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怎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安徽师范大学怎样?,第1张

在非211/985中算不错的学校,以师范类专业见长

该校是省部共建的安徽省省属重点大学,本科生在省内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20 --25分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徽师大(AHNU),位于长江流域区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

安徽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截至2014年7月,校园共有3大校区,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57亿元,图书馆藏2752万册。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共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5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15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省、部重点学科18个,其中A类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

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 、人文地理学、 有机化学、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共党史 、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音乐学 、专门史、 应用数学、 分析化学、 自然地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27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2人,正高职称350人,副高级职称6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1]

2015年11月安徽师范大学官方公布的学校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5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11月)

摘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负责管理中医药行业,其主要职责包括拟订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相关标准等等。中医药是指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其基础理论有阴阳学、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这几种,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1、拟订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相关标准,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参与国家重大中医药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2、承担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用药等的监督管理责任。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结构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拟订各类中医医疗、保健等机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3、负责监督和协调医疗、研究机构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拟订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4、负责指导民族医药的理论、医术、药物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工作,拟订民族医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5、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参与制定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参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6、组织拟订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人才培训工作,参与指导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参与拟订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

7、拟订和组织实施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指导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管理国家重点中医药科研项目,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8、承担保护濒临消亡的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生产加工技术的责任,组织开展对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和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提出保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推动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普及。

9、组织开展中医药国际推广、应用和传播工作,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和与港澳台的中医药合作。

10、承办国务院及卫生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医药的基础理论

1、阴阳学

阴阳学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3、运气学说

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4、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5、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院校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首批 “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 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8年来,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怀抱教育强国之志,以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铸就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孕育了“两代师表”优秀师生群体,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50余万人,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优质师资。,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8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 22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现有专任教师2010余人,其中教授590余人、副教授820余人、博士生导师510余人、硕士生导师990余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8203人,研究生2150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035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1151人),各类留学生598人。藏书408万册,其中古籍25万余册,引进各类文献数据库268个。建有红烛校史馆和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包括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办有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学校出版总社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机构。,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2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社科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有本科专业 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奖6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是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坚持人才强校,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 94人次,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76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教授1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学者2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2人,另外还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省部级人才294人次,其中陕西省特聘教授54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6人、陕西省青年学者30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6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8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9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其他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1人。,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 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20个。“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含重大)项目296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4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2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468项,承担理工科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项。100多项社科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其中9项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档案局特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学校主办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11种期刊之一。,学校坚持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建校 78年来,逐步形成了“国家公费师范、国家优师计划师范、普通师范、地方委培师范”等多种师范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师范教育体系,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30500人,占国家招收公费师范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西部招收公费师范生21500人,占学校公费师范生招生总数的70%,居部属师范大学之首。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西北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先后完成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高层次的培训团队培训、高水平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培训等任务。深度参与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牵头成立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成立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开展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服务对接活动,引领陕西和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 37个国家及地区的共计19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发实质性学生交流项目160余个,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学习的学生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 “西部红烛精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大力推进人才和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实现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把学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有行政管理、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英语、俄语、日语、翻译、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绘画、美术学等。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专业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含基地班)、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英语、俄语、日语、翻译、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绘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物科学(含基地班)、生物技术、生态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 陕西师范大学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2008年12月5日,经过四年筹建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开馆之日,“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宁波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领导、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出席论坛,此论坛将诞生体现国际博物馆先进理念的《宁波宣言》。同时,借此国际论坛良机,宁波博物馆还与英国诺丁汉市、德国亚琛市、波兰比得哥什市、韩国大邱市、顺天市、日本益田市等宁波的国际友好城市的九家博物馆,签署《建立宁波国家友好城市联盟共识》,达成在展览巡展互换、文博图书资料共享、人才培训交流、学术研究共探等合作意向……

