在战争中的作用逐渐降低,清代以后,关隘为新的筑城形式所取代,而成为历史的遗迹。

古书注解中“传”、“笺”、“正义”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含义不同:

1、“传”:是传述的意思,多指解释经文著作。侧重于对思想的引发,也解释字句

2、“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扩展资料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口授传抄的错误,汉代人已不能完全读懂先秦古书,于是有人作注。汉注虽多是儒家的经书,注家思想也受儒家局限,但因时代距先秦较近,对字句的解释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

同理,唐人不易读懂汉注,于是出现了新的注解方法“疏”(又叫“正义”),既解正文,又解注文。宋人也沿用这种方法。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后人把注疏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十三经注疏》。以《毛诗正义》为例,注疏的体例是: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下,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传”。

“笺云”是汉郑玄的“笺”,圆圈以后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后是唐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

--古书注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