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尚书
《尚书》-先秦诸子
《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全书分为《禹
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现存五十八篇。
1大禹定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节选
译:禹分别土地的的疆界,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3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周书牧誓》
译: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长矛,我要开始发布誓词。
4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译: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5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虞书·尧典》
6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周书·多士》
译:殷人的祖先有书册有典籍。
传说中的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之前的虞朝的历史是?虞朝之前的历史是?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属于奴隶社会,夏朝之前是原始社会,属于部落族群。
虞朝如果成立,谁建立的?王公大臣是谁?首都在何处?哪个族群建立的?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和史记来记载。 一个朝代的建立,必须有国名,只有朝代名这显然说不过去。建立一个朝代,四样必不可少专政工具:军队、监狱、法律、制度。大禹建立夏朝,因为大禹出身于夏族,所以叫夏;占据中原地带,称为中原之国,以原始族群的两大族群:华族和夏族,所以叫华夏文明。中原之国华夏文明大夏王朝,这就是中国的来历。 秦始皇灭六国,采用中央集权制,由中原之国改为中央之国,中央 是最高统治者。国名是中央之国华夏文明大秦帝国。 刘邦称邦,作为统一的统治象征,把一姓一族都统称为汉族,服装叫汉服,华夏文明叫汉文明,语言称汉语,文字称汉字,臣民称汉民。汉族是刘邦建立汉朝对中华民族的总称,汉族的称呼源于汉朝。 所以,传说不可信,那样会歪曲历史。对待历史要严谨,尊重历史。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
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这里所说的五千年是指从文字记载得知的从炎帝和黄帝诞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也是夏朝时候的人,而且还是开国皇帝。甲骨文是在距今大约四千年时期出现,而考古学家考证的那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却比甲骨文要早最少两千年时间,两千加四千,那么也就是说,在六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文字了,但是夏朝到现在才五千年的时间,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古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名。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股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
现在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最近在良渚发掘出京畿规模的古城了,其土龄在夏商周之上,先人早有记载:《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良渚就是虞朝都城!而且当时良渚文化的波及范围,谈不上小国寡民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的地方有浙江
江苏 安徽 江西范围也有30万以上公里。 虞朝是什么朝代虞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可能存在的证据: 在《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引用的都是西周、春秋时人的话。《墨子》、《司马法》、《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亦把虞和夏商周三代放在并列的关系。这些古籍并未把尧的“唐”朝与夏商周并置,《尚书》中的《虞书》也记载了尧的事迹,尧本身也是舜的岳父;这说明唐尧可能也属于虞朝,但尧与虞朝的关系不是非常清楚。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三后”是指三个朝代的后代,已经成为庶姓。春秋时,周朝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只能是婚虞夏商三代的后代。《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这说明,幕是虞朝的中兴君主。 通过这些资料,一些学者估计,虞朝可能并不只是虞舜一代,而是一个和夏商周一样长达数百年的王朝。 在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是龙山文化,处在金石并用时代,有一些原始的大型城市遗址,例如尧王城遗址、陶寺遗址等等。当时可能存在一个以部落联盟为形式的王朝。 君主世系: 颛顼; (此后许多世失考) 幕; 穷蝉; 敬康; 句芒; 虫乔牛; 瞽瞍; 舜。 上述世系表未列尧,因为不是非常清楚尧与虞朝的关系。关于舜与禹之间的权利交替,说法甚多。但可以确认的是,禹建立夏朝取代了虞朝,并分封了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到了商朝初年,商汤分封商均的后代虞遂于陈国。周武王又分封虞遂的后代于陈国。 夏商周之前是什么朝代??那之前没有朝代了,正史记载夏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这之前貌似叫“部落时代”吧——由部落联盟掌权,以联盟首领为首,最著名的就是最后三代首领——尧舜禹,禹之子启接任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由“众天下”(?)变为“家天下”,夏朝建立,启则成为了夏朝的第一个王,一般是这样认为的,也有禹才是夏朝第一个王的说法 夏朝之前还有什么朝代,史学家称夏商周之前还有虞朝 存在时间近二千年