  建博物馆是宁波人很早就做的一个梦,一个城市没有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像宁波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博物馆人一直在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81年宁波博物馆在市展览馆挂牌;2001年宁波市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庆安会馆成立;2004年11月宁波博物馆重新选址、立项。这些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宁波博物馆终于落成,在中国博物馆行业,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窗口”刚刚打开,虽有些晚,但自然有着“后发优势”:别人成功的,我们可以拿来;别人走的弯路,我们可以加以避免。可要在世界博物馆之林,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开放创新之路。

  探索市区共建博物馆新机制

  过去一提博物馆,宁波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一直处于有馆无舍的境地。近年来,宁波市为打造文化大市,繁荣文化事业,将博物馆建设列为市政府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地点选在鄞州区。当时,宁波市鄞州区政府为繁荣本区文化事业,也希望建一家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为了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的重复、浪费,宁波市决定一馆两用,资源共享,市、区两级共建宁波博物馆。博物馆由宁波市政府和鄞州区政府共同投资,地点在鄞州区,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实现了市、区两级资源、平台共享,博物馆根植大社区地域的模式。鄞州区以宁波博物馆为龙头,在本区内建17家国有和民营博物馆,将鄞州区打造成一个大社区博物馆群,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走上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之路,而“博物馆化”推动了鄞州中心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聚集效应,促进了鄞州区的整体发展。目前,这种共建模式在宁波得到推广。

  探索博物馆建筑新乡土主义风格

  在中国,博物馆建筑从最初的仿古建,到后来的仿文物器型,都是在一个“仿古”风格、理念上做文章。当今新建、扩建博物馆热遍及全国,各地都要求将博物馆建成当地城市标志性建筑。而博物馆的“标志性”,无疑意味着要达到外在造型与内涵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历史、自然、现代元素的统一。

  宁波博物馆建筑倡导的是一种新乡土主义风格。这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乡土味和民族化特征。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博物馆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型突出地域“山”“水”“海洋”特征,平面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馆北部为一片水域,整体建筑仿佛一艘刚从水中上岸的大船。其独特之处是建筑外墙由“瓦片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瓦片墙”使用了上百万块宁波城市拆迁回收的历代旧砖瓦,由50名工匠手工砌筑,使得博物馆一建成,就凝聚了百年历史,建筑本身就成了历史展品。而使用“竹条横板混凝土”的外墙,竹之纹理更突显了江南深厚的自然和乡土风格,这比使用大理石、外墙漆更加自然、节约、环保。

  探索学术型博物馆平台

  宁波博物馆力求把博物馆打造为孕育新思想、新智慧的“智谷”,使博物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宁波博物馆拟联合内地沿海城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博物馆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海事专业委员会”,以求在该领域合作、探索,产生新思想,形成推动海洋文明发展的合力。同时,宁波博物馆从2008年10月起推出市民大讲堂“东方讲坛”,每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免费为市民作一至二次学术讲座,激荡思想,开启智慧。

  新思想、新智慧既需要在交流、合作中孕育,更需要以出版物为载体开花、结果。今后宁波博物馆将会更系统地出版馆刊和丛书。馆刊包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浙东文化集刊》,每年出两集,面对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征集以博物馆学为主兼及浙东文化研究的论文;还有内部出版交流的季刊《宁博之窗》,在行业内交流,借此凝聚一批博物馆研究核心力量。丛书总定名为《宁波博物馆研究丛书》,下分四大系列丛书:《宁波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当今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精品特展丛书》《当代海内外著名宁波籍艺术家、收藏家精品特展丛书》《宁波博物馆学术研究丛书》。这些出版物是新思想、新智慧的载体,同时也将方便更多的宁波人“把博物馆带回家”。

  探索开放型博物馆新途径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作为城市的博物馆,其社会责任就不单单是做好博物馆内部的事,还要为宁波这座开放城市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影响,充分体现博物馆城市影响力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宁波博物馆还没正式开馆,就以开放的胸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高起点开创事业发展新领域:一是大力策划举办“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积极为国际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论坛平台。201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宁波博物馆主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这是宁波博物馆首次向世界展示风采;二是发起“建立宁波国际友好城市博物馆联盟”,开展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三是成立“宁波博物馆发展基金会”,这将成为国内首家博物馆发展基金会。基金会策划赞助的第一个项目将是宁波博物馆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举办“中国博物馆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四是实施“动员海内外宁波籍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向宁波博物馆捐赠藏品的世纪工程”。宁波人自古有收藏传统,明代天一阁藏书楼是宁波的文化品牌,至今,宁波人的收藏传统已演变为一种独特的“博物馆情怀”现象,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马衡、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到上海宁波帮商人后裔秦秉年、香港著名收藏家庄贵仑……这些宁波籍名人都对博物馆情有独钟,为博物馆贡献才智、捐赠藏品。

  2004年,香港著名宁波籍收藏家哲夫曾向筹建中的宁波博物馆捐赠了数十张反映清代宁波历史的明信片、邮票;2008年7月19日,92岁高龄的中国当代著名版画家、上海宁波籍人士邵克萍先生,将毕生创作的200多件版画精品、木刻版、手稿捐献给了宁波博物馆;随后,北京大学宁波籍教授陈炎也表达了捐赠的意愿。据悉,“动员海内外宁波籍艺术家、收藏家向宁波博物馆捐赠藏品”,是宁波博物馆实施“大博物馆”、“大资源”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一项世纪工程。

  探索志愿者社会化国际化服务新模式

  宁波市现有热心各类公益活动的志愿者67万人,宁波博物馆希望把志愿者打造为博物馆的一支忠诚的社会力量,帮助博物馆承担遗产保护、文明传播、国民教育的社会责任。为此,创新性地发展了志愿者服务模式――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吸收的志愿者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如教授、医师、工程师、艺术家等,这些人是志愿者队伍的核心。对于志愿者,博物馆将统一按“五创”标准(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全国文明城市、创4A级风景区、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礼仪、技能、知识等全方位培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并通过他们推动市民素质整体提高,真正体现“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终身课堂”这一价值理念。除了讲解之外,博物馆希望志愿者更广阔、更深入地融入社会,将博物馆文化传向身边的人、周边的社会,并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借助志愿者的社会网络,博物馆将跳出围墙,以“流动博物馆”的独特形式,真正走近市民,走向社会。

  创新的另一个特点是志愿者服务国际化。为打造一支体现国际化水准、发挥国际化文化交流作用的志愿者队伍,宁波博物馆正与国际著名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展馆、校合作,在宁波博物馆成立“诺丁汉大学国际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由6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组成,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多种语种翻译、讲解、学术交流、展览交流。目前,宁波博物馆正在按“五创”标准对国际志愿者进行培训,将来则计划筹建“国际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中心”,为宁波博物馆,也为宁波这座城市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文化桥梁,开创中国博物馆界国际志愿者工作新风尚。

  链接 走进宁波博物馆

  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同时,宁波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天一阁藏书文化、保国寺古代建筑文化,明清浙东学派文化、宁波帮文化。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公共设施,坐落于宁波市东南新城区,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展示宁波历史、艺术、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共设7个展厅,按主题陈列、专题陈列、特别陈列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展览体系。

  主题陈列为:“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由“远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确立”“国际港口”“海定波宁”“东南都会”“开埠通商”七部分组成,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示宁波自河姆渡文化开始7000年文明史。

  专题陈列有两个:一为“明清竹刻艺术陈列”,展品多为著名宁波籍竹刻鉴藏家秦康祥先生的旧藏,2001年由其哲嗣秦秉年先生无偿捐赠,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王世襄、朱家溍鉴定认为:“这是现知最重要的竹刻收藏,从质量和数量来看,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二为“阿拉老宁波――民俗风物陈列”,包括“宁波老字号”“甬上婚俗‘十里红妆’”“宁波老墙门”“宁波岁时节俗”“宁波民间工艺美术”“宁波戏曲与宁波方言”六部分,观众可以在这里找寻城市记忆,找到老宁波的回乡之路。