据《学术月刊》第2期刊文称,历史学家对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以舜(有虞氏)来说,在位仅五十年,这作为一个朝代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虞朝是古代史中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则不能不承认有虞氏是一个朝代。 虞朝之说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朝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经查最新的永济地方志,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赢杜崧年《续补永济县志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来经天纬地之人,历代层见迭出,昭著史册,目河中为人文之蔽”。既然称说虞帝,可见认为就是一个朝代。中国封建王朝一代最长的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隶社会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据此,王树民同志“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的观点,完全可以成立。 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确认,那么中国的历史通称就要改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要改为“中国上下六千年”,“五千年华夏文明”就要改为“六千年华夏文明”。如果如此,那么,永济历史的现今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夏商周之前是什么王朝夏商周之前是虞朝。
我们普遍认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是夏朝,夏朝之前其实还有一个虞朝,持这种学说的史学家认为,虞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传为给大禹的舜,正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历史学家王树民2002年就曾在《河北学刊》上面发表过一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的学术论文。
根据现存史料来看,但凡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籍,都认为夏朝之前是有虞朝存在的。《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则不能不承认有虞氏是一个朝代。可见夏朝之前的确存在一个虞朝,而且它的兴亡也因德命的兴衰所致。《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左传》里面就经常将虞朝和夏商周三朝并列放在一起,除了《左传》之外,儒家经典《尚书》里也有《虞书》一文。当然,虞朝的存在与否史学界暂时还无法下定论,就像甲骨文和殷墟被发现之前,对商朝存在质疑一样,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揭开这些谜团,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技术的进步,夏商周之前的神秘面纱终将会被慢慢揭开。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虞朝还是夏朝?滔滔的洪水普遍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与天相接。
出处是古籍《尚书·尧典》。
《尚书》我国传统国学经典《五经》中最重要的篇目,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记载的是上古时代的事。
《尧典》是《尚书》中的第一篇,讲述的是尧将帝位禅让给舜的故事。尧的名字叫放勋,为陶唐氏,是上古时期著名的首领,后世尊称他为尧帝。
扩展资料尧在位期间恭敬节俭,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纯备,温和宽容,让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中。他命令羲氏与和氏,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把一年分为三百六十六天,又命令鲧治理洪水。可是,鲧用了九年的时间,依然没有任何成效。
泛滥的洪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这让尧深感疲惫。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老的尧担心自己无法精力充沛的处理政事,便四处寻找能够接替他并且能够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的人。
这时,百官们推荐了一个叫重华的人。重华的父亲瞽叟对他并不关心,母亲也百般刁难,他的弟弟象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即便是这样,重华依然孝顺他的父母,关爱他的弟。尧帝听说了百官们的介绍后,为了试验重华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完美,便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以观察他的德行。
三年过去了,重华不仅德行无缺,尧帝也是连连称赞,像重华这样既有德行又有孝心的人,没有谁能够比他更适合做下一任君主。于是,尧帝便把帝位禅让给了重华。
重华即位后,用自身的德行治理国家,成为了一代明君,被后世尊称为舜帝,即是我们常说的虞舜。
-尚书·尧典
查网络资料
古人对“脑”的认识西汉末年的儒家纬书《春秋元命苞》曰:“头者神之所居”、“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在”与“宰、囟、匘”同义,有思察之义(参见《尚书虞书》)。后唐《酉阳杂俎广成篇》有“脑神曰觉元”,这是以脑为知觉思维的根源。囟为思维器官,远在公元前12世纪时已有史迹可寻。囟、匘二字,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以来多互用。
问:"脑之为言在也"是什么意思?
答:是讲大脑这个器官的作用的,是中医范围的
如果觉得满意的话,请选一下那个满意哦。谢谢……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中国最早的典籍是《尚书》。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扩展资料: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2009年清华简中发现了部分早期版本的《尚书》。
—尚书
本文2023-08-07 14:00: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016.html