  特别陈列为:“时代的印痕――当代中国著名版画家邵克萍先生捐赠艺术品特展”,邵克萍先生从1940年开始投入“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属代表性人物,其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代印痕,2008年7月,92岁高龄的上海市宁波籍版画家邵克萍将其毕生创作的木刻版、版画精品捐赠给了宁波博物馆。

  此外,宁波博物馆开馆期间还策划引进“皇家珍宝――故宫藏御用金银器特展”,展出清宫皇家珍宝。引进特展,旨在让市民不出宁波,就可领略各地著名博物馆、著名收藏家、艺术家的精品展览,使博物馆的展览常展常新。举办特展是宁波博物馆今后的重头戏,是该馆践行“大资源观”,取天下文物为我所用的举措。

  宁波博物馆在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宁波地域性、整体性、成套性的文化遗产中,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历史,更能让公众借助文物穿越时空,领略宁波文化的不朽魅力,感悟名城的永久动力,站在历史的平台上思考并展望未来,成为折射这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走向世界的精神坐标;成为解读历史和理解世界的文化殿堂。

1全国旅游规划工作会议讲话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中国人对中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和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中医药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情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医院床位755万张,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医院患者总数为531亿人。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4年,全国共有中药生产企业3813家,中药产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萎缩,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缺乏继承和创新;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质量下降,影响中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以满足人民美国对简单而廉价的中医服务的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发挥中医药在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为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辨证论治和综合治疗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到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西医在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促进传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重点,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和维护人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将围绕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去见见人民以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中医药造福人民,成就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确保人们享受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创新,突出特色。把继承和创新贯穿于中医药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让中医药永远代代相传。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和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政府发挥规划、政策、投资、监管的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中医和西医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关注中医药在城乡、区域、国内、国际的发展,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医药与中医药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全面和谐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中医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及性得到提高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疾病预防中的引领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了由100名国医大师、1000名名中医名师、100万名中医执业医师、10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公民健康文化素养大幅提升;中医药产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中国中医药在世界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传承创新、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实现了中医药的共享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关键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构建以中医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等其他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中医门诊和诊所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综合网络。当地人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每个地级及县级地区设立1所市级医院和1所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医疗机构设立中医科。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中药房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设备和人员配置。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立中医科,加强中医康复专业人员配置。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和科研实力的省级或地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处理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中医药慢病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建立融合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性分级诊疗秩序。

3促进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

5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改革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按照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中医诊所,将依法实行备案制管理。改革传统医学教师和有专长人员的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技术人员在乡镇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设立中医诊所和只向社会资本提供中医服务的诊所,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专业人员特别是名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和诊室,鼓励药品经营企业开办中医诊所。确保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享有平等的准入和执业权利。

6提升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医学影像、检查报告等健康档案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中医医疗数据跨医院共享交换的标准体系。探索医生等基于互联网的中医医疗服务应用的建议和电子处方。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定价支付、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2)大力发展中医保健服务。

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经营。实施中医药预防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预防科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药咨询评估、干预和随访管理等预防健康服务,探索集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保障模式。鼓励中医医院和中医医师为中医保健机构提供健康咨询、调理、药膳等技术支持。

8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和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按摩等中医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加快中医药治病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推广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融入其中。

9发展老年中医药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医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问诊、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保健为基础的养老院、疗养院,探索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10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

11加强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传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地继承历代各种学术理论、流派和学说,全面系统地继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的基本临床诊疗规律。将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纳入国家中医典籍整理工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贵中医古籍文献,推进中医古籍数字化,编纂出版《中华医藏》,加强境外中医古籍影印归还工作。

12加强中医药知识保护和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知识保护数据库、名录和制度。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保健技术和康复技术的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传统药学、鉴定和加工技术以及老药学工作者经验的继承和应用。开展民间特色中医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研究、评价、推广和应用。加强对百年老字号中药的保护。

13加强中医教师教育。建立中医药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教师教育全面纳入专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中医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通过师徒模式吸引和鼓励名老中医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培养多层次中医药骨干人才。

(4)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14完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完善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高校、医疗机构、企业为主体,中医药科研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充分利用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15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穴位特异性和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建立概念清晰、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重大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研究,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研究,形成一批重大疾病防治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一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诊断仪器和设备。E

17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和物种分类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珍稀中药材培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和繁育研究。建立国家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中药材资源调查体系。在国家医药储备方面,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储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物园、植物园等保护基地。探索荒漠化地区中药材种植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18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制定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区域规划。制定全国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绿色发展,制定中药材种植、采集、贮藏技术标准,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科学指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协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支持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完善中药材原产地标记制度。实施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提升行动,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推进精准扶贫。

19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强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提高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快中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中药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依托中医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企业家行动,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规模化、标准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优处方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推进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中药绿色制造工程,形成门类丰富的绿色产业新体系,逐步减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使用量,严格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20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可追溯的道地药材初加工和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衔接。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运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采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实施中药材质量保证工程,建立质量

23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各国政府、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研究制定,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推动中医药技术、药品、标准和服务走出国门,促进国际接轨中医被广泛接受。本着政府支持、民间运作、就地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探索建设一批海外中医药中心。支持中医药机构全面参与中医药各领域的全球合作与竞争,充分发挥中医药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国家援外医疗中的中医药服务内容。推进多层次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践,使中医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民往来的亮丽名片的心。

24扩大中药国际贸易。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境外法律、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公共资源保障。鼓励中医机构在境外设立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支持境外中药材资源开发,加强境外中药材生产和流通质量管理。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服务全产业链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发展入境中医药健康旅游,承接中医药医疗服务外包,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整体宣传推广。

四。保障措施

(1)完善中医药法律体系。推动《中医药法》颁布实施,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推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进一步完善中医执业领域、中医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医药审批管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构建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指导地方政府加强中医药立法。

(2)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为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和安全,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重点抓好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系统开展中医药治病标准、药膳制作标准、中医药保健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加强中药炮制、中药ide的标准制定和质量管理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科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临床研究的领军人才。加强全科医生、基层中医药人才、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能培训。开展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建立中医药专业技能人才系列,合理设置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岗位。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药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合中医医师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设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全国保健大师评选表彰制度将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五)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根据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部署,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将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立患者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网络验证机制处方,并实现与人群健康信息的纵向和横向沟通。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系统建设,建立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系统。

动词(verb的缩写)组织实施

(1)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的全国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医药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研究提出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政策落实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实施本规划纲要的分工方案,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医药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

(二)完善中医药管理制度。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和生理健康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中医药普及的浓厚氛围

2010-2010年9月20日晚,第二届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推介会(以下简称旅游发展大会)在满城区召开。会上,保定市市长郭建英作了介绍性发言。郭建英提到,保定市借此次旅游大会之机,推出了保定国际花园休闲区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此外,郭建英还介绍,宝鼎要构建一个城市,六区和两条皮带。并将继续完善服务网络并建立一个交通网络。会上还宣布,第五届保定市旅游大会将在安国市、博野县、澧县、高阳县和王度县举行。

推介会现场

性能站点

500多平方公里保定国际花园休闲区被揭开了。

记者了解到,此次旅游大会旨在智慧、特色和品质并采取新休闲、微度假、慢生活作为它的主题。区域名称为保定国际花园休闲区,规划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主会场设在满城区。

大会将建设蓝秀文化小镇、深沪四季温泉小镇、满城汉墓景区、高适生态水镇、大吉店音乐文化小镇、杏花沟旅游度假区、狮子沟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半农山新人s公社、响水溪旅游度假区、好梦花语爱情主题体验区,共10个重点观摩项目为国家级旅游产品,被称为保定国际花园休闲区品牌。

蓝秀文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